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改革大計(一)

陳一勤生‘性’謹慎,雖然知道沈崇名這個辦法是爲了朝廷着想,但還是出言反對道:“皇上,兵制改革乃是關係天下穩定的大事,依微臣之見,最好還是不要從衛所兵制上想辦法來緩解朝廷收入短缺的難題。 ”

沒等隆慶帝說話,李‘春’芳就跟着說道:“皇上,微臣同意陳大人的觀點。朝廷各地衛所兵馬百餘萬,一旦改制不當的話,只怕會引起‘騷’‘亂’啊。”

被他們二人這樣一說,隆慶帝也不由擔心起來。朝廷維繫地方衛所的根本所在就是分配土地,這土地在他們手中相傳數代,早已成了一大家子賴以生存的命根子。一旦要剝奪的話,出現‘騷’‘亂’那就在所難免了。

不過這一點沈崇名早就想到了解決的辦法。現在看着隆慶帝神‘色’有些動搖,趕緊俯首說道:“皇上,據微臣瞭解,各地衛所之所以戰力低下,不但有訓練不足的原因,還有另一個就是衛所將領貪婪無度。他們不但剋扣朝廷撥付的銀兩,更對手下將士的田地強行霸佔,搞得不少將士無田可耕度日艱難,只得逃脫兵役背井離鄉另謀生路。”

停頓一下,沈崇名再次爆出猛料。“而那些將領不但沒有收斂,反而進一步欺上瞞下吃空餉,他們謊報衛所兵丁數目,將朝廷定額撥付的銀兩據爲己有。正是因爲這樣,雖然朝廷多次督促各地衛所練兵提升戰力,卻沒見到半分效果,更有甚者每況愈下。”

“沈愛卿,真的有這麼嚴重嗎?”隆慶帝滿臉驚訝之‘色’。地方衛所有官員吃空餉的問題他也是知道的,畢竟這事歷朝歷代都有,根本無法徹底根除。但是隆慶帝萬萬沒想到,大明朝的情況竟然會被沈崇名說的這麼嚴重。

沈崇名堅定的點了點頭,“皇上,如此大事微臣如何敢信口開河,若是其中有半點虛假,微臣甘願承擔罪責。”

隆慶帝不知道這樣的情況,但是內閣的四位大臣卻時常聽聞這些事情。只不過這種事牽扯甚廣,誰也不願意閒着沒事招惹這樣的大麻煩,所以一直以來都是抱着得過且過的態度去對待,除非有人因爲這事惹出了大‘亂’子,那時纔會出手嚴加懲戒。

不過那樣的時候,受到懲罰的將領也是無話可說,只要懂得適可而止不將別人牽扯進來,基本上不會惹出現那種拔出蘿蔔帶出泥的情況,當然也不會引起不可控制的‘騷’‘亂’了。

正是因爲這樣,才一直沒有人向隆慶帝說這件事情,當然隆慶帝也就無法意識到地方衛所已經**到了這種令人難以置信的程度。

要說隆慶帝也是火眼金睛,這一眼掃去便發現了四位閣臣的不對勁之處,眉頭一皺問道:“你們說,我大明朝的軍隊真的成了這般模樣不成?”

語氣有些嚴厲,李‘春’芳不管身後的三位,撲通一聲跪倒在地,“皇上息怒,微臣無能,請皇上責罰。”

他一承認,其他三人也只能跟着跪下請罪。沈崇名一瞧自己站在那裡太過扎眼,也趕緊跟着跪了下來,這可真是無妄之災了。

隆慶帝不說話,但是微微顫抖的兩隻拳頭足以表明他現在已經是怒火萬丈。幾人也不敢說話,都知道一旦說的不對,那可就成了皇上的出氣筒了。

沉默一陣,隆慶帝長嘆一聲搖起了頭,半晌才說道:“諸位愛卿,既然地方衛所已經**到了這樣的地步,這兵制無論如何也得改了,你們可有異議?”

這節骨眼上誰還敢不同意,五人大點其頭表示贊同,生怕幅度小了被隆慶帝以爲心中不同意。

擺手讓衆人起身,隆慶帝把目光投向了沈崇名。“沈愛卿,這兵制改革你現在可有章程?”

