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6.正文完結!

孩子是夫妻平淡生活的最佳調味品, 陳翠對這話很是認同。因爲這三隻小猴子,陳翠覺得她的生活實在是有夠豐富多彩的。

老大李峮最搗蛋,也最不聽話, 每天想着法的和陳翠對着幹, 小到穿衣吃飯, 大到與黃蓉的感情糾葛, 典型的看不慣陳翠日子太舒坦。;老二李珺寧, 長的斯斯文文,是個端莊優雅的大家閨秀,偶爾陳翠會懷疑她與嶽思穎是不是同一路人, 絮絮叨叨的,沒事就喜歡拐着彎批評她的逾規行爲;老三目前還小, 除了過於喜歡讀書外, 陳翠還找不到讓她頭疼的地方….

想想看, 因着這三個屬性爲搗蛋的小皮猴,陳翠的日子能夠單調到哪裡去?每天都是全新的開始, 每日都過得多姿多彩。

這日,李衛剛剛從衙門回來,茶水還沒有喝上一口呢,陳翠就甩給他一個爆炸性消息:“他六歲的小兒子李桾瘋掉了,沒事幹居然拿錐子刺自己的細大腿…..”

回想午時, 睡不着的陳翠實在無聊, 纔想到好多天沒有看見自家娃們的蹤影。老大出門習武未歸、老二雷打不動的歇午覺、李衛在衙門裡自娛自樂, 想來想去也只剩自家六歲的小包子還可以掂來玩上一把。

於是當陳翠躡手躡腳溜到兒子房門口, 準備逗李桾的時候, 據描述很恐怖的一幕映現在她的面前,她的小兒子手握一把錐, 唸唸有詞的在腿上劃來劃去,像是在嘗試應該刺哪裡,或者在猶豫怎樣刺才比較不痛,面前桌子上赫然放着一本書,內容正是——錐刺股。

陳翠當即被嚇得三魂去掉六魄,趕忙衝過去抱住兒子好一陣摩擦,從頭檢查到腳,那把發着銀光的錐子被甩的遠遠的。

望子成龍的夫婦二人,在毫無頭緒,實在不知兒子爲何自殘的前提前,對小兒子進行了突進審查,先是好言相勸,誘惑緊跟其上,小小威逼兩下,纔算把兒子事情搞清楚,只是這認知卻讓夫婦二人好生尷尬,兒子喜歡讀書,做人爹孃的居然不知道。

也不知是陳翠當初的文學胎教太過成功,還是李衛希望兒子從文的態度矯枉過正。總之,在李桾的認知裡,哥哥那種哼哼哈嘿的就是亂折騰,打架鬥毆、惹是生非,爹孃生氣不說還沒有好的前途…..

無奈,陳翠和李衛屬於半瓶醋水平,哥哥是個武夫,姐姐大字不識一籮筐,李桾的周圍沒有讀書人可以效仿,只能從書本里尋找正確的讀書方法。

有人說,渴了、累了錐刺股;困了、坐不住了頭懸樑….李桾讀書有些累,一個上午看下來眼睛很酸,頭皮很麻,於是錐刺股的發生就被他理解爲理所當然的事情,陳翠看到的那幕也就有了很好的解釋。

“爹~不知道有沒有別的方法,那個錐子紮下去肯定好痛。”李桾偎依在李衛懷裡,擡起頭很天真、很苦惱的問道。

“呃~”李衛無語,他自己就不是什麼讀書人,他能有什麼好辦法?爲了做爹的尊嚴,也不能正面回答兒子的問話啊!只得慢慢的從別的方面開導,一點點的引兒子滅掉傷害自己的念頭,從長計議。

第二天早上李衛提着兩盒上好的點心去了府學,尋到學裡最好的夫子請教問題,也接受夫子的建議,在府衙後院單獨給兒子闢了書房,還請了個品行俱佳的秀才做兒子的開蒙老師。

遙想當年,李衛苦笑,他讀書那會兒對夫子的態度都沒有如今這麼恭敬,點頭哈腰不說還要認真聆聽聖人教誨…..可憐天下父母親,李衛也只得如此,他可不想兒子那天程門立雪凍死自己。

