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9章 輿論的力量

幾年下來,那些膽大妄爲會撈的那可就發了,俗話說千里做官,只爲吃穿,那是不對的,自己爲發當官那會出的代價可是大了去了,從小到大的生活、讀書、趕考、考上以後要做官,還要走門路,那兒不是錢啊?這些投資可是一定要收回的,另外自己也得落下點吧,一會生二回熟的慢慢的就成了“三年清知府,十成雪花銀”了,也就在逐漸地加碼了

而不會撈的也就可能連上京的銀子也沒有了,也可以說這就是清官與髒官和區別了,作爲一個候補道,朱保三對於這一切他可是門清,“貪官污吏”的原因就在於此。經過多次與李振華、盛宣懷的溝通,他明白,要想改變這一切那隻能是從頭作起,從根子上解決問題,原來的土壤那就不能讓他們繼續存在了才行的。覈定一個數額,例如警察局定員一百人。工資爲每月一千元,辦公、經費三百元,那就是這一千三百元了,所有的人都發工資,包括任何一個工人,保安、司機等,收回那些小史們的特權,不讓他們再有自己的權力,特殊事件,再進行特殊的處理。

可是那些小吏們手中的帳冊,他們那可是隻傳子,連女兒都不傳的,但是他們的人都很聰明,一看原來的道臺大人倒了,新的道臺大人採取的是新的一套管理方法,他們不能不服從,也只好是一起進行合作了,不合作也好說,那就是有專門的人對你進行調查瞭解,要想抓住你的小辮子還不好說呀,但是道臺大人說了以前的事情,只要不是罪大惡極的就不追究了,但是從今天開始,那就是一個新的要求了,要是有人敢於違反新規定,那就新老帳一起算

於是他們只好是交出了手中那底下的帳冊,整個上海有多少土地,多少人口,多少戶數,原來的企業有多少,原來的稅是如何收的等,這才把上海的基本情況搞清了,但是他發現這當中的差別可是太大了,特別是一些大官僚們的土地雖然很多,但是他們卻是隻拿了很少的一些稅款,或者是乾脆他們根本就沒有拿過。

比如那位中堂李大人在上海附近就有土地上千畝,原來他在當江蘇巡撫和兩江總督期間,自己和家人先後就在江蘇和上海等地就置辦了大量的田產。可他就從來沒有拿過稅款的,有誰敢去李府去要稅款呢?恐怕整個的大清是沒有人敢去要的吧。這一下就直接地觸犯了地主階級的利益了,這也是整個大清朝的根本利益所在的,盛宣懷和朱保三覺得路走到了這一步,前面已經沒有路可走了。要想改變這一切談何容易啊?

見到事情這樣,李振華也有些不知所以了,現在還不到和清政府決裂的時候,(看到那麼多的穿越小說,卻是沒有人來解決這個問題,本人也沒招了看到老公幾天眉頭上寫了一個“川”字,兩位夫人心痛自己的丈夫,她們自然是要問上一問的了,但是當李振華把問題告訴她們以後,她們二人也沒辦法可想。

雅琪忍不住就說道:“不行就向太后和皇上說一下,讓她們來解決這個問題,讓我們解決恐怕是不好說了。”雅琪的辦法就是孫悟空的辦法,自己沒治了就去找觀音菩薩來解決,但是這一次恐怕就連觀音菩薩也解決不了了。

其實盛宣懷和朱保三也是說了一些不是辦法的辦法,那就是把這個問題繞過去,以後再說,也就是繼續把他們的負擔,加在那些基層的勞苦大衆身上,這是李振華所不願意看到的。

看到大家誰也沒個辦法,李振華只好說話了:“我有一個辦法,你們大家來議一下看如何?”衆人一看大老闆有招了,馬上都興奮起來,眼睛都在盯着李振華,原來只要是沒有辦法了,他都會有出人意料的解決辦法的。

李振華用手在桌子上寫了兩個字“輿論”,盛宣懷、朱保三和兩位夫人眼睛裡都要發生着變化,“輿論”兩個字能有那麼大的能力,讓他們那些官僚們乖乖地交出自己的銀子嗎?

李振華不由得笑了:“你們的都這樣看着我幹嗎呀?我們不去試一下,怎麼知道他們服不服呢?”

