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戰罷欲削權

翁中堂雖也是清流領袖。但這次他事先是先和光緒通了氣,也去見了西太后的。所以他的態度,賠償適可增加,是不想讓英國人過多再參與。而輕辦抗命殺俘將領,實際上則完全就是那個老妖婆的意思了。

翁中堂去見西太后的時候,光緒是在場的。那個老妖婆當時的話,讓光緒也不禁有些遲疑。

老妖婆的話說的是:“這劉克武如此年輕,又立了這麼大的功勞,要是讓他一直這麼下去的話,用不到他而立之年,咱就得給他個公爵都未必夠了。所以呀,適當的壓一壓打,讓他多歷練下,別讓他跟當年那個劉麻子一樣弄出驕毛來,不失是個好事。”

就這老妖婆的一句話,讓本來對劉克武信賴到一定程度的光緒和翁中堂,也不禁變了想法。

正如那個老太太所說,劉克武這次威海之戰一打完,那功勞可不比當年曾、左滅太平軍小多少了,該封個什麼爵位在見那老太太之前,光緒和幾個軍機大臣、王爺們談話的時候就都已經有數了。

人不過二十二。爵位先上去了,才幹又在那放着呢,光緒也害怕再弄出個總愛沒事跟朝廷背道而馳的大才之人來。到時候用也不是,殺也不是的,那是等於給他自己找不自在。所以他就接受了西太后的意思,他一接受他那老師也就接受了。

在威海蔘戰各軍戰後的調度上,慶王爺、榮祿則和翁中堂、李鴻藻等人形成了完全的兩個陣營。慶王和榮祿一派,主張的是甘軍南調江蘇或北調河南,回甘肅也可。而清流一黨則又擔心劉克武在山東尾大不掉,所以提出了分新南軍的法子。

清流最後更是直接將矛頭以李鴻藻爲領先,指向了劉克武。李鴻藻大舉祖例、律法,漢人封疆者雖有先例,卻不兵權與政權都交入一人之手的前例,更何況劉克武還只個是剛過弱冠之年的青年武將。

滿清王朝定下的重文輕武,讓李鴻藻當成了力爭削奪劉克武一部權利,以免其做大的最強口實。慶王爺和榮祿當時聽到他的話,被噎的無言以對。

誰讓劉克武就是個橫空而出的小把總呢,他們想幫着爭取更大權利,也被滿清歷代祖宗定下的規矩給擋住了。不過慶王爺畢竟是晚清之中最後兩位真正有點能耐的王爺,最後還是提出了一個相對讓劉克武很受保全的計劃,並得到了光緒和清流的同意。

整個上午,在山東這些事情上讓整個金鑾殿都是在爭論中度過了。最後還是光緒一錘定了音,到了正午十分,德公公又被派出了紫禁城,向着山東宣旨來了。

在威海的劉克武自然不會知道北京所發生的那些事情,睡了一個安穩覺之後,北京兵部的電報先送到了手上。

甘軍就地休整三日。新軍南鎮直屬各營、堂即刻與第四標、第一標遷至濟南和濟寧駐防。第二標、第三標調駐到魯南、魯西各地駐防,將膠東一帶仍交嵩武軍遷防膠州、青島,北洋水師各部就地重整駐防登州。

按着兵部這部署,劉克武似乎看出了一些端倪。與丁汝昌、董福祥和孫萬齡交代完之後,一回到自己的房間,就將目光注視向了坐在自己面前的衆部下臉上。

微作沉思,劉克武擡頭盯向劉朝先,開口說到:“達初你從這兵部諜文之中,可看出些什麼嗎?”

習慣了有話直說的劉朝先,立即接話回到:“朝廷這準是想要將咱們兄弟分開,以兩標調魯南和魯西,而濟南和濟寧則由大哥和潘叔來駐防,如此一來我新南軍名爲操練依舊,實則已被分開。故小弟認爲,朝廷很可能是要將咱們分而用之了。”

坐在邊上的劉克文在他的話音一落,馬上就搶過話接口說到:“這朝廷是要做什麼?拉完磨就殺驢不成?把咱新南軍分開了,還怎麼能達到操練統一和成軍協調?”

