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城雨原之三

那一日我拿了兩張火車票,彎彎曲曲的在城內繞近路,冒着小雨,跑進伊蓮娜的餐館去。

午餐的時間尚早,食堂內沒有人,推開邊門走到大廚房裡去。

伊蓮娜和她的母親坐着在剝一大籃蠶豆——我給訂的今日客飯菜單。

“明天去瑪丘畢丘!”說着跨坐在一張小板凳上,也動手幫忙起來。

住了十七八日的古斯各,吃飯已經在這家經濟的小店包了下來,他們每天只做一種湯、一種菜算做定食,收費只是一塊五毛美金一客——當然是沒有肉的。

“那麼快嗎?”伊蓮娜的母親停了工作,很遺憾的看着我。嬤嬤知道,看過瑪丘畢丘便也是我永遠離開古斯各的時候了。

這裡一般人對老年些的婦人統稱“媽媽”(音:mama),對我和伊蓮娜這樣的,便叫“媽眯達”,也就是小媽媽的意思。

我喜歡將這印地安媽媽寫成——嬤嬤,正如她的麻花辮子一般。

“總算通車了!”我嘆了口氣。

“去一天就回來吧!”伊蓮娜說。

“不一定哦!如果喜歡,當天下瑪丘畢丘,走一兩公里路,去‘熱泉’找鋪位睡,便不回來了——”

“還是回來吧!”嬤嬤說。

“那片廢墟里有鬼——”伊蓮娜衝口而出。我聽了笑了起來,還當是什麼了不起的事情呢!原來是這個。

“就是找鬼去的呀!”我嚼嚼生豆子,怪怪的笑。嬤嬤聽我這麼說,嚕嚕囌囌的念起契川話的經文來,又用手劃了一個十字架。

其實嬤嬤和伊蓮娜都沒有去過瑪丘畢丘,那是所謂遊客去的地方。

只因這座在一九一一年方被美國人希蘭姆·賓漢(Hi-ramBingham)發現的廢城至今考證不出它的居民何以一個也不存在,便罩上了“失落的印加城市”的名稱,慢慢知名於世了。

嬤嬤和伊蓮娜爲着瑪丘畢丘這兩個契川字,熱烈的爭論着,一個說是“老城市”的意思,一個說該譯成“老山峰”。管它叫什麼東西,反正那座山城內的居民一個也不剩下,挖出來的骨骸比例是十個女人對一個男子。“處女城啊!”嬤嬤說。

“骨頭只看得出是男是女,處不處女你怎麼曉得?”伊蓮娜又跟母親辯起來。

“其實我們印加帝國的子孫,一直曉得那座廢城是存在的,無意間帶了個美國人去看,變成他發現的了——”嬤嬤說。

“你們又沒有去告訴美國耶魯大學!”我笑說。“不告訴不是好一點,你看那些嬉痞年年涌來古斯各,不全是瑪丘畢丘害的!”伊蓮娜罵着。

我搖搖頭,站了起來,出去走一圈再回來吃午餐,知道在我的那份客飯裡一定又是多個荷包蛋。

“明天吃什麼菜單?”嬤嬤追出來。

“烏埃釀合炒一炒,加綠蒜葉和白米飯!”我喊着。“我不來吃呀!”回頭加了一句。

“烏埃釀合”也是契川話——玉米粒發的芽,便是那好吃的東西。

長久的等待不止是在這十多天的雨季,童年時書上便看過的神秘迷城,終究也是要過去了。

那個夜間幾乎徹夜未眠,清晨尚是一片黑暗,便去敲米夏和埃度阿托住着的房間了。

“祝你們旅途愉快!去了不要失望!”埃度阿託叭在枕上喊着。

“一定會失望的,哈哈——”他又惡作劇的笑起來。“快走吧!不許吃早飯了!”我催着米夏。清晨六點多的火車站一片人潮,看見那麼擠擠嚷嚷的各國遊客,先就不耐。

“那麼吵!”我慢慢的說。

“不吵不能表示開心嘛!”

