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九章【太后干政】

接着明譽黃右通政行禮彙報道“啓奏陛下,臣剛剛收到兵部尚書李督師大人,發來的信件還請陛下過目!”一聽到是李建泰傳來的軍報,明毅宗大喜不已急忙放下奏摺讓旁邊的太監拿上來,本以爲是重創流寇的捷報?可打開信件一看卻讓明毅宗大失所望!只見上面寫着『逆賊勢大,不可敵矣!臣願奉皇太子南去應天府監國。”看到此信件明毅宗才反應過來,原來自己身邊的文武百官們都是些貪生怕死之輩,說好的誓死捍衛朝廷抗擊流寇,結果到了陣前卻變了卦!真是世事難料啊!

絕望的明毅宗把信件合起來摔在案几上,表現出很不愉快的樣子?看得大殿下面的明譽黃右通政有些焦急不安,他當即問道“敢問陛下,所慮何事?莫非是前線慘敗?”但明毅宗不想過分的流露出傷心就揮手道“沒事!卿不必擔心退下吧!”隨後明毅宗就走出了武英殿想去散散心。

然而身在仁壽殿內的明懿安皇太后:張嫣,坐在閣樓上吃着葡萄欣賞着教坊司樂女們歡快的舞蹈正沾沾自喜之時,突然間就見到有幾個太監與宮女們端着果盤一邊走一邊聊着天,似乎還聊得特別起勁,這讓明懿安皇太后有些看不過去了,她起身準備走過去教育一下他們,就揮手讓隨行宮女們不必跟過來了,她自己則走過去柳樹下面,無意中聽到橋上的一個太監說道“聽說前不久陛下上早朝之時,有大臣商議南遷之事?”

旁邊的宮女就說道“啊?自從成祖永樂文皇帝以來就已經立下了天子守國門一說,陛下怎麼能親信大臣們南遷之事呢?雖說流寇來勢洶洶,但也未必能夠攻陷北直隸乃至整個京城啊?陛下不會真的聽了他的話吧?”

正當太監再次開口之時,後面的太監與宮女們則低頭小聲說道“快別說了!”

這時剛纔談話的太監與宮女才注意到明懿安皇太后走過來,他們連忙行禮道“參見皇太后娘娘,不知皇太后娘娘駕到,衝撞了鳳駕還請恕罪!”

但明懿安皇太后顯然不是爲治他們罪而來的,而是開口問道“剛纔你們說陛下有意南遷?”

嚇得宮女太監們一起跪下來扣頭道“這個,小的也是無意中聽到的,請皇太后娘娘饒命啊!小的們在也不敢了!”

只見明懿安皇太后並沒有怪罪他們,而是讓他們平身,並帶着宮女們開始擺駕出慧寧門,看着怒氣衝衝的皇太后娘娘不僅讓宮女們猜想定是有大事要發生?

果然出了內廷之後明懿安皇太后就直接找到了負責鎮守寶寧門的明燕山左衛指揮使:秦傲天,並且來到衛指揮所裡面,還沒等士兵們跑過來彙報情況,明懿安皇太后就已經闖了進來詢問道“衛指揮使大人,哀家今日想來這裡詢問一下,陛下現在何處?”

此刻明燕山左衛指揮使想了一下回答道“回稟皇太后娘娘的話,未時初末將曾在武英殿附近看到過陛下,現在估計在武英門的橋邊?”得知這個消息明懿安皇太后快速轉身出衛指揮所往武英殿趕去。

明燕山左衛指揮使見狀急忙行禮道“末將恭送皇太后娘娘!”見她的鳳駕走的特別急促,衛指揮所的士兵就懷疑有貓膩?便問道“衛指揮使大人,皇太后娘娘這是怎麼了?居然走出內廷去找陛下莫非要干政?”但明燕山左衛指揮使搖搖頭不敢猜想。

很快鳳駕就趕到了武英殿附近,並往橋邊走去一路上還詢問站崗的士兵們說道“有沒有見到陛下從此經過?”士兵們點點頭指向對面的閣樓一帶。

此刻明毅宗坐在閣樓旁邊,手上拿着用盒子裝滿的魚飼料往樓下面的池塘裡灑去,瞬間聚集了各色各樣的魚類有;鯉魚、鯽魚、鰱鱅,等都在爭先恐後的吃着魚飼料,一旁的明司禮監秉筆太監突然見到了鳳駕的明懿安皇太后走過來,他急忙說道“啓稟陛下,皇太后娘娘過來了!”

