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陷阱

ps:想聽到更多你們的聲音,想收到更多你們的建議,現在就搜索微信公衆號“qdread”並加關注,給《越戰的血》更多支持!

“緊急集合!”回到營部的時候我就心急火燎的叫上部隊登上了直升機。

“情況是這樣的!”還在直升機上的時候,我就與幾個參謀和幹部召開了一次會議:“這次任務的目標在這裡,馬店西南側的1828高地附近。這個高地位於邊境2號界碑南側,距邊境實地距離七公里,直線距離不足一公里。我軍一個人數爲180人的偵察部隊被越軍圍困在一片低窪區無法突圍,我們的目的就是要把他們救出來。”

趙敬平看了看地圖,就不由倒抽了一口涼氣:“營長,這片低窪區雖然面積較大,但卻被越鬼子周圍幾個高地的火力死死壓着,偵察連怎麼會在這個位置被圍着的?”

趙敬平的話實際上道出了所有人的疑惑,要知道那可是偵察連……這時候就算普通部隊在進入這樣的險地時也會事先想好退路,而偵察連這樣一直有着豐富的作戰經驗的部隊卻會被圍困在這裡。

“根據我們所掌握的情況……”我回答道:“這個偵察連是打算乘夜進入這片區域偷襲被越軍稱爲‘反華模範連’的,這個連在邊境偷襲上屢屢得手,使得我邊防戰士對其恨之入骨,在得到情報知道這個‘反華模範連’的指揮部後,上級就派出一個偵察連打算給他來一下,但沒想到卻是個陷阱!”

“哦!”聞言衆人就不由恍然大悟。

一般情況下這仗的確是不會打成這樣。但如果是特種作戰。也就是深入敵境進行快打快撤的話。那的確很有可能深陷重圍……這也是特種作戰高風險的原因,其整個戰術思想都是建立在快打快撤上,在某種程度上來說可以忽略一部份環境上的劣勢,因爲如果能快打快撤也就意味着敵人還沒反應過來就已經結束戰鬥了,環境因素也就不那麼重要了。

然而,如果做不到快打快撤,其後果就會很嚴重,尤其是沒有直升機支持的部隊。就像這支被圍困着的偵察連一樣。

但這卻不足以說明問題。

要知道陳依依和陳巧巧兩人都有豐富的戰鬥經驗,而且曾經身處越南的她們對越鬼子那一套還十分熟悉,雖然這時候我還不知道她們倆有沒有在這支被困的部隊裡,但偵察大隊可是在她們手裡訓練的,她們怎麼會這麼輕易的就上了越鬼子的當?!

不過這個疑惑我並沒有說出來……說出來也起不了什麼作用,現在不是找原因的時候,而是想辦法把人救出來的時候。

“這支部隊到現在爲止已經被圍困三十五小時了。”我看了看錶,說道:“很明顯越鬼子是在等援軍,也就是圍點打援。爲此我軍已經先後派出了三個連隊前去救援,甚至一線部隊也有所作配合援救行動。但在犧牲三十餘傷五十餘名戰士後無功而返。”

“要把他們救出來似乎也不難。”看着地形趙敬平就說道:“這片地區雖然四周都有越鬼子的高地把守但好在面積夠大,幾平方公里已經超出了高射機槍能夠威脅我軍直升機的範圍。另一方面其距邊境不到一公里,如果我們動作快的話只要幾分鐘就能撤出,所以重點昌偵察大隊能夠爲我們開闢一個機降點,這樣咱們直升機就能快速度的將他們帶出險地。”

“營長!”這時一直沒說話的刀疤開口道:“我覺得事情不會這麼簡單。”

“說說。”刀疤的想法跟我是一樣的。

“這個任務好像就是爲我們量身訂做似的。”刀疤皺着眉頭說道:“就像剛纔趙參謀所說的,一方面面積足夠大,而且這片區域地勢較爲平坦有許多適合的機降點,另一方距離邊境近,這也就意味着我們直升機可以用最短的時間進入並撤出……我們甚至在做這些動作的時候還可以用火炮進行掩護。看起來一切都順理成章,不需要多作考慮肯定是用直升機來完成這個任務了。”

“嗯!”我點了點頭。

刀疤說的有道理,我想,這也正是上級緊急調用我們這支部隊的原因……現在全國就只有我們這支部隊有這種能力嘛,而且還有相當豐富的作戰經驗與成功的戰例。

“二連長的意思是……”我接着說道:“越是看起來順理成章的東西,就越有可能是陷阱!”

