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5、不動如山史從雲(二)五千字

正午,烈日高懸,正陽北面的小山上,全局盡在眼中。

雙方的正形都已經排列好,任誰都看得明白大戰要開始了,符氏不懂兵事,可也一眼就明白要開打了。

許多事並不一定非要明白,光是看表面,靠着感覺也覺得差不多。

不一會兒,運處的南唐大軍率先響起鼓號聲,隨後後方有旗幟舞動,漫山遍野的大軍開始緩緩向前移動。

一動起來,前方的陣線開始變得有些彎彎曲曲。

大陣移動得很慢,和她心裡一開始想的不一樣,她見過河中府的亂兵,嘴裡粗穢亂叫,瘋也似的到處衝殺。

她還以爲打大戰也是這樣的,沒想到這千軍萬馬,反而慢下來了,唐軍前鋒的進軍速度還不如尋常走路來的快。

衆人人都目不轉睛看向南方,遼闊的平原上,南唐軍陣正緩慢接近史從雲的大軍。

符後屏住呼吸,腦子裡一片空白,這時候其實已經沒什麼好想的了,在那樣的千軍萬馬,氣吞山河的氣勢,令人窒息的壓迫面前,所有的利害算計,斤斤計較都變得毫無意義有了,如果這戰輸了,對面那些軍隊全殺過,那些便什麼都沒意義了。

難怪古人說“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又有狂人說“天子,兵強馬壯者當爲之,寧有種耶”。

第一次,她發現官家也有着急害怕的時候,想必此時此刻就是,面前的官家壓迫感沒有以往那麼強了。

遠處,隨着南唐大軍緩慢靠近,衆人目不轉睛,視線都向南匯聚,史從雲的高大身影依舊一動不動,騎馬佇立大軍後方,身邊不少親兵和傳令兵環伺。

周軍的奇怪大陣沒有他的命令也絲毫不動,反倒這時西面傳來轟隆隆的馬蹄聲。

正陽西南有大片桃林,沒春三月,粉色花瓣被震動大地的馬蹄聲震落,飄散飛舞,大量騎兵衝西南方向衝出,組成騎兵衝鋒最常用的錐形陣,越過衆多田野,直直向着唐軍的西面衝去。

前方一面“史”字大旗在風中伴隨花瓣獵獵作響,大周第一猛將史彥超!

龐大的騎兵隊伍穿過田埂,越過東西向的大道,踩平百姓灌溉田地的水渠,捲起漫天遍野的塵土,直直向着南唐左翼,列陣在西面靠近大道的唐軍殺去。

便是隔着二三裡都能感受到那勢不可擋的氣勢,南唐軍陣的左翼,出現了肉眼可見的動亂。

王溥激動的捏緊拳頭,王審琦卻擔憂的開口:“南唐人太多,軍陣都超過二十列,直接讓騎兵去衝只怕討不了好.......”

“果然是想讓他老子幫忙打吧。”李繼勳出聲,話裡都是不屑。

“或許史副帥是愛子心切,失了方寸......”王溥嘆口氣,補了一句。

符後下意識看向官家,官家面色不好看,還是沒說話,只緊緊看着遠處。

南唐的大軍也開始變動應對,各個方陣前沿衆多騎兵紛紛出陣,次序各有前後,從西到東,向着大軍的左翼馳援,想要攔截周朝騎兵。

整個戰場瞬間被馬蹄揚起的煙塵所以遮蔽,兩軍軍陣中間的寬闊空地,一時間變成雙方騎兵的角逐場。

周朝的騎兵直直向着唐軍左翼殺去,唐軍的騎兵則向西疾馳救援。

看到這樣的情況,李繼勳心裡是最高興的,特別是他見官家難看的臉色,頓時也明白史從雲完了。

他與史從雲無冤無仇,可心裡就是十分不爽,他今年四十,領了虎捷右廂,高平之戰後加侍衛親軍步軍都指揮使、領昭武軍節度,大半生的拼搏纔到這樣位置。

可那史從雲一個毛都沒長齊的娃娃,這次要是贏了,只怕要爬到和他差不多的位置了。

而且此次南下,官家居然讓那小娃娃領控鶴軍爲主力救援正陽,而不用他領的虎捷右廂,李重進和史彥超他都服,可那史從雲憑什麼?