“開什麼心?”我反問米夏。

我們買的是二等車票,上了火車,找好位子,將雨具放在架上,我守着,米夏一定要下車去喝咖啡。“去吃!去吃!車開了活該,不會再給你去了!”我說。

“飯也不給人吃?太嚴格了吧!”米夏喊起來。“那就快去嘛!”

只七分鐘便開車了,米夏匆匆忙忙與一羣上車來的人亂擠,跑下去了。

那羣吵雜的人也是一陣忙亂找座子,對號的票,竟會坐在我對面和右邊兩排。

“咦!是她呀!”一個披着鮮綠髮閃光夾克的青年人叫起來。

彼此照了個面,發覺竟是第一天上古斯各來時一同住鋪位的那一夥傢伙。

“喂!喂!印地安姑娘,你好嗎?”

“笛子吹出調來了沒有?”我似笑非笑的答着。他們將我圍住,惡作劇的戲笑起來,旁邊兩個他們一夥的女孩子,又是泥濘的鞋子就伸過來在我清潔的座位上一擱。“這是我的座位!”我拍一下將一個人的腳推下去。

“媽的!”那個女孩瞪我一眼,移坐到另一邊去。這一團人不再找我,竟又圍上了一個剛上車來賣玉米穗的極小印地安女孩噓個不停。

那個小孩被一羣金髮陌生人嚇得快哭了,一直擠不出去,脹紅着臉拚命用籃子去抵擋。

“給她走好不好?”

用力扳開一個人的肩,拉過小孩子,叫她從另一邊車廂下車,她提着重重的籃子逃掉了。

一場戰爭結束,雙方成仇,面對面坐着都扳着臉。火車緩緩的開動了,這羣人一陣鼓掌號叫,米夏匆匆趕過來,正好跳上車。

“咦!是他們——”米夏輕輕的說。

我嘆了口氣,不說什麼。

這近四小時的車程想來是不可能安靜了。

火車沿着烏日龐巴河慢慢的開,我坐在左邊窗口,整個山谷中的農田、牛羊及花草看得清清楚楚。昨日力爭要左窗的票子,賣票的人奇怪的問我:“你去對了?怎麼知道那一邊風景好?”

這一着是算中了,其它全都不對,那羣討厭的人會在我四周坐着便是自己不靈。

這條烏日龐巴河與整個古斯各附近的山谷用了同一個名字,由高原一直進入亞巴遜叢林,長長的奔流下去。火車緩慢的開着,那條河緊跟不捨,水面洶洶滔滔的竟起着巨浪,一波一波的互撞着,冒起了一陣鎊的霧花來。天沒有下雨,綠色的山谷和穿着自己服裝的印地安人在田野裡是那麼的悅目而安然,一座座農舍的水準,比起厄瓜多爾那片同樣的安地斯山高原來,又是好了很多。河水越走越高,那邊座位的人擠到這一半來看大水,一隻手臂壓到我肩上來。

“哎唷!讓開好不好?”我反身將人推開,又鬧了一場。米夏看見那份亂,拿了相機跑到兩車連接的外面去,不再進來了。

我怕那夥人趁機佔下米夏的空位,趕緊脫了鞋子,穿着乾淨的厚毛襪,平擱在他的一邊。

另一些遠排的遊客將面對面位子中間的一塊板撐了出來,開始打橋牌。

我從車窗內伸出頭去數車廂,鐵路繞着山、沿着河走,一目瞭然是五節車子。一節頭等,四節二等,位子全滿了,三百七十個遊客。

一百多公里的路程,來回每人收二十美金,大概貴在火車太慢的理由上,一小時才走二十七八公里。瑪丘畢丘是一座不語的廢城,去看它的旅客卻是什麼樣的都有,說着世上各色各樣的方言。

隨車服務員客氣的給我送來了一杯滾熱的古柯茶,付錢時順口問他:“那條外面的河,在平常也是起巨浪的嗎?”他想了一下,自己也有些猶豫:“好像沒有,今天怪怪的!”天空晴朗得令人感激,趴在窗口盡情的吸入一口口涼涼的新鮮空氣,一面向下邊站着修路基的工人搖手。那條怒江,在有些地方咬上了鐵軌,一波一波的浪,眼看將枕木下的泥沙洗了帶去。

我擠到火車的門外去找站着吹風的米夏。

“看見一小段枕木下面是空的,水吃掉了下面的路基。”我有些憂心。

“不會怎麼樣的,天氣那麼好,說不定到了下午也不會有雨呢!”

