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4章 一統天下,神武元年

至正二十三年五月十日,聖武十年五月十日,大魏三年五月十日。

徵虜大將軍李三七與副將馮國用,兵分兩路,直破保定路,破開大都路防守。

元順帝孛兒只斤·妥懽帖睦爾聞之,親領皇太子、后妃及一百多名大臣出奔上都。

元順帝一路上如驚弓之鳥,連山峰塌方都以爲是明軍到來。

五月十五日,順帝一行終於抵達上都,此前大都已經在六月二日被李三七所領明軍攻佔,脫脫、監國淮王帖木兒不花等殉國。

元順帝在北逃時感慨道:“朕不出京師,安知外事如此!”

到上都後又“晝夜焦勞,召見省臣或至夜分”。

“召見羣臣,詢恢復之計”,頗有重新振作的姿態。

當時,哈剌章請求順帝命擴廓帖木兒入援,得到元順帝同意。

元順帝多次叮囑擴廓帖木兒一定要將大都收復。

擴廓帖木兒自信滿滿,於六月五日,親領二十萬大軍,欲強攻大都。

然而,李三七令馮國用守大都,而自己親自領着三十萬大軍出城,雙方戰於興和路。

此戰,擴廓帖木兒大敗,李三七一路緊咬不放,直將擴廓帖木兒打得不敢再回頭應戰,僅以十八騎逃走,一路上,只顧着倉皇地往上都路逃去。

李三七一路打,一路收編元軍,明軍人數越打越多,直到李三七由三十萬大軍擴增至四十萬大軍後,李三七這纔將大軍佈置在上都路城外。

欲藉此拿下上都路。

元順帝孛兒只斤·妥懽帖睦爾聽聞擴廓帖木兒敗得如此之慘,甚是不敢相信,氣得當場吐血,待他醒來後,開始變得消沉,終日沉湎於美色之中,以此麻痹自己。

至正二十三年六月十日,聖武十年六月十日,大魏三年六月十日。

元順帝身體每況愈下,平日託病不上朝,由皇太子愛猷識理達臘總軍國諸事。

至正二十三年六月二十七日,聖武十年六月二十七日,大魏三年六月二十七日。

馮國用領着二十萬大軍,與李三七四十萬大軍會合於上都城外,元順帝孛兒只斤·妥懽帖睦爾日夜驚恐,令擴廓帖木兒領十五萬元軍守城應敵,而他與自己一衆妃子、皇太子等,棄上都奔應昌。

李三七得知元順帝逃往應昌,心中大怒。

於是,在聖武十年六月二十八日卯時時分,下令六十萬大軍強攻上都路。

以新式聖武大炮第七代、新式火銃第十代開路,不要錢似地猛攻上都,上都城牆東城牆轟然倒塌,李三七與馮國用領着六十萬大軍一擁而入。

擴廓帖木兒下令副將禿魯帖木兒留下對付李三七等大明軍,而他則是親領百騎往應昌逃去。

禿魯帖木兒,是如今元朝中書省左丞相妹婿。

禿魯帖木兒見大明軍個個悍不畏死,心生畏懼,也不敢留下應對,他命令副將留下應敵後,也領着自己的數百親信,嚮應昌逃去,緊跟在擴廓帖木兒身後。

大明軍於聖武十年六月二十八日辰時時分徹底拿下上都路。

拿下上都路後,李三七令鄧友德領軍十萬,直奔應昌,欲要拿下元順帝孛兒只斤·妥懽帖睦爾等人。

而令徐達領軍五萬直奔全寧路,將全寧路拿下。

同時,李三七令何九四領軍五萬駐守上都路。

此外,李三七、馮國用等人紛紛聯名上奏疏給大明皇帝程德,提出要攻下大魏,欲一戰而平定天下。

至正二十三年七月五日,聖武十年七月五日,大魏三年七月五日。

大明皇帝程德同意徵虜大將軍李三七的意見——滅魏。

同時,元順帝孛兒只斤·妥懽帖睦爾退出應昌,領着一衆妃子等往哈拉和林逃去。

至正二十三年七月二十日,聖武十年七月二十日,大魏三年七月二十日。

滅魏之戰開啓。

同時,鄧友德所領十萬大軍攻佔應昌,徐達五萬大軍收全寧路。

元順帝孛兒只斤·妥懽帖睦爾在逃往哈拉和林途中,元朝皇太子孛兒只斤·愛猷識理答臘聯合擴廓帖木兒發動政變,擊敗向着元順帝的孛羅帖木兒一派,元順帝孛兒只斤·妥懽帖睦爾被軟禁。

