二百一十七 驚喜與驚嚇

咚咚咚~

戰鼓擂響,衆多軍兵慌亂地出了營帳,紛紛於校場集合。

看着散亂的軍兵,趙桓不禁皺起了眉頭。

東宮精銳集合,用時超過一百二十息便是不合格,定然有責罰的。

看鄆州大軍模樣,能夠在一刻鐘內集結完畢便是好的了。

突然,一部三千餘人軍兵排着整齊的隊列跑了進來,讓趙桓投去了目光。

這部軍兵兵甲齊全,行進有序,旗幟整備,看着頗爲精銳。

旁邊,韓存保說道:“殿下,此乃涇原路第三將主將曲端並其麾下軍兵。”

趙桓點點頭,表示明白。

想他領軍來鄆州時,童貫並不怎麼配合,一應名冊都沒給,因此並不熟悉各個軍頭。

好在,韓存保留了下來。

因爲協助童貫打破濟州城並生擒了高俅,童貫待韓存保頗爲親近,並留在鄆州效力。

因此,韓存保對各軍都比較熟悉。

趙桓尚未出發,便派人聯繫了韓存保,要他繼續留在鄆州。

有粗大腿出現在眼前,韓存保如何能夠放過?

所以趙桓進入大營時,韓存保第一時間迎了出來,併爲太子解說各部情況。

因此,太子第一次聽到了曲端的名字。

曲端,後世並不知名,太子之所以有印象,乃是因爲吳玠之故。

靖康初年時,吳玠便在曲端麾下效力。

因爲曲端爲人太過孤傲,實際上又有擁兵自重的行爲,在吳玠建議下,朝廷以謀逆處死了他。

實際上,曲端本事不錯。

抗擊金國時,其多次擊敗金國大將完顏婁室。

金大將撒離喝與曲端對陣時,見其軍容嚴整,竟嚇得放聲大哭,被金人譏爲“啼哭郎君”。

能在這裡發現曲端,算是意外之喜。

當然,現在不是談這個的時候。

趙桓領六千馬軍直入鄆州大營,立刻敲響聚兵鼓,目的可不是爲了發現一二名將的。

片刻後,又有六百餘軍兵快步跑來。

這部軍兵刀槍不整,甲冑不齊,隊列也是歪斜,但是每個人都是精神昂揚,顯得很有鬥志。

而且仔細看,其中許多人不是漢人容貌。

“殿下,此乃綏德軍兵馬鈐轄李永奇,其麾下乃是鄉兵番兵爲主。

因爲不是心腹,童貫並未給予太多援助,所以裝備不整。”

頓了頓,韓存保又補充道:“本來該部有千餘人,因爲每戰爭先,折損甚多,只剩六百餘。”

李永奇這個名字,真的是毫無印象。

不過,從他麾下鬥志昂揚便可看出,其治軍本事不錯。

見趙桓心情略好,韓存保笑着說道:“殿下,這李永奇有個兒子,今年不過十一歲,卻已經刷得好刀槍,尋常銳卒也不是對手,假以時日,那小子定成一員良將。”

“哦,那小子叫什麼名字?”趙桓問道。

“他叫李世輔,若是末將未曾看錯的話,此刻就陪在李永奇身邊。”韓存保回道。

李世輔?趙桓皺眉想了一陣,突然想了起來。

紹興年間,金人攻陷延安,李家一家全被金人抓住。

爲攏絡民心,又因李永奇父子名望甚好,金人授李永奇父子爲官。

當時,劉豫僞齊政權攻宋,命李世輔率軍出征,將行時,李永奇告誡說:“此次東行,若有機會即南歸宋朝,不要因家人在敵手而改其志。”

