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6章 土地兼併

第396章 土地兼併

朱標帶着李節來到老朱的暖閣外,卻發現這裡竟然站了不少的大臣,比如那位詹徽詹尚書,此人深得老朱的信任,現在大明雖然沒有宰相,但他已經隱然成爲百官之首。

“拜見太子、駙馬!”詹徽等人見到朱標兩人也急忙上前行禮道。

“不必多禮,父皇連你們也不見嗎?”朱標看到這些人也立刻猜到了是怎麼回事,詹徽這些人肯定和他一樣,都是反對遷天下富戶入京這件事。

“是啊,我們本來是想勸陛下三思,畢竟現在天下初定,如果貿然遷移那麼多富戶入京,這些人在地方上又頗有影響,平時也能幫着官府穩定地方,現在貿然遷走,說不定會引發地方上的混亂啊!”這時另一個大臣也一臉痛心疾首的道。

對方的話音剛落,就見另一個大臣就接着說道:“我們剛纔勸了陛下幾句,卻沒想到陛下就大發雷霆,將我等全都趕了出來,現在我們走也不是,不走也不是,實在不知道該怎麼辦啊!”

“大家稍安勿躁,現在殿下來了,定然能幫我們勸一勸陛下的!”最後詹徽出面制止了都想要向朱標訴苦的衆位大臣,然後又向朱標行了一禮道,“殿下,我們實在是勸不動陛下,現在也只有您和駙馬出面,說不定才能讓陛下回心轉意啊!”

“請殿下爲我等做主!”其它大臣這時了跟在詹徽身後一起向朱標行禮道。

面對羣臣的請求,朱標也是好言安慰,不過後面的李節卻是在心中冷笑,朱標想要阻攔老朱,可能是完全出於國家考慮,可是這些大臣就未必了,因爲據他所知,這些大臣大都是出身於地方上的豪族,他們的家族肯定是第一次遷移的對象,所以這些人話中有多少私心,恐怕就只有他們自己知道了。

當然上面這些話也只是在李節心裡想一想,他肯定不會說出來,反而還和朱標一樣,都是出言安慰了一下這些大臣,然後兩人這才結伴走進了暖閣之中。

當李節和朱標兩人進到暖閣時,一眼就看到了正在批閱奏摺的老朱,而老朱聽到他們的腳步聲,連頭都沒擡就開口道:“怎麼,你們也想勸朕收回成命嗎?”

“這個……”朱標聞言也一下子露出遲疑的神色,本來他是想直接勸說的,可是剛纔和李節聊過之後,李節似乎有更好的辦法,所以他現在也不知道該怎麼說,於是就扭頭看向李節。

李節也立刻會意,只見他上前一步向老朱行禮道:“陛下,臣並不是來勸說陛下,而是想和陛下討論一下歷朝歷代施政的得失!”

“哦?”老朱聞言也終於停了手中的筆,然後擡起頭驚訝的看着李節問道,“你想討論什麼得失?”

“土地兼併!”李節言簡意賅的直接道出來意。

老朱聽到這四個字也目光一凝,當即坐直身子道:“你詳細說一下!”

“朝代興衰的問題,歷史上也有無數人研究過,而且許多人也得出一個結論,那就是歷代之亡,幾乎都與土地兼併有關,這似乎是每個朝代都無法避免的問題,雖然也有不少人想要着手解決,可現在看來,卻沒有人成功過!”李節面色鄭重的開口道。

李節最後的那句話一出口,老朱也是臉色一沉,他雖然自負,但也並不認爲自己是古往今來的第一聰明人,哪怕是在帝王之中,漢武唐宗等人的功績也絲毫不比他差,這些人肯定也考慮過土地兼併的問題,然而無論是強漢還是盛唐,全都消散於歷史的塵埃之中,自己的大明真的能擺脫這個規律嗎?

“真的沒有人成功過嗎?”老朱最後還是不甘心的問道,雖然他知道答案應該是否定的。

“成功的人的確沒有,但卻有一個朝代差一點就要成功了!”李節呵呵一笑再次道。

“哪一朝?”老朱聞言也不由得探出身子激動的問道,若是能解決土地兼併的問題,那他又何必頂着朝堂上的壓力,將天下富戶遷移到京城?難道他不知道這樣做會引起地方上的動盪嗎?

“宋朝,確切的說是北宋!”李節再次微笑着回答道。

“北宋?”老朱露出驚愕的神色,其實在歷朝歷代之中,他是很不喜歡宋朝的,主要是宋朝實在太弱了,不但抵禦不了金遼,甚至連小小的西夏都打不過,最後更是被蒙古人滅國,導致中原大地陷落到異族近百年之久,所以他對宋朝甚至有些鄙夷。

“陛下,當年趙太祖得國不正,所以對國家的管理也比較鬆懈,甚至從一開始,宋朝就沒有禁止土地兼併,反而放開了在土地上的一些限制,導致民間的民間逐漸集中到少數人手中,絕大部分的人都沒有自己的土地,只能淪落成佃戶……”

“這些朕都知道,所以宋朝的國力纔會那麼弱,最後被人滅國也不冤了!”老朱這時擺手打斷了李節道。

“陛下,宋朝的國力其實並不弱,弱的只是他們的軍事,事實上宋朝十分富足,所以他們也更願意用錢來解決問題,比如給遼國歲幣,雖然屈辱了點,但給的錢對大宋來說只是九牛一毛,另外還有有流民,他們也將流民編爲廂軍養着,避免發生更大的亂子,這些都需要雄厚的財力來解決,而財力也是國力的主要組成部分!”

