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四章 貨幣與稅收

得到歐陽朔的認可,孟致達開始闡述自己的貨幣計劃。(

.

.)

最重要的,就是在四海錢莊總部下設印鈔局,專門負責紙幣的印刷。

四海錢莊計劃發行的紙幣,包括10金幣20金幣50金幣以及100金幣四種面額,既沒有銅幣銀幣,也沒有10金幣以下的面額。

按照孟致達的設想,紙幣被定位爲高端幣種,主要用於大宗商品交易。至於老百姓的日常消費,還是以銅幣銀幣以及金幣三種硬幣爲主。

需要歐陽朔做的,就是購買到《造紙術技術手冊》《印刷術技術手冊》造紙作坊建築圖紙以及印刷作坊建築圖紙。

剛好映柚要跟崔氏商會商討在山海縣開設分會的事情,歐陽朔乾脆將採購事宜,全權委託映柚辦理。同時吩咐映柚,最好能夠通過崔氏商會,在大理招募到一批熟練的工匠。

藉此機會,映柚提出關於領地財政和稅收的相關改革意見,道:“隨着領地經濟順利度過孵化期,開始走向繁榮,私有化時期制定的稅率,已經有些不合時宜。財政署認爲,調高稅率的時機已經成熟。”

歐陽朔默然,當初他制定三十稅一的稅率,目的就是爲了鼓勵手工業和商業的發展,順利孵化出私營經濟。

事實證明,歐陽朔當初的決策是正確的。在低稅率以及四海錢莊低息貸款的助推下,山海縣的私營經濟蓬勃發展,領地稅收收入連連增長。

世易時移,正如映柚所說,既然初衷已經達到,那麼將稅率調整到一個正常的水平,就勢在必行。否則的話,領地經濟空前繁榮,領地財政卻沒有從中受益。而領地提高稅收,增加財政收入,並不是爲了斂財,而是爲了能夠將財政收入更好地投入到公共服務和基礎設施建設上去。

“財政署以爲,將稅率調整到什麼水平合適?”歐陽朔問道。

“二十稅一。”

“二十稅一?這是財政署的最終意見?”

“不,其實最合適的稅率應該是十五稅一,只是......”映柚有些遲疑。

“只是什麼?”

“財政署擔心稅率一下子調整太大,容易引起百姓不滿。”

歐陽朔搖搖頭,道:“稅率是領地大政方針,不可朝令夕改,必須維持其穩定性。既然要調整,就要一步調整到位。些許壓力,該克服的就得克服。”

“明白。”有歐陽朔表態支持,映柚推行起來就更有底氣,接着說道:“除了稅收,還有附屬領地財政收入上繳的問題。財政署的意見是,附屬領地的稅收收入要上繳七成至侯府,再由侯府統一調配。”

歐陽朔皺眉,財權並不是獨立的個體,必須和事權相統一。

“這樣,財政署再諮詢一下經濟顧問的意見,制定一份詳細的財稅改革方案,領地晉級之後,再商討實施。”歐陽朔擱置了財政署的提議。

“好吧!”映柚有些泄氣地說道。

**

接下來幾天,山海縣圍繞晉級任務,徹底忙碌起來。

最先有進展的,是任務2【商會入駐】。經山海縣和崔氏商會雙方洽商,同意崔氏商會在山海縣設立分會,就地收購山海縣的商品,北海縣的海鮮和食鹽泅水縣的茶葉和藥材友誼縣的毛皮永業縣的木材固山縣的山貨等等,都在崔氏商會的收購範圍。

