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峰迴路轉(2)

這種密傳火器,威力竟大得不可思議,邱獨行震怒之下,卻也無法可想,他憤怒的將此事告訴白非,白非卻暗暗稱幸,只要石慧沒有受傷,其他的事,他都覺得不在乎了。

兩人出了洞,邱獨行道:"也真難爲你怎麼找得到這裡的。"白非一笑,又有些得意。

邱獨行卻又道:"出去卻比進來還要難些呢!"他從地上撿起那塊油布,眼光動處,卻又笑了起來,說道:"你就如此模樣出去嗎?"白非臉一紅,這纔想起自己身上的全身衣服,此刻只剩下了一條犢鼻短褲,邱獨行將身上的長衫脫了給他,他又有些感激。

人類的感情,往往都是在無形中滋長的,日後白非竟幫了邱獨行不少忙,這在邱獨行脫下長衫給白非的時候,自己卻並不曾想到。

邱獨行低喝道:"走。"

身形一起,油布一揮,一股極爲強勁的力氣,竟使得那澎湃而下的瀑布突然中斷了一下。

就在這一剎那間,邱獨行和白非兩條身影,像箭一樣的竄了出去,邱獨行雙臂翼張,手中油布帶動,發着"呼呼"的風聲,像是隻兀鷹似的,一掠數丈,驀然在空中一轉折,腳尖找着一段在他水上浮着的枯枝,借一點之力,掠到對岸。

白非此刻和人家一比,可就有些不及人家的那份滯灑了,他對邱獨行的武功,此刻方纔有了初步的認識,不禁有些自愧不如。

靈蛇堡果然已不是先前的形狀了,寬闊的大廳,已坍倒了一大半,平坦的練武場,此刻已成了百十個沙坑,自非也有些感慨,卻聽得一聲嬌呼,一條人影飛掠而來。

嬌嗔,埋怨,然而卻是無比的高興,是石慧見着白非時的表情,白非心裡更好像打翻了的糖罐子,其甜如蜜。

看着白非狼狽的樣子,石慧又不禁有些難受,悄悄道:"你瞧你,怎麼弄成這個樣子。"司馬之等人也趕了過來,白非遂將此行經過說了,司馬之兩道灰白的長眉緊皺到一起,向邱獨行道:"獨行兄,沉沒百十年的環字六珍又將出世,看來沉寂多年的武林,又要掀起一番波瀾了。"他望了白非一眼,又道:"賢侄,你這一月來,連獲奇遇,際遇之奇,竟不在昔年威震天下的幾位異人之下,只是你更該自勵。"白非肅然受教,卻忍不住問道:"那位常老前輩,年輩極高,竟和先太曾祖父是同輩之人,他老人家的師傅又是誰呢?"司馬之沉吟半晌,道:"這些淹沒已百十年的武林異人,我們這一輩的已不大清楚,但天下異人大多了,我和你邱叔父雖然被稱爲武林三鼎甲,但那卻是因爲我們常在武林中走動而已,普天之下,武功勝過我們的異人,不知有多少——"他若有深意地望了邱獨行一眼,又道:"據我所知,海外那些孤島上的奇人不說,中原武林的深山大澤中,就有很多隱跡其中的高人奇士,就算那些武林中的成名宗派如崑崙、武當等近年來彷彿人材不盛,但派中的長者們,仍然是各懷絕技,只是不輕易炫露而已,似你此刻的武功,在武林中雖已可稱爲高手,但你若驕做炫露,吃虧的日子還在後面!"白非聽得懍然而驚,他自掌擊天赤尊者之後,心中多多少少有了恃才做物的意思,少年揚名,這原是不可避免的,此刻聽了司馬之的話,彷彿醍醐灌頂,頓感徹悟。

幾個女孩子都在六嘴八舌的討論着香狸和武林異人。

司馬之一笑,道:"蘇敏君已隱跡於青海了嗎?"邱獨行蒼白的臉,竟好像微微紅了一下,道:"這次青海之行,小弟並不想去,我看——"他側臉向白非道:"我和司馬兄同去中原,你獨自上青海去,爲常老前輩求得烏金扎,順便也替我傳封信給那天妖蘇敏君,以你的智慧,身手,再加上那足以打動蘇敏君心絃的香狸,你此行大概不會有什麼問題了。"石慧卻插口道:"我也要和他一起去。"

樂詠沙"噗嗤"笑出聲來。

邱獨行微微含笑道:"有你同去,自然也好,只是到了天妖蘇敏君隱居的山腳之下,你卻切切不可上去,免得誤事。"司馬之笑問道:"難道蘇敏君還是昔年心性,見不得別的漂亮女人?"邱獨行微一頷首。

石慧的嘴都起老高,嬌嗔着道:"爲什麼女人就見不得她?"司馬之笑道:"你別擔心你的白哥哥會被別人搶去,蘇敏君今年至少也有四五十歲了。"樂詠沙和司馬小霞又笑出了聲,石慧的臉不禁飛紅了。

