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改良紡車

改進?蘇靖擦擦手笑了“你纔剛學了一天,還沒摸熟它,談什麼改進呢。”言語之中不怎麼相信她,把她說的話當做笑話。

薛黎氣鼓鼓的看着他“你就這麼不相信我,那你的意思就是不幫嘍?”蘇靖不說話,只是笑着拿起斧子“我先去後面劈柴。”

薛黎在一旁悶悶的想,我要是真的是大唐出生的小姐,我當然不會了,可是要知道我可是從21世紀穿過來的,你竟然不相信我這麼優秀的穿越人員。

想歸想,薛黎自然不會把這話說出來。她學的是農業,像紡織歷史這些偏門在農業發展歷史中也只是略有涉獵,但這已經比當代的人要高出許多了。有些東西在後人看來都是常識性的東西,例如紡織業的發展對工業變革以及經濟的影響。要知道明朝時候,松江一帶紡織業發達,有衣被天下之稱,上繳的賦稅佔了蘇州府的大部分,而且帶動了經濟發展,資本主義萌芽最早就在這個時候在紡織業出現。英國工業革命是率先在紡織業開展來的,至於中國近代民族工業的發展,最早的一批投資在很大一部分上也是涌向紡織業的。

說了這麼多,也許很多人分析出什麼工業啊,什麼生產力啊,什麼進步啊之類的,薛黎倒沒整出那麼多玩藝,她只看到了四個字“有利可圖”!

從明末松江的,英國工業革命,以及中國近代,薛黎得出的結論是,在紡織上做文章那是大大的有利可圖的。除此之外,那可行性也是相當的高。所以當初她買紡車就上了心,只是現在民間最好的紡車不過自己這臺,是手搖的。薛黎記得有腳踏式的,問了老闆,老闆卻說沒有見過。

要想富,先紡布,薛黎在心裡定了目標,不過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目前當務之急的就是解決設備的問題。薛黎一邊回廚房做飯,一邊想着怎麼說服蘇靖。

“靖哥,我今天去紡紗,其實還是很有收穫的。隔壁家嫂子都說按新學的來算我算是好的呢。”薛黎在飯桌上興致勃勃地蘇靖再一次提起這個話題。

“嗯,阿黎做的不錯,來,多吃一點。”蘇靖見她開心,心情也是很好,給她挾了一筷子菜。

薛黎接過去,繼續剛纔的話題“可是我今天做了一天才織了那麼一點點,別說做衣服了,就是連給你做雙鞋恐怕也要織個十天半月的。”

“你有那個心就好了,不急,”蘇靖沒有聽出她的弦外之音。

“你看虎子嫂那個熟手,今天忙活了一天也才織了那麼一點,不比我好多少。”薛黎只得在繼續再接再厲。

“紡紗織布本來就慢,你也不用心急,慢慢來就好。”蘇靖的確有所感慨。

“就是啊,織的好慢。然後我今天就一直想,你看啊,這個紡紗是一個手搖車,一個手扯紗,這多慢啊。你說如果可以用兩個手來扯紗不就快了一倍?”

“恩,聽起來是挺有道理,可是,”蘇靖瞅着她笑“你用什麼來搖車?”

“用腳啊。”薛黎跺跺自己的腳,“反正紡紗的時候它在閒着,用上最好。”

“原來我還不知道你會雜耍,”蘇靖被她那樣子逗笑了,“你怎麼用腳搖車?”

“這個,我們可以換一個角度來想,不一定要用搖的,直接用腳踩,有踏板的話,一上一下也就可以啊,而且腳的力氣比手大。”

“恩,這個倒是有道理,可是誰也沒見過腳踩的紡車啊。”蘇靖聽着倒是有點興趣了。

“這樣、這樣,”薛黎拿手蘸了水在桌上畫出自己記憶中的腳踏式紡紗車的雛形,看的蘇靖是眼前一亮“阿黎你是從哪裡學會這種機器的?”他是木匠,自然是看出其重的精妙之所在。

“從書上看到的。”薛黎支吾過去,這個不是重點,重點是這種車子怎麼造出來。薛黎眨眨眼睛補充道“我也記不清了,只知道個大概形狀,具體的要木匠跟那些熟手的紡娘來看看才行。你說看做得出做不出。”

“有些難,不過也不是不可能。”蘇靖思索着給出了一個比較盡力的答案。這個還要在試試,沉吟半天,看薛黎瞅着自己一臉渴求的樣子,不由得笑道“等我忙完手頭上的活就來辦這個事。”

薛黎聽了終於放下心來,這個東西急不得,既然蘇靖答應了,那就慢慢的等結果過吧。

於是薛黎仍然每日裡操持家務,跟村裡的媳婦們紡紡紗,繡繡花,閒暇是跟蘇靖在家裡一起研究腳踏式紡車,雖然研究的過程比她想象的慢,但她也不急,在其它的地方又動起了腦筋。

