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六章 我夢我造

白虹劍朽毀失蹤、自隱鋒芒,這一點要不是郭岱親下黃泉,恐怕十位羅霄宗掌門都不清楚會有這樣的變故。至於白虹劍爲何會時隔千載,輾轉落到合揚與郭岱手中,衆掌門也只能感嘆時運。

“真是時運所致嗎?”郭岱問道:“不知合揚與範青是否受到接引?有些話還不如當面問清楚。”

這回輪到崇明君答道:“我等所能接引的羅霄門人,死前須有元神清明不昧之功,否則身亡一刻,神魂受黃泉陰氣一洗,元神修爲化爲烏有,與尋常亡魂般徘徊陰氣之中,難被感應接引。”

郭岱有些遺憾,合揚的情況他是明白的,他所修煉的《蛻化解形》,生前又煉化了大量生靈魂魄。一旦身亡,神魂立遭衆魂反噬,如同重回先天迷識關震撼心神。如此在黃泉陰氣中,根本守不住清明。

至於範青,郭岱總是覺得有一絲難窺未明之處,原本得知羅霄宗掌門可以接引門人亡魂,可他們顯然也沒有感應到範青的存在。

當年真正殺死範青的人,其實就是郭岱。不過確切來說,是一具受合揚驅役、泯滅神智的合煉妖身,而白虹劍傳承法旨當初便是由範青傳給郭岱。

如今回想,郭岱才能明白,其實自己早就獲得白虹劍傳承法旨,只不過是隨他煉就元神方可顯現,可這其中到底有何用意呢?範青唯獨這件事做得荒腔走板,哪怕將白虹劍留給當時霍天成,都好過留給郭岱。

關函谷那時候曾說過,只有“鬼才知道”事實如何,也許當初他便預見到郭岱要親下黃泉瞭解這段過往。然而即便此刻黃泉中有十位羅霄宗掌門,還是不能替他解決這個難題,連範青的亡魂都尋覓不着。

“我這回下黃泉,其實還有幾件事待辦。”郭岱看向崇明君說道:“一是替羅霄宗收回金闕雲宮的傳承法旨。”

崇明君聞言有些不解,隨後十位掌門互相對視一陣,還是太平君主動開口,說道:“金闕雲宮的傳承法旨已經被收回了。”

“什麼意思?”郭岱不解道。

崇明君言道:“其實傳承法旨被收回也就是方纔的事,幾乎就是你出現在九幽城的同時。”

郭岱想起自己揚動的那份卷軸,如果猜測得沒錯,羅霄宗應該已經全面發動向中境的反攻,其中玉皇頂也必定是攻取的目標。而關函谷也曾說過,金闕雲宮的傳承法旨繼承,是可以在玉皇頂上進行的。

“看來玉皇頂已被羅霄宗重新收復了。”郭岱說出了自己的猜想,包括羅霄宗可能利用護世大陣光復中境的情況。

“如果重玄真的破封而出,以他能爲,在玉皇頂上收回傳承法旨亦屬尋常。”靜虛說道。

既然金闕雲宮的事情不必郭岱再多料理,那他則提及另外一事:“陽間失魂瘟之事,想必諸位掌門應有察覺吧?但凡是近來新死亡魂,大多瞭解情形。人間再無新生神魂,黃泉之中可有異狀?”

“你是在懷疑我們?”太平君十分乾脆地說道:“你看見我們開闢九幽城,容納了這麼多亡魂,便覺得是我們引起的陽間失魂瘟?”

“我不得不懷疑。”郭岱說道。

太平君解釋道:“九幽城不過是引渡亡魂之所,我們十人展開神念,感應衆多亡魂經歷,以此擴展神念所能化轉而開的景象。因爲僅憑我們十人,所能打造的陰間世界還是太過狹小,較之陽間氣象紛呈,你不覺得九幽城仍然顯得渺小嗎?”

九幽城有多大?其實不能以凡人眼界看待,更準確而言,應該是用造化之功有多麼深廣精微來詮釋。如果是僅憑十位掌門,雖然可以開闢廣大地界,但內中絕對不會有九幽城這麼事無鉅細、完備俱足的氣象景緻。

郭岱不禁想到了始族四柱,大夢之世乃是大夢之主形神所化,可具體的天地萬物,依舊是始族四柱創造而成。十位羅霄宗掌門固然是以各自神念展開九幽城,可內中景象造物,更多反而是城中亡魂,依據生前種種營造而成。