之前和好友趙匡胤喝酒聊天時他就說過那娃娃在關中能打贏李延圭,高彥儔之流,十有八九是運氣好,偏偏連往日對他恭恭敬敬的趙匡胤也反駁他,說史從雲確實有本事。

李繼勳心裡更加不痛快。

他的資歷是自小軍中搏殺來的,那小子這麼小的年紀,能有什麼本事?憑什麼官家用他也不用自己。

嘴上沒毛,辦事不牢!經過這一戰,官家早晚明白這道理,用他這樣的人才是。

正想着,前方戰局發生變化。

史彥超的騎兵向左轉了一個小幅度,沒有攻擊唐軍右翼大陣,而是直直衝向出來增援的騎兵!

聲東擊西?

李繼勳心想,難不成史彥超就是衝着對方騎兵去的?

遠處,大片疾馳的騎兵在兩軍大陣中空地上相撞,瞬間整個戰場風雲激盪,隔着二三裡都聽得到喊殺聲。

騎兵間的較量是最考驗經驗的,因爲馬上高速交匯,生死只在瞬間,分毫之差就能決定生死,所以那些生死搏殺場上出來的精銳騎兵是最恐怖的。

李繼勳心裡也不覺得南唐的騎兵是史彥超手下精銳的對手。

果然,雙方猛烈碰撞之後,就有兩種顏色的流沙碰撞,瞬間犬牙交錯,穿插在一起,攪動翻滾。

初一交戰,位於東側的南唐騎兵肉眼可見的落敗,衆多騎手在第一輪交鋒中被刺落馬下,鋒頭頓時挫敗。

雙方在大陣中央的空地上陷入混戰絞殺。

李繼勳想,南唐的騎兵不可能有機會,他們騎兵本來就少,而且帶兵的人是史彥超,要說騎戰,連契丹人的鐵騎尚不是史彥超對手,何況南唐的騎兵呢。

雙方絞殺近兩刻鐘(半小時),南唐原本就不多的騎兵頹勢盡顯,大將史彥超率精銳親衛殺穿敵軍陣列,從東面兜回來,再次衝向敵軍。

南唐軍本就不多的騎兵開始潰敗,周軍騎兵在後面猛追,不敢逃回大陣中,千餘唐南騎兵只敢一路向東逃竄,很快越過田埂變邊的小道,衝入灌溉田地用的水渠,趟渡之後頭也不會向東面逃竄。

王溥忍不住叫了一聲,“好!史將軍神勇!”

但其他人臉色卻沒那麼好,情況並沒那麼樂觀,南唐不以騎兵見長,十二個大陣,騎兵只是其中少部分,而且還有少量騎兵逃回大陣中。

史彥超殺散南唐騎兵後也不敢衝擊南唐軍大陣,而南唐軍開始緩緩向前,準備壓縮中間騎兵的空間。

史彥超的騎兵也只能被迫往西面桃花林的位置撤退。

戰場再次變成南唐主力和史從雲的控鶴軍角逐。

南唐大軍軍陣逐漸靠近,一場全線打仗不可避免......

........

史從雲緊緊盯着前方,一條橫列東西的長線,心中反而平靜許多,因爲事情到這一步,已經沒有多少餘地和留給他應對變化的空間了。

他能做的就是按照之前的佈置好想法去執行。

當看到南唐軍以步兵爲主,騎兵不多,沒有留預備隊,一次全部投入戰場時他就有了想法。

作爲一名全戰遊戲玩家玩家,史從雲記得一句耳熟能詳的秘訣,“遇事不決打斜擊”。

因爲興趣,他還專門去研究過這種公元前曇花一現,隨後又興起於一戰二戰時期的戰術。

興趣使然,史從雲仔細研究過這種戰術。

原理是利用人的生理特點,右手持握武器,導致將領爲發揮戰鬥力,多數時候右翼佈置的都是精銳;

其二則是人一多陣線過長,支援變得困難,中軍和右翼都難快速支援左翼。

於是將所有精銳集中一處,出其不意快速打垮對面右翼精銳就是這種戰術的精髓。

當自己的兵力無法與對面正面對抗時,這種戰術就能最優解之一。

不過其並非萬能,在中國古戰場上就幾乎沒有,這是因爲這種戰術有兩個弱點。

其一是預備隊。

中國自從春秋戰國開始就有不少大軍團作戰的經驗,很多將領都會留有預備隊,以隨時補充大軍陣型薄弱地帶。

其二就是機動性。

機動性是這種戰術的死敵,如果遇上騎兵多的部隊,大規模的騎兵可以快速增援補充到被針對打擊的右翼,導致無法迅速擊敗對面精銳。

所以這種戰術,在中國古代鮮有記載,也幾乎沒人會用,因爲面對有預備隊,步騎混合的大軍團,用這種戰術等於送死。

可偏偏今日見到對面南唐大軍陣列時,瞬間就想到這種戰術。

因爲對面南唐的佈陣有些......迷惑!

