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歷史上的秦軍(下)

關山飛渡

在中國幾千年的文明史上,爲什麼許多最偉大的軍事工程都出現在秦始皇的時代?而且,

集中在秦統一中國前後短短的十幾年當中?或許,只有追隨秦始皇那支無敵軍隊的足跡,才

能找到答案。

公元前29年,在遙遠的南方,今天廣西的桂林一帶,一支秦隊正在這裡駐紮。

在指揮部的營帳裡,秦軍統帥屠睢給遠在咸陽的秦始皇寫信皇帝陛下,戰事進展順利,

嶺南之地不日即可歸附,天下即將一統……

兩年前,中原六國相繼滅亡,黃河和長江一帶已經併入秦國的版圖。但是,南方珠江流

域的大片土地仍然飄搖在外。秦始皇一聲令下,50萬秦軍起程南下,大軍沒有遇到抵抗就迅

速推進到桂林。

然而,戰爭的進展開始超出屠睢的意料。頑強的土著人神出鬼沒,他們白天躲藏,晚上

出來偷襲秦軍。加上叢林中瘴氣瀰漫,毒蟲遍地,遠征的秦軍將士疲憊不堪,經常在昏睡中

被突然出現的對手殺死。戰爭久拖不決。

最爲可怕的事情終於發生了,軍中糧食即將枯竭,飢餓不僅在蠶食秦軍的戰鬥意志,也

在摧毀帝國征服南方的野心。

從北方的糧倉到南方前線,秦軍的後勤保障主要依靠陸路運輸,然而,叢林茂密、山高

水遠,未開發的南方令秦軍的後勤保障變成一場噩夢。

在越人的一次偷襲中,最高統帥屠睢也被殺死,整個秦軍陷入恐慌當中。

史記記載,秦始皇焦慮萬分,他親自趕往南方,一直到了湘江一帶。秦始皇明白要結

束南方的戰爭,就必須解決軍糧運輸問題。

在今天廣西的興安縣,有一條看起來十分普通的河流。2000年以來,生活在這裡的人在

河上行船、用河水灌溉。但是,有多少人知道這條叫做靈渠的人工運河,是北方船隊由長

江進入嶺南的惟一通道。

在那場曠日持久的叢林戰之前,長江和珠江之間沒有河流相通,50萬秦軍的糧草只能依

靠陸路運輸,軍糧根本就無法保障。當秦始皇心急如焚時,一個叫史祿的人提出了一個大膽

的建議。

在湘江和灕江之間修一條運河,打通南北兩大水系。船隊從巴蜀一帶的糧倉出發,進入

長江的支流湘江,再通過這條運河到達珠江的支流灕江,後勤物資就完全可以用水路送到戰

爭前線。

這是一個驚人的創意。當時長江和黃河已經溝通,這意味着,從帝國的都城咸陽上船,

就可以直達廣州。但是,秦人面臨着巨大的工程難題。

湘江和灕江之間直線距離僅4.8公里,但兩江高低相差幾百米,運河開通,渠水將狂奔

而下,根本無法行船。

今天,已經沒有人知道靈渠最初的設想如何產生,也沒有人清楚秦人如何用兩年左右的

時間就完成了這一工程。然而,它確實是一個奇蹟.2000多年前,這條33公里長的運河開通

了人類歷史上最大的內河運輸網。

靈渠建成後,糧食運輸暢通無阻。第二年,秦軍就平定了土著人的反抗,帝國的疆域一

直拓展到了南海之邊。

平定了南方之後,匈奴人就成了秦軍最後一個對手。北方草原上的這個遊牧民族對中原

文明一直是一個巨大的威脅,當秦軍在南方奮戰的時候,匈奴人越過了陰山腳下的黃河,直

接威脅秦帝國的都城咸陽。

公元前25年,大將軍蒙恬揮師北上,秉承秦始皇的旨意,去解決匈奴問題。但是,30

萬強悍的秦軍並沒有立即與匈奴騎兵決戰,而是停在了年久失修的長城邊上。

春秋戰國時期,爲了抵禦匈奴人的侵犯,北方的秦、趙、燕三國都陸續在邊界上修築過

長城。在今天甘肅省的臨洮縣,這段古長城就是在秦始皇之前00多年的秦昭王所修。從秦

長城向東北,經過一大片未設防的黃土溝壑後,就是已經滅亡的趙國曾經經營了幾百年的長

城。這條長城時斷時續,早已破敗不堪。達北部邊疆以後,三十萬秦軍的任務就是維修、改

造破舊的長城。

秦軍和匈奴人周旋了幾百年,蒙恬家族幾代人都是秦國的戰將,他應該非常瞭解與匈奴

作戰的艱難。

匈奴是遊牧部落,他們居無定所,往來如風。不知什麼時候,會突然聚集成一支兇狠的

