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剷除餘寇】

5月初9日,農民軍:曹操(羅汝才)、過天星(惠登相)、西營八大王(張獻忠)等七股流寇西逃,盡入四川承宣布政使司。

使得明湖廣總鎮監軍:萬元吉,率軍死守夔州府。

但依舊被流寇們攻陷了夔州府大昌縣,還乘船順着大江(長江)而下,一路炮轟並劫掠沿岸的夔州府首府奉節縣、巫山縣,等地軍民錢糧。

駐守在重慶府的明石柱宣慰使兼二品詔命夫人:秦良玉,親自率領川軍白桿兵北上與明湖廣總鎮監軍合兵,以舟師由夔州府巫山縣上三峽。

流寇十三哨連忙過夔門(翟塘峽)由農民軍:曹操(羅汝才)殿後,負責對付追擊而來的明軍,致使沿岸明軍們遙望距離太遠,只能開炮示威。

流寇們準備渡河西行,但中途被明湖廣總鎮監軍:萬元吉、明平賊將軍:左良玉、明石柱宣慰使:秦良玉、明四川總鎮巡撫:邵捷春,打得匯聚在夔州府奉節縣與翟塘衛一帶。

本來作戰最猛的陝西都指揮使司明軍乃是流寇們的剋星,再加上所部多有流寇降丁,所以作戰起來異常兇猛。

但是明援剿總兵:賀人龍,卻因爲之前明兵部尚書答應賜給他的「平賊將軍」稱號,給了左良玉,因此對於兵部的調令,幾乎不怎麼聽從。

使得流寇:曹操(羅汝才)、過天星(惠登相)等部從夔州府後山抄掠糧食,明軍分守諸隘讓流寇們略無所得。

其中明翟塘衛指揮僉事:羅於莘,還主動出擊,打敗農民軍:過天星(惠登相)於夔州府大寧縣鄭家寨,僅剩下過天星帶領百人逃走。

由於流寇們被明軍圍困,只能往西走過夔州府萬縣下樑山縣,故此明四川總鎮總兵:鄭嘉棟、明翟塘衛鎮撫使:張應元、明夔州府左參將:汪雲鳳,會通明援剿總兵:賀人龍、明陝西總鎮總兵:李國奇,跟在後面追擊流寇。

在派明軍騎兵先行守住山寨,不讓流寇進入,又斬殺了流寇七百人,生擒賊將:自來虎,等七十一人,奪甲仗馬騾無數。

流寇就退到馬家寨羊橋村四處劫掠,被石砫宣慰使司川軍白桿兵趁機圍攻住馬家寨,復斬流寇七百人,刺死賊將:東山虎。

隨後流寇們屯兵在夔州府雲陽縣譚家坪南北兩山,明軍分道並進還入山圍剿。

嚇得南山的流寇們聽聞風聲後,就拔寨先走了,僅留下北山的流寇們出擊與明軍交戰。

明軍以火器在中,士兵在前,迎面而上,流寇們損失慘重,只能以弓箭、火銃反擊,不得已退守山巔不動。

但明軍依舊分兵繞到山後,前後兩軍一起圍攻,打得流寇們竄走山湖澗道。

原本騎馬持火銃射擊的明軍將領們皆下馬,手握兵器進山中殺敵,從龍溪谷追奔流寇四十里地,斬殺流寇四百三十人,導致流寇敗走仙寺嶺。

5月21日,各路明軍會聚在仙寺嶺上,以多發速射火器進攻。

神火飛鴉燒燬流寇大營讓其混亂,在追上去斬殺一千人,陝西承宣布政使司明軍還奪了流寇:曹操(羅汝才)大旗,擒獲流寇:老管隊、副塌天,部分流寇們開始突圍,逃向七箐坎入幹溪山中。

