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2章 夜宿碧蹄館

朝鮮禮曹判書鄭仁弘崇尚程朱之學,是所謂的山林學派的領袖,在政治上則是大北派的首腦人物,光海君廢黜仁穆王大妃本是有違禮教與孝道的悖逆之舉,但鄭仁弘這個朝鮮的理學大家卻引經據典爲光海君的惡行找理由,所以很受光海君垂賞識重用,兩年前鄭仁弘以禮曹堂官的身份入議政府爲左議政,相當於大明內閣的次輔,是當前朝鮮舉足輕重的實權人物,在朝鮮士林也極有影響力——

五月初十夜,鄭仁弘與谷山郡官員將張原一行迎入安成館安置,宴席間鄭仁弘向張原請教程朱理學精奧,名曰請教,其實是賣弄,即席誦讀其義理文章,都是一些陳詞濫調,絕大多數理論和觀點是抄襲宋明諸儒的,張原毫不客氣地道:“鄭判書熟讀我朝《性理大全》,方纔高論豈非出於蔡忱的《洪範皇極內篇》?”

鄭仁弘大慚,雖然惱羞卻無法成怒,終席默然無語而已。

綾陽君李倧卻是暗喜,張原不肯與鄭仁弘虛與委蛇自是因爲張原內心有了決斷,掃鄭仁弘的顏面也是爲此後撥亂反正的輿論造聲勢。

席散時李倧趁張原、阮大鋮送他們出館時對張原低語道:“張大人,建州使者一行已至開城,光海君派了議政府右贊善樸規到碧蹄館迎候額爾德尼,現在還不知道光海君是否會親自接見額爾德尼。”

張原心想:“建奴倒是腿快,趕在我們前面了,議政府贊善也是朝鮮三品高官,看來光海君對奴爾哈赤的使者頗爲重視。”說道:“要提防額爾德尼見過光海君之後迅速離開漢城,抓不到納蘭氏,事情就會很棘手。”

這關係到李倧能否坐上朝鮮王位,李倧點頭道:“張大人儘管放心,建州使者一言一行皆不出我的耳目監控,他們若想踏上歸程,就是落網被擒之時。”

……

五月十一日傍晚,大明使團經新溪、金巖,來到開城,開城是朝鮮三都之一,是僅次於王京漢城和西京平壤的朝鮮第三大城,京畿道觀察使和首領官率僚屬出迎,依舊是列香亭、龍亭,扎綵棚、鰲山,演雜戲、鼓樂,與平壤和黃海道的歡迎儀式相同,但戒備明顯森嚴了許多,圍觀民衆也少,歡迎儀式雖然隆重,卻完全沒有了那種歡慶的氣氛。

在開城,張原獲知納蘭巴克什在碧蹄館與朝鮮議政府右贊善樸規密談了半日,然後啓程趕往漢城去了,看來納蘭巴克什要面見光海君,所以張原不再如平壤時那般拖延,督促使團儘快趕路——

柳東溟並不知道建州使者到來之事,當然樂意看到張原加緊行程,只要把張原一行護送到王京漢城,那他柳東溟就算完成了使命,此次出使去來很不安寧啊。

五月十三日午後,大明使團行進至碧蹄館外的山丘邊,書狀官金中清指着那座山丘對張原等人道:“幾位大人,那裡就是當年李總兵與倭賊惡戰之地,李總兵以一當百,殺敵無數,英名傳揚至今。”

金中清這是粉飾美言,其實碧蹄館一戰明軍損失很大,日軍先以小隊誘戰,名將李如鬆貿然追擊,頗有斬獲,然而在追到碧蹄館附近卻遭遇數倍於己的日軍伏擊,李如鬆所部陷入重圍,苦戰不得脫,明軍死傷慘重,幸得李如鬆之弟李如梅神勇,箭無虛發,又有援兵及時趕到,不然李如鬆極有可能斃命於此,日軍的戰鬥力在此戰中得到了充分體現,壬辰援朝抗倭,大明只能說是慘勝,若非豐臣秀吉死亡,這場戰爭的勝負孰難預料,《明史》總結說“自倭亂朝鮮七載,喪師數十萬、縻響數百萬,中朝與屬國迄無勝算,至關白死而禍始息”,這個說法是比較客觀公允的,這場曠日持久的戰爭極大地消耗了大明朝的國力,張居正當政時積累的充裕國庫開始衰敗了,此後建州女真的崛起也與這次戰爭中大明受拖累有很大關係——

張原問:“這裡可有紀念此戰的祭祠?”

