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望穿秋水(2)

一路上,她也碰到過不少武林人物、然而她惶恐之下,卻沒有向別人打聽什麼,當然也不知道小柳鋪上到底已發生過什麼事沒有。

到了小柳鋪,一腳踏上那條小路,她才知道這小小的市鎮果然已有了極大的改變,最顯著的是,兩旁多了數十塊店招。

然而這小鎮雖然已比以前繁盛,但是卻平靜得很,看不出有什麼熱鬧發生的樣子,石慧不知道即使是一塊巨石投入水中,它所激起的漣俯,也是很快就會消失的,她還在暗自慶幸着,自己在任何事都沒有發生的時候趕到了。

小柳鋪雖小,但是要找一個人還是不大容易,尤其是此刻的石慧,想了想,她只有向別人打聽,而據她經驗所及,無論要打聽什麼事,最好:的對象當然就是酒樓菜肆中的堂棺、小二。

但是她一問之下,才知道自己已經遲了。

原來幾天之前,這小鎮鋪上,就又生出一件爲天下武林所觸目的大事。

那飯鋪中的店小二在接過石慧的一些散碎銀子之後,口沫橫飛他說道:"那天下午,我們這裡來了一個全身穿着黑衣服的人,右臂上繫着布條,像是受了傷,可是這些日子來我們江湖好漢見得多了,受傷的人更見得多了,也沒有怎麼注意他。

"那人身材不高,走到我們鋪裡,就叫了好多菜,可是卻又不吃,我也不敢多去招惹他,因爲他那一張臉,又冷又硬,像是剛從棺材裡跑出來似的,看一看都會嚇死人。"石慧聽他光說閒話,不耐煩的催他快講,那店夥雖然會說普通的中原方言,卻又說得不十分高明,他努力的說下去道:"那時候,我們小柳鋪上的每一家店鋪裡,差不多都貼着一張紙條,那是一位叫做遊俠的大俠客貼在這裡的,上面寫着的話大概的意思就是,他要找一個無影人報仇,我們店裡也貼了一張。"說着,他手朝靠南的牆上一指,石慧隨着望去,看到那牆上新塗上一大片白堊。

店夥接着又道:"那張字條原來就貼在那地方,那穿着黑衣服的人一看到那張字條,身子就鳥一樣地飛了起來,朝那張字條一抓,真有本事,他隨便一抓就把那麼牢固的牆抓壞了一大片。"店夥摸着頭,彷彿對這種有本事的人非常羨慕,接着又道:"後來,我才知道這全身穿着黑衣服的小瘦子敢情就是無影人,他剛抓下那張字條後,就有一位長得庸灑得很的年輕劍客跑了進來,這年輕的劍客也是大大有名的角色,叫做六合劍丁善程,跑進來之後就朝那無影人一拱手,那無影人卻大刺刺地坐在那裡不理他,六合劍也不生氣,只對無影人說遊俠謝大俠在外面等着她。"這店夥原來口才極好,像說書似的一講,石慧聽得緊張已極,那店夥一笑,道:"昨天有位大爺帶着兩個女孩子來這裡,也是問這些話,聽得也是緊張得很,跟你——"石慧不耐煩地一拍桌子,催道:"快說下去。"店夥暗暗吐舌,只得轉回話頭,接下去道:"當時我就奇怪,這位無影人右手受了傷怎麼還能打架,哪知後來我跑出去一看,嘿,您猜怎麼着,"他故意一頓,道:"那位遊俠謝大爺呀,竟是兩條手臂都沒有了,只剩兩條腿,可是人家果然不愧是大俠客,雖然成了殘廢,但是站在那裡還是威風凜凜的樣子,一點兒也不顯得狼狽、寒酸。他竟一伸大拇指,又道:"這位謝大爺可真是個好漢,看到無影人來了,就仰天大笑了一陣,笑得聲音震得我耳朵直嗡嗡,兩人面對面的剛說了幾句活,旁邊就圍滿了不知多少人,敢情有人就專爲着要看這場熱鬧趕到小柳鋪來的,因爲我去得早,所以站在前面,後來我怕後面的人看不到,就索性坐下來了。"這店夥彷彿得意已極,接着道:"那無影人三言兩語之下,身子不知怎麼一動,就掠到謝大爺身前,左手一晃,就朝謝大爺劈了過去,謝大俠沒有手,當然不能還手,可是人家那兩條腿卻厲害得緊,像扭股糖似的,左面一拐,右面一拐,無影人根本連邊都摸不到他的。"這店夥像是對謝鏗極爲推崇,對無影人卻無甚好感,石慧不禁"哼"了一聲,店夥看了她一眼:也不知道她哼的什麼,又道:"這兩人本事都大極了,就在我們街頭的那一大塊空地上,打了半天,我也看不清他們到底怎麼動的手,只看到兩條人影上上下下、左左右右、前前後後地動着,看得我眼睛都花了。

"兩人打了半天,忽然颼然一聲,從人頭上又飛進來個人,是個三十多歲四十來歲的男子,長得文文靜靜、清清秀秀的,我要不是親眼看見,可真不相信他也會有本事。"石慧暗忖,知道這人必定就是她父親石坤天,知道了這消息後,也趕了來,她心裡不禁一呆,因爲她知道她父親的武當劍法,還在那天中六劍之上,她父親一來,她母親就不會吃虧了。

