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陪同

“欸?”這峰迴路轉,讓趙樸真微微長開了嘴巴,半日沒辦法回答這個問題,應夫人看出了她眼裡濃重的戒備來,微微一怔,又笑道:“你放心,應無咎帶着兵在外呢,我就是讓你陪陪我說說話罷了,只要你不願意,我絕不會強迫你做別的什麼事,你若不放心,我可以發個毒誓。”

趙樸真搖了搖頭,眼前的女子,應該經歷過很可怕的事情,而在經歷了毀容之後,她仍能讓手掌兵權的節度使對她不離不棄,九個義子對她百依百順,對人不卑不亢,其心性之堅忍,手腕之強硬,豈是一般女子可以相比的?不能以常理度之。

應夫人笑着給了她一點時間:“你可以先回去和你們的宋先生說一說,再做決定也不遲。”

趙樸真想了下,剛要起身告辭,忽然門口一個小丫鬟匆匆跑進來低頭道:“大人剛剛從軍營巡視回來,聽說秦王使者在內,便直往內來了。”

應夫人一愣,臉上浮現了一個微笑,這時已聽到了馬靴聲響起,趙樸真看過去,便看到了一個樣貌極雄偉的高大男子大步走了進來,他身上披掛着全套鎧甲,佩着沉重的刀鞘,手裡還持着馬鞭,他步子邁得很大,大步流星,刀鞘哐當哐當地拍打着腿上的盔甲,走進來的時候沉聲道:“是誰趁我不在打擾夫人……”話未說完,他目光已和趙樸真對上,然後忽然就卡住了,雙目圓睜,張口結舌,整個人好似怔住了一般。

應夫人站起來迎上前笑道:“是我看這位女官站在門口,這大太陽地的,曬久了怕不是要生病,便讓人問了問,知道是秦王身邊的使君,便請她進來聊聊,夫君莫要嚇壞人家小孩子了。”

趙樸真起身施禮道:“趙樸真見過應大人。”

應欽啊了一下,整個人有些遲疑地轉頭看着應夫人,猶豫地問:“是這樣嗎……秦王身邊的女官?”

應夫人微笑着道:“是啊,我看這孩子長得可喜,說話也有趣,便想着昔日正遺憾我膝下無女,突厥來了,夫君想必也不得閒,大郎二郎他們也要陪着夫君出兵,到時候留我一人在范陽府裡,可無聊得緊,便想着若是這位娘子答應,便留這府裡在身邊陪我一陣子呢。”不知爲何,她說這句話的時候,臉上明明是笑着的,聲音卻微微的有些顫抖,有些類似於哽咽一般。

應欽在應夫人面前果然十分唯唯諾諾:“夫人所說甚是,秦王殿下遣的人,果然不同凡響,我這就給那宋先生說說去。”

應夫人含笑道:“可先看看這位小娘子可願意陪着我不,我讓她回去先和宋先生說說呢,怕是秦王不放呢。”

應欽轉過頭看着趙樸真,大方道:“你回去和宋先生說,若是你留下陪我家夫人,我也可放心儘快出兵,去攻打突厥了。”然後想了想又補充了句:“外邊打仗正亂着呢,你這小娘子不好在外邊瞎走,戰場可不是好去處,還是在范陽陪着我家夫人,等我們將突厥趕走了纔好。”

趙樸真有些啼笑皆非,只是蹲了蹲身子道:“謝謝應大人,奴下去和宋先生請示後再給大人、夫人回信,先就此告退了。”

應夫人忙道:“我已命人治了一席精緻小菜,不如先用過了我再遣人送你回驛館。”

趙樸真笑道:“多謝夫人盛情,只是我今日出來尚未與宋先生說,恐他擔心,還是先告辭了,我會盡快給大人、夫人回話的。”

