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7:二路

當今大崇法寺的主持了塵方丈,不但本身德高望重,極受大魏先帝與當今天子兩代帝皇的尊敬。而且在武林之中,同樣大大有名。他與龍華寺方丈二人,乃是齊名並稱。不過了塵方丈佛法造詣略高,而龍華寺方丈則武道修爲更深。可謂各擅勝場,倒也難分高下。

大崇法寺內,自然也有武僧。其中修爲最高的四人,分別名爲正智、正定、正音、正真。他們修煉大崇法寺的“金剛般若功”,皆已臻於最高境界的第十八層。更精擅拳、掌、指、腿、以及刀法、棍法、鞭法等各種武藝。在江湖之上,算是聲望極隆的後起新秀。合稱爲“崇法四大金剛”。

太清觀,論香火之旺盛,頗不及大崇法寺。但論及皇家的尊崇,還有在道門內部的地位,卻也並不輸給大崇法寺。

事實上,太清觀的當代觀主玄真子,就是從道門宗源真武宮出來的。論輩分,他還是當代真武宮宮主的師侄。其“太清心經”的正宗道門心法,已經修煉至爐火純青,返璞歸真的境界。一套“九宮連環劍”,更是道門中難得一見的劍法絕學。

玄真子座下有三名親傳弟子,分別名爲青雲、青石、青松。合稱“太清三友”。他們修爲雖然不及其師,但三人聯劍合力,卻能組成“太清三才劍陣”。威力比單打獨鬥時更激增十倍。可說摧枯拉朽,擋者披靡。就連峨嵋派三英二雲那樣眼高於頂的名門弟子,也不敢對他們有半分輕視。

相比起大崇法寺和太清觀,儒門崇心書院的實力,便相對較弱了。畢竟儒門比較崇文,縱然並不抑武,卻也不太熱衷。故此儒門中高手的比例,向來是少於佛、道二家的。

不過崇心書院的山長司徒偃,倒有些例外。他不僅曾經是一位妙筆生花,連中三元的狀元。而且在武道上修爲也不弱。所修煉的“正氣武典”,共分十層,只修煉一口浩然正氣。修煉至第五層以上時候,就能夠馭氣爲兵,根本無需使用刀槍劍棍等武器,

司徒偃的修爲,居然已經到了第九層。他曾經周遊天下,與七大劍派的掌門人們分別談文論武。事後七大劍派的掌門人,都一致對司徒偃的修爲交口稱讚,認爲司徒偃雖然不入江湖,但其修爲之高,絕對足以在泰山風雲碑上留名。

崇心書院裡,有六位教諭,分別負責向學員教授禮、樂、射、御、書、數等六藝。他們六人本來也各有姓名。但進入書院之後,便把本來姓名一概棄之不用。改名爲齊禮、楚樂、燕射、趙御、魏書、韓數。六人同樣修煉正氣武典,而且都已經到達了第七層以上。人稱“六藝君子”。在武林中同樣有着不薄的名氣。

諸葛太傅是三朝老臣,天子帝師。在“十二干城”中排名第二。現在顏崇和絕滅王一起叛變了,諸葛太傅便是當朝重臣之首。堪稱擎天白玉柱,架海紫金樑。

諸葛太傅親自上門拜訪崇心書院、大崇法寺、還有太清觀。則司徒偃、玄真子、了塵方丈等三人,都不能不給面子。當下,三人便把崇法四大金剛、太清三友、以及六藝君子等門下得力高手叫出來,讓他們聽從諸葛太傅吩咐。

此外,扁擔幫中,也來了幾位好手。分別是八大天王、牽牛尊者、還有“一帆風順”張泰順。以及“三元及第”的吳一悲、霍一怒、龍一笑。

八大天王是一個人,不是八個人。這個人又高又壯,還很有氣派。認爲自己“眼大耳大,鼻大嘴大,拳大腳大,名大命大”。所以自稱八大天王。

牽牛尊者則脾氣古板小氣,偏偏又自以爲豁達豪邁,脾氣古怪之極。他要是覺得你這個人不行,哪怕你是皇親國威,也休想讓他以正眼看你一下。但若是他覺得你很對眼,那麼簡直掏心掏肺,可以把自己錢袋裡最後一個銅板也拿出來給你。

