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7章 封神後事

天地大劫借凡間界朝代更替,周興商衰之際,讓天地間的修士完成殺劫,直到牧野之戰,整個大劫算是逐漸過去。仙凡分離,整個凡間界沒有了修道士,練氣士。這凡間界演化初期,就有模糊的法則存在,限制生靈脩煉,後來由於道經出世迎來衆多仙魔,生生改變了整個凡間界的規則,但是經此一役,整個天地又步入了沒有道術、沒有靈力的世界,這何嘗不是一種輪迴。

凡間界的修士要麼不如殺劫,根性淺薄的重新入輪迴,根性一般成就神道,根性深厚成就仙道。姜子牙按照元始天尊符命,分封衆神,這是爲了完善天庭的一種手段,這何嘗不是天地清理凡間界修煉之人的一種方法。

西岐天地壇前造一座臺。臺高三層,按三之象,分八卦之形。正中設“皇天后土之位”;傍立“山川社稷之神”左右有“十二元神”旗號,按、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立於其地;前後有“十干”旗號,按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立於本位;壇上有“四季正神方位’:春日太昊、夏日炎帝,秋日少昊,冬日顓頊;中有皇帝軒轅;壇上羅列籩、豆、簠、簋、金爵、玉斝,陳設祭前,並生芻炙脯,列於几席,鮮、醬、魚、肉設於案桌,無不齊備。只見香燒寶鼎,花插金瓶,

吩咐停當,姜子牙方纔沐浴更衣,拈香金鼎,酌酒獻花,繞臺三匝,**肅穆地登上了西岐封神臺上,有清福神柏鑑在下迎接,將玉符金冊小心供奉,焚香禱告。

然後宣讀元始天尊誥:

“太上無極混元教主元始天尊敕曰:嗚呼!仙凡路回,非厚培根行,豈能通神鬼途分,豈諂媚奸邪所覬竊?縱服氣煉形於島嶼,未曾斬卻三尸,終歸五百年後之劫。總抱真守於一玄關,若未超脫陽神,難赴三千瑤池之約。故爾等雖聞至道,未證菩提,有心日修持,貪癡未脫;有身出入聖,嗔怒難除,須至往愆累積,劫運相尋,或託凡軀而盡忠報國,或因嗔怒而自惹災尤。生死輪迴,循環無已,冤魂相逐,終報無休,吾甚憫焉!憐爾等身受鋒刃,日沈淪於苦海,心雖忠藎,每飄泊而無依。特命姜尚依劫運之輕重,循資格之上下,封爾等爲八部正神,分掌各司,按布周天,糾察人間善惡,檢舉三界功行禍福。自爾等施行生死,從今超脫,有功之日,循序而遷。爾等其恪守弘規,毋使私妄,自惹愆尤,以貽伊戚;永膺寶,常握絲綸,故茲爾敕,爾其欽哉!”

子牙宣讀敕書完畢,將符供放案桌之上;乃全裝甲冑,左手執杏黃,右手執打神鞭,站立中央大呼曰:“柏鑑可將封神榜張掛臺下?諸神俱當循序而進,不得攙越取咎。”柏鑑領法旨,將封神榜張掛臺下;只見諸神俱簇擁而來,觀看那榜首,就是柏鑑。

紫府金符降玉臺,旌幢羽蓋拂三臺;雷瘟大斗分先後,列宿羣星次第開。討察無私稱至德,滋生有自序長才;仙神人鬼從今定,不便朝朝墮草萊。

姜牙封罷三百六十五位正神已畢,只見衆神各去,領受執掌。不一時封神臺邊,悽風盡息。慘霧澄清,紅日中天,和風盪漾。封神完畢,封神榜直飛向天庭雲霄大殿,掛於正中匾額之上,以示冊封諸神受玉皇大帝昊天之管轄,從此天庭大盛。

聖人隱於混沌,整個三界進入天庭時代,天庭擁有無上的權勢,維持天地運轉,維持天地平衡,衆神的能力被限制,並且被封神榜控制。

這周朝建立,因西岐城早先地脈被打散,龍氣已泄,乃定都鎬京。定都之後武王姬發便大興改革,首先對周王朝定下了嚴格的禮制和刑罰,“禮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周禮以父系社會體制之下形成的宗法制爲基礎,用以調解和調節統治階級內部的矛盾和關係。刑罰是用來控制、鎮壓平民和奴隸的,有死刑、墨刑、流刑、鞭刑、贖刑等刑罰和一套訴訟審判制度,極爲殘忍。

可惜姬發改革未完之後便駕崩而去,周成(誦)王即位。成王年幼,武王之弟周公旦攝政。管叔、蔡叔與武庚叛周,周公奉成王命東征,平定叛亂。

周公東征之後,完善了西周的政治制度。通過分封制、宗法制和樂禮制度,加強了王權,形成了“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的局面。但昭王伐荊楚,使“王道微缺”。