盛宣懷說道:“將軍,你也就別再吊我們的胃口了,你就說吧,讓我們去幹什麼?我們就去辦好了。”

“也沒什麼,我們先是在報紙上登載出現在上海的周圍地區,有很大一部分土地是屬於一些官員的,他們沒有交納稅糧,現在上海道要求他們在兩個月內把去年的稅糧交上,也可以用銀子代交,但是有些人肯定是不會交的,那我們就要強行徵收了,到時就會對他們進行處罰的。”

“那下面呢?”朱保三問道。

шшш●ttκā n●¢o

“下面肯定是有人會主動地找我們交的,那我們就說現在大部分已經自己補交了稅糧,這就是對他們進行分化,老實的我們也就不處理了,只是補交一年的,以前的我們也就不管了,但是對於那些刺頭的,那我們也就不客氣了,狠狠地處罰他們一下,這個輿論工作一直緊跟着,誰要是膽敢不要臉,那我們就狠狠地扇他的臉,那些京裡的官員們就更好說了,我們把報紙送進宮裡去讓太后和皇上也看一下,她們手下的那些官員是怎樣的不可理喻,‘皇糧國稅’都敢不拿,還反了他們了。”

報紙是自己的,他們馬上就行動起來,在上面登載了這樣一條消息:“最近經上海道查出上海所屬地方,有很大一部分土地沒有交納‘皇糧’,現上海道發佈通告,讓所有沒有交納稅糧的地主,於一個月內到上海道交納上一年的稅糧,過期不交的將要給予重罰。“

同時朱保三派出了自己手下的警察們,和一些清軍的士兵們,一部分人是老式的清軍服裝,另一部分人則是新式的警服,到那些地主家裡去告訴他們今年的稅糧是多少,要求他們在一個月內務必把稅糧交清,否則將要罰款,同時追究以前所欠下的稅糧,而且還要在報紙上公佈他們的名字。

報紙的報道再加上送到的通知,讓這些人馬上就炸了,一時間是說什麼的有,這些人一是原來從來沒有拿過,一種是通過其它手段原來拿的少,但是現在通知他們交納的要多了,他們很是不高興,一時間他們是到處亂竄,互相串聯,他們要想辦法來對付上海道的通告。

(正文)