這時走在鳳駕前面的太監就喊道“皇太后娘娘駕到!衆人行禮。”聽到這話皇帝陛下身邊的隨行太監與宮女們急忙低着頭小步上前行禮道“參見皇太后娘娘,願娘娘千歲千歲千千歲。”

正在餵魚的明毅宗見到自己的皇嫂走過來,也急忙放下盒子走行禮道“見過皇嫂,不知皇嫂今日怎麼有空前來外朝武英門逛遊啊?”

只見明懿安皇太后說道“按理來說哀家乃是先帝的皇后,是不應該走出內廷參政的!可是今日哀家聽聞太監與宮女們說,皇帝要打算南遷?敢問可有此事?”

明毅宗聽後有些尷尬!他連忙低下頭轉過身去感嘆道“朕,沒有此意!都是朝中們的大臣提出來的。”見到皇帝陛下不敢面對自己,明懿安皇太后就覺得有些不對勁?便走到他面前說道“從成祖永樂文皇帝即位開始就立下規矩,要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祖宗的陵寢可都在這紫禁城內,陛下不管有沒有此意?哀家都勸陛下不要南遷,切莫辜負了先帝的禪讓,而把北方京畿之地讓給那些逆賊!”

看着越說越激動的皇嫂,明毅宗慚愧的低下頭沉默不語,一番教育過後明懿安皇太后便起駕回宮去了,只留下明毅宗呆呆地站在原地靜靜思考人生。

次日早朝之時穿着冕服的明毅宗看着大殿內正一品到正三品官員們,就詢問道“今日愛卿們若無要事,就退朝散了吧!”這話一出明內閣首輔:魏藻德,立刻就說道“臣有本啓奏?啓稟陛下,流寇日漸逼近京師唯恐對大明社稷不利!臣提議願親自護送皇太子南下監國,不知陛下意下如何?”

這話可謂是深深的刺痛了明毅宗的內心,他心想;好你個內閣首輔居然想帶着皇太子南逃,等流寇殺到北直隸,到時候你在登高一呼擁立太子即位,自己好變成大功臣?在率軍北伐成爲第二個郭子儀?休想!既然爾等都不替朕着想,那麼就只好要死一起死了!便很委婉的說道“哦,此事容朕考慮一下,衆愛卿退朝吧!”被拒絕的明內閣首輔只好灰溜溜的走下殿去。

下朝之後走到御門的明毅宗轉身對着明司禮監掌印太監說道“傳朕旨意,速讓平賊將軍:左良玉、南直隸兵部尚書:史可法、靖南伯:黃得功,這些人即刻北上護駕,務必要把流寇攔截在北直隸之外,快去。”領旨的明司禮監掌印太監急忙跑去通政司傳話,讓明通政司知事:莫質樹,派人快馬加鞭前去傳話。

此刻一隊騎着馬的明軍在官道上疾馳着,在拐彎處突然間馬腿不知怎麼了跪倒地上,把明軍士兵們摔了下來翻滾了三米多遠,後面的緊隨而來的錦衣衛校尉們急忙拉住繮繩停了下來,看到這一幕錦衣衛校尉們有些害怕了!正巧吳俊振與馬維他們也趕了過來,就連騎着馬俯身慢走的明福親王與兩位藩王世子殿下也緩緩走過來詢問道“這,這是怎麼回事?”

前面的錦衣衛校尉就分析道“我們長途跋涉馬匹恐怕是受不了了!”話音剛落又有幾個人被摔落下馬,倒地的馬匹大多都是口吐白沫,看上去很累的樣子了!眼下戰馬減少可又不能停下腳步休息,吳俊振就建議道“爲今之計只要,兩人同騎一匹馬了,雖說重點,但也沒有別的辦法了!”

這時姚秋月高興的說道“好啊好啊!那奴家與吳公子坐一匹馬。”

誰知馬維見狀生氣的說道“不可不可,男女授受不親非禮也!吳兄還是與我坐一匹馬吧!讓姚姑娘與縣主殿下坐一匹馬,其餘人也都擠擠。”就這樣各自都被擠在一匹馬上,其中兩個藩王世子由士兵們馱着,又繼續往前騎了二里路來到了衛輝府首府淇縣,

由於此處之前不曾遭遇過動盪所以城內秩序比較好,人來人往的特別熱鬧他們混在百姓中很快就被周圍的百姓們發現了。

衆人見到他們其中一個穿着常服四團龍、另外兩個穿着常服三團龍之人,當即就跪下來行禮道“草民叩見三位殿下!”本來很擁擠的城門口,被百姓跪下來叩拜之時,前面的視線瞬間看得很廣闊,守城士兵見狀也急忙上前行禮道“不知三位殿下們駕到,有失遠迎還請恕罪!”