我釘住遠遠山谷中一道印加時代便建着的石橋,火車開得極慢,總也繞不過它。

“剛剛的水位,在橋下第四塊石基下,你看,現在漲了一塊石頭變成第三塊泡在水裡了!”

“你眼花啦!那會這麼快嘛!”米夏說。

我想自己是眼花了,一夜未睡,頭暈得很,跑進自己的兩個座位,將毛衣外套做了枕頭,輕輕的側躺下來。那羣旁邊的人之中有一個犯了索諾奇,大聲的抱住頭在呻吟,我聽了好高興。

他的同伴們一樣不給他安靜,不知什麼事情那麼興奮,一陣一陣譁笑吵翻了車廂。

“還不到嗎?”我問經過的查票人,他說路基不好,慢慢開,雨季中要五小時才能到,平日三小時半。這條去瑪丘畢丘的山路,前半段是有公車可通的,後半段五十公里便只有靠鐵路了。

這樣著名的遺蹟,如果去掉來回十小時的車程,最多隻在它的青峰上逗留兩小時,那是太匆忙了。我決定看完了廢城,下山住小村“熱泉”,次日再上一次,傍晚才坐車回來。

除了雨具之外完全沒有行李,所謂雨具,也不過是一方塑膠布而已,這樣行路就省了許多座煩。

那片即將來臨的廢城,在瑞士作家凡恩·登尼肯的書中亦有過介紹;偏說全城的人神秘失蹤,不是當年棄城而去,是被外太空來的人接走了。

這我是不相信的,不知倪匡又怎麼想?

信不信是一回事,偏在這條去見它的路上,想起許多熱愛神秘事情的朋友來。

到了那兒,必要試試呼喚那些靈魂,看看他們來不來與我做一場宇宙大謎解。

想着想着,自己先就出神,慢慢在河水及水車有節奏的聲中睡了過去。

睡眠中覺着臉上有雨水灑下來,譁一驚醒,發現是對面的人喝啤酒,竟沾溼了手指悄悄住我面孔上彈。我慢慢的坐了起來,擦一下臉。

對方緊張的等我反應,偏偏一點也不理他,這下他真是窘住了。

近五小時緩慢的旅程,便在與正面那排人的對峙上累得不堪的打發掉。

火車上早已先買下了抵達時另上山的巴士票,別人還在下車擠票,我拉了米夏已經上了最先的一班。瑪丘畢丘尚在的山頂峰,車子成之字形開上去,這一段路,如果慢慢爬上去,沿途的奇花異草是夠瞧的,只是我已失了氣力。

“這段路只有鐵軌,這些公車怎麼飛過來的?”我趴在司機先生後面同他說着話。

“火車運來的嘛!”他笑笑。

“河呢?你們不用河運東西?”我反身望着山崖下仍在怒吼的烏日龐巴河,一片片河水還在翻騰。

“太危險了,不看見今天更是暴漲了嗎?”開了二十分鐘左右的山路,車子停在一片廣場上,同車的一位導遊先生先下車,喊着:“太陽旅行社的客人請跟我走,不要失散了!”

竟有人到了古斯各還不會自己來瑪丘畢丘,實在太簡單的事情了嘛!

