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5章 中德膠澳租借條約

正文】

------------

第三天王欣出發了,她要從上海走海路去bō斯,需要辦的商品,已經提前用電報通知了在上海的盛宣懷,盛宣懷馬上回電報,要求他們再考慮一下去bō斯的人選問題,就不能派別人去嗎爲什麼要派王欣去呢?

馮國璋只好是用電話給他解釋了半天。

十天以後,一支貨船隊從上海出發了,王欣踏上了前去bō斯的漫長路程,李振華沒有到上海去送行,只是在王欣出發前給她打了一個電話,讓她各方面自己注意,和她再一次的約定,兩年內一定會去看望她們,但是後面事情的發展,卻讓他沒有去成,但是兩位夫人卻是回到中國來看他來了。

此時北京情報處給李振華搞了一箇中、德談判的副本,讓李振華看一下,如有特別提醒的是不能隨便讓那個翁師父簽約的,副本的內容是這樣的:

翁同和代表清政fǔ,與德國駐華公使海靖協商中、德《膠澳租界條約》。

條約包括膠澳租界、鐵路礦務及山東全省辦事之法三端,共10款,主要內容有:(1)膠州灣及灣內各島租與德國,爲期99年。租期內膠州灣歸德國管轄,德國得以制定章程約束它國(包括中國)之來往船隻。

(2)膠州灣沿岸cháo平100裡內,劃爲中立地區,德國官兵有權自由通行,清政fǔ在該區域內‘派駐兵營、籌辦兵法‘,須先與德國會商辦理。如德國須整頓水道等事,中國不得阻攔。

(3)中國允許德國在山東築鐵路兩條,一條由膠澳經濰縣、青州、博山、淄川、鄒平等處通往濟南,一條由膠澳往沂州經萊蕪縣至濟南。德國並有權開採鐵路沿線30裡內礦產。

(4)山東省內任何工程須用外國人員、資本、器材時,首先應與德國商辦。

通過簽訂中德《膠澳租界條約》,山東全省成了德國的勢力範圍。但德國並不以此爲滿足,它是要以山東爲基地,繼續擴張勢力,直到把黃河中下游都作爲它的勢力範圍。中德《膠澳租界條約》又是瓜分風cháo期間外國通過武力強佔中國港口、割佔租借地的第一個不平等條約。德國以租借名義,強索海港,駐紮軍隊,實行赤luoluǒ的殖民統治,爲別的列強開創了一個惡劣的先例,使別的列強也想對中國採取同樣的手段。

出了正月以後,東北的雪也開始化了,李振華開始了他的大規模的經濟建設,以前在防城的建設,那是圖個天高皇帝遠,爲了讓別人管不着,但是現在自己的勢力範圍逐漸擴大,清政fǔ也對自己無能爲力了,現在東北這裡的礦產資源非常豐富,有利於自己的大規模建設,那自己也就賴在這裡不走了。

他知道當年的新中國,就是在東北的這塊土地上建立起了自己的第一個重工業基地,這裡的煤炭、鋼鐵、石油、糧食等資源是相當豐富的,以後有了鐵路,再加上港口,那jiāo通也是十分便利的,自己爲什麼不好好地利用呢,東南沿海是很發達的地方,但是面對各國列強的虎視眈眈,自己不能不防啊。

要是外國列強把軍艦開到上海,用艦炮向上海來上幾炮那損失可就大了,自己在那裡別說沒有軍隊,就是有也是防不勝防的,可在這裡就好多了,守住了旅順港口,海上就沒事了,北面從陸地上對付俄軍自己是早就有了對策,根本就不怕他們,因此東北是一定要很好地建設的。

這裡現在最大的問題就是人太少了,要讓更多的山東、河北、河南的老百姓遷徙到這裡來。讓他們拉家帶口的來,同時那些日本出口的小姑娘也收容了,給那些俄國大兵,一想到這兒他自己也笑了,這是不是有點太不人道了,仔細一想也沒什麼不人道的,生存和繁衍後代這是生物的基本法則,沒有違背這兩條,也就談不上什麼人道不人道了。

現在用於建設的人不少,一是還有那兩萬多參戰的清軍,二是幾萬人的俄軍戰俘,這些人就先用來建設鐵路吧。現在急於要修建的鐵路是從關內到奉天,二是從奉天經鞍山到旅順港口,再有就是撫順煤礦到奉天。原來東北的幾位將軍對鐵路建設,也不是完全不感興趣,只不過他們的動作不大,他們對於鐵路的走向也基本上都勘測完畢,土方工程也已經搞了一部分,現在就是要對這些工程繼續進行。

