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七章 2立儲

薛允衡的面色十分凝重,擡腳跟上了薛允衍。

“兩立太子,莫非……第一立,意在拉攏?”濃夜之中,他的語聲如微風,輕得只能讓薛允衍一人聽見。

“呂、桓二姓俱從,則天下皆安,先帝此舉,是爲安天下。其後,當今陛下登基之前,先帝突然出手壓住桓氏,則陛下稱帝時,外戚之危已去。再,殺呂后,復立其子爲太子,留桓氏之命不取,令呂氏……懷抱希望,不敢……或不願……妄動?”

他說話的聲音非常輕,可說出來的每一個字,卻是重逾千斤。

說完了這番話,薛允衡的面色已是沉冷如水。

此番大逆不道之語,薛允衍卻直若不知,只將袍袖一拂,淡淡地道了一個字:“然。”

薛允衡的後背,忽然汗溼。

“呂氏……不簡單。”他輕語道,面色越發沉肅。

這句話並非向薛允衍提問,而是他的結論。

如此式微,卻仍舊有力量挺立於朝堂,令中元帝不得不將太子之位拱手送出,呂氏的背後,一定藏着什麼秘密,否則,先帝與中元帝不會如此忌憚。

是手握重要的人或物,還是,他們知道什麼秘事?

很難猜。

“呂氏,便留住在沛雨園罷。”薛允衍淡然的語聲傳了過來。

薛允衡怔了怔,旋即頷首:“好。”

清淵郡望呂氏,還真是要好生查一查了。

他斜飛的長眉聚往眉心,復又重新舒展,繼續往前行去,雪白的衣襟被燭火映得微微泛黃,彷彿天邊破開雲際的那一抹晦暗的曙光。

薛允衍略略回首,看了他一眼,琥珀色的眸子裡,似有了些許漾動。

接下來這一路,兩個人皆不曾說話,直到在書房坐定之後,薛允衡方纔微嘆了口氣,語聲有些低沉:“如今再查,或已晚矣,畢竟事隔多年,呂皇后入主中宮,已是十三年前。”

“不晚。

”薛允衍眉寧眸靜,端了茶盞在手,微涼的語聲颯然若風,“不只呂氏,‘十殺可’一案亦需徹查。此二族間,必有關聯。”

薛允衡眸色幽沉,微微點頭:“正是。若我們猜得不錯,桓氏應是受呂氏牽連,方致獲罪。”他說着便有些感慨,嘆了一聲,續道:“先帝雷霆手段,大權在握,打得桓氏措手不及,平心而論,此實爲明智之舉。桓氏當年之勢,莫說我薛氏了,便是江氏當年,亦難望其項背,若再加上外戚呂氏,還有誰能攖其鋒芒?陳國如今百事皆安,陛下穩坐江山,若無先帝行事在先,只怕……亦無今日之局面。”

薛允衍掃了他一眼,眸中流露出了一絲極淺的欣慰,復又歸於平靜,淡然地道:“此事不難推斷,若無先帝當機立斷,這陳國到底是姓郭還是換個姓氏,難講。”

陳王朝爲郭姓,自太祖至今,已逾五朝。

這話已經說得十分露骨了,薛允衡聞言便挑了挑眉,戲謔地道:“嚯,長兄今日這是怎麼了,連這話都敢說。”他說着便笑了起來,復又笑容漸斂,肅聲道:“然,此話卻也有理。或許,桓家若便是因爲心太大,纔會走到那一步。”

話說到這裡,便再無往下講的必要了。

說到底,這些都只是他們的推測,而事情的真相究竟如何,卻還是要等查清之後,才能知曉。

靜默籠罩了房間,也不知過了多久,薛允衡微澀發冷的語聲,才又再度傳來:“有一件事,不知長兄有未想過,便是廣陵。”

這話題十分突兀,忽然便從士族興替、皇族辛秘,轉去了國境戰事。

薛允衍淡靜的眉眼間,似是起了一絲微瀾,他擡起頭來,琥珀般的眸子往薛允衡身上一滑,清寥的語聲旋即響起:“此話怎講?”

薛允衡斜飛的長眉蹙了起來,清眸微垂,望着眼前如豆的一星燭火,似是陷入了沉思,良久後方道:“我總在想,若是呂氏族人死於地動,呂將軍會怎麼做?廣陵郡的局面,會不會有變化?”

寂寂語聲,似是帶着種遲疑,又像是心中早有推斷,卻猶豫着該不該訴諸於口。

薛允衍淡墨色的長眉,略略向上一挑,凝在薛允衡身上的視線便顯得沉實了好些。

“有趣。”他只說了二字,便將身子坐直,似是在靜等着對方接下來的話。

“突發奇想而已。”薛允衡語聲淡然,蹙起的眉心卻始終不曾放鬆:“方纔說到桓、呂二姓,又涉及前後兩朝立太子之事,我便總忍不住去想,若是我們沒救下呂氏族人,那麼,聞聽自己老母妻兒俱亡的呂將軍,會怎麼想這件事?若我們此前的推斷無錯,他會不會因此……生出別的什麼心思來,比如……將這天災視作……陰謀,更甚者,他會不會有……更爲激烈的舉動?若果真如此,那麼,廣陵那裡會發生什麼?萬一廣陵守將虛位,接替他的,又會是誰?”

