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7章 改門庭

桓子澄側過身子,將盞中的冷茶潑去了一旁,道:“看他的表現。如無用,廢之亦不可惜。”

蘇長齡這一回是真真切切地大吃了一驚,挑眉道:“主公何出此言?太子母族也就只剩下這幾個人了,主公不思添人,反倒意欲除之。主公便不怕太子之位不保麼?”

桓子澄擡眼看了看他,冰冷的臉上毫無波動:“呂氏不比桓氏,桓氏進可攻、退可守,更可改弦更張、改換門庭,而呂氏頭上的太子帽子,卻是終生不可去除。若行動間一有錯着,呂氏便是最大的隱患。”

此言一出,蘇長齡已是聳然動容。

“郎君的意思是,桓家有意重新推舉一位皇子?”他問道,那雙平素總是隱含着智慧與篤定的眼睛,此時已經張得極大。

ωωω⊙ Tтkan⊙ C O

他確實極爲震驚。

在他看來,桓家是毫無疑問的太子一系,因爲桓氏身上的太子烙印打得太深,當年又與呂家走得太近。若不是怕桓家勢大,隱有挾太子而滅中元帝、然後再自己稱帝之相,當初先帝爺也不會以雷霆手段將桓氏壓制下去了。

可是,桓子澄此刻卻突然說,他要重新扶起一位皇子來。

他這是什麼意思?

太子殿下好容易纔算站穩了腳跟,如果再重新扶起一位皇子來,桓家就不怕扶之不穩、反倒將全家都賠進去麼?

桓子澄並沒急着回答蘇長齡的話,而是提起茶壺,慢慢地往盞中倒了些茶。

渾濁的茶水自壺嘴中流瀉而出,水柱上浮動着一層熱氣,驀地,窗外起了一陣大風,那大風涌入窗縫,擠出了幾聲尖銳的呼嘯聲,細密的雪粒子拍打在窗扇上,“噼噼啪啪”一陣亂響。

薛允衍放下茶壺,轉首看着窗扇上映出的雪影,冷冷地道:“先生高見。”

也就是說,桓家果真要放棄太子殿下了麼?

蘇長齡幾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失聲道:“那太子殿下……”

“什麼太子殿下?”不待他說完桓子澄便打斷了他,反問道,“沒有了桓家在旁,太子還是太子麼?”

蘇長齡不由倒吸了一口冷氣。

桓子澄居然真的有意放棄太子?

“主公之意,桓公可知?”他追問道。

桓子澄拂了拂衣袖:“不必他知。君知我知,天知地知,如此而已。”

蘇長齡的表情,瞬間由驚愕轉作了怔忡。

這倒不是他沒聽明白桓子澄的話,而是他太過明白了,反倒被這話中深意給震住了。

不必他知?

連桓公都要瞞住麼?

如果連桓公都不知道這事兒,那桓子澄又憑什麼來調動桓家全部的力量完成這個計劃?

他畢竟還不是郎主啊。

心念電轉間,蘇長齡驀地通透,一時間只覺得呼吸急促,兩手居然冒出了潮汗。

“公主深謀遠慮,某不及也。”他真心誠意地說道,看向桓子澄的視線越發敬重起來。

桓子澄若有意重新扶持起一個皇子,並將這皇子推上龍椅,那麼,他首先要做的,便是拿下桓氏郎主之位。

桓公不倒,則此計便不可成。

“主公之幼弟,正是雛鳳清於老鳳聲,主公有何良策?”蘇長齡問道,面色已然恢復了最初的平靜,攥緊的兩手亦鬆開了,將茶盞置於案上。

桓子瑜最近可是很出了陣風頭,前些時候的歲暮大宴上,桓公將他正式引見給了諸公與諸位大臣,連帶着桓子瑜的胞兄桓子瑾也風光了一把。

很明顯,桓公桓道非這是有意將桓子瑜捧上未來家主之位,而桓子澄這個嫡長子,他大約是要放棄了。

換言之,桓子澄若想要問鼎桓氏家主之位,需要過兩關:一爲桓子瑜,二爲桓公。

聽了蘇長齡的問話,桓子澄並不出聲,只伸長手臂,將窗子推開了一條縫。

剎時間,刺骨的冷風自縫隙中拂了進來,幾片細雪在風裡翻飛着,落上窗臺時,留下了幾點水漬。

望着窗臺上的水印,桓子澄似是有些出神,好一會後,方淡聲問:“先生可有良策?”

蘇長齡彷彿早有準備,聞言立時便站了起來,躬身道:“吾雖有計,卻不敢奉予主公。桓氏同氣連枝,吾不敢傷及主公之名。”

把桓子瑜拉下來,甚至是把桓公拉下來,這些都不難,往他們身上潑點髒水,或者是給他們弄點不良嗜好,再或者想法子讓中元帝出手殺之,手段多得是。

但現在的問題是,桓子澄不僅要接任桓氏郎主,接下來還要再重新扶持一位皇子。而扶持新皇子上位的首要條件,便是桓氏的名聲不可有污點、桓氏的實力不可有損折,否則此事難成。

此等情形便如火中取栗,既不能有損於桓氏,又必須將桓公與桓子瑜搞垮,更要盡最大可能保存桓氏的名聲與實力。蘇長齡雖素來擅謀,然他的謀斷多狠辣,出手便是大殺招,像這種亂絲抽麻的謀劃,卻不是他所擅長的,所以他纔會說無計可獻。

聽得蘇長齡所言,桓子澄仍舊是面無表情,側首看着窗縫外的細雪,將手輕輕一擡:“先生請坐。”

蘇長齡的面上現出一絲慚色,依言坐了下來。

身爲門客,卻不能爲主公獻上良策,確實不算稱職。

不過,就算胸懷良謀,蘇長齡卻也不會輕易獻計。

那可是桓氏家族中事,但凡一個獻計不好,爲桓氏引來禍端,則他蘇長齡闔族性命亦危矣。

蘇長齡永遠也不會忘記,當初桓子澄站在他面前時,曾經帶給過他多麼大的震撼,甚至是恐懼!