這也是爲何九幽城中會有不同時代、不同形制的屋舍衣飾,畢竟亡魂來自不同時代,他們生前知見經歷當然也有所不同。

可也是因此,郭岱在九幽城中發現不少久遠歲月前的人物,顯然在九幽城駐留良久,他們並沒有輪迴轉世,而是滯留在黃泉之中,這明顯也是十位掌門的手段。

而根據太平君他們的解釋,這其實也是無奈之舉。九幽城畢竟不是陽間塵世的城廓,夯土砌磚就真真切切將屋舍打造好的。此間一草一木、一磚一瓦,都仰賴於城中亡魂生前知見經歷,他們若是轉世投胎,城中景緻便會難以維繫。

如果同一時代的亡魂離去太多,九幽城中關於那段歲月的造物則會大量消散,這一點連十位掌門都無法扭轉。

“凝虛化實終非真。”郭岱說了這麼一句話。

十位羅霄宗掌門終究尚未求證飛昇超脫的仙道成就,神念凝虛化實,開闢九幽城,畢竟是依賴於黃泉陰氣變化之妙,仍是求取世間物用。而九幽城的氣象景物又依賴於古往今來衆多死者亡魂,更是窮竭物用之道——按俗話說,連死人都不放過。

可即便如此,九幽城中滯留的亡魂,較之一世一代輪迴衆生而言,數目渺小得毫無意義。並且輪迴衆生從來沒有一個固定的數目,不是說陰間滯留的亡魂多了,陽間活人就少了。

自洪荒古紀至今,玄黃洲生民人口多了不知幾十幾百倍,也不見得黃泉中就空空如也啊?甚至黃泉陰氣中徘徊的亡魂仍是不知凡幾。

“我等猜測,這便是失魂瘟起因,至少是其中之一。”太平君說道:“人生在世,通靈開智,無論陽間陰間,含靈衆生數目越多、智慧越廣,一世劫波便越短暫——大夢之主亦有其極限。”

“你是說,滅世劫波實乃大夢之主自保之舉?”郭岱問道。

“或許並非主動爲之,有如昏沉酣睡之人,總不會在睡夢中忘了呼吸。”太平君言道。

“大夢之主一個翻身醒悟,卻有多少螻蟻隨之覆滅?”郭岱說道:“這也是我來黃泉的第三件事——探清大夢之主的狀況。”

太平君問道:“你要找大夢之主,爲何非要下黃泉?”

“陽間無路可尋,只能來陰間黃泉看看。”郭岱說道:“聽太平君此言,似乎也知曉,陰間便是探尋大夢之主的去處?”

“我們也說不準,因爲我們亦受阻隔,黃泉深處,另有玄妙。”太平君說道。

太平君向郭岱解釋了黃泉的大致情形,雖然說黃泉之中沒有具體的方位距離,可是以神念化轉感應,還是有個大概看法的。

如果將無垠陰氣比喻爲汪洋大海,那麼九幽城其實只相當於海中一葉孤舟,不斷撈起海中落水之人——便是接引羅霄門人與收攝亡魂。

但在這個汪洋大海中,也許尚有一片“陸洲”,太平君等人猜測,那裡是一切造化的源頭,只是要靠近那片陸洲十分不易。

陰氣之中沒有具體方位可言,更談不上前進轉折,虛空法力也僅是十位羅霄宗掌門聯手發動的力量,不可能離九幽城太遠。像郭岱先前遇見鬼差擒拿亡魂,其實那裡已經是九幽城的外圍,十位掌門以莫大法力,讓新死之人的亡魂都儘量“靠近”九幽城,便於收攝。

“你們收攝亡魂,不僅僅是了九幽城的景象吧?”郭岱問道。

太平君答道:“九幽城如同是黃泉中的舟楫,但無帆無槳,我等化轉虛空的法力,並不能幫助九幽城靠近那片陸洲。”

郭岱點頭明悟道:“你們是借亡魂的心念與七情六慾爲引,驅使九幽城在黃泉陰氣中……航行。”

“大概可以這麼看待。”太平君答道:“當然我們並不會強催亡魂心念。除了安分守己的留在九幽城中維繫景物氣象,其餘生前作惡良多之輩,便會被鬼差與鬼兵拘束囚禁,採其亢激心念意動,如此也算是爲這些奸佞敗壞之輩洗清罪業。”

太平君這話說得平平常常,可是依照他行事作風,估計那些被拉去驅動九幽城的惡人亡魂,肯定是飽受煎熬。

就如同郭岱初至黃泉時所見的,鬼差擒拿一名刀客的情形。乍看之下,那名刀客隨手揮刀都有分山斷嶽的驚天威能,但那實則是陰氣隨念化形,這名亡魂死前必定經歷某種殺伐驚怖之事,所以死後心念意動會這麼強烈。

“但就算如此,又能有多少亡魂堪用?”郭岱也看出此法弊端,說道:“陰氣之中沒有明確方位,更無日月星辰爲引航,九幽城何年何月纔可抵達那處造化之源?”

