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卷天界傳奇第二百五一章 第五大教正式宣告征伐令

“大哥……”樑超失聲大叫。

“教主。”葫蘆老仙等人也不由得驚叫了一聲。

不過儘管樑超等人對此刻嶽中華的形象感到如何的驚奇,但到底還是心中鎮定了下來,沒有了剛纔的那一絲擔憂,神情也都安穩了許多,反倒是樑超、葫蘆老仙和路西法這三個太乙真仙層次的高手在驚奇過後,再次仔細觀察了一下嶽中華的變化之時,眼中都不覺露出一剎那的震撼和驚喜。

相對於梵教中人一方的從驚奇到鎮定,甚至於某些人心中的震撼和驚喜,這些卻還都不算什麼,其他各方中人表現出來的神情之精彩反倒更在他們之上。

“戮仙刀?還是誅神刀?”上華大天尊看到了嶽中華背後的那四柄形狀沒變但卻更加讓人心悸的先天神刀,心神忽然收緊的自語了一聲。

“四相本源----誅神陣圖?”玉華大天尊則將目光注視在了嶽中華身上的那一身四色道袍之上,一連掃過了那風、火、地、水四相本源的奇異圖案,臉色變得稍微有些凝重。

“神光結天殿,大道已入真。想不到啊想不到,卻是貧道助了他一臂之力,反倒讓其先悟了聖根,也不知這到底是福還是禍啊!”太華大天尊只將眼神朝嶽中華頭頂之上的那紫金雲光中微微一掃,見了那雲光之中的露天神殿,以及那九十二根支撐着神殿的先天神柱,內心中便不由得暗暗嘆息了一聲。

“先天神道?是……混沌元靈契?”太皇大帝尊卻是在看到了嶽中華頭頂之上紫金雲光之中那露天神殿正中的紫色十二角星之後,臉色頓然一變,震驚之餘不覺自語了一聲。

“接引佛光印?……原來如此。”這卻是那兩位佛門的教主----大日真如和大慈光目兩位佛祖在看到了那紫星之中的字金符之後,心中大動了一下,隨即面露恍然之色的心聲。

至於其他的幾位天界至尊,此刻也同是一臉的詫異和震驚,心中都自感受到了那嶽中華的不同。魔門三大魔尊相互之間對望了一眼,暗自點了點頭。卻是更加堅定了原本地決心和信念。而最後的那一位儒門教主孟聖師,臉色卻在瞬間變得鐵青,眼中神光凝聚,手指尖都微微顫動了起來。

除了這些天界至尊的反應之外,其他反應最強烈的人便是那些同是太乙真仙層次的強者了。戰帝神巫和神王宙斯簡直就是一臉的震驚和木然,九天元老、石鏡老仙、帝釋天魔等這些太乙散修則個個的目瞪口呆,就連那太皇大帝尊座下的四方帝君,以及其他諸位至尊門下的親傳弟子,如公孫丑、陳仲子、綠盤魔帥等人。此刻也是一臉地震驚和不可思議地模樣。

若說那些天界至尊感受到的是吃驚和意外。太乙真仙級強者感受到的是震撼和不可思議的話,那麼與會的其他衆仙,即便是那些大羅金仙層次地高人,卻只是稍微表示了一番驚奇而已。因爲那些修爲不夠的人雖然看到了嶽中華前後形象上的巨大變化,但還遠遠察覺不到其潛在的境界以及其氣質的本質上的變化。所以他們只是覺得驚奇,還沒有覺得多麼震撼。反倒是那些天界至尊以及那些原本與嶽中華同等境界的太乙真仙級強者們,能夠真實地感受到了嶽中華其人地境界的驟然提升,使得他們那些人都有些觀之不透看之不清,所以這一刻受到的打擊更在那些低層次的仙人之上。