雍正五年,李衛江寧知府任期將滿之時,由從四品的江寧知府升爲正四品的鹽法道,掌督察鹽場生產、估平鹽價、管理水陸挽運事務,兼任分守分巡道。

三年之間,一家人從揚州挪到江寧,如今再從江寧縣挪回揚州,屢次搬家,陳翠的意見很大。

因爲陳翠堅持,府裡只有粗使婆子與下人,貼身丫頭之類的在李府是不允許存在的,所以,每次搬家的時候,她與李衛的東西,孩子們的東西都需要她親自收拾,一整套下來氣喘吁吁不說,腰痠背痛那是最基本的。

不過,後來陳翠開始老老實實的收拾東西,人份的爲一大家子人操勞。因爲有某位夫人告訴陳翠,不再家鄉任職的官員基本都是把糟糠之妻丟在家中,然後攜嬌妾美眷去任上,而且這已經成爲約定俗成的事實,沒人對此提過異議。

陳翠偏頭想想,覺得搬家就搬家,勞累就勞累,無所謂,她寧願勞累,就是積勞成疾,三天一大搬,兩天一小搬,她也不能讓李衛攜嬌妾去任上風流快活,黃臉婆在家裡伺候小的。

所以當弘曆跟着李府的下人,一路行至內院之時,看到的正是陳翠揮汗如雨,鎮定自若指揮的場景。

“怎麼還是那麼笨,這種小事也親力親爲?”看到陳翠臉上兩道黑印子,弘曆不免出言諷刺道。不是都說女爲悅己者容,怎麼在李衛旁邊她也絲毫不顧形象?

“哪裡來的野男人,跑到我家內院撒野?”陳翠也不謙虛,立馬回嘴。李府她最大!不過面前這個小夥子挺面熟的,在哪裡見過呢?

“陳嬤嬤,您真的不認識我?”弘曆覺得自己心裡很不舒坦,就好像是一個你最珍重的人見面卻問你貴姓一般的彆扭。

“陳嬤嬤?”陳翠驚詫,擡手指着自己的鼻子問到:“我?”

弘曆點頭:“這裡還有別人嗎?”

陳翠怒意漸起,她在自己的地盤上被人欺負了?咬咬牙,璀璨一笑說道:“這位小哥,嬤嬤我如今年齡漸大,耳聾眼花,不知府上何在?師從何人?改日也好登、門、拜、訪。”

切~三十多歲的成熟少婦,你敢喊我是嬤嬤?我纔要說你不知尊上,黃口小兒不知道什麼見人怎麼行禮呢。

“李衛!”弘曆擡手指着陳翠加重語氣說道:“她以下犯上。”

“翠兒,少渾說,這是四阿哥。”李衛揮汗,他不過是轉個身的功夫,這小主子怎麼鑽這裡來了。

四阿哥?陳翠眨巴眨巴眼睛,在心裡很認真的換算幾番,纔算想起曾經做過自己兩個月主子的乾隆。

“咳咳~給四阿哥請安!”清清嗓子,甩甩手上的抹布,來一個標準的請安儀式。

“翠兒,出門別和人說伺候過我,丟爺的人!”

“…..”

“四品的恭人,還做這種活計….”弘曆很不爽,覺得被陳翠嚴重忽視,怎麼可以自己清晰記得她,連她送進府的絡子都珍藏,這人居然忘了自己?

陳翠態度很恭敬的道個歉,沒辦法這家人自己都惹不起。

“翠兒,你做的絡子太難看了,也好意思往京裡送?福晉前陣子問起的時候,爺都不好意思說是誰做的。”

“…..”做的難看,您可以扔了、燒了,幹嘛讓自家福晉翻出來?

…..訓人在繼續,道歉在延續。

“翠兒,趕快收拾個地方給主子泡茶….”趁着弘曆訓人口乾舌燥,換氣的空當,李衛趕緊把陳翠給支走。感情小主子也有話癆的毛病,怎麼逮住一處也可以無限擴大,按陳翠的意思這叫什麼來着?哦,對!這叫遺傳。

夜間,李衛將四阿哥這次前來的目的告知陳翠,也是要和陳翠商量的意思。四阿哥這次來江南主要是調查呂留良一案,皇上的旨意說的明明白白,要李衛從旁協助。

只是四阿哥捎過來的東西,着實讓李衛吃了一驚,那是一份田莊契約還有兩間鋪位。

當年在揚州辦案的時候,李衛替胤祥擋了那麼一刀,也算是救命之恩。爲這事,陳翠沒少背後罵胤祥,自己老公拼死救人,肚子上至今還留着長長的疤痕,可十三爺倒好,居然連個謝字都沒有。雖說在皇室眼中,爲主子擋災是奴才的本分,可做主子的說什麼都是要有所表示不是?

