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風雲

甲午風雲

整個甲午海戰,大致分爲三個階段,而《甲午風雲》所描寫的,主要是中間階段,即“黃海大戰”。過去只知道這是中國歷史上的一大“悲劇”,孰不知在這一戰爭中體現了中國人民的英雄氣概,不畏強敵的光榮傳統。

——李默然《鄧世昌形象的創造》

影片檔案

拍攝年份:1962年

黑白/彩色:黑白

出品:長春電影製片廠

編劇:希儂、葉楠、陳穎、李雄飛、杜梨

導演:林農

攝影:王啓民

主演:李默然 飾演 鄧世昌

浦克 飾演 丁汝昌

王秋穎 飾演 李鴻章

李頡 飾演 劉步蟾

龐學勤 飾演 王國成

周文彬 飾演 方伯謙

榮耀

第三屆國產影片“百花獎”羣衆評選前三名故事片、編劇、導演、男演員、攝影、美工。

榮獲第十二屆菲格拉達福茲國際電影節評委獎。

事件:甲午戰爭和黃海海戰

甲午戰爭

甲午戰爭,也稱“中東戰爭”、“中日甲午戰爭”。是於1894—1895年發生的中日戰爭。日本爲奪佔朝鮮和發動侵略中國的戰爭,曾作了長期準備。1894年趁朝鮮政府請求清政府協助鎮壓東學黨起義,出兵侵佔朝鮮,7月突襲中國海軍。8月1日,雙方正式宣戰。9月日軍經平壤戰役控制了朝鮮全境;又經“黃海戰役”,掌握了制海權。10月日軍分陸海兩路進攻中國東北,佔領九連城、安東(丹東),接着先後佔領大連、旅順、威海軍港。次年3月,控制了遼東半島。雖然中國人民和愛國官兵英勇作戰,但因清政府腐敗無能,最終戰敗。1895年4月17日,清政府與日本簽訂喪權辱國的《馬關條約》。

黃海海戰

黃海海戰也稱“大東溝之役”,甲午戰爭中對的著名戰役。1894年7月中日甲午戰爭爆發後,9月16日,清北洋海軍提督丁汝昌率艦隊護送運兵輪船,在黃海大東溝登陸。17日晨返航時遭到日本艦隊的襲擊,丁汝昌下令應戰。日本艦隊利用中國主力艦隊定遠、鎮遠在前,即利用速率快、炮位多的優點繞向側後進攻揚威等艦,而以首炮轟擊定遠、鎮遠兩艦背面。廣甲、濟遠兩艦臨陣撤離,其餘的艦隊奮力還擊,重創日本的旗艦鬆島及赤城、比睿、京西丸等。中國致遠艦管帶鄧世昌、經遠艦管帶林永升督率士兵奮戰被創。兩艦沉沒。少數官兵獲救。是役接戰5小時,以日本的艦隊先撤離戰區而告終。北洋艦隊損失戰艦6艘,死傷管帶以下千餘人,日艦5艘受重創,死傷艦長以下600餘人。

人物:鄧世昌 丁汝昌 李鴻章

鄧世昌

鄧世昌(1849—1894)是清末海軍將領,字正卿,廣東番禺人。福建船政學堂首屆畢業生,擅長測量駕駛。歷任海東雲、振威、鎮南、揚威各艦管帶。1887年(光緒十三年)被派赴英、德,爲北洋艦隊接收致遠等四艦。後升副將加總兵銜,兼致遠艦管帶。次年擢總兵加提督銜。1889年補北洋艦隊中軍中營副將。1894年9月17日在中日黃海海戰中,雖彈盡艦傷,仍下令猛撞敵艦吉野號,不幸被魚雷擊中,與艦上200餘名官兵壯烈犧牲。

丁汝昌

丁汝昌(1836—1895)是清末廣東豐順人,字禹生,又作雨生。貢生出身。早年參加太平軍,隨程學啓投降湘軍。參加鎮壓捻軍,累遷提督。1875(光緒元年)被派赴英國購軍艦,回國後統領北洋水師。1888年北洋艦隊編成,任海軍提督。1894年加尚書銜。中日甲午戰爭爆發,9月率北洋艦隊護送運兵船赴朝鮮,回程中在大東溝海面遭日本艦隊截擊,發生黃海海戰。接戰受傷,仍堅持督戰。後奉李鴻章命退守威海衛(今山東威海)。次年2月,日本海陸圍攻威海衛,力戰不勝,在劉公島服毒自盡。