軍隊,轉瞬間,又變成散落天邊的牧民。匈奴人是游擊戰的高手,如果秦軍倉促出擊,匈奴

騎兵會避開鋒芒,繞到別處大肆搶掠,甚至兇猛攻擊秦軍的後方。而秦軍勞師遠征,尋求決

戰而不得,曠日持久將無法忍受。

在這種情況下,蒙恬選擇了長城戰略。秦軍修建的長城,並不只是一堵牆而已。長城不

僅用於防禦,蒙恬改造過的長城是一個可以進攻的體系。

長城的首要作用是預警。這些最高處的烽火臺就是了望哨,爲了提前預警,有些烽火臺

甚至遠遠突出於長城之外。

在長城沿線,秦軍修建了許多由堅固城牆圍起的小城,這裡是戍邊軍民的居所,也是長

城工事上的戰鬥支撐點。

在離開長城有一定距離的後方,秦軍又修築了屯軍要塞,這些要塞既能夠容納衆多的軍

隊,又可以囤積大量後勤物資。在出擊匈奴時,就成了大部隊的前進基地,也是長城防線的

戰略縱深。有了這套體系,部隊就避免了無依無靠的野戰。

一年多以後,蒙恬大軍基本上完成了長城的維修和改造,與匈奴騎兵開戰的時機到了。

以長城爲依託,裝備先進的秦軍只用了一年,就打敗了匈奴鐵騎,匈奴人退到了大漠深

處。

深切體會到長城戰略價值的秦始皇,從此開始大規模地修建長城。秦帝國從內地徵發了

00萬人,沿着5000公里長的北部邊疆,展開了史無前例的國防工程。施工多在蠻慌偏遠之

地,《史記》記載民夫的屍骨填平了溝壑。

西起臨洮,東至遼東,一條萬餘里的長城橫貫帝國的北方,秦人締造了人類有史以來最

爲巨大的軍事工程。

在反擊匈奴的戰爭中,儘管有長城的依託,秦人仍然在後勤保障方面付出了慘重的代價。

專家推測平定南方的戰事耗盡了巴蜀的糧倉,而關中平原保障都城的糧食是不能調用的,

因此,供應北方軍隊的糧草主要來自於山東半島。從那裡到北方草原,直線距離000多公里,

運糧的隊伍要兩次穿越太行山、至少三次渡過黃河。

史書上記載從出發地到目的地,平均每消耗92石糧食才能剩下一石供應軍隊。

爲了向前線輸送糧草,成千上萬的民夫死在了路上。然而,草原深處的匈奴人並沒有消

失,他們隨時可能會再次南下。攻打匈奴的戰爭,後勤運輸之艱難,很可能令秦始皇印象深

刻。作爲帝國的決策者,他必須徹底解決這個問題。

秦帝國滅亡後00年,史學家司馬遷遊歷到了中國的北疆。這個偉大的學者被一條鋪設

在崇山峻嶺之上的大路深深地震撼了。他在史記中這樣描述直道通衢,塹山堙谷。司馬遷

看到的是一條開山填谷的筆直大道。

這就是秦始皇的徹底解決方案秦直道兩千多年前的軍用高速公路。

在今天陝西省北部的大山中,直道的遺蹟依舊清晰可見。

直道所過之處,地勢險惡、人跡至今罕至。但它劈山填谷,甚至越過海拔800米的子午

嶺而不迴避。2000多年後,悽悽黃草下時隱時現的古道,仍舊讓人感受到秦人的意志。

道路的修築實際上就是在山上夯築的,用黃土夯築,夯的非常結實。現代人都難以想象。

由於夯築得十分結實,直道上樹木至今也無法成活,只有這些生命力頑強的野草能夠在

表面生長,在某些地段,汽車仍然可以行駛。

爲了證明史書對直道的描述,歷史學家對道路遺蹟做了勘測。

從帝國的都城咸陽開始,直道綿延向北,一直通到大漠深處的九原,全長700多公里。

它令人驚訝的程度絕不亞於長城。

在內蒙古包頭市的西邊,這座古城遺址就是直道最北端的終點,秦九原城。當年的九原

是帝國北疆的軍事重鎮。軍需物資從這裡再分發到帝國北部修建和守衛長城的軍民手中。

700多公里長的直道,爲秦帝國迅速投放部隊、及時輸送糧草,提供了最爲有力的保障。

北部邊疆一旦有事,專家估計騎兵部隊三天三夜就可以從咸陽趕到九原,中央政府在一週

之內就能夠基本完成從軍隊調動到後勤供應等一系列的準備工作。直道是一條名副其實的軍

用高速公路,2000多年前,這是隻有秦人才能修造的軍事工程。

秦帝國統一中國後,第一次擁有了前人無法想象的巨大動員能力,但如果沒有掌握精確

的大地測繪技術,仍舊無法在如此遼闊複雜的地域內完成這些工程。2000多年前,秦人真的

有了精確測繪技術嗎?

