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章 縣試前

第170章 縣試前

縣學中,海瑞正在給三人突擊講課。

縣試的日子出來了,二月初十。

其實在縣試這個層次,科舉並沒有那麼嚴肅。

原因也很簡單,童子試三場,縣試只是一場資格類的考試,通過了縣試只是取得府試資格。

海瑞今天沒有講四書五經,而是給三人講縣試的規矩。

“這幾日就可以去禮房報名了,報名之後還要交上打格考卷紙和素紙稿紙各二十張。”

縣試的答卷紙和草稿紙都是要考生自己準備的,但是爲了防止考試作弊,這些卷子要提前交到縣衙禮房,檢驗完成後再打亂髮給所有的考生。

其實在真正答卷的時候,只用到三張答卷紙和九張稿紙,剩餘的紙自然也不會發還給考生,而是當做縣衙辦公用紙。

蘇澤也忍不住吐槽,這些人是一點油水都不放過啊。

海瑞繼續說道:“縣試的流程你們都知道了吧?我再講一遍注意事項。”

“縣試考三場,第一場考的經義,《四書義》和《五經義》各一道,帖體詩一首。”

“本朝最重經義,刷人也主要在第一天的考試中,只要經義通了,貼體詩只要聲韻不出錯即可,而後兩場基本上不黜落考生。”

時人最重八股,有些私塾甚至連後兩項考試內容都懶得教,反正只要經義合格就能考上,何必浪費時間在其他上面。

海瑞繼續說道:“第二場考詔浩表判論,只要格式不出問題,莫要說些悖逆的話,並不會黜落人。”

說完海瑞看了一眼蘇澤,他對現在蘇澤的經義能力已經很認可了,但是怕他腦子發熱在卷子裡寫一些反動的內容。

詔浩表判論,詔就是衙門的公文,表是表彰文書,判就是判決書,這些就是公文寫作,格式對了就行。

“最後一道是策論,以往年度黜人大多是避諱的問題,縣試不是殿試,四平八穩就可以了。”

科舉考試從誕生以來,考試側重點也發生了很多的變化。

大概脈絡就是從唐代最重“文”,到宋代最重“論”,再到明代最重“經”。

唐代科舉考試重視的詩詞,也就是個人的文學素養。

唐代科舉並不是做官唯一的途徑,唐時還有五姓七望這樣的累世大族,進士官遠沒有大明這麼貴重。

唐代科舉,以詩文取士,也讓整個科舉考試舞弊嚴重,考試前行卷成風,很多文人都會贈送權貴詩詞博取文名,或者依附於權貴獲得推薦。

宋吸取唐代的教訓,開始不重詩文,反過來重視實務策,也就是策論的寫作。

但是實務策論的寫作還有一個問題,那就是對寒門子弟的不公平。

大家當然知道策論取士,取的是對國家有用的人才,但是策論這東西是普通人都能寫的嘛?

寒門子弟連四書五經都不一定買得起,別說秦漢散文和史書了。

宋代策論要兼具文采和論據,這論據自然就是平時日常讀書積累了。

寒門讀書人在策論考試中自然是非常劣勢,這就類似於如果高考不僅僅要考語數外,還要考音樂美術科研成果,這東西就不是普通人玩的了。

考策論的結果,還有一個缺點,那就是指向性太強。

宋之重臣,都要知貢舉,就是主持過一次科舉考試。

知貢舉的大臣出的策論,可以按照自己的喜好和政治立場錄取考生,那被錄取考生的政治傾向就肯定和知貢舉的主考官相同。

所以宋代形成了纏鬥了好幾代的新舊黨人,科舉考試反而成了黨爭的工具。

明代再吸取前面的教訓,詩文和策論雖然還有,但已經不是考試的主要內容了。

考的就是《四書五經經義》,朝廷給你把考試範圍和考試教輔書都定好了,窮人富人都按照這個考!

所以雖然八股取士因爲變態的考試內容和嚴格的考試格式,被後人視爲落後的象徵。

但如果放在現在,一場只考筆試的高考,和“素質教育”、推薦信錄取的高考,普通人到底選哪個呢?

說到底,科舉就是一場選拔性考試。

無論是什麼考試內容,只要是選拔性考試,必然會選到最頂尖的人才。

聽到海瑞講完了之後,他說道:“這次我要避嫌,就不參加縣試的監考了,你們好好努力。”

還沒考試,縣裡就有風言風語了,三人都是海瑞的學生,都說海瑞會在縣試中偏幫自己的學生。

海瑞直接向白知縣申請了避嫌,風言風語才小了很多。

又說了一些勉勵的話,海瑞這次離去。

三人中年紀最長的陳朝源說道:

“這縣試還有一些細枝末節,我也講給蘇兄聽聽吧。”

陳朝源說道:

“蘇兄要準備一些吃食,三場考試每一場都要考一天,是可以帶食物進去的。”

“不過饅頭糕點這些東西最好別帶,雞蛋鴨蛋也要切開。”

蘇澤疑惑的問道:“這是有什麼忌諱嗎?”