靈蛇堡裡一片凌亂,嶽入雲雖然傷腿,仍支着拐仗指揮徒衆在收拾着,的確是一個最好的首領人材,邱獨行讚許地望着他。

千蛇劍客此時,倒的確有了拋卻虛名、寄情山水,甚至隱跡的念頭,這念頭的生出,連他自己也覺得不甚相信,他暗地叮嚀嶽入雲,每天送些吃食給洞穴中的常東昇,嶽入雲跟隨邱獨行這麼多年,此時尚是第一次知道這個秘密。

至於白非,他的心情卻是無比的興奮,一月以來,他驟然進入武林一流高手的階段,前途更有許多充滿了刺激的事等着他去做,這年輕人的滿腔熱血與一腔雄志,像是都生了翅膀,振翼欲起了。

庫庫諾爾湖位於青藏高原之東北部,爲中國第一大湖,湖水青綠,冬不枯竭夏不溢盈,水平如鏡,中原人士稱之爲青海。

白非、石慧由定邊入關,越甘肅境,往青海去,他們帶着滿腔少年的熱血,和一頭宇內第一奇獸——香狸,奔波往途,尋訪那在武林中豔名四播的天妖蘇敏君和削鐵如泥的九抓烏金扎。

一入甘肅境,高山峻嶺隨處可見,生長江南的白非、石慧,眼界自又一新,兩人雖然急着趕路,但並肩策馬,自然忘卻了許多奔波之苦。

過慶陽,渡烏連河,黃昏時分,他們到了平涼,白非拭了拭臉上的風沙,望了望胯下已疲倦不堪的馬笑道:"在此休息吧?"石慧一笑,這些天來,兩人情感與日俱增,刁蠻的石慧,在她所愛的人身側,變得柔順而溫婉了,少女的美,越發顯著。

兩人緩緩策馬入城,這一對立刻吸引了許多人的注目,青石板鋪成的路上,兩側是些雜物店鋪,入耳的俱是甘肅方言,他們一句也不懂,進了客棧,發現店夥居然能說江南方言,不禁大喜,遂將一切事,全交給那個精明的店小二了。

夜間,兩人漫步而行,卻發現了一樁異事,原來這平涼城裡,道士特多,滿街俱是青衣藍袍的譬發道士,最怪的是,這些道士不但身上大多佩着長劍,而且兩目左顧右盼,精光外露,見了石慧,居然作平視,一點兒也沒有出家人的樣子,卻像都是些綠林大盜。

白非惦記着關在客棧房間裡的香狸,石慧卻不肯回去,手裡拿着蘭州運來的瓜果,像孩子似的吃着,向白非撒着嬌,白非臉上雖然假裝着一本正經的樣子,心裡卻甜甜的。

平涼爲隴東重鎮,夜市頗爲繁盛,燈光輝煌,白非暗忖:"這些道士必定不是好來路。"他記着司馬之的話,不願多事,很想早些回去,但卻又拗不過石慧,只得隨着她滿街逛,這種女子喜歡逛街的天性直到今日仍未消滅,反而更盛行了。

石慧傍着白非,臉頰上微微紅暈,心裡覺得像是在春天似的,經過一間酒樓的時候,她居然拉着白非的手,要進去喝兩杯。

"明天還要趕路,喝什麼酒。"白非的喉嚨裡也癢癢的,可是他實在不願在這裡多耽誤。

石慧撒着嬌:"嗯,我要嘛!"

走過他們的人,都含笑向他們注視着,白非臉紅了。

石慧卻又道:"你陪不陪我嘛?"

突地,一個帶着不正經味道的笑聲,在他們身側響了起來,一人道:"他不陪你,我陪你好了。"白非面目驟變,回首望去,隨着一股酒意而來的,是兩道頗不光彩的眼光,而這些,卻都是一個藍袍佩劍、身軀瘦長的年輕道人所發出的。

白非大怒之下,方想發話,石慧卻已嬌叱道:"你講的是人話還是放屁!"那道人哈哈笑道:"娘子好潑辣的嘴。"

笑聲還不止他一人,原來在他身側,還站着兩個佩劍的藍袍道士,面孔通紅,酒意醇人。

白非大怒,這種又喝酒、還當街調戲婦人的道士,他還是第一次見到。

石慧氣得粉面上宛如罩着一層寒霜,卻罵不出一句活來。

那瘦長的道士又笑着道:"你怎麼不讓這娘子喝酒,喝了酒之後——"白非忍無可忍,厲叱道:"住口"

那三個道人似乎想不到這文質彬彬的年輕人會朝他們怒喝,齊各吃了一驚,酒也醒了兩分。

"你這廝倒真不識擡舉,道爺看得起你們,纔對你們說笑兩句。"那瘦長道士冷冷說着,走了兩步,大有要將白非吃下去的意思。

石慧何時受過這種氣,叱道:"你要是識相的,就快些夾着尾巴滾——"那道人又跨前一步,冷笑道:"不識相呢?"

