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強弩之末

第二天晚上我們就朝目的地出發了。

原因是我們接到來自前線的報告……蘇軍直升機出動的批次和火炮轟炸已經明顯減少,士兵也在進行休整,同時還調了一個連的預備隊上來……

於是這就很明顯了……蘇軍的彈藥補給已經出現了問題。

我們這支兩千餘人的部隊分成四個部份朝目的地進發……之所以分成四個部份是因爲我們之前的偵察告訴我們剛修建的那十二條山路共有八條沒有被蘇軍封鎖……

在得到這個消息的時候我覺得挺奇怪的……我們修路的時候大多都是在白天,在黑夜作業有許多不便,而且也會延緩修路的進度……所以我們修的路可以說對蘇軍根本就沒有秘密,蘇聯人隨便派架偵察機飛一趟大慨就知道我們的路修在哪了。

所以……原本我還以爲這十幾條山路能有四、五條沒被封就算不錯了。

後來想想,覺得這實在也讓蘇聯軍隊有些爲難……蘇軍總共才十萬人,包括阿富汗政斧軍也只有二十萬人……這二十萬人既要保證城市和交通的安全,又要對游擊隊進行重點清剿,然後還要佈置兵力在邊境駐守……而且這邊境還不只是巴阿邊境一條,還有伊朗與阿富汗方向的一條……

於是蘇聯軍隊這明顯是兵力奇缺了,就算知道我們修的山路有十二條,而且也知道位置在哪……但就是沒法每條公路都設點駐守。

這個設點駐守也不是隨隨便便的投下幾個人就可以的……兵力太少的話兩下半就被游擊隊給殲滅了,不僅起不到駐守的作用反而還白白浪費兵力。兵力太多的話又無法處處都守……就比如我們這一口氣修了十二條山路,如果每條山路上都投一個連去駐守的話,那十二條山路就需要四個營一千多人了……

所以兵力不足就決定了蘇聯方面只能選擇其中一些較爲重要的道路駐守,而且在這些山路上還必須有易守難攻的高地或山口,然後在這些高地上修築永久姓工事,以達到長期駐守的目的。

這也就給了我們很多選擇……有八條山路可以走!

但我們當然不會把部隊給分成八個部份……我們部隊複雜的成份決定了不能過於零碎,否則很難協同。於是就讓兩個游擊隊各自選了一條路前進,我們的部隊則照例和哈桑的部隊各分一半組成一隊。

當然,爲了各部隊在作戰方面的協同,我們分別爲那兩支游擊隊派了幾個軍事顧問並裝備了電臺進行聯繫。

經過一晚上的急行軍我們就到達了希傑奧山谷附近……本來到達希傑奧山谷是需要兩個晚上的,但因爲我們新開闢了山路……這其中有許多山路因爲是被炸藥硬生生的炸開的,所以在很大程度上縮短了路程,使我們到達山谷只需要一晚上。

當我們到達在指定地點分散開來隱藏好時……天色也就矇矇亮了。

天色一亮也就是蘇軍起牀開始新的一輪圍攻的時候……沒過多久我們就看到一個個蘇聯大兵從睡袋裡鑽了出來整理裝備,這其中只有很少的一部份蘇聯兵進行必要的梳洗……也就是拿着鋼盔裝上水,就着這些水刮刮鬍子洗洗臉什麼的。

於是我就知道這些蘇聯兵大多沒有精力去管臉上的鬍鬚渣子了……這如果是一名阿富汗人的話那也許很正常,但對於一個平時起牀天天都有洗嗽習慣的蘇聯兵來說卻不正常,而且還是在不缺水的情況下……希傑奧山谷裡就有幾條小溪。

這就說明了一個問題……這些蘇聯兵已經是筋疲力盡或者說強弩之末也不爲過了。

因爲擔心被蘇聯軍隊發現,所以我也沒敢多觀察,看了一會兒後就收起望遠鏡縮回到山洞裡……山區的好處就在這裡,到處都有適合部隊隱藏的山洞,有些山洞甚至還大得足以藏下一個團……問題就是如果有人熟悉地形知道這些山洞的出口的話,就很容易把藏身在其中的部隊封死。

當然,這並不是蘇聯軍隊的強項。

所以我們的計劃就是……在這山洞裡躲上一整個白天養精蓄銳,只等蘇聯軍隊跟佩素爾打完一天的仗後,就是我們出動的時候了……

但是我很快就意識到事情有點不對……外頭老半天了還沒動靜。

“蘇聯軍隊平時也是這樣的麼?”我小聲地問着離我不遠的瓦杜德,這幾天就是他負責對蘇聯軍隊的監視的,所以這件事就只有他最清楚。

瓦杜德跟我一樣也覺得意外……他搖搖頭回答道:“不是……它們平時這時候早就應該開打了,先打炮,然後在直升機的掩護下發起進攻……”

聞言我不由沉默了……很明顯蘇軍這是在等着什麼,但這仗都打了這麼多天了,他們還能等什麼呢?我想就只有一種可能,在等待空中力量和炮兵的協同……

然而,一般的空中力量和炮兵的協同也不需要這麼長的時間……就像我們現在,窩在地洞裡都等了一個多小時了,外面的蘇軍卻還是沒有動靜。

“營長,你怎麼看?”趙敬平壓低聲音問着。

WWW ¤TTKдN ¤c○

“很有可能……”我皺着眉頭說道:“蘇軍這是在準備發起最後的進攻了!”

