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4章 路經武漢

進入了湖北以後也就進了山了,不過了可以看的出這裡的農民更是不缺少燒火的柴禾了,山上有的是柴草,不過李振華還是可以看見,這裡的農民在自己的家裡存放着許多的玉米,掛在了屋子前一串串的,有的則是一垛垛的。

很快專列就到了長江邊上的武漢市,在漢口沒有停留,直接就從長江大橋上通過,在這裡專列的車速是二十多公里,內燃機車從大橋上平穩地通過,幾個人一起看着滾滾的長江水向東流去,李振華說道:“一橋飛架南北,天塹變通途。”

王欣和金熙鳳說道:“皇上的詩興大發,一定有好的東西想出來了,那就快說一下吧。”

李振華的肚子裡可沒什麼貨,但是今天是陪同自己的老婆出來玩的,自然是要讓她們高興的,於是他就把後世偉人的詩詞搬了出來,不過這時間也太長了,有些地方已經記不住了,拿着一支筆想了半天也沒想好,不過這時候專列已經到了武昌站。

事先沒有通知湖北的官員們,自然也就沒有人前來迎接了,此時兩個女人對於詩詞的興趣沒有了,到了一處地方自然是要領略一下這裡的美食了,湖北的地方菜自然有它的特色,不過這武昌魚是一定要吃的,幾個人從專列上下來,黃鶴樓他們是要到上面去看一下的,汽車已經從專列上下來了。自然有對這裡熟悉的警衛來作嚮導。

幾個人到了黃鶴樓前,又走了一段距離纔到了樓前。前面有一處牌坊,上面有“極天楚目”幾個大字,進了樓以後,幾個人一起向上面爬上去,總共是五層,在上面倒是可以看一下遠處的長江,而整個的武漢市可以盡收眼底了,幾個人對於詹天佑設計的這一座黃鶴樓還是非常的滿意的。

下來以後,王欣覺得有些餓了,他們就近找了一處地方吃飯。在當中的大廳裡。他們點了武昌魚,和其它的一些菜,飯店的老闆看他們說話的姿態不俗,主動地爲他們上了一壺茶,李振華看到店裡的生意不太忙,就請老闆坐下來在一起說說話兒,向他了解一下當地的民情風俗,老闆已經七十多了,他很是健談。他說自己原來曾經中過進士,於是就和他們在一起說起來。

武漢的地理位置得天獨厚。武漢的地理特徵可以概括爲這樣幾句話:一線貫通。兩江交匯,三鎮雄峙,四海呼應,五方雜處,六路齊觀,七星高照,八面玲瓏,九省通衢,十指連心。其中。“一線”即京廣線,“兩江”即長江、漢水,“三鎮”即漢口、漢陽、武昌,“五方雜處”則指的是“此地從來無土著,九分商賈一分民”(《漢口竹枝詞》)的武漢市民構成。其餘幾句,大體上是說武漢地處國中,交通便捷。人文薈萃,具有文化上的特殊優勢云云。

何況武漢還有那麼多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決非那些乾巴巴光禿禿的工商業城市可比。東湖秀色,珞珈青巒。琴臺遺韻,紅樓倩影,既有歷史遺產,又有的傳統。登黃鶴樓遠眺,江城景色一覽無遺。晴川閣下,新枝歷歷;鸚鵡洲上,芳草萋萋。一橋飛架南北,三鎮通達東西。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紫氣南來,雲集了四海英雄豪傑。登此樓,觀此景,你會感嘆:江流浩蕩,大地蔥寵,湖山俊秀,人文斐然,天下之美,盡在於此矣!