旅行團的人一組一組的走了,除了那條在二千公尺的高山上尚能望見的山谷河水之外,沒有見到廢城,而我們,的確是在目的地了。

跟着遊人慢慢走,一條山谷小徑的地方設了關口,入場券分兩種,外國人五塊錢美金,秘魯人一塊多。“怎麼分國籍收費的呢?”我說。

“外國人有錢!”賣票的說。

“秘魯人做這次旅行比較便宜,我們路費貴——”

“路費貴還會來,可見是有錢。”這是他的結論。那一片迷城啊,在走出了賣票的地方,便呈現在山頂一片煙雨朦朧的平原上。

書本中、畫片看了幾百回的石牆斷垣,一旦親身面對着它,還是有些說不出的激動。

曾經是我心中夢想過千萬遍的一片神秘高原,真的雲雨中進入它時,一份滄桑之感卻上心頭,拂也拂不開。“米夏,跟你分開了,不要來找我——”說着拿自己的那片雨布,便快步跑開去了。

大羣的遊客在身後擠上來,通向石城的泥路只有一條。我滑下石砌的矮牆,走到當年此地居民開墾出來的梯田中去,那些田,而今成了一片芳草,溼溼的沾住了褲管。快速的跑在遊客前面,有尚沒有被喧譁污染的石牆和沒有屋頂的一間間小房子內繞了一圈。

щшш_тt kan_C O

整個廢墟被碧綠的草坪包圍着,那份綠色的寂寞,沒有其他的顏色能夠取代。

迷宮一般的小石徑,轉個彎便可能撞倒一個冒出來的旅人,不算氣派大的建築。

四十分鐘不到,廢墟跑完了,山頂的平原不多,如果再要摸下去,可能又回到了原來的地方。

書中的考證說,這個城市一直到十七世紀,都已證實是有人居住的,那麼爲何突然消失了呢?

平原後面一座青峰不長一棵樹的峙立在那兒,守護着這被棄的一片荒涼。

高崗的上面三五個印地安人,才見到遊人的頭頂冒上石階,便吹彈起他們的樂器來。

我彎身,在樂師腳前的一個空罐裡輕輕放下小銅幣,趕快走了。

同火車來的人全涌進了石牆內,導遊拚命想管住他的客人,一直在狂喊:“請走這邊!請跟住我,時間有限——”我離開了城,離開了人,一直往另一個小山峰上爬去。在那一片雨水中,瑪丘畢丘與我生了距離,便因不在那裡面,它的美,方纔全部呈現在眼前。

長長的旅程沒有特別企盼看任何新奇的東西,只有秘魯的瑪丘畢丘與南面沙漠中納斯加人留下的巨大鳥形和動物的圖案,還是我比較希望一見的。

瑪丘畢丘來了,旅程的**已到,這些地方,在幾天內,也是如飛而逝。

沒有一樣東西是永遠能夠掌握在自己手中的,那麼便讓它們隨風而去吧!

我坐在一塊大石上,盤上了雙腳。

這座失落的城市,在我的推測裡,可能只是一座如同修道院一般的地方。

當年的印加帝國崇拜太陽,他們極少像現今墨西哥的古代阿斯塔人或馬雅人,用活人獻祭,可是族中最美最好的處女,仍然被選出來侍奉太陽神,關在隔離的地方。

如有重大的祭典和祈求,處女仍是要拿出來殺的。這座城鎮的空茫,也許是慢慢沒有了後裔方纔完全沒落的。

印加帝國的星象、社會組織、道路與建築雖是完整,只因他們當年所用的是精密的結繩記事,已有契川話而沒有文字,一些生活細節便難地考查了。

那麼唱遊詩人呢?吟唱的人必是有的,這座迷城爲何沒有故事?

我深深的呼吸了幾回,將自己安靜下來,對着不語的自然,發出了呼喚。

另一度空間裡固執的沉默着,輕如嘆息的微波都不肯回給我。

“阿木伊——阿木伊——”改用契川語的音節在心中呼叫着:“來吧,來吧!”