應夫人這才命身旁僕婦傳了轎子,將趙樸真送回驛館。

宋霑果然從軍營回來不見趙樸真,有些着急,忽然看到她回來,才送了一口氣,然後聽她說了前因後果,十分詫異,沉吟了一會兒道:“應該也不是爲義子的婚事,她畢竟才求娶上官家的嫡女……難道還真是你投了她的緣?應欽草莽出身,他的夫人,雖然不知出身來歷,但聽說頗有才華,他畏妻如虎的傳言也已傳了許多年了,按你所說她面容被毀,應欽仍待她如珠似玉,想必她果然對應欽影響頗大,無論如何,這都是我們最後的機會了……”

他看向趙樸真,臉上現了一絲內疚,趙樸真忙道:“我看那應夫人應無惡意,再說了,我一婢女,她又能在我身上得到什麼?我想,莫不是應家其實還是想投往秦王這一邊,但卻又怕太子那邊嗔怪,便想着隨便找個藉口?”

宋霑沉思再三,搖頭道:“也不是沒有可能,倒可試試看吧,我可將一隊親兵留給你使喚,只是內宅之中,親兵不好進入,倒只能看你自己隨機應變了。”

趙樸真點了點頭,兩人合計定了,宋霑第二日去和應欽交接,果然二話不說點兵兩路,即刻出兵,一頂小轎接了趙樸真進了節度使府,宋霑則上了馬車,趕回向李知珉交差。

宋霑趕到城裡的時候,李知珉卻早已回了前線,宋霑連忙又趕過去,路上遇到流匪,好在有兵丁相護,雖然耽擱了些時候,幾個兵丁受了些傷,到底平安到了朝廷中軍駐紮之地,宋霑一到便問王爺下落,說是王爺在帳內議事,傳他去問話。

宋霑到了王帳的時候,裡頭議事剛散了,帳內的將領正興高采烈地出來,一個老將認得他的,紅光滿面拍着他的肩膀大聲道:“能說動應欽出兵,先生真大功一件!運籌帷幄,決勝千里啊!我今兒算知道了!”

其他將領都笑着對他拱手爲禮,與之前那種對王爺帶來的謀士不冷不熱的態度大相徑庭,只有最後出來的高靈鈞,看到他悄悄拉了拉他衣袖,低聲道:“先生可要勸勸王爺,愛惜身子些……如今有范陽那邊出兵,咱們這邊也歇歇氣兒,王爺如今實在太……拼了些,雖說爲將者要身先士卒,方能讓下邊人心服,可也不能這般不管不顧地發狠啊,不僅戰場上拼,下來也是不停歇地安排籌劃,參詳軍情,幾日下來閤眼的沒幾個時辰,太不顧惜身子了,若真有個萬一,咱們這可不都白來了,先生千萬勸一勸。”

高靈鈞是秦王的心腹侍衛,自然是一心都向着秦王的,宋霑聽他這般說話,心一沉,走了進去,帳內人已走光了,只有李知珉坐在上頭,微微側着身子,看着面前几上的一局棋,十分入神,文桐看他進來,引他入座,倒茶,李知珉卻連眼皮都沒擡,只是將手裡的黑棋子在指尖翻轉着。

宋霑看了下棋面,有些看不明白,心裡又惦記着趙樸真,上前行禮道:“王爺,趙尚宮……”

李知珉伸手止住了他的話,仍然沒有看他,只是凝視着棋盤許久,忽然開口道:“能用的棋子太少了。”

他一開口,聲音嘶啞,宋霑嚇了一跳:“王爺嗓子怎麼了?”

李知珉將手中棋子投入棋盒裡,轉頭看他,宋霑更吃了一驚,只見李知珉眼裡全是血絲,嘴脣乾裂,面也沒好好修過,十分憔悴,他想起高靈鈞的話,忙上前道:“王爺,您是千金之體,坐不垂堂,還請多多保重身子,如今范陽節度使又已出兵牽制突厥,王爺可以鬆一口氣了,還是且歇歇纔是。”

李知珉接過文桐捧上來的茶,淺淺抿了一口,又看了眼宋霑:“趙樸真沒有回來?”此一行,他根本不抱希望,想着最多隻是能說動應欽出動個幾千兵力應應卯,聊勝於無,也能解解燃眉之急,可是,他們竟然做成了。不是表面上的出兵援助,而是實實在在的應欽、應無咎等范陽軍主力,出兵攻打突厥所佔的城,以自身的兵力來消耗牽制突厥,留給朝廷大軍最好的機會。

事有反常即爲妖。

他們究竟許了什麼東西給一方真正的霸主?