吳一悲、霍一怒、龍一笑,他們是同門師兄弟,雖非親生兄弟,但數十年同起同居,早已經鍛鍊得相互心靈相通,默契非同尋常。三人同時運使三支長短各異的判官筆,相輔相承,攻守兼備,組成“三元及第”陣法,威力超乎想象。

“一帆風順”張泰順,這人做事精明能幹,八面玲瓏。師父交代下來的事,從來沒有他辦不成的。所以才得了個“一帆風順”的外號。

八大天王和牽牛尊者,是“發夢二黨”中,花黨黨魁花發財的至交好友。吳一悲、霍一怒、龍一笑等三人,卻和夢黨黨魁文作夢相交莫逆。至於張泰順,他更是文作夢門下大弟子。

“發夢二黨”和扁擔幫合併,花發財文作夢二人成爲了扁擔幫的長老,八大天王等人自然也順理成章,一起加入了扁擔幫。他們聽黃小石這位幫主說起,需要高手前往救援東堡和西鎮。於是一個個都自告奮勇。考慮到扁擔幫弟子有相當部分,本來都屬於“發夢二黨”。那麼由他們來率領這一路以扁擔幫作爲主力的援兵,就是再適合不過的了。

另一方面,方小侯爺前往朝廷各位勳貴家中,募集兵力的事,也辦得十分順利。趙國公、鄂國公、潞國公、衛國公、宋國公、盧國公等幾家一湊,就有六百多人了。再加上方小侯爺自己的快活侯府,以及其他勳貴之家。一千兵力輕易湊齊。而且還有三百多匹馬。一旦與叛軍交鋒,這三百多匹馬組成騎兵衝鋒,威力絕對非同小可。

另外,朝廷裡高手也是不少。尤其以刑部之中的捕頭,因爲經常要出動對付那些江洋大盜,獨行大盜,採花大盜之類作奸犯科者,所以最容易成名。比方說“捕風捉影”郭秋風;“千里神鷹”軒轅天;“鐵錐”莊洞。“插翅難飛”彭太正。都是燕趙之地頗有聲望的六扇門翹楚。

恰好,這四位名捕同時進白玉京辦理公務。事情雖然辦完了,卻因爲又突然發生絕滅王這樣一件意外,所以導致他們不得不滯留白玉京。諸葛太傅審閱公文時發現了他們,於是乾脆把他們也從刑部暫時借調過來,以加強援軍的實力。

事情辦得順利,時間也節約了不少。本來預計要第二天下午,才能組成援軍出發前往東堡與西鎮的。但實際上,還不到中午時分,援軍已經湊齊。

一千扁擔幫弟子,加上崇法四大金剛、太清三友、六藝君子,還有八大天王、牽牛尊者、張泰順、吳一悲、霍一怒、龍一笑等高手,由水龍吟和申虎禪率領,組成東路援軍,前往救援東堡。這一支援軍,人才濟濟,實力雄厚,故此戰意特別高昂。

