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章 教授學者

就當大家議論紛紛,爲即將到來的落魄結局惋惜的時候,許多教授學人,已經動身,分赴各地小學。規模之大,影響之廣,震驚中外,立時成爲新聞焦點。民衆也莫名其妙,心中暗念,諸位是受到了什麼刺激?

“燕京大學前文學院院長,抵達定西,開始教學工作。”

“國內著名作家古川,申請支教,已獲准許。”

“某技術研究所,六位博導同時入主一所希望小學,在教學的同時,將進行一項長達六年的實驗,有關國民教育……”

“水木大學著名教授錢文,已辭去職務,擔任某希望小學校長工作。”

“實力派作家康山稱,要在山間潛心十年,寫出一部鉅著。”

“……”

初始的時節,每有一位學人支教,便會引起極大轟動。新聞記者圍追堵截,調查資料,採訪親友,將這當成一樁重要的事情辦理。過了不久,他們便失去了興致,因爲出現的人太多,只能以簡單的標題出現了。

有人試着分析,想搞清楚事情真相。

將一些細節湊在一起,似乎能得出一個大概的輪廓。

在傳聞中,張斯曾給白秋原寫了一封信,希望老先生能伸出援手。有沒有這回事,倒不大清楚,可白老先生給予了支援,卻是事實。

不單是他,一批年高德劭的前輩,聚在了一起。

在白秋原的率領下,聯名給許多人寫了信,包括上述的幾位。與此同時,還約見了許多人,商談了好一段時間。信上與談話的內容,因爲媒體不曾介入,外人難以知曉。據幾位教授提及,都是些鼓勵的話語,讓大家去發揮餘熱。

有細心的記者,拍下了照片,所有希望小學牆上的“秋楓書院”字樣,正是白秋原所寫。老人未發表聲明聲明,或是號召,但一直在行動。不顧自己的衰老身體,費這如許精神,不停地寫信、商談。

民衆聽了,十分感動。

此外還有大量照片曝光,都是關於希望小學的。潔白的牆壁,豔紅的瓦頂,整齊的桌椅,有種撲面而來的新氣象。最驚心動魄的倒非這些,而是一羣面上髒乎乎的,眼睛十分明亮的孩子,正趴在窗邊,向外看出。

圓潤的目光中,情緒複雜,好奇,害怕,緊張……最多的,是渴望!

不需任何文字的說明,不需任何圖片的解析,讀者只不經意地瞧上一眼,便會被吸引。那種對讀書的渴望,對上學的喜愛,簡直能透過報刊,投進人的心裡。所以很多人不敢看,掩着報紙,心懷愧疚。

只有在這一刻,大家纔會明白張斯等人近乎偏執的堅持。

那些譏笑的聲音,霎時消逝,絕不敢露出絲毫聲響。一個人想證明自己純潔高尚,是很不容易的;但若想表現自己的污濁齷齪,就十分簡單了。只要在此時,說幾句風涼話,立時便能達到效果。

至於下場如何,就不得而知了,想來是不會如何好。

令人好奇的是,每個學校的旁邊,都蓋有圖書館。樣式十分簡陋,但地方寬廣,簡直大過了整個校舍。圖書則由大卡車,一輛一輛地送來,因爲老師尚未到來,學生村民都不知如何整理,只好先雜亂地堆放着。

一些山民,明明是不識字的,見了這許多圖書,卻熱淚盈眶。將一些書籍,捧在手裡,高舉過頂,喃喃自語。或是放在脣邊親吻,閉目祈禱。

讀者不知這是否爲某種儀式,但他們對知識的那種渴望,很容易感覺到,令人感動。民衆看了,心裡掀起不小的波瀾,不免要反思一下自己。圖書館也成了山間的聖地,無論寒暑晴雨,必有山民來打掃。

說到此處,不妨提提另一份新聞。

桃源縣的書目被搜刮一空,臨縣受了鼓舞,也進行支持。此事被媒體報道,感染了許多人。首先是各大出版機構,接着是各地書店,也有一些圖書館,開始成千上萬冊地捐獻。與此同時,張斯也邀約了大批作家,開始在社會上號召捐書。

因爲他在忙着其它事,不能自己負責,所以都將給了趙志鵬,天行健幾位著名作家……雪倫自然也在裡面。至於酈清,本來沒打算找,倒是她主動聯繫過來,首先將張斯訓了一頓,接着要求加入,並且要求當個小頭目。

張斯沒有拒絕的道理,酈清畢竟是當紅作家,號召力非同一般,藉此緩和一下兩人的衝突也好。

於是,掀起了一陣捐書熱潮。

當年桃源圖書館成立時,也發生過這類事。可是與眼前的規模相比,小的可憐,實在不值一提。如今的情形,彷彿成了一種時尚,無論是否讀書的人,都會捐上幾本。匯聚積累,又是何等恐怖的數量!

