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6章 妃嬪殉葬?

第526章 妃嬪殉葬?

又是一個夜晚過去了,李節從簡易的牀鋪上醒來,揉了揉眼睛這才站起身來,然後穿上鞋子轉過屏風,卻發現黃化已經趴在書案上忙碌起來了,各種情報又堆放起來老高。

“怎麼樣,有沒有什麼新的進展?”李節打了個哈欠開口問道。

京城的封鎖已經放開三天了,但黃子澄那邊卻依然沒有任何的動靜,雖然錦衣衛這邊早有佈置,但李節還是擔心朱允炆會不會悄悄的逃出城去,所以這幾天他和黃化也在儘量的尋找朱允炆的下落,畢竟如果能早點找到他,那麼一切也就結束了。

“啓稟駙馬,一切都和前幾天沒什麼兩樣,看來這幫人還真是挺有耐心的,竟然在京城封鎖放開後依然不肯輕動!”黃化也立刻擡頭回答道。

“有沒有可能對方已經悄悄的潛出城外去了?”李節皺着眉頭再次問道,如果黃子澄他們已經悄悄的把人運到城外,自己卻留在京城迷惑自己,這種情況也並非完全不可能。

“絕不可能,早在封鎖解除之前,我就已經在各個城門佈下了天羅地網,只要是發現任何可疑的人出城,都會在出城後被我的人追上去盤查,絕不會放過一個,如果那人敢出城,肯定沒辦法逃過我們錦衣衛的法眼!”黃化十分自信的說道。

錦衣衛可是專門幹這種活的,更何況這裡還是京城,算是錦衣衛的老窩,所以黃化可能在短時間內找不到朱允炆的位置,但守好幾個城門還是沒問題的,畢竟現在進出京城盤查的十分嚴格,能引起他們懷疑的人也不多,所以更不可能有錯漏。

“那城中佈置的人手呢,有沒有什麼發現?”李節再次問道。

錦衣衛當然不只是把守城門這點本事,另外黃化還在城中佈滿了眼線,不僅僅是用於監視黃子澄這些人,另外監察着京城中的各種異動,朱允炆如果只是窩在一個隱秘的地方不出來也就罷了,只要他敢出來活動,很可能會被撞上錦衣衛的眼線,畢竟朱允炆的畫像早就分發下去了。

“也沒有,這也是我確定那人肯定沒有出城的原因,畢竟只要他敢出來,城中佈置的那麼多眼線肯定能夠提前發現的!”黃化再次回答道。

“看來他還真是沉得住氣啊!”李節聽後也摸着下巴自語道。

說起來這也要怪李節,因爲在原來的歷史上,朱允炆絕不是一個有耐心的人,剛登基沒多久,就迫不及待的想要削藩,而且一年就削掉了五位藩王,照這個速度,不出三年,就能把所有藩王全部搞定,結果卻因爲太心急逼反了朱棣,事實上以當時朱棣的實力,但凡朱允炆能有點耐心,朱棣就不可能反叛。

不過現在的朱允炆卻已經與歷史上的不一樣了,包括黃子澄等人,都曾經被李節多次打擊,雖然這種打擊不可能讓他們脫胎換骨,卻能讓他們受到一些教訓,從而培養出一定的耐心來,比如朱允炆就被貶到鳳陽一年,那段時間可是讓他學會了許多東西。

“其實這也正常,黃子澄這些人也不傻,他們肯定知道咱們在派人監視着他們,特別是剛解除封鎖的幾天,他們肯定會更加小心,不敢露出任何的馬腳,估計他們也是在等着我們先懈怠下來,只有這樣,他們纔有更大的把握逃出京城。”黃化再次分析道。

李節聽後也贊同的點了點頭,如果他是黃子澄或朱允炆,恐怕也不會這麼急着出城,畢竟現在是風險最大的時候,不過正所謂只有千日做賊,沒有千日防賊的道理,時間一久,李節他們這邊肯定會有所鬆懈,到時也就是對方出城的時機了。

就在李節陷入到沉思之時,忽然只聽外面傳來一陣腳步聲,緊接着一個內侍急匆匆趕來,見到李節也立刻行禮道:“啓稟駙馬,陛下召見!”