於此同時,崔氏商會還在山海縣開設商鋪,販賣山海縣稀缺的商品,比如文房用具瓷器香料玉石擺件刺繡等等。

商會的設立,既促進領地商品的外銷,又豐富領地的商品來源,進一步完善領地商品結構,刺激領地經濟,可謂是一舉兩得。

除此之外,崔氏錢莊也被引入到山海縣,跟四海錢莊同臺競技。如果說四海錢莊的貸款大部分是帶有扶持性質的話,那麼崔氏錢莊就是純粹的投資。

無論是城外的燒陶廠,還是魯廣智的木牛流馬加工作坊,甚至是天風縣的西拉湖養珠基地,都成爲崔氏錢莊的投資對象。

這些被投資的作坊,都將迎來又一次的發展機遇。

對這些外來投資,歐陽朔的態度就是一個,來者不拒。當然,三花酒廠桑園茶園等由財政署產業司控制的產業,被列入不可投資對象。

下一步,歐陽朔計劃將由物資儲備署控制的伐木場和採石場下放,列入民間投資範圍,物資儲備署只保留銅礦鐵礦以及金礦這樣的戰略資源。

所有的這一切,都是爲了進一步盤活領地經濟。

崔氏商會帶來的不僅有商品和資金,還有大量的工匠和手藝人。在北區商業街,崔氏商會建起一座氣勢恢宏的酒樓——山海苑。

山海苑集餐飲住宿休閒娛樂於一體,十幾位大廚帶來各地美食;聘請的戲班,天天都有演出,雜技變臉歌舞,無所不包。

怪不得三顧酒樓的股東之一,小財迷青兒直呼:狼來了!!!

對這樣的競爭,歐陽朔自然是兩不相幫,三顧酒樓能不能在山海苑這樣強勁的競爭對手面前生存下來,就顧三孃的本事了。

商會的入駐,爲山海縣的經濟,注入一汪活水,歐陽朔自然是樂見其成。

任務3【文化盛會】,行政署也有了眉目。

范仲淹和文教司長徐叔達的意見,是舉辦一場盛大的媽祖廟會。元宵節時,歐陽朔曾有過舉辦廟會的想法,因爲條件所限,最後只能改爲元宵燈會。

世易時移,現在的山海縣,自然不是當初的山海鎮可比,已經具備舉辦一場盛會的條件,再加上崔氏商會的入駐,更是補齊山海縣的短板。

任務中明確要求,舉辦的盛會要有一定的影響力。

既然要有影響力,來參加媽祖廟會的,就不能僅限於山海縣領民,必須得有外面的人蔘與才行。

歐陽朔首先想到的,是山海盟的諸位盟友。可是轉念一想,又覺得不妥。一則他們都是玩家,二則基數太少,稱不上有什麼影響力。

最後,還是徐叔達有辦法,他提議將媽祖廟神像現身山海縣的事蹟,在泉州散播開來,以此吸引泉州的士紳商人平民百姓來山海縣參加媽祖廟會。

歐陽朔一拍腦袋,懊惱自己的愚鈍。

可不是嘛,現實中福建可是媽祖文化的發源地,如果泉州的原住民知道媽祖神像在山海縣現身,那還不興奮狂熱,定會不顧一切地來此參拜。

說做就做,歐陽朔當即通知山海縣駐泉州辦事處,着手辦理此事。

爲了達到更好的宣傳效果,徐叔達還將媽祖廟的事蹟,潤色一番,寫就一篇洋洋灑灑的華美文章,讓辦事處張貼到駐地門前。

媽祖在福建人心目中,佔據太重要的地位。消息一出,立即引發一陣狂潮。起初,他們還不相信,等到有人傳送到山海縣,實地考察一番之後,見識到媽祖神像隱隱散發的神光,無不頂禮膜拜。

至此,媽祖神蹟現身山海縣的消息,一下子就在泉州散播開來。往來山海縣和泉州的士紳商人平民百姓,絡繹不絕。

一些信仰堅定的信徒,更是當即舉家遷至山海縣定居。

事情的發展,超乎歐陽朔的預料。爲了安置這些信衆,歐陽朔不得不將山海縣的部分人口,遷到永業縣和廣水縣安置,以騰出人口限額。

一些性子急的信徒,等不到山海縣騰出人口,乾脆選擇在泅水縣友誼縣以及北海縣定居,既解決了生計問題,又可以就近參拜媽祖神像。

其中,又以北海縣吸納的信衆最多。因爲這些信衆當中,很大一部分都是漁民,得知北海縣這麼一個地方,還不欣喜若狂。

不說信仰問題,泉州海域,因爲漁民衆多,再加上過度捕撈,漁民之間的競爭壓力大,哪裡比得上北海灣這樣還未得到開發的處女地。

此後的每一天,都有上千的原住民,選擇在山海縣定居,山海縣根本無力支付如此龐大的傳送費用,只能由原住民自己掏腰包。即便如此,也不能阻止原住民信仰媽祖的決心和熱情,即便是自掏腰包,也是甘之如飴。