以往他常以多智自詡,直到見識到桓子澄的手段後,他才知道,這世上果然有“多智近妖”之人,他自忖是遠遠不及的。所以,他寧可在此時斂下鋒芒,也不願因草率進言而惹禍上身。

桓家的事情,還是由桓家的人自行解決去吧,善謀之人,絕不會以身試火,那不是聰明而是傻。

此時,桓子澄已然收回了看向窗扇的視線,將案上的茶壺提了起來,往蘇長齡的盞中注了些熱茶,方道:“此事不急在一時。左思曠之事如何了?”

很顯然,他也不打算就桓氏內部的問題與蘇長齡多作討論,於是便換了個話題。

第677章 改門庭第355章 拭墨痕第二百三十四章 呂氏生第680章 小九川第1047章 海天闊第027章 前塵事第145章 別有思第778章 忽有變第637章 已失蹤第434章 東陵現第549章 虛實間第993章 歌九霄第200章 芳菲盡第337章 青州事第1004章 風花斜第551章 風乍起第939章 亂石灘第136章 兼濟名第918章 居別莊第554章 呼人來第312章 誘以言第431章 福運隆第931章 尋舊物第469章 合扇窗第058章 析隱弊第849章 辯方向第993章 歌九霄第704章 蘆葦深第324章 窗前柳第837章 從容語第130章 局中謀第833章 願服輸第443章 無盯梢第428章 已成屍第935章 萬里遙第557章 爛木頭第924章 長亭外第694章 筵開處第827章 暗中窺第462章 金改銀第574章 護不得第594章 曲有誤第120章 珠淚盈第456章 議秦氏第298章 青衿舞第541章 機關術第914章 吾願往第454章 斷青州第290章 虹堪畫第317章 黑衣人第1021章 名琉璃第517章 欺以方第226章 食糖否第489章 巧手坊第1041章 遍蒼涼第1045章 不納恩第830章 盡知悉第923章 何日還第399章 賊老嫗第779章 風鐸吟第693章 杏子林第163章 潑茶香第716章 身後人第384章 握錦囊第150章 芍藥欄第909章 千歲羹第467章 秋暖齋第575章 述因果第538章 重煙柳第098章 曾記時第635章 鼓上旋第550章 銀面具第623章 問舊事第二百七十八章 勿妄動第390章 觀閥閱第419章 疤面男第780章 踏夜來第061章 晴窗暖第608章 梨花落第134章 暗香露第948章 撫華勝第135章 興族學第779章 風鐸吟第177章 暫掩門第027章 前塵事第401章 廣陵謀第049章 汲井回第847章 望行雲第360章 攬花箋第1016章 不可思第695章 楓林會第699章 玉瑟花第1048章 又秘徑第667章 衛氏女第995章 撫紅裙第353章 壽成殿第1031章 不勝衣第1037章 墨少津第376章 蒼狼歸第039章 暮色遲
第677章 改門庭第355章 拭墨痕第二百三十四章 呂氏生第680章 小九川第1047章 海天闊第027章 前塵事第145章 別有思第778章 忽有變第637章 已失蹤第434章 東陵現第549章 虛實間第993章 歌九霄第200章 芳菲盡第337章 青州事第1004章 風花斜第551章 風乍起第939章 亂石灘第136章 兼濟名第918章 居別莊第554章 呼人來第312章 誘以言第431章 福運隆第931章 尋舊物第469章 合扇窗第058章 析隱弊第849章 辯方向第993章 歌九霄第704章 蘆葦深第324章 窗前柳第837章 從容語第130章 局中謀第833章 願服輸第443章 無盯梢第428章 已成屍第935章 萬里遙第557章 爛木頭第924章 長亭外第694章 筵開處第827章 暗中窺第462章 金改銀第574章 護不得第594章 曲有誤第120章 珠淚盈第456章 議秦氏第298章 青衿舞第541章 機關術第914章 吾願往第454章 斷青州第290章 虹堪畫第317章 黑衣人第1021章 名琉璃第517章 欺以方第226章 食糖否第489章 巧手坊第1041章 遍蒼涼第1045章 不納恩第830章 盡知悉第923章 何日還第399章 賊老嫗第779章 風鐸吟第693章 杏子林第163章 潑茶香第716章 身後人第384章 握錦囊第150章 芍藥欄第909章 千歲羹第467章 秋暖齋第575章 述因果第538章 重煙柳第098章 曾記時第635章 鼓上旋第550章 銀面具第623章 問舊事第二百七十八章 勿妄動第390章 觀閥閱第419章 疤面男第780章 踏夜來第061章 晴窗暖第608章 梨花落第134章 暗香露第948章 撫華勝第135章 興族學第779章 風鐸吟第177章 暫掩門第027章 前塵事第401章 廣陵謀第049章 汲井回第847章 望行雲第360章 攬花箋第1016章 不可思第695章 楓林會第699章 玉瑟花第1048章 又秘徑第667章 衛氏女第995章 撫紅裙第353章 壽成殿第1031章 不勝衣第1037章 墨少津第376章 蒼狼歸第039章 暮色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