的確,武漢文化東西結合、南北雜糅的特徵十分明顯。即以飲食爲例。武漢人嗜辣似川湘,嗜甜似江浙,清淡似閩粵,厚重似徽魯,其代表作“豆皮”即有“包容”、“兼濟”的文化特點。武漢人在體格、性格上也兼東西南北之長。他們比南方人高大,比北方人小巧,比成都人剽悍,比上海人樸直,比廣東人會做官,比山東人會經商,比河北人會作文,比江浙人會打架。總之是能文能武,能官能商。

武漢三鎮的城市格局,也是官商並存,文武兼備。三鎮中市區面積最大、人口最多的漢口,是長江流域最重要的通商口岸之一,而且也和上海一樣,曾經有過租界。它是我國中部地區對外開放的重要窗口和接受外來文化的主要門戶。作爲一度獨立的城市,它也是以上海爲代表的一類新型城市中重要的一員,在中國城市的近代化和現代化進程中得風氣之先。

相對遜色的漢陽,則有着中國最早的軍事工業,漢陽兵工廠就在這裡,他也曾名馳一時。至於“文昌武不昌”的武昌,歷來就是湖北甚至中南地區的政治文化中心。湖廣總督府曾設立於此,湖北省政府也至今設立於此。在武昌,還集中了衆多的高等學府,無論數量還是水平都居於全國前列,而且名牌大學就有兩所,那還是張之洞首先建立的。

珞珈山上的武漢大學,是中國最早的幾所國立大學之一,其樸素學風,素爲學術界所看重。其他幾所理工科大學,在各自的領域內,也都卓有盛名。武漢的學術事業,尤其是人文學科,曾號稱與北京、上海成“鼎足之勢”。一個老資格的開放口岸,一個高水平的文化重鎮,再加上一個前途無量的後起之秀,武漢三鎮,難道不是一種最佳的城市組合?

聽着老闆的介紹,這菜也很快就上來了,這武昌魚味道確實不錯,肉質細膩,味道鮮美,比運到北京去的魚自然是新鮮了許多,不過各種菜都有辣味,而且這辣和其它地方不一樣,那可是真的叫辣呀,人們形容愛吃辣的人,有三種“一是不怕辣,二是辣不怕,三是怕(它)不辣。”大概這裡的人就是屬於第三種人吧。

到了這一會兒,李振華的魚也吃了,他的那一首詞也想了起來:

才飲長江水,又食武昌魚。萬里長江橫渡,極目楚天舒。不管風吹浪打,勝似閒庭信步,今日得寬餘,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