那店夥接着道:"這人一飛進來,就大叫無影人和謝大爺住手,哪知這時候那位六合劍丁大爺也飛了出來,攔住那個人不讓他跑到謝大爺動手的地方去,那人不答應,兩人三言兩語,也打了起來。

"這兩人一打,可更熱鬧,原來兩人都使劍。一動上手,只見滿天劍光亂閃,四面的人都嚇得直往後退,生怕劍光碰着自己。

"這時候,大家都只恨爺孃少生了兩隻眼睛,看了這一堆,就顧不得看那一堆,我暗地一盤算,知道正主兒是謝大爺和無影人,六合劍他們不過僅是陪襯而已,所以我的兩隻眼睛,就集中了全部精神朝謝大爺這面看。""可是那邊劍光像是幾百雙長銀色翅膀的蝴蝶似的滿天飛舞着,我有時也捨不得不看兩眼,可是無影人突然慘叫了一聲——"石慧緊張得竟站了起來,店夥看了,不敢再賣關子,趕緊說下去道:"我眼睛朝那面一看,那邊動手的兩個人已經倒下一個,我也沒有看清是怎麼倒下去的,後來我聽一位好漢說了才知道!"這店夥喘了口氣,石慧暗自默禱,希望倒下去的是遊俠謝鏗,而不是自己的母親——無影人。

那店夥見到她臉色發青,心裡有些奇怪,接着又道:"原來謝大爺和無影人打了半天,可說得上是棋逢敵手,將遇良材,打了半天還是沒有結果,後來不知怎麼一來,謝大俠張口一噴,從嘴裡吐出一粒小丸子來,颼然打向無影人。

"而無影人那時候正用了一招什麼春燕剪波,看到那粒小丸子打來,就往旁邊一閃,哪知謝大俠早已算好了她這一着,本來踢向右邊的一條腿,這時候突然一拐轉,朝她腰上踢去。

"可是無影人也自了得,在這種時候,還能又一扭腰,右掌颼然下切,唉——但是她忘了右掌已經受傷,根本不管用了,謝大爺一腳着實踢在她腰眼上,另外一隻腳也跟着飛了起來,砰然一聲,也就踢在她右邊的胸前——"石慧聽得心膽俱裂,"叭"的一掌,將桌上的茶杯都震得飛了起來,那店夥一打哆嗦,一想起昨天帶着兩個女子的少年,聽到這裡也是面目一變,他怔了一會,趕緊賠着笑說道:"他們這些武功,我可不知道,這是我聽別人吃飯的時候說的,還說謝大爺那種腿法,是什麼久已失傳的燕爪,我也弄不明白,明明是腿法,爲什麼卻又叫做爪。"石慧強自忍着淚珠,道:"說下去。"

那店夥才又說道:"無影人被謝大爺這兩腿,踢得往後飛了幾尺,跌到地上,旁邊看着的人都叫起好來,敢情這謝大爺人緣很好。"石慧又冷哼一聲,臉上的顏色難看已極,眼睛都紅了,那店夥一看,暗付道:"這女子大概和那無影人是朋友。"暗暗一伸舌頭,將翻了的茶杯扶好,才又接着往下說道:"可是我看起來,那無影人也蠻不錯。"偷偷一望石慧,又道:"六合劍丁大爺和那人一看這裡的情形,就馬上住了手,六合劍掠到謝大爺旁邊,顯得很高興的樣子。

"另外那個英俊的中年人,卻和無影人是朋友,飛一樣的跑到無影人那邊,去看無影人的傷勢。""傷勢怎樣?"石慧情不自禁,焦急地向那店夥問道。

那店夥搖着頭說道:"那時候的無影人,滿身是血,睜開眼睛看見了那位男子,低低他說了兩句話,誰也沒有聽到,那位中年劍客就橫抱她起來,一句話都沒有說,就從人堆裡往外面掠了出去。""他們到哪裡去了?你知不知道?"石慧又焦急的問道!

那店夥又搖了搖頭,道:"這我也不大清楚,那位謝大爺等到那位中年劍客抱着無影人走了後,就對四周的好漢說了幾句話,意思就是說他自己的恩仇都已清了,以後他也不想再過問江湖上的事了,臉上並沒有什麼高興的樣子。

"那位中年劍客帶着無影人還在對面那家客棧裡住了兩天,那無影人的傷重得很,只剩下最後一口氣的樣子,後來那位中年劍客就僱了輛車,帶着無影人朝南面走了,我看——"他一看石慧的臉色,下面的話就機警地頓住了,改口道:"我看姑娘最好到對面那家客棧去問問,是那家客棧的小潘替他們僱的車,也許能夠知道他們往哪邊去了也不一定。"他拿起毛巾:"姑娘,你還沒有點菜呢,要吃些什麼呀?"話剛說完,石慧已經跑出去了。