白非冷笑一聲,手掌倏然平平上提,倏地一翻,着着實實在那道人臉上打了一下,那道人一聲驚呼,"哇"的吐了出來,鮮血之外竟還有三枚牙齒,這當然還是白非手下留情。

他這一出手,快如閃電,石慧冷笑道:"再不滾吃的苦就要更大了。"那道人着了一記,頭被打得發暈,另外兩個道人卻變色道:"哪裡來的野種,敢在平涼鎮裡撒野。"齊一出手,五指如鉤,向白非兩肩抓出,竟是正宗鷹爪功。

自非冷笑着,微一錯步,雙掌突分,帶着風聲分取那兩個道人。

那道人喝道:"居然還是練家子,怪不得這麼猖狂。"兩條手臂齊一伸屈,左手倏然穿出,擊向白非的胸膛。

這兩人同時發招,同時出手,用的都是同一招式,掌風之間,頗見功力,但在白非眼裡,卻像是兒戲似的,身形一動,自他們兩人中穿了出去,雙時微一外張,在那個道士的肋下輕輕撞了一下。

這兩個道人卻殺豬似的叫了出來,那邊石慧冷笑聲中,玉指如電,也點了另外一個道人手肘間的曲池穴。

他們動手之處,是在一個酒樓門前,此刻旁邊已站滿了看熱鬧的人,每個人臉上都帶着驚懼之容。

石慧叱道:"這種不濟事的蠢才,也出來現世,快回去跟師孃多學幾年吧。"白非拍了拍手掌,低聲道:"慧妹,我們回去吧。"石慧望了蹲在地上的兩個道人一眼,輕蔑地啐了一口,和白非擠出了人羣,逛街的興趣也沒有了,兩人回到店裡,店夥卻跑上來道:"方纔有位道爺留下封信,要交給兩位客官。"白非一怔,接過來一看,雙眉不禁皺了起來。

石慧問道:"什麼事呀?"

白非皺眉道:"果然麻煩來了。"他將手中紙條交給石慧,又道:"我真糊塗,竟未想到這平涼城鄰近腔峒山,滿街的道士,想必都是崆峒門下呢?"石慧"哦"了一聲,接過來一看,卻是那杏黃色的紙符上,寫着一筆柳字:

小徒承蒙兩位教訓,不勝感激,兩位身手不凡,必定系出名門,我崆峒僻處隴東,久未領教中原豪士身手,兩位如不吝賜教,貧道於後日清晨在崆峒山白雲下院恭候兩位大駕。"下面具名是浮雲子,石慧邊看邊走回房間,往椅上一坐,笑道:"想不到那幾個膿包居然還是崆峒門下。"白非卻皺着眉道:"崆峒爲中原五大劍派之一,怎麼出了這種不成材的徒弟,看樣子,這浮雲子也未見得是什麼高明人物,只是我們有急事要辦,這一來,卻又要耽誤些日子了。"石慧立刻接口道:"可是我們非去不可,不去他們還以爲我們怕了他們呢?"這兩個心豪氣做的年輕人,竟未將稱雄武林垂數百年的一大劍術宗派看在眼裡。

他們卻不知道,近年來崆峒派教規雖然不振,但卻仍未可輕視哩。

由平涼出城,西行數十里,便是道家崆峒派的發源地——崆峒腔山。

此時正值深秋,木葉飄落,羣雁南渡,晨露未於的時候,道上就緩緩馳來兩匹馬,走前的是個少女,穿着一身翠綠色的短衫,披着翠綠色的風篷,更顯得膚色如玉,兩隻眼睛清澈澈明媚,一閃一閃地,卻又露出太多的嬌俏。

那少女望着前面寂靜的山巒,回頭向身後的人一笑,道:"到了。"身後的那人劍眉星目,雪白的長衫隨着秋風飄飄而舞,神態顯得極爲瀟灑而英挺,呆呆的向前面那少女回眸一笑,眼光中充滿了柔情蜜意,低低說道:"慧妹,你真美。"前面那少女"嚶嚀"一聲,嬌聲道:"我不來了,你最壞了。"放馬向前跑去。

那少年放聲而笑,笑聲清越而遼亮,在這靜寂的秋山中,散佈出老遠。

這沉於幸福之中的一對男女,自然就是白非和石慧了。

山腳有些結蘆而居的樵子山夫,白非將馬寄存了,施然上山行來,秋風蕭索,他們卻絲毫也沒有覺得有什麼寒意,年輕的男女當他們互相愛着的時候,他們是永遠不會覺得寒冷的。

石慧輕輕倚在白非身側,悄語道:"以後我們也要找個這樣的深山,造幾間小小的房子,春天,我們可以看花開,聽鳥語,夏天的晚上,我們可以躺在草地上數天上的星星。"她幸福的一笑,又道:"秋天我們可以沿着鋪滿落葉的山徑散步——"白非幸福的一笑,接口道:"冬天,我們可以關起窗子,躲在家裡吃火鍋。"石慧"噗哧"一笑,撒嬌道:"你就會吃。"