到東京後,李世輔密派其心腹攜蠟書赴臨安,告以南歸之事。

不久,金人廢劉豫僞齊政權,南歸之事無疾而終。

金兀朮以李世輔治管同州,其到任後,即派心腹聯絡南宋朝廷。

後金將撒離喝,就是被曲端嚇哭的哪個,來同州,李世輔設計擒拿,並馳馬出城,至洛河,舟船誤期無法渡過,金兵聞訊追來。

知曉無法帶撒離喝南歸,李世輔便以放回撒離喝爲條件,要他不害同州百姓。

隨後,李世輔派人告知並派人李永奇撤退,只是一家二百餘口被金兵趕上,皆遇害。

金兵圍追堵截時,李世輔不能順利南歸,只得帶二十六人奔走西夏。

當時金、夏不和,李世輔生擒久爲西夏之患的金將“青面夜叉”爲投名狀。

後因李世輔心向宋朝,党項人以鐵鷂子征討。

李世輔帶所部人馬拒之,手舞雙刀馳入敵陣,英勇奮戰,斬殺過萬,繳獲無算。

此戰後,南歸再無阻攔,李世輔順利到達臨安,並受到高宗趙構的詔見。

趙構撫勞再三後,賜其名爲顯忠。

因此,趙桓纔沒想起李永奇父子來。

後來李世輔屢次與金人對戰,每戰必先,屢戰屢勝,功勞相當卓著。

先有曲端,後有李家父子,真是給了趙桓不小的驚喜。

正歡喜時,三千餘軍兵簇擁着一將急急奔來。

這部軍兵甲冑鮮亮,兵器精良,看着十分耀眼。

然而行進間全無秩序,十分凌亂,各種將旗也不整齊。

“殿下,此乃那將爲龍神衛都指揮使、泰寧軍節度觀察留後、承宣使、鄜延路兵馬總管,原童貫副帥,現大軍統帥,劉延慶。”韓存保說道。

“這廝便是劉延慶?”趙桓眯着眼睛看了過去。

只見劉延慶甲衣不整,頭盔歪斜,滿臉惶恐地模樣。

急急到了跟前,劉延慶噗通跪倒在地,拜道:“不知殿下駕到,臣有失遠迎,死罪,死罪。”

態度倒是端正,只是沒什麼卵用。

趙桓環顧四周一圈,道:“本宮觀之,此間到達軍兵兩萬有餘,爾爲三軍統帥,何故此時方到?”