當電視上報道此事時,那成羣的車隊,綿綿不斷,十分壯觀,將觀衆徹底震住了。

“秋楓書院後來有‘天下書櫃’之稱,是經年累月收集所致。其館藏之豐,令人讚歎,許多人研究學問,都需跑來僻野山上翻看。這一行爲,被書蟲笑稱爲‘朝聖’,倒是有幾分幽默意味。

希望小學周邊,文風濃郁,與此有關。看今日的風雅景象,許多遊人流連忘返,心曠神怡,很難想象當日的窮蹙簡陋,若非先行者的披肝瀝膽,此處或許還是些荒野廢地。這樣的變遷,將‘知識改變一切’精髓,體現的淋漓盡致……”

————引自亞歐《秋楓書院雜談》

“第一次捐書的時節,民衆不曾想過將要造成的結果。

將書籍一車一車地拉至山上,越積越多,每年都有,後來又有了許多其它途徑,圖書館也因地方狹小,不夠儲藏而一再改建。而如此的地方,有這般規模宏大的圖書館,影響之深遠,是很難預料的……”

————引自《秋楓》

“這些地方人才輩出,尤其學者作家,多不勝數,與它的環境有極大幹系。

首先是圖書豐富,五花八門,琳琅滿目,即或一些極爲生僻的書目,也能找得到;其次則是安靜清幽,這不單是指自然環境,也是指人文環境……許多學者到此處進修,也是衝着這一點。

周圍受書院帶動,已漸漸富裕起來,設施齊全,非常安逸。但歷代‘山長’都遵循同一條原則,凡是書院所在區域,不得修建索道,上下必須攀走石階;年長的學生,每星期有開鑿山路的課程,必須藉助原始的工具;近距離內不得建造商鋪,不得居住人羣,不得覆蓋網絡,不得有過多聯繫設施,不得……

許多奇怪的規定,有時令人感到莫名其妙。而‘山長’們的堅持,近乎偏執,每位校長也是在同意的情況下,才能擔任職務。

我初次到來時,也非常不解。時間一就,也就明白了。比如,外間的圖書館雖然也多,看書的人其實很少。而此地並無其它娛樂,甚至與外界的聯繫,也通通斷絕,看書做學問成爲最大的樂趣。

隨着社會的發展,人心浮躁,莫說靜心閱讀,便是瀏覽網頁,也難於停上數秒。此地卻人爲造就了一份特殊環境,近乎桃源夢境……”

————引自楊兄《天下書櫃》

圖書館的旁邊,便是爲教授學人準備的住所。

房舍倒並不很大,修建卻很精緻,各類用品也很齊全。關鍵是環境清幽,離圖書館又近,正是個不可多得的好地方。許多學人見了,不免心動,幻想着在這種地方修行,學問一定能突飛猛進。

以上這些細節,大概是打動這些教授學人的地方。

水木大學著名教授錢文,在報上刊載的一篇文章中,曾經說過:“我並非退休老教授,在大學中尚有工作,按理是不該去的。但我有自己的私心,近來的大學,氣氛很不好,到處能聽見功利庸俗的談話,令人討厭。

我年紀尚輕,在學術上還有些抱負,不願在此蹉跎歲月,所以想找一個靜修之所。張先生恰也提供了這個機會,原是擔心資料不好尋,見那麼多圖書,也就放心了。閒事便與小孩子多多相處,莫讓自己爲世俗的思慮牽絆。

順便也可教教學生,一舉多得,所以早早辭了職務,去弄個校長噹噹……”

這是許多學者的想法,儘管生活不如外界便利,但是個做學問的好地方。平白有那麼多圖書在那兒,何不去靜心修煉呢?

此外,還有一根***,直接促成了此事。

這得提及上回一位旅遊人士的話,他見過兩塊石碑,刻滿了字,卻因爲繁體的緣故,匆忙之下,未及細看。出於好奇,許多人都去看了,發現每所希望小學門前都有,已經穩穩地矗立着,成爲一個統一的標誌。