石慧此刻的心情,亂得彷彿一堆亂麻似的,哪有心情來聽這店夥的廢話,她極快地穿過街,走到那家客棧,尋着小潘一問,那小潘像所有做這種事的人一樣,也是個多話的。

他源源本本的向石慧說道:"他們在這裡住了兩天,那位無影人,委實傷得太厲害,我一看不對,就替他們僱了輛車,講明的是先到西安,再到湖北,一共是五十兩銀子腳力錢,姑娘假如要找他們,也容易得很,因爲那輛車是老劉的,那匹馬少了一隻左耳朵。"石慧得到了確訊,在這小柳鋪上連休息都沒有再休息一下,就又往南面折回,一面噢悔着自己在路上不曾留意,否則也許先前就會在這條路上遇着他們也未可知。

此刻,她心緒完全迷亂了,入了榆林關之後,她已和先前成了兩人,這麼多天來,她幾乎未飲未食未眠,衣服鬆亂了,頭髮也鬆亂了,嬌美如花的面孔,已完全失去了以前的風韻。

路人都側目而望着她,她卻視若無睹,目光急切地搜索着每一匹拉車的馬,但令她失望的是,每匹馬都完整的生着兩隻耳朵。

由來路走回,這是一條當時行人必經的官道,來往着絡繹不絕的旅入,行色雖然都是匆忙的,然而石慧的匆忙卻更遠在任何人之上,她幾乎在光天化日下行人這麼多的道路上就施展出夜行功夫來,腳不沾塵地往前走。

天色既暮,路上的行人漸稀,她仍然急切地趕着路,直到天完全黑了,筆直伸向遠方的道路上,再也沒有一條人影——

驀然,她聽到一種在打鬥時所發生的喝叱聲,那是來自路旁的一片疏林裡,她心裡雖好奇,但此刻有着急事,她也沒有這份心情去看一看,極快地從那片樹林外掠了過去。

然而,她身形一轉,又掠了回來,因爲她突然聽到那喝叱聲音裡有一個聲音是她所熟悉的,熟悉得她不得不轉回來。

凝目往林中一望,她就看到林中有劍光締繞着,還有馬嘶聲,她毫不遲疑地一掠而入,目光動處,不禁也驚呼出來。

原來這片樹林佔地頗狹,穿過林子,就是一片荒地,此刻荒地上停着一輛馬車,車窗緊閉。車轅旁畏縮的站着一人。

馬車前有三個人在極爲劇烈地搏鬥着,其中一人長劍縱橫,抵敵着對方的兩件奇門兵刃,她不用看清那人的面貌,從那人那種輕靈的劍法和身形,她就可以知道那人就是她的父親——石坤天。

她驚呼着掠了上去,石坤天眼角動處,看見是她,也喜極而呼出聲來。

原來丁伶身受重傷後,石坤天照顧着她在小柳鋪上的客棧中靜養了兩日,丁伶的傷勢越發沉重了,石坤天心情的悲哀和沉重可想而知。他自家是武當高弟,對丁伶的傷勢如何看不出來,他知道丁伶的死,只是時間問題了。

於是他照料着丁伶南下,因爲他覺得人都是應該死在他的故土,再者,他還希望能夠有奇蹟出現,能夠有人治癒丁伶的傷勢。

他們自然走得極慢,白天路上行人紊亂,嘈雜聲又多,他體恤傷者,索性夜間趕路,哪知走到黃陵過來的這一段路上——

石坤天正支時着車窗,向外下意識地看着夜色,突然,他覺得在馬蹄聲和晚風聲之間,似乎有一種夜行人行動時的聲音,當然,那需要極爲敏銳的聽覺,才能從車聲和晚風聲中辨別出來。

但是石坤天認爲自家並沒有警戒的必要,因爲他自家根本素無仇家,而丁伶,誰都知道她已是奄奄一息的重傷之人。

但是,車身突然一傾,向左面作了一個急劇的轉彎,車伕的驚叫聲,馬的驚嘶,突然從車廂前面傳了過來。

石坤天雖然隱息多年,但他終究是在江湖上久經闖蕩的人物,雖然知道已經突然生出變故,但仍然沉得住氣,厲聲喝問了一聲。

前面並沒有任何口答,石坤天拔開門栓,悄俏推開門,馬車在有些顛簸的前行着,他伸手一搭車頂,身軀倏然靈巧地翻了上去,寒光一引,已將背後斜插着的長劍撤了出來。

前面趕車的腳伕兩側,一邊夾着一人,已經奪過綏繩,將馬車趕到荒地上去,石坤天劍眉一立,厲聲道:"停住。"話聲未落,手中青光暴長,匹練似的剁向前座那突來的暴客,他知道這兩人心懷叵測,是以下手也絕未容情。

那人縮肩藏身,"唰"的從車座上翻了下去,石坤天劍勢一轉,虹飛天畔,劍光微顫間,"唰"的點向另一人腦後一寸的啞穴,劍光微錯,分掃兩目後的藏血穴。

那人冷笑一聲,右手一支車座,"唰"的,也往前面掠下,拉車的馬受了驚嚇,仍往前奔,石坤天身形一長,緊緊抓住了繮繩,那匹馬空自發威,竟無法再往前面移動半步。

突襲的兩個暴客一左一右站在車的兩側,石坤天目光動處,看到這兩人身材一高一矮,全身都裹在一件黑緞子的短衫褲中,頭上也用黑緞包着頭,身量高的粗眉大眼,身量矮的眉清目秀,他想了想,自家生平,從未見過此兩人。