父子二人,經過一番友好討論,元順帝孛兒只斤·妥懽帖睦爾當着衆人面,友好地讓出皇帝位。

元朝皇太子孛兒只斤·愛猷識理答臘,在剛入草原時迫不及待稱帝,改元“宣光”。

至正年後落幕,就此退出歷史舞臺。

至正二十三年七月二十五日,聖武十年七月二十五日,大魏三年七月二十五日,元順帝孛兒只斤·妥懽帖睦爾病死。

孛兒只斤·愛猷識理答臘,母爲奇皇后。

到達哈拉和林後,力圖中興元朝,重新起用擴廓帖木兒,試圖再進中原,收復上都、大都等地,心中對中原依然虎視眈眈。

聖武十年八月五日,大魏三年八月五日,宣光元年八月五日。

馮國用領大軍二十萬,與劉福通領大魏十萬大軍戰於大寧路。

雙方交戰,分外慘烈。

大寧路的地上,幾乎全是血。廝殺慘烈之後,白骨數十萬。

聖武十年八月六日辰時,大魏三年八月六日辰時,宣光元年八月六日辰時。

大寧路被馮國用所領大軍拿下,劉福通戰死。

遠在平壤的何三五得知此事後,心中驚怒交加。

更令大魏雪上加霜的是,劉福通死後,馮國用領着十幾萬大軍,在遼陽行省勢如破竹,連戰連捷,大魏軍隊面對大明軍隊沒有戰意,紛紛見勢不妙,投降大明。

聖武十年八月八日,大魏三年八月八日,宣光元年八月八日。

大魏遼陽行省丟失,被大明佔據。

隨後,李三七領着大軍,共計四十萬大軍,與馮國用匯合於遼陽城。

呂不用、姚廣孝、朱元璋、陳霆等人見謀劃何三五之事失敗,請求隨軍作戰。

李三七同意了,並將此事寫成奏疏,令人八百里加急送往南京城。

程德接到李三七的奏疏,沒有絲毫遲疑,直接允准。

同時,他對李三七奪取大魏期待不已。

一旦大魏被滅,從此以後,天下,便是大明的天下。

平壤。

皇宮。

英務殿。

何三五,此時,獨自坐在大殿中,目中平靜如水。

就在這時。

李成桂來了。

此刻,李成桂在向何三五行完禮後,低着頭,不敢看着何三五。

何三五面無表情地望着李成桂,問:“船隻可都準備好了?”

“回陛下,一切都已備好。”李成桂回道。

“此路,生機茫茫。朕不希望增加較多的變數。你之前說的那個人,昔日真去過日本?”何三五緊緊地看着李成桂。

李成桂沒有絲毫磨蹭,重重地點頭:“回陛下,那人昔日確實去過日本。”

何三五沉默了。

“這一次,你可願意隨我前往日本?”何三五望着李成桂問道。

李成桂思索片刻,便道:“陛下,末將願意。”

何三五心中鬆了口氣:“下去準備吧!今夜,我們就離開平壤。”

李成桂擡頭看向何三五:“陛下,大明,真的不能戰勝嗎?”

何三五聞言,目露不甘,開口道:“至少,現在不能戰勝。一旦大魏的火器研究得比大明還好,朕便有信心對付大明。而且,大明來勢洶洶,此次,朕的大魏只能先避一避。所謂君子報仇,十年不晚。將來,朕有的是時間對付大明。”

“到了日本,我們大魏該如何做呢?”李成桂追問道。

何三五目光泛着冷意道:“到了日本,這日本國土自然可以當做朕的大魏國土了。這一次,朕必親自率領大魏精銳之軍向日本而去。”