次日午時,農民軍:曹操(羅汝才)、過天星(惠登相)等流寇以翟塘衛水位上漲,不得渡河,便進犯夔州府奉節縣下關城。

此刻明四川總鎮巡撫:邵捷春,立刻檄榜明四川總鎮總兵:鄭嘉棟、明翟塘衛鎮撫使:張應元、明夔州府左參將:汪雲鳳,從夔州府雲陽縣出發。

而明湖廣總鎮監軍:萬元吉,則讓明援剿總兵:賀人龍、明陝西總鎮總兵:李國奇,從官道走雲陽縣尖山巡檢司,以攔截夔州府奉節縣內的流寇。

夔州府後山險隘,而且流寇七位首領連營數萬人,在林間居住不比營帳舒服,再加上酷暑,馬匹汗臭傳至數十里,蚊蟲叮咬農民軍,致使人馬生病。

不得已流寇將領們覺得得分道西行。

由農民軍:曹操(羅汝才)率領;小秦王、上天王、混世王(馬光玉)、一連鶯,這五營走夔州府雲陽縣尖山巡檢司。

而流寇:過天星(惠登相)、關索(劉正國),二營走雲陽縣水碓口守禦百戶所,決定出去之後,在夔州府開縣、新寧縣,一帶集合。

緊接着,明援剿總兵出擊追賊到譚家坪七箐坎,流寇留下精銳死士作爲殿後主力抵抗明軍,但被陝西明軍給打垮了。

明援剿總兵還繼續追擊,翻山越嶺斬殺部分逃跑流寇。

6月14日,明援剿總兵殺到敵營內,正在用膳休息的流寇們疲憊不堪,陝西明軍三路並進,讓流寇們大驚失色。

四川明軍們也趁機撲了上來,各營開始爭搶人頭,斬殺流寇一千二百人、俘虜六百人,赦免俘虜降將:一杆槍、自來虎、伍林,三人納入明軍隸爲先鋒。

隨後由大明延綏總鎮榆林衛秦軍鐵騎走在前頭,降將們提議是否派人刺探軍情?明四川總鎮巡撫就讓明利州衛指揮使:李仲興、明保定府總兵:高光榮,率輕騎先行。

再由明援剿總兵:賀人龍、明陝西總鎮總兵:李國奇,在後面潛伏大軍跟進。

待前面兩位明將進入霧山峽谷中,流寇伏兵們立刻在山間放箭推滾石,這兩位明將戰也連忙躲在石頭旁邊,下令士兵們架起火器反擊。

在打到最激烈的時候,明援剿總兵、明陝西總鎮總兵及時率軍趕來,一舉包圍了霧山山谷,徑直選擇平地架炮轟炸。

炮聲傳遍山谷四周,衝鋒之際斬殺流寇五百人,生擒賊將:渠山虎,等十六人。

唯有農民軍:曹操(羅汝才)率領精騎二千人逃走,但部下將領已被俘虜四十人,斬殺不算、精銳殆盡狼狽東逃與四營匯合,敗走夔州府大寧縣山中。

之後農民軍:過天星(惠登相)、關索(劉正國),走夔州府開縣屯兵南壩裡。

而關鍵時刻明援剿總兵:賀人龍,在得知流寇:曹操(羅汝才)東逃之後,居然率部在夔州府開縣撤兵,還北上陝西承宣布政使司西安府!

只剩下明四川總鎮總兵:鄭嘉棟,繼續率領諸將連營追擊流寇,在夔州府開縣觀音山,追逐流寇北逃二十里到臨江巡檢司,又斬首流寇二百人。

其中明翟塘衛鎮撫使:張應元,還窮追流寇至夔州府新寧縣豆山關,遇到流寇數百騎兵,擊殺二十騎。

其餘流寇騎兵皆大呼卸甲投降,農民軍將領:託天王、常國安,兩人主動請降,才讓明軍停止射擊。

明軍們則下令讓流寇將領:常國安,本部抓住農民軍:地虎,讓他上書給農民軍:過天星(惠登相)勸他投降。

但是流寇:過天星(惠登相)卻不信,還回信道“必須託天王親自到,方可相信,乃降也。”

被俘之時流寇:地虎,不堪受辱自盡。

關鍵時刻農民軍:高守達,親率麾下二百騎兵前來投降,趁着明軍招降之際,使得流寇:過天星(惠登相)連忙逃跑,明軍則以降將:常國安,爲川軍先鋒。

接着農民軍:過天星(惠登相)西走,諸軍拔營追逐至夔州府萬縣武寧巡檢司外,流寇騎兵三千人見到明軍不戰而逃,被明翟塘衛指揮同知:高守遠,率部卒在前衝鋒陷陣,讓流寇們陣角大亂。

不得已流寇只能派出騎兵出戰,卻多數陷在泥潭裡,被明軍們趁機射殺,還追奔流寇二十里,一路上血流成河,稻田裡全部是鮮血,各軍共斬首流寇一千七百人,擒住流寇將領:流金錘、金狗兒,奪馬騾三百匹,致使農民軍:過天星(惠登相)、關索(劉正國),二賊東奔夔州府達州。