那些清軍也樂得參加鐵路建設,一邊拿着晌銀,一邊工地上上還要給補助一些銀子,同時他們又不用去打仗,何樂而不爲呢。另外還給他們發了工作服,他們覺得比穿着那些長袍要好多了,他們的熱情很高,他們決心要在三月份完成由山海關到奉天的路基工程,然後轉到奉天到旅順港口的鐵路建設中去。

這一天北京的情報處又來了電報,他們說翁師父已經和德國人簽約了,他們把《中德膠澳租借條約》的文本給了李振華。

條約原文如下:

一**八年三月六日,光緒二十四年二月十四日,北京。

山東曹州府教案現已商結,中國另外酬德國前經相助之誼,故大清國國家、大德國國家,彼此願將兩國睦誼益增篤實,兩國商民貿易使之格外聯絡,是以和衷商定專條,開列於左:(原來中國的文字是豎排,從右向左書寫)

第一端膠澳租界

第一款大清國大皇帝yù將中、德兩國邦jiāo聯絡,並增武備威勢,允許離膠澳海面cháo平周遍一百里內(系中國裡),準德國官兵無論何時過調,惟自主之權,仍全歸中國。如有中國飭令設法等事,先應與德國商定,如德國須整頓水道等事,中國不得攔阻。該地中派駐兵營,籌辦兵法,仍歸中國,先與德國會商辦理。

第二款大德國大皇帝願本國如他國,在中國海岸有地可修造、排備船隻,存棧料物、用件整齊各等之工,因此甚爲合宜,大清國大皇帝已允將膠澳之口,南北兩面,租與德國,先以九十九年爲限。德國於所租之地應蓋炮臺等事,以保地棧各項、護衛澳口。

第三款德國所租之地,租期未完,中國不得治理,均歸德國管轄,以免兩國爭端。茲將所租各段之地開列於後:

一、膠澳之口北面所有連旱地之島,其東北以一線自陰島東北角起至勞山灣爲限;

二、膠澳之口南面所有連旱地之島,其西南以一線自離齊伯山島西南偏南之灣西南首起,往笛羅山島爲限;

三、齊伯山、陰島兩處;

四、膠澳之內全海面至現在cháo平之地;

五、膠澳之前防護海面所用羣島,如笛羅山、炸連等嶼。至德國租地及膠澳周遍一百中國裡界址,將來兩國派員查照地情,詳細定明。在膠澳中國兵、商各船與德國相jiāo之國各船,德國擬一律優待;因膠澳內海面均歸德國管轄,德國國家無論何時,可以定妥章程,約束他國往來各船;此章程,即中國之船,亦應一體照辦,另外決無攔阻之事。

第四款膠澳外各島及險灘,德國應設立浮樁等號,各國船均應納費,中國船亦應納費,爲修整口岸各工程之用;其餘各費,中國船均無庸納。

第五款嗣後如德國租期未滿之前,自願將膠澳歸還中國,德國所有在膠澳費項,中國應許賠還,另將較此相宜之處,讓與德國。德國向中國所租之地,德國應許永遠不轉租與別國。租地界內華民,如能安分並不犯法,仍可隨意居住,德國自應一體保護;倘德國需用地土,應給地主地價。並中國原有稅卡設立在德國租地之外惟所商定一百里地之內,此事德國即擬將納稅之界及納稅各章程,與中國另外商定,無損於中國之法辦結。

第二端鐵路、礦務等事

第一款中國國家允准德國在山東蓋造鐵路二道:其一由膠澳經過濰縣、青州、博山、淄川、鄒平等處往濟南及山東界;其二由膠澳往沂州及由此處經過萊蕪縣至濟南府。其由濟南府往山東界之一道,應俟鐵路造至濟南府後,始可開造,以便再商與中國自辦幹路相接。此後段鐵路經過之處,應於另立詳細章程內定明。

第二款蓋造以上各鐵路,設立德商、華商公司,或設立一處,或設立數處,德商、華商各自集股,各派妥員領辦。

第三款一切辦法,兩國迅速另訂合同,中、德兩國自行商定此事;惟所立德商、華商公司,造辦以上鐵路,中國國家理應優待,較諸在中國他處之華洋商務公司辦理各事所得利益,不使向隅。查此款專爲治理商務起,並無他意,蓋造以上鐵路,決不佔山東地土。