這是我們長期在戰場與越鬼子打交道時得到的經驗,甚至可以說我們對付敵人的時候也是這麼做的:布好一個看起來想當然就該這麼做的陷阱,就等着敵人往下跳。

“對!”刀疤回答:“所以,我認爲越軍這次佈下這個陷阱是深思熟慮而且有針對性的,他們圍點打援是沒錯,但打的援並不是普通部隊,而是我們。”

刀疤這話不由讓周圍的幹部們紛紛動容。

“二連長的意思是……”趙敬平難以置信的說道:“越鬼子這一回的目的就是要引我們直升機部隊上去?!”

“他孃的!”接着就有人罵出聲了:“越鬼子這是吃了豹子膽了,想引我們上鉤!”

“就是,哪支越軍這麼不知好歹,設下一個陷阱想來套合成營?!”

……

我腦海裡很快就閃現出獨眼龍的影子。

雖然我現在還不確定事實是怎麼樣的,但應該說這種可能性很高。

如果真是這樣的話,那我不得不承認這的確是個好計謀。

這一方面是因爲我偵察大隊在中越邊境給越軍造成很大的麻煩,就像之前的者陰山一樣,偵察大隊在其中就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

越軍這明顯是想滅一滅我偵察大隊的威風。

另一方面,隨着戰鬥的深入偵察大隊的作用也越來越大了。

其原因就不用多說了,在老山被我軍打慘後,越軍已經沒有能力再發起大規模的戰鬥了,或者說越軍在我軍炮瞄雷達的威攝下已經不敢再發動大規模的進攻了,他們很清楚,在空軍不能參戰而炮兵又因爲炮瞄雷達而處於絕對的下風,在這種情況下發動任何一場大規模的戰鬥其結果都會像7.12戰鬥一樣……越軍大批大批的部隊衝向我軍炮火炸出的火牆,簡單的說就是用人命去換中國人的炮彈。

這種交換是誰輸誰贏一目瞭然,中國人可以生產足夠多的炮彈,哪怕越南用全國的人來換。

於是,戰鬥就進一步變成小規模的衝突,於是一線戰場上的“摸洞”或是特種作戰就再次活躍起來。

在這種情況下,而且還是在一線了陣地屢屢失敗的情況下,越軍很需要對我軍偵察大隊進行打擊同時也需要一場勝利來鼓舞士氣。

如果,越鬼子現在就對被圍的偵察連進行全線進攻的話,那麼他們很快就能達到目的了。

但他們的目的卻並不是這麼簡單……

就像刀疤說的一樣,越軍有可能還希望能夠給我們合成營造成打擊。

有時我也有些奇怪,越軍這麼死咬着我們合成營做什麼?難道說僅僅只是爲了合成營數次在戰場上給越軍特工造成損失而懷恨在心?

如果僅僅只是因爲這個的話,那越軍特工的格局就太小了……戰場有時的確要講恨,但那只是對於戰士而言,只有激發他們的憤怒才能讓他們在戰場上英勇殺敵。作爲一名指揮官,那就應該冷靜,最好就是能夠完全忘了仇恨純淬以第三者的眼光來整場戰鬥,也只有這樣才能分析出一場戰鬥最大的利益是什麼。

後來我才知道越鬼子的確是這麼做的,他們之所以一直咬着我們合成營不僅僅只是因爲仇恨,而是因爲他們認爲越軍在整條戰線上之所以陷入這麼大的被動之所以會一次又一次的慘敗,糾其原因都是“炮瞄雷達”。

這個分析當然是有道理的,雖然越軍已經針對“炮瞄雷達”的缺點做了一系列相應的對策,比如在霧天出戰,比如用藏炮洞等等,這些方法的確有效,但其實都是沒有辦法的辦法,它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越軍發起戰鬥的時間也限制了火炮的機動性和火力……這幾乎就相當於把原本就處於弱勢的越軍炮兵進一步弱化了。

所以“炮瞄雷達”就變成了中越邊境戰爭的重中之重,它就像是個定海神針一樣擺在中國一方,只要有這個“定海神針”存在,越軍就不敢發動大規模戰鬥其炮兵也必須偷偷摸摸的打。

而守護這個“定海神針”的,就是咱們合成營。

所以越軍軍中就有一種說法,要想贏得戰爭就必須得炸燬炮瞄雷達,要想炸燬炮瞄雷達就必須得殲滅合成營。

事實上越軍特工也是這麼做的,不過他們在中國境內嘗試了幾次都以失敗告終,於是想來想去,最後就想出了這麼個辦法,用“圍點打援”的方式圍着一隊偵察連,再以偵察連吸引合成營上勾。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他們已經成功了,因爲這時的合成營已經在飛往目的地的路上。(未完待續。。) WWW.ttκá n.c○

