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賜名

小娥見院裡一衆奴僕都來不及拉住夫人,她趕緊跳下牆衝到夫人身旁,將她救了下來。

“夫人,你爲何這般執着啊?”楊知府走上前來,輕輕抱住他的夫人。

“楊知府,你險些逼死你的夫人,你這可是知法犯法!”小娥小小年紀,放大話的口氣倒是有模有樣。

元休擔心小娥寡不敵衆,便也從高牆上一躍而下,護在小娥身側。

“小姑娘,同爲蜀人,看你年歲尚小,便已有幸覓得夫君,本官姑且不與你一般見識。”

楊知府還想極力掩飾此事,使了眼色,欲命人將夫人扶回房中。

但夫人死活都不肯跟下人們回屋。

“楊知府,你爲何不敢要夫人肚中的孩兒?”元休嚴肅地問。

楊知府猶豫不言,茲事體大,一旦傳出去,後果不堪設想。

“楊知府,你可想好了再答,在你面前的可是當朝韓王!”小娥出示元休送給她的韓王令,繼續威喝道。

“下官失禮,跪請韓王恕罪!”楊知府誠惶誠恐地下跪,心想今日之事若傳回皇宮,他楊家滿門都將不保,語調也隨之變得有些絕望。

“楊知府,你到底有何苦衷?”元休將楊知府扶起,不希望他過度畏懼。

“韓王有所不知,我堂堂朝廷命官,但凡有其他辦法,我跟夫人多年舉案齊眉,又怎會到此地步?”楊知府痛恨自己無能,心痛地捶着自己的胸脯。

“你有何冤屈,儘管跟韓王說,他定會幫你斷明!”小娥見一介官員居然也有如此痛心疾首之態,心底頓生憐憫。

“十六年前,正月初八,我家嫡女降生,怎料官兵便至,帶走了我跟夫人剛出生五個時辰的嫡女。從此蜀地常年重兵把守,我與我家夫人便再無親生女兒的音信。後來我託人打聽嫡女下落,結果她早已在宮中自盡而亡,死因不明。”說着說着,楊知府七尺之軀竟灑下一攤淚來。

“這與眼下逼死夫人又有什麼關係?”小娥急切地問,沒想到楊知府竟是一位如此苦命的父親。

“我雖是知府,但朝廷自多年前起還有道密令,每年二月出生的女嬰,皆必須送入宮中。下個月就是二月,我跟夫人的這個孩兒偏偏又在下月出生,遂請來摸胎的婆子查看男女,結果是女嬰。下官絕無虛言,還望韓王明察啊!”楊知府誠懇地下跪求情。

蜀城被封也就算了,朝廷又怎還有如此慘絕人道的密令,小娥用手捂住胸口,她的心猶如撕裂般疼痛,她既悲憫楊知府一家,也悲憫她自己的身世,更悲憫整個蜀城大地上的子民。

“楊知府,你家孩兒可有取名?”小娥突發此問。

楊知府正愁孩兒是否出生,哪還有心思給孩兒取名,小娥這不是揭他痛處嗎?

“楊知府,你可希望韓王給你家孩兒賜名?”小娥繼續柔聲問。

有韓王賜名,以後孩兒哪怕入宮,也自當有人庇佑幾分,楊知府感恩地下跪道,“吾家孩兒尚未取名。”

元休不知小娥葫蘆裡賣的什麼藥,用眼神悄悄地問她。

小娥將元休拉到一旁,“元休,你給他們孩兒取個名吧。”

“你此舉真能救他們孩兒?”有關皇庭密旨,元休雖知道,他一個小小的皇子,又哪有那麼大的力量去改變帝令?

“你先給他們孩兒賜名吧,回府後我再跟你細說。”小娥胸有成竹地道。

元休遂而讓小娥爲他研墨,只見元休提筆在宣紙上寫下了兩個蒼勁有力的名字,男嬰名曰楊知信,女嬰名曰楊安然。

“若夫人腹中孩兒爲男,便叫知信,男子頂天立地,當滿腹經綸,誠實守信。若夫人腹中孩兒爲女,便叫安然,安然一生,平安一世。”

“夫人,這個荷包你且收着,日後拿着這個荷包可到韓王府找本王。”元休說着便從小娥身上取下宸兒繡的荷包,贈予了夫人。

楊知府和夫人立刻一同感恩戴德地跪地長謝。

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小娥總是心懷仁德,總想用她微薄卻又堅韌的力量去拯救她遇到的一切生靈。

元休輕握小娥的手,一同離開了楊知府的後院。

走出很遠後,小娥終於忍不住問元休,“元休,你爲何把宸兒姐姐給我繡的荷包送人?”

“因爲它礙眼。”元休不以爲意地道。

元休定是看她身上的荷包和龔美哥哥身上的荷包是一對,吃醋了。

“那是宸兒姐姐給我和龔美哥哥做的,象徵我倆的兄妹之情。”小娥解釋道。

“可已經送人了,以後你只可佩戴我送你的東西。”元休霸道地說。

小娥咬着嘴脣,遲疑了一下,元休即將另娶他人,她心中有怨,但轉而說道,“元休,你知道我爲什麼要你給楊知府家的孩兒賜名嗎?”