風檣動,龜蛇靜,起宏圖。一橋飛架南北,天塹變通途。更立西江石壁,截斷巫山**,高峽出平湖。神女應無恙,當驚世界殊。

第710章 傾銷第924章 最好的解決辦法第1104章 伏龍芝第962章 籌建猶太復國軍第632章 冰火兩重天第1042章 空中打擊(二)第782章 小毛奇高興而歸第513章 變化第1189章 阿道夫?希特勒第197章 感動和被感動着第1017章 馮?裡奇特霍芬揚威第331章 最偉大的女性第119章 誰幹的好誰就是縣長第680章 怎麼就不像他爹呀?第313章 出口軍艦和潛水艇第377章 建設東北重工業基地第375章 中德膠澳租借條約第338章 打仗也是一門學問第934章 一戰的導火索第195章 居然沒爭吵第396章 弒君者,沒有好下場第275章 藏兵第697章 俄羅斯的擴張之路第990章 熱鬧的夏天第675章 談判桌上下(二)第657章 微妙的感情第945章 父子論戰第32章 奔襲海防港第1132章 準備出訪俄羅斯第510章 羅斯柴爾德家族第1320章 切斷德軍的後勤線第803章歡迎儀式第1049章 堅守陣地第1231章 建立獨裁政權第515章 信譽的價值第1247章 海上猛虎鬥惡狼第二章 怒火第506章 拼命三朗第987章 絞肉機(二)第1215章 醜態百出的答謝宴會第1231章 建立獨裁政權第1044章 美軍要動手了第25章 開始掙錢了第706章 我們的福氣第492章 山地團第1253章 紅娘第382章 德國人又來了第341章 光緒也硬起來了第586章 俄軍的進攻開始了(二)第465章 興安省和東方省第1183章 列寧去世了第500章 羣毆(二)第1141章 計劃經濟體系第399章 混戰第1132章 準備出訪俄羅斯第1251章 一人得道 雞犬升天第119章 誰幹的好誰就是縣長第278 解決英軍第146章 鼓舞第131章 初見盛宣懷第1163章 外出視察第313章 出口軍艦和潛水艇第790章人工增雨第647章 震驚第527章 規劃新庫倫第623章 夜戰俄軍第266章 朝鮮國王的“禮物”第1315章 狠抓訓練第471章 進軍恰克第471章 進軍恰克第1067章 甩袖子回家第805章病情就一定服從政治嗎第539章 嚴復第502章 二次衝突第1180章 女光棍第605章 米舒欽柯的騎兵軍第743章 蘇珊要走第335章 飛過嘉峪關第315章 政治走向第425章 蒙古問題(三)第1020章 送別(二)第761章 永遠的提爾皮茨第350章 紮緊口袋第1052章 活捉敵師長第1167章 雷厲風行的調查組第474章 佔領恰克第196章 三頂世界第一第322章 哥薩克騎兵第819章 直升機之父(二)第826章樣調查事實第38章 把媒人給糊弄走了第1115章 救人第668章 走訪第1312章 志願軍的特別支隊第1278章 保護“紅色拿破倫”第236章 北洋之狗馮國璋第1144章 建立在女人肚皮上的崛起第680章 怎麼就不像他爹呀?第1143章 日本人又不老實了第433章 和孩子們到旅順去
第710章 傾銷第924章 最好的解決辦法第1104章 伏龍芝第962章 籌建猶太復國軍第632章 冰火兩重天第1042章 空中打擊(二)第782章 小毛奇高興而歸第513章 變化第1189章 阿道夫?希特勒第197章 感動和被感動着第1017章 馮?裡奇特霍芬揚威第331章 最偉大的女性第119章 誰幹的好誰就是縣長第680章 怎麼就不像他爹呀?第313章 出口軍艦和潛水艇第377章 建設東北重工業基地第375章 中德膠澳租借條約第338章 打仗也是一門學問第934章 一戰的導火索第195章 居然沒爭吵第396章 弒君者,沒有好下場第275章 藏兵第697章 俄羅斯的擴張之路第990章 熱鬧的夏天第675章 談判桌上下(二)第657章 微妙的感情第945章 父子論戰第32章 奔襲海防港第1132章 準備出訪俄羅斯第510章 羅斯柴爾德家族第1320章 切斷德軍的後勤線第803章歡迎儀式第1049章 堅守陣地第1231章 建立獨裁政權第515章 信譽的價值第1247章 海上猛虎鬥惡狼第二章 怒火第506章 拼命三朗第987章 絞肉機(二)第1215章 醜態百出的答謝宴會第1231章 建立獨裁政權第1044章 美軍要動手了第25章 開始掙錢了第706章 我們的福氣第492章 山地團第1253章 紅娘第382章 德國人又來了第341章 光緒也硬起來了第586章 俄軍的進攻開始了(二)第465章 興安省和東方省第1183章 列寧去世了第500章 羣毆(二)第1141章 計劃經濟體系第399章 混戰第1132章 準備出訪俄羅斯第1251章 一人得道 雞犬升天第119章 誰幹的好誰就是縣長第278 解決英軍第146章 鼓舞第131章 初見盛宣懷第1163章 外出視察第313章 出口軍艦和潛水艇第790章人工增雨第647章 震驚第527章 規劃新庫倫第623章 夜戰俄軍第266章 朝鮮國王的“禮物”第1315章 狠抓訓練第471章 進軍恰克第471章 進軍恰克第1067章 甩袖子回家第805章病情就一定服從政治嗎第539章 嚴復第502章 二次衝突第1180章 女光棍第605章 米舒欽柯的騎兵軍第743章 蘇珊要走第335章 飛過嘉峪關第315章 政治走向第425章 蒙古問題(三)第1020章 送別(二)第761章 永遠的提爾皮茨第350章 紮緊口袋第1052章 活捉敵師長第1167章 雷厲風行的調查組第474章 佔領恰克第196章 三頂世界第一第322章 哥薩克騎兵第819章 直升機之父(二)第826章樣調查事實第38章 把媒人給糊弄走了第1115章 救人第668章 走訪第1312章 志願軍的特別支隊第1278章 保護“紅色拿破倫”第236章 北洋之狗馮國璋第1144章 建立在女人肚皮上的崛起第680章 怎麼就不像他爹呀?第1143章 日本人又不老實了第433章 和孩子們到旅順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