苦笑一下,劉克武看了自己哥哥一眼後,搖着頭說到:“此必爲清流所爲,他們呀,這是又和太后一樣。想着不讓咱們尾大不掉,又不想咱們喪失戰力啊。不過,他們想分開咱兄弟,咱們也無辦法,硬扛肯定會給扣上個抗命不遵、結黨營私的口實。可這要是真分開,散則難成軍、步調難一致,可該如何應對呢?”

話一說完,劉克武將目光轉向了自己剩下的三大智囊的身上。楊度官職最高,智用最甚,王永江偏於財經而不善於朝政之勾心鬥角,吳景濂精於處事頗有權謀之術。

若韓玉國還在,劉克武倒是真的會立即就去問他,四人之中也只有韓玉國的才幹能與楊度一樣,稱的上是全才,能在這樣的時候全面的幫助自己考慮對策。可惜,畢竟逝者已逝,劉克武只能先將目光緊盯到了楊度的身上。

見劉克武盯上了他,用眼神向他詢問起對策,楊度略作思考後說到:“分,對我復興社之發展有利也有弊,只看仲遠你要如何跟朝廷,爲咱兄弟們多要些權利了。有權則分,無權則拖,諒朝廷也不能在此時拿你我兄弟真去法辦。”

“這弊處我倒是看到不少,可這利處何來?”劉克武也不神仙,雖然有着超越這個時代百年還多的學識,但眼前這樣的情況,卻並不是學識就能洞悉的。

國仕之能,楊度此時展現出了他的本事。看着劉克武他淡笑了一下後,楊度用手輕輕敲打着桌子開了話說到:“朝廷想將我們兄弟分開,以我諸兄弟浴血天津、再戰威海曠世奇功,則必加官晉爵以滋嘉獎後纔會成行。只要諸兄弟中,有人也可高位重權,有復興社之綱領,有兄弟之間之重情在先,則名分實爲增加我復興諸君之實力爾,此爲第一利也。”

的確,經過天津之戰,威海之戰後,整個新南軍現在的高級將領中,真的是各個都已經戰功卓著。在此時的滿清朝廷之中,放眼天下還真就沒哪支軍隊和哪個其他軍隊中的將領,在功勳之上能與新南軍諸人相比。

武將功大,朝廷若想調離,按清朝的慣例必然性的都先要加上官,所以這一點上劉克武和在場的衆人都沒其他的意見。但楊度舊說的是話外之音,那明顯就是說要讓劉克武去向朝廷爲這些人爭取,這倒讓劉克武爲難了起來。

要知道,滿清三百年以來,的確有過倚功向朝廷要官的人,但那些人卻很少有好下場的。遠至開國之初的三藩。近至老爵帥劉銘傳,哪個的下場似乎都沒好的了。

而之前的淮軍曾國藩、湘軍左宗棠雖然也曾倚功邀賞過,但當時人家那情景可要比此時的新南軍要緊急的多。曾、左邀功索賞之時,乃是滿清對戰太平軍最危急之時,而此時的新南軍已經把日本人打敗,情況是完全不同的。

正因爲這些原因,楊度的話說完之後,在場的所有人都陷入了短暫的沉思之中。最先再開口的,依然是劉克武。

重新擡頭掃視了一圈面前的衆人,最後將目光再落向楊度後劉克武對着她問到:“若強索定爲朝廷所惡,即使現時可以讓諸兄弟得到功與賞相等的封賞。日後難保不爲朝廷所不容而遭與老爵帥相同的待遇。不知皙子你既已提此說,可是已有了具體的應對之策?”

微微一笑,楊度堅定的點了下頭,說到:“不錯,仲遠和各位擔心的事,在下也想到了。但各位莫忘了,當年的老爵帥和現在的咱們,有一個最大的不同。這個不同,決定了仲遠不需要自己真正去出面向朝廷來要封賞才分兵,也就不會引來朝廷的厭惡了。”

頓悟之感,劉克武被他這話一點,恍然大悟卻又不是真的很吃準。所以,用詢問的口氣接話對着楊度又問到:“你是說,以三王出面,爲咱們去爭取大封賞以達分強不弱之策?”

重重的點了下頭,楊度還是保持着他那微笑對劉克武回到:“不錯,慶王雖可能一人之力頂不住清流之派的齊攻,但倘若仲遠你再搬出恭王、莊王,再請還在日本的李中堂、朝中的榮中堂一同出面相助。呵呵,那你說,朝廷還會把問題之關鍵轉移到咱們這來嗎?”