聲色俱厲,一點面子沒給劉延慶留。

若說曲端李永奇是驚喜,那麼劉延慶劉就是驚嚇了。

當時,童貫領軍北伐,劉延慶領軍隨行出征。

其行軍無紀律,遼國降將郭藥師扣馬諫曰:“今大軍拔隊行而不設備,若敵人置伏邀擊,首尾不相應,則望塵決潰矣。“

劉延慶不聽,至良鄉遇遼將蕭幹帥衆來,延慶與戰,敗績,遂閉壘不出。

後來劉延慶聽從郭藥師計策,奇襲燕京得逞,然而其後支援失期不至,燕京得而復失。

劉延慶本人留於後方,見火把綿延,不加查探便以爲敵至,不敢抵擋,當即決定焚燬大營逃跑。

當時十餘萬大軍踐死者百餘里,所儲軍實殆盡。

這樣的大將,送給趙桓都不要。

好在,有了發作的藉口,自然可以慢慢炮製。

七十二 二次收穫二十六 魏勇上山三十五 東宮機構二百八十九 塵埃落定二十二 憋屈一百一十三 常州事定也二百七十二 大軍進揚州二百三十 接管幽州一百三十四 捕鯨五十四 賞罰二百零一 顯示技術的時候二百四十六 大意啊七十四 洪災二百三十二 登陸道州一百一十七 合謀一百一十二 元佑餘黨一百八十七 坑三百三十五 金人的迎接二百五十七一百二十六 四傑相投二十一 跳題一百一十九 幸得殿下出手三百二十八 洪武元年八十七 好個娘子一百二十五 太湖四傑一百九十五 大敗虧輸一百八十五 真正的目的二百一十七 驚喜與驚嚇八十五 梁紅玉二百二十二 三場比試一百二十一 明教的小動作二百三十二 登陸道州七十四 洪災二十二 憋屈二百六十九 壺關戰事一百五十八 年底了二十三 拐人不成一百 遇襲一百六十 東宮武力一百一十二 元佑餘黨三百四十八 放風箏五十二 文鬥二百二十 收心二百八十一 內閣三百零四 江寧內外二百七十一 準備登基一百三十六 沙門島上二百三十二 登陸道州二百五十一 外城開九十八 治貪一百一十 清算六十三 錢財仍缺九十 過揚州一百四十三 壓制三百二十五二百零三 前線消息二百三十八 買人一百八十五 真正的目的一百六十二 偏愛太甚三百四十一 會獵大同二百一十 劉氏父子二百八十四 不降則死一百九十九 開封府開張二百五十三 民心所向一百五十五 努力了再說二百三十二 遼國的落幕一百八十六 封地二百六十二 婺州之變一百五十一 東宮近況一百九十七 暴怒的趙佶一百一十三 常州事定也二百五十四六十八 比武一百二十五 太湖四傑二百二十九 道州變二百三十三 劉舜仁在此六十二 重整一百一十四 水利專家一百三十七 爲了愉快地撿肥皂一百四十六 要京十 後續一百九十 大水圍城一百四十四 得手三十七 錢不夠用一百零四 削髮發誓一百六十二 偏愛太甚十七 小事幾件二百九十二 搦戰二百六十五 王英犯罪二十二 憋屈八十五 梁紅玉二百四十八五十一 強邀二百五十四八十八 偶遇二百零五 分化瓦解三百二十八 洪武元年二百九十三二百六十八 勸進
七十二 二次收穫二十六 魏勇上山三十五 東宮機構二百八十九 塵埃落定二十二 憋屈一百一十三 常州事定也二百七十二 大軍進揚州二百三十 接管幽州一百三十四 捕鯨五十四 賞罰二百零一 顯示技術的時候二百四十六 大意啊七十四 洪災二百三十二 登陸道州一百一十七 合謀一百一十二 元佑餘黨一百八十七 坑三百三十五 金人的迎接二百五十七一百二十六 四傑相投二十一 跳題一百一十九 幸得殿下出手三百二十八 洪武元年八十七 好個娘子一百二十五 太湖四傑一百九十五 大敗虧輸一百八十五 真正的目的二百一十七 驚喜與驚嚇八十五 梁紅玉二百二十二 三場比試一百二十一 明教的小動作二百三十二 登陸道州七十四 洪災二十二 憋屈二百六十九 壺關戰事一百五十八 年底了二十三 拐人不成一百 遇襲一百六十 東宮武力一百一十二 元佑餘黨三百四十八 放風箏五十二 文鬥二百二十 收心二百八十一 內閣三百零四 江寧內外二百七十一 準備登基一百三十六 沙門島上二百三十二 登陸道州二百五十一 外城開九十八 治貪一百一十 清算六十三 錢財仍缺九十 過揚州一百四十三 壓制三百二十五二百零三 前線消息二百三十八 買人一百八十五 真正的目的一百六十二 偏愛太甚三百四十一 會獵大同二百一十 劉氏父子二百八十四 不降則死一百九十九 開封府開張二百五十三 民心所向一百五十五 努力了再說二百三十二 遼國的落幕一百八十六 封地二百六十二 婺州之變一百五十一 東宮近況一百九十七 暴怒的趙佶一百一十三 常州事定也二百五十四六十八 比武一百二十五 太湖四傑二百二十九 道州變二百三十三 劉舜仁在此六十二 重整一百一十四 水利專家一百三十七 爲了愉快地撿肥皂一百四十六 要京十 後續一百九十 大水圍城一百四十四 得手三十七 錢不夠用一百零四 削髮發誓一百六十二 偏愛太甚十七 小事幾件二百九十二 搦戰二百六十五 王英犯罪二十二 憋屈八十五 梁紅玉二百四十八五十一 強邀二百五十四八十八 偶遇二百零五 分化瓦解三百二十八 洪武元年二百九十三二百六十八 勸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