李節說到這裡頓了一下接着又道:“另外宋朝雖然不禁止土地兼併,但國內的大環境還是比較穩定的,雖然有方臘之類的事件發生,但並沒有因此動搖大宋的統治,所以土地兼併對大宋的影響並不像其它朝代那麼嚴重,這點元朝就是個反例,元末動亂的根源就是土地兼併,導致絕大部分百姓都活不下去了,所以纔會有那麼多的反對力量!”

“這種說法倒是挺新鮮,不過仔細一想,又似乎確實如此!”老朱聽完後也點了點頭道。

老朱經歷過元末的動亂,特別是早年遊歷四方,所過之處的確到處都是流民,明明有大片的土地,卻全都屬於那些大地主所有,甚至他爹孃去世了,他都沒有一塊可以安葬父母的地方,由此可見當時土地兼併的嚴重。

“等一下,我有一個問題,宋朝爲什麼會那麼有錢?”朱標這時忽然插嘴道,本來他只是想看看李節要如何說服父親,可是沒想到聽着聽着,他也聽入迷了,這時也把之前的想法拋之腦後,開始參與到這場討論之中。

“宋朝之所以有錢,除了鹽鐵專營之外,最重要的就是放開了工商業方面的限制,使得宋朝的工商業極爲發達,如此一來,失地的農民也就可以進入到工商業之中,再不濟也能混口飯吃,哪怕成爲流民,也會被官府收編爲廂軍,而只要有口飯吃,一般的百姓是不會想到造反的,自然也不會對朝廷產生威脅。”李節再次解釋道。

“僅僅放開工商業就能讓宋朝如此富足?”老朱皺着眉頭問道。

老朱是貧農出身,對於商業帶着一種天然的牴觸,對商人更加鄙夷,所以纔會制定那麼多針對商人的律法,甚至規定商人連絲綢都不能穿,因爲他覺得商人不事生產,只知買東賣西,騙了上家騙下家,完全就是一羣蛀蟲。

“當然不能,工商業放開後,還需要對他們朝廷徵稅,只有將稅徵上來,國家纔能有錢,而這一點宋朝就做的相當不錯,所以他們的財力纔會那麼雄厚!”李節再次解釋道。

“那爲何宋朝最後還是滅亡了?”老朱這時問出一個關鍵的問道,既然宋朝這麼有錢,而且幾乎解決了土地兼併的問題,可最後依然難逃滅亡的命運,如果李節回答不出這個問題,那他之前講的那些根本沒什麼用處。

“宋朝之所以滅亡,有着多方面的原因,其中主要還是他們對軍事方面的壓制,或者說對軍事抑制的太過,導致將領和士卒的地位都十分低下,士氣也十分低落,哪怕他們的裝備極爲精良,但軍無戰心之下,自然也不是金、遼,甚至是西夏人的對手!”

李節說到這裡頓了一下這才接着又道:“當然上面只是其中的主要原因之一,另外宋朝本身還有其它的許多問題,但在這些問題中,土地兼併引發的問題,並不是他們滅國的主要原因,所以臣以爲可以取其精華而去其糟粕!”

“你的意思是說,放開工商業的限制,就可以減緩土地兼併帶來的問題?”老朱沉思了片刻這纔再次道。

“陛下英明,臣正是此意,其實我大明也有一個現成的例子,那就是海禁逐漸放開之後,沿海各地的工商業也興盛起來,相比農業,工商業來錢更快,而且也不像農業那麼勞累,所以最近幾年沿海地區有州府上報,說當地百姓寧夏做工也不願回鄉耕種,地價更是一直往下跌,根本沒有人願意去買,自然也不會有什麼土地兼併了。”李節再次舉了個例子道。

(本章完)

