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一石二鳥

……首先致歉,由於學識淺薄,一直以爲朵顏三衛就是‘女’真人,慚愧三分鐘。 今天度娘,豁然發現原來建州三衛纔是‘女’真族。因爲是VIP章節,前面的暫時就不改動了,等着白天有時間的時候和編輯溝通之後再修改。阿‘門’,祈求諸位大神原諒莪這個可憐的寫手吧……

看俞大猷現在的樣子,分明還是沒有將二者區分開來對待。而李成樑這次大意輕敵導致慘敗,歸根結底也是抱着這一想法,自以爲憑藉遼東鎮‘精’銳足以應對各種情況。

一樣的虧可不能吃兩次,而且瞧俞大猷現在的神態,這廝比李成樑還要狂妄自大。所謂驕兵必敗,這次無論如何也不能讓他領兵作戰,不然還真是有些危險。而且,自己很長時間都沒有帶兵在外晃‘蕩’了,這次好歹也是出國作戰,實在是按捺不住心中的瘙癢啊。

“皇上,臣有本奏!”一眨巴眼的功夫,沈崇名還是決定將這差事拿到手中。雖然老師三番五次的告誡自己不要再過問軍中事務,可是這次李成樑朝鮮兵敗,已經使得原本救助屬國的事情變得嚴重起來,若是不殺殺小鬼子的銳氣,只怕用不了多久他們便會越過鴨綠江打進來。於其讓戰火蔓延到自己的國土,倒不如直接在朝鮮境內解決這件事。

而且自己這幾天隱隱有個想法,說不定接着這一戰,可以除掉一個大大禍害啊。這件事‘交’給別人辦,追究還是不如自己親自去做。

看着沈崇名終於有了動靜,隆慶帝不又浮現出了笑容,這小子終於還是忍不住了啊。“愛卿有話直說便是。”

“啓稟皇上,微臣以爲再次出兵朝鮮關係更大,不但關乎朝鮮復國,更是關係到我大明國土安危。所以,不但要在遴選將領上慎之又慎,而且兵力配備也需要周密計劃纔是。”

“嗯,愛卿所言有理。依朕看啊,這件事‘交’給你最爲合適了,不知沈愛卿你可願領了這份差事?”隆慶帝笑眯眯的問道。心中也是高興,比起俞大猷來,還是沈愛卿會辦事。

不等高拱說話,沈崇名趕緊躬身道:“臣領旨!”

高拱傻眼了,俞大猷也傻眼了,朝堂衆臣更是傻眼了。這沈崇名就是厲害啊,幾句話就把這差事按到了自己的頭上,可是比俞大猷在那裡自吹自擂半天強出數倍不止啊。

俞大猷面‘色’晴轉多雲,看向沈崇名的眼神滿是不善。果然和別人說的一般,這沈崇名還真是一個小人,自己只不過如實陳述,他便使出了這樣的手段將差事搶到他自己的手中。讓自己落不落面子倒在其次,就憑他的那點本事,豈能是倭寇的對手?還真是爲了一己‘私’利對朝廷利益置於不顧的‘奸’詐之臣!

再說高拱,原本瞧着沈崇名出言說話就知道這小子又要出幺蛾子。幾經準備,等的就是隆慶帝話音一落便反對由沈崇名領兵出戰,可是沒想到這臭小子也在放着自己,簡簡單單的領旨二字必將這件事變成了板上釘釘,讓自己根本無從反對。

君臣二人一唱一和把事情定了下來,這朝會自然也就沒有繼續下去的必要了,隨着陳洪一聲高唱,隆慶帝起身而去。

還是老規矩,沒走出多遠,陳洪就巴巴的追了上來。“沈大人請留步,皇上有事召見。”

匆匆趕至養心殿,卻發現內閣的幾位閣臣也都在。“呵呵,沈愛卿,快說說你的計劃吧。”隆慶帝迫不及待的問道。

高拱張居正等人也紛紛將目光投向了他,倒要看看這沈崇名能有什麼好辦法應對眼下的戰況。

“皇上,微臣倒也是沒什麼計劃,只是李成樑輸了一陣,這次出兵自然是不能再輸了。所以還請皇上下旨廣調‘精’兵一戰定乾坤,不給倭寇絲毫可趁之機。”沈崇名的計劃有點缺德,自然是不能當着內閣這幾位老人家的面說出來,不然的話他們肯定會堅決反對的。

