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5章 重大改革

第1035章 重大改革

隴右的官衙遷徙到長安已經有半個月,藉着這次遷徙的契機,李鄴也正式將最高權力機構由河隴節度府改名爲齊王府,下設齊王閣、長史房、司馬房、白虎堂和樞密院。

除了這一閣、兩房、一堂、一院外,又單獨設立監察臺和內衛。

整個齊王府的官僚體系就對應了朝廷的三省六部九寺一臺,但又不完全一樣,主要是細節上有差異,

其中長史房又下設六司,對應朝廷的六部,六司主要是審批權,官員不多,主官叫都司,相當於侍郎。

具體執行則由司馬房負責,司馬下面又設副司馬若干,比如喬彬是主管財物的副司馬,他下面就有錢左藏署、太倉署、禽畜署、水產署、物料署、房產田畝署、林礦草場署、交通運輸署等等,所以喬彬被譽爲齊王府財神,就是這個意思。

李沉舟是管稅的副司馬,他下面就包括稅署、市舶署、鹽鐵署、常平署、市署等等。

還有清羽的父親李白,被提拔爲副司馬,他負責教育,職務相當於國子監祭酒。

還有李鄴的堂兄李洵,也是副司馬,主管除了軍器以外的所有制造,相當於少府寺卿。

還有主管軍器的副司馬胡九齡,相當於軍器監令。

也有特殊情況,比如禮部司和兵部司,它們不光是審批機構,同時也是執行機構,它們下面就有科舉署、太常署、光祿署、僧俗署、軍務署、訓練署、演武堂、民團署等等。

刑部也有點特殊,齊王府這邊沒有大理寺,刑部司下面有獄政署和提刑署,獄政負責牢獄,提刑負責案件複審,對於重大案件,內衛抓捕到人犯後進行初審,然後交給刑部司,刑部負責複審和最終判決。

還有一個特殊的機構,樞密院。

而樞密院就相當於朝廷的大元帥府,主管軍隊調動、軍職任免、監軍、對外情報收集。

兵部司主要管一些軍務行政,比如招募、退役、撫卹、訓練、軍籍管理、軍營安置以及將領培訓,另外還有一個重頭就是民團和州兵。

這一點和朝廷是一樣的,朝廷的大元帥和兵部也是這樣職權劃分。

另外多了一個內衛,內衛從前主要是對付敵軍的情報機構,保衛齊王和高官的安全,現在隨着人數和規模擴大,內衛也開始針對各種大案的偵破和抓捕,實際上就是把大理寺的一部分職權交給了內衛。

朝廷也學習了齊王府這一點,設立了梅花衛,但梅花衛還有一個重要功能內衛沒有,那就是監視,監視百姓,監視大臣。

齊王府的監察臺下面有民察署和審官署,一個是調查民間輿論,一個監視犯罪官員,所以對內監視這個職權不歸內衛管。

還有一些細節方面也和朝廷略有不同,一個工程多部門協作,

比如造船,首先造船申請由工部司進行審批,審批通過後,交給造船署負責設計、建造,但各種材料不歸造橋署管,要根據工部司的批單向物料署領取。

需要錢糧向左藏庫和太倉領取。

船隻完工後交給保管財物的橋船署管理,就變成了財產管理。

這裡面還有監察臺下面的審計署也要介入,從物料署那裡領取了多少材料,最後完工後又交還多少材料,耗用材料有沒有違規私賣,支付勞務報酬是否合規合法等等,這些都是審計署的事情。

當然可以勾結審計官員,賄賂一些好處,讓審計官員睜隻眼閉隻眼,那又是另外一回事了。

這實際上就和後世工廠一樣,製造歸車間管,材料歸倉庫管,審覈歸財務管,

然後需要再提一下齊王閣和白虎堂,齊王閣相當於中書省,負責頒佈齊王令。

白虎堂相當於門下省,主要職責是權限分類和合規合法審覈。 合規合法審覈相當於一個審覈功能,屬於政務糾偏,防止違法出錯,政務的第一關進和最後一關出都在這裡,設立一個機構叫白虎堂,主官叫都判。