他一腳踏在車座上,厲叱道:"朋友深夜中攔住兄弟的車子,竟欲何爲,若兩位是合字上的朋友,上線開扒,也該看得出兄弟身無長物,若要幾兩銀子的盤纏,兄弟身上倒有。"他一張口就是老江湖的口吻,話說得極爲漂亮,可又一點兒也沒有透出含糊。

那兩人動也不動的聽着他說話,等他說完了,才陰陰一笑,道:"你少說亂話,我兩個大爺要找的是你帶着的那個瘦小子,我兩個大爺和他有殺師之仇,今天一定要把他殺死。"他說的話,完全不像華夏後裔所說,也不是中原口音。

石坤天暗暗皺眉,他也知道自己愛妻生平結仇極多,不知怎的,又結上了這兩個仇家,而且這兩人來路詭秘,又顯得有點兒怪,不知道是何來歷,略一思索才沉聲說道:"朋友高姓大名,和她有什麼解不開的樑子,她已身受重傷,朋友有什麼話,就都全衝着我姓石的來說好了。"那高身量的漢子又陰陰的一聲怪笑,說道:"你不認得我大爺,我大爺倒認得你的。"怪笑聲中,突然伸手將包在頭上的黑緞子抹了下來,石坤天這才一驚。

原來這漢子頭上光禿禿的,是個和尚,石坤天再一仔細打量,心中一動,突然想起這和尚就是天赤尊者的弟子之一。

原來這兩人果然是天赤尊者的兩個弟子,他在千蛇之會上,以天雷神珠炸傷羣豪,又在混亂中背去天赤尊者的屍身,躲過了嶽入雲的追蹤,將天赤尊者的屍體略一檢視,才知道天赤尊者在中白非一掌之前,已經身受了巨毒。

這高大和尚,原來是天赤尊者的首徒,天赤尊者生性極怪,他的幾個徒弟,也唯有傳過他兩手真功夫,是以他能避過嶽入雲,又能再次潛回靈蛇堡,用數十粒天雷神珠再將靈蛇堡炸得一塌糊塗。

他不但武功在同門之上,心機也極深沉,不知怎麼,竟給他打聽出來那曾和他師父動過手的瘦小漢子就是專會施毒的人,他一想之下,恍然大悟,就追查到丁伶的下落。

他知道丁伶受了傷,打聽出來丁伶坐了這麼樣一匹少了耳朵的馬拉着的車,這樣,他們才趕了來,將石坤天攔在路上。

石坤天雖然已知道他們是天赤尊者的徒弟,可是卻不知道自己的愛妻和他們之間有什麼仇怨,更不明白怎麼會有殺師之仇,"難道就憑憐妹就能夠殺了天赤尊者?"他不禁有些奇怪了。

石坤天正自疑惑間,那高大的和尚已一聲怒吼,撲了上來,掌中寒光一點,一枝似笛非笛的兵刃揮向石坤天,石坤天當然不能在車上動手,身形一動,掠了下去,手中長劍劍花錯落間,分剁兩人。

武當九宮連環劍,劍式輕靈,那和尚腳跟半旋,掌中奇門兵刃順勢一劃,半途手腕一挫,點向石坤天結下二寸六分的璇璣重穴,隱帶風雷,顯見得內功頗具火候。

"行家一伸手,使知有沒有。"石坤天見這和尚一式甫出,就知道這天赤尊者的徒弟手下頗有幾分真實的功夫。

他突然沉時挫腕,白劍上引,又削那和尚的手腕,腰畔突有風聲一凜,那女徒的銀鞭已帶着風聲橫掃他的腰間,劍身突然斜斜一劃,正是武當九宮連環劍裡的妙着:"神龍突現。"那高大的和尚悶哼一聲,腳跟又一旋,手腕一扭,掌中兵刃"唰、唰",突然在石坤天絕對料想不到的部位點向他腋下三寸、乳後一寸的天池穴,腳下所踩的方位,也是中原武林所無。

"那女徒掌中銀鞭也劃了個圓圈,一旋一帶之下,掃向石坤天的頂間。

石坤天徽徽一驚,劍光一引,身隨劍走,"唰唰"又是兩劍,他在這九宮連環劍上已有數十年的造詣,每一出手,時間,部位都拿捏得極穩、極準,劍扣連環,招中套招。

但是這天赤尊者的兩個弟子,一來是因爲在人數上佔了優勢,再者卻是因爲那高大的和尚在危急之間,便會倏然使出一手怪招,而那女徒的無骨柔功,也使得石坤天頗難應付。

最主要的卻是他這些天來,心中悲傷惶急,幾乎是目未交睫,水未沾脣,在功力上自然打了個極大的折扣,而且武當劍法以輕靈爲主,而石坤天卻不敢掠動身形,因爲他必須守在這馬車前,保護着車內的丁伶。是以交手數招下來,這武當劍客不但未能佔得上風,而且縛手縛腳,已有些相形見絀。