周公輔政,還秉承闡教的理念,定禮樂立國之道。

所謂禮,便是等級制度,天子、諸侯、公卿大夫、士、貧民,各個等級之間規矩森嚴,禮制嚴謹,下對上該如何、上對下該如何,半點不容逾越。所謂樂,便是思想教化之術,因爲禮制的嚴謹導致人與人之間是不平等地,不免就會有些矛盾,緩解矛盾的手段便是用教化之術來奴化萬民,使各安於制度的約束。

禮樂治國之道也算是闡教教義在人族思想上的傳承和體現。通篇充斥着等級概念,在這種制度下,有能力不如出生好,出身不好的要想出人頭地那是千難萬難,一但有人有任何舉動與禮制有違,則立即被打落凡塵。不但如此,還要輔以教化,讓所有人都認同人生來就是不平等地,那些諸侯大夫們生來就高人一等,理應享受,剝削平民百姓,而平民百姓就應該心願誠服地被剝削,還要歌功頌德。

這當然不是說禮樂治國之道就是萬惡的,相反它是有劃時代的積極意義的。但這種思想也不能持久,人族一旦擺脫神權的束縛,思想解放出來,又豈能在聽你一家之言?況且這種制度將天下人才阻攔於權利之外,既沒有參政地權力,也沒有政治上地地位。久而久之必然引起天下不服,於是不到百年,禮崩樂壞,各地舉起反旗,聲稱不願奉行禮樂愚民之道,周王朝派兵征伐,衆諸侯各懷私心,俱都不出力,戰事綿延不絕,周朝威信大降!

東都成周建成,周公還政成王,周朝進入鞏固時期,史稱成康之治。

周康王(釗)死後,子周昭王(瑕)繼位。昭王十六年,他親率大軍南征荊楚,直至江漢地區。南征共經3年,昭王還師渡過漢水時溺死,軍隊也遭覆滅。繼昭王而立的是其子周穆王(滿),在位長達44年。他好大喜功,仍想向四方發展。穆王好遊行,致使朝政鬆弛。東方的徐國率九夷侵周。穆王南征,通過聯合楚國的力量,才得以平定。

經過昭穆時代,周朝實力削弱。這一時期,西北地區的戎狄逐漸興盛。周懿王時,出現戎狄交侵,暴虐中國的局面,周人深爲所苦。

到周厲王時期,連年戰亂,給民間帶來深重的疾苦。與此同時,厲王任用榮夷公爲卿士,將社會財富和資源壟斷起來。爲壓制國人的不滿,厲王命衛巫監視,有謗王者即加殺戮。結果人人自危,終於釀成國人起義。前841年,國人大規模暴動,厲王被迫出奔到彘(今山西霍縣)。朝中由召公(召穆公虎)、周公(周定公)兩大臣行政,號爲共和(一說由諸侯共伯和攝行政事)。

共和十四年(前828年),厲王死,太子靜即位,是爲周宣王,在位共46年。周宣王即位,整頓內政,穩定社會秩序,在對周邊的少數民族的戰爭中取得了一系列的勝利,史稱“宣王中興”。宣王后期,對外戰爭陷於僵局,周王朝重新出現了衰象。宣王干涉魯國的君位繼承,用武力強立魯孝公,引起諸侯不睦。三十六年,征伐條戎、奔戎,慘遭敗績。三十九年,與西戎別支姜氏之戎戰於千畝(今山西介休南),慘敗。

前781年,宣王死,其子周幽王繼位。幽王是歷史上有名的暴君,奢侈腐朽,內政黑暗,加之嚴重的天災人禍,任用好利的虢石父執政,朝政腐敗激起國人怨恨,周王朝的統治已無法繼續下去了

三年(前779年),伐六濟之戎失敗;同時天災頻仍,周朝統治內外交困。幽王廢掉正後申侯之女及太子宜臼,改以嬖寵美人褒姒爲後,其子伯服(一作伯盤)爲太子。宜臼逃奔申國,申侯聯合繒國和西方的犬戎進攻幽王。幽王與伯服均被犬戎殺死於戲(今陝西臨潼東)。前771年,西周覆亡。

幽王死後,申侯、魯侯、許文公等共立原太子宜臼於申,虢公翰又另立王子餘臣於攜(今地不詳),形成兩王並立。宜臼爲避犬戎,遷都到洛邑,是爲周平王。東周建立。餘臣在平王十一年,既晉文侯二十一年(前760年)被晉文侯所殺。