要是沒有章程沈崇名哪裡會開這個口,原本還打算藏拙把表現的機會留給內閣的四位大臣,不過瞧現在的情形,也只能是自己頂上去了。

“皇上,正如方纔陳大人所言,這衛所兵制改革牽扯甚廣,稍有不慎就會引起‘騷’‘亂’,所以微臣以爲這件事情必須循序漸進,少則三年多則七年才能見到成效,萬不可‘操’之過急動搖了國本。”

這話一出口,不但隆慶帝點頭認同,其餘四人也是換上了認同的眼光看向了沈崇名,既然沈崇名能認識到這一點,那這件事情成功的把握可就大大的增加了。

衆人的這番表情立刻讓沈崇名知道這件事大有可爲,壓下心中‘激’動繼續說道:“在改制的具體‘操’作上,微臣以爲首先要做的就是拉攏大部分罪行較輕的將領,讓他們繼續留任或是官升一級,只要他們嚐到了甜頭,那對改制的事情必定是擁護的。而對於那些少數罪孽深重的將領,則要嚴懲不殆,罷其官去其職,更要依照朝廷律例審查定罪,這一鬆一緊大可以將原本鐵板一塊的衛所將領體系分化瓦解,到時候就算是有人對改制一事心懷不滿,也不敢生出什麼‘亂’子來。”

“說得好。”隆慶帝擊掌而贊,對着其他四人笑問道:“諸位愛卿,你們以爲沈愛卿的辦法如何?”

“皇上,沈大人的辦法考慮極爲周全。微臣以爲朝廷可以先在一地試行看看效果,若是確實可行的話,便可以在其他各地進行了。”李‘春’芳笑容滿面的說道。

其他人點頭表示贊同,高拱更是忍不住撫起了下顎的鬍鬚滿臉微笑的看着沈崇名。這孩子,自己還真是沒看錯他。

“皇上,沈大人的方法微臣覺得應該沒什麼大問題,若是再引入考覈的話,說不定見到成效的時間就會更短呢。”張居正出聲笑道。

隆慶帝眼前一亮,忙道:“張愛卿,你詳細說說。”他也知道張居正對很多事情都有獨到的看法,這次他既然開口了,肯定是好辦法。

沈崇名也把目光投向了張居正。這張大人果然名不虛傳,改制中自己最得意的一招他竟然這麼快就想到了,莫非這就是考成法的雛形?

“是。”張居正應了聲是,侃侃而談道:“既然是兵制改革,不但軍士的招募要變革,將領的任用提升也要做出相應的變化纔是。而且一旦衛所兵力‘精’簡,整個將領體系都得打‘亂’重來,到時候按照平日裡的功績,戰時的功勞作爲提升依據,如此一來必定能夠儘快的提升各地軍隊戰力。同時,也可以防止他們再次爲非作歹剋扣軍餉。”

“呵呵,如此說來,這衛所兵制改革一事就可以進行了。”隆慶帝笑容滿面,切刻間覺得長期以來壓在身上的重擔輕了不少。

大家紛紛點頭表示贊同,就在這時陳一勤眉頭微皺說道:“皇上,雖然兵制改革沒什麼大問題了,可是想要見到成效卻時日尚早,對於目前朝廷的銀兩短缺的困局沒什麼大用處啊。”

猶如一盆冷水澆在頭上,隆慶帝先是神‘色’一怔,接着雙肩塌了下來。“陳愛卿所言甚是。這兵制改革雖好,但是剛開始的時候只怕朝廷還得往其中投入銀兩才行,如此一來不但對眼下困局毫無用處,說不定還會因爲銀兩短缺的原因在改制的時候生出一些‘波’瀾啊。”