不過這些都還是在場中人各自的內心反應,表面上看卻還是如先前一般,眼神關注着場中嶽中華的下一步的動作。

嶽中華出了那“玄黃寶塔”之後。面色嚴峻的掃了一眼凌霄大殿中的情形。然後將目光投向了頭頂之上地那已化作三尺高下地“玄黃寶塔”。

只見嶽中華的臉色霎時間變換了數次,最終還是微微嘆了口氣,然後伸指一彈,一道淡淡地玄黃之氣從其手指尖飛出,瞬間沒入了那“玄黃寶塔”之中。

受了嶽中華的那道微弱的玄黃之氣一彈之力,那原本懸停在半空中的“玄黃寶塔”忽然微微顫動了一下,隨即一個盤旋,飛向了太華大天尊的方向。

太華大天尊見此不由得輕輕一頓首,眼中露出欣賞的神色。隨手接過了那飛回的“玄黃寶塔”。然後將其化作了一團玄黃氣,張口吞進了腹中。

“後進小子嶽中華。在此謝過大天尊成全之恩。”嶽中華見那太華大天尊收了“玄黃寶塔”,眼中微微露出一絲可惜,但隨即就化作了一片坦然,當下首先就朝這位大天尊拱手行禮,面色誠懇的說道。

太華大天尊微微搖了搖頭,眼中帶着一絲笑意,隨即竟然起身對嶽中華還了一禮,輕聲說道:“嶽教主多禮了,貧道不過舉手之勞而已。說起來貧道倒還要謝過嶽教主剛纔的手下留情之德,否則今日那玄黃寶塔卻就要易主了。”

此話一出,羣仙震驚,就連那同爲至尊的太皇大帝尊、玉華大天尊等人都露出不可思議之色,其中儒門教主孟聖師和那佛門兩位教主都在一瞬間的震驚之後,眼中又同時露出一絲喜色,大有獲得一線生機的感慨。心中皆道:原來,先天至寶果真都還有易主的可能,如此說來,豈不是那件寶物還有可爭奪的一線希望存在?

這樣想的同時,孟聖師與那兩位佛門教主都不由得輕輕用眼角的餘光掃視了一下大殿正中的嶽中華,心中都自暗暗盤算起來。

也是因爲這番話的緣故,他人在震驚之餘反倒是忽略了太華大天尊在面對嶽中華之時前後態度的明顯變化了。

嶽中華並不去關心別人的表情變化,只是對着太華大天尊輕輕搖了下頭,自嘲的一笑,道:“大天尊太看得起在下了。嶽某剛剛不過才境界突破,心神還不穩固,先前若是貪心一起的話,怕不是要即刻引起心神魔唸的反噬,到時說不得不只境界要倒退回之前。怕是連修爲都要損耗大半,我可就真是得不償失了。”

太華大天尊點了點頭,讚賞之意更甚,說道:“好好好!重寶在前而不迷於心,果真不愧是成大事者,有大作爲之人。既如此,貧道在這裡就先恭賀一聲,預祝嶽道友早日成就太乙金仙之身,得享天界至尊神位。”

太華大天尊此話一出。那就正式的表明嶽中華修成太乙金仙之身已經是勢不可當的事實了。否則他也不會起身還禮、神態鄭重,甚至第一個親口出言祝賀。

“謝過大天尊吉言。”嶽中華這次卻沒有半點地推脫和謙虛,神色平靜的接受了太華大天尊的祝賀。

太華大天尊當下稽首一禮,卻是行的平輩之禮,然後這才坐了回去。面色回覆了平靜,不再關注其他諸事,只將凌霄殿當了自家道觀,眼簾一閉,神遊物外去了。

然後是玉華大天尊、上華大天尊、魔門三大魔尊、太皇大帝尊等人也紛紛起身對嶽中華稽首行了一個平輩之禮,口中說了賀語,便是那先前有所針對嶽中華的儒門教主孟聖師。以及那兩位佛門的教主。也起身對其點了點頭,雖然不如前面的幾位至尊那般親近,卻也都沒有失了禮數。只那孟聖師的臉色依舊有些鐵青,面目表情閒的極是嚴肅和不可捉摸。