宋霑道:“應夫人頗爲喜愛她,留她在府中住着,說是陪伴幾日,併爲她說動了應節度使,出兵牽制突厥,我們此行,算是不辱使命。”

李知珉久久不語,臉上的表情森冷陰鬱,許久以後才低聲道:“太弱了。”

太弱了?是應家太弱?是趙樸真太弱?宋霑忖度着他這句話的意思,沒有接話。

李知珉低低道:“實在太弱了,所以每要獲得什麼東西,付出的代價對弱者來說,都太大。”帳內暗得很,只有一線陽光從帳頂射入,照得秦王臉上明明暗暗,臉色裡隱藏了太多的隱忍和不甘。

宋霑一旁看着暗自心驚,忽然驚覺,這位王爺,再怎麼運籌帷幄,老謀深算,他也仍然還是個沒有什麼資本的閒王而已——能用的棋子實在太少了,他能給出的條件也實在太少了,因此就連一個侍女,也要盡力而爲。他心裡微微惻然,安慰李知珉:“我看應夫人是頗爲喜歡她,且也說了,絕不會逼她嫁人的,應無咎等一衆義子,都出徵在外,想來,應夫人也不是那等莽撞之人,我也留了一隊親兵在那邊給她使喚。”

李知珉仍然沉默着許久,才道:“她那麼機靈,想必能自保。”但是,節度使夫人,憑什麼會喜歡一個王爺身邊的侍婢?憑什麼會因爲一個侍婢,就要這麼大的犧牲?

說不通,越說不通,越說明所謀甚大。

一個侍婢,甚至可能只是一個添頭。

一個小小的順便……比如自己的義子,納個王爺身邊的侍婢爲妾,看在出兵牽制突厥的份上,這麼小的要求,總不好不答應。

他們早已處於下風。

可是他現在只能贏。

否則,大概那丫頭,連當妾的資格都不會有。

應夫人眼睛裡含了笑容,似乎非常意外她這麼快便找回了自己的思路,隔着几案,在趙樸真對面坐下,伸出一隻柔軟而纖細的玉手示意:“尚宮是嗎?請坐下,我聽下邊人說,你是來拜訪犬子的?”

趙樸真哪裡敢說自己當初曾經騙了應無咎去劫了東陽公主的貨,只是硬着頭皮道:“我聽說應大人十分倚重應大公子,因此想請他勸說應大人。”

應夫人眼裡全是笑意:“你不是拒了和他的親事嗎?如何倒敢來找他說話?”

應夫人竟然知道!趙樸真一張臉漲的通紅,羞窘無地,低聲道:“此乃國家大事,與兒女小事無關,應將軍胸懷磊落,必是不會和我計較。”

應夫人看小姑娘一張臉幾乎紅得要滴血了,善意地不再提這事,親手替她倒了一杯茶放在她跟前,笑道:“小娘子果然胸懷天下,但是你沒有聽說過,應家的養子們,個個對義父是言聽計從,不敢違逆嗎?找犬子說服外子,那是說不通的。”

趙樸真道:“總要試一試……外邊如今國土流失,生靈塗炭,應大人怎能爲一己私利,忍看山河破碎凋敝?”

應夫人笑着提醒她:“我是說,你沒有聽說過范陽節度使畏妻如虎的傳言嗎?小娘子何不試試說服我,讓我說服應節度使?”

趙樸真驚喜擡頭道:“夫人可願意勸說應大人?”

應夫人搖了搖頭含笑:“不,如今看來我范陽若是出兵替朝廷大軍節制突厥,那可是吃力不討好的,我就想看看,秦王殿下,能給出什麼豐厚的條件。你之前想找應無咎,該不會是想挑撥他們父子生隙,就中取利吧?”