金中清道:“離此三十里的王京西門外有宣武祠,天朝因援倭而捐軀的將士在宣武祠享受香火祭祀。”

張原道:“今夜就在碧蹄館歇息,明日一早沐浴更衣,去宣武祠祭拜我大明援朝的英烈。”

身爲禮曹判書的鄭仁弘道:“張天使,謁宣武祠是否待冊封世子後再去,大典之前謁宣聖廟爲宜。”

宣聖廟就是孔廟,朝鮮各大都城都建有宣聖廟,尤以漢城宣聖廟規模最大,大明出使朝鮮的使臣都會到這座宣聖廟祭拜孔子。

張原心道:“鄭仁弘是光海君的心腹重臣,對光海君的心思應該很清楚,光海君對大明是既敬畏又怨恨,光海君想脫離大明的掌控,就會對壬辰大明援朝的功績有意淡化,鄭仁弘現在又勸阻我祭拜宣武祠,這等居心又豈能瞞得了我。”

綾陽君李倧道:“沒有宣武祠的天朝英烈,就沒有今日之朝鮮,張天使謁宣武祠緬懷先烈正合其宜。”

綾陽君李倧在光海君面前一向顯得很忠心,光海君即位時李倧才十三歲,所以光海君對李倧沒有什麼疑心,李倧是得到光海君信任的少數幾位李氏王族之一,鄭仁弘沒有想到李倧會當面反對他的建議,這讓鄭仁弘很不悅,冷冷看了李倧一眼,心道:“你不能揣摩大王的心意,你的榮華富貴也就到頭了。”

張原道:“明日先祭拜宣武祠,再謁宣聖廟。”

……

夜宿碧蹄館。

碧蹄館雖大,但住進了幾百號人和車馬,館外還有一千兩百軍士,喧囂聲沸沸揚揚,到亥初時分才漸漸平靜下來。

綾陽君李倧與張原在館舍對弈,貞明公主跪坐在一邊觀戰,李倧也不知道自己這位年少的姑母會不會圍棋,但貞明公主看棋很專心,端坐不動,睫毛不時忽扇時,眼風會飛快地朝張原一掃——

天氣比較悶熱,張原綸巾摺扇,意態閒適,他與李倧下棋只是幌子,目的是爲了密談,問李倧道:“三日前建州納蘭氏一行就入住這碧蹄館嗎?”

李倧點頭道:“是,建州女真來的十三人就住在碧蹄館之北館,客商打扮卻住驛館,右贊善樸規還與他們長談,這些人真把忠於大明的忠義之士當作木雕土偶了。”

張原問:“光海君接見了納蘭巴克什沒有?”

李倧道:“尚未有消息傳回。”

張原道:“越近王京,事情越急,若讓納蘭氏走脫,大勢去矣。”

碧蹄館離漢城只有四十里,明日就要入城,到底如何舉事還未確定,焦慮、忐忑、驚懼、不安,讓綾陽君李倧沒有了下棋的興致,起身道:“在下這就去看看有沒有消息傳來。”

李倧走後,張原獨自在燈下敲棋思索,忘了還有貞明公主坐在旁邊,一顆棋子敲在棋枰上又拈回指間,如此反覆,沒完沒了,張原的眉頭一直深鎖,也不知沉思了多久,忽聽門外有錦衣衛稟報:“張大人,綾陽君殿下突犯暈眩之疾,請金處士高徒去爲他鍼灸驅疾。”

張原瞿然起身,這時纔看到坐在一邊的貞明公主,貞明公主也很快站起身來,有些吃驚地望着張原,張原道:“我讓人送你去看望綾陽君殿下,若不出我所料,綾陽君殿下應該是想讓你爲我傳遞一下消息。”