聽到朱允熥要見自己,李節也只能與黃化告別,然後離開鎮撫司乘車進宮,說起來這幾天朱允熥也揹負着巨大的壓力,畢竟朱標的去世太過突然,他即要承受着喪父之痛,又要忙着處理朱標去世後的這個爛癱子。

特別是朱允炆還在這時和他搗亂,使得李節只能呆在鎮撫司那邊,根本沒辦法回來幫他,這也更讓朱允熥壓力倍增。

朱允熥受老朱的影響,也將自己處理政務的地方選在了暖閣之中,而且連裡面的佈置都沒有做任何的改變,當李節進到這裡時,一眼就看到年輕的朱允熥坐在老朱原來的位置上,竟然讓他有種恍惚之感,似乎是看到了年輕的老朱坐在那裡的情景。

“姐夫你可算來了,怎麼樣,有沒有查到他的蹤跡?”朱允熥早就讓身邊的所有人退下,見到李節也立刻站起來追問道,現在他最關心的就是朱允炆的下落,畢竟對方可是能夠威脅他皇位的人,一天不抓到對方,這個皇位他就一天坐的不安穩。

“還沒有,不過我們可以肯定,他應該還在城裡某個地方藏着,畢竟現在封鎖纔剛剛放開,只要他有點腦子,就不會在這個時候出逃。”李節也立刻回答道。

“他藏的還真深,竟然連錦衣衛都找不到他的蹤跡,不過黃子澄這些人也更該死,如果沒有他們的協助,恐怕他連宮門都出不去,想到這裡我都恨不得把黃子澄這些人抓起來碎屍萬段!”朱允熥說到最後也露出咬牙切齒的表情,相比朱允炆,他更恨黃子澄這些人。

“黃子澄他們就是知道咱們不敢聲張,畢竟這可是關係到皇家的聲譽,別說現在咱們沒有證據,就算日後有證據,恐怕也不能光明正大的將他們問罪!”李節這時也有些無奈的道。

“這樣太被動了,實在不行的話,乾脆就直接撕破臉皮算了,反正我纔不在乎什麼名聲不名聲的!”朱允熥這時卻是心煩氣燥的道。

“事情還沒到那一步,只要朱允炆他不出城,就翻不出什麼風浪來,所以事情還在可控的範圍內,現在最着急的其實不是咱們,而是朱允炆,畢竟躲藏起來擔驚受怕的日子並不好過,所以我相信他也躲不了多久了。”李節再次勸說道。

“這倒也是,那一切就拜託姐夫你了!”朱允熥聽後也終於點了點頭,神情也慢慢的冷靜了下來,畢竟現在他已經不再是個毛頭小子,而是大明的帝王,做事也要考慮到後果,就算他不在乎自己的名聲,也要在意整個皇家的名聲。

“陛下放心吧,有我在,朱允炆肯定跑不了!”李節再次保證道,說完他也看向朱允熥,因爲他知道對方特意叫自己回來,應該不僅僅是爲了詢問一下朱允炆的消息,畢竟如果真有消息,自己肯定會主動告訴他的。

果然,只見朱允熥沉吟了片刻之後,這纔再次開口道:“姐夫,我這邊還有一件十分棘手的事,現在不知道該怎麼處理,所以想讓你幫我拿個主意。”

“什麼事情?”李節看到朱允熥一臉爲難的樣子,當即也十分好奇的追問道。

“這個……我還是叫他來親自向姐夫你解釋吧!”朱允熥卻似乎不太好開口,說完就再次叫人進來,然後讓人通知早就在外面等候的人。

過了不一會的功夫,李節就見一個熟人走了進來,這個人正是老朱的二女婿梅殷,當初老朱去世之前,還曾經特意召他入內叮囑了幾句,甚至事後朱標還把老朱的喪葬事宜交給梅殷處理。

“臣梅殷參見陛下!”只見梅殷進來後立刻向朱允熥行禮,隨後又向李節點頭示意,李節則向對方拱手行禮,雖然都是駙馬,但對方卻比李節高一輩,算起來李節還得稱對方一聲姑丈。

“榮國公不必多禮,你把事情的經過給靖海侯講一遍吧!”朱允熥當即開口道,榮國公是梅殷的封號,他深受老朱的喜愛,所以在娶了老朱的女兒後,直接就被賜爲榮國公,這可比李節強多了,畢竟李節的靖海侯還是他靠軍功掙來的。

“是!”只見梅殷答應一聲,然後這才轉向李節,臉上也露出爲難的神色道,“靖海侯也是太祖皇帝臨終前見過的人,不知陛下當時可對你有過什麼叮囑嗎?”