“讓他覺得我可以給他孩兒當靠山?”元休胡亂猜測道。

“其實,你我都知道,即使賜了名,也改變不了他家女兒一出生就將被送進宮這件事。我只是想讓夫人先安心生下孩兒,剩下的,我們還是要回到汴梁跟聖上請旨才行。”小娥心裡已有了主意。

“請什麼旨?”元休無法改變的事,他倒很想聽聽小娥的想法。

“以往蜀地女嬰送進宮中,最後由誰撫育?”小娥此問一出,立刻點醒了元休。

“以往女嬰送進宮,都是以秀女入籍,由宮中乳孃撫養。長大後,可封妃,做女官或宮女。因爲每年進宮的女嬰衆多,宮中爲此開支頗大,而嬰孩離開了生母,健康長大的甚少。但密旨是先皇所下,沒人能改。”元休給小娥細緻地解釋,他並不希望小娥誤會他父皇。

“那可否請旨,讓這些二月生辰的女嬰,長大後再跟其他蜀女入宮選秀?”小娥所言與元休所想完全契合。

“我知道該如何做了。”元休深情凝望着小娥,漸漸理解了小娥那些胡作非爲的背後,是多麼的痛苦與無奈。

他好想擁有更大的力量,一生一世都只守護着這世間唯一的劉娥。

可他也有他的無可奈何,他只能默默地忍耐,遲早有一天,他定要給她一個她一直祈願的太平盛世!

第12章 纓絡園午膳第155章 祝福之力第165章 觀星命盤第146章 茉莉花釀第30章 習禮儀第168章 疫亂第4章 我是皇后!第124章 菩提子第45章 術士第45章 術士第95章 三道懿旨第65章 佛銀第126章 火焰山第81章 鬼祖第15章 離間計第196章 冥神淚第46章 回蜀城第145章 劍魂第53章 尊卑有別第162章 狐面舞姬第94章 初見蕭仙兒第210章 華山尋仙第95章 三道懿旨第135章 尋花第111章 長白天池第65章 佛銀第27章 和離第78章 豐芽洞第48章 初見藍凝香第114章 雍熙北伐第26章 失了身份和姓名第142章 金箔絹畫第62章 天涯海角第164章 遺訓第46章 回蜀城第14章 初見遼聖宗第36章 聖女後人?第184章 古涅河畔第135章 尋花第46章 回蜀城第127章 金銀城第86章 帝王蛇契第40章 不許輸第198章 忘川第127章 金銀城第67章 佔婆塔與食肉魚第186章 鵬神隕落第118章 無字碑第172章 人族君王第85章 雪域第105章 圓記米鋪第49章 賜名第178章 龍頭神杖第88章 稻穀第114章 雍熙北伐第3章 遭遇土匪第115章 長城的秘密第24章 大婚第182章 水上之城第82章 吐蕃神湖第30章 習禮儀第195章 崑崙取根第72章 封喉木第24章 大婚第61章 初入皇庭終是客第36章 聖女後人?第55章 做飯第119章 藏經殿第173章 託付第96章 喜柬第33章 冬獵第183章 最後一處封印第45章 術士第184章 古涅河畔第129章 認主第102章 高麗使臣第101章 雙生契第98章 神壇遇險第70章 蟒熊契第185章 神界第66章 風蘭花王第98章 神壇遇險第150章 先知第178章 龍頭神杖第90章 秦皇的記憶第191章 陳摶老祖第125章 鳳雌雄凰第208章 涅槃第170章 回魂花第86章 帝王蛇契第149章 誰信?第141章 太陽祭第105章 圓記米鋪第53章 尊卑有別第198章 忘川第101章 雙生契第111章 長白天池第162章 狐面舞姬第86章 帝王蛇契
第12章 纓絡園午膳第155章 祝福之力第165章 觀星命盤第146章 茉莉花釀第30章 習禮儀第168章 疫亂第4章 我是皇后!第124章 菩提子第45章 術士第45章 術士第95章 三道懿旨第65章 佛銀第126章 火焰山第81章 鬼祖第15章 離間計第196章 冥神淚第46章 回蜀城第145章 劍魂第53章 尊卑有別第162章 狐面舞姬第94章 初見蕭仙兒第210章 華山尋仙第95章 三道懿旨第135章 尋花第111章 長白天池第65章 佛銀第27章 和離第78章 豐芽洞第48章 初見藍凝香第114章 雍熙北伐第26章 失了身份和姓名第142章 金箔絹畫第62章 天涯海角第164章 遺訓第46章 回蜀城第14章 初見遼聖宗第36章 聖女後人?第184章 古涅河畔第135章 尋花第46章 回蜀城第127章 金銀城第86章 帝王蛇契第40章 不許輸第198章 忘川第127章 金銀城第67章 佔婆塔與食肉魚第186章 鵬神隕落第118章 無字碑第172章 人族君王第85章 雪域第105章 圓記米鋪第49章 賜名第178章 龍頭神杖第88章 稻穀第114章 雍熙北伐第3章 遭遇土匪第115章 長城的秘密第24章 大婚第182章 水上之城第82章 吐蕃神湖第30章 習禮儀第195章 崑崙取根第72章 封喉木第24章 大婚第61章 初入皇庭終是客第36章 聖女後人?第55章 做飯第119章 藏經殿第173章 託付第96章 喜柬第33章 冬獵第183章 最後一處封印第45章 術士第184章 古涅河畔第129章 認主第102章 高麗使臣第101章 雙生契第98章 神壇遇險第70章 蟒熊契第185章 神界第66章 風蘭花王第98章 神壇遇險第150章 先知第178章 龍頭神杖第90章 秦皇的記憶第191章 陳摶老祖第125章 鳳雌雄凰第208章 涅槃第170章 回魂花第86章 帝王蛇契第149章 誰信?第141章 太陽祭第105章 圓記米鋪第53章 尊卑有別第198章 忘川第101章 雙生契第111章 長白天池第162章 狐面舞姬第86章 帝王蛇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