見到衆人都行禮了明福親王才挺直腰桿,讓士兵下馬自己騎着馬走向城門口說道“快帶孤王去潞親王府。”不明思議的士兵跪在地上詢問道“殿下,您要去潞親王府?可是這藩王不得相見?”話音未落明福親王就看了他一眼嚇得士兵急忙起身帶他們前去。

同時潞王府後花園閣樓內傳來一陣優美的琴聲,此音律不快不慢而且聲音伴隨着一股舒適的清脆旋律,聽到明潞王府長史司左長史:韋國靈,忍不住閉上眼用心去傾聽這股旋律,並誇讚道“潞親王殿下彈奏的這曲(落雁平沙)意境實在是高啊!”

被誇讚的明潞閔親王:朱常淓,立即停了手下的曲子說道“蓋其立秋神氣爽,風靜雲沙海波平,雲程萬里白鷺飛鳴,借鴻鵠之遠志矣。”

剛剛吟完詩之後旁邊的丫鬟與明潞王府長史司左長史一邊笑一邊繼續誇讚道“潞親王殿下,不僅琴藝超羣,就連詩意境界也比較高超,令我等佩服不已!可比那詩仙李白啊?”但明潞閔親王卻謙虛的揮揮手起身說道“哎!孤王,只不過是略懂一些皮毛而已,怎敢與詩仙一較高下!不過既然你這麼說那孤王還真有些興趣,想親自提筆書寫一首,快去拿筆墨紙硯來。”

這時府外的守衛急忙跑過來跪下抱拳彙報道“報,啓稟潞親王殿下,府外有一位親王殿下與兩位世子殿下求見,說是有要事想見見殿下您?”