無奈當時朝廷動盪,奪嫡大潮中,怡親王胤祥被□□在養蜂夾道,就算是有心想施恩於李衛,也是心有餘而力不足。所以一直到今日纔將此事了結。雖然那田莊有百畝之大,儘管那鋪面地處鬧市繁華,可陳翠撇嘴,提起來心裡依然不舒服,總覺得自家虧大發。

第二件事則是關於李峮的,四阿哥此次下江南本屬微服私訪性質,自然是不能夠帶侍衛前來。皇后和禧妃正擔心的不知如何跟皇上建議的時候,很‘碰巧’聽見李衛有個兒子雖然只有十四五歲,功夫卻不弱。於是在兩宮貴主的努力之下,李峮就順利成章的成爲弘曆身前的侍衛。

“那是不是說四阿哥有了危險,我兒子要用血肉之軀擋上?”

兒行千里母擔憂,何況還是給人做保鏢?陳翠嘴上雖然不樂意,心裡卻跟明鏡似的,大兒子執意學功夫,進宮做侍衛算是比較好的出路。想到這些,不免有些忿恨,擡手就掐李衛:“你當初幹嘛讓他學武啊,他還那麼小,55555555…..”說着說着,埋怨就變成了低泣。

“翠兒,哪裡有這麼多的刺客?跟着四阿哥,自然比給旁人看家護院…..”李衛苦笑,陳翠這是被當年的自己嚇到,還是怎的?不過是個三等侍衛,四阿哥身邊高手如雲,哪裡輪得到李峮上前拼命的?

“那要是萬一呢?”陳翠越想越覺得憋屈,萬一來個刺客,自己兒子血肉之軀可怎生是好?

李衛嘆了口氣,並沒有接着陳翠的話往下說,一下一下的撫摸她的背,只待陳翠心情漸漸平復才接着說道:“咱們峮兒機靈着呢,什麼該做什麼不能做,他門清兒。”

“嗯~”陳翠悶聲哼了一句。

歲月的痕跡,在竈臺與柴米油鹽之間其實並沒有什麼變化的,可在人的臉上卻有着很重要的提示。晨起化妝之時,左眼浮現淡淡的皺紋,掩藏在髮絲裡可疑白色。陳翠盯着白頭髮,心裡驚濤駭浪,也衝着兒子女兒發了好大的火,誰錯訓誰,逮誰吵誰,尤其是看到官階越做越大,眉宇間日間成熟的李衛。

李峮走後,珺寧和李桾秉承聖人之言,從不與陳翠頂撞,陳翠就是想吵架也只能等晚上李衛歸來,所以夜間的李府煞是熱鬧,偶爾連陳翠自己都覺得自己小題大做,也想過要壓制自己的情緒,無奈總是闇火叢生,還會因爲點點的小事發脾氣。陳翠有時候也鬱悶,有些更年期的症狀。

李衛跟着受了不少的罪,也曾被兒子女兒推到前線,無奈總是鎩羽而歸。就在李衛尚未找到好方法恢復家中平靜時,朝廷來了旨意,要李衛儘速上京。

這倒也不奇怪,官員三年任職期滿確有進京述職的前例,而且往往能得到更大的升遷。不過奇怪的是,來人居然也讓陳翠共同進京見駕。

陳翠更加鬱悶,第一直覺是她跟李衛合夥也鬥不過曾經的四爺,如今權利更大的皇帝;第二直覺則是自省其身,查探最近幾年有沒有做什麼壞事,查缺補漏,儘快將小辮子之類的藏起來。

等到了京城,李衛自去吏部敘職;陳翠則被一位據說是養心殿副總管的太監接進宮中。

這是陳翠第二次進皇宮了,第一次是在現代,隨着遊人跟着導遊用腳步丈量故宮的尺寸,雖然很累但是心情很好;這一次隨着太監低頭邁步,不敢左右參觀,不能擡頭挺胸,儘管故地重遊卻略感壓抑

“看看這個。”胤禛揮退旁邊伺候的人,待屋裡只剩陳翠的時候,直接將一份奏摺遞給她。

陳翠疑惑,忐忑的接過奏摺,小心打開,從頭到尾認真研讀。內容讓她大吃一驚,怎會這樣?回想起曾經關於李衛爲何遲遲得不到朝廷復官的旨意,李衛只是笑着說朝廷開科,那麼多的秀才舉人進士得不到官位,何況他一個靠關係上位的混混?能有官做,就已經是四爺的面子了。