就在這時候,林外一聲驚呼,極快的掠進一條人影來。

石坤天目光瞬處,見到掠來的這人影竟是自己的愛女,大喜之下,也叫了出來,劍工上卻不免微一疏神,被人家搶攻了數招。

石慧當然還弄不清自己的爹爹爲什麼會和別人動手,但她也根本不需要知道原因,一聲嬌叱,迎了上去,雙掌齊出,迎向那女徒。原來她身畔從來不帶兵刃,此刻只得以空手迎敵。

幸好這女徒武功並不甚高,掌中雖有銀鞭,銀鞭中也偶有一兩式奇詭的妙着,但石慧武學既雜,輕功又高,婀娜的身軀如穿花的蝴蝶,圍着她三轉兩轉,已佔了上風。

那邊石坤天也自精神陡長,劍式如長江大河之水,滔滔不絕地壓向那高大的和尚。十招過後,那和尚覺得壓力大增,心中已有微微作慌,而那邊的石慧在連換了武當的七十二路擒拿手和終南的無形意象拳兩種招式後,右掌自銀鞭的空隙中穿出,"砰"然一掌,擊在那女徒的右面肩腫上。

石慧掌力雖不雄厚,但這一掌着着實實地打中,也不是那女徒禁受得了的,她一聲慘呼,手中長鞭落地,石慧得理不讓人,雙掌一圈,伸縮之間,掌緣又切在那女徒的胸肋上。

那女徒"叭"的仰面跌在地上,石慧身形一動,跟過來又是一腳,踢在她的腰眼,這一腳的力量,更大於掌力,她瘦怯怯的一個身子,隨着石慧的一腳,又打了兩個滾溜,伏在地上,身受這幾處重擊之後,眼看她已是無救的了。石慧冷笑一聲,側過身子去看她爹爹動手的情形,那高大的和尚見到同伴受傷,心中更作慌,手中兵刃左支右繼,越發招架不住。

石慧知道這人不出十招,就要傷在自己爹爹的劍下,索性站在旁邊袖手旁觀,心中動念之間,又跑到傷在她手中的那女徒身側,想看看這人傷得究竟如何,因爲此刻她心性已改,忽然想到自己和人家究竟有什麼過節還不知道,如果胡亂就傷了人家的性命,豈非有些說不過去。

哪知她剛剛走到那人的身側,那女徒的下半身突然像魚尾似的反擲了上來,石慧淬不及防,萬萬沒有想到人家會有此一着,竟被那女徒以無骨柔功而踢出去的兩腿,踢在小腹上。

她痛極之下,也叫出聲來,隨聲一腳,又將那女徒踢飛了出去,但自己也痛得蹲了下去,冷汗涔涔而落,若不是那女徒身受重傷,體力已不繼,否則這一腳踢在她小肚上,她焉能還有命在。

石坤天聽見女兒的慘叫聲,心中急怒交加,長劍斜削,划起長虹,削向那高大和尚的喉下。

那和尚手中兵刃方自一架,哪知石坤天劍到中途,也倏然轉變了個方向,斜削之勢猛然一拖,手腕一抖,抖起點點的劍花,那和尚只覺得眼前劍光繚繞,心膽俱裂之下,胸前已着了三劍。

石坤天這三劍正是生平功力所聚,最後那一劍竟由那和尚的巨關穴上直刺了進去,巨關在鳩尾下一寸,是爲心之幕也,又謂之追魂穴,手指一點,便能制之死地,何況石坤天的這一劍幾乎送進半尺,登時便氣絕了。

他拔出長劍,連劍身上尚在順着劍脊往下滴的血滴他都不再顧及,忙一縱身掠了過去,此刻石慧的臉色,已經痛得煞白了。

石坤天長嘆一聲,將劍回於鞘內,雙手穿過石慧的腿彎和肋下,將她抱了起來,掠回車旁。

那車伕幾曾見過這種鮮血淋漓的場面,嚇得兩條腿不住哆噱,一見到石坤天走過來,趕緊爲他打開車門,可是幾乎手軟得連車門都開不開了。

石坤天將愛女抱進車廂,吩咐車伕繼續往前面趕路,不一會車聲磷鱗,已走上正道,東方的天色,也已泛出魚白。

石坤天望着身釁的愛妻愛女,心中彷彿堵塞着一塊巨大的石塊,爲了丁伶,他甘冒大不韙,竟叛離了師門,他當然也知道叛師在武林中是如何一種嚴重的事,而他居然做了,由此可知,他對丁伶情感之深,是別人無法知道的。