她言笑晏晏,言語之意卻森然如刀,趙樸真心下凜然,忙道:“夫人容稟,秦王殿下未曾有如此想法,不過是見過應將軍,覺得他頗有決斷,因此想請應將軍從中緩頰罷了!”

應夫人笑容不變:“那麼,秦王殿下想許我范陽何等條件?”

趙樸真肅然道:“異姓王,世襲罔替。”

應夫人愕然,忽然掩着嘴笑了一聲:“秦王,可不是皇帝——他是想代表今上嗎?今上如今可不能自主,這是想借這次拒突厥,順便籠絡人心?了不得,秦王不過才及冠吧?現在的孩子,可不得了。”

趙樸真其實也知道這個理由太可笑,便是李知珉這般走一步看十步的人,不也想了一夜才能想出這個法子?她深呼吸了一口氣,堅定地看向應夫人:“夫人可知道屢屢拒官的宋霑,如今爲秦王效力?”

應夫人臉上似笑非笑:“知道,所以呢?”

趙樸真繼續道:“當年劉備不過是一販草鞋的,卻有張飛關羽與之結義,所爲者不過是取中其人而已。秦王殿下爲人仁義果斷,深謀遠慮,又是個腳踏實地,想真正做些事的皇子,遠的不提,只提如今,朝政糜爛,無人願討虜這樣吃力不討好的事,只有我們王爺,卻敢爲天下先,難道不值得效命?”

應夫人臉上卻有了一絲頗爲奇怪的表情:“你不看好太子嗎?”

趙樸真謹慎回答:“太子殿下是個守規矩的人。”這的確是她幾次見太子的印象,處理上官小姐的婢女,處理上官小姐的婚事等等,都給人一種感覺,他太講究太維護規矩了,什麼人情、感情,在規矩面前,都該讓路。

應夫人耐人尋味地笑:“亂世不需要墨守成規的人,是嗎?”她慢悠悠地喝茶:“太子殿下,是在嫡長子繼承製的基礎上,被羣臣們擁戴着成爲太子的,他當然要維護祖宗規矩,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敘,朋友有信——這些是他的安身立命的根本,君臣定分,廉堂高遠,垂拱而治,只需要當那最上邊的一尊泥偶就行。”

“而秦王,他缺了名分,他運氣好生爲嫡長子,運氣不好卻生爲庶子的嫡長子,他不得不去打破規矩,但是,一旦等他登上那個位子,他一樣需要這套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那一套來維護他的統治,你還太年輕,見過的人太少了,孩子。”

趙樸真擡眼去看應夫人,看慣以後,她臉上的傷疤不再那麼駭人,反而是她的談吐、她的舉手投足,散發出一種極其獨特的風情,令人只是惋惜,若是臉沒受傷,也不知是如何的絕世風華。

趙樸真重新理清了自己的思路,問她:“夫人既然不肯說家國大義,也不談設若突厥果然得逞,所有節度使都只願意保存實力,那麼最後國家會如何,我們只說點實際的,應家兵權,若想要太平富貴,東陽公主或是太子,都不足以庇護應家,他們身邊已太多人,不會容應家來分這一杯羹。”

應夫人笑道:“應大人也不過是山匪出身,如今到節度使這一位已是意外,願已足,我若並不求什麼太平富貴,只想着逍遙自在過完這一生呢?”

這位夫人還真是油鹽不進,而且……也太憤世嫉俗了吧?怎的感覺在她眼裡就沒一個好人,趙樸真心裡嘀咕着,仍是勉強勸說道:“夫人豈不聞覆巢之下無完卵?就算不爲應大人着想,夫人也當爲九位義子想想,打算前程纔是。”卻也覺得自己今日怕是又要無功而返了,卻不知這位夫人既然並不打算出兵,爲何還要獨獨叫自己進來。

應夫人眯着眼睛笑了:“不過呢,爲兒女打算,也是應該的,爲人父母的,爲了孩子,刀山火海,也是願意去的。趙……是趙尚宮吧?不知你父母待你如何?”竟然卻拉起家常來了。

趙樸真一怔,想了一會兒道:“我自幼就入宮當差了,並不曾在父母身邊。”