第566章 發不出去的獎金(二)第66章 問計李鴻章第1073章 “海鷹號”的結局第728章 小夥子們主動一些第825章夜探楊各莊第433章 和孩子們到旅順去第360章 援兵來了第95章 發行銀元第277章 先吃掉他們的炮兵第46章 東南亞的處女航第308章 阿位木圖的戰鬥第240章 戰爭的藝術第353章 高級戰俘第71章 兵發南洋第797章花瓶與政治家第934章 一戰的導火索第1185章 殘酷的政治鬥爭第410章 海軍的軍事改革第282章 手中的菲律賓第797章花瓶與政治家第395章 你想弒君嗎?第1102章 初試鋒芒(二)第351章 空戰(二)第645章 火攻(三)第483章 懲治舊官僚(三)第1295章 元帥與列兵第1050章 收網第529章 轟炸機第925章 班禪與達賴第524章 清官難斷家務事(二)第891章 自信心第499章 羣毆第1142章 不能胳膊肘兒往外扭第972章 懶散的營長第289章 戰馬的名字叫老虎第425章 蒙古問題(三)第133章 我必須要接這個局第714章 到維吾爾老鄉家作客第58章 規劃南亞第1107章 英勇的紅軍騎兵第531章 朝鮮現狀第913章 不花個錢不痛快第1248章 戰爭奇觀——高射炮打潛艇第466章 消除威脅的辦法第146章 鼓舞第1261章 “黎塞留號”戰列艦第1176章 陳嘉庚第145章 一片新景象第1294章 脣亡齒寒第966章 策略第720章 進入秋明(二)第1038章 艦隊出擊第504章 多管齊下根治土匪第661章 鞏固新佔領地區第1011章 改變他們的觀念第1266章 傷其十指不如斷其一指第113章 北洋水師的“要命折”(二)第806章難捨難分第489章 進入四川第480章 建立科技大學第66章 問計李鴻章第286章 給了美國人一個耳光第1084章 高爾察克第1270章 不平凡的人,會作出一些不平凡的事情來的第90章 殺一儆百第270章 西藏是個好地方第854章 農業問題(二)第109章 向東營進發第738章 新機車第199章 輿論的力量第794章她這不是倒貼嗎第197章 感動和被感動着第116章 夫妻平等第424章 蒙古問題(二)第49章 海軍見習軍官第462章 前往北海道第1031章 一戰名將約翰?潘興將軍第689章 老百姓以後的養老問題第1328章 空地之間的對決第950章 鐵十字勳章第488章 防空部隊第1044章 美軍要動手了第1045章 馮?勞恩施泰因將軍第779章 少掙不如多掙第861章座談會第610章 朝鮮的兩個軍第605章 米舒欽柯的騎兵軍第782章 小毛奇高興而歸第422章 俄羅斯對我資源的滲透第53章 終於得救了第448章 挺起腰板的中國人第524章 清官難斷家務事(二)第633章 永生難忘的話第694章 收穫都不小第680章 怎麼就不像他爹呀?第631章 楚歌與炮彈(二)第1121章 “向我開炮!”第370章 鐵的紀律第1087章 救援(三)第127章 軍歌嘹亮
第566章 發不出去的獎金(二)第66章 問計李鴻章第1073章 “海鷹號”的結局第728章 小夥子們主動一些第825章夜探楊各莊第433章 和孩子們到旅順去第360章 援兵來了第95章 發行銀元第277章 先吃掉他們的炮兵第46章 東南亞的處女航第308章 阿位木圖的戰鬥第240章 戰爭的藝術第353章 高級戰俘第71章 兵發南洋第797章花瓶與政治家第934章 一戰的導火索第1185章 殘酷的政治鬥爭第410章 海軍的軍事改革第282章 手中的菲律賓第797章花瓶與政治家第395章 你想弒君嗎?第1102章 初試鋒芒(二)第351章 空戰(二)第645章 火攻(三)第483章 懲治舊官僚(三)第1295章 元帥與列兵第1050章 收網第529章 轟炸機第925章 班禪與達賴第524章 清官難斷家務事(二)第891章 自信心第499章 羣毆第1142章 不能胳膊肘兒往外扭第972章 懶散的營長第289章 戰馬的名字叫老虎第425章 蒙古問題(三)第133章 我必須要接這個局第714章 到維吾爾老鄉家作客第58章 規劃南亞第1107章 英勇的紅軍騎兵第531章 朝鮮現狀第913章 不花個錢不痛快第1248章 戰爭奇觀——高射炮打潛艇第466章 消除威脅的辦法第146章 鼓舞第1261章 “黎塞留號”戰列艦第1176章 陳嘉庚第145章 一片新景象第1294章 脣亡齒寒第966章 策略第720章 進入秋明(二)第1038章 艦隊出擊第504章 多管齊下根治土匪第661章 鞏固新佔領地區第1011章 改變他們的觀念第1266章 傷其十指不如斷其一指第113章 北洋水師的“要命折”(二)第806章難捨難分第489章 進入四川第480章 建立科技大學第66章 問計李鴻章第286章 給了美國人一個耳光第1084章 高爾察克第1270章 不平凡的人,會作出一些不平凡的事情來的第90章 殺一儆百第270章 西藏是個好地方第854章 農業問題(二)第109章 向東營進發第738章 新機車第199章 輿論的力量第794章她這不是倒貼嗎第197章 感動和被感動着第116章 夫妻平等第424章 蒙古問題(二)第49章 海軍見習軍官第462章 前往北海道第1031章 一戰名將約翰?潘興將軍第689章 老百姓以後的養老問題第1328章 空地之間的對決第950章 鐵十字勳章第488章 防空部隊第1044章 美軍要動手了第1045章 馮?勞恩施泰因將軍第779章 少掙不如多掙第861章座談會第610章 朝鮮的兩個軍第605章 米舒欽柯的騎兵軍第782章 小毛奇高興而歸第422章 俄羅斯對我資源的滲透第53章 終於得救了第448章 挺起腰板的中國人第524章 清官難斷家務事(二)第633章 永生難忘的話第694章 收穫都不小第680章 怎麼就不像他爹呀?第631章 楚歌與炮彈(二)第1121章 “向我開炮!”第370章 鐵的紀律第1087章 救援(三)第127章 軍歌嘹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