老朱的喪葬事宜已經開始,就在朱標去世之前,已經將老朱的諡號與廟號都定了下來,可惜葬禮還沒開始,結果朱標自己也沒了,所以現在皇家有兩場葬禮要準備,其中朱標的葬禮還是由李節接手,只是他最近根本沒時間處理葬禮的事。

“這個……不知國公說的是哪方面的叮囑?”李節也是愣了一下這纔開口問道,老朱在臨終前對他說了不少的話,所以他也不知道梅殷問的是哪一句?

“就是……就是陛下對後宮的安排!”梅殷再次遲疑了一下回答道。

“後宮?”李節先是一愣,隨後猛然想到一件事,這件事可不怎麼光彩,甚至可以說是老朱這輩子的污點之一,那就是他死後讓後宮妃嬪爲他殉葬。

殉葬這種習俗古已有之,不過在漢朝時就已經被廢除,當然可能還有一些權貴暗中在做,但至少在明面上已經不受律法的支持,可以說殉葬這種事,已經在中原大地上消失了上千年。

但老朱卻在死前下旨,讓宮中妃嬪爲他殉葬,最後共的四十六人爲他殉葬,當然現在這些女子還沒死,不過現在看來,老朱死前已經吩咐梅殷來辦這件事,只是因爲朱標去世,所以這件事才被耽擱下來,現在朱允熥登基,於是梅殷又提了出來。

想到這裡,李節也清了一下嗓子道:“我想起來了,榮國公說的是太祖皇帝命後宮妃嬪爲他殉葬一事吧?”

“陛下果然告訴你了,太好了!”梅殷聽到李節一口道出這件機密,當即也是心中一鬆。

這件事一直壓在梅殷的心頭,本來這是老朱的安排,他應該按照老朱的遺囑去做,可是殉葬這種事太來惡劣,在漢代就已經被廢除了,如果現在恢復,恐怕會影響到老朱的名聲,所以梅殷這段時間也十分的糾結,最後乾脆把事情捅到朱允熥這裡,結果把朱允熥也難住了,於是就有了今天的事。

“姐夫你既然知道這件事,爲何之前沒聽你提起過?”朱允熥這時也忍不住問道,他第一次聽到這件事時,也被嚇的不輕,隨即就陷入到左右爲難之中,所以才召李節來幫自己拿主意,卻沒想到他竟然早就知道。

“這件事我本來是想向先帝稟報的,只是先帝登基後一直生病,我也不敢刺激他,所以才一直忍着沒說,沒想到先帝忽然駕崩,這段時間我又忙於其它事情,幾乎都快把這件事給忘了,幸好榮國公提醒才讓我想了起來。”李節再次笑着開口道。

李節當然是在撒謊,他根本沒聽老朱提過這件事,不過現在他卻必須撒這個謊,雖然這可能會違背老朱的遺願,但卻可以成全他的名聲。

“靖海侯你既然知道這件事,那不知你覺得該怎麼辦,是不是要……”梅殷說到最後也再次看向李節,臉上也滿是糾結的神色,看樣子是想讓李節幫着拿主意,如果李節說要照辦,那他們也只能將那些妃嬪賜死,讓她們陪着太祖皇帝一起上路了。

“這個……”李節這時也故意露出沉思的神色,對於老朱爲何要恢復消失了一千多年的殉葬制度,後世有許多的說法,比如爲了防止妃嬪干政,或是承襲元朝的制度之類的。

不過李節來到大明後,通過自己與老朱的接觸,使得他發現老朱之所以讓後宮的妃嬪殉葬,其實只有一條原因,那就是老朱不好女色。

也許在別人看來,老朱不好女色可能有點扯蛋,畢竟老朱可是納了不少妃子,光是兒子就有二十多個,這種人無論如何也不能用不好女色這一條來標記,但李節卻覺得老朱真的一點也不好色。

(本章完)