白虎堂首先是對接進奏院,齊王府和各州所有的文牒最初都要先匯攏到白虎堂,進行權限分類,加蓋紫紅章就必須上報齊王,加蓋黃章由齊王相、長史、司馬、樞密使和都判五方協商後決定,加蓋藍章則由長史和各司協商處理。

最後流程走完了,所有文牒再一次匯攏到白虎堂,進行最後的合規合法審覈,有沒有按照權限進行審批,內容是否合法,沒有問題了,加蓋白虎堂印簽發出去。

這就是一個很嚴密的流程。

當然,中間有嚴密,也有變通,比如不可能事事都要向長史彙報,所以長史也會把一些權限下放給各司主管,各司主管批准後,直接到長史房蓋章。

司馬房也是一樣,司馬把部分權限下放給副司馬,副司馬批准後直接到司馬房蓋章,主要是每個月的固定事務。

以上是政務,其次李鄴在軍隊方面也進行了改革,取消了節度使,實行都督制,目前有十大都督府。

安西都督府、北庭都督府、河中都督府、甘涼都督府、沙肅都督府、隴西都督府、隴南都督府、河套都督府、劍南都督府和水軍都督府,另外還有一支天策軍和一支近衛軍。

李鄴出任大都督兼天策上將軍,十支都督軍、天策軍、近衛軍和內衛軍都由他直接管轄,在派出都督的同時,也派出了相應監軍。

監軍制度從古至今就有,今天的政委其實也監軍的一種,監軍非常重要,朝廷就是對安祿山缺乏監軍,才導致安祿山的一步步坐大。

當然李鄴也是一樣,朝廷對他沒有監軍,導致他最後坐大。

齊王府的監軍主要是軍中文職官員擔任,一年一換,都督職權範圍內的事情,監軍不管,如果有特殊需要而擴大職權,就必須得到監軍的同意,監軍必須及時向樞密院彙報。

軍隊改革不僅是把節度使的管轄範圍變小,最重要是取消了節度使對地方官府的管轄權,比如涼州都督府,都督府長史就負責管轄地方,向河西節度府負責,朝廷管不到。

現在的甘涼都督府,只管軍隊,不干涉地方政務,有涼州刺史和甘州刺史,由齊王府六司管轄。

其實也可以理解,齊王的地盤主要是以邊疆爲主,如果依舊實行節度府制度,齊王府就基本上管不到地方了。

目前齊王的軍隊名義上是三十萬,實際上已經達四十五萬人,其中二十萬分屬十大都督管轄,天策軍二十萬人和近衛軍五萬人,都由李鄴直接統領。

另外還有三萬內衛軍和五萬地方州軍,真正的兵力達五十三萬之衆,比朝廷的三十萬軍隊多了二十萬之衆。

內衛軍負責保衛長安,近衛軍則負責駐守關中、漢中和關內。

二十萬天策軍是李鄴最精銳的軍隊,它的職責是對內爭奪天下。

這段時間,齊王府一直在忙於各種改革,對中原情況關注不多。

這天上午,李鄴接到了朝廷發來的緊急求援書,李鄴立刻召集幾名主要官員商議對策。

第827章 明軍實匪第1025章 協議漏洞第737章 明碼標價第125章 告密者誰第852章 保存實力第327章 羣體事件第308章 並非貴客第891章 姐妹重逢第902章 計輸一籌第512章 恨之入骨第488章 釜底抽薪第1253章 河間巷戰第1041章 偷襲黎陽第1135章 猛藥民用第84章 欺人太甚第426章 急轉直下第292章 黃雀在後第115章 天命老人第190章 精準狙擊第954章 遲到抉擇第1250章 釜底抽薪第687章 黑雲壓城第845章 蛇蠍女人第1183章 全城搜查第377章 競爭危機第947章 上皇駕崩第983章 西遷隴右第1201章 返回京城第831章 無意插柳第755章 定基金城第1116章 張家報道第1048章 秘密交易第1246章 毒煙箭筒第307章 壽宴邀請第1217章 戰略建議第1188章 江南沈氏第397章 人約黃昏(五)第1217章 戰略建議第146章 血戰縣城第1105章 一網打盡第122章 飛龍遺物(上)第488章 釜底抽薪第518章 夫妻夜話第647章 驚天騙局第1131章 科舉取士(中)第14章 臨陣磨槍第472章 無米侍郎第444章 時間緊迫第57章 妙手小廚第1028章 發現蹊蹺第1194章 