第844章 二十年後(下)第77章 哭泣的工匠第401章 態度第149章 演一場戲第390章 不如建城第529章 陽謀第722章 宴請第720章 工匠鬧事(上)第249章 女兒家的書第373章 兄弟間的爭鬥第698章 路上的交談第505章 從身邊人看高低第3章 老子不玩了(求推薦收藏)第376章 海洋第719章 物資與工匠第63章 給朱允熥開小竈第798章 坑兄弟第269章 上元夜(下)第360章 給你一個機會(上)第331章 法不責衆第351章 恐怖的花錢速度第446章 壽宴上的小插曲第117章 張定邊來了第781章 再提削藩第193章 老朱要吃餅第165章 高麗大局已定第741章 美洲見聞(下)第598章 走大運的劉典吏第274章 少一橫第32章 敲打(求推薦收藏)第787章 挑撥第114章 殺手鐗第394章 遷富戶入京第309章 第三支力量第814章 馬六甲第492章 南北榜案第642章 四叔你在害怕?第585章 找什麼東西第569章 戶部問話第584章 接連死亡的高官第744章 黃二與狗頭金(下)第723章 燕王發媳婦?第682章 斷尾求生第652章 毛遂自薦第403章 蒸汽機第739章 美洲見聞(上)第445章 吃力不討好的差事第358章 不許復立丞相第305章 爲何不用寶鈔?第553章 削藩(下)第356章 公主有喜了第24章 溼法顆粒火藥第475章 心照不宣第91章 牆頭草的兒子第98章 舊部第450章 迎接第119章 給朱標打個預防針第799章 國事家事第219章 心理陰影第55章 驚見黃子澄第791章 王爺去哪兒?第503章 朕的時間不多了第142章 兩邊都不得罪第673章 打敗你的人第482章 相親(中)第170章 讓朱標減肥第732章 李節的辦法(下)第239章 捐資助學第129章 在鎮撫司請客第337章 學者與商人第403章 蒸汽機第643章 瘸子帖木兒第43章 地球儀(求推薦收藏)第530章 逃出京城第52章 天上有沒有神仙?第115章 又見朱玉寧第353章 存款與放貸第687章 焦灼的戰事第119章 給朱標打個預防針第79章 自焚的潭王第802章 祭祀湯和第669章 使團回京第511章 臨終叮囑第153章 催化劑第8章 錦衣衛千戶第542章 打一仗就好了第660章 前路被堵第55章 驚見黃子澄第7章 送命的第727章 兀魯伯不走了第225章 條約達成第431章 親兄弟就要一起倒黴第626章 鋼鐵第735章 好奇第576章 幕後真兇第689章 援軍到了第291章 不靠譜的小男生第348章 皇帝只值一百文?第491章 推遲一年的科舉第41章 “苦命”父子
第844章 二十年後(下)第77章 哭泣的工匠第401章 態度第149章 演一場戲第390章 不如建城第529章 陽謀第722章 宴請第720章 工匠鬧事(上)第249章 女兒家的書第373章 兄弟間的爭鬥第698章 路上的交談第505章 從身邊人看高低第3章 老子不玩了(求推薦收藏)第376章 海洋第719章 物資與工匠第63章 給朱允熥開小竈第798章 坑兄弟第269章 上元夜(下)第360章 給你一個機會(上)第331章 法不責衆第351章 恐怖的花錢速度第446章 壽宴上的小插曲第117章 張定邊來了第781章 再提削藩第193章 老朱要吃餅第165章 高麗大局已定第741章 美洲見聞(下)第598章 走大運的劉典吏第274章 少一橫第32章 敲打(求推薦收藏)第787章 挑撥第114章 殺手鐗第394章 遷富戶入京第309章 第三支力量第814章 馬六甲第492章 南北榜案第642章 四叔你在害怕?第585章 找什麼東西第569章 戶部問話第584章 接連死亡的高官第744章 黃二與狗頭金(下)第723章 燕王發媳婦?第682章 斷尾求生第652章 毛遂自薦第403章 蒸汽機第739章 美洲見聞(上)第445章 吃力不討好的差事第358章 不許復立丞相第305章 爲何不用寶鈔?第553章 削藩(下)第356章 公主有喜了第24章 溼法顆粒火藥第475章 心照不宣第91章 牆頭草的兒子第98章 舊部第450章 迎接第119章 給朱標打個預防針第799章 國事家事第219章 心理陰影第55章 驚見黃子澄第791章 王爺去哪兒?第503章 朕的時間不多了第142章 兩邊都不得罪第673章 打敗你的人第482章 相親(中)第170章 讓朱標減肥第732章 李節的辦法(下)第239章 捐資助學第129章 在鎮撫司請客第337章 學者與商人第403章 蒸汽機第643章 瘸子帖木兒第43章 地球儀(求推薦收藏)第530章 逃出京城第52章 天上有沒有神仙?第115章 又見朱玉寧第353章 存款與放貸第687章 焦灼的戰事第119章 給朱標打個預防針第79章 自焚的潭王第802章 祭祀湯和第669章 使團回京第511章 臨終叮囑第153章 催化劑第8章 錦衣衛千戶第542章 打一仗就好了第660章 前路被堵第55章 驚見黃子澄第7章 送命的第727章 兀魯伯不走了第225章 條約達成第431章 親兄弟就要一起倒黴第626章 鋼鐵第735章 好奇第576章 幕後真兇第689章 援軍到了第291章 不靠譜的小男生第348章 皇帝只值一百文?第491章 推遲一年的科舉第41章 “苦命”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