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漲稿費

又過了兩天,林朝陽正上班的時候收到了一封信,寄信人和地址都很熟悉,是《收穫》來的。

林朝陽的寄出去一個多月,信件一來一回,再加上中間的審稿時間,這個效率倒是不算慢。

他打開信,內容很簡單,李小琳先是誇了一通他的,樸素、平實卻溫暖動人,與當下流行的許多帶有強烈控訴、揭露和批判色彩的完全不同,倒是與上半年發表在《燕京文藝》上的《小鞋子》的風格有些相似。

不過相比較《小鞋子》的人文主義,這部帶有明顯的輕喜劇色彩,彷彿一曲詼諧小調,讓人看完之後忍不住會心一笑,回味悠長。

李小琳給予的評價不可謂不高,不過問題也有,就是他父親巴金老先生看完了這部後不甚滿意。

認爲王慶來同志應該堅持在《秋菊打官司》中所堅持的那種現實主義,將諷刺和批判精神更進一步的發揮。

巴金不是認爲現在的這部不好,而是覺得林朝陽放棄了之前的風格,有些可惜。

李小琳在信中轉達了父親巴金的觀點,但同時又對林朝陽說,讓他不要有壓力,本身是非常優秀的,編委會已經審稿通過,排期到明年一月份的那一期發表。

又一部即將發表,林朝陽很高興,出不出名的無所謂,最主要的是有稿費拿。

他這部字數達到了接近12萬字,基本就是一部小長篇,按照之前的稿酬標準至少是大幾百塊錢的稿費。

思想着即將到手的稿費,林朝陽繼續看信,沒想到李小琳竟然給了他一個驚喜。

李小琳在信的最後透露,明年一月出版局方面可能會提高國內的稿酬標準,如果新修訂的規定能夠在一月份《收穫》上市之前,編輯部會按照新的稿酬標準支付給林朝陽稿費。

建國之後,中國的稿酬制度大致可以劃分爲三個時期。

在1949—1957年之間,國內的稿酬制度發展的很健康,基本是借鑑了蘇聯的按印數定額支付稿酬的辦法。對作家而言,這種稿酬制度能獲得相當可觀的金額。

這一時期文壇誕生了如“爲三萬元奮鬥”“萬元戶”這一類的說法,可見當時作家的收入之豐厚。

到了58之後之間,國內的稿酬制度開始倒退。稿酬數額被一再削減,國內的稿酬制度基本名存實亡,寫作正式進入零稿酬時代,這種情況一直持續到1976年才迎來了改變。

不過這幾年的稿酬標準和之前比仍舊有一定差距,只相當於是50年代的三分之一,並且還是一次性支付,沒有印數稿酬。

許多人發表一部動輒百十塊錢,甚至是幾百塊看起來很多,但這裡面涉及到一個單位時間和創作效率的問題。

很多的稿件修修改改、投來投去,可能一年也不見得能發表一兩篇作品,大量的郵寄時間和修改成本無形之中攤薄了稿費的真實收益。

再加上物價上漲的壓力,近一年多來文學界對於稿酬上漲的呼聲也是越來越高,於是纔有了這次稿酬標準的調整。

好編輯!好編輯啊!