第三十五章【大有收穫】第五十九章【尋找神醫】第二百三十六章【真龍降世】第十章【檢閱兵馬】第二百一十七章【借兵東虜】第二百七十四章【弘光朝廷】第一百五十八章【凡偶近器】第一百六十五章【擊退叛軍】第一百五十八章【凡偶近器】第一百一十一章【祭祀典禮】第六十一章【紅顏歸來】第二百五十章【仁宣之治】第五十二章【拱手而降】第二百二十六章【進軍川中】第一百四十五章【營蠅斐錦】第二百九十章【勸說三桂】第一百一十二章【戰局略定】第一百章【放煙幕彈】第二百四十九章【萬國來朝】第一百五十四章【拉攏蒙古】第一百二十八章【毛舉細故】第一百零二章【登上賊船】第一百二十八章【毛舉細故】第一百七十三章【叛軍勢威】第一百三十七章【南征計策】第二百二十一章【國本之爭】第六十六章【魯王殉國】第一百七十五章【反正事變】第九十五章【軍營細作】第一百五十章【北關絕縷】第一百四十四章【金鼓喧天】第六十三章【拔營東撤】第一百四十二章【銜悲蓄恨】第二百一十二章【鏢局滅門】第二十七章【血灑疆場】第三十四章【川地進剿】第二百八十六章【商議遷都】第八十九章【奔赴寧夏】第二百五十九章【英宗被俘】第一百一十七章【闖入賊窩】第二百一十三章【紈絝子弟】第二百九十二章【馬斯頓役】第七十九章【邊關勝況】第一百零九章【參與祭祀】第二百七十章【暮夜無知】第一百七十七章【收復遼南】第一百二十六章【平播戰役】第一百六十七章【大疫將至】第六十章【冒雨進襲】第一百八十八章【崖底生還】第九十一章【銖施兩較】第七十六章【西安被圍】第一百四十七章【東路被圍】第六十五章【兵出潼關】第一百七十八章【牛閻之捷】第七十三章【潼關血戰】第五十章【痛擊建奴】第一百六十章【一毛不拔】第九十八章【幕府爭貢】第一百六十四章【中敵伏擊】第一百三十七章【女真立國】第一百七十四章【四方匯聚】第二百零六章【碼頭交易】第二百九十章【勸說三桂】第八十三章【俟河之清】第一百三十八章【反明七恨】第十三章【流寇來歷】第五十九章【濟南之危】第六十章【採集藥材】第四十章【迎戰順軍】第一百四十九章【星落雲散】第九十五章【軍營細作】第六十九章【糧草被劫】第一百八十九章【單挑惡狼】第一百四十一章【調兵遣將】第一百四十一章【調兵遣將】第一百九十六章【當機立斷】第一百章【放煙幕彈】第一百三十九章【一敗塗地】第一百七十一章【帝師出山】第七十一章【魚死網破】第一百四十一章【忠臣良將】第二十三章【五司總督】第三十四章【川地進剿】第二十三章【五司總督】第一百五十二章【傳旨李朝】第一百五十二章【傳旨李朝】第二百零九章【澶淵之盟】第一百七十五章【歸降大順】第四十九章【攻城略地】第三十六章【星原燎火】第二百六十二章【勵精求治】第一百零八章【東征李朝】第二百二十章【戰一片石】第三十二章【無處躲藏】第二十七章【血灑疆場】第一百四十三章【迎戰邊軍】第十七章【招降流寇】第五十五章【命懸一線】
第三十五章【大有收穫】第五十九章【尋找神醫】第二百三十六章【真龍降世】第十章【檢閱兵馬】第二百一十七章【借兵東虜】第二百七十四章【弘光朝廷】第一百五十八章【凡偶近器】第一百六十五章【擊退叛軍】第一百五十八章【凡偶近器】第一百一十一章【祭祀典禮】第六十一章【紅顏歸來】第二百五十章【仁宣之治】第五十二章【拱手而降】第二百二十六章【進軍川中】第一百四十五章【營蠅斐錦】第二百九十章【勸說三桂】第一百一十二章【戰局略定】第一百章【放煙幕彈】第二百四十九章【萬國來朝】第一百五十四章【拉攏蒙古】第一百二十八章【毛舉細故】第一百零二章【登上賊船】第一百二十八章【毛舉細故】第一百七十三章【叛軍勢威】第一百三十七章【南征計策】第二百二十一章【國本之爭】第六十六章【魯王殉國】第一百七十五章【反正事變】第九十五章【軍營細作】第一百五十章【北關絕縷】第一百四十四章【金鼓喧天】第六十三章【拔營東撤】第一百四十二章【銜悲蓄恨】第二百一十二章【鏢局滅門】第二十七章【血灑疆場】第三十四章【川地進剿】第二百八十六章【商議遷都】第八十九章【奔赴寧夏】第二百五十九章【英宗被俘】第一百一十七章【闖入賊窩】第二百一十三章【紈絝子弟】第二百九十二章【馬斯頓役】第七十九章【邊關勝況】第一百零九章【參與祭祀】第二百七十章【暮夜無知】第一百七十七章【收復遼南】第一百二十六章【平播戰役】第一百六十七章【大疫將至】第六十章【冒雨進襲】第一百八十八章【崖底生還】第九十一章【銖施兩較】第七十六章【西安被圍】第一百四十七章【東路被圍】第六十五章【兵出潼關】第一百七十八章【牛閻之捷】第七十三章【潼關血戰】第五十章【痛擊建奴】第一百六十章【一毛不拔】第九十八章【幕府爭貢】第一百六十四章【中敵伏擊】第一百三十七章【女真立國】第一百七十四章【四方匯聚】第二百零六章【碼頭交易】第二百九十章【勸說三桂】第八十三章【俟河之清】第一百三十八章【反明七恨】第十三章【流寇來歷】第五十九章【濟南之危】第六十章【採集藥材】第四十章【迎戰順軍】第一百四十九章【星落雲散】第九十五章【軍營細作】第六十九章【糧草被劫】第一百八十九章【單挑惡狼】第一百四十一章【調兵遣將】第一百四十一章【調兵遣將】第一百九十六章【當機立斷】第一百章【放煙幕彈】第一百三十九章【一敗塗地】第一百七十一章【帝師出山】第七十一章【魚死網破】第一百四十一章【忠臣良將】第二十三章【五司總督】第三十四章【川地進剿】第二十三章【五司總督】第一百五十二章【傳旨李朝】第一百五十二章【傳旨李朝】第二百零九章【澶淵之盟】第一百七十五章【歸降大順】第四十九章【攻城略地】第三十六章【星原燎火】第二百六十二章【勵精求治】第一百零八章【東征李朝】第二百二十章【戰一片石】第三十二章【無處躲藏】第二十七章【血灑疆場】第一百四十三章【迎戰邊軍】第十七章【招降流寇】第五十五章【命懸一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