竟然沒計劃,這就讓隆慶帝難免有些失望了。高拱亦是如此,心中暗罵不已。這個‘混’小子,既然沒有什麼殲敵良策,那還‘插’手這事幹什麼,這不是‘浪’費光‘陰’又是什麼。

“既然這樣,那你先行回去擬個章程出來,需要多少兵馬再來找朕便是。”隆慶帝收拾心情說道。

沈崇名擡頭悄悄地眨巴兩下眼睛,接着垂首應是退了出去。和皇上相互配合這麼長時間了,他一定能理解自己使眼‘色’的含義。

既然沈崇名沒計劃,內閣的老幾位待下去也就沒有什麼意義了。不疼不癢的說了些各部的事物,便紛紛躬身告退。

“陳洪,去把沈崇名招來。記住,不要讓別人知道。”衆人剛一走,隆慶帝就扭頭吩咐道。沈愛卿絕對不會無緣無故的對自己眨巴眼,說不定這廝又有什麼話要對自己悄悄說了。

陳洪不由一愣,這不剛走嘛,怎麼又要召見呢?不過隆慶帝的想法他可不敢過問,躬身領命邁着小步追了出去。

這時沈崇名就躲在宮外不遠處,瞧着高拱等人一一離去,就知道陳洪要不了多久就會追出來了。

“啊,沈大人您怎麼在這裡啊?”看着忽然出現攔住了自己小轎的沈崇名,探出頭來的陳洪不由納悶道。

不用沈崇名解釋,陳洪隨即就明白過來,看來這又是皇上和他之間的小秘密了,這個傢伙的聖眷可不是一般人能比得了啊。

“沈愛卿,快說說你的計劃吧。”隆慶帝興致勃勃的問道,既然他有意瞞着別人,這個計劃肯定是有些看頭的。

“皇上慧眼,微臣的這點小心思永遠也逃不出您的法眼。”小小拍了一記馬屁,沈崇名神秘兮兮的說道:“皇上,微臣有一個一石二鳥的計策,只是少了些君子風度。”

“朝廷利益,這君子風度不要也罷,你直說便是。”隆慶帝很是豪氣的說道。什麼君子風度,那玩意兒能當飯吃嗎?

沈崇名猥瑣一笑,上前幾步悄聲道:“皇上,李成樑這次戰敗,雖說出乎朝廷預料,倒也不得不說是一件對朝廷有利的事情。他一死,整個關東的局勢大‘亂’,眼下正是朝廷完全掌控關東的大好時機!”

“嗯,你說的有理。只是可惜了那兩萬將士,畢竟都是朝廷人馬啊。而且這次損兵折將,朝廷在關東的勢力大不如前,要是不趕緊調派兵馬駐守,只怕建州三衛又要鬧騰了。”隆慶帝有些發愁的說道,這件事比起出兵朝鮮可是要重要不少。

“所以微臣以爲,既然朝廷還要調集大軍出兵朝鮮,那就趁着這個機會將建州三衛一道解決,以絕後患!”沈崇名殺氣騰騰的說道,這可是利在千秋的大好事。

隆慶帝先是點了點頭表示認同沈崇名的想法,接着有些無奈道:“這一點朕何嘗不知,可是建州三衛實力不容小覷,再加上要對付倭寇,非十萬兵馬不可成事。眼下朝廷雖然寬裕不少,可根基還是不穩,若是順利拿下還好,一旦拖延日久,可就不妙了。”

“呵呵呵,皇上放心,微臣的計劃就是解決這個難題的。”沈崇名呵呵笑道。

隆慶帝一怔,隨即苦笑着拍了拍額頭。“瞧瞧,又被你繞進去了,快把你的計劃說出來讓朕聽聽。”

“皇上,建州三衛民風彪悍全民皆兵,這也正是朝廷屢屢拿他沒有辦法的原因。所以要想除掉這一禍害,單靠朝廷大軍圍剿實在是費時費功,所以微臣就想來一招借刀殺人,藉此除掉這一禍害。”沈崇名眼睛一眨不眨,急切的想知道隆慶帝對這個計劃是什麼看法。

隆慶帝眉頭一擰,倒是不明白沈崇名話中的意思。“借刀殺人?借誰的刀?”