應夫人身上卻也沒有什麼抱歉的神色,只是含笑道:“我收養了九個義子,膝下卻沒有個乖巧女兒承歡,很是遺憾,這樣吧?若是你願意留在我身邊陪我三個月,我就說服外子,出兵牽制突厥。”

第135章 定式第69章 勸父第164章 往事第212章 羞憤第89章 回京第222章 議政第203章 壽禮第119章 失蹤第137章 分歧第70章 屠戶第118章 無家第146章 皇孫第179章 蘋花第44章 王家第30章 羽林第74章 妻奴第166章 修書第70章 屠戶第4章 私語第31章 邀宴第165章 漩渦第190章 發現第48章 憶苦第150章 擄走第78章 畫像第36章 道謝第84章 投石第187章 舊傷第198章 舊夢第28章 藍箏第181章 國破第149章 上香第143章 養木第178章 調兵第22章 應賭第55章 路遇第153章 暗殺第165章 漩渦第121章 自責第76章 製衣第177章 大亂第51章 密詔第30章 羽林第168章 籠絡第218章 清算第175章 詐唬第189章 借銀第29章 書樓第7章 生病第48章 憶苦第110章 土司第95章 嫁妝第69章 勸父第160章 行路第81章 突圍第162章 清醒第183章 決定第76章 製衣第84章 投石第160章 行路第186章 舅舅第87章 甦醒第68章 提親第79章 看畫第28章 藍箏第59章 愛貓第68章 提親第185章 蒸雞第89章 回京第100章 迷夜第193章 喜堂第153章 暗殺第19章 買珠第3章 第3章 噩夢第17章 考問第131章 女舉第19章 買珠第84章 投石第162章 清醒第46章 罷免第218章 清算第5章 母訓第50章 鷸蚌第26章 再問第86章 鬼殺第11章 教習第32章 折桂第49章 上鉤第27章 閒話第61章 震動第190章 發現第22章 應賭第70章 屠戶第38章 父女第179章 蘋花第96章 媵妾第71章 邊城第223章毒藥第69章 勸父第23章 拜師
第135章 定式第69章 勸父第164章 往事第212章 羞憤第89章 回京第222章 議政第203章 壽禮第119章 失蹤第137章 分歧第70章 屠戶第118章 無家第146章 皇孫第179章 蘋花第44章 王家第30章 羽林第74章 妻奴第166章 修書第70章 屠戶第4章 私語第31章 邀宴第165章 漩渦第190章 發現第48章 憶苦第150章 擄走第78章 畫像第36章 道謝第84章 投石第187章 舊傷第198章 舊夢第28章 藍箏第181章 國破第149章 上香第143章 養木第178章 調兵第22章 應賭第55章 路遇第153章 暗殺第165章 漩渦第121章 自責第76章 製衣第177章 大亂第51章 密詔第30章 羽林第168章 籠絡第218章 清算第175章 詐唬第189章 借銀第29章 書樓第7章 生病第48章 憶苦第110章 土司第95章 嫁妝第69章 勸父第160章 行路第81章 突圍第162章 清醒第183章 決定第76章 製衣第84章 投石第160章 行路第186章 舅舅第87章 甦醒第68章 提親第79章 看畫第28章 藍箏第59章 愛貓第68章 提親第185章 蒸雞第89章 回京第100章 迷夜第193章 喜堂第153章 暗殺第19章 買珠第3章 第3章 噩夢第17章 考問第131章 女舉第19章 買珠第84章 投石第162章 清醒第46章 罷免第218章 清算第5章 母訓第50章 鷸蚌第26章 再問第86章 鬼殺第11章 教習第32章 折桂第49章 上鉤第27章 閒話第61章 震動第190章 發現第22章 應賭第70章 屠戶第38章 父女第179章 蘋花第96章 媵妾第71章 邊城第223章毒藥第69章 勸父第23章 拜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