白非如醉如癡,伸手捉住了她的手,兩個人幾乎都忘了他們此來是爲着什麼的。

沿着山道婉蜒而上,兩人一行到半山,石慧問道:"那個白雲下院在哪裡?"輕輕一皺眉,又道:"他們也不派個人來接我們,這麼大的崆,崆峒山,叫我們到哪裡去找白雲下院去。"白非也奇怪,暗忖道:"這浮雲子既寄柬叫我們上山,也該叫個人來接引呀?"遊目四顧,羣山寂寂,連半個人影都沒有,秋風吹處,給這個道家名山平添了幾許蕭索之意。

驀然,隨着秋風送來幾聲鐘鳴,白非朝那邊一指,道:"我們過去看看,也許那邊就是白雲下院,"他"哼"了一聲,又道:"這崆峒派武功雖不高,架子卻不小,叫了人來,就這樣待客嗎?""道側的樹林裡,突然人影一晃,白非眼角動處,已自瞥見,方想喝問,哪知那人影卻掠了出來,單掌打着問訊,道:"貧道接待來遲,倒教兩位施主久候,尚祈恕罪。"這道人身法快極,一晃而出,站在山路之中,白非忖道:"難道他在示威。"卻聽人家話說得頗爲客氣,再一看那道人,羽衣星冠,丰神沖天,年齡雖只在三十上下,但兩眼神光滿足,太陽穴高高鼓起,一眼而知,仙功已具火候。而且態度安詳,像是個有道之士,遂也朗聲道:"道長太謙了。"那道人笑道:"白雲下院就在前面不遠,兩位施主請隨貧道進去吧。"卻不施展輕功,在山道上緩步而行。

白非更對他起了好感,笑問道:"小可白非,不敢請問道長法號。"那道人微微一笑,似乎並未聽到過白非的名字,說道:"貧道知機,浮雲子就是貧道的二師兄,兩位施主朗如玉樹,神采照人,想必是高人子弟,少停見了二師兄,貧道必定代爲美言幾句。"他微喟又道:"二師兄素來性暴,二位如能稍微容忍,化干戈爲玉帛,豈不大佳."白非隨口應了,卻聽到石慧輕輕"哼"了一聲,知道她對這知機子的話頗爲不滿,悄悄將她的手拉了一下,意思叫她不要如此,無論如何,這知機子的話總是一番好意呀。

轉過兩處山坡,前面一條小徑筆直地通向一處道觀,白非見那道觀紅瓦白牆,林木相映中鐘聲未絕,使這道觀染上了一種安詳平靜的氣氛,他暗暗忖道:"這大概就是白雲下院了。"知機道人道:"容貧道去通報一聲,兩位施主在此稍候。"一跨步,人已出去丈餘,身形極爲滯灑。

白非笑道:"這知機道人的武功,倒的確比那三個蠢道士要高明多了"石慧冷笑道:"這至酮山的排場倒大得緊。"

白非笑道:"人家也是武林一大宗派,當然有人家的規矩,慧妹,等會你可得老實些,不要犯孩子脾氣。"石慧一撇嘴,道:"我偏要。"

兩人笑語間,觀中已走出十餘個道人來,一色藍布道袍,手裡卻都倒提着長劍,寒光閃閃。

石慧冷笑道:"這種名門大派是什麼東西,手裡拿着劍,期負我們沒有見過嗎?"白非也是勃然作色,哪知那羣道人卻只看了他們一眼,沿着樹林一轉,向另一個方向去了,白非展顏一笑,忖道:"原來人家不是衝着我們來的。"向石慧笑道:"看樣子我們真是走運,走到哪裡,都碰上有熱鬧好看。"話聲未了,那觀門中又走出五六個道人來,其中一人掠前幾步,高聲道:"兩位施主請到觀中待茶如何?"卻正是知機子。

白非走前兩步,和石慧走到觀門前面,橫額四個泥金大字,正是"白雲下院"。

白非心裡有些弄不清楚這崆峒派到底對自己是安着什麼心意,按說那浮雲子留柬定期,當然是隱隱含着要比劃的意思,可是這知機道人卻又客氣得很,並且請自己入觀待茶,難道這堂堂的崆峒派會把自己騙進觀裡去,以多凌少嗎?

