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4、史從雲的炮兵戰術(二)

風捲黃沙,大量的飛沙走石裹挾枯草敗葉而來,打在臉上令人睜不開眼。

劉繼業爲此擔心許久,天時對打仗影響很大,其中風更是,戰場上的風能吹得人睜不開眼,找不着北,很多時候更是能直接決定戰爭的勝負。

七年前高平那一戰,他們大漢敗給周軍,很大的原因就是戰鬥最關鍵的時候,鳳向變了,對着他們的陣地吹,前沿追擊困難,放走周軍潰軍,之後又被吹得睜不開眼,被周軍殺穿。

否則他們不一定會敗!

爲此事,先帝氣得在大病一場,周國退兵沒多久就駕崩。

所以人算不如天算,經歷過那一場大敗的他格外的在意這些事,好在當前鋒趟過小溪之後,風開始變小,完全平靜下來。

他放心不少,他帶的是漢國的精銳,位於大陣左翼,位於西側,對面的秦軍在一處山腳下的村子外圍列陣。

李筠並不全信他們,所以他們在左翼,而靠近援軍的位置都留給了他的心腹。

而他也非此次他們漢國派出援軍總指揮,而是國主派的宣徽使盧贊。

盧贊與李筠不合,盧贊幾天前面見李筠,和他商量事情,李筠對他不理不睬,盧贊很生氣,一甩衣袖就離開,之後國主聽聞此時事,還派宰相衛融來調解。

他明白李筠的心思,李筠及其自負和看不起他們北漢國,不希望他們干涉軍事指揮。

原因無外乎兩點,其一李筠非常痛恨契丹人,他本來是幷州太原人,在燕王麾下獻策抵禦過契丹人,而這些年契丹人南下的燒殺搶掠,北方邊地的人都看在眼裡,李筠也不例外。

也正因這點,讓劉繼業自己也感尷尬,連李筠都知道家國大義,知道不能與契丹勾結,可他們北漢國卻是靠契丹人才能存在的......

其二就是這麼多年來打得戰,都是李筠贏得多。

“我們打村子東頭,我看那邊田埂比較高,騎兵要迂迴一下,走更東面的路。”隨着靠近,劉繼業對前方的情況看得更加清楚。

他們的正面是周軍右翼,東面是緩坡,地勢有些高,騎兵直接爬上去不太可能。

“要派人挖道嗎?”盧贊問。

劉繼業點頭,“派人跟在刀盾手後面,一路挖出平地去。”

盧贊點頭,派人去安排去了。

很快,大軍陣型開始推進到二里之內,前沿能看到秦軍部署。東面的陣線有些落後,他立即下令前鋒減緩速度。

如果在數里長的整體陣線上過於突出必是危險的,而且前鋒都是甲具精良的重步兵,他們行動過快難以保存體力。

劉繼業越發看清遠處嚴陣以待,巍然不動的秦軍大陣,便問身邊的盧贊:“監軍使,你覺得秦國主是有恃無恐還是傻了。”

盧贊沒說話,看他一眼臉色不太好:“劉將軍,你覺得都到這時候,賊兵就在數百步外,還是想怎麼打仗吧。”

劉繼業頓時醒悟,“末將失職了!”他醒悟過來大戰當前,那是想那些的時候,可心頭的疑慮卻是揮之不去的。

秦軍正面兵力劣勢,大可不必和他們決戰,打仗很少有這樣直接對決的,多是斷糧道,抄後路,勝算很大才能行決戰,局勢不利大可往南退守山口城寨要塞。

可偏偏秦軍沒這麼做,而是直接找他們決戰。

數萬人的大戰,衆人信心滿滿,前沿將士躍躍欲試,因爲人人都知道他們人多。

待前方甲士緩緩到了一里之內,劉繼業就明白來不及想了,立即定神,將所有的想法都拋在腦後。

他讀過兵書,也打過仗,但他打仗不是照着兵書來的,他最喜歡的打發就是帶重騎兵衝出一個口子,讓後續步兵進去,打亂敵人的部署,因爲他這種悍勇不講理的打法,國中也有人叫他“楊無敵”,而他三十左右的年紀,也正是壯年,敢打敢拼。

大戰之中,只要陣型不亂,左右士兵配合得當相互照應,匹夫之勇很難起什麼作用,再多的對手也難以突破,可一旦打出缺口,大亂陣型,穿插進去,就能兩面夾擊敵人。

他仔細觀察周軍陣地,同時帶着身後的數百精銳鐵騎,緩緩從正面到達側面,準備看看待會從哪裡突入敵陣。

不過他也十分謹慎,因爲他看到周軍也有騎兵在東線遊弋,他們佔據村子東面的大道,能更加快速支援前方,他們如果過去,很可能會被攔截。

東面不適合,他想着目光轉向陣線前方,發現周軍前沿有幾處地方磊起土堡,可又不像土堡壘,太矮了些。

土堡上堆着一些大鐵管,他一時有些不解,秦軍意欲何爲?