98年,在甘肅省天水市附近的一片原始森林當中,考古人員發現了一些古代的墓葬。

墓葬中出土了七塊沾滿泥土的木板,當時,沒有人知道這些奇怪的木板是什麼東西。

這是中國發現最造的木版地圖。專家認定這是秦國一個縣的行政區劃圖。如果秦人有一

定的大地測繪技術,這些地圖至少要符合定量製圖學的六個標準。

考古發現,這些地圖屬於一個軍馬場場長所有。地圖在古代中國常常屬於國家機密,一

個軍馬場場長不可能擁有與帝國的軍事工程有關的地圖。從這些地圖上,我們仍舊無法推斷

秦人是如何進行工程測繪的。但是,我們可以相信秦人必定擁有一批超越時代的工程人才。

2000多年過去了,直道已經廢棄了很久,偶爾有一些兒童在當年的路面上跑過。事實上,

直道只是秦帝國四通八達的交通網絡中的一環。

陝西省南部,高大的秦嶺橫亙在秦帝國的心臟地區和四川盆地之間,在今天陝西通往四

川的國道兩側,岩石上這些規則的小洞十分醒目。兩千多年前,這些洞裡插着圓木或石條,

上邊凌空鋪着木板,這就是著名的秦棧道。修造在絕壁上的棧道,曾經穿越幾百公里的秦嶺

山脈。

秦人有修路的傳統,但秦始皇是集大成者。在秦帝國統一前後,以都城咸陽爲中心,秦

人建立了那個時代世界上最發達的交通網絡。這個新興的大帝國控制的領土面積,是它的前

人做夢都想不到的。這些四通八達的道路爲南征北戰的秦軍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

毫無疑問,秦人是修路的天才。道路和車輛是互相依存的,當年,奔馳在這些道路上的,

除了趕赴前線的部隊,就是運送後勤給養的車輛,秦人的車輛製造技術又如何呢?可惜,秦

始皇兵馬俑坑中的木製戰車已經朽爛,無法告訴我們更多的技術細節。

980年,在兵馬俑面世四年之後,考古工作者又有了驚人的發現。在秦始皇陵的邊上,

發現了一個七八米深的大坑,其中有8匹破裂的銅馬和大量車輛附件,兩名駕車的馭手栩栩

如生。這是兩輛曾經十分完整的青銅車。經過考古人員的辛勤努力,殘破的銅車馬終於恢復

了原貌。

這兩輛青銅車是根據秦始皇生前的御用車輛仿製的,除了大小是真車的一半之外,它們

在結構和形制上跟真車一模一樣。青銅車的車輪做得十分考究,30根密集的輻條,分散了車

身重量對輪圈的壓力,使得輪子既輕快又結實。

從側面看,輻條靠近車轂的地方明顯加寬,爲的是加強輪子橫向受力的強度,很像今天

的自行車輪。

車轂的加工複雜性令人印象深刻,它只有兩端和車軸接觸,而中間卻是一個鼓腹的空腔。

秦車的系駕方式令人驚訝,在西方,一直到公元8世紀,皮帶都勒在馬的喉部。高速奔

跑的馬經常窒息而死。秦車的系駕方式就完全不一樣。

實驗顯示用西方的系駕方式,兩匹馬只能拉0.5噸的重量;用中國的系駕方式,兩匹

可以拉.5噸。

從這兩輛青銅車來看,秦國的車輛設計和製造技術已經相當發達。車輛製造技術的完善

不可能是一朝一夕就能實現的,秦人爲什麼在這個領域會遙遙領先呢?

秦人的祖先居住在西北的黃土高原。993年,在甘肅省的禮縣發現了一個巨大的墓葬,

墓主人是秦國早期的一個貴族。

墳墓裡出土了大量的陪葬品,但青銅的車馬器令人印象深刻。複雜的系駕繩索套管,精

致的馬頭飾,車輪鎖和制動裝置。然而,在所有的陪葬品中,這個車輛模型最令人驚訝,這

是已知中國有四輪車的最早證據,將近3000年了,它仍舊能夠行駛自如。

迄今世界上最早的雙轅車模型,也是在秦人墓葬中出土的。與人類文明早期的單轅車相

比,雙轅車只需一個牲口駕轅,系駕大爲簡化,也更容易駕馭,雙轅車是車輛製造史上的一

次革命。由於這個雙轅車模型的主人是一個普通秦人,專家推斷,雙轅車很可能已經在秦國

普及。

秦人是一個對車輛極度迷戀的民族。不管是貴族或者平民,活着的時候以駕車爲樂,死

了也要帶上車輛陪葬。這或許可以解釋,秦軍的後勤運輸爲什麼表現出衆。

世界歷史上,只有極少數的時代、極少數的人有機會站在歷史的轉折點上,創造歷史。

秦人一系列重大的軍事工程、覆蓋全國的道路網絡、製作精良的車輛,這些輝煌的成就共同

塑造了一支強大的秦軍,而秦軍,創造了歷史。

()