第四款於所開各道鐵路附近之處相距三裡內,如膠濟北路在濰縣、博山縣等處,膠沂濟南路在沂州府、萊蕪縣等處,允准德商開挖煤斤等項及須辦工程各事,亦可德商、華商合股開採,其礦務章程,亦應另行妥議。德國商人及工程人,中國國家亦應按照修蓋鐵路一節所云,一律優待,較諸在中國他處之華洋商務公司辦理各事所得利益,不使向隅。查此款亦系專爲治理商務起見,並無他意。

第三端山東全省辦事之法

在山東省內如有開辦各項事務,商定向外國招集幫助爲理,或用外國人,或用外國資本,或用外國料物,中國應許先問該德國商人等願否承辦工程,售賣料物。如德商不願承辦此項工程及售賣料物,中國可任憑自便另辦,以昭公允。

以上各條,由兩國大皇帝批准,中國批准之約到德國柏林之後,德國批准之約jiāo給中國駐德國大臣收領,作爲互換之據。

此專條應繕四份,華文、德文各二,由兩國大臣畫押蓋印,各執華、德文一份,以昭信守。

大清光緒二十四年二月十四日

大德一千八百九十八年三月初六日

總理各國事務大臣、軍機大臣、協辦大學士戶部尚書翁;

大德欽差駐紮中華便宜行事大臣海。

看着這樣的一份賣國的條約,李振華冷哼一聲,這就是翁師父多方爭取的結果嗎?按此條約,那就是把膠澳地區(青島)給了德國人了,後來德國人先後在這裡投入了五千多萬馬克的資金,他們的已經完全把這裡當成他們自己的國土來進行建設了。

駐北京情報處隨後來的電報又說了,當全國人民知道了條約的內容以後,人們無論是洋務派,還是保守派,他們全都在大罵翁同和賣國,那些所謂的“清流派”們。原都以翁同和爲北派的領袖,但現在都以他爲恥了,他們把原來翁同和給他們寫的字、畫、對聯等,全都付之一炬,還有些人跑到翁同和的府上,向他的院子裡扔石頭,堵着他的大mén口,大罵翁同和。

李振華覺得人們這樣作大可不必,翁同和有天大的膽子,他也不敢籤這樣的條約的,那一定要有太后和皇上的恩准才行的,要是沒有太后和皇上的同意,他根本就不能簽字的,這事雖然是想給翁同和一個教訓,但是李振華沒想到這個教訓會有如此之大。

馮國璋和徐世昌也有同樣地的看法,這一次這個翁同和可是給太后和皇上背了黑鍋了,這一次翁同和可是把李鴻章的“黑鍋”專業戶的專利給搶走了,不過老百姓們的是非觀念可是非常的分明的,對於翁同和是恨,但是對於自己,那些平頭老百姓卻敬愛有加了。

近年來由於李振華所作的關於大興工業和教育的作法,讓很多的人對於政治實事有了新的認識,這也算是“開啓民智”吧,人們紛紛在報紙上對國家的政策進行批判,一些年輕有爲的士子和官員也加入了進來。

徐世昌對李振華說道:“這些人的言論,可是要觸及清政fǔ的病根了,nòng不好要出變故的。”

李振華見到報紙上已經出現了更多要求“維新變法”的呼聲了,他說道:“這下子朝庭裡就要luàn了,不過也好,‘大luàn才能大治’的。”冷不防冒出了一句後世人們都知道的偉人的話來。