李小琳的這個消息頓時讓林朝陽心生喜悅,這可真是急作者之所急,想作者之所想。

稿費的上漲,讓林朝陽連帶着看到信最後李小琳的催稿語都覺得順眼了很多。

本來他是沒打算在收信當天就給李小琳回信,可看完了信,他覺得自己不立即回信都是對小琳姐的不尊重。

又過了兩天,陶玉書回到家跟他說起了話劇的籌備情況。

有了黃會琳的支持,陶玉書她們幾個骨幹分子充分發揮出了當代大學生那恐怖的執行力,僅花了三四天的時間就把《天下第一樓》劇組搭建了起來。

雖然劇組成員百分之百業餘,但大家的熱情卻也是百分之百的。

陶玉書她們動員了包括哲學系、歷史系、教育學系等院系在內的幾十號學生,而她們之所以能夠這麼順利的把學生們招聚起來,也與《天下第一樓》的關係密不可分。

這幫人招人都是靠熟人拉人頭,去了也不廢話,直接把劇本掏出來,這玩意但凡是有點文學和戲劇鑑賞水平的都能看出牛逼之處。

能參與到這樣一部優秀話劇劇本的創作當中,在如今這個話劇熱的年代,沒有大學生可以拒絕。

甚至到了最後,已經有學生慕名而來,主動報名參與到劇組當中,可陶玉書他們卻不得不拒絕,因爲劇組的人員已經太過龐大了,甚至比劇院的專業劇組人數還要多。

聽完陶玉書的描述,林朝陽既爲她們高興,也佩服這個年代大學生的執行力,不管是燕大的學生,還是燕師大的學生,大家似乎都能爲了一個目標而快速擰成一股繩。

“朝陽,明天週日,你去給我們講講劇本吧。”

陶玉書的請求林朝陽沒辦法拒絕,不僅是因爲兩人的關係,也因爲話劇的成功離不開導演、編劇和演員的現場共同打磨。

翌日早上,林朝陽和陶玉書冒着寒風一起來到燕師大。

她把林朝陽領進了教二樓,兩人走進一間大教室,映入眼簾的是一排排的學生。

林朝陽嚇了一跳,問陶玉書:“怎麼這麼多人?”

“我們招人的時候沒少讓大家看劇本,大家聽說你要過來講講劇本,都要來聽聽。”

講臺下幾十雙眼睛盯着林朝陽,其中不乏羨慕、敬仰、崇拜之色,既讓林朝陽感到一股成就感,也讓他感到很大的壓力。

他現在已經逐漸習慣了在外人面前講述創作心得和感受,這種事與事後諸葛亮大差不差,反正作品你先寫出來了,怎麼說都是你對。

除了一些鑽牛角尖的槓精,不會有人反駁的。即便是有人反駁,那些清醒的人也會替你駁斥對方。

“前段時間玉書說師大的同學們要效仿燕大也搞個話劇,她這人寫評論很擅長,但對劇本沒什麼心得,就央求我寫個劇本,這是我寫《天下第一樓》這個劇本的由來。

但要說關於這個劇本出現的起心動念,可能還要把時間撥回到幾個月之前。

那會兒我剛寫完《小鞋子》,就給《燕京文藝》編輯部送了過去。大家也知道燕大那個位置,我們鄉下人進一次城不容易……”

林朝陽講到這裡,底下的學生們爲他的自嘲而發出了一陣善意的鬨笑。

“我就想着給家裡人買點東西,在燕京城裡左逛右逛,跑到了前門。看到全聚德的門臉,大傢伙都知道,全聚德可是百年老店,烤鴨那是一絕,都是給領導人們接待外國政要用的。

我心想着,正好可以買給家裡人嚐嚐。進門一看,烤鴨十塊一隻,我摸了摸兜裡的錢,覺得這烤鴨味道也一般……”

林朝陽講話的語氣輕鬆幽默,特別是講起他在全聚德遇到的窘迫時,絲毫沒有難堪之色,反而充滿自嘲。

底下的學生們聽着覺得可樂的同時,心中也不禁佩服起他這種苦中作樂的心態,不愧是能寫出《小鞋子》那樣作品的作家。

林朝陽今天來燕師大,不僅是要給大家講劇本的創作過程,更是要幫助大家捋順話劇創作中的各種問題。

這些學生沒有話劇創作的經驗,就公推了黃會琳這個教戲劇研究的老師當導演,現在林朝陽這個編劇也來了,兩人自然要好好交流一番。

舞臺設計、場景變換、角色的演員選擇、造型和服裝設計……

林朝陽在燕師大待了一上午的時間,跟黃會琳把劇組涉及到的方方面面都探討了一遍。

林朝陽雖然是個話劇的門外漢,但因爲有後世的觀劇經驗,所以在溝通之時,往往會描述的非常具體,讓黃會琳聽完之後深感欽佩。

心想難怪林朝陽能寫出這樣好的劇本來,原來人家在腦子裡已經勾勒出了一個如此生動清晰的戲劇世界來。

聊到最後,林朝陽擔憂的問道:“我在寫的時候考慮的不太周全,其實《天下第一樓》的規模已經超出了學生們能夠掌控的範疇,多虧了有黃老師您幫着掌舵。不過舞臺佈景、道具、服裝這些都是需要花錢的,這……”