衆神默默,羣山不語。

雲來了,雨飄過,腳下的廢城在一陣白絮中隱去,沒有痕跡。

“咦……哈羅!”那邊一個也爬上來的人好愉快的在打招呼。

原來是伊蓮娜餐室中合用過一張桌子的加拿大人。“你也來了?”我笑着說。

“不能再等羅!這兒看完就去波利維亞!”“啊!這裡好——”他在我身邊坐了下來。自己一分心,跟來人說了些話,那份專注的呼吸便放下了。

就因這份輕鬆,那邊的空間不再因我個強大內聚力的阻擋,微微的有了反應。

方要去撲捉那份異感,身邊的青年又開始說話了。“這裡有鬼,你還是下去吧!”我拉拉披在身上的雨布,慢慢的說。

聽了這話他大笑起來,脫下了外套抖着沾上的雨,一直有趣的看着我。

“怎麼樣,一同下去喝杯咖啡吧?”他問。“不能——”我失禮的喊了出來。

“你先去,我一會便來,好嗎?”又說。

“也好,這兒突然冷起來了,不要着涼啦!”那人以爲是推脫他,赧然的走了。

細細碎碎的雨聲撒在塑膠布上,四周除了我之外,再沒有人跡。

有東西來了,圍在我的身邊。

空氣轉寒了,背後一陣涼意襲上來。

——不要哭,安息啊,不要再哭了!

啜泣和嗚咽不停,他們初來不能交談。

可憐的鬼魂,我的朋友,有什麼委屈,傾訴出來吧,畢竟找你們、愛你們的人不多!

雲雨中,除了那條河水憤怒的聲音傳到高地上來之外,一切看似空茫寧靜而安詳。

我將自己帶入了另一個世界。

靜坐了好久好久,雨霧過去了,淡淡的陽光破空而出。聽完最後幾句話,不敢讓那邊空間的靈魂爲我焦急,收起了雨布便住山下跑去。

遊人早都去吃飯了,迷城中稀稀落落的幾隻駱馬在吃草。“米夏——”我叫喊起來。

“米夏——米夏——米夏——”山谷回答着我。在那座廢城內快速的找了一遍,只有吹奏音樂的印地安人躺在石塊上。

“看見了我的同伴沒有?”我問他們。

“你是一個人來的呀!”你們說。

我跑着離開迷城,背後一陣麻冷追着不放。停下來再看了一眼陽光下綠野裡的廢墟,心裡輕輕的說:“再見了!”

“不要悲傷,再見了!”

我又靜了一會兒——靈魂,我的朋友們散去,肩上也不再冷了。

米夏根本就好好的坐在山谷外邊的餐廳裡吃中飯。“快吃!我們趕火車回斯各去。”我推推他快快吃光了的盤子,一直催着。

“不是今天去住‘熱泉’的嗎?”

“現在突然改了!”

“才三點鐘吔!”

“火車要早開的,不等人啦!”

“你怎麼曉得?”

“不要問啦?反正就是曉得了——”

眼看最後兩班巴士也要走了,我拉起米夏來就趕。經過那個還在欄杆上靠着的加拿大人,我急問他:“你不下去?”

“也許坐六點半的那班火車——”

“請你聽我一次,這班就走,來嘛!”

我向他喊,他搖搖頭,我又喊了一遍,他仍是不動。“你神經了?跟你旅行實在太辛苦,行程怎麼亂改的。”米夏跳上了公車,氣喘喘的說。

“那個加拿大人沒有走?”我回身張望。

“他的自由呀!”

“唉!傻瓜——”我嘆了口氣,這才靠了下來。巴士停了,我跑去購票口要火車票,回程給我的,竟是來時同樣的座號。

三點二十分,鐵軌四周仍是圍了一大羣遊客在買土產,不肯上車。

“上來吧!他們不通知開車的!”我對一組日本家庭似的遊客叫着,他們帶了兩個孩子。

“還有二十分鐘!”下面的人說。

“你急什麼呢?”米夏不解的說。

便在這時候,火車慢慢的開動了,連笛聲都不鳴一下就開動起來。

下面的人一片驚呼,搶着上車,好幾個人追着火車跑,眼看是上不來了。

我趴在窗口怔忡的注視着河水,它們的浪花,在河牀中衝得已比岸高。

“我睡一會兒,請不要走開!”