但此刻的丁伶,已是氣如遊絲,危如懸卵,車輪的每一次轉動,都可能是她喪命的時候。

而他唯一的愛女,此刻也受了重傷,雖然他知道性命無礙,但骨肉情深、他自己也難免心痛,輕輕地爲她推拿着。

漸漸,她痛苦的呻吟稍住,這時天光大亮,他們也已到了宜君,便自然休息了下來。

在客棧裡,痛苦稍減的石慧,伏在她母親身上哀哀地痛哭着,石坤天也傷感地流下這武當劍客生平難落的眼淚,英雄有淚不輕彈,只因未到傷心處,到了傷心之處,英雄也會落淚的。

驀然,丁伶悄悄張開眼來,石坤天虎目一張,一步踏了過去,喚道:"伶妹。"無窮的傷感和關懷,都在這兩字中表露出來。

石慧也哀喚着媽媽。

丁伶慘然一笑,眼中突然現出光彩來,石慧高興得幾乎跳了起來,石坤天望着丁伶,心中卻哀痛地在想:"是不是迴光返照?"丁伶的目光,緩緩自石慧和石坤天面上掃過,看到了她丈夫面頰上晶瑩的淚珠,在這一剎那間,她突然覺得上天已經賦與她極多,在臨死的時候,還讓自己的親人陪着自己。

也就在這一刻裡,她覺得自己的憤世嫉俗,懷恨蒼生的心理錯了,她甚至後悔自己在這一生中所做的大多數事。

於是她讓自己的目光,溫柔的停留在她的丈夫身上,她覺得世上唯有他纔是自己最親近的人,數十年來對黑鐵手的懷念,此刻都完全消失了,在這最後的時候,她才發現自己愛着的究竟是誰。

她微弱的呼喚道:"大哥……你……你不要替我報仇了,我高……高興得很……現在還能見着你,已……已經……足夠了。"這斷續、微弱的聲音,使得石坤天的心都幾乎碎了,他又搶上一步,握着丁伶的手,輕輕地呼喚着丁伶的名字。

他的呼喚和石慧的呼喚交雜成一首任何人都無法譜出的哀曲。

驀然。

門外有人重重地咳嗽了一聲,又輕輕地敲着門,石坤天回頭一望,一個長身玉立的少年已悄然地推開門,悄然走了進來。

石坤天覺得這少年面目陌生,正自奇怪他爲什麼會冒失地闖進來,然而石慧一見這人,一顆心卻幾乎跳到了腔口。

原來這少年就是白非,在靈蛇堡裡,他以九抓烏金扎削斷了縛魂帶,將在那陰森幽暗的石窟困居了數十載的老人——常東昇救出來,完成了他對這老人所作的諾言。

不必描述,常東昇心情的興奮是可想而知的,他幾乎己忘卻了外面的世界是什麼樣子。、人們的語言、精美的食物,使得這老人像孩子似的高興着,他拉着每一個人陪他說話,而口中幾乎不停地嚼着食物。

可是白非在聽到謝鏗和丁伶小柳鋪的一段事後,就辭別了這對他極爲青眯的老人,和樂詠沙及司馬小霞趕到小柳鋪。

也和石慧一樣,他在那飯鋪中得到了石坤天和丁伶的去向,也追了過來,他的心情也是極爲愴然的,因爲他認爲丁伶的右手若未受傷,可能不會如此,而丁伶的右手被折,卻是間接地爲了自己。

他對丁伶的爲人看法如何是另外一回事,但無論如何,丁伶是石慧的母親,任何石慧的親人,他都認爲是自己的親人,何況是她的母親。

他悲哀着,到了宜君後,他投宿在客棧裡,忽然聽到鄰室的哭聲是他極爲熟悉的,他跑了過來,更確定了這哭聲是發自石慧。

因之,他推門而入,在他和石慧目光相對的那一剎那裡,四周的一切聲音、顏色、事物,都像是完全凍結住了。

他只覺得全身都在石慧的目光所注之下,除了石慧的目光外,任何事都不再存在,就連他自己,都像是在可有可無之間。

石慧此刻的心情,也是極爲複雜、矛盾的,她不知該理白非好,還是不理他的好。

丁伶眼角瞬處,也看見白非,氣憤使她幾乎從牀上支坐了起來,喝道:"滾出去,滾出去——你還有臉跑到這裡來,"聲音雖然弱,但聲調卻嚴厲森冷得使白非聽了,爲之全身一凜。

石坤天的眼睛,也銳利如刀地瞪在他臉上,白非心裡長嘆着,默然地垂下了頭,默默地移動着步子,倒退着走了出去。

石慧爲這突生之變怔住了,她不知道自己的母親爲什麼會對白非這樣,丁伶悲哀地嘆息了一聲,微弱的對石慧說道:"答應媽媽……以後……從此……不和這……人……在一起……"每一個字都像利刃似的插在石慧心上,她一擡頭,看見丁伶的眼睛正在直視着她,她只得輕輕點頭。

丁伶一笑,在她這悲哀的笑容尚未完全消失之前,她已在她丈夫和女兒的痛哭聲中,離開了這一度被她痛恨着的人世。

門外的白非愕了許久,想再跨進門去,可是卻又沒有勇氣,他嘆息了一聲,方想回過頭去,身後突然有人"喂"了一下。

他一驚回頭,背後的那人已嘹亮的笑了起來,朗聲說道:"白老弟,真是人生何處不相逢,想不到又遇着了你。"白非定睛一看,卻正是遊俠謝鏗。

他站在門前,又怔住了,門內的哭聲未停,門外的笑聲已起,人世問的事爲什麼這麼湊巧,爲什麼又這麼殘酷。

謝挫的笑容是爽朗的,雖然他雙臂全失,但卓然而立,仍是頂天立地的一個漢子,在受過如許多的打擊、折磨之後,他比以前堅強了,縱然他的肢體殘廢了,但是他的精神、他的人格,卻因這肢體的殘缺而更臻完美。