“嗯!”趙敬平點了點頭表示贊同。

要等這麼長的時候,就意味着蘇軍要調動的是一支不小的力量,在這個彈藥和補給已經面臨着不足的時候……他們還要調動一支不小的力量來進攻希傑奧山谷……顯然就是希望能速戰速決。

速戰速決當然是對的,一方面蘇軍的彈藥也耗不起……他們還得儲備一些彈藥面對清剿之後各游擊隊的反撲呢。另一方面……蘇軍也等不起,因爲等的時間越久,就意味着希傑奧山谷越有可能會有援兵。

所以這也可以說是蘇軍的最後一搏……打贏了就拔掉希傑奧山谷這枚釘子,打輸了也許就會因爲彈藥量消耗太大而不得不退兵……

這對我們來說也是有好處的,因爲這也就是在告訴我們蘇軍是強弩之末了!

但問題是……現在是白天!(未完待續。)

第237章 集裝箱第79章 整合第212章 7.12戰役(十一)第117章 SAS(四)第59章 突發事件第78章 撤離點第91章 半壁崖(二)第12章 訓練第202章 7.12戰役第74章 晚餐(二)第34章 思想工作第49章 整改第129章 大型迫炮陣地第111章 峰迴路轉第27章 主峰(二)第108章 立足之地第15章 資金第97章 半壁崖(八)第38章 者陰山(三)第66章 飛機(四)第三十三章第3章 界碑第三十九章第71章 航母無用論第四十三章第142章 炮戰第131章 救援第146章 勝利第137章 雪崩第130章 空降部隊(二)第211章 押送(四)第六十九章第123章 石門第3章 界碑第137章 雪崩第164章 炮戰(三)第171章 朝我開槍第十三章第71章 緝毒第72章 邀請第67章 張參謀第193章 越軍尖兵第191章 最後的殺招第149章 裝甲車(三)第115章 戰術轉變第68章 辦公樓第127章 三營第183章 大國博奕第62章 山口第18章 開泊爾山口第68章 職業學校第110章 裝甲車第9章 炮兵觀察員(三)第209章 手榴彈第99章 半壁崖(十)第70章 希傑奧山谷之戰第205章 7.12戰役(四)第九十一章第150章 彈藥車第96章 學習第114章 立威第70章 火車站第96章 法卡山戰役第20章 突發狀況第183章 作戰方案第35章 會議第189章 越軍特工第231章 嚴打第七十三章第192章 榜樣第二章第108章 演習(九)第229章 淘汰第174章 農藥廠第55章 組建武警第121章 日記第61章 對手第106章 將計就計第113章 村長第三十九章第5章 巴基斯坦第27章 主峰(二)第五十九章第70章 戰前準備第118章 冷槍冷炮運動第77章 化妝第140章 雪崩第60章 地雷第175章 河水第29章 哨所第149章 裝甲車(三)第155章 38軍第67章 玉米(二)第133章 敵人第141章 小試身手第194章 1019高地第134章 摧枯拉朽第92章 馬島戰爭(十一)第148章 翼傘第214章 “戰功”
第237章 集裝箱第79章 整合第212章 7.12戰役(十一)第117章 SAS(四)第59章 突發事件第78章 撤離點第91章 半壁崖(二)第12章 訓練第202章 7.12戰役第74章 晚餐(二)第34章 思想工作第49章 整改第129章 大型迫炮陣地第111章 峰迴路轉第27章 主峰(二)第108章 立足之地第15章 資金第97章 半壁崖(八)第38章 者陰山(三)第66章 飛機(四)第三十三章第3章 界碑第三十九章第71章 航母無用論第四十三章第142章 炮戰第131章 救援第146章 勝利第137章 雪崩第130章 空降部隊(二)第211章 押送(四)第六十九章第123章 石門第3章 界碑第137章 雪崩第164章 炮戰(三)第171章 朝我開槍第十三章第71章 緝毒第72章 邀請第67章 張參謀第193章 越軍尖兵第191章 最後的殺招第149章 裝甲車(三)第115章 戰術轉變第68章 辦公樓第127章 三營第183章 大國博奕第62章 山口第18章 開泊爾山口第68章 職業學校第110章 裝甲車第9章 炮兵觀察員(三)第209章 手榴彈第99章 半壁崖(十)第70章 希傑奧山谷之戰第205章 7.12戰役(四)第九十一章第150章 彈藥車第96章 學習第114章 立威第70章 火車站第96章 法卡山戰役第20章 突發狀況第183章 作戰方案第35章 會議第189章 越軍特工第231章 嚴打第七十三章第192章 榜樣第二章第108章 演習(九)第229章 淘汰第174章 農藥廠第55章 組建武警第121章 日記第61章 對手第106章 將計就計第113章 村長第三十九章第5章 巴基斯坦第27章 主峰(二)第五十九章第70章 戰前準備第118章 冷槍冷炮運動第77章 化妝第140章 雪崩第60章 地雷第175章 河水第29章 哨所第149章 裝甲車(三)第155章 38軍第67章 玉米(二)第133章 敵人第141章 小試身手第194章 1019高地第134章 摧枯拉朽第92章 馬島戰爭(十一)第148章 翼傘第214章 “戰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