嶽中華一一還禮,若是之前,他還要惶恐,現在卻是平常視之。“玄黃寶塔”一行,嶽中華雖然修爲不見得有所提升,但受到那玄黃之氣地刺激。其心境卻驟然提升了無數層次。已經是接觸到了那太乙金仙地門檻,只需時間凝鍊。再將自身的修爲提升上去,自然便可順理成章的成就太乙金仙。正是因爲看透了嶽中華此刻的心境變化,那些天界至尊們纔會輕易的放下高傲地心態,起身對其表示了祝賀,從先前的高高在上,到了現下的平輩而論。

天界之中,能有太乙金仙修爲的大能者,百萬年來也不過寥寥的十多位而已,仙庭大帝尊算是一個,道門三華至尊佔了三席,魔門三大魔尊也佔了三席,然後是那佛門的兩教主佔了兩席,儒門的三大聖師又佔了三席,這總共卻是一十二位,算是天界之中明面上地大至尊。而在天界地傳說之中,太乙金仙級的大能者當然還不止這十二位,萬年之前的仙庭上一屆的泰皇大帝,據說也是太乙金仙,卻在當時不知爲何隕落了,還有那常居於天庭大陸月星月神殿中的月娥娘娘,據傳也有太乙金仙之能,只是那位月娥娘娘平時都不曾出得月神殿,所以外人鮮少知道罷了。

太乙金仙級的大能者之所以這般的稀少,不是沒有道理的。只因在天界之中,能夠容納得下的最強者,便是那太乙金仙,再往上,那境界卻是無論如何也提升不了地,這也是能夠修成太乙金仙便能得享天界至尊之位地根本緣由。不過天界傳說之中,太乙金仙卻還不是修行者的最頂尖強者,只因在其之上還有着永恆不滅地聖人大能存在,太乙金仙的境界雖然已經是達到了如今天界之中的極限,但還不是不滅,萬年之前的泰皇大帝無故隕落,便是其中一例。

不過聖人那種存在畢竟只是存在於傳說之中,太乙金仙級的大至尊纔是如今天界之中真正的頂尖的大能強者。到了這個層次的大能者,已經是基本上超脫了其他衆生之外,相互之間雖然還有鉤心鬥角,但也輕易不會對戰互鬥了,否則一旦形成了混戰,便是他等太乙金仙也都有隨時隕落的危險。

也正是因此,天界之中的各個至尊之間都鮮少有交鋒的時候,甚至於對新出現的有可能修成太乙金仙的後輩之人也多有提攜,而若一旦真有了新的太乙金仙出現,那立刻就成了同輩,相互間不以年限論高低,只以修爲論大小。這其實也是修成了太乙金仙之後的一種心境體現,便是此刻的嶽中華,雖然修爲還沒到,但心境卻早已有所超越,所以才能如此的平淡自然。

直到嶽中華對那十位天界至尊一一還禮之後。那些太乙真仙級的各方人物才驟然反應過來,心中震撼之餘卻都不敢有絲毫的怠慢,急忙起身一一見過。這卻要以後輩弟子之禮行事了,儘管其中大有不甘之輩,卻也不敢輕易失禮,平白給了別人嘲諷地藉口。

先是有那綠盤魔帥和陳仲子起身見禮,神態最是親切。然後是那太華、玉華兩位道門大天尊各自門下的親傳弟子,面色平和之中帶着一絲平淡。接着卻是那仙庭之中僅次於太皇大帝尊的四方帝君,也都起身一一見過。有討好之輩。也有面色冷淡之人。佛門之中也有無量顯化菩薩,也是一個太乙金仙級的人物,面對嶽中華見禮之時雖是笑呵呵的一片隨和,眼神深處卻帶着冷淡。又有那儒教的公孫丑,先前還與嶽中華的梵教作對。甚至是連那嶽中華這位教主都有些看不起,但此刻見禮卻頃刻間矮了一輩,心中最是怨恨不甘,但在瞟了一眼自己的師尊----孟聖師之後,不得已,還得上前躬身行禮,不敢怠慢。