白非望着他,忽然覺得自己是這麼渺小,這麼孱弱,有生以來,這是他第一次生出這種感覺:"即使我是石慧,即使這人殺了我的母親,我也不會對他有什麼仇恨的。"無疑的,他對謝鏗拜眼了。

謝鏗看見他失魂落魄的樣子,再聽到室內隱隱傳出的哭聲,濃眉一皺,已經知道是怎麼回事了,也想到了白非和丁伶之間的關係,不禁爲之稍稍愕了一下,面上也有些偶然的神色。

白非卻勉強笑了笑,道:"世事難測,確是非我等能預料的,謝大俠恩仇既了,可喜可賀,唉!天下蕓薹衆生,又有幾人能和謝兄一樣呢!心中碧落無物,方是真正快樂,至於小弟,唉!恩怨情仇,糾纏難解,和謝兄一比,唉!實在是難過得很。"他一連"唉"了三聲,謝鏗的濃眉一立,突然朗聲道:"心中無牽無掛,便無煩惱,白老弟,但若人人心中都空無一物牽掛,這人世卻又成了什麼人世,人世之中,正需像你這樣性情的人做一番事業,恩怨情仇,卻正是你做事業的動力,白老弟,你又煩惱什麼?痛苦什麼?"白非一字一句都聽在心裡,宛如醍醐灌頂,心裡頓時祥和起來,突然,身後又有人在他的肩上拍了一下,他轉頭望去,一箇中年的瀟灑男子,正捧着丁伶的屍身站在他背後,眼眶之中,淚痕仍存。

謝鏗見了這人,濃眉又一皺,望着他手中的屍體,心中也不禁一陣慨然,悄悄讓開一步。

石坤天捧着愛妻的屍體,眼中所見,就是殺死愛妻的仇人。

他兩人目光相對,凝視了許久,誰也不知道對方心中泛着的是什麼滋味,終於,石坤天嘆息了一聲,向客棧外走去。

白非的眼光,卻凝注在石坤天的身後——

石慧低着頭走了出來,肩頭仍在不住的抽搐着,白非移前一步,站在她的身後,心中的萬千情緒,但望能稍稍傾訴。

石慧看到他穿着黑緞鞋子的腳,沒有擡頭,悄然繞過他身側,縱然她恨不得撲進他的懷裡,但母親臨死的最後一句話,卻生像一道奔澎的洪流,阻隔在她和白非之間。

於是她跟着石坤天悄然向外走去,她知道自己這一去,就可能永世再也見不到白非,自己每舉一步,都是在扼殺着自己畢生的幸福,爲什麼呢?她慘然問着自己。

白非望着她的背影,心裡像是有着千萬把利刃,在慢慢割戮着,連旁邊望着的謝鏗,都不禁被他面上的愴痛所感動。

他能夠了解白非心情,因爲他自己也是性情中人,他恨不得白非能夠追上去,一把抓住石慧,兩人緊緊擁抱在一起,也恨不得石慧能突然迴轉頭來,投向白非的懷抱。

白非呢,他又何嘗不在如此希望着,只是他的腳上,像是縛着千斤鐵鏈,無法再向前移動半步。

"我只是希望她能回頭再看我一眼,讓我這一生中永遠留一個美麗的記憶。"白非痛苦地冀求着,當然,他不敢冀求得大多,他願意犧牲自己的一切,來換取石慧的最後一瞥。

石慧緩緩走着,已經快走到門外了,門外斜斜照向裡來的日光,已經可以照在她的腳上。

她何嘗不想回頭去看白非一眼,但是她不敢,因爲她知道,只要再看白非一眼,她就會不顧一切一頭向他懷中投去。

於是她極力剋制着自己,但是她能嗎?

她能忘去她和白非一起度過的所有美麗的日子,她能忘記他們所講過的所有美麗的話嗎?

她能忘去這一段比海還深的情感嗎?——

(全書完)