發現秘密第1223章 除夕納妾第481章 突聞警訊第627章 朔方來使第1094章 三位英才第1011章 一聲驚雷第879章 反擊痛處第1027章 迅速破案第853章 沙河大戰(上)第93章 如履薄冰第140章 狹路相逢第134章 柳葉飛刀第1245章 爆裂震懾第1258章 清倉行動第751章 四路出擊第578章 滴水不漏第398章 再別長安第559章 過關斬將第1070章 連夜奔喪第192章 重要棋子第516章 秘製胡藥第835章 酒樓遭辱第312章 兩劍之威第574章 激戰魯陽第352章 激烈交鋒第827章 明軍實匪第325章 想盡辦法第612章 再入洞房第1053章 不速之客第79章 毒婦之心第209章 收尾之信第652章 初戰江夏(下)第888章 史系覆滅第758章 得罪小人第466章 再度高升第967章 隱秘關係第95章 李岱出事第864章 貪者必潰第1256章 橋頭初戰第1123章 料敵如神第993章 被錢逼瘋第189章 連環出劍第1015章 關中僵局第579章 短兵相接第555章 返回河西第944章 顛覆規則第1158章 韋公之策第9章 撲朔迷離第1206章 收網時刻第617章 先下一城
第827章 明軍實匪第1025章 協議漏洞第737章 明碼標價第125章 告密者誰第852章 保存實力第327章 羣體事件第308章 並非貴客第891章 姐妹重逢第902章 計輸一籌第512章 恨之入骨第488章 釜底抽薪第1253章 河間巷戰第1041章 偷襲黎陽第1135章 猛藥民用第84章 欺人太甚第426章 急轉直下第292章 黃雀在後第115章 天命老人第190章 精準狙擊第954章 遲到抉擇第1250章 釜底抽薪第687章 黑雲壓城第845章 蛇蠍女人第1183章 全城搜查第377章 競爭危機第947章 上皇駕崩第983章 西遷隴右第1201章 返回京城第831章 無意插柳第755章 定基金城第1116章 張家報道第1048章 秘密交易第1246章 毒煙箭筒第307章 壽宴邀請第1217章 戰略建議第1188章 江南沈氏第397章 人約黃昏(五)第1217章 戰略建議第146章 血戰縣城第1105章 一網打盡第122章 飛龍遺物(上)第488章 釜底抽薪第518章 夫妻夜話第647章 驚天騙局第1131章 科舉取士(中)第14章 臨陣磨槍第472章 無米侍郎第444章 時間緊迫第57章 妙手小廚第1028章 發現蹊蹺第1194章 發現秘密第1223章 除夕納妾第481章 突聞警訊第627章 朔方來使第1094章 三位英才第1011章 一聲驚雷第879章 反擊痛處第1027章 迅速破案第853章 沙河大戰(上)第93章 如履薄冰第140章 狹路相逢第134章 柳葉飛刀第1245章 爆裂震懾第1258章 清倉行動第751章 四路出擊第578章 滴水不漏第398章 再別長安第559章 過關斬將第1070章 連夜奔喪第192章 重要棋子第516章 秘製胡藥第835章 酒樓遭辱第312章 兩劍之威第574章 激戰魯陽第352章 激烈交鋒第827章 明軍實匪第325章 想盡辦法第612章 再入洞房第1053章 不速之客第79章 毒婦之心第209章 收尾之信第652章 初戰江夏(下)第888章 史系覆滅第758章 得罪小人第466章 再度高升第967章 隱秘關係第95章 李岱出事第864章 貪者必潰第1256章 橋頭初戰第1123章 料敵如神第993章 被錢逼瘋第189章 連環出劍第1015章 關中僵局第579章 短兵相接第555章 返回河西第944章 顛覆規則第1158章 韋公之策第9章 撲朔迷離第1206章 收網時刻第617章 先下一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