恍然明瞭,劉克武也露出了笑容,接過他的話說到:“兵部雖已經分兵,卻不知該爲各位兄弟要什麼職務,才能最大程度的保存咱們的實力和消息溝通呢?若要出各省撫藩,想必有三王兩中堂相助應該也不是難事,但倘使要到個什麼西南、東南之地的撫藩之權,則我新南軍消息交通上則必難矣,還是難以達到分兵不分心之目的。”

半天沒說話的劉朝先在劉克武這話說完後,突然笑了一下後,接話說到:“這有何難?魯南近江蘇,魯西近安徽,而那兩省現無真正精銳之師,只有各幾千綠營爲主防力。加上各縣之團練,其兵力駐防之上,也仍不足吧。”

【……第164章 戰罷欲削權 文字更新最快……】@!!(下載本書請進入或者搜索“書名+哈十八”)您可以在百度裡搜索“毅軍突起 哈十八”查找本書最新更新!

第244章 狀元才,只是新潮前奏曲第251章 改軍歌,政客大言竟四用第129章 入魯即佈防序章楔子第474章 滅神戰,再有神靈也無奈第487章 釋疑竇,次級奪地孫罵舊第133章 工兵也威武第08章 去你娘大清第119章 戰末痛屠狗第356章 五督事,竟是羣臣共保果第76章 殺張放薄時第128章 袁某人下跪第237章 擊叛軍,戰俘顯威亂軍散第75章 雙匪獸性發第248章 審結驚第461章 大戰起,部署之後收租界第318章 娶茹兒,柔情綿意兄弟嘻第220章 招標起,西廂雲雨東廂淚第166章 水師要重建第375章 逼日本,析外空軍安臣心第40章 再戰虎山時第247章 獲授權第211章 明標價,大揭逼貸之計謀第204章 岳父之所求第46章 高升別九連第259章 辦結案,蘭陵初成小氣候第256章 訊女俘,斥言駁倒日人論第415章 海上遇,強令運兵甲溪戰第300章 家團圓,大婚之前羣豪至第429章 舍小我,求大保及至軍保第321章 民主策,先制克武好亦壞第72章 奕匡的謀奪第53章 廣安門新秩第264章 觀基地,新南之龍真才幹第395章 會使團,引洋論以制列強第407章 收海關,掃黑令下工假定第210章 露虛底,揣測帝王心中事第99章 絕不做傀儡第228章 交換法,礦權小開換巨資第147章 定策帝后贊第271章 定路策,再反血流必成河第281章 大進展,強學強政再取權第381章 定議長,旗爵廢改再逼君第369章 釋出身,罪魁確是漢家女第433章 上武夷,美人伴遊美景夕第214章 公車訊,官屠利刃試鋒芒第354章 軍機處,初見張劉首上朝第167章 新爵悉條約第457章 詳冤情,定行同歸初見情第131章 威海戰役起第145章 勇謀震朝野第67章 王命再結拜第229章 折傲氣,勃郎寧臣服初定向第258章 定毒計,楊士琦獻計不敵第94章 大戰倒計時第298章 分權術,恩義定心又佈局第479章 十一議,諮議會中露風暴第269章 肅軍紀,統帥親參基層訓第209章 府門前,笑看餓犬來爭食第39章 除惡斂巨財第342章 大序開,太醫之探新旨到第232章 軍火定,商匪大叛禍終起第75章 雙匪獸性發第53章 廣安門新秩第02章 靠山夠堅挺第491章 孫文至,揭開炮轟克武言第250章 拆敵招,二讀巧用帝心術第466章 攻城戰,海航展威聶帥服第134章 新軍三字經第411章 論時勢,以戰拒婚開戰幕第64章 大謀仕管家第281章 大進展,強學強政再取權第484章 東京戰役(三)第332章 警備現,引出建軍兩年事第485章 東京戰役(四)第397章 會孫文,竟然是和平演變第251章 改軍歌,政客大言竟四用第220章 招標起,西廂雲雨東廂淚第159章 前戰後放水第338章 論康黨,猜度帝爲定應策第97章 賭場英四魁第381章 定議長,旗爵廢改再逼君第255章 登泰山,緝拿亂軍之首犯第484章 東京戰役(三)第231章 你造槍,其他一切都莫愁第302章 妻重傷,強克心神析賊魁第52章 面見恭親王第180章 官屠來入魯第241章 小愜意,賢妻督導捷報傳第462章 事變起,大戰揭幕輕入朝第25章 劫滅漢奸府第149章 點兵震董帥第113章 光緒的躊躇第279章 至兗州,先見鬧市俠公子第311章 黨政綱, 三國民定大未來第220章 招標起,西廂雲雨東廂淚第37章 朝廷又封賞第250章 拆敵招,二讀巧用帝心術第89章 一個大意外第143章 三軍同進攻