首先不知道對面主將是因爲看不起他,還是因爲根本就不知道如何打大軍團會戰,數萬人陣列,完全不留預備隊!

其次就是原本騎兵就少,還每個方陣都將騎兵佈陣在前,步兵佈置在後,前方佈置拒馬和利刃鐵索,導致後方步兵無法第一時間往前迎敵,如果出現變化只能率先由前方騎兵應對。

這就是史從雲讓老爹佯裝攻擊唐軍左翼的原因,這樣就能把南唐衆多大陣最前沿的所有騎兵調出來擊潰。

他可不敢讓老爹去直接衝南唐的軍陣,處處超過二十列的軍陣,即便周軍的鐵騎衝進去也只是死路一條。

老爹能幫他的已經幫了,接下來就要全看他了。

史從雲深吸口氣,看着遠處漫山遍野,逐漸靠近的南唐軍,對身邊傳令兵道:“左翼方陣,前進!”

四處的傳令兵帶着四方旗,快速打出旗語,他們地處高地,就是爲全軍都能看到旗幟。

左翼是最精銳的第一軍,第二軍,第三軍,邵季、王仲、董遵誨、羅彥超都安排在那。

厚厚的大陣甚至達到恐怖的五十列排!

從最左翼開始,周軍八個方陣,開始依次往前,越往右翼的軍陣,滯後百步左右,是爲讓薄弱的中軍和右翼更晚一些接敵。

史從雲看着遠方越來越接近大陣,努力讓自己鎮定,做到一動不動。

到了這一步,他心裡反而變得通透寧靜了......

他能做的都已經做了,如今他要做的就是不動如山,讓帥旗高高聳立,作爲大軍的精神支柱。

不一會兒,前方傳來喊殺聲,綠色的田野上空被黑壓壓的箭矢覆蓋,如大片黑色飛蝗,呼嘯着拋灑向對方。

隨後喊殺聲如炸雷迴盪,東面的大陣開始接敵。

喊殺聲一浪高過一浪,如同迴盪在曠野中的浪濤,各色旗幟交織一片,遠遠看去只能憑藉分辨旗幟來分辨自己的軍隊到底在哪裡.......

史從雲的目光穿過漫山遍野的人海,緊緊鎖定在東面唐軍的右翼。

浪潮一般的周軍全撲向右翼,而此時他們的中軍和左翼卻遲遲沒有接敵,因爲周軍是梯次前進的,右翼開打時,中軍和左翼距離周軍方陣尚有數百步的距離。

.......

不過很快東面的南唐軍就發現情況不對,因爲右翼周軍後方涌出非常多的人,正一面廝殺,一面往他們側後包抄。

右翼的周軍多到離譜!

右翼方陣佈置的原本是周軍着甲最全的精銳,此時突然陷入以少打多的局面,而且對面周軍也全是全身皮甲,各個虎背熊腰的精銳。

右翼的唐軍將領有些懵,什麼情況,周軍這邊怎麼會這麼多的人!

眼看前方的士兵紛紛被砍倒,大陣難以維繫,怒吼着讓人去求援。

然而南唐軍的陣線太過漫長,東西足足數裡,只有靠近最右翼的兩個方陣發現情況不對,並改變方向,試圖向東支援右翼精銳。

其餘大陣短時間內根本不不明白右翼到底發生什麼,繼續按照命令往前推進。

史從雲站在山頂看着這樣的額局勢,拳頭緊緊握住。

大約十幾分鍾後,中軍也開始接敵,中軍多數兵力和精銳都被抽調去東面,此時兵力薄弱,只有薄薄的八個橫列,肯定無法長久阻擋敵人。

中軍三個虛張聲勢的方陣在都指揮使榆程指揮下奮勇作戰,與南唐軍奮力廝殺,可南唐中軍人數實在太多,被逼得不斷緩緩後退,沒有奔潰已是因爲周軍善戰,控鶴軍是他手下的精兵。

不一會兒,薄弱的右翼也在軍都指揮使申知義率領下和南唐軍開始交戰,並被逼迫得不斷後退。

眼看中路和西面的南唐大軍步步向他所在位置推進過來,閭丘仲卿和他身邊的傳令兵、親兵都緊張到極致。

親兵們在他前方起立盾牌護住他。

有人勸道:“廂主,往後退一退吧,這裡太危險了!”