想把鐵管當滾末用?可前沿陣地上除了東面他們的地勢稍高,別處都是平地,怎麼可能滾得起來,再說當他們是傻子麼?會上這樣的當。也有可能他們是另有用途,比如用來盛放魚油之類的,可那也不通,那麼大的鐵管好幾百斤,費時費力圖什麼......

秦軍的意圖他不知道,也不再多想,監軍使所言有理,大戰在即,想那麼多反而令人分心,他開始帶着自己麾下的精銳騎兵,尋找空隙。

ωωω▪ Tтkǎ n▪ ¢ O

不過看了好一會兒,他有些心驚,秦軍不愧是史從雲手下的百戰精兵,排兵佈陣嚴密,井然有序,毫無空擋。

東面這一段看起來沒什麼機會,即便他被稱楊無敵,這時候也不敢貿然上去,他是勇不是傻。

於是便想,等兩軍前陣接戰再說,兩軍接戰,敵軍人少,時間一長肯定會露出破綻,到時候他再動作。

他便下令衆多人下馬等候,不要白白浪費馬力,因爲這是場接近十萬人的大規模決戰,這樣的大戰他其實也沒什麼經驗,但有一樣可以肯定,如果攻勢最猛烈的第一波沒打下來,今日之內不能分出個勝負,讓秦軍堅守,情況就會變了。

到時打個幾天乃至十天半個月都有可能,秦軍背靠山樑和村子,裡面肯定有他們的輜重,只要他們沒法突破外圍殺入後方村中,這場戰就會一直打下去。

好在村子外圍沒什麼天險,只要兵力足夠,打進去應該不成問題,他就等着秦軍在前陣衝擊下露出破綻,到時再帶騎兵突破。

很快,前方的前沿已經接近到一里之內,密集的箭矢開始第一輪試探,以確定射程和位置.......

.......

“他們大概以爲我們兵少,會堅守爲上,其實老子一開始就準備進攻的。”史從雲站在後方山坡上,遠遠看着兩裡外前沿陣地上黑壓壓靠過來的叛軍。

東西陣線拉開四五里地,到處都是旌旗和人馬,漫山遍野,席捲黃沙直衝元宵,如拉開一道寬闊的大幕。

這樣的決戰機會其實是很少的,也不會草草開戰,何況他們是人少的一方卻主動尋求決戰,對面求之不得。

所以別看李筠好像沒什麼智謀,但他本能力卻有一種粗獷的精明,他大概是發現自己主力暴露而且不動之後,立即集結大軍來決戰,因爲機會難得。

李筠肯定知道他不只三萬人,如果此時不打,等時間長了秦國集結十餘萬大軍來圍剿他都是有可能的。

叛軍仗着集結早,兵力多,急於求戰,而他也有自己底牌,雙方各有算盤,誰的能打響就看接下來的戰了.......

史從雲緊緊盯着遠處,眼睛乾澀也沒眨,生怕漏過對方任何一處細微的變化,他是最擅長打總體戰的。

對方的兵力大致分爲三個大部分,東面,正面和西面。而各部又由不同的方陣組成。

正面的正對村子正面的田地,地勢平坦,幾乎沒有阻礙;

東面是小緩坡,他們有些居高臨下,對面的重步兵爬到陣前困難,騎兵要衝上來還要往東面繞。

西面有不少柿子樹和草垛,大道前還有牛棚,稍有阻礙而且遮擋視野,但整體也是平坦,李筠大概是覺得西面反而沒那麼空曠,可以掩護部隊。

到了這種時候,史從雲心頭狂跳,表面卻雲淡風輕。

郭進和其他隨駕官員都在這樣的大場面面前說不出話了。

“正面大陣雖然打的是李筠的旗號,但着甲不多,不是主力精銳,李筠想騙我。”史從雲看了好一會兒,直接道:“西面纔是主力,西面看起來人少,但甲冑齊備,反光得刺眼,他們山後面還有預備隊,他肯定是想騙我一手,聲東擊西,集中兵力和後備兵力出其不意從村子西面殺進來。”