這是早期秦人貴族使用的餐具,兩、三千年前,那是一個按出身和血統的貴賤分配權力

和財富的時代。像秦人的軍功授爵這樣給平民甚至奴隸向上攀升的機會,明目張膽地鼓勵國

人追逐功利的國家法律,在當時,似乎只有秦人能夠接受。

與貴族餐具相比,普通秦人的生活用品顯得簡單寒酸,可以看出加官晉爵對於一個士兵

意味着什麼。喜的竹簡上說在軍中,爵位高低不同,每頓吃的飯菜甚至都不一樣。三級爵

有精米一斗、醬半升,菜羹一盤。兩級爵位的只能吃粗米,沒有爵位的普通士兵能填飽肚子

就不錯了。

在這樣的利益驅使下,士兵們掙搶敵人首級就是可以理解的了。可以想象,在秦軍將士

的眼中,敵人的頭顱就是換取地位和財富的等價貨幣。

兩千年前的秦國,想必是一個軍裝閃閃發亮的國度,對於千千萬萬的秦人來說,上戰場

不僅是爲國家戰鬥,而且是通向財富和榮譽,擺脫貧困卑微地位的惟一出路。

在中國歷史上,秦人的文化和秉性是獨一無二的,這很可能跟秦人的歷史有關。秦人出

身於大西北的草莽之間,與遊牧民族混居。在當時文明高度發達的中原國家眼裡,他們是落

後野蠻的民族,雖然秦人努力學習中原文明,但他們從未真正接受過中原文明優雅精緻、中

庸謙讓的倫理道德。在秦人看來,尚武、爲利益而競爭是天經地義的。

韓非子是戰國時期的大思想家,他記錄了自己初次接觸秦人的感受。秦人聽說要打仗,

就頓足赤膊、急不可待,根本就無所謂生死……

當時一個著名的說客這樣描述戰場上的秦軍他們光頭赤膊,奮勇向前,六國的軍隊和

秦軍相比,就像雞蛋碰石頭……他們左手提着人頭,右胳膊下夾着俘虜,追殺自己的對手…

在說客繪聲繪色的敘述當中,可怕的秦軍令人不寒而罹。

在商鞅的著作中,軍功授爵制度對一支特殊部隊規定了豐厚的獎賞,商鞅稱其爲“陷隊

之士”。

在兵馬俑坑,有一隊士兵很特別。他們手持白刃格鬥的刺殺類兵器;卻完全不穿鎧甲。

在整個地下軍團中,他們的形象顯得十分特殊。這隊士兵究竟是幹什麼的呢?研究人員一直

不清楚。一個可能的推測是戰鬥中有一些極其危險的任務,基本上是有去無回,重賞之下,

這些完全不考慮生死的人站了出來。這些士兵很可能就是敢死隊式的陷隊之士。

“喜”的竹簡上還有這樣的記載秦軍在戰前和戰後,都要大量飲酒。大碗的酒使血流加快

、使神經亢奮。作戰命令已經下達,戰爭即將開始。要麼戰死疆場、要麼加官晉爵。在這種

時刻,酒使所有的士兵只有一種衝動奮勇殺敵、建功立業。

研究人員觀察到了一個奇怪的現象,絕大多數秦軍士兵的腹部都微微鼓起,這大概與長

期喝酒有直接關係。

再來看這些不戴頭盔,護甲不多的秦軍將士,似乎只有一個理由可以解釋這種不顧性命

的行爲,過於沉重的頭盔和護甲妨礙了他們殺敵晉爵。不僅如此,司馬遷在《史記》中記載

戰場上的秦軍竟然袒胸赤膊,索性連僅有的鎧甲也脫掉了。這些陶土的戰士向後人傳遞的

是秦人強烈的尚武精神。秦人有先進和強大的攻擊武器,卻不注重裝甲,這是全軍的規定呢?還是士兵的自覺行爲?或許是來自秦人好戰本性的一種上下共識?在沒有確鑿的證據之前,

人們還只能進行推測。

商鞅制定的軍功爵位由低到高共有20級,這不禁讓人聯想到今天的軍銜。使用軍銜是人

類軍隊歷史上一個重要的轉折點,它標誌着軍隊嚴格的等級管理制度的形成。軍銜也是軍人

榮譽的標誌。那麼,兩千多年前的秦軍實行軍銜制了嗎?

軍銜必須是可以識別的,仔細觀察這支2000多年前的軍隊,他們的髮式、帽子和裝束都

有很大的差異。這種差異跟軍銜會不會有什麼聯繫呢?考古學家袁仲一和他的同行們在尋找

合理的解釋。

軍團最前面的三排弩兵,身穿便裝,頭髮統一梳成一個上翹的椎髻。一些身着鎧甲的步

兵卻將頭髮梳成髮辮,貼在腦後;大量的步兵則戴着這種麻布做的尖頂圓帽。從他們的位置

和排列來看,士兵裝束和髮式的不同,並不是生活習慣差異所致,而是爵位級別的標誌。

專家推測,這些梳椎髻、穿便裝的弩兵,很可能擁有一級爵位,他們是爵位最低的公士。

身穿鎧甲、梳着髮辮或戴着圓帽的步兵應該是二級爵,他們的名稱是上造。在這個巨大的俑

坑中,公士和上造佔了絕大多數,就是這些普通士兵構成了秦軍的主體。秦軍軍官又是如何

劃分級別的呢?

在這些縱隊裡,胳膊前伸、手握繮繩的是駕駛戰車的馭手。他們無一例外都戴着這種版

狀的帽子,鎧甲也比普通戰士的精緻。馭手的身份很關鍵,直接決定一輛戰車的安全,他們

會是軍官嗎?

從兵馬俑坑發現以後,我就提出了一個想法,一個車的駕首,頭兒,是誰呢?是馭手,

而不是像過去說的車左或車右。

參照史書記載,馭手的爵位至少在三級以上,這是秦軍中最基層的軍官,他們的權利是

主管一輛戰車。僅僅一輛戰車還無法構成一個作戰單位,統領整個縱隊的指揮官又是哪一個

呢?