儒門一教本就是最講究這些禮節的。即便是面對敵人。他們也不能失了禮數,否則便是失了教養,與儒門教義相悖,那是要受儒教士子輿論地攻擊地。即便是公孫丑這位儒門之中的大儒仙師,也輕易不敢給別人留下這樣的口實。

嶽中華對這些人自然也不敢輕忽怠慢了,依舊是個個還禮。雖然是無形中高了對方一輩,但對方畢竟還是天界大教中人,又都是各方至尊的親傳弟子,他也不能個個得罪。否則便是因小失大之舉了。

然後又有那戰帝神巫和神王宙斯兩位蠻荒教主起身見過。這兩人此刻心中的念頭簡直就是波濤洶涌。片刻不得寧靜,但在無形中卻都大舒了一口長氣。他們先前雖然有得罪了嶽中華和其梵教。但最後總算是與之結了同盟,不用再害怕被報復了,這卻是其他蠻荒五教都比之不得地好處了。想必那五位蠻荒教主此刻若是得知了嶽中華現下的變化的話,心中定要後悔的不得了,片刻都不得心安了吧。

只是戰帝神巫和神王宙斯心下也有嘆息,眼見嶽中華驟然間就有修成太乙金仙的可能,而其梵教也定會在隨後發展迅猛,作爲其同盟一方的西方衆神教和大巫神教即便是作爲附庸,怕也長遠不了多久吧。而且梵教眼下即將就是天界的第五個正統大教了,層次上也猛然間高出了西方衆神教和大巫神教一大截,雙方間已經沒有可比性了,這種前後之間劇烈地變化,實在也有些讓戰帝神巫與神王宙斯兩人承受不了。不過到了此刻,這兩位蠻荒教主也算是都有些看開了,既然已經是上了梵教這一方地戰船,那就一條道走到低吧,即便是己教最終不存,將來憑着這層關係,想來也能輕易的身入梵教門牆之列,有了這個天界的正統大教的保護傘,他們說不定過的比之現在還要逍遙一些吧。

嶽中華對戰帝神巫和神王宙斯兩人只是淡淡的含笑點了點頭,算是回禮,這兩位蠻荒教主卻也不敢多說什麼,紛紛小心翼翼的回身落座。

最後是那九天元老、石鏡老仙、帝釋天魔等一干太乙散修,也都紛紛起身恭敬的朝嶽中華深施一禮,嶽中華當下稽首回禮,對這些散修甚是看重。他梵教若要在天界之中正式立足,並承受着第五大正統教派的盛名,教內地高端戰力實在是不足,若能將這些太乙散修都收攏進自己地梵教門牆之中的話,那卻是最好不過地了。

“恭賀嶽教主早成太乙、榮成至尊。”

凌霄大殿中還有三百多大羅金仙,到了此刻豈能還看不出來形勢的變化?在嶽中華對那幾位太乙散修一一回禮之後,大殿中的那些大羅金仙們便都起身齊聲祝賀道。

同時,那些同樣出身散修的大羅金仙,不少都在心中暗自嘀咕起來,有了別樣的念頭,而這些人看向大殿中梵教一方的高臺之時,眼神之中也有露出興奮抑或是不安的神色的。

萬年之前,天界儒教剛剛興起,在其剛出現時。其影響力甚至還不如現在的梵教一半,但正是那儒教的教主出乎所有人預料地修成了太乙金仙之身,這才能一舉跨進了天界大至尊的行列,將其儒教發展成了天界第四大正統教派。而且在那孔聖師成就太乙金仙之身之後的短短千年時間裡,儒教之中又接連有孟子、荀子修成了太乙金仙,這就一下子使得其儒門一教在天界的威名更勝,甚至隱隱然有壓制其他三大正統教派的趨勢。

而遙想這萬年多來天界儒門一教的發展盛況,眼下梵教的出現,就仿如當年儒教的翻版。這由不得那些出身散修的大羅金仙心神觸動。意搖神馳。若能在梵教地發展之初投入其門牆之列,若干年後是不是也能如那儒教地七十二仙師那般的威名遠播,外道無人敢以招惹呢?