陳朝源搖頭說道:“這不是什麼忌諱,爲了防止夾帶,兵丁會掰開糕點饅頭檢查,雞蛋鴨蛋也會捏開。”

蘇澤想想了這個時代士兵的衛生水平,又想到他們用指頭捏開這些食物的樣子,頓時也沒了胃口。

蘇澤連忙說道:“我明白了,陳兄!”

陳朝源說道:“我第一次縣試沒人和我說這些,帶進去的饅頭被捏的稀碎。”

“文房四寶自然不用說了,油紙和香囊也是需要準備的。”

這下子連林清材都看向陳朝源,他也參加過縣試,可沒準備這些東西。

陳朝源說道:“這也是經驗之談,考棚簡陋,還會漏風漏雨,進去之後先用油紙封上,一旦下雨也有個遮擋。”

“我有一次考試,外面下小雨考棚內下大雨,我是頂着衣服遮着考卷才完成答題的,最後還因爲墨跡暈染開了被黜落了。”

好慘。

蘇澤又問道:“那香囊呢?”

陳朝源說道:“這考棚有位置好的,自然有位置差的,位置最差的就是茅房邊上的,而且考棚中多有異味,帶着香囊是爲了遮味的。”

陳朝源嘆息一聲說道:“考棚被稱之爲‘號間’,環境比縣衙大牢也沒好到哪裡去,還好縣試不鎖院,只考三天而且考完每一場都能回家,那些身體稍弱的參加鄉試回來都要大病一場。”

蘇澤也沉默了,看來身體不好還不能參加科舉。

這些都是陳朝源多次參加縣試的寶貴經驗,蘇澤和林清材連忙向他表示感謝。

陳朝源說完之後,有些低落的說道:“今年是我最後一次考了,若是再考不過,那就跟着我族兄做狀師去了。”

說到了這個話題,氣氛就凝重了許多。

陳家並不富裕,不可能供陳朝源無休止的科舉下去的。

大部分的讀書人,也都會給自己定下一個期限,那些考到白頭髮的老童生還是很少的。

陳朝源已經快要三十歲了,他兒子都要快要開蒙讀書了,家裡不可能供養兩個讀書人。

陳朝源笑了一下說道:“還多謝汝霖給我找了一份差事,若是今年再不中,那我就在編輯部好好做事了。”

蘇澤也不知道如何回答,陳朝源和林清材的科舉水平,如果用系統評分那就是Lv4的水平。

能不能考中也要看運氣,或者判卷考官的個人喜好,甚至連考場座位的位置好不好,下不下雨都有可能成爲影響他們成績的原因。

談完了科舉的話題,三人結伴前往禮房登記報名,還沒到縣衙就看到黑壓壓的人。

蘇澤也被驚到了,他沒想到南平縣竟然有這麼多讀書人。

陳朝源說道:“去歲我們南平縣參加縣試的足有四百多人,今年只多不少。”

蘇澤驚訝的說道:“這麼多?”

陳朝源說道:“這還多?福州府那邊縣試的就有一千多人,我們已經少多了。”

好吧,福建不愧是科舉大省,考生果然多啊。

陳朝源說道:“其實蘇兄不必擔心,這些人裡面大部分人都是來體驗一下的,爲了熟悉考場和考試流程,爲日後進學立個目標來的。”

蘇澤明白了他的意思,就和後世大一參加公務員考試一樣,大部分人來縣試就是練手的。

排了半天的隊伍,三人終於排進了縣衙,剛進縣衙就遇到了一個熟人。

林顯達看到蘇澤,立刻迎接了上去。

“阿澤兄弟,我等伱好久了,我這就帶你去禮房登記。”

周圍的讀書人對蘇澤怒目而視,但是幾個人認出蘇澤之後,衆人紛紛移開目光。

林顯達在承發司做事,和縣衙各房都有接觸,他辦事伶俐是白知縣眼前的紅人。

蘇澤笑了笑說道:“都快要排到了,多謝顯達兄弟了。”

林顯達想了想說道:“那我陪阿澤兄弟一起排。”

蘇澤第一次來縣衙禮房就交了周秀才的保書和證明文件了,如果全縣的讀書人都在這個時候送審證明材料,那禮房的人加班也忙不過來。

大部分的讀書人,都早就已經確認過了考試資格,所謂報名就是確定參考的程序罷了。

所以隊伍排的很快,進了禮房之後,蘇澤看見一排條桌,五個吏員坐在後面,蘇澤很快就被喊到了最邊上的桌子前。

這個老吏不就是蘇澤第一次來縣衙時候,學習到那個技能的老吏嗎?