在這裡呆了一段時間,薛黎發現一般的織物都是麻或者絲,並沒有後世常見到的棉布。薛黎想着西漢的時候就據說已經有棉花傳入了,怎麼這個時候還沒有普及啊。棉花雖然不若絲綢精美,可是製作過程比絲麻簡單,耐用程度也比絲麻高,實在是最適合老百姓使用的布了,要不然怎麼老說百姓是布衣百姓呢。棉布的透氣姓好,保暖性高,耐高溫,易熨洗,穿着舒適。棉花上下都是寶,可以紡布做衣服保暖也可以造紙,還可以作爲食品農作物,棉花種子油常被被用來生產食品比如薯條,黃油和沙拉調味品。棉花作爲產品來說也是製作牙膏和冰激淋的原料。薛黎一邊想着以前看到的種種好處,不由得心動不已,開始在村婦之間打聽起有沒有見過棉花這種植物。

--------------------------------------------------------------------------------------

ps:繼續推薦特附上地址^^歡迎有興趣的去看吧、----

第25章 夜深人靜時第20章 你纔是老鼠屎呢!第104章 我要開鏢局第六十七章番外年少春衫薄6第79章 想通了第107章 搶水(二)第78章 孔雀神醫三十六章 師傅們二第32章 有道是人生何處不相逢第127章 挑撥第7章 買賣(一)第137章 編故事第118 父母第70章 冤家路窄第124章 準備(一)第70章 冤家路窄第135章 動搖第42章 推不倒第81章 這才叫花前月下第27章 失散第三十七章第86章 我會成爲最好的第110章 喬遷之喜第11章 那個他第8章 買賣(二)第118 父母第143章 大雨第125章 狹路相逢第95章 冥冥之中2第112章 母親的遺物第30章 訛錢番外你不是她3第60章 讀書第40章 送禮的人第101章 冠名權第一百四十七 守堤第111章 遇第103章 翁婿兩人各懷心思番外年少春衫薄7第94章 繼續意外第5章 一張豹皮的價錢第40章 送禮的人第34章 冰釋前嫌番外年少春衫薄5第106章 搶水第95章 冥冥之中2第119 宮廷第2章 沒有無緣無故的好人第148 意外第82章 收養第83章 又見地痞第49章 針鋒相對(二)第126章 這是娘娘家事第93章 老丈人vs新女婿3第40章 送禮的人換位思考第47章 那些青梅竹馬們(二)第97章 挖野菜第94章 冥冥之中(1)第4章 遇險第8章 鬥氣第六十七章第74章 失言第151章 平靜的日子第99章 長安城有什麼第14章 我叫薛黎第95章 冥冥之中2番外年少春衫薄8番外年少春衫薄7第六十八章第9章 買賣(三)第53章 朋友妻不可戲第58章 意想不到的發展第7章 買賣(一)第54章 你以爲你是誰第136章 等一個人來第23章 誰在紛亂中折半面銅鏡第6章 託孤番外你不是她3第75章 朋友的距離第83章 又見地痞第134章 準備啓程番外年少春衫薄1第124章 牆內牆外的夫妻們第149 轉危爲安第108章 對策第92章 懵懂第108章 多了個乾孃番外年少春衫薄3第18章 等待第8章 鬥氣第12章 分別第七十八章第26章 偷糧嘍!第123章 獻詩第104章 雜感第1章 逼婚第124章 牆內牆外的夫妻們
第25章 夜深人靜時第20章 你纔是老鼠屎呢!第104章 我要開鏢局第六十七章番外年少春衫薄6第79章 想通了第107章 搶水(二)第78章 孔雀神醫三十六章 師傅們二第32章 有道是人生何處不相逢第127章 挑撥第7章 買賣(一)第137章 編故事第118 父母第70章 冤家路窄第124章 準備(一)第70章 冤家路窄第135章 動搖第42章 推不倒第81章 這才叫花前月下第27章 失散第三十七章第86章 我會成爲最好的第110章 喬遷之喜第11章 那個他第8章 買賣(二)第118 父母第143章 大雨第125章 狹路相逢第95章 冥冥之中2第112章 母親的遺物第30章 訛錢番外你不是她3第60章 讀書第40章 送禮的人第101章 冠名權第一百四十七 守堤第111章 遇第103章 翁婿兩人各懷心思番外年少春衫薄7第94章 繼續意外第5章 一張豹皮的價錢第40章 送禮的人第34章 冰釋前嫌番外年少春衫薄5第106章 搶水第95章 冥冥之中2第119 宮廷第2章 沒有無緣無故的好人第148 意外第82章 收養第83章 又見地痞第49章 針鋒相對(二)第126章 這是娘娘家事第93章 老丈人vs新女婿3第40章 送禮的人換位思考第47章 那些青梅竹馬們(二)第97章 挖野菜第94章 冥冥之中(1)第4章 遇險第8章 鬥氣第六十七章第74章 失言第151章 平靜的日子第99章 長安城有什麼第14章 我叫薛黎第95章 冥冥之中2番外年少春衫薄8番外年少春衫薄7第六十八章第9章 買賣(三)第53章 朋友妻不可戲第58章 意想不到的發展第7章 買賣(一)第54章 你以爲你是誰第136章 等一個人來第23章 誰在紛亂中折半面銅鏡第6章 託孤番外你不是她3第75章 朋友的距離第83章 又見地痞第134章 準備啓程番外年少春衫薄1第124章 牆內牆外的夫妻們第149 轉危爲安第108章 對策第92章 懵懂第108章 多了個乾孃番外年少春衫薄3第18章 等待第8章 鬥氣第12章 分別第七十八章第26章 偷糧嘍!第123章 獻詩第104章 雜感第1章 逼婚第124章 牆內牆外的夫妻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