李成桂神色一愣。

“日本國民,皆爲奴隸。凡大魏子民,皆可在日本爲人上人,可隨意驅使奴隸。”何三五補充道。

李成桂點點頭。

“朕目前對付不了大明,難道朕還對付不了一個區區小國?”何三五心中藏着巨大的不甘。

李成桂保持沉默,沒敢接話。

聖武十年八月九日,大魏三年八月九日,宣光元年八月九日。

大魏皇帝何三五與一衆文武大臣,以及一衆嬪妃,並大魏京軍十萬人,乘船東渡,不知去向。

聖武十年八月十二日,大魏三年八月十二日,宣光元年八月十二日。

大魏滅。

大明自此一統天下。

而這年,按照西方歷計算,正是公元1364年。

聖武十年八月二十日,宣光元年八月二十日。

大明皇帝改年號聖武爲神武,是年爲神武元年。

 

第197章 朱元璋的心上人第51章 千載一時,不可失也第115章 法之大務在治,治必在罰第135章 我本農夫,深知民間疾苦第152章 論歷史定律與周禮,崔瑩歸心泗州軍第79章 劉家認親第184章 兵分四路第210章 康茂才陣前倒戈,拿下集慶路第36章 治蝗綢繆,火銃佈局第255章 黃州大戰(八)第149章 夜襲泗陽城,李孝慈斬殺達魯花赤第78章 防備計略定,程德教義子第151章 設局誘崔瑩入城,程德深夜準備收服第54章 何三五歸來第53章 整編俘虜,穩定軍心第225章 天下何種人最爲快活?第206章 識時務者爲俊傑第227章 廬州路大捷第272章 宣政殿武將請戰,對付東北王人選第200章 計除徐壽輝第232章 聖武元年第147章 汝中柏心中的野望,淮安城慘烈的攻第213章 大明君臣論戰餘闕 天完陳友諒,還是第262章 朝會封賞侯爵激勵羣臣,好學皇帝向第124章 鞏卜班中計慘死,七萬大軍來投第239章 呂不用的轉變第106章 商議反攻揚州路第203章 早知如此,何必當初第63章 濠州士子,鬧將軍府第165章 泗州城科舉試點選拔第232章 聖武元年第97章 才設軍機處,便有緊急軍情到第109章 《泗州日報》第73章 城隍殺戮,義子沐英 徐司馬第134章 李善長與呂不用交鋒敗,《泗州律法第90章 韓伯高的投名狀第46章 虛則實之,實則虛之第210章 康茂才陣前倒戈,拿下集慶路第111章 張士誠白駒場起事第163章 陳友諒:當我高高在上的時候,無人第56章 其興也勃,其亡也忽第284章 一統天下,神武元年第50章 欲謀大事,需有謀主第139章 元軍猛攻致清河 清江失守,程德欲領第104章 朱重八落入洪澤湖,羅茂的假戲真做第112章 馮國用的心病第133章 張七九心甘情願做紅娘,程德計劃在第71章 泗州律法,改革官制第19章 泗州軍第223章 出身寒微,不是恥辱第27章 仁義之道第261章 南孔北孔第254章 黃州大戰(七)第271章 藍玉之請,五年之後第193章 詐城計策失敗第184章 兵分四路第135章 我本農夫,深知民間疾苦第132章 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第41章 洪澤之殤第83章 聞悲聲不悲第229章 攻佔安慶路之謀隔而不圍第161章 爲何丞相不將汝中柏留下,卻偏偏將第159章 《大週日報》第207章 虎山破陳兆先大軍,泗州軍奪下江寧第16章 回村第72章 泗州軍事學院第216章 內閣之用與馬車失控第173章 羅茂定略鎮江路,龔伯遂談元朝朝堂第100章 破局的關鍵——洪澤城第81章 元廷暗流涌第191章 徹裡不也欲重掌軍權第282章 大明第一位世襲國公爵糧國公第127章 微服高郵城察民情,收服李孝慈第243章 虎口關困境第74章 天作之合,賓主盡歡第257章 黃州大戰落幕(陳友諒:今日我雖死第57章 淮安城半日遊第282章 大明第一位世襲國公爵糧國公第168章 和馬黎諾里的一場交易第265章 衍聖公人選第53章 整編俘虜,穩定軍心第254章 黃州大戰(七)第223章 出身寒微,不是恥辱第53章 整編俘虜,穩定軍心第247章 深夜訓傅友德第264章 朝會佈置,滅張滅方第181章 君子約定第17章 入世第262章 朝會封賞侯爵激勵羣臣,好學皇帝向第130章 血染夕陽別樣紅,江都城宣告失守第196章 一日三捷第202章 何九四之子何基第120章 《泗州日報》之白毛仙姑第202章 何九四之子何基第162章 驚現三十二個傳教士第280章 所謂君臣一心第63章 濠州士子,鬧將軍府第226章 深夜暗流第280章 所謂君臣一心第12章 成功奪取泗州城