當時的陳翠要多傻有多傻,只想着全中國、滿大清最不缺的就是人,升官發財這種擠破頭的事情,更是需要耐心等待。也曾想過是否需要走走後門送點禮什麼的,卻絲毫沒意識到是否有人背後下絆子,更別提是否想過這個絆子裡自己的功勞有多大。

“不是這個樣子的,不是。”陳翠搖頭,勉強壓制心中的驚濤駭浪,連忙替李衛澄清。

“朕曾經透過口信給榮舟,只要李衛把所有責任推到你身上,再孤身進京祈罪,皇阿瑪未必一定會爲難於他。”胤禛擺擺手,從御桌前走到陳翠的身邊,嘆口氣接着說道:“朕覺得大丈夫何患無妻,聰明人自會知道該怎麼做。”

“我不知道,我真的一點都不知道。”捧着千斤重的彈劾奏摺,陳翠淚眼婆娑。李衛知道這種事情?李衛…

“他沒有告訴你這些,我很敬佩。”研讀陳翠的表情,胤禛思索一番,嘆着氣說道。

輕輕的從陳翠手中扯掉那份奏摺,慢慢的撕掉,胤禛接着說:“告訴你這些,不是想讓你難過。只是想告訴你,你選男人的眼光很好,至少比皇后她們要好…”

曾經的年少癡狂,只想着名利富貴,位高權重就能得到想要的一切。女人也好、下屬也罷,跟着他總是有所圖,他盡力給他們最好的,兩廂自然皆大歡喜,各取所需。

只是,年妃臨終前的那句‘汝與吾,惟願永生不見…”;弘時最終怨恨的眼神,字字敲擊心肺,幕幕痛徹心肺。也是這個時候,胤禛開始反思,他的皇位爭鬥虧欠家人良多….

皇后去了,齊妃瘋了,弘暉、弘盼、弘時、福宜、福沛…算到現在,胤禛本人也算不清楚他到底是成功還是失敗。夢醒時分,也曾經問過自己是否後悔?只是悔意尚未升,鬥意先顯現。最終虧欠的註定要虧欠,失去的還是註定得不到,再來一次或者依舊這樣結局。

“皇上…”看到皇上頹廢的神情,陳翠不免有些擔憂。

“後悔嗎?”

“什麼?”陳翠迷惑不解。

“那段日子你後悔嗎?爲着看不到前途的李衛;當初選擇李衛後悔嗎?放掉唾手可得的富貴榮華?”

陳翠抿脣,不知道從何說起。如果說堅定不移,實在是矯情,和李衛吵架的時候、李衛惡習難改的時候、李衛應酬上花船的時候…磕磕絆絆,心頭總會想如果這樣,如果那樣,結果會怎樣?可要說後悔,也談不上,頂多算是不甘心。

“很難回答吧?”胤禛淺笑:“還真是個人有個人的緣法,個人有個人的偏好,皇后她們常說但願下輩子和朕做平凡夫妻,爲柴米油鹽爭吵。”

“皇上,我不是後悔,就像人心不足蛇吞象,有了這樣總覺得可以更完美一般。只是,李衛纔是最適合我、也是我喜歡的人,這點,我一直都明白。”陳翠堅定的說道。

“也對,認準最基本的。其他的,再好不過是錦上添花;再壞又能壞到哪去?”胤禛笑道,早覺得陳翠和自己有共同點,還真是呢,認準了決不後悔,想通了就不放棄。就算是偶爾彷徨,被別的事物所影響,但腳步卻不曾真正停留。

“到底是皇上,說出來的話可比奴婢有意思多了。”

“得了,討好朕的人多的是,不缺你一個。”胤禛揮手,覺得現在的陳翠比曾經的陳翠要放的開,整個人更加的輕鬆。

“呵呵”陳翠乾笑兩聲。

“你啊,快些跪安吧!免得宮外有人脖子都等長了。”胤禛難得輕鬆的取笑陳翠。

從養心殿到神武門,長長的甬道,高聳的宮牆,專注的低頭邁步,靜靜的思考她的清穿之路,有過不甘,也因爲四爺的刁難退縮,可是如今邁步離宮…

是轟轟烈烈的走,還是平平淡淡的過,總是對生活的態度問題。有舍纔能有得;衡量幸福的標準因人而異,或者愛好萬衆矚目、大約喜歡相扶到老,只要自己開心,旁枝末節並不重要。