史從雲看了好一會兒判斷到,立即開始做出安排,這時周圍的文武官員都紛紛不再多言語,認知的聽候指揮若定的少年天子差遣吩咐。

這樣的打戰場上光靠人多是沒用的,甲冑很重要。

一個身手好的,武藝好的肯定打不了幾個,士兵一擁而上七手八腳,再高的高手都給你剁成肉醬。

但如果甲冑好,頂着頂對面箭矢刀槍,那是真能一個打好幾個,如果一羣甲具精良的放在一塊,那更是威力巨大。

李筠在西面放了不少着甲的,一看就是精銳,再聯想到之前斥候探查的他們的預備隊在北面山後,史從雲立即想到這一手。

聲東擊西,帥旗在正面,正面看起來人多,但把精銳放在西面,到時候配合西面隱藏的預備隊,一波殺進來。

這麼想着他立即對身邊的党進道:“你去調人,從中軍抽調兩營步軍,補充道到村子西面去,走村裡的路。”

党進領命,立即去執行,而後方還有劉清川領的預備隊十二營人馬沒有動作,依舊等候在村中,從村子裡可以快速支援到各處去。

做完部署,史從雲看到陣地前方雙方已經開始試探,大量的箭矢如同飛鳴的蝗蟲,黑壓壓的向雙方陣中撲去。

戰術發展到現在,其實已經越發注重遠程火力了,一般一營人馬,四成是刀盾手,長槍手,剩下六成都是帶刀弓弩手。

只要接敵先發弓弩幾乎成了打仗的鐵律,幾輪遠程交鋒,雙方互有死傷但都沒有太大影響,因爲這樣的殺傷是有限的。

但打仗就是這樣一件謹慎又比耐心的事,士兵在陣中,有前面的隊友保護,可一旦貿然衝出陣線,很可能立即被射成篩子。

這種時候,雙方一般會打到箭矢消耗得差不對,對對方儘可能造成殺傷之後才進入近身戰鬥環節。

但那樣的鏖戰往往持續數個時辰乃至數天,只是對面的李筠應該清楚,他們最不能拖的就是時間,一旦拖下去,秦軍的數量,秦國的底蘊就不是他們能比的。

所以賊兵利在速戰,這就是他敢發動決戰的理由之一。

說實話要是對面鐵了心和他打消耗,慢慢磨,他的炮反而發揮不了什麼作用,因爲精度有限,射程有限。

但那樣他也不怕,李筠主力只要和他耗在這,北面李處耘的大軍就能順着固鎮方向抄了李筠的老窩,而且他們後續確實還有兵力。

河陽三鎮等各鎮兵力還在路上,史從雲是隻帶了主力禁軍就往北到澤州的,如果拖下去,他們的兵馬會越來越多。

退一萬步,就算戰事不利,從這裡往後退,後方的山中要塞還在他們掌控之中,也能層層抵擋。

其實對他而言,無論哪種情況都不算最壞,他史某人從來不做虧本的買賣,當然賭是敢的,但不能賭命。

看着下方的形勢,雙方弓弩手互相開射,喊殺聲不絕於耳,箭矢在村頭陣地前沿如一陣陣黑色的雨幕,周軍接着在村口修築好的工事,用鹿砦,擋板,土牆等作爲掩護有優勢。

叛軍作爲進攻方就沒那麼從容了,只靠前面的重步兵擋也不是長久之計,前沿士兵想要用鋤頭鏟子壘起幾個土丘,立即被秦軍牀弩重點照顧,死了不少人臨時土牆也沒壘起來。

不過很快,對方就暴露出意圖來,村子正面的叛軍沒有接着對射消耗,而是緩緩向前推進,前方的具裝步兵舉着大大的排盾緩緩往前,後方的士兵跟進。

而一直在後面的騎兵也開始從兩側空道中往前方移動。

見這架勢,大家都緊張起來,身邊的神火軍官員有些激動的看過來。

那意思史從雲明白,是詢問他可不可以動用火炮了,史從雲見正面和東面之敵都開始靠近,準備放棄消耗,而是直接攻打陣地。

唯獨西面之敵還沒有動作,史從雲便不爲所動,沒有下令的意思,出其不意的東西只能用一次,他不能提前暴露底牌,即便可能要死不少人也不行......