一千勳貴家丁,加上郭秋風、軒轅天、莊洞、彭太正等四位名捕,由程立和方小侯爺二人率領,組成西路援軍,前往救援西鎮。

單看牌面,西路援軍似乎在實力上,要比東路援軍來得弱一點。但實際上,由於程立自己就在西路援軍之中,所以人數雖少,實際上力量反而更凌駕於東路之上的。

一切準備就緒。衆人再不耽擱。東西兩路援軍正式出發,浩浩蕩蕩出了白玉京的城門,隨即分別往東、西兩方而去。這也預兆着,程立與絕滅王之間的戰役,正式拉開了序幕。

158:無盡虛空60:百鍊鋼化爲繞指柔30:水漫金山221:破鏡難重圓6:儒門76:雷火地獄69:民不與官鬥5:過去81:獨劈華山58:元神一刀189:無可奈何136:刀客的宿命8:天災人禍91:火龍101:不可能的合作192:緣由181:決心112:機關妙術129:玩偶、金魚、蟋蟀235:神盾,雷錘75:趕盡殺絕10:雨霖鈴145:劍在人在,劍毀人亡104:般若水142:網187:佛燈降魔7:雕像55:原形畢露91:無情拆作鬼簫吟142:網90:崆峒85:勝負238:七色彩虹,飛蝗蔽天60:救星26:大打出手34:破敵184:心態之別(6000)12:快刀堂堂主64:不是高手的高手124:無爲有處有還無107:大凶日,諸事不宜55:原形畢露10:自然成魔89:壓力越大,成就越大183:仇極恨極(4000)98:禮物收,還是不收?105:惡化14:出手132:魔使77:電龍水魂107:大凶日,諸事不宜162:火山爆發131:隔空相思,凌空銷魂77:魔聚171:惡戰79:月下西湖1:御前奏對63:窮兇極惡之徒103:懷疑42:錯誤163:甦醒54:殺人與救人216:決裂98:伏擊127:挑戰狀189:攻城105:惡鬼106:等待與希望133:血書123:冰蓮70:失傳絕學204:紅塵不容客(4000)49:兄弟16:滅口109:當世神兵174:刀罡85:勝負171:回京覆命210:展眉38:女媧後裔44:降龍八打48:鼉龍37:不祥的預兆127:挑戰狀116:殺敵61:快刀257:試過再說169:萬物皆爲波動182:小箭傷心(6000)64:不染敵血誓不還224:非常之見147:獨行82:兵強馬壯金龍幫22:爲什麼?190:驚夢,迴雪,亂紅96:破綻83:善後193:自毀境界127:身份13:送別
158:無盡虛空60:百鍊鋼化爲繞指柔30:水漫金山221:破鏡難重圓6:儒門76:雷火地獄69:民不與官鬥5:過去81:獨劈華山58:元神一刀189:無可奈何136:刀客的宿命8:天災人禍91:火龍101:不可能的合作192:緣由181:決心112:機關妙術129:玩偶、金魚、蟋蟀235:神盾,雷錘75:趕盡殺絕10:雨霖鈴145:劍在人在,劍毀人亡104:般若水142:網187:佛燈降魔7:雕像55:原形畢露91:無情拆作鬼簫吟142:網90:崆峒85:勝負238:七色彩虹,飛蝗蔽天60:救星26:大打出手34:破敵184:心態之別(6000)12:快刀堂堂主64:不是高手的高手124:無爲有處有還無107:大凶日,諸事不宜55:原形畢露10:自然成魔89:壓力越大,成就越大183:仇極恨極(4000)98:禮物收,還是不收?105:惡化14:出手132:魔使77:電龍水魂107:大凶日,諸事不宜162:火山爆發131:隔空相思,凌空銷魂77:魔聚171:惡戰79:月下西湖1:御前奏對63:窮兇極惡之徒103:懷疑42:錯誤163:甦醒54:殺人與救人216:決裂98:伏擊127:挑戰狀189:攻城105:惡鬼106:等待與希望133:血書123:冰蓮70:失傳絕學204:紅塵不容客(4000)49:兄弟16:滅口109:當世神兵174:刀罡85:勝負171:回京覆命210:展眉38:女媧後裔44:降龍八打48:鼉龍37:不祥的預兆127:挑戰狀116:殺敵61:快刀257:試過再說169:萬物皆爲波動182:小箭傷心(6000)64:不染敵血誓不還224:非常之見147:獨行82:兵強馬壯金龍幫22:爲什麼?190:驚夢,迴雪,亂紅96:破綻83:善後193:自毀境界127:身份13:送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