第197章 朱元璋的心上人第51章 千載一時,不可失也第115章 法之大務在治,治必在罰第135章 我本農夫,深知民間疾苦第152章 論歷史定律與周禮,崔瑩歸心泗州軍第79章 劉家認親第184章 兵分四路第210章 康茂才陣前倒戈,拿下集慶路第36章 治蝗綢繆,火銃佈局第255章 黃州大戰(八)第149章 夜襲泗陽城,李孝慈斬殺達魯花赤第78章 防備計略定,程德教義子第151章 設局誘崔瑩入城,程德深夜準備收服第54章 何三五歸來第53章 整編俘虜,穩定軍心第225章 天下何種人最爲快活?第206章 識時務者爲俊傑第227章 廬州路大捷第272章 宣政殿武將請戰,對付東北王人選第200章 計除徐壽輝第232章 聖武元年第147章 汝中柏心中的野望,淮安城慘烈的攻第213章 大明君臣論戰餘闕 天完陳友諒,還是第262章 朝會封賞侯爵激勵羣臣,好學皇帝向第124章 鞏卜班中計慘死,七萬大軍來投第239章 呂不用的轉變第106章 商議反攻揚州路第203章 早知如此,何必當初第63章 濠州士子,鬧將軍府第165章 泗州城科舉試點選拔第232章 聖武元年第97章 才設軍機處,便有緊急軍情到第109章 《泗州日報》第73章 城隍殺戮,義子沐英 徐司馬第134章 李善長與呂不用交鋒敗,《泗州律法第90章 韓伯高的投名狀第46章 虛則實之,實則虛之第210章 康茂才陣前倒戈,拿下集慶路第111章 張士誠白駒場起事第163章 陳友諒:當我高高在上的時候,無人第56章 其興也勃,其亡也忽第284章 一統天下,神武元年第50章 欲謀大事,需有謀主第139章 元軍猛攻致清河 清江失守,程德欲領第104章 朱重八落入洪澤湖,羅茂的假戲真做第112章 馮國用的心病第133章 張七九心甘情願做紅娘,程德計劃在第71章 泗州律法,改革官制第19章 泗州軍第223章 出身寒微,不是恥辱第27章 仁義之道第261章 南孔北孔第254章 黃州大戰(七)第271章 藍玉之請,五年之後第193章 詐城計策失敗第184章 兵分四路第135章 我本農夫,深知民間疾苦第132章 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第41章 洪澤之殤第83章 聞悲聲不悲第229章 攻佔安慶路之謀隔而不圍第161章 爲何丞相不將汝中柏留下,卻偏偏將第159章 《大週日報》第207章 虎山破陳兆先大軍,泗州軍奪下江寧第16章 回村第72章 泗州軍事學院第216章 內閣之用與馬車失控第173章 羅茂定略鎮江路,龔伯遂談元朝朝堂第100章 破局的關鍵——洪澤城第81章 元廷暗流涌第191章 徹裡不也欲重掌軍權第282章 大明第一位世襲國公爵糧國公第127章 微服高郵城察民情,收服李孝慈第243章 虎口關困境第74章 天作之合,賓主盡歡第257章 黃州大戰落幕(陳友諒:今日我雖死第57章 淮安城半日遊第282章 大明第一位世襲國公爵糧國公第168章 和馬黎諾里的一場交易第265章 衍聖公人選第53章 整編俘虜,穩定軍心第254章 黃州大戰(七)第223章 出身寒微,不是恥辱第53章 整編俘虜,穩定軍心第247章 深夜訓傅友德第264章 朝會佈置,滅張滅方第181章 君子約定第17章 入世第262章 朝會封賞侯爵激勵羣臣,好學皇帝向第130章 血染夕陽別樣紅,江都城宣告失守第196章 一日三捷第202章 何九四之子何基第120章 《泗州日報》之白毛仙姑第202章 何九四之子何基第162章 驚現三十二個傳教士第280章 所謂君臣一心第63章 濠州士子,鬧將軍府第226章 深夜暗流第280章 所謂君臣一心第12章 成功奪取泗州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