嶽中華當然不會在這個時候去考慮這些人心中在想些什麼,但爲了自己梵教將來的發展,卻也不能冷落了這些人的心。於是便也回身對這些人面含微笑稽首回了一禮,然後這才飛身上了自己梵教的高臺。

“恭喜大哥,賀喜大哥,大哥修成太乙金仙可期,真乃我梵教地大福。”樑超起身,臉上露出真誠的笑意,眼中透出堅定的神光。

“教主神威天成。我梵教必能威震天界。”葫蘆老仙起身卻下雲牀。面上帶着滿足的笑意,回身坐在了其後的一個蒲團之上。

路西法見此,也連忙起身恭敬的朝嶽中華深施一禮,口中道賀之後,緊跟在那葫蘆老仙身後下了紫金雲牀,坐在了那後列的蒲團之上。

嶽中華微微一愣,隨即醒悟了過來。他如今雖然還不是真正地太乙金仙,但心境已成,天界幾大至尊也都親口允諾祝賀。等於就是板上釘釘地事。誰都逆轉不得了。這樣算起來葫蘆老仙和那路西法反倒是要低了一輩,所以不敢同坐雲牀。這才起身退坐到了後列的蒲團之上。而反觀樑超,不管是以其嶽中華兄弟的身份,還是其作爲梵教二教主的地位,繼續同坐雲牀之上也還說得過去,嶽中華當然更不會爲此而心懷不滿。

“恭賀嶽大哥神威天成,大教主榮成至尊。”

這卻是王軍等人起身同賀,他們的身份畢竟也是不同,與嶽中華和樑超之間本就親近,而且他們也只是大羅金仙,還無法親身感受到嶽中華其人心境上的真正變化,所以說話之時的語氣也與之前變化不大,更不會有絲毫的畏懼的念頭。這卻是嶽中華最期望看到地,若連這些親近地人都對他生了畏懼之心,他這梵教大教主不當也罷。

嶽中華當下對葫蘆老仙、路西法,以及王軍等人都自點了點頭,面含淡然的笑意,也不多說,上了紫金雲牀之後,就與樑超執手同坐了下來。

這時,萬仙大會上另外兩殿地百萬羣仙也都從震撼之中俱都醒悟了過來,只是他們那等境界之人還都沒有身列凌霄殿的身份,想要親身前來對嶽中華這位梵教教主祝賀,也無那個地位,只能是紛紛起身,遙遙對這邊凌霄殿的方向深禮祝賀。畢竟是一個新的太乙金仙即將誕生,天界的格局也必然要發生變化了,此刻卻是再也無人敢對嶽中華及其梵教有所輕視了。

“如此,梵教今日便算是身具正統之名,可與道、佛、魔、儒四教同享天界大德,梵教門人優秀者,也可入仙庭爲官,位列仙君正品。嶽教主,你可還有何話要說嗎?”太皇大帝尊滿臉嚴肅,眼中卻含着笑意,先將梵教的地位正統化,然後卻又目光迎向了嶽中華,出言詢問道。

嶽中華心中微有疑惑,總覺得這太皇大帝尊似乎總有討好自己的意味,但他卻不敢對這位太皇大帝尊有絲毫的輕視之心,當下略微思考了一下,心念一動,起了心思,然後便順着太皇大帝尊的問話接口說道:“既然是陛下動問,那本教主便在這裡順便宣告一番便是。因是先前有蠻荒七教屢次挑釁輕視我梵教,所以本教主決定,即刻發佈梵教征伐令,對蠻荒光明教、幽暗教、真主教、血煞教、法老教一律行滅教之罰。爲期三年,過後若有僥倖逃脫者,本教也一律既往不咎。”