他向知機道人看了一眼,知機道人面上微微帶着笑容,白非暗忖:"無論如何先進去看看才說。"他自身恃身手,向石慧低低說道:"慧妹,我們進去瞻仰這名剎大觀的風采。"石慧一笑,剛跨上一步臺階,突然眼前劍光一閃,兩柄青鋼利劍交叉在她面前,竟擋着了她的去路。

石慧既驚且怒,白非也不禁面目變色道:"道長此舉是什麼意思。"緩步走上前去,突然出手如風,伸出右手兩指在那兩柄青鋼劍的劍脊上各自敲了一下,左掌一揮一帶,那兩柄劍竟齊斷了。

這一來隨着知機道人同時出來的幾個道士都發出一聲驚呼,方纔拔劍攔着石慧去路的兩個道人,此時手裡捧着柄斷劍,愕在那裡,竟作聲不得,石慧冷笑道:"我說道長們,你們到底是安着什麼心,叫我們來的也是你們,現在卻又抽出劍來嚇唬我們,不准我們進去,我們可沒有得瘋病呀!"言下之意,卻是我們沒有得瘋病,得瘋病的當然是你們。知機子怎會聽不出她話中的酸辣之意,暗忖道:"這女子好利的口,這男子年紀輕輕武功卻不弱,方纔那一手彈指神通,竟已有了八分火候,看來必有來路,倒不可輕視了。"於是他心中雖然不悅,口中卻笑道:"兩位這倒誤會了,此舉並非貧道故意刁難,只是這白雲下院,數十年來從未曾有過女子進去。"石慧冷笑接口道:"那麼道長方纔又要我們進去,這又是什麼意思呢?難道——"她話尚未說完,突地,一個極爲生冷寒冽的口音打斷了她的話,道:"意思就是叫你站在門外面。"石慧神色大變,閃目望去,卻見觀內負手走出一人來,穿着青緞長袍,兩隻眼皮往上直翻,神情之倨傲,簡直無與倫比。

石慧不禁怒道:"你是誰?"

那人鼻孔裡冷冷"哼"了一聲,眼睛看着天,像是根本沒有聽到她的話似的,石慧不禁更是氣往上撞,哪知知機道人卻接口道:"這就是我二師兄浮雲。"白非看到浮雲子的這種神情舉止,心裡也不禁有氣,遂也故意裝着沒有聽見他的話的樣子,連眼角都不再向浮雲子翻一下,一拉石慧的手,說道:"慧妹,人家不讓我們進去,我們還不走等什麼。"他用力地在鼻孔裡"哼"了一聲,使得浮雲子無法聽不到他哼聲中的輕蔑。

浮雲子向上翻着的眼皮朝白非一瞪,方待答話,哪知石慧卻冷笑道:"非哥,我們偏不走。"她手朝浮雲子一指,道:"這老道士不讓我們進去,姑娘我倒偏要進去看看,這崆峒山的道士廟是什麼了不起的地方,就不許女子進去,難道女子就瞻仰不得呂祖嗎?女子做道士的還多得是哩,神仙裡還有女子,何仙姑不就是女的嗎?"她說話的聲音又嬌又嫩,然而嘰嘰呱呱、指手劃腳地說了一大篇,崆峒山上的道士倒有一大半沒有聽懂她所講的又快、又脆的江南口音,瞪着眼望着她,白非聽到她這些話一出口,忖着:"慧妹又在惹麻煩了。"——須知無論是任何一個人與宗派的全體爲敵,無論如何總是件麻煩事,何況這宗派是中原武林五大宗派之一崆峒派。

白非拉着石慧走,這意思就是說他雖看不慣浮雲子的猖狂,但也不願和崆峒派結下樑子,這一點,司馬之臨行前的話多多少少也給了他一些影響,是以見石慧出言不遜,心裡便有些嘀咕,哪知那些道士聽了,除了眼睛睜得挺大,滿臉上帶着疑詫之色外,憤怒的表情卻一些也沒有。

那知機道人甚至還帶着些笑容,浮雲子朝他一瞪眼,道:"師弟,那丫頭在說些什麼?"知機道人微笑道:"她說她想進來看看。"

白非恍然而悟,忖道:"這道人倒還不錯的樣子。"這些念頭在他腦海中快如電光一閃,哪知就在這一剎那,石慧卻倏然一翻身,從觀門西側兩個像是在發着愕的道士的中間竄了進去,又倏然停頓在浮雲子身前喝道:"老雜毛,你話可要講清楚些,誰是小丫頭。"原來浮雲子雖聽不懂她的話,她卻聽懂了浮雲子的話,竟興師問罪起來。

浮雲子兩條剛剛有些煙白的長眉一立,厲喝道:"你罵誰老雜毛?"石慧講的話,他聽懂的不多,這"老雜毛"三字,卻聽得清清楚楚,須知無論任何一省的方言,罵人的話總是先被人學會,也是最容易被別人聽得懂的。

此刻這白髮道人和紅顏少女面面相對,兩人面上俱是劍拔弩張的神色,石慧嬌喝道:"罵誰不關你的事。"浮雲子瞪眼喝道:"我偏要管。"

石慧道:"你管不着。"