但是東周的統治地位逐漸減弱,形成諸侯林立,諸侯爭霸的局面,史稱春秋戰國時代。

第35章 禁制第271章 紫陽苦戰第240章 誘惑楊戩第56章 法寶的威能第105章 一氣化三清第280章 時間靈寶第163章 再起波瀾第17章 煉幡第110章 紫霄宮議聖第265章 幽冥鬼殿第85章 招攬第153章 兩界通道第244章 青丘狐影第42章 火焰第273章 恐怖天劫第18章 闖陣第294章 地府亂潮第193章 萬仙大陣第21章 玄武之戰第314章 蜃龍歸附第86章 君子之戰第145章 炎黃部落第103章 鴻鈞第21章 玄武之戰第276章 齊天大聖第186章 玉兔大鵬第207章 收服鱷祖第200章 法則祭壇第128章 巫妖之戰第89章 生死之道第338章 天之傳說第163章 再起波瀾第76章 玄陰三子第134章 后羿射日第139章 重立天地第57章 龍族第36章 破禁第88章 時光如梭第61章 遭遇強敵第166章 凡界爭鬥第190章 相商破陣第84章 五毒散人第39章 詭異空間第206章 論道崑崙第134章 后羿射日第294章 地府亂潮第36章 破禁第2章 蒼兌與開天第264章 秦始皇陵第137章 周天星斗第163章 再起波瀾第292章 幽冥鬼屍第133章 十日並出第222章 通天古碑第275章 仙山冤魂第218章 天威浩蕩第37章 魔殿第217章 強大陰神第80章 多方打算第153章 兩界通道第133章 十日並出第53章 斗羅睺第339章 永恆種子第38章 修煉第197章 封神後事第321章 時空封印第21章 玄武之戰第85章 招攬第126章 冥河心思第242章 奇異幻陣第292章 幽冥鬼屍第161章 道經出世第91章 惡煞至寶第257章 金甲神蟲第49章 信念第64章 天地深處第6章 陣破身殞第105章 一氣化三清第107章 造化玉碟第153章 兩界通道第219章 天威消散第225章 殭屍蠻橫第59章 吞噬黃泉第34章 深潭第23章 速度之戰第256章 太極殿靈第115章 后羿之怒第288章 唐周是誰第305章 詭異手段第56章 法寶的威能第10章 魔性盤古第324章 神魔重生第142章 西方聖人第293章 仁醫張機第110章 紫霄宮議聖第9章 生死幻境第89章 生死之道第83章 天地葫蘆第203章 黃石道人第65章 矛盾
第35章 禁制第271章 紫陽苦戰第240章 誘惑楊戩第56章 法寶的威能第105章 一氣化三清第280章 時間靈寶第163章 再起波瀾第17章 煉幡第110章 紫霄宮議聖第265章 幽冥鬼殿第85章 招攬第153章 兩界通道第244章 青丘狐影第42章 火焰第273章 恐怖天劫第18章 闖陣第294章 地府亂潮第193章 萬仙大陣第21章 玄武之戰第314章 蜃龍歸附第86章 君子之戰第145章 炎黃部落第103章 鴻鈞第21章 玄武之戰第276章 齊天大聖第186章 玉兔大鵬第207章 收服鱷祖第200章 法則祭壇第128章 巫妖之戰第89章 生死之道第338章 天之傳說第163章 再起波瀾第76章 玄陰三子第134章 后羿射日第139章 重立天地第57章 龍族第36章 破禁第88章 時光如梭第61章 遭遇強敵第166章 凡界爭鬥第190章 相商破陣第84章 五毒散人第39章 詭異空間第206章 論道崑崙第134章 后羿射日第294章 地府亂潮第36章 破禁第2章 蒼兌與開天第264章 秦始皇陵第137章 周天星斗第163章 再起波瀾第292章 幽冥鬼屍第133章 十日並出第222章 通天古碑第275章 仙山冤魂第218章 天威浩蕩第37章 魔殿第217章 強大陰神第80章 多方打算第153章 兩界通道第133章 十日並出第53章 斗羅睺第339章 永恆種子第38章 修煉第197章 封神後事第321章 時空封印第21章 玄武之戰第85章 招攬第126章 冥河心思第242章 奇異幻陣第292章 幽冥鬼屍第161章 道經出世第91章 惡煞至寶第257章 金甲神蟲第49章 信念第64章 天地深處第6章 陣破身殞第105章 一氣化三清第107章 造化玉碟第153章 兩界通道第219章 天威消散第225章 殭屍蠻橫第59章 吞噬黃泉第34章 深潭第23章 速度之戰第256章 太極殿靈第115章 后羿之怒第288章 唐周是誰第305章 詭異手段第56章 法寶的威能第10章 魔性盤古第324章 神魔重生第142章 西方聖人第293章 仁醫張機第110章 紫霄宮議聖第9章 生死幻境第89章 生死之道第83章 天地葫蘆第203章 黃石道人第65章 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