光影故事

1894年(干支紀年爲甲午年)7月,劉公島北洋水師衙門的議事廳內,提督(艦隊司令)丁汝昌、旗艦“定遠”號管帶劉步蟾、“致遠”號管帶鄧世昌、“經遠”號管帶林水升等衆北洋水師將領圍立於海圖桌四周。丁汝昌沉重地向大家說明:“從目前的局勢看來日本人的野心是很明顯的。”他指向地圖上的一處地方又說道,“日本人的陸軍在這裡包圍了我們的陸軍,他們的海軍也在海上他們盡力尋找戰機。明天我們的快船‘濟遠’、‘廣乙’護送運兵的商‘高升’號去增援陸軍。”

鄧世昌迫不及待地站起來向丁汝昌說:“丁軍門,目前只用兩艘快船去護送運兵商船極爲不妥。爲了安全之計,依標下意思,我們北洋水師全隊馬上升火起錨前去接應……”沒等他把話說完,劉步蟾就離座站了起來不以爲然地看了鄧世昌一眼,然後向丁汝昌說道:“鄧大人未免把局勢看得過於嚴重了!目前日本與中國並未宣戰。如果把北洋水師全隊開出港口,反而會引起日本人開戰,他們會說是我們挑起戰爭。再說全隊出發不是小事情,中堂未必答應……”他故意停頓了一下,想以此來引起大家的注意。

這時候,英國的海軍顧問驕傲地宣稱“高升”號運兵船懸掛英國國旗,日本軍艦不敢貿然攻擊。美國顧問更是誇下海口,說如果日本不顧國際法的規定敢於挑起戰爭的話,美國政府一定會主持公道。鄧世昌憂慮地說道,日本蓄謀已久地想挑起戰爭,如果不採取防範措施很可能會貽誤戰機。這時“經遠”管帶林永升站起來也贊同鄧世昌的建議。然而劉步蟾仍然以李中堂大人知道了會怪罪爲由,拒絕了鄧世昌提出的出海護衛“高升”號運兵船的計劃。

聽了鄧世昌的一番言論後,丁汝昌對劉步蟾說:“步蟾,我們不能看着‘濟遠’、‘廣乙’有失。尤其是‘濟遠’,它是鐵甲快船,如有不測中堂會怪罪你我。”於是他站起來向船員下命令道:“目前時間緊迫,請諸位馬上回船生火等候起錨的命令。”

劉公島港灣水域,各艦煙囪冒着濃煙,前桅上的三色管帶旗刷刷作響。艦隊升火待發。鄧世昌在大副陳金揆陪同下巡視戰備。老水手緊握着錨機操縱桿待命起錨。

就在這時,艦隊收到了軍門打出的“熄火”旗號。鄧世昌匆匆穿過提督衙門大廳,快步走入提督簽押房。他忘了禮節,也沒有等丁汝昌詢問就說明了自己的來意。丁汝昌沒有迴應,而是從案上取了一份電報遞給鄧世呂,示意讓他看。

鄧世昌看完電報擡起頭來,他那拿電報的手微微顫抖着。電報上署有“直隸總督兼北洋通商大臣李鴻章”字樣,上面再三強調不準出海,並且表示違反軍令者以軍法處置。鄧世昌氣憤地大聲說李中堂斷送了“濟遠”、“廣乙”。看到事情沒有轉機,鄧世昌欲哭無淚,任電報從自己手中滑落。

日本軍曹揮動指揮刀,高昂的炮口噴出火舌,炮管向後微微晃動,炮口飄散着硝煙。炮彈在海面激起高大的水柱,在水柱包圍中有急駛的中國運兵船隊——“濟遠”、“廣乙”和“高升”。“吉野”號艦橋上伊東佑亨指着中國船隊,命令“浪速”號攻擊“廣乙”號,“秋津州”號攻擊“高升”號,他們的旗艦進攻“濟遠”號,並且一定要打沉它們。日本軍艦轉向,各自撲向目標。

“濟遠”號舷側激起高大的水柱,海水直濺到後甲板上。水手們的臉上沾滿了海水。炮手和李仕茂不時地回頭向艦橋張望,等待管帶方伯謙下達炮擊命令。但是過了許久沒有聽見任何一個官員應答。王國成感到納悶,於是他從扶梯躍上艦橋直接走到了“濟遠”號的指揮室,向管帶方伯謙跪着大聲報告:“後炮準備好了,方大人!您下命令,我們開炮!我們能打沉它。”

方伯謙恐懼地看着“廣乙”號上騰起熊熊大火。於是向王國成揮揮手:“王國成,‘廣乙’起火了。快!快掛白旗!”