太平君說道:“陰氣之中沒有方位,卻有歲月。亡魂越久遠,便代表離造化之源越近。”

郭岱說道:“仍是不妥,歲月越久遠,亡魂多已輪迴不知幾世,數目自然也越少。說是引航,實則依舊盲目亂撞。”

太平君說了一句看似矛盾的話:“黃泉之中,幾無歲月之感,我們有足夠時間。”

“滅世劫波近在眼前,你們還有什麼時間可言?”郭岱冷笑道。

“既如此,我羅霄宗有愧、無悔。”太平君答道。

郭岱沉默一陣,環顧十位羅霄宗掌門,說道:“你知道我最討厭你們什麼嗎?”

十位掌門面色各異,有的面露不喜,有的搖頭嘆息,郭岱直接說道:“你們總是將自己的行止作爲想得多麼崇高,動不動就是一兩千年的佈局謀劃,好像不如此就不足以印證格局胸襟,永遠懷抱着一股宏遠追求。可也不想想,萬一失敗了,就什麼都沒有了,說得天花亂墜都沒用。”

“世事有成有不成,強求無益,亦失見素抱樸之心境。”太平君說道。

“非是強求無益,只是力有未逮,僅此而已。”郭岱說道:“做不到就是做不到,不要爲失敗找任何藉口。在我看來,你們十位掌門足足只不過是在黃泉之中蹉跎兩千年,除了開闢這如雞肋般的九幽城,沒有半點成就。至於那什麼調攝陰陽,恕我直言,仍是近於空想臆測之流。”

太平君並未惱怒,他問道:“既然你敢這麼說,想必是有辦法了?”

郭岱擡手現出洞燭明燈,說道:“你們不是要找黃泉引航嗎?我手上就是。”

隨附而出的妙語神念解釋了洞燭明燈的諸般妙用,而郭岱身處黃泉也對此器感悟更深一重,明白洞燭明燈可以照徹黃泉,普見萬千亡魂。

但有一點,如此御器需要莫大定念,就連郭岱也不敢肯定自己是否真的可以做到。

“你要怎麼做?”太平君問道。

郭岱放眼望去,在十位掌門身後,似乎都有一片九幽城的景象,他說道:“將九幽城化入我的靈臺造化之中,助我展開仙家神念,我要將整個黃泉納入眼底!”

崇明君聞言驚喝道:“郭岱!你知道自己在說什麼嗎?不要以爲成就仙道,便可以如此輕狂!”

“我當然知道自己在說什麼。”郭岱言道:“將九幽城化入我的靈臺造化中,等同是將你們神魂煉化,也將無數亡魂一併吞滅。說是展開仙家神念,實際上是將黃泉一併吞噬,如此直至造化之源前,或者逼大夢之主現身。”

“此舉過於冒險。”太平君臉色平靜道。

郭岱看着太平君,最終還是打算說實話:“你們不明白仙家境界,至少也不明白我的修行根基。我所施展的乃是《蛻化解形》,只不過較之虛靈更爲精妙。雖然將你等神魂與萬千亡魂吞沒,但你等不過是暫時陷入真空凝滯之境,恍然無所覺。事後若成,我自然會將你們放出來,無論是繼續留在黃泉,還是輪迴轉世,我都可以幫一手。”

“你若是做不成呢?”太平君問道。

郭岱思忖良久,隨後說道:“那靈臺造化便是你們的新世界,屆時將是我的大夢之世。”