黃會琳明白他的意思,說道:“我昨天剛給學校打了一份報告,要了2000塊經費。有你這麼大力的支持和學生們的熱忱,學校方面一定會支持的。”

要經費這種事不是林朝陽能操心的,他見黃會琳說的很有底氣,點了點頭。

錢沒到位,不過演員已經就位了,都是燕師大各系的一些文藝活躍分子。

《天下第一樓》是部三幕劇,盧孟實、羅大頭、常貴這些有名有姓的角色就有十五個,另有警察、包哈局執事、總統府侍衛副官等龍套角色,光是演員人數就多達近三十人。

這幾天裡幾乎所有參與到話劇裡的學生們都把劇本熟悉的差不多了,很多人對劇裡的臺詞幾乎張口就來。

在黃會琳和林朝陽的見證下,學生們開始了第一次不是排練的排練。

之所以說“不是排練”,是因爲這幫學生幾乎沒有什麼表演經驗,念臺詞突出一個大力出奇跡,盡力的模仿他們看過的話劇演出,肢體動作更是僵硬,連表情都因爲緊張而變得扭曲。

不過好在有黃會琳在,她雖然不是專業話劇編導出身,但多年的戲劇研究讓她對指導話劇表演駕輕就熟。

一羣人把教室當成排練場,一排就是一下午的時間。

學生們沒有表演技巧,也沒有表演經驗,但有熱忱、有信念,這年頭能考上大學的都是聰明人,很多事一點就通。

晚上吃完飯再來,很多人就慢慢找到了表演的節奏,雖然肢體依舊僵硬和不知所措,但至少臺詞順了,表情也慢慢到位了。

忙了一整天,到晚上八點多衆人才散去。

第68章 小事犯迷糊,大事不糊塗第120章 坦白從寬第18章 《燕京文藝》第38章 座談會都是捧臭腳第100章 錢越多,越不夠花第77章 《傷痕文學的必然興起與衰落》第119章 華僑公寓第129章 好好好,你們就這麼玩吧第123章 大家說話可真好聽第148章 《中國文學》第144章 到底是怎麼回事第7章 巨大的倒退第47章 筆來第60章 等爺以後有錢的第55章 你們願意給個高價嗎?第8章 毛腳女婿上門第116章 三幕劇很了不起嗎?第27章 天賦在閃光第38章 座談會都是捧臭腳第68章 小事犯迷糊,大事不糊塗第53章 比《簡·愛》還上頭第140章 花開時節動京城第34章 百聞不如一見第132章 又成反思文學了第160章 我是造了什麼孽第107章 越想越難受第155章 廚子裡小說寫得最棒的第127章 回京後的好消息第142章 無出其右者第61章 老子要白嫖你們第106章 這不巧了嗎第63章 借書處出了個大作家第92章 學習使人快樂第46章 1978年的最後一天第112章 只要你高興第132章 又成反思文學了第24章 平平無奇林朝陽第67章 讓他見識見識社會的險惡第106章 這不巧了嗎第81章 老師們的閱讀理解第123章 大家說話可真好聽第60章 等爺以後有錢的第91章 這不是我的詞兒嗎第59章 少說也得是個中篇吧第49章 好風憑藉力第33章 中國出了個許靈均第86章 長壽的秘訣第70章 美國憤青第37章 輕鬆拿捏第66章 媳婦,戲過了第82章 我纔多長時間沒來第99章 自己的媳婦自己寵第63章 借書處出了個大作家第108章 竟然寫的這麼好第80章 1979年文壇扛鼎之作第15章 把自己包裝成一個奮鬥逼第119章 華僑公寓第33章 中國出了個許靈均第143章 換個卷法第6章 這個男人,有點東西第45章 你這就屬於作弊了第102章 友人許靈均第82章 我纔多長時間沒來第129章 好好好,你們就這麼玩吧第52章 自產自銷一條龍第144章 到底是怎麼回事第36章 一花獨放不是春第144章 到底是怎麼回事第22章 短、平、快的項目第64章 被全世界孤立第100章 錢越多,越不夠花第156章 新作品的靈感第145章 稿費收到手軟第70章 美國憤青第122章 給《當代》怎麼樣?