第七卷天界傳奇第二百四四章 三教結盟欲徵蠻荒正我名第9章 評鑑大會(中)第20章 六仙破禁第14章 無題(上)第1章 隕鐵之爭(上)第19章 如此破陣第七卷天界傳奇第一百五二章 集體召喚兩界之間開門戶第七卷天界傳奇第一百八七章 五逃其三先天至寶收化身第97章 妖魔伎倆第16章 自由之身(上)第27章 牙門修士(下)第七卷天界傳奇第二百四二章 宙斯失寶兩教主頓起紛爭第27章 八派盡沒第21章 七寶蓮臺第30章 滅亡之序日(上)第一百八八章 老朽葫光生來還在泰皇前第12章 古傳送陣(下)第26章 各收一徒(中)第11章 決戰九州(下)第11章 將軍來投(上)第5章 驚聞變故(上)第七卷天界傳奇第二百四二章 宙斯失寶兩教主頓起紛爭第2章 大寶天羅(下)第2章 大寶天羅(下)第6章 挑釁第97章 妖魔伎倆第10章 獨鬥妖獸第2章 天庭御昭(上)第202章 衆尊齊至 上華秀先天至寶第3章 花錢買書第22章 審判(上)第1章 隕鐵之爭(下)第36章 統一天庭(中)第24章 紅衣藍若第10章 天華的法寶(下)第24章 器靈覺醒(上)第一百二三章 九龍騰空巫門沒落梵教興第49章 祭煉靈寶第七卷天界傳奇第二百五一章 第五大教正式宣告征伐令第34章 妖魔界天(中)第23章 試煉之旅(二)第9章 評鑑大會(上)第35章 滅殺四國(中)第18章 化影隨行第12章 宗會(上)第二十八 掌橫掃無間第44章 三教合謀(下)第99章 收妖屠魔第53章 真身降臨第52章 點燃祭壇第202章 衆尊齊至 上華秀先天至寶第27章 聖人現形(中)第85章 子楚到來第28章 獨得晶礦(上)第21章 仙境?陷阱!第七卷天界傳奇第二百四六章 名傳天界百萬羣仙皆驚歎第14章 蜀山劍修(下)第1章 隕鐵之爭(下)第11章 決戰九州(下)第30章 驚天陰謀(上)第16章 極旋宮(上)第19章 實力暴露第12章 宗會(下)第13章 峨眉山(下)第20章 一鼓作氣(下)第七卷天界傳奇第一百六二章 梵教英靈復活轉生皆有道第17章 自由之身(下)第27章 藍若之死(下)第2章 大寶天羅(上)第26章 各收一徒(中)第一百九一章 葫老傳法血龍殺破浪大陣第15章 天闋聖女(下)第30章 滅亡之序日(下1)第36章 雪光領域第24章 紅衣藍若第7章 星堂聖女(下)第15章 逃之夭夭(上)第12章 金翼巨鵬第16章 儒門襲來第6章 花雪國都(下)第9章 綠風大旗第39章 輪迴池底第9章 天華·死(下)第11章 將軍來投(下)第一百三六章 千眼佛光寂滅爲主毀肉身第5章 飛昇天界(中)第1章 仙人現蹤(上)第一百二三章 九龍騰空巫門沒落梵教興第七卷天界傳奇第二百一六章 三教兩幫葫蘆老仙也入教第33章 妖聖出谷(下)第3章 軒轅星(下)第7章 執掌印信(下)第27章 中華十宗(下)第200章 疑慮重重 散修高人自來投第43章 先天陰陽(中)第203章 衆仙生念 中華無奈顯神光第105章 煉化妖魔 梵教新添護法神第七卷天界傳奇第一百七一章 仙庭來使四教同赴萬仙會第14章 一場大戰(下)第七卷天界傳奇第一百七四章 未雨綢繆中華宮內有先天