第二百六十章 奪寶第六十五章 骸山腐鯤第一百七十四章 恍惚第二百五十九章 品評第三百一十九章 源泉第二百六十八章 終成第二百八十三章 離間第二百七十六章 未來第十七章 造化爐鼎第一百二十二章 大羅凌霄第二百八十八章 非人第十四章 寒星霜鋒第二百二十四章 妖法第六十九章 刀劍不亡第二百零三章 靈氣明識第一百六十四章 大計第二百五十七章 千秋索第二百零五章 同歸第三百零七章 洪荒第九十八章 太寒星殞第一百五十六章 謀計第二百四十一章 神妙第一百九十章 同心第三百四十五章 歷劫第四十八章 玉帶花燈第二百八十九章 築基第一百九十四章 江湖武人第三百零一章 太極之象第二百九十五章 出海第三百四十二章 末法第一百三十二章 蠱術第二百八十八章 非人第三十四章 設伏用計第六章 紫焰騰霄第二百六十章 奪寶第四十九章 霍師天成第二百七十三章 黃泉有鬼第八十二章 道破究竟第三十一章 路邊論寶第三百五十七章 大道衍化第九十六章 靈素玉芝第一百八十四章 邪威第八十四章 日出東方第五十一章 元神心境第一百七十五章 傳功第二百零二章 妙築玄心第二百二十章 行遇第三百零二章 瀝鋒破妖第二十七章 生死之間第四十二章 瀝鋒無爲第三百五十七章 大道衍化第一百九十五章 過去未來第四十五章 帝后臣子第二百九十一章 八方圍攻第一百二十六章 滅絕希望第六十二章 禁元封法第一百九十八章 淨教第七十七章 瓊光玉輝第三百三十二章 依理隨緣第二百三十章 始於足下第三百三十四章 真龍妙法第四十一章 黑廝朱三第九十一章 惡客堵門第一百六十三章 還魂第二百零八章 解夢第二百二十八章 龍變第二百七十七章 虛空第一百八十七章 寅成公第七十三章 靜心狠殺第三百零二章 瀝鋒破妖第一百八十二章 魂變第一百一十六章 真武道兵第三百五十三章 自在天第六十三章 魚梭飛舟第一百零七章 符法相應第二百八十九章 築基第二百二十七章 異種第七十三章 靜心狠殺第三十七章 九宮太素第二百五十六章 引渡輪回第三百五十五章 白虹無邊第一百零四章 塵封極惡第二百八十七章 煞心第六十三章 魚梭飛舟第九十七章 聞法丹樞第三百二十四章 鬼方禁獄第十七章 造化爐鼎第一百九十章 同心第一百九十四章 江湖武人第二百六十三章 真意第二百五十三章 仙丹第一百六十八章 教化第三百二十五章 地水風火第三十四章 設伏用計第一百三十八章 八風第八十三章 演法之方第三百四十五章 歷劫第五十章 金身不破第一百一十一章 無明煩惱第一百零二章 瀝戰開鋒
第二百六十章 奪寶第六十五章 骸山腐鯤第一百七十四章 恍惚第二百五十九章 品評第三百一十九章 源泉第二百六十八章 終成第二百八十三章 離間第二百七十六章 未來第十七章 造化爐鼎第一百二十二章 大羅凌霄第二百八十八章 非人第十四章 寒星霜鋒第二百二十四章 妖法第六十九章 刀劍不亡第二百零三章 靈氣明識第一百六十四章 大計第二百五十七章 千秋索第二百零五章 同歸第三百零七章 洪荒第九十八章 太寒星殞第一百五十六章 謀計第二百四十一章 神妙第一百九十章 同心第三百四十五章 歷劫第四十八章 玉帶花燈第二百八十九章 築基第一百九十四章 江湖武人第三百零一章 太極之象第二百九十五章 出海第三百四十二章 末法第一百三十二章 蠱術第二百八十八章 非人第三十四章 設伏用計第六章 紫焰騰霄第二百六十章 奪寶第四十九章 霍師天成第二百七十三章 黃泉有鬼第八十二章 道破究竟第三十一章 路邊論寶第三百五十七章 大道衍化第九十六章 靈素玉芝第一百八十四章 邪威第八十四章 日出東方第五十一章 元神心境第一百七十五章 傳功第二百零二章 妙築玄心第二百二十章 行遇第三百零二章 瀝鋒破妖第二十七章 生死之間第四十二章 瀝鋒無爲第三百五十七章 大道衍化第一百九十五章 過去未來第四十五章 帝后臣子第二百九十一章 八方圍攻第一百二十六章 滅絕希望第六十二章 禁元封法第一百九十八章 淨教第七十七章 瓊光玉輝第三百三十二章 依理隨緣第二百三十章 始於足下第三百三十四章 真龍妙法第四十一章 黑廝朱三第九十一章 惡客堵門第一百六十三章 還魂第二百零八章 解夢第二百二十八章 龍變第二百七十七章 虛空第一百八十七章 寅成公第七十三章 靜心狠殺第三百零二章 瀝鋒破妖第一百八十二章 魂變第一百一十六章 真武道兵第三百五十三章 自在天第六十三章 魚梭飛舟第一百零七章 符法相應第二百八十九章 築基第二百二十七章 異種第七十三章 靜心狠殺第三十七章 九宮太素第二百五十六章 引渡輪回第三百五十五章 白虹無邊第一百零四章 塵封極惡第二百八十七章 煞心第六十三章 魚梭飛舟第九十七章 聞法丹樞第三百二十四章 鬼方禁獄第十七章 造化爐鼎第一百九十章 同心第一百九十四章 江湖武人第二百六十三章 真意第二百五十三章 仙丹第一百六十八章 教化第三百二十五章 地水風火第三十四章 設伏用計第一百三十八章 八風第八十三章 演法之方第三百四十五章 歷劫第五十章 金身不破第一百一十一章 無明煩惱第一百零二章 瀝戰開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