這個軍官雙手按劍、氣勢威嚴,帽子的形狀十分獨特。他的鎧甲是所有陶俑中最精緻的

、甲片細小而規整。前胸和後背都有花結,這種花結的作用很容易使人聯想到現代軍官的肩

章。專家考證,這樣的軍官應該是都尉,爵位大致在七八級左右,他至少掌管一個縱隊。

界於都尉和馭手之間的是這些軍官,他們戴的也是板帽,但板帽的中間有一條棱。可能

是軍侯一類的基層軍官,負責縱隊所屬的一個分隊。

關於秦軍的內部編制,兵馬俑揭開的謎團只是冰山一角,更多的細節至今仍然無從知曉。

在世界軍事史上,秦軍很可能最早建立了比較完備的軍銜體系。它的組織和管理已經很接近

今天的軍隊了。這種等級森嚴、井然有序的體制使秦軍的作戰效率要遠高於其他諸侯國的軍

隊。

這是一個完整的地下軍團,士兵和軍官各就各位、整裝待發。按照道理,這兒應該有一

個最高指揮官,可考古人員發現俑坑中級別最高的軍官只是一個都尉,都尉大致相當於今

天的團長。象徵着秦隊的這個軍團怎麼會沒有統帥呢?

公元前238年,22歲的秦王嬴政開始接掌秦國的大權。嬴政在3歲的時候繼承了王位,

但由於年齡太小,國家大事一直控制在太后手裡。在莊嚴的咸陽宮中,爲他加冕的典禮正在

進行。這是一種權力交接的儀式,從此,秦國的命運就掌握在這個年輕人手裡。

在皇宮外面,一場蓄謀已久的叛亂卻乘機開始了。一個叫的人帶着自己的人馬,衝進

咸陽宮。他想鋌而走險,奪取權利。

陰謀並沒有得逞,叛亂以失敗而告終,被處以極刑。司馬遷記載這次武裝反叛僅僅

斬首了幾百人。圖謀造反的沒有取得軍隊的,參加叛亂的只是幾千個親信而已,他們

很快就被一網打盡。

的權勢僅次於國君,位居二十級爵位的頂峰。司馬遷的描述讓我們知道,秦國大大小小的

事都由決定。但是,他始終也沒有辦法成功地調動軍隊,他甚至企圖用國王和太后的印章

去策反軍隊,但印章根本不管用。在秦國,軍隊的調動大權歸誰呢?