第244章 狀元才,只是新潮前奏曲第251章 改軍歌,政客大言竟四用第129章 入魯即佈防序章楔子第474章 滅神戰,再有神靈也無奈第487章 釋疑竇,次級奪地孫罵舊第133章 工兵也威武第08章 去你娘大清第119章 戰末痛屠狗第356章 五督事,竟是羣臣共保果第76章 殺張放薄時第128章 袁某人下跪第237章 擊叛軍,戰俘顯威亂軍散第75章 雙匪獸性發第248章 審結驚第461章 大戰起,部署之後收租界第318章 娶茹兒,柔情綿意兄弟嘻第220章 招標起,西廂雲雨東廂淚第166章 水師要重建第375章 逼日本,析外空軍安臣心第40章 再戰虎山時第247章 獲授權第211章 明標價,大揭逼貸之計謀第204章 岳父之所求第46章 高升別九連第259章 辦結案,蘭陵初成小氣候第256章 訊女俘,斥言駁倒日人論第415章 海上遇,強令運兵甲溪戰第300章 家團圓,大婚之前羣豪至第429章 舍小我,求大保及至軍保第321章 民主策,先制克武好亦壞第72章 奕匡的謀奪第53章 廣安門新秩第264章 觀基地,新南之龍真才幹第395章 會使團,引洋論以制列強第407章 收海關,掃黑令下工假定第210章 露虛底,揣測帝王心中事第99章 絕不做傀儡第228章 交換法,礦權小開換巨資第147章 定策帝后贊第271章 定路策,再反血流必成河第281章 大進展,強學強政再取權第381章 定議長,旗爵廢改再逼君第369章 釋出身,罪魁確是漢家女第433章 上武夷,美人伴遊美景夕第214章 公車訊,官屠利刃試鋒芒第354章 軍機處,初見張劉首上朝第167章 新爵悉條約第457章 詳冤情,定行同歸初見情第131章 威海戰役起第145章 勇謀震朝野第67章 王命再結拜第229章 折傲氣,勃郎寧臣服初定向第258章 定毒計,楊士琦獻計不敵第94章 大戰倒計時第298章 分權術,恩義定心又佈局第479章 十一議,諮議會中露風暴第269章 肅軍紀,統帥親參基層訓第209章 府門前,笑看餓犬來爭食第39章 除惡斂巨財第342章 大序開,太醫之探新旨到第232章 軍火定,商匪大叛禍終起第75章 雙匪獸性發第53章 廣安門新秩第02章 靠山夠堅挺第491章 孫文至,揭開炮轟克武言第250章 拆敵招,二讀巧用帝心術第466章 攻城戰,海航展威聶帥服第134章 新軍三字經第411章 論時勢,以戰拒婚開戰幕第64章 大謀仕管家第281章 大進展,強學強政再取權第484章 東京戰役(三)第332章 警備現,引出建軍兩年事第485章 東京戰役(四)第397章 會孫文,竟然是和平演變第251章 改軍歌,政客大言竟四用第220章 招標起,西廂雲雨東廂淚第159章 前戰後放水第338章 論康黨,猜度帝爲定應策第97章 賭場英四魁第381章 定議長,旗爵廢改再逼君第255章 登泰山,緝拿亂軍之首犯第484章 東京戰役(三)第231章 你造槍,其他一切都莫愁第302章 妻重傷,強克心神析賊魁第52章 面見恭親王第180章 官屠來入魯第241章 小愜意,賢妻督導捷報傳第462章 事變起,大戰揭幕輕入朝第25章 劫滅漢奸府第149章 點兵震董帥第113章 光緒的躊躇第279章 至兗州,先見鬧市俠公子第311章 黨政綱, 三國民定大未來第220章 招標起,西廂雲雨東廂淚第37章 朝廷又封賞第250章 拆敵招,二讀巧用帝心術第89章 一個大意外第143章 三軍同進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