網絡上與報刊上,幾乎同時報道了此事,一遍是實地的圖片,一邊是重新寫就的簡體字。

讀者一看,左邊的原來是一首現代詩,右邊的則是一篇特殊的文章。細讀之下,不禁拍案叫絕,激動難當。

不過一日之間,便傳遍天下,沸沸揚揚,民衆爭相傳看。

第十三章 成立公司第六十七章 齊頭並進第五十章 晚會(十)第十一章 萬曆十五第五十八章 理想未來第六章 作文課第五十八章 理想未來第五十七章 曲動天下第七十五章 微微反響第二十九章 攻擊第三十七章 大戰高捷第十三章 花心問題第三十六章 改稿與酒宴第二十章 書房雜事第二十二章 作家排名第三十七章 醉酒與初見第四十章 兩部電影第八章 遺囑產業第八章 節目之後(二)第二十五章 二次曝光第七十三章 讀長信第一章 女演員第二十四章 酈清回覆第四十章 交鋒第二十章 書房雜事第二十六章 小小女兒第七十九章 窺見第四十三章 晚會(三)第四十三章 專輯銷售第二十九章 三個條件第二十九章 三個條件第三十四章 電話營救第三十一章 軒軒中槍第二十六章 貓膩值日第二十五章 二次曝光第五十四章 身份告知第二十二章 戛然而止第五十章 塵埃落定第四十一章 幫與被幫第三十章 應戰第八十三章 私生女第二十五章 二次曝光第七章 美女老師第十七章 事後第十三章 成立公司第六十章 分別韻事第二十七章 溫柔奶奶第四十八章 上報與請人第六章 挑事第五十四章 教授學者第八十四章 閒聊第五十五章 相信未來第四十七章 波濤洶涌第五十一章 留下與道歉第二十九章 親生母親第二十七章 半路截殺第二十四章 酈清回覆第四十七章 校花與才子第二十章 小說現實第十九章 電影上映第三章 二樓第三十六章 校慶來臨第二十七章 溫柔奶奶第五十二章 節目與漫畫第二十三章 比較第二十七章 發佈名單第三十八章 駕臨第五章 瑣事第七十九章 窺見第三十五章 好奇媽媽第四十章 電影上映第四十四章 名聲在外第七章 美女老師第二十七章 半路截殺第十三章 成立公司第三章 身份曝光第七十九章 窺見第三十四章 熱議第五十六章 風波暫息第十七章 手指第六十四章 議論第四十二章 晚會(二)第三章 身份曝光第十二章 上課被抓第六章 作文課第一章 春暖花開第七章 節目之後(一)第五十六章 少年中國第三章 讀書心得第一章 春暖花開第五十五章 完美結局第二十章 蘭亭序第六章 上節目(三)第五十六章 少年中國第二章 說戲第四十七章 義學端倪第五十四章 簡單評論第三十六章 改稿與酒宴第五章 幽閉第六十六章 輕輕一吻
第十三章 成立公司第六十七章 齊頭並進第五十章 晚會(十)第十一章 萬曆十五第五十八章 理想未來第六章 作文課第五十八章 理想未來第五十七章 曲動天下第七十五章 微微反響第二十九章 攻擊第三十七章 大戰高捷第十三章 花心問題第三十六章 改稿與酒宴第二十章 書房雜事第二十二章 作家排名第三十七章 醉酒與初見第四十章 兩部電影第八章 遺囑產業第八章 節目之後(二)第二十五章 二次曝光第七十三章 讀長信第一章 女演員第二十四章 酈清回覆第四十章 交鋒第二十章 書房雜事第二十六章 小小女兒第七十九章 窺見第四十三章 晚會(三)第四十三章 專輯銷售第二十九章 三個條件第二十九章 三個條件第三十四章 電話營救第三十一章 軒軒中槍第二十六章 貓膩值日第二十五章 二次曝光第五十四章 身份告知第二十二章 戛然而止第五十章 塵埃落定第四十一章 幫與被幫第三十章 應戰第八十三章 私生女第二十五章 二次曝光第七章 美女老師第十七章 事後第十三章 成立公司第六十章 分別韻事第二十七章 溫柔奶奶第四十八章 上報與請人第六章 挑事第五十四章 教授學者第八十四章 閒聊第五十五章 相信未來第四十七章 波濤洶涌第五十一章 留下與道歉第二十九章 親生母親第二十七章 半路截殺第二十四章 酈清回覆第四十七章 校花與才子第二十章 小說現實第十九章 電影上映第三章 二樓第三十六章 校慶來臨第二十七章 溫柔奶奶第五十二章 節目與漫畫第二十三章 比較第二十七章 發佈名單第三十八章 駕臨第五章 瑣事第七十九章 窺見第三十五章 好奇媽媽第四十章 電影上映第四十四章 名聲在外第七章 美女老師第二十七章 半路截殺第十三章 成立公司第三章 身份曝光第七十九章 窺見第三十四章 熱議第五十六章 風波暫息第十七章 手指第六十四章 議論第四十二章 晚會(二)第三章 身份曝光第十二章 上課被抓第六章 作文課第一章 春暖花開第七章 節目之後(一)第五十六章 少年中國第三章 讀書心得第一章 春暖花開第五十五章 完美結局第二十章 蘭亭序第六章 上節目(三)第五十六章 少年中國第二章 說戲第四十七章 義學端倪第五十四章 簡單評論第三十六章 改稿與酒宴第五章 幽閉第六十六章 輕輕一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