這個東西叫虎符。秦國法律規定除了戰爭時期,調動50人以上的軍隊,必須持有虎符。

虎符被分成兩半,左邊的歸統兵之將,右邊的由國君掌管,兩半合攏才能徵調一支軍隊。虎

符是軍隊指揮權的標誌,它使所有的秦軍都控制在國君一人手裡。

可以想象,秦國國君必定有無數個虎符。得知叛亂的消息,秦始皇迅速調集了大批的御

林軍,乾淨利落地鎮壓了反叛。由於無法竊取虎符,謀反的就根本得不到軍隊得,失

敗的結果從一開始就註定了。

作爲秦隊的象徵,兵馬俑只能有一個最高統帥,那個人就是秦始皇。離兵馬俑坑一

公里左右,偉大的秦始皇就安葬在這個巨大的土堆下。

強大的秦軍僅聽命於一個人的調遣,這是秦軍的幸運,秦軍奮六世之餘烈,統一了中國。

或許,這又是秦軍的不幸。公元前20年,秦始皇死在了出巡的路上,在他死後不到三年的

時間,這支偉大的軍隊就走到了歷史的盡頭。

秦統一中國,是中國歷史的一個轉折點,但也是秦滅亡的起點。秦帝國僅僅維持了5年。

那支曾經戰無不勝的軍隊就隨着帝國大廈的倒塌而灰飛煙滅。在大廈將傾的時候,秦軍戰鬥

過,但它的戰鬥力與5年前相比,已是天壤之別。

秦軍最後的日子起於幾乎所有中國人都熟知的那段歷史。那是一個大雨滂沱的夜晚,90

0名徵集去戍邊的壯丁,因爲大雨耽誤了行期,按照秦法,誤期當斬,於是,他們揭竿而起,

各地民衆立即響應,起義如蔓延到帝國的各個角落。

在起義者即將踏進咸陽的時候,奮起抵擋的並不是帝國的正規軍,而是一支由囚犯拼湊

而成的部隊。在秦始皇下葬以後,規模浩大的地下陵墓仍然沒有完工,幾十萬囚犯一直在忙

碌善後。刻在這些陶片上的人名,就是他們曾經勞作的見證。

當起義軍離秦始皇陵不到0裡的時候,即位的秦二世赦免了這些囚犯,命令他們拿起武

器,鎮壓反叛。問題在於,秦軍的主力部隊在哪兒呢?