王國成站起來,頭也不回地轉身奔下艦橋。他氣憤地從腰裡抽出匕首砍斷了方伯謙懸掛起的白旗,一把將其扔到海里任其隨着海浪漂泊,然後他站在扶梯上振臂高呼:“弟兄們!當官的怕死,咱們可是好漢,咱們打!”。他不顧私自開炮會受到砍頭處罰的危險,毅然決定抗擊日本軍艦的炮火攻擊。李仕茂抱着一發炮彈,迅速送入炮膛。王國成猛地關上炮栓,緊拉拉火索,大聲喊道:“鬼子!看炮!”

一聲巨響過後“吉野”號後艙中彈起火,日本水兵一片慌亂。站在“吉野”號艦橋上的伊東佑亨驚叫一聲跌倒在地。少佐艦長扶起跌倒的伊東佑亨,伊東佑亨強掙扎着挺起身子下令撤退。

另一方面,日本戰艦“秋津州”號正在向‘高升’號抵近炮擊,“高升”號騰起濃煙。這時,被魚雷擊中的“高升”號開始下沉,但是士兵們仍在用步槍射擊,甲板淹沒了,艦橋上的士兵繼續射擊,一直到桅杆上最後的一個士兵,仍舊在射擊。桅杆漸漸消失在波濤裡,水面有一支槍刺閃着銀光……

戰後,卑鄙無恥的方伯謙冒領軍功。爲了達到獨吞朝廷獎賞的兩千兩銀子的目的,他告訴王國成朝廷因爲他私自開炮而要問罪,還告訴王國成因爲他的父親曾經參加過太平軍,這會導致罪上加罪。他還假惺惺地給了王國成二十兩銀子,想用錢打發王國成離開。王國成不堪受辱,一氣之下,離開了濟遠號戰艦。

同僚李仕茂非常同情

王國成的悲慘遭遇。他好心的將無處可去的王國成安排到自己的家裡,讓他和父親妹妹一起捕魚。“羈鳥戀舊林,池魚思故淵”。安逸的捕魚生活怎麼能容下王國成那顆曾經擁抱過大海的壯志雄心。細心的李世英(李仕茂的妹妹)看出了他的煩惱,鼓勵他去投奔鄧世昌大人。她對王國成說到鄧世昌大人英勇無敵,連日本人都給他敬禮。李大爺(李仕茂的父親)也鼓勵他去繼續爲自己的事業而奮鬥。於是,在李世英父女的幫助和鼓勵下,王國成去投奔“致遠”號管帶鄧世昌了。

“致遠”號管帶官艙裡,王國成站在鄧世昌面前訴說着整個事情的經過。鄧世昌怒容滿面地來回踱着步,艙內空氣好像凝結了。但是當王國成懇求鄧世昌收留下自己的時候,鄧世昌卻有些猶豫,因爲按照北洋水師的規定,接受被除名的水軍士兵是要受處罰的。王國成在地板上跪下央求道:“鄧大人您就收下我吧。威海的百姓們都說要是讓鬼子打進來,不光是霸佔了我們土地,百姓還得當牛當馬一輩子不能翻身。”深受感動的鄧世昌一把扶起王國成,吩咐水手帶王國成去換“致遠”的號衣。王國成高興地謝過鄧世昌之後,就立即去後艙換上了“致遠”的軍服。

威海百姓不甘忍受日本海軍的軍事威脅,請求鄧世昌向朝廷上一道萬民折,請求批准與日本開戰。於是鄧世昌帶着萬民折趕到了天津。當時,李鴻章正在宴請各國列強,他仍然寄希望於這些人的中間調停。在二堂的鄧世昌看着裡面的觥籌交錯,耳邊聽着安逸之聲,頓時感到非常氣憤。他憤憤地扭轉身,一不小心帶翻了果盤。李鴻章聽到之後非常生氣,將鄧世昌傳喚到客廳。鄧世昌義正詞嚴地駁斥了外交官羅皮爾顛倒黑白的詭辯。他怒斥羅皮爾所說的北洋艦隊首先進攻日本艦隊的錯誤言論引起了外國列強們的不滿。惱羞成怒的外國列強紛紛離席而去。

李鴻章端坐太師椅上,滿面怒容地質問鄧世昌:“你們不在威海帶領兵船,到天津有什麼事呀?”