史從雲機械搖搖頭,挺直腰板一動不動,眼睛死死盯着東面的大軍右翼,在哪裡,控鶴軍的三個精銳軍正在以絕對兵力優勢不斷蠶食,包抄唐軍的精銳右翼。

“廂主!”有人着急了,想拉他走,史從雲依舊不動如山。

事情到這一步,史從雲也狠下心了,這兩年他打得戰多了,明白的事情也多,越是在這樣生死關頭,越是最艱難的時候,他的大旗就是前方衆多捨生忘死廝殺的將士們的精神支柱,是絕不能動!

大旗一動,動的不知道是他,還有軍心!

“再多話老子砍了你,大丈夫四則死爾,有什麼好怕的,給老子站直了!”史從雲大罵,其實他也在藉此宣泄心中的恐懼、不安等負面情緒。

衆將士一聽,紛紛都不再出身,面面死志,跟着他站直身體。

前方廝殺越發激烈,史從雲清楚看到,程榆率領的中軍方陣最前沿,有將士身上插着好幾杆矛,還把敵人鼻子咬掉,有人直接把卷刃的刀當鋸子用,按着敵人在脖子上劃拉,血水噴灑一臉......

而遠處,南唐軍中軍的方陣逐漸反應過來他們的右翼被包抄了,開始往後移動,向着東面移動,想要去支援。

因爲南唐不只是精銳佈置在右翼,遠遠看去,他們的帥旗也在精銳後方,在靠近右翼的位置!

遙望東面,南唐軍的右翼正被周軍以絕對兵力蠶食包圍!

雙方鏖戰接近半個時辰後,太陽開始偏向西面,唐軍佈置在東面的第一個大陣已經完全被周軍以優勢兵力圍困打散,右翼第二個大陣接敵,也迅速開始潰散,難以堅持,再往西的第三個方陣就是帥旗所在的方陣!

慢慢的,隨着戰場局勢在傳令兵口中傳達各部,南唐中軍開始變得慌亂起來,右翼的方陣則拼命往西面移動,想到擺脫周軍的第一軍、第二軍、第三軍的包抄和打擊!

周軍的中軍和右翼壓力減弱,開始減慢後撤速度,甚至做出一些主動反擊的舉動,爲東面戰場爭取時間。

等到太陽碰到西面樹梢,史從雲依舊不動如山,雙腳彷彿麻木一般,他遠遠眺望,看到對面南唐軍帥旗也開始移動起來!

兩面大旗,數裡遙相對望。

一面“史”字旗,一面“劉”字旗,一面不動如山,一面倉促西移。

看到對面大旗開始移動那一刻,史從雲雙手顫抖,緊緊握住腰間刀柄,幾乎想高喊出來!狗.日的去死吧!

他知道自己贏了,中軍大旗一動,會引發滾雪球式的聯鎖放映,大軍團作戰將士們看不到人,只能看旗。

看帥旗移動,將士們以爲主帥逃走,於是也會拼命逃,將士一逃,主帥能看見全局,也會害怕逃得更快,將士們見帥旗移動得更快,越發覺得是敗了,愈發逃命......

這種雪崩式的信任崩塌,很容易就會席捲全軍。

所以作爲主帥的基本素質就是四個字——不動如山!