這兩人鬥起來,哪裡像是武林中人架樑,卻像是頑童相罵。

白非暗笑:"慧妹真是小孩子脾氣。"轉念又忖道:"人謂崆峒派近年來人材凋零,果然不差,想當年神劍厲顎以崆峒掌教身分君臨天下武林,崆峒三絕劍名揚四海,那是何等場面,可是自從這幾大宗派互相爭殘之後,除了崑崙之外,都落得七零八落,堂堂崆峒派門下,五、六十歲的人了,卻也還像個孩子似的。"他譏嘲中還有感慨,可是他還不知道這浮雲子竟是掌教的二師兄,在崆峒派中,地位僅次於掌門人玄天子的,也只他一人。

知機道人望着,卻絲毫不加勸阻,其餘的那些道人想是比他們矮着一輩,更不敢答腔。

浮雲子道人越說越僵,一撇長髯,氣得嘴中直喘氣道:"本來我還想查明你們的師長,將你們交回去,至於你們打傷崆峒弟子的事,看在你們師長面上,也就算了,哪知你們這兩個小輩竟如此不知好歹,道爺倒要替你們師長教訓教訓你們了。"石慧"呸"的在地上吐了一聲,嗤之以鼻的說道:"少不要臉了,也不怕山上風大,閃了你的舌頭,在這裡盡吹牛幹什麼。"她回頭一望白非,道:"非哥,你要不要看我把這老雜毛的鬍子拔兩根下來·"自己也忍不住笑了起來。

白非方一笑,那浮雲子突一聲怒叱,朝石慧一掌劈去。

這一劈,掌風顯勁,掌緣橫折肩胛,而且內力含蓄未盡,顯見得這一着裡還藏有其他許多煞手,白非何等目力,一望而知,這崆峒道人性情雖幼稚,武功卻極老到,不禁跨前一步,密切的等候着。

他只要石慧一個招架不及,或是再有崆峒道士出手相助的話,便立刻出手。

浮雲子一招出手,雖然未盡全力,但思量之間,已認爲不難將面前這小姑娘劈飛了開去。

石慧冷笑一聲,伸左腳,踏奇步,搶偏鋒,右掌一圈一撇,雲削浮雲子的來掌,左掌卻"颼"的後發先至,擊向浮雲子的右胸。

浮雲子大吃一驚,認得這是武當九宮連環掌裡的一招木戰於金,忙地撤臂,扭身,喝道:"你是武當哪一位道長門下?"這幾大宗派經過那一次事變之後,大家都各各自危,相處得不知比以前好了多少,故浮雲子會有此一問。

哪知石慧像是根本沒有聽到,左掌緩緩下沉,右手一個雲手推出,卻是太極心法,浮雲子大喝一聲,道:"不管你這丫頭是什麼變的,道爺也要你現出原形來。"他兩人動手極快,就這兩句話的功夫,兩人已拆了十數招,石慧身兼她父親石坤天與母親之長,武功學得極雜,輕功尤其佳妙,像只穿花蝴蝶似的,圍着浮雲子飛舞,但幾十個照面一下來,石慧身形雖仍如電光打閃般的亂竄,但她早已心裡有數,這崆峒道人的身手,竟遠在天中六劍之上。

石慧一直將浮雲子、崆峒派估計過低,她卻不知道,這種名門大派就算受過挫折,但百足之蟲,死而不僵,無論如何,實力總是驚人的。

於是她更將壓箱底的本領都搬了出來,只是她內力根本就差,越是心急求功,收到的卻越是相反的效果,她心裡自然着急,希望白非快些出手幫她,但是白非卻一直不動手,她心中更氣,只是當着這麼多人的面,她不好意思叫出來而已。

哪知白非此刻也正處於困境,原來知機道人笑嘻嘻的走了過來,站在他旁邊,指點着道:"尊友真是好身手,竟和貧道這師兄數十年的功力戰了個平手。"明明是浮雲子已佔絕對優勢,他如此說法,白非還以爲他是存心客氣。

哪知知機道人又一笑道:"依閣下看,敝師兄和尊友哪一位將勝呢?"白非沉吟了半晌,才勉強道:"不知。"

以他的關係,他怎能承認石慧一定會敗,這麼一來,自己上山之意不就全部弄糟,畫虎不成,反而像條小癩皮狗了,但以此刻動手的場面來看,石慧也萬萬不可能勝呀,因此,他只好說不知了。

知機道人神色不動的又一笑,卻道:"貧道也看不出來,看來還是隻有等他們分出結果之後,才能知道誰勝誰負呢。"白非微微點首,心中卻有數,暗忖道:"這知機道人果然知機,好厲害。"須知知機這一來,無非就是做好個圈套,讓白非跳下去,那就是在浮雲子和石慧沒有分出勝負之前,白非決不能插手,除非白非承認石慧是輸定了。