秦統一以後,軍隊有過兩次最大的集結。這是廣西桂林附近一個叫嚴關的要塞,50萬秦

軍曾從這裡南下,與土著人作戰。當起義突然爆發的時候,這部分秦軍正在戍守剛剛平定的

南部疆土。在帝國存亡的關頭,他們選擇了沉默。司馬遷記載,當地的最高長官下令,堵塞

南北之間所有的通道,軍隊嚴禁北上作戰。南部秦軍就這樣徹底拋棄了自己親手創建的大帝

國。

щщщ▲тt kǎn▲¢O

秦軍的另一支主力在帝國的北疆。打敗了匈奴騎兵以後,30萬精銳並沒有南撤,而是鎮

守在長城沿線。當都城告急的時候,這支秦軍開始南下。但是,沒有人確切地知道,它的行

動爲什麼異常緩慢。

保衛都城的任務只能託付給那支由囚犯臨時組成的秦軍。出人意料的是,這支軍隊體現

出了異乎尋常的戰鬥力,他們用了很短的時間就擊潰了幾十萬農民起義軍,滿目創痍的帝國

似乎看到了希望。然而,一個來自於楚地的貴族改變了一切,這個人叫項羽。

在今天河北省一個叫鉅鹿的地方,最後的兩支秦軍終於會合了。誰也沒有想到,這次會

合就是他們的結局。秦軍與項羽的軍隊在鉅鹿決戰,在楚人難以置信的勇氣面前,幾十萬秦

軍在戰場上倒下,剩下的全部投降,秦軍至此徹底覆滅。

歷史學家推測,焚燒和毀壞這些兵馬俑的人很有可能也是項羽。

一支偉大軍隊的結局竟然如此令人沮喪,歷經500年沒有衰竭過的戰鬥意志轉瞬間土崩

瓦解,這樣的事實仍舊令人難以置信。

秦帝國的橫空出世和頃刻間灰飛煙滅的命運,似乎是被一種無法抗拒的力量所主宰,這

個深藏不露的力量同樣決定了這支軍隊的沉浮。

在中國歷史上,秦文化是獨一無二的。秦人功利實用、滿懷開拓和進取精神。他們崇拜

規則和秩序,相信武力可以解決一切問題。或許,這種文化傳統在秦人發跡之前就決定了日

後的崛起,同時也埋下了覆滅的種子。

是秦始皇將這支軍隊帶到了輝煌的頂峰。但是,這個帝王超越了時代的野心耗盡了帝國

的國力。無論如何,一支軍隊的命運是緊緊依附在它的國家之上的。在秦軍最後的日子裡,

帝國的秩序已經崩潰。當士兵們在前方拼殺時,他們的家已經無人來養活,覆滅的命運不可

逆轉。

讓我們再一次凝視這些兩千多年前的軍人,他們曾經造就了當時世界上最龐大的帝國,

也造就了我們的歷史。今天,我們使用着的文字來自於秦人,我們廣袤的國土是秦帝國的延

續,我們統一的中華民族在秦帝國時期開始形成。2000多年前的那個大帝國,仍然和我們血

脈相連。