第455章 土豆的收成第27章 紙包彈第758章 劫信(上)第561章 實用第474章 召回京城第499章 結案第655章 錫爾河畔第115章 又見朱玉寧第782章 潭王朱柏第785章 抓捕朱梓(下)第364章 銀行疑案(中)第30章 釣來了大朱第466章 第二支船隊第620章 巡視鐵路第167章 回程第63章 給朱允熥開小竈第176章 常遇春的孫子第256章 教坊司第155章 拜見四叔第206章 決戰高麗第98章 舊部第706章 市舶總司第810章 朱棣的安排(下)第686章 誘餌第828章 大洋洲(上)第279章 活字印刷第591章 進書房的人第297章 舊病復發的馮勝第810章 朱棣的安排(下)第26章 沐英之子第637章 叔侄密談(下)第18章 無家一身輕第86章 你在和朕講條件?第325章 災民營(上)第732章 李節的辦法(下)第429章 南下的船隊第275章 開始賣書了第791章 王爺去哪兒?第368章 補救措施第124章 小姨子的同情第230章 有所爲有所不爲第845章 大結局(上)第732章 李節的辦法(下)第574章 破案了?第394章 遷富戶入京第458章 安南之變(上)第676章 前哨戰第534章 李節現身第213章 姐夫的“關心”第465章 初雪第489章 突飛猛進第365章 銀行疑案(下)第374章 祭祀明皇陵第381章 變成富人的方法第281章 婚前第148章 未戰先怯第227章 巾幗不讓鬚眉第305章 爲何不用寶鈔?第632章 面對面的談第711章 戰敗條約第680章 決戰(下)第732章 李節的辦法(下)第25章 第二塊骨牌第490章 剋扣第525章 京城中的暗流第601章 一語驚醒夢中人第319章 奇怪的女屍第512章 駕崩第419章 戰場急救術第437章 毆打皇族第818章 帶孩子第811章 又一次送行第285章 朱允熥的異常第170章 讓朱標減肥第424章 錦衣衛的危機第308章 白銀與寶鈔第399章 分化第66章 朱允熥要出宮第491章 推遲一年的科舉第118章 即將改朝換代的高麗第788章 削藩(上)第54章 另一條路第183章 歷史上的“敏敏郡主”第502章 求真書院與吏轉官第241章 羅貫中來了第36章 大將軍藍玉第797章 岷王沒來第351章 恐怖的花錢速度第745章 獻給公子第493章 誰給他們的膽量?第20章 退婚流?第499章 結案第479章 聯姻第314章 滅門慘案第233章 至此爲止第565章 疑點重重第844章 二十年後(下)第773章 火車上第55章 驚見黃子澄第809章 朱棣的安排(上)
第455章 土豆的收成第27章 紙包彈第758章 劫信(上)第561章 實用第474章 召回京城第499章 結案第655章 錫爾河畔第115章 又見朱玉寧第782章 潭王朱柏第785章 抓捕朱梓(下)第364章 銀行疑案(中)第30章 釣來了大朱第466章 第二支船隊第620章 巡視鐵路第167章 回程第63章 給朱允熥開小竈第176章 常遇春的孫子第256章 教坊司第155章 拜見四叔第206章 決戰高麗第98章 舊部第706章 市舶總司第810章 朱棣的安排(下)第686章 誘餌第828章 大洋洲(上)第279章 活字印刷第591章 進書房的人第297章 舊病復發的馮勝第810章 朱棣的安排(下)第26章 沐英之子第637章 叔侄密談(下)第18章 無家一身輕第86章 你在和朕講條件?第325章 災民營(上)第732章 李節的辦法(下)第429章 南下的船隊第275章 開始賣書了第791章 王爺去哪兒?第368章 補救措施第124章 小姨子的同情第230章 有所爲有所不爲第845章 大結局(上)第732章 李節的辦法(下)第574章 破案了?第394章 遷富戶入京第458章 安南之變(上)第676章 前哨戰第534章 李節現身第213章 姐夫的“關心”第465章 初雪第489章 突飛猛進第365章 銀行疑案(下)第374章 祭祀明皇陵第381章 變成富人的方法第281章 婚前第148章 未戰先怯第227章 巾幗不讓鬚眉第305章 爲何不用寶鈔?第632章 面對面的談第711章 戰敗條約第680章 決戰(下)第732章 李節的辦法(下)第25章 第二塊骨牌第490章 剋扣第525章 京城中的暗流第601章 一語驚醒夢中人第319章 奇怪的女屍第512章 駕崩第419章 戰場急救術第437章 毆打皇族第818章 帶孩子第811章 又一次送行第285章 朱允熥的異常第170章 讓朱標減肥第424章 錦衣衛的危機第308章 白銀與寶鈔第399章 分化第66章 朱允熥要出宮第491章 推遲一年的科舉第118章 即將改朝換代的高麗第788章 削藩(上)第54章 另一條路第183章 歷史上的“敏敏郡主”第502章 求真書院與吏轉官第241章 羅貫中來了第36章 大將軍藍玉第797章 岷王沒來第351章 恐怖的花錢速度第745章 獻給公子第493章 誰給他們的膽量?第20章 退婚流?第499章 結案第479章 聯姻第314章 滅門慘案第233章 至此爲止第565章 疑點重重第844章 二十年後(下)第773章 火車上第55章 驚見黃子澄第809章 朱棣的安排(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