張原請穆敬巖和洪紀、洪信三人護送貞明公主去綾陽君殿下的住所,大約過了三刻時,貞明公主回來了,臉有驚惶之色,提筆寫道:“前日傍晚,光海君微服與建州女真使者在漢江樓相見,但此後建州使者額爾德尼一十三人俱不見了行蹤,王京內外,皆無音訊,查訪不得。”

張原深吸了一口氣緩緩吐出,說道:“那些人沒有翅膀,不可能飛得無影無蹤,想必是光海君把那一十三人隱藏在一處秘密住所,要等我冊封世子踏上歸程後再讓納蘭氏一行回建州,這樣免生事端。”

貞明公主寫道:“那大人該如何應對?”

張原道:“一定要找出建州人住在漢城哪個地方,一十三人總會留下蛛絲馬跡,但這恐怕需要一點時間。”凝思半晌,對貞明公主道:“不要着急,待明日祭拜了宣武祠再議對策。”

五月十四日一早,大明使團啓程,路上耳目衆多,張原不便與綾陽君李倧深談,只借慰問李倧身體不適之機說了幾句,李倧道:“光海君之所以要把建州使者隱藏起來,是因爲小北派官員申時敏、李元翼等人聽聞光海君與建州奴爾哈赤有來往,上疏力諫,光海君爲避人耳目,這才讓建州使者暫時躲藏起來,唉,申、李等人這反而是誤了大事了。”

張原讓李倧莫急,多派可靠人手仔細探訪納蘭巴克什等人可能的藏身之處,李倧點頭,這時柳東溟過來詢問綾陽君貴體安否,張原閒話幾句,策馬而行。

巳時初,浩浩蕩蕩的一行人到了接官廳,光海君遣都承旨奇世石迎接天使,並與兩位天使商議接詔、冊封之事——

該是掀起波瀾的時候了,張原道:“在下聽聞貴邦大王與建州奴酋有往來,對我大明有二心,在下將奉詔歸國,奏請朝廷處置此事。”

鄭仁弘、柳東溟、奇世石等人大驚失色,張原都到了漢城西郊卻說要奉詔還京,這讓他們驚愕無措。

()