第95章 大師也這麼愛錢嗎第160章 我是造了什麼孽第38章 座談會都是捧臭腳第2章 回家看你媽去第56章 傻大個才崴腳第145章 稿費收到手軟第93章 《高山下的花環》發表第3章 朝陽,跟我去燕京吧第58章 培養一位國際主義戰士第11章 燕大圖書館第137章 這錢花的值第107章 越想越難受第148章 《中國文學》第156章 新作品的靈感第80章 1979年文壇扛鼎之作第3章 朝陽,跟我去燕京吧第14章 爲了家庭的和睦第20章 偷吃姐妹花第61章 老子要白嫖你們第121章 打工人最大的動力第148章 《中國文學》第104章 已得《茶館》七分神韻第55章 你們願意給個高價嗎?第66章 媳婦,戲過了
第68章 小事犯迷糊,大事不糊塗第120章 坦白從寬第18章 《燕京文藝》第38章 座談會都是捧臭腳第100章 錢越多,越不夠花第77章 《傷痕文學的必然興起與衰落》第119章 華僑公寓第129章 好好好,你們就這麼玩吧第123章 大家說話可真好聽第148章 《中國文學》第144章 到底是怎麼回事第7章 巨大的倒退第47章 筆來第60章 等爺以後有錢的第55章 你們願意給個高價嗎?第8章 毛腳女婿上門第116章 三幕劇很了不起嗎?第27章 天賦在閃光第38章 座談會都是捧臭腳第68章 小事犯迷糊,大事不糊塗第53章 比《簡·愛》還上頭第140章 花開時節動京城第34章 百聞不如一見第132章 又成反思文學了第160章 我是造了什麼孽第107章 越想越難受第155章 廚子裡小說寫得最棒的第127章 回京後的好消息第142章 無出其右者第61章 老子要白嫖你們第106章 這不巧了嗎第63章 借書處出了個大作家第92章 學習使人快樂第46章 1978年的最後一天第112章 只要你高興第132章 又成反思文學了第24章 平平無奇林朝陽第67章 讓他見識見識社會的險惡第106章 這不巧了嗎第81章 老師們的閱讀理解第123章 大家說話可真好聽第60章 等爺以後有錢的第91章 這不是我的詞兒嗎第59章 少說也得是個中篇吧第49章 好風憑藉力第33章 中國出了個許靈均第86章 長壽的秘訣第70章 美國憤青第37章 輕鬆拿捏第66章 媳婦,戲過了第82章 我纔多長時間沒來第99章 自己的媳婦自己寵第63章 借書處出了個大作家第108章 竟然寫的這麼好第80章 1979年文壇扛鼎之作第15章 把自己包裝成一個奮鬥逼第119章 華僑公寓第33章 中國出了個許靈均第143章 換個卷法第6章 這個男人,有點東西第45章 你這就屬於作弊了第102章 友人許靈均第82章 我纔多長時間沒來第129章 好好好,你們就這麼玩吧第52章 自產自銷一條龍第144章 到底是怎麼回事第36章 一花獨放不是春第144章 到底是怎麼回事第22章 短、平、快的項目第64章 被全世界孤立第100章 錢越多,越不夠花第156章 新作品的靈感第145章 稿費收到手軟第70章 美國憤青第122章 給《當代》怎麼樣?第95章 大師也這麼愛錢嗎第160章 我是造了什麼孽第38章 座談會都是捧臭腳第2章 回家看你媽去第56章 傻大個才崴腳第145章 稿費收到手軟第93章 《高山下的花環》發表第3章 朝陽,跟我去燕京吧第58章 培養一位國際主義戰士第11章 燕大圖書館第137章 這錢花的值第107章 越想越難受第148章 《中國文學》第156章 新作品的靈感第80章 1979年文壇扛鼎之作第3章 朝陽,跟我去燕京吧第14章 爲了家庭的和睦第20章 偷吃姐妹花第61章 老子要白嫖你們第121章 打工人最大的動力第148章 《中國文學》第104章 已得《茶館》七分神韻第55章 你們願意給個高價嗎?第66章 媳婦,戲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