發展到後來,更是有整個漁村整體遷到北海縣的情況。

北海縣令顧修文自然是欣喜若狂,一掃此前被泅水縣趕超的陰霾,全力發動北海縣各司署,務必將遷來的原住民安置妥當。

據事後統計,僅遷徙到北海縣的泉州原住民,就達到一萬餘人。這些原住民可不像流民那樣身無分文,都頗有家資,拖家帶口。

北海縣,迎來又一次發展機遇。

除了北海縣,友誼縣和泅水縣也有五六千移民遷入。至於山海縣,更是佔據大頭,移民數量直接突破兩萬,還在不停地增長。

同時也就意味着有兩萬餘人口,被安置到永夜廣水二縣,兩座縣城的人口紛紛突破兩萬大關,晉升爲二級縣城。

四萬移民,對山海縣而言數目龐大,但是對泉州而言,不過九牛一毛。(未完待續。)

第四百七十三章 肇慶之戰結束第五百九十四章 漢武帝出世第四百三十五章 典牧署第三十四章 三級村落第五百六十六章 如期而至的拍賣會第六百四十章 異國風情第二百五十五章 縱論戰役第一千零八十八章 攻陷山海關第一千兩百二十五章 大夏皇朝第二百六十章 兵不血刃第八百九十九章 前線失利,後院起火第七百二十七章 新聞發佈會第六百二十九章 誓死相隨第一百五十一章 流寇攻城 上第四百九十九章 魏章戰死第二百五十三章 基地第一千兩百六十章 誰比誰更瘋狂第一千三百零五章 要抱就抱金大腿第三百四十章 人生如戲全靠演技第一千一百九十一章 最不怕的就是要挾第六百九十八章 生擒魯肅第九百一十六章 他們來了!第六百一十四章 軍中大比武第二百三十七章 絕處逢生第一千三百二十一章 黃金戰爭第六百七十五章 艾維克堡第七章 市場和狗第九百三十六章 兄妹對話第一千零六十九章 暹羅歸附第七百六十五章 裝備研發中心第一百九十三章 野火行動 中第五百五十八章 蓋亞的年終獎第八百一十五章 老兄,對不住了第一千兩百八十七章 暴力機構第五百八十九章 千里追蹤霍去病第一百七十三章 破綻第一千兩百一十章 非洲戰區第七百六十五章 裝備研發中心第四百三十六章 諸子齊聚第二百九十二章 郡縣制第一章 重生第七百三十九章 盟軍折翼第一千一百二十章 我們是一路人?第一百八十六章 聚首 上第七百七十八章 資料片:武林風雲第五百五十六章 張儀論連橫第七百八十一章 全球拍賣會 上第八百零三章 統領會議第二百二十二章 狼狽爲奸第一百二十一章 會盟第三百零七章 誰是幕後黑手第八百八十四章 開闢新的航路第六百六十七章 帝國餘輝第七百七十四章 馬騰戰死第七百四十八章 舞傾城第七百九十二章 赦免我?可笑!第五百九十三章 收服霍去病第一千一百七十一章 決鬥第一千一百四十九章 恐怖的獸潮第一百四十八章 轉機第五百八十一章 下三濫第一百一十七章 相疑第一千零七十四章 明可亡,國不可滅第一千一百五十一章 損失慘重第六百零八章 擠兌風波第八百零四章 攘外必先安內第九百三十二章 裁軍第三百零八章 黑馬第八百三十六章 集團軍滿編第八百三十九章 地底探險第四百五十八章 親征第六百一十一章 降職留用第一千三百四十八章 白銀掉色第一千零一十九章 河內告急第六百一十四章 軍中大比武第一百八十九章 西南大學堂第九百三十章 楊廣的請求第一百六十一章 城隍廟 1100訂閱第一千三百零六章 全球霸主初顯威第二百六十八章 天降神兵第二百七十八章 勝利在望第七百五十七章 桂林郡守第四百四十章 宋家的出路第三百三十八章 釜底抽薪第九百四十一章 血戰龍驤第一千一百七十章 對賭 二合一第七百二十三章 西涼馬超第三百零一章 西部大開發戰略第一千三百四十章 捨我其誰第一千一百一十三章 又起波瀾第三百二十一章 神祗第七百五十九章 貿易保護主義第四十九章 田文鏡第一千零七十六章 羞辱第一千兩百零七章 救星還是煞星第四百四十二章 目標天霜縣第八百八十三章 關門打狗第九百一十一章 索要宇文凱第六百四十二章 迪達之死第一千兩百七十五章 屯墾戍邊