本書完結,看看其他書:
第二章 風雲際會(1)第一章 恩怨分明(2)第六章 峰迴路轉(2)第五章 雲龍入雲(2)第八章 望穿秋水(1)第六章 峰迴路轉(2)第六章 峰迴路轉(1)第二章 風雲際會(2)第三章 千蛇之會(2)第一章 恩怨分明(2)第一章 恩怨分明(2)第二章 風雲際會(1)第三章 千蛇之會(2)第三章 千蛇之會(1)第七章 急轉直下(1)第一章 恩怨分明(2)第一章 恩怨分明(1)第六章 峰迴路轉(1)第三章 千蛇之會(2)第一章 恩怨分明(1)第七章 急轉直下(2)第五章 雲龍入雲(2)第二章 風雲際會(2)第五章 雲龍入雲(2)第五章 雲龍入雲(1)第五章 雲龍入雲(1)第二章 風雲際會(1)第二章 風雲際會(1)第七章 急轉直下(2)第三章 千蛇之會(2)第二章 風雲際會(2)第三章 千蛇之會(1)第三章 千蛇之會(1)第三章 千蛇之會(2)第八章 望穿秋水(1)第一章 恩怨分明(2)第五章 雲龍入雲(2)第一章 恩怨分明(1)第六章 峰迴路轉(2)第七章 急轉直下(1)第八章 望穿秋水(1)第二章 風雲際會(1)第五章 雲龍入雲(1)第二章 風雲際會(2)第五章 雲龍入雲(1)第二章 風雲際會(2)第二章 風雲際會(2)第二章 風雲際會(1)第七章 急轉直下(1)第一章 恩怨分明(2)第六章 峰迴路轉(1)第五章 雲龍入雲(1)第六章 峰迴路轉(1)第四章 八方風雨(2)第五章 雲龍入雲(1)第一章 恩怨分明(2)第六章 峰迴路轉(1)第七章 急轉直下(1)第五章 雲龍入雲(2)第一章 恩怨分明(2)第七章 急轉直下(1)第三章 千蛇之會(2)第六章 峰迴路轉(2)第四章 八方風雨(1)第二章 風雲際會(2)第一章 恩怨分明(1)第七章 急轉直下(2)第二章 風雲際會(1)第四章 八方風雨(2)第三章 千蛇之會(1)第六章 峰迴路轉(2)第四章 八方風雨(1)第五章 雲龍入雲(1)第七章 急轉直下(1)第五章 雲龍入雲(2)第五章 雲龍入雲(1)第三章 千蛇之會(1)第一章 恩怨分明(2)第一章 恩怨分明(2)第六章 峰迴路轉(2)第七章 急轉直下(1)第八章 望穿秋水(1)第八章 望穿秋水(1)第七章 急轉直下(2)第六章 峰迴路轉(1)第四章 八方風雨(2)第一章 恩怨分明(1)第二章 風雲際會(1)第七章 急轉直下(2)第七章 急轉直下(1)第一章 恩怨分明(2)第五章 雲龍入雲(2)第四章 八方風雨(1)
第二章 風雲際會(1)第一章 恩怨分明(2)第六章 峰迴路轉(2)第五章 雲龍入雲(2)第八章 望穿秋水(1)第六章 峰迴路轉(2)第六章 峰迴路轉(1)第二章 風雲際會(2)第三章 千蛇之會(2)第一章 恩怨分明(2)第一章 恩怨分明(2)第二章 風雲際會(1)第三章 千蛇之會(2)第三章 千蛇之會(1)第七章 急轉直下(1)第一章 恩怨分明(2)第一章 恩怨分明(1)第六章 峰迴路轉(1)第三章 千蛇之會(2)第一章 恩怨分明(1)第七章 急轉直下(2)第五章 雲龍入雲(2)第二章 風雲際會(2)第五章 雲龍入雲(2)第五章 雲龍入雲(1)第五章 雲龍入雲(1)第二章 風雲際會(1)第二章 風雲際會(1)第七章 急轉直下(2)第三章 千蛇之會(2)第二章 風雲際會(2)第三章 千蛇之會(1)第三章 千蛇之會(1)第三章 千蛇之會(2)第八章 望穿秋水(1)第一章 恩怨分明(2)第五章 雲龍入雲(2)第一章 恩怨分明(1)第六章 峰迴路轉(2)第七章 急轉直下(1)第八章 望穿秋水(1)第二章 風雲際會(1)第五章 雲龍入雲(1)第二章 風雲際會(2)第五章 雲龍入雲(1)第二章 風雲際會(2)第二章 風雲際會(2)第二章 風雲際會(1)第七章 急轉直下(1)第一章 恩怨分明(2)第六章 峰迴路轉(1)第五章 雲龍入雲(1)第六章 峰迴路轉(1)第四章 八方風雨(2)第五章 雲龍入雲(1)第一章 恩怨分明(2)第六章 峰迴路轉(1)第七章 急轉直下(1)第五章 雲龍入雲(2)第一章 恩怨分明(2)第七章 急轉直下(1)第三章 千蛇之會(2)第六章 峰迴路轉(2)第四章 八方風雨(1)第二章 風雲際會(2)第一章 恩怨分明(1)第七章 急轉直下(2)第二章 風雲際會(1)第四章 八方風雨(2)第三章 千蛇之會(1)第六章 峰迴路轉(2)第四章 八方風雨(1)第五章 雲龍入雲(1)第七章 急轉直下(1)第五章 雲龍入雲(2)第五章 雲龍入雲(1)第三章 千蛇之會(1)第一章 恩怨分明(2)第一章 恩怨分明(2)第六章 峰迴路轉(2)第七章 急轉直下(1)第八章 望穿秋水(1)第八章 望穿秋水(1)第七章 急轉直下(2)第六章 峰迴路轉(1)第四章 八方風雨(2)第一章 恩怨分明(1)第二章 風雲際會(1)第七章 急轉直下(2)第七章 急轉直下(1)第一章 恩怨分明(2)第五章 雲龍入雲(2)第四章 八方風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