神武門前,李衛靜靜的等待着陳翠的消息。從吏部出來,李衛連專供述職官員歇息的驛站都沒去,直接在出宮必經之路上等待着。

“這輩子,下輩子,下下輩子,我會對你很好很好。”馬車裡,陳翠偎依在李衛的懷裡,堅定的敘述一路走來心中腦海裡浮現的話。

“好,我等着。”

“豬頭啊你,你應該發誓對我也會很好很好,比我對你還要好,笨!”

“…”

71.李峮病重12.瞭解真相一57.婚禮7.彪悍的1008684.李衛當官!17.一封信引發的矛盾40.賭注62.暗生嫌隙85.辛勞父母經76.絹花(添加個名字)59.戰前總動員49.贖身風波85.辛勞父母經34.小院77.鬆開包袱25.前路漫漫15.李衛的才能66.家規誕生記16.濃情雞湯56.婚前安排22.鬥情敵35.榮舟到訪16.濃情雞湯10.商談46.對比立現28.勞動合同12.瞭解真相一55.財政大權18.戰鬥升級1.女主自白20.感動62.暗生嫌隙28.勞動合同77.鬆開包袱78.感情昇華27.甕中的小東西82.四爺冤枉!19.關係明朗化67.好事將近44.心安、變數41.倒黴的陳翠23.鬥情敵二56.婚前安排85.辛勞父母經8.遭遇四爺17.一封信引發的矛盾48.李衛來信71.李峮病重31.秘密揭穿72.四爺12.瞭解真相一9.搬家53.矛盾激化40.賭注35.榮舟到訪22.鬥情敵53.矛盾激化49.贖身風波33.李衛受傷64.反思50.禍從天降73.選擇6.第一回合38.改良版披薩67.好事將近19.關係明朗化76.絹花(添加個名字)15.李衛的才能69.小番外34.小院39.小番外21.嶽思穎17.一封信引發的矛盾82.四爺冤枉!30.牛郎織女艱難相會72.四爺49.贖身風波67.好事將近64.反思53.矛盾激化53.矛盾激化1.女主自白68.陳翠吃醋23.鬥情敵二86.正文完結!8.遭遇四爺15.李衛的才能62.暗生嫌隙1.女主自白62.暗生嫌隙36.秦氏56.婚前安排78.感情昇華48.李衛來信42.讀書84.李衛當官!
71.李峮病重12.瞭解真相一57.婚禮7.彪悍的1008684.李衛當官!17.一封信引發的矛盾40.賭注62.暗生嫌隙85.辛勞父母經76.絹花(添加個名字)59.戰前總動員49.贖身風波85.辛勞父母經34.小院77.鬆開包袱25.前路漫漫15.李衛的才能66.家規誕生記16.濃情雞湯56.婚前安排22.鬥情敵35.榮舟到訪16.濃情雞湯10.商談46.對比立現28.勞動合同12.瞭解真相一55.財政大權18.戰鬥升級1.女主自白20.感動62.暗生嫌隙28.勞動合同77.鬆開包袱78.感情昇華27.甕中的小東西82.四爺冤枉!19.關係明朗化67.好事將近44.心安、變數41.倒黴的陳翠23.鬥情敵二56.婚前安排85.辛勞父母經8.遭遇四爺17.一封信引發的矛盾48.李衛來信71.李峮病重31.秘密揭穿72.四爺12.瞭解真相一9.搬家53.矛盾激化40.賭注35.榮舟到訪22.鬥情敵53.矛盾激化49.贖身風波33.李衛受傷64.反思50.禍從天降73.選擇6.第一回合38.改良版披薩67.好事將近19.關係明朗化76.絹花(添加個名字)15.李衛的才能69.小番外34.小院39.小番外21.嶽思穎17.一封信引發的矛盾82.四爺冤枉!30.牛郎織女艱難相會72.四爺49.贖身風波67.好事將近64.反思53.矛盾激化53.矛盾激化1.女主自白68.陳翠吃醋23.鬥情敵二86.正文完結!8.遭遇四爺15.李衛的才能62.暗生嫌隙1.女主自白62.暗生嫌隙36.秦氏56.婚前安排78.感情昇華48.李衛來信42.讀書84.李衛當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