嘆了口氣,隆慶帝不由自主的再次把目光投向了沈崇名,其他人基本上是指望不上了,只能看看他有沒有什麼好辦法了。

他是這樣的想法,其他人也是一模一樣,火辣辣的十道目光籠在身上,沈崇名頓時覺得渾身上下彆扭不已。

“皇上,微臣倒是有個設想,只是不知道該說不該說。”沈崇名唯唯諾諾的說道,事到如今,只能一氣把心中想法倒出來了,成與不成只能看天意了。

“愛卿儘管直言,朕赦你無罪就是。”隆慶帝趕緊說道。這時候哪怕是什麼大逆不道的想法,只要能對朝廷緩解眼下困局有利,爲了祖宗的江山社稷,自己也只能採用了。

有這句話沈崇名就放心了,就算是到時候有人彈劾自己蔑視祖宗法度,那也不怕獲罪了。“皇上,解除海禁,允許民間自由商貿。”

話很短,卻讓隆慶帝在內的五人目瞪口呆說不出話來。

關於海禁,這說來可就話長了。那還是太祖年間,爲了免於零星倭寇襲擾,朝廷便立下規矩民間寸板不得入海。而成祖年間鄭和遠航之後官方的商貿也正式宣告終結,眨眼百餘年過去了,一直都沒有人敢提及解除海禁這件事。畢竟祖宗法度懸於頭頂,一旦落下來可不是一兩個人能承擔得起的。

這麼些年來,雖然有人‘私’下進行海上商貿發了大財,但是有更多的人卻是因爲偷偷出海經商搞得家破人亡,可見違反祖宗法令的後果是多嚴重。

所以現在沈崇名這話一出口,如何能不教衆人啞然失‘色’,這廝膽子也忒大了吧?

情況有些不妙,沈崇名也知道他們爲何驚訝,趕緊說道:“皇上,諸位大人,當年太祖皇帝之所以宣佈海禁,那是因爲當時倭寇時常爲禍沿海,殺我民衆掠我錢財,太祖皇帝爲了保護百姓才宣佈海禁。但是現如今大股倭寇業已肅清,解除海禁的條件也就具備了。”

“萬萬不可。”陳一勤出聲反對道。雖然他知道沈崇名這麼做也是爲了朝廷,但是解除海禁事關重大,可不能因爲他的忠心就放任不管。

“商人‘奸’猾貪婪,在我天朝尚能憑藉律法約束,一旦入了海那可就不能確定了。前些年倭寇爲禍甚重,所有人都知道是有那些走‘私’海商參與其中才搞出那般陣勢,現在倭寇剛剛肅清便開放海禁,只怕他們賊心不改再次爲禍,要知道勾結倭寇掠奪財物可是無本生意。”

李‘春’芳也跟着點頭道:“海商獲利頗豐,一旦解除海禁,必定會催生不少富可敵國的富商,一旦這些富商和心懷不軌之徒勾結作‘亂’,也是一場大禍啊。”

二人提出的兩點,立刻讓原本還躍躍‘欲’試的隆慶帝蔫了下來,有氣無力的點頭道:“兩位愛卿說的不錯,民間勢大,也是會動搖國本的。”