第237章 花瓶第291章 東林辯難第77章 牛刀小試第199章 此時無聲勝有聲第46章 敢出豪言驚上座第306章 醜不醜問介子第420章 旖旎馬車第269章 玄武湖禁地第322章 亂我心者第119章 龍門解衣第396章 暴死第427章 大雪中的辯論(上)第35章 寶物光芒萬丈第142章 大幕徐徐拉開第258章 從貢院到舊院第62章 泥妝杜麗娘第1章 良辰美景奈何天第197章 疑似舞弊第201章 遙望薩爾滸第193章 長袖善舞書友一年一悟論雅騷的底蘊和美女第430章 皇長孫的犀利第254章 四壁荷花三面柳第276章 遠方和天上第321章 瘋狂的石頭第391章 朱徽嫙第404章 雄辯與強記第82章 月色如霜膚色如雪第503章 決戰前夕第14章 兔子,走着瞧第188章 人生得一知己足矣第389章 裂痕第480章 不見天日第197章 疑似舞弊第385章 驚馬第338章 水中仙第68章 住家弟子第348章 金山夜戲第141章 訓弟第91章 有涯之生無涯之學第194章 洛陽紙貴第218章 白晝聽棋第325章 巧遇第74章 六寸金蓮嚇死人第136章 夜半鐘聲到客船第358章 無極長生第279章 李白杜甫都誇我第162章 今生得見挖筍人第27章 靜夜思第238章 朝中無人莫經商第134章 煙柳斷腸時第66章 穆家有女初長成一雅騷緣起必讀第242章 並蒂蓮第13章 蜀道難第349章 揚州慢第432章 奴爾哈赤的奸細第482章 解鈴還須繫鈴人第288章 一場秋雨一場寒第283章 秋雨春聲第79章 常恐秋節至第27章 靜夜思第112章 柳絮飛來片片紅第388章 漁夫的智慧第380章 疑雲第437章 天大的秘密第79章 常恐秋節至第237章 花瓶第422章 花月美人第388章 漁夫的智慧第105章 小聘第485章 呼吸之間第43章 八股第一篇第253章 周瑜打黃蓋第265章 射圃第164章 如賊如鬼第392章 波瀾起第158章 丹汞難得眼清明第212章 我有妙計值萬金第466章 端陽雨第290章 誰是懸崖採蘭人?第285章 不知我者謂我何求第448章 東嶽廟的恐怖第112章 柳絮飛來片片紅第39章 快使用雙截棍第387章 落水第481章 拳打臥牛之地第275章 家書抵萬金第438章 沙鍋狗肉大醬湯第82章 月色如霜膚色如雪第256章 波心蕩弄清寒mm論春夢及其他第133章 敢送太監春宮冊第110章 年節、燈景、拙荊第173章 磨鏡焚香說楊妃第61章 重色輕友張介子第188章 人生得一知己足矣第401章 吃奶第368章 一石二鳥
第237章 花瓶第291章 東林辯難第77章 牛刀小試第199章 此時無聲勝有聲第46章 敢出豪言驚上座第306章 醜不醜問介子第420章 旖旎馬車第269章 玄武湖禁地第322章 亂我心者第119章 龍門解衣第396章 暴死第427章 大雪中的辯論(上)第35章 寶物光芒萬丈第142章 大幕徐徐拉開第258章 從貢院到舊院第62章 泥妝杜麗娘第1章 良辰美景奈何天第197章 疑似舞弊第201章 遙望薩爾滸第193章 長袖善舞書友一年一悟論雅騷的底蘊和美女第430章 皇長孫的犀利第254章 四壁荷花三面柳第276章 遠方和天上第321章 瘋狂的石頭第391章 朱徽嫙第404章 雄辯與強記第82章 月色如霜膚色如雪第503章 決戰前夕第14章 兔子,走着瞧第188章 人生得一知己足矣第389章 裂痕第480章 不見天日第197章 疑似舞弊第385章 驚馬第338章 水中仙第68章 住家弟子第348章 金山夜戲第141章 訓弟第91章 有涯之生無涯之學第194章 洛陽紙貴第218章 白晝聽棋第325章 巧遇第74章 六寸金蓮嚇死人第136章 夜半鐘聲到客船第358章 無極長生第279章 李白杜甫都誇我第162章 今生得見挖筍人第27章 靜夜思第238章 朝中無人莫經商第134章 煙柳斷腸時第66章 穆家有女初長成一雅騷緣起必讀第242章 並蒂蓮第13章 蜀道難第349章 揚州慢第432章 奴爾哈赤的奸細第482章 解鈴還須繫鈴人第288章 一場秋雨一場寒第283章 秋雨春聲第79章 常恐秋節至第27章 靜夜思第112章 柳絮飛來片片紅第388章 漁夫的智慧第380章 疑雲第437章 天大的秘密第79章 常恐秋節至第237章 花瓶第422章 花月美人第388章 漁夫的智慧第105章 小聘第485章 呼吸之間第43章 八股第一篇第253章 周瑜打黃蓋第265章 射圃第164章 如賊如鬼第392章 波瀾起第158章 丹汞難得眼清明第212章 我有妙計值萬金第466章 端陽雨第290章 誰是懸崖採蘭人?第285章 不知我者謂我何求第448章 東嶽廟的恐怖第112章 柳絮飛來片片紅第39章 快使用雙截棍第387章 落水第481章 拳打臥牛之地第275章 家書抵萬金第438章 沙鍋狗肉大醬湯第82章 月色如霜膚色如雪第256章 波心蕩弄清寒mm論春夢及其他第133章 敢送太監春宮冊第110章 年節、燈景、拙荊第173章 磨鏡焚香說楊妃第61章 重色輕友張介子第188章 人生得一知己足矣第401章 吃奶第368章 一石二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