降將明開縣遊擊將軍:常國安,開始立功,在前負責驅逐流寇,與川軍、湖廣明軍並進,斬首二百人奪其流寇軍營。

流寇們一直逃奔到夔州府梁山縣袁壩驛,才設伏在溝澗中和林間二十里。

次日,明翟塘衛鎮撫使:張應元,四處轉戰又令明開縣遊擊將軍:常國安、明達州守備:高守達,繞到山谷之中搗亂其糧倉。

讓流寇們大怒,直接出伏兵與明軍交接。

明開縣遊擊將軍深知流寇戰術,故此能夠突出重圍,殺敵墜落山澗共斬殺九百人,獲得盔甲弓矢無數,生擒農民軍:滾地狼,等一十七人,還招降流寇;楊旭、一隻虎、可天虎、關索(劉正國)等四十人。

其餘流寇從夔州府梁山縣袁壩驛東逃開縣,之後到達高城裡。

明軍諸將們則分營出戰,由明四川總鎮總兵:鄭嘉棟,統領中軍、明翟塘衛指揮僉事:羅於莘,統領左軍、流寇降將明鄖陽府右參將:楊旭、明鄖陽府守備:一隻虎,兩人各自統領右軍與流寇交戰於城下。

明軍三路夾擊,使得流寇們繼續兵敗東走夔州府大昌縣。

7月13日,農民軍:曹操(羅汝才)、小秦王、上天王、混世王(馬光玉)、一連鶯,等流寇連營盤踞在夔州府大寧縣。

明湖廣總鎮監軍:萬元吉,則在夔州府鎮守,他派遣了流寇降將明夔州府守備:劉正國,及羅汝才部流寇降丁明奉節縣遊擊將軍:伍林,入羅汝才軍營內招降。

但是交談中農民軍:曹操(羅汝才)卻以〈香油坪之役〉他斬殺了明湖廣總鎮副總兵:楊世恩、明荊門州左參將:羅安幫,爲由認識恐怕兵部不赦?

便決定攜帶劉正國東走,揚言要去荊州府夷陵州,親自乞撫於明兵部尚書?