而事實上,白非若不插手,石慧也是靠得住的輸定了,白非急得像是隻熱錫屋頂上的折翼之燕,雖然想飛,可卻飛不起來。

他若是個小人,大可不顧一切的上去解圍,只要臉皮厚些就是了,但是他臉皮卻不夠厚,因此,他束手無策了。

浮雲子掌風越發凌厲,冷笑聲也越發變得尖銳而刺耳——

石慧香汗涔涔,連想看白非一眼都無法做到,她身形此刻可已透出鬆散來了,奇怪的是,好幾次她被震出了空門,但浮雲子不知是沒有看到抑或是別的,竟沒有乘此進擊。

她念頭一轉,心中突然一凜,忖道:"難道這老雜毛想這樣慢慢地拖,累死我。"因爲像浮雲子這樣的身手,是絕對不可能看不到像石慧方纔所露出的那種空門,當然更不可能在看到對手的這種空門之後,卻並不進擊的了。

白非劍眉皺到一起,心裡也在想:"這老道有點不懷好意的樣子,一個出家人,心胸怎麼如此狹窄,想累死慧妹嗎?"再兩個照面,石慧越發不濟,但她也是寧折毋彎的性子,雖然累得氣喘咻咻,但是卻仍然拼命抵禦,絕不肯服輸。

最令她難受的是,白非怎麼不出手救她,她腦筋一亂,內力更提不上來,"唰唰",兩掌擊出,連方位都有些拿捏不準了。

這時候白非可沉不住氣了,他轉臉向知機子一看,方想說話,心中忽然一動,忖道:"我何不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呢?"於是他一笑說道:"道長,你看令師兄和敝友果然勢均力敵。"他微一停頓,道:"是嗎?"知機道人自然微笑頷首。

"只是兩虎相爭,必有一傷,讓他們再打下去,於你我都不好,何況——"他作出一副悲天憫人的神色來,說道:"令師兄年紀這麼大了,像這樣恐怕也會對身體有害哩。"知機道人一愕,正想說話,白非卻搶着說道:"爲了令師兄和敝友兩方面的的利益,依小弟之見,十招之後,他們若仍未分勝負,就讓他們休息休息吧,兩虎相爭,說不定會兩敗俱傷了。"知機道人無可奈何的苦笑着,忖道:"這年輕人竟也如此棘手。"閏哪知此刻浮雲子一招撥雲見日,左手擋着石慧的一掌,右手劈去,;雖是輕飄飄的,一無勁力,更無掌風,就像假的一樣,只是石慧身子像是j快要跌了下去,連這樣一掌都無法接。1叮君厥刪工溉1他倆曾聯手過,那時他記得石慧的功夫不止如此,但現在卻又怎會變得這樣呢?