丁汝昌仰面跪稟:“稟告中堂,如今大敵當前,北洋水師官兵託門生面呈這份破敵條陳……”說到這裡,鄧世昌急忙遞上威海百姓請戰日本的萬民折。

“什麼?”李鴻章勃然大怒地站了起來,“你這是煽動百姓,這是謀反!”

鄧世昌倔強地說:“中堂!百姓爲的是保住大清江山。”

李鴻章拍桌子:“放肆!”

書齋內一瞬間變得異常寂靜。李鴻章冷冷地說道:“你們哪裡懂得洋務外交!日本人無故向我挑釁,列國自有公論,必然會羣起干涉。如今是以夷治夷,才能保持和局!”

鄧世昌向前走了一步:“中堂,恕標下直言,您還看不到嗎?那些外國公使有一點誠意嗎?他們除了一些虛假的外交辭令,就是袒護日本,指責我們。說什麼我們保衛自己的江山是輕舉妄動,說什麼這次戰役是我們引起的。如果按美國公使的建議,不是要束縛住我們的手腳,任人宰割嗎?中堂!這是陰謀!目前我們首要之務:厲兵秣馬,奮起禦敵。這是北洋水師全體官兵的意願,也是全國民意……”

李鴻章身子微微戰慄,依然沒轉過身:“不要講了!來人!”

衆親兵大聲應:“喏!”

一直站在一旁聽着的丁汝昌急忙下跪,請求道:“啓稟中堂,世昌抗敵心切,語多冒犯,請中堂念他爲朝廷的忠心。另該員戰功卓著,才能過人……門生願以頂戴花翎擔保。”

這時皇上的聖旨和太后的懿旨先後到來,詔令李鴻章檢閱北洋水師,準備迎接倭寇的挑戰。丁汝昌喟嘆聖旨來得太晚,可惜了“高升”號運兵船上的陸軍士兵喪生倭寇之手。

回到港口的鄧世昌閉門不出,想着怎樣才能將萬民折遞交給中堂大人。經過幾日思考,鄧世昌下定決心,並告訴手下官兵與百姓要趁着中堂大人來檢閱水師的時候再次請戰,報國護民。大家被鄧世昌甘冒殺頭危險爲民請戰的精神所感動。

這天早上,李大爺和李世英機智地捉住了一個密探,並將其交給“致遠”號軍艦官兵。在審訊過程中,鄧世昌發現這個人竟然是日本人。這個人就是美國外交官羅皮爾,他身上帶有一張威海的佈防圖。原來,他是日本的間諜,這次的任務就是將威海的佈防調查清楚以便於日本作戰。鄧世昌感覺到問題非常嚴重,他意識到日本人已經有行動了。他命令將羅皮爾收押,準備趁李鴻章檢閱水師的時候一起上報。

第二天,李鴻章在左右的簇擁下,在旗艦“定遠”號上檢閱水師。首先進行的是陣法操練。即每一條船按照規定的隊列駛過李鴻章的座船,並按例鳴炮以表示對中堂大人致敬。前面軍艦的陣法操練都沒有問題,但是當“致遠”號駛過李鴻章坐鎮的“定遠”號艦首時並卻沒有鳴炮,啞然而過。李鴻章馬上沉下了臉,官員們驚愕地望着丁汝昌。丁汝昌目瞪口呆不知道如何回答。

“致遠”艦上,大家更是一頭霧水,因爲平時根本沒有出現過這種情況。最終經過檢查發現原來是彈藥有問題,本來應該是填滿火藥的炮彈裡卻填充了沙子。在接下來的單船打靶演練中,按照鄧世昌的要求,重新換上彈藥的致遠艦如虎添翼,百發百中。這讓丁汝昌終於略微寬了心。

演練結束之後李鴻章對於“致遠”軍演非常滿意,並且賞銀兩千兩給“致遠”全艦官兵。這時劉步蟾和方伯謙以鄧世昌在陣法操練中沒有鳴炮是對中堂大人的蔑視爲由,要求對鄧世昌治罪,於是鄧世昌將事情的緣由詳細地向李鴻章陳述了一遍。李鴻章非常震怒,命令隨行的軍械局總辦張士珩嚴查此事。