第七卷天界傳奇第二百四四章 三教結盟欲徵蠻荒正我名第9章 評鑑大會(中)第20章 六仙破禁第14章 無題(上)第1章 隕鐵之爭(上)第19章 如此破陣第七卷天界傳奇第一百五二章 集體召喚兩界之間開門戶第七卷天界傳奇第一百八七章 五逃其三先天至寶收化身第97章 妖魔伎倆第16章 自由之身(上)第27章 牙門修士(下)第七卷天界傳奇第二百四二章 宙斯失寶兩教主頓起紛爭第27章 八派盡沒第21章 七寶蓮臺第30章 滅亡之序日(上)第一百八八章 老朽葫光生來還在泰皇前第12章 古傳送陣(下)第26章 各收一徒(中)第11章 決戰九州(下)第11章 將軍來投(上)第5章 驚聞變故(上)第七卷天界傳奇第二百四二章 宙斯失寶兩教主頓起紛爭第2章 大寶天羅(下)第2章 大寶天羅(下)第6章 挑釁第97章 妖魔伎倆第10章 獨鬥妖獸第2章 天庭御昭(上)第202章 衆尊齊至 上華秀先天至寶第3章 花錢買書第22章 審判(上)第1章 隕鐵之爭(下)第36章 統一天庭(中)第24章 紅衣藍若第10章 天華的法寶(下)第24章 器靈覺醒(上)第一百二三章 九龍騰空巫門沒落梵教興第49章 祭煉靈寶第七卷天界傳奇第二百五一章 第五大教正式宣告征伐令第34章 妖魔界天(中)第23章 試煉之旅(二)第9章 評鑑大會(上)第35章 滅殺四國(中)第18章 化影隨行第12章 宗會(上)第二十八 掌橫掃無間第44章 三教合謀(下)第99章 收妖屠魔第53章 真身降臨第52章 點燃祭壇第202章 衆尊齊至 上華秀先天至寶第27章 聖人現形(中)第85章 子楚到來第28章 獨得晶礦(上)第21章 仙境?陷阱!第七卷天界傳奇第二百四六章 名傳天界百萬羣仙皆驚歎第14章 蜀山劍修(下)第1章 隕鐵之爭(下)第11章 決戰九州(下)第30章 驚天陰謀(上)第16章 極旋宮(上)第19章 實力暴露第12章 宗會(下)第13章 峨眉山(下)第20章 一鼓作氣(下)第七卷天界傳奇第一百六二章 梵教英靈復活轉生皆有道第17章 自由之身(下)第27章 藍若之死(下)第2章 大寶天羅(上)第26章 各收一徒(中)第一百九一章 葫老傳法血龍殺破浪大陣第15章 天闋聖女(下)第30章 滅亡之序日(下1)第36章 雪光領域第24章 紅衣藍若第7章 星堂聖女(下)第15章 逃之夭夭(上)第12章 金翼巨鵬第16章 儒門襲來第6章 花雪國都(下)第9章 綠風大旗第39章 輪迴池底第9章 天華·死(下)第11章 將軍來投(下)第一百三六章 千眼佛光寂滅爲主毀肉身第5章 飛昇天界(中)第1章 仙人現蹤(上)第一百二三章 九龍騰空巫門沒落梵教興第七卷天界傳奇第二百一六章 三教兩幫葫蘆老仙也入教第33章 妖聖出谷(下)第3章 軒轅星(下)第7章 執掌印信(下)第27章 中華十宗(下)第200章 疑慮重重 散修高人自來投第43章 先天陰陽(中)第203章 衆仙生念 中華無奈顯神光第105章 煉化妖魔 梵教新添護法神第七卷天界傳奇第一百七一章 仙庭來使四教同赴萬仙會第14章 一場大戰(下)第七卷天界傳奇第一百七四章 未雨綢繆中華宮內有先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