看到蘇澤的名字,老吏擡起眼睛,看到蘇澤之後立刻熱情的說道:“蘇公子稍等,馬上就好!”

蘇澤想到第一次見到這個老吏的時候,他以保書字跡潦草讓自己回去重寫的樣子,和現在簡直是判若兩人。

這禮房老吏現在哪裡敢得罪蘇澤,府衙縣衙都看中的讀書人,連致仕蔡員外都能逼死的狠人,又是整個延平府最著名的《拍案驚奇》的主編。

不一會兒,這個老吏登記好《考用簿》,讓蘇澤簽字畫押後,又迅速從後面拿出一枚木牌。

甲六。

縣試就已經開始糊名了,這牌子就是蘇澤的准考證號碼,他在縣試卷子上不能寫自己的名字,就只能寫甲六這個號碼。

縣試考三天,但不是連續考的,考一場休息兩天再考。

考過一場會放一次榜,只有通過的考生才能考下一場。

除了最後一次的正式放榜,前兩次放榜也只會寫通過考生的考號。

蘇澤接過了木牌,老吏又諂媚的說道:“甲六是去年案首的考號,祝願蘇公子考運如虹!”

好嘛,這不就是退役明星的球服號碼嗎?這也能當做人情來送?

陳朝源和林清材也登記完畢。

陳朝源是甲十八,林清材是丙七。

陳朝源看到蘇澤的號牌:“恭喜蘇兄了,甲六可是去年案首的號牌。”

陳朝源低聲說道:“若是往日,這號牌至少要五兩銀子。”

蘇澤現在也不是以前那個窮鬼了,但是他還是被這五兩銀子驚到了。

這麼一個號碼五兩銀子?

陳朝源低聲說道:“去年案首的號牌五兩銀子,考上童生的號牌四兩銀子,只考過府試的號牌三兩銀子,僅考過縣試的號牌二兩銀子。”

“若是來的晚了,花錢還買不到呢,看來是有人打過招呼了。”

蘇澤也是無語,果然大明朝的衙門是明碼標價,果然是“自古衙門朝南開,有理無錢莫進”。

果然還沒到門口,就見到縣衙衙役陳伯飛站在門口,他笑着對蘇澤說道:

“蘇相公,拿到號牌了?”

蘇澤這才知道這是陳伯飛打的招呼,陳伯飛拱手說道:“祝蘇相公高中案首!”

接下來幾天,蘇澤都在認真讀書刷題,林德清送來了最新的《時文選刊》,這都是南北直隸進士當年參加科舉時候的八股文合集,蘇澤照着題目寫了幾篇文章,又仔細揣摩題目的真意,又漲了不少科舉技能經驗。

【摹寫八股,科舉技能+30,Lv6,993/3000】

Lv6的科舉技能參加縣試綽綽有餘了,不過蘇澤的目標是八月份的秋闈鄉試,按照現在這個進度,勉強能在鄉試前將科舉肝到Lv10.

蘇澤看着面板:

蘇澤,男性,25歲。

智力:12

力量:11(前文勘誤,是11)

敏捷:6

魅力:6

剩餘屬性點:0

看來剩下的都要加智力屬性點了。

二月五日,惠民藥局黃提舉送來一隻香囊,轉眼就到了縣試前的日子。

前文勘誤,力量是11,前文已經改了。

抱歉抱歉。

(本章完)