500、全局部署(不知不覺居然五百章了,淚目)226、偷襲,接着偷襲!172、大朝會287、山民75、“義無反顧”25、西城救人448、阻力437、美中不足377、水陸並進第553章 入皇城第537章 北口之役(五)170、未來的思考44、膨脹的史從雲478、無招勝有招35、熱心腸的史從雲165、沒辦法,他是帶着大軍來談判的第527章 北口戰役(一)第一章、史從雲的家人和日常第505章 黑山之變(上)299、坤寧宮的愁緒480、令人失望的突火槍455、進軍路線416、高手遇上愣頭青135、截胡老趙(5000,有什麼求什麼,讀者老爺們,咱什麼都不嫌棄)375、艱難的抉擇231、北進,繼續北進!32、忻口(二合一)354、三個女人一臺戲29、家書第551章 沒想到和更沒想到478、無招勝有招193、上兵伐謀289、大理寺3、五代兵將351、兵不血刃293、蜀國亡國449、樊若冰的渡江方案287、山民159、豪氣!365、集權,集權!354、三個女人一臺戲377、水陸並進439、獻俘187、試驗140、新軍馭浪直124、不動如山史從雲(一)四千字大章,求訂閱289、大理寺314、朕恨不能替你生133、色字頭上一把刀(下)第567章 甘州之戰(下)+西域聯橫+南征(70第537章 北口之役(五)15、大會戰(三)291、冰肌玉骨清無汗,水殿風來暗香暖221、戰爭藉口第523章 全軍出擊181、歷史的脈絡212、燙手山芋180、江南的年近第512章 桑乾河之戰(四)第547章 上京風雲172、大朝會174、籠絡人心,安插親信445、女人的宿命85、與王景的交易142、玉人何處教吹簫173、定格局2、趙家小娘270、蜀國出兵430、擊破最後的抵抗349、遙知百戰勝,定掃鬼方還296、要三次才成209、大戰善後298、江中黑龍133、色字頭上一把刀(下)495、戰爭推動的漢化440、工具人劉鋹446、文化改組101、盧多遜第517章 由點向面383、閃擊(二)499、蕭胡輦的抉擇51、伐蜀戰略395、夢想中的炮艦第512章 桑乾河之戰(四)119、南下第511章 桑乾河之戰(三)435、冤家416、高手遇上愣頭青第522章 前人栽樹後人乘涼29、家書263、江南風雲363、人才濟濟167、裝文化人的逼+受降(六千七百字)362、平衡357、南來的恐怖102、趨利避害468、西路大軍259、彰武230、遼國的大動作4、史彥超歸來
500、全局部署(不知不覺居然五百章了,淚目)226、偷襲,接着偷襲!172、大朝會287、山民75、“義無反顧”25、西城救人448、阻力437、美中不足377、水陸並進第553章 入皇城第537章 北口之役(五)170、未來的思考44、膨脹的史從雲478、無招勝有招35、熱心腸的史從雲165、沒辦法,他是帶着大軍來談判的第527章 北口戰役(一)第一章、史從雲的家人和日常第505章 黑山之變(上)299、坤寧宮的愁緒480、令人失望的突火槍455、進軍路線416、高手遇上愣頭青135、截胡老趙(5000,有什麼求什麼,讀者老爺們,咱什麼都不嫌棄)375、艱難的抉擇231、北進,繼續北進!32、忻口(二合一)354、三個女人一臺戲29、家書第551章 沒想到和更沒想到478、無招勝有招193、上兵伐謀289、大理寺3、五代兵將351、兵不血刃293、蜀國亡國449、樊若冰的渡江方案287、山民159、豪氣!365、集權,集權!354、三個女人一臺戲377、水陸並進439、獻俘187、試驗140、新軍馭浪直124、不動如山史從雲(一)四千字大章,求訂閱289、大理寺314、朕恨不能替你生133、色字頭上一把刀(下)第567章 甘州之戰(下)+西域聯橫+南征(70第537章 北口之役(五)15、大會戰(三)291、冰肌玉骨清無汗,水殿風來暗香暖221、戰爭藉口第523章 全軍出擊181、歷史的脈絡212、燙手山芋180、江南的年近第512章 桑乾河之戰(四)第547章 上京風雲172、大朝會174、籠絡人心,安插親信445、女人的宿命85、與王景的交易142、玉人何處教吹簫173、定格局2、趙家小娘270、蜀國出兵430、擊破最後的抵抗349、遙知百戰勝,定掃鬼方還296、要三次才成209、大戰善後298、江中黑龍133、色字頭上一把刀(下)495、戰爭推動的漢化440、工具人劉鋹446、文化改組101、盧多遜第517章 由點向面383、閃擊(二)499、蕭胡輦的抉擇51、伐蜀戰略395、夢想中的炮艦第512章 桑乾河之戰(四)119、南下第511章 桑乾河之戰(三)435、冤家416、高手遇上愣頭青第522章 前人栽樹後人乘涼29、家書263、江南風雲363、人才濟濟167、裝文化人的逼+受降(六千七百字)362、平衡357、南來的恐怖102、趨利避害468、西路大軍259、彰武230、遼國的大動作4、史彥超歸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