緊接着,鄧世昌將抓到日本間諜羅皮爾一事上報李鴻章。由於羅皮爾已經加入美國國籍,所以美國顧問橫加阻攔對於羅皮爾的懲處。李鴻章爲了不得罪美國政府,不顧丁汝昌和鄧世昌的再三勸阻,將羅皮爾交給美國大使館進行處理。不甘心的劉步蟾又誣告鄧世昌的這些舉動是譁衆取寵,沽名釣譽。李鴻章聽後大怒,下令奪去鄧世昌的頂戴花翎,並將其逐出大廳。丁汝昌上奏李鴻章說鄧世昌是用兵使船的好手,希望給鄧世昌一次機會讓其戴罪立功以觀後效。他願意用自己的頂戴花翎保鄧世昌,林永升和其他的海軍將領都願意保鄧世昌。但是李鴻章不爲所動,他怒斥鄧世昌不識擡舉,並表示絕不能姑息養奸貽誤戰機,嚴厲地告訴大家以後誰若再言與日開戰,格殺勿論。

沒有海軍衛護的威海受到日軍肆無忌憚的攻擊。日本軍艦到處攻擊漁民,李世英不幸被炮火擊中身亡,李大爺悲憤地怒斥清政府安得什麼心。鄉親們和水兵一致請求鄧世昌抗擊侵略者。

北京養心殿內,慈禧太后顫巍巍地站起來,太監馬上走上去扶她。她大聲說道:“今天王爺、大臣都在這兒,都知道這是爲了社稷江山,出於不得已而宣戰。如今是皇上親政,讓他下一道宣戰詔書就是了!”。其實,朝廷表面上宣戰,實質上是希望求和。慈禧太后在廷議過後,單獨將李鴻章留了下來,並且授意李鴻章儘量避免與日方發生軍事衝突,密令他做好與日方談判的準備。

由於此時全國一片主戰聲調,李鴻章決定啓用主戰派的鄧世昌以掩人耳目。威海人民給鄧世昌送來物資爲其壯行,李大爺和鄉親們更是送來一塊書寫着“保國衛民”牌匾。鄧世昌深受感動。

被釋放的羅皮爾從收買的電報員那裡得到李鴻章發給丁汝昌密電,從而得知清政府軟弱無能,避免和日軍艦開戰的信息。

“定遠”號艦橋上,各艦管帶陸續到齊,都在向海面眺望。方伯謙在望遠鏡裡隱約地看到駛來的各艦均懸美國旗。他放下望遠鏡如釋重負地告訴大家這是一艘美國軍艦,並且得意地說道由於美國是中立國,所以不用擔心。但是經過鄧世昌的仔細辨認,發現這是一艘懸掛着美國國旗的日本軍艦——“吉野號”。

大家坐在“定遠”號議事廳裡,商量着應對辦法。最終丁汝昌決定按照鄧世昌制訂的作戰計劃開展實施。北洋艦隊各艦按照計劃起錨,魚貫而行。由於劉步蟾故意掛錯信號旗,並且下令減速前進。這致使北洋艦隊組成一個不整齊的橫隊:兩翼超前,正中的指揮艦——旗艦反而落後了。

伊東佑亨看到北洋艦隊旗艦落後,覺得有機可乘。於是下令向旗艦“定遠號”猛烈開炮射擊。“定遠”號艦橋中彈,被炸斷桅杆,五色帥旗墜落。艦橋上籠罩着煙霧,丁汝昌受傷跌倒。“定遠號”受到嚴重攻擊,總指揮受傷,艦隊一下子處於羣龍無首的狀態,情況十分危急。

老水手向鄧世昌稟報“定遠”上的帥旗被打掉了。鄧世昌當機立斷,命令陳金揆掛上帥旗。他決定讓“致遠”代替了旗艦,指揮全艦隊繼續戰鬥。

這時,發現情況變化的伊東佑亨急忙調派兩艘日本巡洋艦成縱隊迂迴,截“致遠”號於北洋艦隊隊列之外。日本各艦炮口齊轉對“致遠”號開炮。

站在“致遠”號艦橋上的鄧世昌看到日本艦隊的企圖,指示陳金揆掛信號旗命令“經遠”、“濟遠”向“致遠”號靠近,向“吉野”炮擊。日本各艦猛烈向“致遠”炮擊,“致遠”號周圍激起無數水柱。

“經遠”號軍艦在林永升的帶領下勇敢地衝出包圍圈,按照鄧世昌的命令向“致遠”號駛來。而此時的“濟遠”卻在旋迴準備離開戰場。原來貪生怕死的方伯謙自打明白是日本人後,就準備逃離戰場。艦橋上,舵手跑上去把着舵輪,哀求地說:“大人!我們還是不能走,這對不起祖

先,對不起流血的弟兄呀!”。方伯謙拔出手槍對着舵手。舵手緊握着舵輪,看着海面,他斷然說:“你打死我吧!弟兄們不會答應你的!”。方伯謙扣動扳機,舵手中彈跪下,可是他兩隻手還緊緊地把着舵輪。方伯謙厭惡地踢了舵手一腳,舵手倒在艙板上。方伯謙上前抓住舵輪。