“朝鮮國!”這次沈崇名的聲音壓得更低,要知道朝鮮可是大明朝的屬國,雖然是個唯利是圖的小角‘色’,但一直以來對朝廷恭敬有加,朝廷衆臣對其也是頗有好感。一旦自己計劃之中將他牽連進來的事情傳出去,那可真是千夫所指了。

隆慶帝更是納悶。倒不是因爲朝鮮是自己的屬國,而是在所有惹的印象裡,朝鮮國一直羸弱不堪,借他的刀對付彪悍的建州三衛,那可是羊入虎口啊。“沈愛卿,這事能成嗎?”

“皇上請放心,這次出兵朝鮮微臣決定將建州三衛的人馬也帶上,到時先由倭寇將其削弱,而後再‘交’給朝鮮國的人馬。若是還不行,那再由朝廷大軍出馬便是,雖說有乘人之危之嫌,然爲社稷必是利在千秋之事,這個不仁不義的罪名,微臣一力承擔就是!”沈崇名錶情絕決的說道,一副大無畏的神‘色’,可是把隆慶帝感動的不輕,沈愛卿還是這麼一心一意的爲江山社稷着想啊。

“這個倒是不必,萬事自有朕爲你做主。”沈崇名大義爲先,隆慶帝也不是那種刻薄的人,自然不會讓他受了委屈。“愛卿,只是建州三衛都不是傻瓜,只怕這借刀殺人的計策瞞不住他們啊,你說咱們如何才能說動建州三衛的人馬參與到這其中呢?”

“皇上,萬事逃不過利益二字。咱們借刀殺人是這樣,讓建州三衛出兵也是如此,只要給他們足夠多的利益,他們一定會出兵的。”沈崇名一臉淡然的說道,利益當頭,可不是誰都能保持理智的。

“嗯,有理,只要建州三衛同意出兵,什麼樣的條件朕都答應!”隆慶帝誇下了海口,一時摩拳擦掌,誓要將建州三衛這個心腹之患除掉。

“這倒不必,不然建州三衛可真的就斷定咱們居心不良了。必須與其討價還價,唯有這樣才能讓他們覺得有利可圖。”

“嗯嗯,說得有理,說得有理。”隆慶帝繼續點頭,“既然你已經有了計劃,那這件事就由你全權負責,有了消息再告訴朕便是。”