對米夏說完了這話,再回望了一眼青峰頂上的那片高地,靠在冷冷的窗邊,我合上了眼睛。

銀湖之濱今生大蜥蜴之夜逃水雨原之四索諾奇雨原之一藥師的孫女前世迷城雨原之三迷城雨原之三一個不按牌理出牌的地方附記:一封給鄧念慈神父的信夜戲雨原之二索諾奇雨原之一青鳥不到的地方索諾奇雨原之一大蜥蜴之夜中美洲的花園逃水雨原之四銀湖之濱今生附記:一封給鄧念慈神父的信街頭巷尾藥師的孫女前世美妮表妹逃水雨原之四一個不按牌理出牌的地方附記:一封給鄧念慈神父的信附記:一封給鄧念慈神父的信青鳥不到的地方索諾奇雨原之一大蜥蜴之夜中美洲的花園大蜥蜴之夜附記:一封給鄧念慈神父的信夜戲雨原之二藥師的孫女前世美妮表妹中美洲的花園美妮表妹美妮表妹一個不按牌理出牌的地方夜戲雨原之二一個不按牌理出牌的地方迷城雨原之三藥師的孫女前世街頭巷尾銀湖之濱今生索諾奇雨原之一美妮表妹美妮表妹中美洲的花園迷城雨原之三逃水雨原之四美妮表妹迷城雨原之三中美洲的花園青鳥不到的地方中美洲的花園夜戲雨原之二一個不按牌理出牌的地方逃水雨原之四一個不按牌理出牌的地方逃水雨原之四銀湖之濱今生夜戲雨原之二夜戲雨原之二索諾奇雨原之一一個不按牌理出牌的地方青鳥不到的地方美妮表妹夜戲雨原之二藥師的孫女前世夜戲雨原之二索諾奇雨原之一大蜥蜴之夜附記:一封給鄧念慈神父的信銀湖之濱今生藥師的孫女前世美妮表妹美妮表妹美妮表妹中美洲的花園街頭巷尾逃水雨原之四附記:一封給鄧念慈神父的信夜戲雨原之二迷城雨原之三中美洲的花園中美洲的花園美妮表妹美妮表妹迷城雨原之三大蜥蜴之夜逃水雨原之四街頭巷尾逃水雨原之四大蜥蜴之夜逃水雨原之四
銀湖之濱今生大蜥蜴之夜逃水雨原之四索諾奇雨原之一藥師的孫女前世迷城雨原之三迷城雨原之三一個不按牌理出牌的地方附記:一封給鄧念慈神父的信夜戲雨原之二索諾奇雨原之一青鳥不到的地方索諾奇雨原之一大蜥蜴之夜中美洲的花園逃水雨原之四銀湖之濱今生附記:一封給鄧念慈神父的信街頭巷尾藥師的孫女前世美妮表妹逃水雨原之四一個不按牌理出牌的地方附記:一封給鄧念慈神父的信附記:一封給鄧念慈神父的信青鳥不到的地方索諾奇雨原之一大蜥蜴之夜中美洲的花園大蜥蜴之夜附記:一封給鄧念慈神父的信夜戲雨原之二藥師的孫女前世美妮表妹中美洲的花園美妮表妹美妮表妹一個不按牌理出牌的地方夜戲雨原之二一個不按牌理出牌的地方迷城雨原之三藥師的孫女前世街頭巷尾銀湖之濱今生索諾奇雨原之一美妮表妹美妮表妹中美洲的花園迷城雨原之三逃水雨原之四美妮表妹迷城雨原之三中美洲的花園青鳥不到的地方中美洲的花園夜戲雨原之二一個不按牌理出牌的地方逃水雨原之四一個不按牌理出牌的地方逃水雨原之四銀湖之濱今生夜戲雨原之二夜戲雨原之二索諾奇雨原之一一個不按牌理出牌的地方青鳥不到的地方美妮表妹夜戲雨原之二藥師的孫女前世夜戲雨原之二索諾奇雨原之一大蜥蜴之夜附記:一封給鄧念慈神父的信銀湖之濱今生藥師的孫女前世美妮表妹美妮表妹美妮表妹中美洲的花園街頭巷尾逃水雨原之四附記:一封給鄧念慈神父的信夜戲雨原之二迷城雨原之三中美洲的花園中美洲的花園美妮表妹美妮表妹迷城雨原之三大蜥蜴之夜逃水雨原之四街頭巷尾逃水雨原之四大蜥蜴之夜逃水雨原之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