這個問題一直緊緊纏繞在他的心頭,此時終是脫口而出,而即便說了出來,他仍舊是一臉沉思,神情十分鄭重。

呂時行如果真的在廣陵待不下去或者乾脆就被降了職,誰會從此事中獲利,亦是一件很值得推敲的事。

“如此。”薛允衍清寥的語聲如涼風拂過,(ww.uuknshu)拂去了這房中有些壓抑的氛圍,他擡手整了整衣袖,淡聲道:“二弟,你多慮了。”好整以暇地端起了手邊茶盞,他的神情一派悠閒:“未曾發生之事,思之多餘。”

薛允衡一愣,而轉念再想,這話卻真是說到的點子上。於是,他的面上便露出了一個自嘲的笑:“果然,是我想得太多了,不及長兄灑脫。”

他很難得地自承其短,語畢便拂了下衣袖,那雪白的衣袖似月華傾瀉,倒將這屋子裡也映亮了幾分。

薛允衍看了他一眼,淡聲道:“看信罷。”

東陵野老的第三封信已經被薛允衡強行取來了,他此刻說的,便是此事。

聽了這話,薛允衡倒也沒有異議,將袖中的信取了出來,一面便勾了勾脣:“今日才只初八,當真要提前看?”

“既未阻你奪信,便看得。”薛允衍簡短地道。

若是真的要按時啓信,那個傅彭絕對不會輕易將信交出來的。(。)<!--flag010-->

第799章 從如流第143章 翠袖橫第1006章 水波細第930章 爲魚餌第110章 嫋餘音第139章 透雪瓶第676章 十二字第853章 喜相逢第795章 贈玉珮第144章 林下風第031章 會至親第二百零八章 空谷音第二百七十二章 染青箋第453章 漢安侯第225章 清光皎第524章 膩香膏第1043章 山鳥啼第307章 龍吟急第684章 隱可見第二百七十一章 如亂麻第二百八十二章 何爲鳥第二百五十八章 母女會第567章 默然對第113章 傲霜圖第605章 拾花簪第二百八十九章 渡生機第750章 請沉鉤第751章 溪水清第903章 汝何能第516章 文昌殿第085章 疏雪影第1024章 雪茫茫第946章 查真兇第516章 文昌殿第150章 芍藥欄第594章 曲有誤第801章 程僕射第356章 入轂中第317章 黑衣人第109章 瓊玉郎第二百六十五章 風乍起第388章 鉛雲重第098章 曾記時第546章 燭影幽第644章 雪球燈第489章 巧手坊第466章 聚西院第434章 東陵現第1048章 又秘徑第827章 暗中窺第618章 杜容華第952章 柳扶風第二百二十九章 秦3郎第950章 問檀印第085章 疏雪影第535章 水中影第487章 庶冒士第078章 不速客第428章 已成屍第651章 忽有信第1019章 好坯子第1028章 何以恨第923章 何日還第353章 壽成殿第712章 碧玉簪第746章 靜容華第1000章 結同心第052章 雪千樹第1027章 水龍吟第616章 三重因第481章 大書房第二百八十四章 月華綢第881章 忽疾墜第582章 漸揭曉第706章 芙蓉盛第122章 渺無痕第887章 將落雨?第021章 紫微術第756章 如山嶽第602章 惡客來第443章 無盯梢第969章 情辭切第440章 隱孤樓第897章 憶相逢第913章 論孝義第246章 潁川事第390章 觀閥閱第700章 宗師也第790章 問故人第304章 喚阿烏第628章 不入陳第1035章 可憐蟲第484章 星捧月第030章 曾相識第885章 披氅衣第427章 吾去也第758章 養生息第384章 握錦囊第165章 女蟊賊第996章 猛虎來
第799章 從如流第143章 翠袖橫第1006章 水波細第930章 爲魚餌第110章 嫋餘音第139章 透雪瓶第676章 十二字第853章 喜相逢第795章 贈玉珮第144章 林下風第031章 會至親第二百零八章 空谷音第二百七十二章 染青箋第453章 漢安侯第225章 清光皎第524章 膩香膏第1043章 山鳥啼第307章 龍吟急第684章 隱可見第二百七十一章 如亂麻第二百八十二章 何爲鳥第二百五十八章 母女會第567章 默然對第113章 傲霜圖第605章 拾花簪第二百八十九章 渡生機第750章 請沉鉤第751章 溪水清第903章 汝何能第516章 文昌殿第085章 疏雪影第1024章 雪茫茫第946章 查真兇第516章 文昌殿第150章 芍藥欄第594章 曲有誤第801章 程僕射第356章 入轂中第317章 黑衣人第109章 瓊玉郎第二百六十五章 風乍起第388章 鉛雲重第098章 曾記時第546章 燭影幽第644章 雪球燈第489章 巧手坊第466章 聚西院第434章 東陵現第1048章 又秘徑第827章 暗中窺第618章 杜容華第952章 柳扶風第二百二十九章 秦3郎第950章 問檀印第085章 疏雪影第535章 水中影第487章 庶冒士第078章 不速客第428章 已成屍第651章 忽有信第1019章 好坯子第1028章 何以恨第923章 何日還第353章 壽成殿第712章 碧玉簪第746章 靜容華第1000章 結同心第052章 雪千樹第1027章 水龍吟第616章 三重因第481章 大書房第二百八十四章 月華綢第881章 忽疾墜第582章 漸揭曉第706章 芙蓉盛第122章 渺無痕第887章 將落雨?第021章 紫微術第756章 如山嶽第602章 惡客來第443章 無盯梢第969章 情辭切第440章 隱孤樓第897章 憶相逢第913章 論孝義第246章 潁川事第390章 觀閥閱第700章 宗師也第790章 問故人第304章 喚阿烏第628章 不入陳第1035章 可憐蟲第484章 星捧月第030章 曾相識第885章 披氅衣第427章 吾去也第758章 養生息第384章 握錦囊第165章 女蟊賊第996章 猛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