第683章 蘇澤之問(大結局上)第060章 吃飽飯第151章 數學,機械和航海第426章 梁山好漢東渡朝鮮第432章 蒸汽時代的初鳴第632章 富者恆富,弱者恆貧088章屏蔽了第151章 數學,機械和航海第169章 過年,縣試報名開始第034章 精製第380章 擲彈騎兵第050章 賬房技能第216章 方若蘭的舅父第519章 異端比異教徒更可惡第501章 蘇澤的預測第87章 民心即是天命第324章 轉進如風第003章 占卜第376章 草芥飛長,破土欲出第494章 爹的事第108章 於家往事,貢茶劫第655章 意料之外第003章 占卜第029章 凱旋第624章 大都督先例第124章 林默珺的請求第390章 天授乎?民予也第145章 佳人偷菜?第005章 破浪第142章 採生折割第567章 論資排輩第80章 肝兵法(今日上架求首訂)第584章 備戰睢陽第076章 百姓日用即爲道第539章 觀政進士考試第632章 富者恆富,弱者恆貧第630章 女王朝貢第399章 改道黃河之志第066章 山雨欲來(三更)第180章 寫皇叔的督學第455章 將軍和參謀第675章 宣傳戰第82章 織布機(求訂閱!)第224章 徐渭第353章 內鬥不止第389章 武昌易幟第488章 婆羅門和回教088章屏蔽了第385章 安南故土,自古以來第473章 財政仙術第633章 你的想法有些極端了第253章 籌辦婚禮第509章 陸上絲路第270章 小說引起的風暴第506章 發展不平衡矛盾第637章 西安諜戰第97章 再破題第594章 如南北朝故事第668章 總需要一場決戰第241章 朕的錢!第555章 關稅第546章 翻山入蜀!第009章 寒菜粥第054章 抵捐第488章 婆羅門和回教第381章 蘇大都督的倒模第504章 政治的妥協第286章 【六經注我】!啓動!第225章 諸夏夷狄論第208章 瘋狂的龍涎香第507章 自由即不公第177章 知府家宴第555章 關稅第465章 輔政和垂簾第462章 戚虎下山第124章 林默珺的請求第609章 做空第287章 放棄勸諫情結,尊重大明命運(卷末第625章 三本書第180章 寫皇叔的督學第638章 籌碼第058章 練兵之要第482章 缺官第373章 琉球商人真的太給力了!第408章 駱駝祥子第636章 西安戰雲第472章 都是人精第521章 破壞聖像運動第273章 天工開物第468章 政治身份和爭第228章 長壽內閣第017章 衛學第656章 分工體系第001章 穿越第657章 拼命第641章 攻佔陝西第604章 山東“大捷”第424章 人事任命第284章 官場水太深,於兄把握不住第042章 去縣城(二合一章節求追讀)
第683章 蘇澤之問(大結局上)第060章 吃飽飯第151章 數學,機械和航海第426章 梁山好漢東渡朝鮮第432章 蒸汽時代的初鳴第632章 富者恆富,弱者恆貧088章屏蔽了第151章 數學,機械和航海第169章 過年,縣試報名開始第034章 精製第380章 擲彈騎兵第050章 賬房技能第216章 方若蘭的舅父第519章 異端比異教徒更可惡第501章 蘇澤的預測第87章 民心即是天命第324章 轉進如風第003章 占卜第376章 草芥飛長,破土欲出第494章 爹的事第108章 於家往事,貢茶劫第655章 意料之外第003章 占卜第029章 凱旋第624章 大都督先例第124章 林默珺的請求第390章 天授乎?民予也第145章 佳人偷菜?第005章 破浪第142章 採生折割第567章 論資排輩第80章 肝兵法(今日上架求首訂)第584章 備戰睢陽第076章 百姓日用即爲道第539章 觀政進士考試第632章 富者恆富,弱者恆貧第630章 女王朝貢第399章 改道黃河之志第066章 山雨欲來(三更)第180章 寫皇叔的督學第455章 將軍和參謀第675章 宣傳戰第82章 織布機(求訂閱!)第224章 徐渭第353章 內鬥不止第389章 武昌易幟第488章 婆羅門和回教088章屏蔽了第385章 安南故土,自古以來第473章 財政仙術第633章 你的想法有些極端了第253章 籌辦婚禮第509章 陸上絲路第270章 小說引起的風暴第506章 發展不平衡矛盾第637章 西安諜戰第97章 再破題第594章 如南北朝故事第668章 總需要一場決戰第241章 朕的錢!第555章 關稅第546章 翻山入蜀!第009章 寒菜粥第054章 抵捐第488章 婆羅門和回教第381章 蘇大都督的倒模第504章 政治的妥協第286章 【六經注我】!啓動!第225章 諸夏夷狄論第208章 瘋狂的龍涎香第507章 自由即不公第177章 知府家宴第555章 關稅第465章 輔政和垂簾第462章 戚虎下山第124章 林默珺的請求第609章 做空第287章 放棄勸諫情結,尊重大明命運(卷末第625章 三本書第180章 寫皇叔的督學第638章 籌碼第058章 練兵之要第482章 缺官第373章 琉球商人真的太給力了!第408章 駱駝祥子第636章 西安戰雲第472章 都是人精第521章 破壞聖像運動第273章 天工開物第468章 政治身份和爭第228章 長壽內閣第017章 衛學第656章 分工體系第001章 穿越第657章 拼命第641章 攻佔陝西第604章 山東“大捷”第424章 人事任命第284章 官場水太深,於兄把握不住第042章 去縣城(二合一章節求追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