李仕茂和幾個水手擁上艦橋。李仕茂看到舵手倒下,跑過去扶他坐了起來,舵手已經奄奄一息了,他微睜兩眼斷斷續續地說:“弟兄們!他又要跑……不能跑……”沒等說完,就永遠地閉上了眼睛。

李仕茂輕輕地把舵手平放在艙板上,站了起來,怒目注視着方伯謙。李仕茂向前走一步,左手猛抓住住方伯謙持槍的手,右手將刀刺入方伯謙的胸口。

此時,“致遠”號和“經遠”號並肩航行着,冒着密集的炮火劈開洶涌的波浪,緊逼“吉野”號。在致遠號的頑強攻勢下,“吉野”號艦橋被炮彈擊中,“吉野”損失慘重,不得不撤出戰鬥。但是在撤退前,伊東佑亨爲了解恨,命令各艦圍攻“經遠”日本艦隊像發了瘋似的向“經遠”號戰艦開炮射擊。

“經遠”號艦橋上,林永升右手繫着繃帶,仍沉着指揮。他看着駛來的日艦向舵手命令一定要和“致遠”保持隊形。炮彈在“經遠”號周圍傾瀉,甲板起火,炮手們仍在還擊。一聲猛烈的爆炸聲響了起來。“經遠”發生巨大震動,艦體突然下沉。原來他們的彈藥庫被敵人打着了。

林永升昂首望着混戰中的“致遠”下最後一個命令:“向‘致遠’升最後一次信號旗,告訴鄧大人‘奮勇殺敵,寧死不屈’!”

艦體漸漸沉沒了,掛信號旗的桅杆挺立在海上。這是愛國志士共同的誓言,雖然它在下沉,終將沉沒,但是,誓言刻在人們的心底,是海浪永遠也衝不掉的。

鄧世昌遙望着沉沒的“經遠”號,兩眼飽含着淚水。

一顆炮彈飛來,桅杆上部折斷帥旗墜落。老水手拿着五色帥旗迅速爬上桅杆,掛旗環已經掉了,他用右手舉着旗子,帥旗迎風招展。一顆炮彈在甲板上爆炸,碎彈片擦傷了他的額頭。他一陣暈眩。他剋制着疼痛仍然一手緊抱着桅杆,帥旗依然在飄揚。

經過激烈的戰鬥,戰艦上的炮彈打盡了。鄧世昌凝視着煙霧滾滾的海面上驕橫飛駛的日本軍艦,斷然說:“沒有炮彈我們還有人!還有軍艦!我們撞擊‘吉野’!”鄧世昌兩拳對擊,比擬了一個撞擊的手勢。陳金揆會意,挺直了身軀。

“吉野”號艦橋上,少佐艦長向伊東佑亨報告:“司令長官,看樣子,‘致遠’沒炮彈。”

伊東佑亨狂喜:“掛信號旗,叫鄧世昌投降!”

“致遠”號艦橋上。鄧世昌冷笑了笑:“掛信號旗,告訴伊東佑亨,叫他等着鄧世昌!”他飛步走下艦橋。

“致遠”號艦前甲板上,水手們列隊站着,鄧世昌從他們面前慢慢走過,關切地看着每一個水手。水手們的衣服被炮火燒焦了,被戰友的血染紅了,他們屹立在鄧世昌面前,以信賴的目光看着鄧世昌,看着敬愛的管帶,等待着最後的戰鬥命令。

鄧世昌走到大炮一側,一隻手撐在炮身上,沉痛地說:“弟兄們!炮彈沒有了,我們的兵船還要進行最後一次戰鬥。我們去撞‘吉野’!”

鄧世昌下命令:“開最快車!”

車鍾手應:“是!”

鄧世昌命令舵手:“右舵。對準‘吉野’!”

“是!對準‘吉野’!”舵手向右轉舵。

鄧世昌想了想,伸手拿過舵輪說:“給我吧!”