“皇上,微臣有一個辦法可以杜絕這樣的事情。”沒有萬全的準備,沈崇名又豈會提出這個想法。

第43章 千里尋夫第72章 瘋狂追殺第69章 殺氣四溢(一)第62章 血戰虎峪(下)第16章 高拱還朝第67章 情況複雜第71章 回擊叛軍第23章 百密一疏(上)第76章 論功行賞第78章 攻城之戰(一)第4章 敗家少東第9章 煮茶論道第19章 欽差使團(上)第30章 李芳的話(下)第56章 決死一戰(四)第45章 鋃鐺入獄第37章 海陸大戰(三)第8章 偷驢拔橛第22章 祭酒召見第44章 洞房花燭(二)第23章 孤膽英雄第13章 慘淡榮華第32章 烽火連天(七)第67章 局勢微妙第81章 伏擊之戰第66章 無處下手第69章 貪財知縣第14章 吾非才子第62章 走馬上任(上)第69章 殺氣四溢(一)第64章 堅壁清野第1章 封官從七第64章 左右開弓第38章 海陸大戰(四)第13章 三衛首領第24章 此間無敵第7章 朝堂之爭(二)第41章 海陸大戰(七)第43章 洞房花燭(一)第31章 廣而告之第44章 挖坑下套第86章 師徒三人第61章 交鋒迭起第63章 嚴格把關第62章 捨近求遠第39章 海陸大戰(五)第33章 戰術指導第21章 旗開得勝第27章 烽火連天(二)第59章 飛赴南下第55章 此文大賣第52章 可堪大用第31章 知府心意(上)第34章 東廠介入第73章 虛張聲勢第84章 帝王之心第57章 非常暗示第75章 回返京城第21章 他日棟樑第43章 窮途末路第8章 平抑糧價(一)第25章 百密一疏第73章 殺氣四溢(五)第2章 愛恨交織第61章 盜版猖獗第11章 帶頭大哥第75章 意有所指第59章 決死一戰(七)第6章 朝堂之爭(一)第59章 皇上召見第60章 巴汗納吉第43章 洞房花燭(一)第47章 通達天下第71章 淪爲誘餌第16章 隔空博弈(一)第84章 嗜血督戰(三)第33章 無爲之教(四)第77章 生意興隆第102章 王八計劃第59章 劍指邊疆第15章 一個好人第41章 家庭聚會第26章 塵埃落定(上)第14章 出征在即第17章 隔空博弈(二)第89章 京城風雲(一)第5章 肖家老爹(二)第86章 揚帆起航第55章 決死一戰(三)第53章 沈兄出手第48章 秋風落葉(三)第27章 強國論壇(上)第88章 進駐涼山第29章 烽火連天(四)第100章 各有打算第47章 通達天下第90章 京城風雲(二)第87章 煙霧迷蹤第78章 殊途同歸第80章 潛入王府(上)
第43章 千里尋夫第72章 瘋狂追殺第69章 殺氣四溢(一)第62章 血戰虎峪(下)第16章 高拱還朝第67章 情況複雜第71章 回擊叛軍第23章 百密一疏(上)第76章 論功行賞第78章 攻城之戰(一)第4章 敗家少東第9章 煮茶論道第19章 欽差使團(上)第30章 李芳的話(下)第56章 決死一戰(四)第45章 鋃鐺入獄第37章 海陸大戰(三)第8章 偷驢拔橛第22章 祭酒召見第44章 洞房花燭(二)第23章 孤膽英雄第13章 慘淡榮華第32章 烽火連天(七)第67章 局勢微妙第81章 伏擊之戰第66章 無處下手第69章 貪財知縣第14章 吾非才子第62章 走馬上任(上)第69章 殺氣四溢(一)第64章 堅壁清野第1章 封官從七第64章 左右開弓第38章 海陸大戰(四)第13章 三衛首領第24章 此間無敵第7章 朝堂之爭(二)第41章 海陸大戰(七)第43章 洞房花燭(一)第31章 廣而告之第44章 挖坑下套第86章 師徒三人第61章 交鋒迭起第63章 嚴格把關第62章 捨近求遠第39章 海陸大戰(五)第33章 戰術指導第21章 旗開得勝第27章 烽火連天(二)第59章 飛赴南下第55章 此文大賣第52章 可堪大用第31章 知府心意(上)第34章 東廠介入第73章 虛張聲勢第84章 帝王之心第57章 非常暗示第75章 回返京城第21章 他日棟樑第43章 窮途末路第8章 平抑糧價(一)第25章 百密一疏第73章 殺氣四溢(五)第2章 愛恨交織第61章 盜版猖獗第11章 帶頭大哥第75章 意有所指第59章 決死一戰(七)第6章 朝堂之爭(一)第59章 皇上召見第60章 巴汗納吉第43章 洞房花燭(一)第47章 通達天下第71章 淪爲誘餌第16章 隔空博弈(一)第84章 嗜血督戰(三)第33章 無爲之教(四)第77章 生意興隆第102章 王八計劃第59章 劍指邊疆第15章 一個好人第41章 家庭聚會第26章 塵埃落定(上)第14章 出征在即第17章 隔空博弈(二)第89章 京城風雲(一)第5章 肖家老爹(二)第86章 揚帆起航第55章 決死一戰(三)第53章 沈兄出手第48章 秋風落葉(三)第27章 強國論壇(上)第88章 進駐涼山第29章 烽火連天(四)第100章 各有打算第47章 通達天下第90章 京城風雲(二)第87章 煙霧迷蹤第78章 殊途同歸第80章 潛入王府(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