第1040章 我們不當觀衆了第909章 揹負式炮塔第65章 太后的心思第1142章 不能胳膊肘兒往外扭第223章 日軍的茅頭指向威海第809章排名次第1223章 美國人的股票夢破滅了第1027章 黑吃黑第1125章 解決戰俘問題第1130章 加大經濟建設的投入第263章 整編新軍第291章 伊犁新城第1005章 突襲英軍的飛機場第397章 通州的駐軍第678章 瘋狂的聶青第949章 熱烈歡迎功勳艦隊第60章 詹天佑(二)第1222章 美國的股市瘋了第10章 游擊戰(二)第1061章 入城式第488章 防空部隊第892章 閱艦式第976章 敵人還是朋友第671章 聰明的女人第811章激戰馬拉松第99章 被蛇咬了第830章依然危險第1008章 委以重任第703章 包裝公司第196章 三頂世界第一第802章各國政要聚北京第598章 皇權第1192章 日本向何處去第81章 組建新政府第37章 如此招待欽差大臣(二)第779章 少掙不如多掙第1059章 停戰建議第二章 怒火第220章 佔領對馬和硫球第1255章 期待第371章 唐廷樞的後人第551章 西方的“啃手禮”第353章 高級戰俘第229章 聚殲(二)第653章 海軍航空兵的戰鬥第195章 居然沒爭吵第653章 海軍航空兵的戰鬥第15章 小主人原來是個女的第64章 抗法英雄馮子材(二)第362章 俄軍進了口袋第753章 電報密碼第763章 在長江上修建大橋第225章 強悍的衛隊第450章 波斯的攝政王來了第436章 新型護衛艦第367章 受降儀式第967章 達達尼爾海峽第397章 通州的駐軍第736章 農民問題第1064章 導遊第464章 速射炮換髮動機第109章 向東營進發第293章 夜襲俄軍第725章 我要跳下去第1142章 不能胳膊肘兒往外扭第321章 阿芙娜?艾比爾第161章 絲商旅遊團第608章 爭奪火車站第658章 會見羅斯柴爾德第1271章 空戰第1273章 對未來女王的承諾第1034章 “海鷹號”的麻煩(二)第27章 先收拾法軍的炮兵第七章 首戰清軍(二)第1228章 取消金本位制第261章 中方談判代表第1270章 不平凡的人,會作出一些不平凡的事情來的第893章 英國的情報網第159章 “遊艇”推介會第948章 向英國人挑戰第1088章 救援(四)第116章 夫妻平等第1146章 蘇俄的形勢第682章 新工人第340章 盯住袁世凱第288章 龐大的後勤隊伍第1171章 到底是多少米第34章 率領軍艦回家第794章她這不是倒貼嗎第91章 青天大老爺第95章 發行銀元第1119章 防禦戰第414章 皇室企業第1122章 空軍上陣第901章 一戰的前奏曲第865章 天塹變通途第828章智取秘信第492章 山地團第178章 威海大練兵第1272章 輸血
第1040章 我們不當觀衆了第909章 揹負式炮塔第65章 太后的心思第1142章 不能胳膊肘兒往外扭第223章 日軍的茅頭指向威海第809章排名次第1223章 美國人的股票夢破滅了第1027章 黑吃黑第1125章 解決戰俘問題第1130章 加大經濟建設的投入第263章 整編新軍第291章 伊犁新城第1005章 突襲英軍的飛機場第397章 通州的駐軍第678章 瘋狂的聶青第949章 熱烈歡迎功勳艦隊第60章 詹天佑(二)第1222章 美國的股市瘋了第10章 游擊戰(二)第1061章 入城式第488章 防空部隊第892章 閱艦式第976章 敵人還是朋友第671章 聰明的女人第811章激戰馬拉松第99章 被蛇咬了第830章依然危險第1008章 委以重任第703章 包裝公司第196章 三頂世界第一第802章各國政要聚北京第598章 皇權第1192章 日本向何處去第81章 組建新政府第37章 如此招待欽差大臣(二)第779章 少掙不如多掙第1059章 停戰建議第二章 怒火第220章 佔領對馬和硫球第1255章 期待第371章 唐廷樞的後人第551章 西方的“啃手禮”第353章 高級戰俘第229章 聚殲(二)第653章 海軍航空兵的戰鬥第195章 居然沒爭吵第653章 海軍航空兵的戰鬥第15章 小主人原來是個女的第64章 抗法英雄馮子材(二)第362章 俄軍進了口袋第753章 電報密碼第763章 在長江上修建大橋第225章 強悍的衛隊第450章 波斯的攝政王來了第436章 新型護衛艦第367章 受降儀式第967章 達達尼爾海峽第397章 通州的駐軍第736章 農民問題第1064章 導遊第464章 速射炮換髮動機第109章 向東營進發第293章 夜襲俄軍第725章 我要跳下去第1142章 不能胳膊肘兒往外扭第321章 阿芙娜?艾比爾第161章 絲商旅遊團第608章 爭奪火車站第658章 會見羅斯柴爾德第1271章 空戰第1273章 對未來女王的承諾第1034章 “海鷹號”的麻煩(二)第27章 先收拾法軍的炮兵第七章 首戰清軍(二)第1228章 取消金本位制第261章 中方談判代表第1270章 不平凡的人,會作出一些不平凡的事情來的第893章 英國的情報網第159章 “遊艇”推介會第948章 向英國人挑戰第1088章 救援(四)第116章 夫妻平等第1146章 蘇俄的形勢第682章 新工人第340章 盯住袁世凱第288章 龐大的後勤隊伍第1171章 到底是多少米第34章 率領軍艦回家第794章她這不是倒貼嗎第91章 青天大老爺第95章 發行銀元第1119章 防禦戰第414章 皇室企業第1122章 空軍上陣第901章 一戰的前奏曲第865章 天塹變通途第828章智取秘信第492章 山地團第178章 威海大練兵第1272章 輸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