玉璽考學古箏必須掌握的音域與定弦名道士施肩吾太平經(四、五、六)注意形式與意境的結合道家一些地址清微派藍龍辟穀八部衆中國古代刀劍藝術醽醁VanquishS最終版古箏基本指法五虎刀美英聯軍投入作戰部隊少林七十二絕藝64式120毫米迫擊炮中國神仙一覽aK5型突擊步槍前蘇聯RPG-26式72.5mm火箭筒如何在彈奏“春苗”時掌握快板演奏武林奇人黃飛鴻身世大揭秘武林奇人黃飛鴻身世大揭秘茶之道 (詳介)何首烏學習古箏小知識中國古代怪物(二)教你演奏古箏獨奏曲戰颱風孫氏太極劍單練套路印度三大主神天象描寫篇 雪古箏基本指法中國古代刀劍藝術天象描寫篇 霞63式60毫米迫擊炮炎魔將軍蒙恬蕭何西方妖怪詳解2武當龍門槍古箏的日常使用、保養常識沙丘疑案秦始皇死亡真相是什麼江湖黑話——脣典語言表達上清芙蓉冠天罡北斗陣道學及其八大支柱五術八極拳簡介古箏樂曲介紹《井岡山上太陽紅》美英聯軍投入作戰部隊化壇捲簾保時捷caymanS【咒語】空手入白刃五虎斷門刀法拉利F430天象描寫篇 冰黃易龜殼神功古箏的八大流派龍息禮儀十八般兵器梅花槍格雷西柔術秦始皇陵發現地下“國庫”蕭何醮壇執事黨衛軍將星錄(續)崔斯特(黑暗精靈遊俠)黑巫術HKP7/P7K3式9mm手槍古泰拳騎士護具及武器簡介龍虎宗武當劍二十七式墮天使路西法五術長城千萬裡正在研製中的其他科幻武器秦王朝征戰史m1935手槍國寶演奏樂曲時如何做到神形兼備漢名相:陳平冠服古箏演奏技法天象描寫篇 午古箏曲《月照殘荷》賞析秦始皇地宮被盜的傳說火焚界石花酒黯法塔什麼樣的人可以學習古箏滄月語言表達
玉璽考學古箏必須掌握的音域與定弦名道士施肩吾太平經(四、五、六)注意形式與意境的結合道家一些地址清微派藍龍辟穀八部衆中國古代刀劍藝術醽醁VanquishS最終版古箏基本指法五虎刀美英聯軍投入作戰部隊少林七十二絕藝64式120毫米迫擊炮中國神仙一覽aK5型突擊步槍前蘇聯RPG-26式72.5mm火箭筒如何在彈奏“春苗”時掌握快板演奏武林奇人黃飛鴻身世大揭秘武林奇人黃飛鴻身世大揭秘茶之道 (詳介)何首烏學習古箏小知識中國古代怪物(二)教你演奏古箏獨奏曲戰颱風孫氏太極劍單練套路印度三大主神天象描寫篇 雪古箏基本指法中國古代刀劍藝術天象描寫篇 霞63式60毫米迫擊炮炎魔將軍蒙恬蕭何西方妖怪詳解2武當龍門槍古箏的日常使用、保養常識沙丘疑案秦始皇死亡真相是什麼江湖黑話——脣典語言表達上清芙蓉冠天罡北斗陣道學及其八大支柱五術八極拳簡介古箏樂曲介紹《井岡山上太陽紅》美英聯軍投入作戰部隊化壇捲簾保時捷caymanS【咒語】空手入白刃五虎斷門刀法拉利F430天象描寫篇 冰黃易龜殼神功古箏的八大流派龍息禮儀十八般兵器梅花槍格雷西柔術秦始皇陵發現地下“國庫”蕭何醮壇執事黨衛軍將星錄(續)崔斯特(黑暗精靈遊俠)黑巫術HKP7/P7K3式9mm手槍古泰拳騎士護具及武器簡介龍虎宗武當劍二十七式墮天使路西法五術長城千萬裡正在研製中的其他科幻武器秦王朝征戰史m1935手槍國寶演奏樂曲時如何做到神形兼備漢名相:陳平冠服古箏演奏技法天象描寫篇 午古箏曲《月照殘荷》賞析秦始皇地宮被盜的傳說火焚界石花酒黯法塔什麼樣的人可以學習古箏滄月語言表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