舵手讓開站在一旁。鄧世昌兩手握着舵輪,兩眼盯着“吉野”,不時輕微地向左右轉舵,調整舵角。

“致遠”號傾斜着飛駛,炮彈在四周爆炸,但它勇往直前,向日本旗艦“吉野”號衝去。甲板上盡是火焰,“致遠”號宛如一條火龍在炮彈濺起的水柱林中,在煙霧瀰漫的波濤裡飛騰,沒有任何力量能夠擋得住它,沒有誰能夠擋得住中國水兵誓死不屈的意志。

“吉野”號上,日本水兵瘋狂地在甲板上奔跑,幾個水兵大叫着跳水。甚至有的水兵爲了搶奪救生圈而大打出手。伊東佑亨被“致遠”號的英勇無畏所懾服,他恐懼地下命令用最高速轉舵,準備逃跑,然而這時少佐艦長慌張地報告司令長官說已經來不及了。

“致遠”號艦的水手們立在甲板上,互相依偎着,平舉着槍——他們在英勇地赴死!王國成袒胸持槍,破碎的號衣迎風抖動。水兵們肩並着肩,昂首怒視敵艦。桅杆上老水手臉上血已經凝結了,帥旗依然在他手中飄揚,他睜着常年經受海風吹打的眼睛,他要看着“吉野”粉碎。

在艦橋上,鄧世昌兩眼盯着“吉野”號,全神貫注地操縱着舵輪。煙霧撲着他的臉,他正在率領士兵走完這海上、也是他們一生最後的航程——光輝的航程。

日軍指揮官在最後的關頭仍然不停地下命令發射魚雷,鄧世昌憑藉着精湛的技術一次次的避開了日艦發射的魚雷。突然,水面一條白色的魚雷航跡奔向“致遠”號,猛烈爆炸。

洶涌的波浪翻滾着,洶涌地拍打着遠處的岩石,遠處傳來雄壯的海嘯聲是英雄們的讚歌。海面上一陣陣浪花拍打着岩石,無聲地爲英雄記錄着不屈的抗爭史。

點擊點評

保國爲民·凝練明快·驚險曲折

《甲午風雲》是一部以1894年中日甲午戰爭爲背景的歷史故事片。影片不僅暴露了清政府的黑暗,更是頌揚了鄧世昌等愛國官兵及其崇高品質。他們在甲午戰爭中浴血奮戰,不辱使命,向日本侵略者展示了中華男兒的銅膽鐵骨。

影片中最突出的是主戰派和人民羣衆爲一方和帝國主義的走狗投降派爲一方的矛盾鬥爭。通過對這些矛盾的深入刻畫,幫助觀衆把握住這一歷史事件的本質的、基本的方面,沒有爲蕪雜紛繁的歷史現象所困惑。影片中鄧世昌和人民羣衆的這條主導線索鮮明突出。他們活動於其中的歷史背景和社會環境也相當廣闊。影片以點帶面,選取典型人物和典型場面將場面宏大化。

影片中的矛盾衝突的焦點總是集中在主角鄧世昌身上,通過對天津請戰、威海閱兵的描寫,我們聽到了他抗擊帝國主義入侵的決心。他遭受貶斥後彈奏琵琶曲《十面埋伏》,我們感受到了他有志難申的悲憤心情。特別是影片結尾,大東溝海戰中,他一甩髮辮誓死撞沉敵艦的英雄氣概和以死報國的高尚氣節,更使我們窺見了他那顆愛國、愛民的耿耿丹心。

《甲午風雲》在藝術構思上有一個明顯的優點就是凝練、明快、悲壯,情節驚險曲折。編導者善於渲染戰爭氣氛,如用滾滾濃煙、熊熊烈火、高亢激越的音樂和採用特技效果來烘托海戰場面就十分成功。甲午戰爭是我國近代史上悲壯的一頁。影片通過精心構思,以鮮明的觀點譜寫了一曲愛國主義的頌歌,充分顯示了編導者駕馭題材、處理題材的思想、藝術功底非常雄厚。

精彩回望

影片中表現鄧世昌在營帳內彈奏《十面埋伏》的這場戲,其寓意深邃,手法新穎。編導通過將聲音、畫面巧妙的結合,營造出了一種只有電影才能做到的環境空間。隨着悲壯、激越而又蕩氣迴腸的《十面埋伏》從鄧世昌的指尖潺潺流出,畫面不斷地變化、疊印出鄧世昌指揮軍艦向敵人開炮的戰鬥場面,淋漓酣暢地揭示了鄧世昌的內心世界。

鄧世昌在屋子裡彈奏琵琶曲《十面埋伏》的這一片段中,導演使用寫實的手法,以深刻的音樂語言和演奏技巧,爲我們描繪了一幅壯麗的海上戰鬥的全過程。鄧世昌指揮着軍艦向敵人開炮是一幅繪聲繪色的戰場音畫。雖然這都是鄧世昌自己幻想的場景,但是導演通過震撼的畫面將這這一雄偉的英雄詩篇,一頁一頁地掀開,琵琶用它清麗圓潤的聲響,含着淚,淌着血,悲壯地、如泣如訴地彈奏出一節節短歌。