第102章 演習(三)第65章 通訊員第27章 摸洞(六)第26章 直升機第132章 救援(二)第50章 團結第105章 新兵第230章 會議(四)第6章 航空兵第57章 進攻第68章 山雨欲來第134章 救援(四)第37章 進攻第126章 協議第三十三章第116章 法卡山戰役(二十一)第25章 滑翔傘第45章 誤傷第129章 伍德沃德第164章 T62第116章 任務第181章 老山戰役(十五)第八十五章第77章 陷阱(二)第133章 救援(三)第61章 對手第138章 毒刺第335章 訓練(二)第186章 追兵第118章 SAS(五)第112章 誤會第60章 氣氛第4章 搜索第95章 招兵第70章 希傑奧山谷之戰第127章 防禦措施第45章 誤傷第205章 撤退第57章 進攻第104章 阿普丘第八十七章第一百六十四章第92章 改革(二)第66章 飛機(四)第136章 立足之地第八十五章第190章 誤中副車第166章 鋼鐵的碰撞第七十七章第23章 對峙(三)第17章 高原訓練(五)第一百四十六章第131章 空降部隊(三)第134章 救援(四)第101章 半壁崖(十二)第76章 叛變第92章 改革(二)第10章 第二代傘兵傘第233章 竹子第58章 熟悉裝備第213章 默契第一章第5章 捕俘行動(三)第140章 規矩第136章 撤退第62章 直升機第199章 聯絡第8章 偵察作戰(三)第145章 陷阱第167章 閱兵(二)第155章 埡口天險第128章 航母第四十九章第58章 者陰山(二十三)第105章 網第113章 法卡山戰役(十八)第59章 背靠背第43章 宣傳工作第26章 對峙(六)第185章 八里河東山第38章 羣架第23章 經濟第三十四章第53章 撤退第104章 阿普丘第15章 生日第17章 信第1章 偵察大隊第1章 家第150章 坦克戰第4章 捕俘行動(二)第89章 斷後第162章 任務第21章 引蛇入洞第108章 演習(九)第118章 裝車第94章 遺物第214章 後着第333章 AK74第48章 者陰山(十三)
第102章 演習(三)第65章 通訊員第27章 摸洞(六)第26章 直升機第132章 救援(二)第50章 團結第105章 新兵第230章 會議(四)第6章 航空兵第57章 進攻第68章 山雨欲來第134章 救援(四)第37章 進攻第126章 協議第三十三章第116章 法卡山戰役(二十一)第25章 滑翔傘第45章 誤傷第129章 伍德沃德第164章 T62第116章 任務第181章 老山戰役(十五)第八十五章第77章 陷阱(二)第133章 救援(三)第61章 對手第138章 毒刺第335章 訓練(二)第186章 追兵第118章 SAS(五)第112章 誤會第60章 氣氛第4章 搜索第95章 招兵第70章 希傑奧山谷之戰第127章 防禦措施第45章 誤傷第205章 撤退第57章 進攻第104章 阿普丘第八十七章第一百六十四章第92章 改革(二)第66章 飛機(四)第136章 立足之地第八十五章第190章 誤中副車第166章 鋼鐵的碰撞第七十七章第23章 對峙(三)第17章 高原訓練(五)第一百四十六章第131章 空降部隊(三)第134章 救援(四)第101章 半壁崖(十二)第76章 叛變第92章 改革(二)第10章 第二代傘兵傘第233章 竹子第58章 熟悉裝備第213章 默契第一章第5章 捕俘行動(三)第140章 規矩第136章 撤退第62章 直升機第199章 聯絡第8章 偵察作戰(三)第145章 陷阱第167章 閱兵(二)第155章 埡口天險第128章 航母第四十九章第58章 者陰山(二十三)第105章 網第113章 法卡山戰役(十八)第59章 背靠背第43章 宣傳工作第26章 對峙(六)第185章 八里河東山第38章 羣架第23章 經濟第三十四章第53章 撤退第104章 阿普丘第15章 生日第17章 信第1章 偵察大隊第1章 家第150章 坦克戰第4章 捕俘行動(二)第89章 斷後第162章 任務第21章 引蛇入洞第108章 演習(九)第118章 裝車第94章 遺物第214章 後着第333章 AK74第48章 者陰山(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