第四百七十三章 肇慶之戰結束第五百九十四章 漢武帝出世第四百三十五章 典牧署第三十四章 三級村落第五百六十六章 如期而至的拍賣會第六百四十章 異國風情第二百五十五章 縱論戰役第一千零八十八章 攻陷山海關第一千兩百二十五章 大夏皇朝第二百六十章 兵不血刃第八百九十九章 前線失利,後院起火第七百二十七章 新聞發佈會第六百二十九章 誓死相隨第一百五十一章 流寇攻城 上第四百九十九章 魏章戰死第二百五十三章 基地第一千兩百六十章 誰比誰更瘋狂第一千三百零五章 要抱就抱金大腿第三百四十章 人生如戲全靠演技第一千一百九十一章 最不怕的就是要挾第六百九十八章 生擒魯肅第九百一十六章 他們來了!第六百一十四章 軍中大比武第二百三十七章 絕處逢生第一千三百二十一章 黃金戰爭第六百七十五章 艾維克堡第七章 市場和狗第九百三十六章 兄妹對話第一千零六十九章 暹羅歸附第七百六十五章 裝備研發中心第一百九十三章 野火行動 中第五百五十八章 蓋亞的年終獎第八百一十五章 老兄,對不住了第一千兩百八十七章 暴力機構第五百八十九章 千里追蹤霍去病第一百七十三章 破綻第一千兩百一十章 非洲戰區第七百六十五章 裝備研發中心第四百三十六章 諸子齊聚第二百九十二章 郡縣制第一章 重生第七百三十九章 盟軍折翼第一千一百二十章 我們是一路人?第一百八十六章 聚首 上第七百七十八章 資料片:武林風雲第五百五十六章 張儀論連橫第七百八十一章 全球拍賣會 上第八百零三章 統領會議第二百二十二章 狼狽爲奸第一百二十一章 會盟第三百零七章 誰是幕後黑手第八百八十四章 開闢新的航路第六百六十七章 帝國餘輝第七百七十四章 馬騰戰死第七百四十八章 舞傾城第七百九十二章 赦免我?可笑!第五百九十三章 收服霍去病第一千一百七十一章 決鬥第一千一百四十九章 恐怖的獸潮第一百四十八章 轉機第五百八十一章 下三濫第一百一十七章 相疑第一千零七十四章 明可亡,國不可滅第一千一百五十一章 損失慘重第六百零八章 擠兌風波第八百零四章 攘外必先安內第九百三十二章 裁軍第三百零八章 黑馬第八百三十六章 集團軍滿編第八百三十九章 地底探險第四百五十八章 親征第六百一十一章 降職留用第一千三百四十八章 白銀掉色第一千零一十九章 河內告急第六百一十四章 軍中大比武第一百八十九章 西南大學堂第九百三十章 楊廣的請求第一百六十一章 城隍廟 1100訂閱第一千三百零六章 全球霸主初顯威第二百六十八章 天降神兵第二百七十八章 勝利在望第七百五十七章 桂林郡守第四百四十章 宋家的出路第三百三十八章 釜底抽薪第九百四十一章 血戰龍驤第一千一百七十章 對賭 二合一第七百二十三章 西涼馬超第三百零一章 西部大開發戰略第一千三百四十章 捨我其誰第一千一百一十三章 又起波瀾第三百二十一章 神祗第七百五十九章 貿易保護主義第四十九章 田文鏡第一千零七十六章 羞辱第一千兩百零七章 救星還是煞星第四百四十二章 目標天霜縣第八百八十三章 關門打狗第九百一十一章 索要宇文凱第六百四十二章 迪達之死第一千兩百七十五章 屯墾戍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