星光:李默然

李默然,1927出生於黑龍江尚志縣。中國話劇表演家、國家一級演員、電影演員、遼寧人民藝術劇團院長。歷任東北人民藝術劇院話劇團隊長,遼寧人民藝術劇院演員、副院長、院長、名譽院長,中國戲劇家協會副主席,遼寧省文聯副主席,遼寧省戲劇家協會主席。

李默然在《甲午風雲》中飾演鄧世昌這一角色。身爲話劇演員,這是他第一次登上大銀幕。一開始他就給自己建立了一個信念:不管電影與戲劇有多少不同之處,它的基本規律是一致的,那就是要首先認識劇本,認識角色。

李默然出色地塑造了這個角色。他那敦厚偉岸的外形、剛毅深沉的氣質,以及純熟而富於激情的演技,爲人物增添了光彩。在彈奏十面埋伏這部戲裡,鄧世昌滿腹憂鬱,侵略在即,請戰不允,水兵與漁民的願望無法實現。鄧世昌一下子陷入了一籌莫展的境地。怎麼來表現鄧世昌這一時期的複雜心情,這對於李默然來說真的很困難。正如他所說的——“音樂幫助了我的眼睛”。李默然藉助琵琶曲《十面埋伏》來宣泄這個時候鄧世昌的惆悵憔悴的心理活動。

李默然在刻畫這個人物時,始終把握一種深沉、濃烈的基調,力求顯示人物內蘊的浩然正氣。慶功宴上李默然忘情地投入,他將鄧世昌那種正氣凜然地斥責揭露方伯謙可恥行爲形象地表現出來。在表演天津請戰、威海閱兵這場戲時,他聲淚俱下、慷慨陳詞。通過李默然的精彩表演,將鄧世昌有志難申的悲憤心情淋漓盡致地表現出來。

(本章完)

譚嗣同廖仲愷秋瑾孫中山火燒圓明園譚嗣同鴉片戰爭林則徐甲午風雲火燒圓明園火燒圓明園甲午風雲甲午風雲鴉片戰爭林則徐孫中山海囚火燒圓明園林則徐海囚孫中山廖仲愷譚嗣同火燒圓明園甲午風雲廖仲愷鴉片戰爭譚嗣同火燒圓明園鴉片戰爭火燒圓明園海囚海囚鴉片戰爭甲午風雲鴉片戰爭廖仲愷海囚秋瑾林則徐鴉片戰爭海囚孫中山海囚譚嗣同孫中山廖仲愷孫中山孫中山林則徐甲午風雲孫中山火燒圓明園孫中山甲午風雲海囚甲午風雲鴉片戰爭火燒圓明園林則徐廖仲愷甲午風雲鴉片戰爭秋瑾譚嗣同甲午風雲孫中山海囚孫中山譚嗣同譚嗣同火燒圓明園孫中山廖仲愷譚嗣同譚嗣同孫中山林則徐譚嗣同廖仲愷林則徐海囚秋瑾林則徐廖仲愷鴉片戰爭鴉片戰爭甲午風雲秋瑾林則徐甲午風雲海囚
譚嗣同廖仲愷秋瑾孫中山火燒圓明園譚嗣同鴉片戰爭林則徐甲午風雲火燒圓明園火燒圓明園甲午風雲甲午風雲鴉片戰爭林則徐孫中山海囚火燒圓明園林則徐海囚孫中山廖仲愷譚嗣同火燒圓明園甲午風雲廖仲愷鴉片戰爭譚嗣同火燒圓明園鴉片戰爭火燒圓明園海囚海囚鴉片戰爭甲午風雲鴉片戰爭廖仲愷海囚秋瑾林則徐鴉片戰爭海囚孫中山海囚譚嗣同孫中山廖仲愷孫中山孫中山林則徐甲午風雲孫中山火燒圓明園孫中山甲午風雲海囚甲午風雲鴉片戰爭火燒圓明園林則徐廖仲愷甲午風雲鴉片戰爭秋瑾譚嗣同甲午風雲孫中山海囚孫中山譚嗣同譚嗣同火燒圓明園孫中山廖仲愷譚嗣同譚嗣同孫中山林則徐譚嗣同廖仲愷林則徐海囚秋瑾林則徐廖仲愷鴉片戰爭鴉片戰爭甲午風雲秋瑾林則徐甲午風雲海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