“微臣遵命。不過這件事還望皇上保密,千萬不能讓別人知道,否則人多口雜,極有可能走‘露’了消息。”按說這可算得上是大不敬的話了,不過隆慶帝心情大好倒也沒在意。

“好,你放心便是,出的你口入得朕耳,別人休想知道。”隆慶帝拍着‘胸’脯保證道,卻沒有注意陳洪的那張苦瓜臉。

“是,那微臣這就告退了。”沈崇名躬身施禮,撅着腚緩步退了出去。

第90章 雙喜臨門第51章 雞飛狗跳(一)第48章 意圖求和第7章 見錢眼開第9章 朝堂之爭(四)第88章 盛大聚會第77章 重要人才第31章 知府心意(上)第9章 朝堂之爭(四)第25章 重症猛藥第69章 瓦窯口堡第23章 劃江而治第22章 啓程回京第45章 轉任兵部第74章 殺氣四溢(六)第52章 周瑜黃蓋第35章 攜美同行第74章 隆慶駕崩第20章 欽差使團(下)第20章 自尋死路第17章 投毒事件第48章 兵臨城下(二)第18章 救駕有功(下)第61章 僥倖逃生第66章 倉皇逃竄第17章 難兄難弟第10章 添油加柴第74章 插翅難逃(二)第89章 刺殺行動第81章 春闈大考第2章 饅頭風波第25章 重症猛藥第72章 戰船林立第48章 事情大條第47章 兵臨城下(一)第32章 告假還鄉第89章 京城風雲(一)第57章 決死一戰(五)第22章 祭酒召見第10章 身陷重圍第24章 此間無敵第102章 王八計劃第71章 孤身犯險第30章 全盤皆輸第36章 大型辯論(上)第48章 事情大條第9章 彈劾風波第37章 標有暗記第82章 牛鬼蛇神第20章 暴亂四起第62章 決死一戰(十)第20章 壯士出征第25章 重症猛藥第99章 四處火起第95章 計劃有變第21章 致命一擊第38章 海陸大戰(四)第78章 殊途同歸第64章 左右開弓第31章 廣而告之第77章 雷霆手段第81章 伏擊之戰第31章 廣而告之第66章 無處下手第33章 戰術指導第50章 兵臨城下(四)第6章 身死獄中第68章 鐵製魚網第27章 力戰熙川第45章 改革大計(四)第42章 狗急跳牆第43章 大肆行賄第20章 欽差使團(下)第22章 按兵不動第50章 三個女人第8章 平抑糧價(一)第78章 殊途同歸第9章 伏兵四起第78章 苦口婆心第54章 海事總管第11章 慘敗而回第14章 今日聖女第42章 強強相遇第81章 韃靼習俗第14章 出征在即第104章 誰爲黃雀第42章 改革大計(一)第65章 官場隱疾第80章 暗生隔閡第74章 尋找證據第45章 背後偷襲第106章 如此結局第40章 武林高手第69章 貪財知縣第9章 抗倭名將第37章 謠言四起第97章 着急上火第74章 臨別贈言第70章 圍追堵截第35章 請君入甕(下)
第90章 雙喜臨門第51章 雞飛狗跳(一)第48章 意圖求和第7章 見錢眼開第9章 朝堂之爭(四)第88章 盛大聚會第77章 重要人才第31章 知府心意(上)第9章 朝堂之爭(四)第25章 重症猛藥第69章 瓦窯口堡第23章 劃江而治第22章 啓程回京第45章 轉任兵部第74章 殺氣四溢(六)第52章 周瑜黃蓋第35章 攜美同行第74章 隆慶駕崩第20章 欽差使團(下)第20章 自尋死路第17章 投毒事件第48章 兵臨城下(二)第18章 救駕有功(下)第61章 僥倖逃生第66章 倉皇逃竄第17章 難兄難弟第10章 添油加柴第74章 插翅難逃(二)第89章 刺殺行動第81章 春闈大考第2章 饅頭風波第25章 重症猛藥第72章 戰船林立第48章 事情大條第47章 兵臨城下(一)第32章 告假還鄉第89章 京城風雲(一)第57章 決死一戰(五)第22章 祭酒召見第10章 身陷重圍第24章 此間無敵第102章 王八計劃第71章 孤身犯險第30章 全盤皆輸第36章 大型辯論(上)第48章 事情大條第9章 彈劾風波第37章 標有暗記第82章 牛鬼蛇神第20章 暴亂四起第62章 決死一戰(十)第20章 壯士出征第25章 重症猛藥第99章 四處火起第95章 計劃有變第21章 致命一擊第38章 海陸大戰(四)第78章 殊途同歸第64章 左右開弓第31章 廣而告之第77章 雷霆手段第81章 伏擊之戰第31章 廣而告之第66章 無處下手第33章 戰術指導第50章 兵臨城下(四)第6章 身死獄中第68章 鐵製魚網第27章 力戰熙川第45章 改革大計(四)第42章 狗急跳牆第43章 大肆行賄第20章 欽差使團(下)第22章 按兵不動第50章 三個女人第8章 平抑糧價(一)第78章 殊途同歸第9章 伏兵四起第78章 苦口婆心第54章 海事總管第11章 慘敗而回第14章 今日聖女第42章 強強相遇第81章 韃靼習俗第14章 出征在即第104章 誰爲黃雀第42章 改革大計(一)第65章 官場隱疾第80章 暗生隔閡第74章 尋找證據第45章 背後偷襲第106章 如此結局第40章 武林高手第69章 貪財知縣第9章 抗倭名將第37章 謠言四起第97章 着急上火第74章 臨別贈言第70章 圍追堵截第35章 請君入甕(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