339、打進去了!313、打破常規43、再見潘美160、兵入長江,耀武揚威,風動金陵(上)64、趙匡義320、郭進419、進攻的原則(下)475、四路開花201、三江口之戰(三)第550章 血脈維繫307、安排298、江中黑龍237、三關之戰(四)181、歷史的脈絡45、雲哥兒的關係網15、大會戰(三)357、南來的恐怖75、“義無反顧”112、這人真有點東西!196、偷襲老同志31、閭丘仲卿365、集權,集權!211、回京71、勢如破竹(二合一4000字)138、雲哥兒的軍隊(四千)3、五代兵將287、山民17、史官誠不欺我!273、老將王全斌495、戰爭推動的漢化58、郭榮的決策(上)第563章 北方戰事486、史皇帝的國策208、史從雲的後院128、攻城略地的序幕(4000字)第566章 甘州之戰(上)422、無力306、調轉矛頭472、俘獲林仁肇333、飛來的秦軍316、態勢384、兵臨城下第546章 肢解461、朱令贇332、荊嗣211、回京254、信息的價值第504章 大計開始87、戰略預判(上)489、獻俘儀式497、爲國獻身史從雲299、坤寧宮的愁緒120、南唐援軍212、燙手山芋416、高手遇上愣頭青253、穩定293、蜀國亡國第528章 北口戰役(二)403、分裂的前兆442、番禺不速之客331、全都想要458、萬事俱備只欠東風255、北面部署188、史從雲一張嘴242、明朗231、北進,繼續北進!120、南唐援軍456、有備而來210、交鋒第564章 國務194、江陵風雨5、戰爭的消息406、廟算(上)292、飼虎(上)385、破郴州285、宮中厲害374、雙鳳(上)248、牽一髮而動全身40、內殿直(二合一)403、分裂的前兆399、史皇帝的成長403、分裂的前兆368、防潮問題203、致命火雷470、夜襲(下)+雖勝猶敗第517章 由點向面287、山民213、熟讀兵書王昭遠472、俘獲林仁肇468、西路大軍102、趨利避害174、籠絡人心,安插親信411、出兵的消息+速戰速決450、火熱四月377、水陸並進343、太原,大梁228、奪三關,縱橫馳騁449、樊若冰的渡江方案第516章 天子賭注152、周軍在幹什麼?
339、打進去了!313、打破常規43、再見潘美160、兵入長江,耀武揚威,風動金陵(上)64、趙匡義320、郭進419、進攻的原則(下)475、四路開花201、三江口之戰(三)第550章 血脈維繫307、安排298、江中黑龍237、三關之戰(四)181、歷史的脈絡45、雲哥兒的關係網15、大會戰(三)357、南來的恐怖75、“義無反顧”112、這人真有點東西!196、偷襲老同志31、閭丘仲卿365、集權,集權!211、回京71、勢如破竹(二合一4000字)138、雲哥兒的軍隊(四千)3、五代兵將287、山民17、史官誠不欺我!273、老將王全斌495、戰爭推動的漢化58、郭榮的決策(上)第563章 北方戰事486、史皇帝的國策208、史從雲的後院128、攻城略地的序幕(4000字)第566章 甘州之戰(上)422、無力306、調轉矛頭472、俘獲林仁肇333、飛來的秦軍316、態勢384、兵臨城下第546章 肢解461、朱令贇332、荊嗣211、回京254、信息的價值第504章 大計開始87、戰略預判(上)489、獻俘儀式497、爲國獻身史從雲299、坤寧宮的愁緒120、南唐援軍212、燙手山芋416、高手遇上愣頭青253、穩定293、蜀國亡國第528章 北口戰役(二)403、分裂的前兆442、番禺不速之客331、全都想要458、萬事俱備只欠東風255、北面部署188、史從雲一張嘴242、明朗231、北進,繼續北進!120、南唐援軍456、有備而來210、交鋒第564章 國務194、江陵風雨5、戰爭的消息406、廟算(上)292、飼虎(上)385、破郴州285、宮中厲害374、雙鳳(上)248、牽一髮而動全身40、內殿直(二合一)403、分裂的前兆399、史皇帝的成長403、分裂的前兆368、防潮問題203、致命火雷470、夜襲(下)+雖勝猶敗第517章 由點向面287、山民213、熟讀兵書王昭遠472、俘獲林仁肇468、西路大軍102、趨利避害174、籠絡人心,安插親信411、出兵的消息+速戰速決450、火熱四月377、水陸並進343、太原,大梁228、奪三關,縱橫馳騁449、樊若冰的渡江方案第516章 天子賭注152、周軍在幹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