他忍不住又跨上兩步,只要石慧一倒,他就不再顧什麼勝敗,決心將她換下來,他極爲焦急地搓着雙手,像是不知怎麼樣纔好的樣子。

"方纔她若讓我先上多好,那一定可以將至蛔山的道士震住,可是她又好逞強,我接替她,她還也許不高興哩。"白非的這種想法,倒確非過甚,石慧的確有着這種脾氣的。

白非兩隻眼睛瞬也不瞬,石慧步子竟晃了起來,浮雲子嘴角突然掛起一絲冷削的笑容,雙手一立,緩緩向外推出。

白非大驚,他知道就憑這種掌風,就可以將石慧震在地上,而根本不需要掌緣觸及身上。

於是他再無考慮的餘地,身形微挫,準備猛一長身,便要出手了,哪知卻在他身形將起未起的這一剎那裡,突然一聲慘呼——

浮雲子的身子,倏然跳起丈許高,雙手發狂地亂動着,慘呼連連,像是撞着鬼一樣。

他落下來時,腔恫道人也俱都神色慘變,朝他圍了上去,就連白非,也不禁驚然動容。

第五章 雲龍入雲(1)第三章 千蛇之會(2)第八章 望穿秋水(1)第五章 雲龍入雲(2)第一章 恩怨分明(1)第三章 千蛇之會(2)第六章 峰迴路轉(1)第一章 恩怨分明(2)第三章 千蛇之會(1)第八章 望穿秋水(1)第七章 急轉直下(2)第五章 雲龍入雲(1)第五章 雲龍入雲(1)第一章 恩怨分明(2)第八章 望穿秋水(1)第五章 雲龍入雲(1)第三章 千蛇之會(1)第五章 雲龍入雲(2)第四章 八方風雨(1)第二章 風雲際會(2)第五章 雲龍入雲(1)第四章 八方風雨(2)第一章 恩怨分明(1)第七章 急轉直下(1)第五章 雲龍入雲(2)第三章 千蛇之會(2)第六章 峰迴路轉(1)第二章 風雲際會(2)第四章 八方風雨(2)第五章 雲龍入雲(1)第一章 恩怨分明(2)第一章 恩怨分明(1)第七章 急轉直下(1)第三章 千蛇之會(1)第六章 峰迴路轉(2)第六章 峰迴路轉(2)第二章 風雲際會(2)第一章 恩怨分明(1)第五章 雲龍入雲(2)第一章 恩怨分明(2)第三章 千蛇之會(1)第三章 千蛇之會(1)第六章 峰迴路轉(2)第三章 千蛇之會(2)第三章 千蛇之會(1)第一章 恩怨分明(1)第五章 雲龍入雲(2)第三章 千蛇之會(2)第五章 雲龍入雲(2)第六章 峰迴路轉(1)第三章 千蛇之會(1)第二章 風雲際會(1)第三章 千蛇之會(1)第一章 恩怨分明(2)第三章 千蛇之會(1)第二章 風雲際會(2)第七章 急轉直下(1)第二章 風雲際會(2)第六章 峰迴路轉(2)第五章 雲龍入雲(2)第七章 急轉直下(1)第一章 恩怨分明(2)第八章 望穿秋水(1)第七章 急轉直下(1)第二章 風雲際會(1)第五章 雲龍入雲(2)第四章 八方風雨(2)第四章 八方風雨(1)第三章 千蛇之會(1)第二章 風雲際會(2)第七章 急轉直下(1)第一章 恩怨分明(2)第四章 八方風雨(2)第三章 千蛇之會(2)第八章 望穿秋水(1)第三章 千蛇之會(2)第二章 風雲際會(2)第五章 雲龍入雲(1)第一章 恩怨分明(1)第七章 急轉直下(1)第五章 雲龍入雲(1)第四章 八方風雨(1)第四章 八方風雨(1)第四章 八方風雨(2)第四章 八方風雨(2)第二章 風雲際會(2)第五章 雲龍入雲(2)第七章 急轉直下(1)第五章 雲龍入雲(1)第六章 峰迴路轉(1)第三章 千蛇之會(2)第三章 千蛇之會(1)第一章 恩怨分明(1)第六章 峰迴路轉(2)
第五章 雲龍入雲(1)第三章 千蛇之會(2)第八章 望穿秋水(1)第五章 雲龍入雲(2)第一章 恩怨分明(1)第三章 千蛇之會(2)第六章 峰迴路轉(1)第一章 恩怨分明(2)第三章 千蛇之會(1)第八章 望穿秋水(1)第七章 急轉直下(2)第五章 雲龍入雲(1)第五章 雲龍入雲(1)第一章 恩怨分明(2)第八章 望穿秋水(1)第五章 雲龍入雲(1)第三章 千蛇之會(1)第五章 雲龍入雲(2)第四章 八方風雨(1)第二章 風雲際會(2)第五章 雲龍入雲(1)第四章 八方風雨(2)第一章 恩怨分明(1)第七章 急轉直下(1)第五章 雲龍入雲(2)第三章 千蛇之會(2)第六章 峰迴路轉(1)第二章 風雲際會(2)第四章 八方風雨(2)第五章 雲龍入雲(1)第一章 恩怨分明(2)第一章 恩怨分明(1)第七章 急轉直下(1)第三章 千蛇之會(1)第六章 峰迴路轉(2)第六章 峰迴路轉(2)第二章 風雲際會(2)第一章 恩怨分明(1)第五章 雲龍入雲(2)第一章 恩怨分明(2)第三章 千蛇之會(1)第三章 千蛇之會(1)第六章 峰迴路轉(2)第三章 千蛇之會(2)第三章 千蛇之會(1)第一章 恩怨分明(1)第五章 雲龍入雲(2)第三章 千蛇之會(2)第五章 雲龍入雲(2)第六章 峰迴路轉(1)第三章 千蛇之會(1)第二章 風雲際會(1)第三章 千蛇之會(1)第一章 恩怨分明(2)第三章 千蛇之會(1)第二章 風雲際會(2)第七章 急轉直下(1)第二章 風雲際會(2)第六章 峰迴路轉(2)第五章 雲龍入雲(2)第七章 急轉直下(1)第一章 恩怨分明(2)第八章 望穿秋水(1)第七章 急轉直下(1)第二章 風雲際會(1)第五章 雲龍入雲(2)第四章 八方風雨(2)第四章 八方風雨(1)第三章 千蛇之會(1)第二章 風雲際會(2)第七章 急轉直下(1)第一章 恩怨分明(2)第四章 八方風雨(2)第三章 千蛇之會(2)第八章 望穿秋水(1)第三章 千蛇之會(2)第二章 風雲際會(2)第五章 雲龍入雲(1)第一章 恩怨分明(1)第七章 急轉直下(1)第五章 雲龍入雲(1)第四章 八方風雨(1)第四章 八方風雨(1)第四章 八方風雨(2)第四章 八方風雨(2)第二章 風雲際會(2)第五章 雲龍入雲(2)第七章 急轉直下(1)第五章 雲龍入雲(1)第六章 峰迴路轉(1)第三章 千蛇之會(2)第三章 千蛇之會(1)第一章 恩怨分明(1)第六章 峰迴路轉(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