這讓農民軍:金翅鵬,對羅汝才的說法有些懷疑?又擔心他率先降明之後,兵馬會被他所合併?便先發制人與農民軍:小秦王,一起先去向明兵部尚書投降。

看着詐降計劃失敗之後,氣得農民軍:曹操(羅汝才)當即就殺了降明的叛徒明奉節縣遊擊將軍:伍林,嚇得另一個叛徒明夔州府守備:劉正國,連忙往東逃到巫山縣。

第二百三十九章【進爵吳王】第八十章【臨幸宮女】第二百一十一章【隕雹飛霜】第二百二十四章【剃髮歸降】第一百零八章【順王稱帝】第二百三十六章【真龍降世】第一百八十七章【西部糾紛】第六十八章【聲東擊西】第一百五十二章【丟失鐵嶺】第七十一章【魚死網破】第一百一十章【窮追猛打】第七十一章【魚死網破】第八十二章【帝師陰影】第一百零七章【迷蹤之案】第一百一十二章【享廟靈位】第一百二十二章【稷山之勝】第七十八章【萬曆中興】第二百五十五章【三徵麓川】第一百零六章【南宋後裔】第四十五章【邊疆敵情】第四十八章【歐陸戰爭】第二十一章【劫掠藩王】第一百一十七章【闖入賊窩】第一百二十七章【文化紀事】第六十一章【紅顏歸來】第八十二章【帝師陰影】第一百七十三章【叛軍勢威】第二百七十四章【弘光朝廷】第一百零八章【順王稱帝】第八十八章【黨爭之興】第八十六章【掩護主力】第一百二十二章【硝雲彈雨】第一百二十九章【太后干政】第二百九十章【勸說三桂】第一百二十八章【毛舉細故】第一百零三章【安難樂死】第一百四十七章【東路被圍】第六十章【冒雨進襲】第二百八十八章【入住京城】第五十六章【楚王守財】第一百九十章【趨之若鶩】第七十二章【奸商罪證】第一百二十六章【平播戰役】第二百二十一章【國本之爭】第一百二十六章【平播戰役】第一百三十一章【呂宋都督】第一百一十九章【礦監之稅】第六十三章【平定疫情】第七十四章【成化黎庭】第二十三章【五司總督】第二百四十二章【太祖征途】第一百四十二章【銜悲蓄恨】第五十五章【命懸一線】第十三章【流寇來歷】第一百零二章【壬辰倭亂】第一百三十九章【無計可施】第九十五章【建州貝勒】第二百三十四章【京畿悼念】第一百四十九章【引狼入室】第二百二十八章【開關獻虜】第一百六十三章【遼陽失陷】第一百三十章【將伯之助】第一百四十三章【薩爾滸戰】第一百五十六章【重溫舊夢】第九十三章【邊軍鐵騎】第二百一十八章【前軍遭遇】第一百一十五章【狐假虎威】第一百六十一章【渾河血戰】第一百八十五章【敦本務實】第一百五十八章【凡偶近器】第一百五十九章【敵軍來襲】第一百七十七章【收復遼南】第五十一章【接風洗塵】第八十一章【遠方親戚】第七十九章【混入族羣】第五十二章【偶遇世子】第一百一十六章【封貢幕府】第一百九十四章【北虜入境】第二百六十九章【旱魃謎魅】第五十三章【守住懷慶】第二百四十二章【太祖征途】第一百一十五章【南遷之意】第九十五章【建州貝勒】第三十八章【闖王自成】第三十五章【大有收穫】第二十六章【經筵日講】第一百一十五章【南遷之意】第六十二章【藩王遇難】第一百一十四章【九部聯軍】第一百一十章【春祈秋報】第三十四章【川地進剿】第二百零四章【沾花惹草】第一百八十八章【崖底生還】第二百一十九章【逼近龍門】第一百四十九章【引狼入室】第一百七十六章【追剿叛逆】第一百七十九章【怦然心動】第一百四十八章【宣旨應天】第十七章【招降流寇】第九十一章【帝國動盪】
第二百三十九章【進爵吳王】第八十章【臨幸宮女】第二百一十一章【隕雹飛霜】第二百二十四章【剃髮歸降】第一百零八章【順王稱帝】第二百三十六章【真龍降世】第一百八十七章【西部糾紛】第六十八章【聲東擊西】第一百五十二章【丟失鐵嶺】第七十一章【魚死網破】第一百一十章【窮追猛打】第七十一章【魚死網破】第八十二章【帝師陰影】第一百零七章【迷蹤之案】第一百一十二章【享廟靈位】第一百二十二章【稷山之勝】第七十八章【萬曆中興】第二百五十五章【三徵麓川】第一百零六章【南宋後裔】第四十五章【邊疆敵情】第四十八章【歐陸戰爭】第二十一章【劫掠藩王】第一百一十七章【闖入賊窩】第一百二十七章【文化紀事】第六十一章【紅顏歸來】第八十二章【帝師陰影】第一百七十三章【叛軍勢威】第二百七十四章【弘光朝廷】第一百零八章【順王稱帝】第八十八章【黨爭之興】第八十六章【掩護主力】第一百二十二章【硝雲彈雨】第一百二十九章【太后干政】第二百九十章【勸說三桂】第一百二十八章【毛舉細故】第一百零三章【安難樂死】第一百四十七章【東路被圍】第六十章【冒雨進襲】第二百八十八章【入住京城】第五十六章【楚王守財】第一百九十章【趨之若鶩】第七十二章【奸商罪證】第一百二十六章【平播戰役】第二百二十一章【國本之爭】第一百二十六章【平播戰役】第一百三十一章【呂宋都督】第一百一十九章【礦監之稅】第六十三章【平定疫情】第七十四章【成化黎庭】第二十三章【五司總督】第二百四十二章【太祖征途】第一百四十二章【銜悲蓄恨】第五十五章【命懸一線】第十三章【流寇來歷】第一百零二章【壬辰倭亂】第一百三十九章【無計可施】第九十五章【建州貝勒】第二百三十四章【京畿悼念】第一百四十九章【引狼入室】第二百二十八章【開關獻虜】第一百六十三章【遼陽失陷】第一百三十章【將伯之助】第一百四十三章【薩爾滸戰】第一百五十六章【重溫舊夢】第九十三章【邊軍鐵騎】第二百一十八章【前軍遭遇】第一百一十五章【狐假虎威】第一百六十一章【渾河血戰】第一百八十五章【敦本務實】第一百五十八章【凡偶近器】第一百五十九章【敵軍來襲】第一百七十七章【收復遼南】第五十一章【接風洗塵】第八十一章【遠方親戚】第七十九章【混入族羣】第五十二章【偶遇世子】第一百一十六章【封貢幕府】第一百九十四章【北虜入境】第二百六十九章【旱魃謎魅】第五十三章【守住懷慶】第二百四十二章【太祖征途】第一百一十五章【南遷之意】第九十五章【建州貝勒】第三十八章【闖王自成】第三十五章【大有收穫】第二十六章【經筵日講】第一百一十五章【南遷之意】第六十二章【藩王遇難】第一百一十四章【九部聯軍】第一百一十章【春祈秋報】第三十四章【川地進剿】第二百零四章【沾花惹草】第一百八十八章【崖底生還】第二百一十九章【逼近龍門】第一百四十九章【引狼入室】第一百七十六章【追剿叛逆】第一百七十九章【怦然心動】第一百四十八章【宣旨應天】第十七章【招降流寇】第九十一章【帝國動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