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兩百六十章 誰比誰更瘋狂

九月七日,京師。

李靖雖然沒采納荀彧的計謀,還是將此事原原本本地上奏朝廷,目的無非就是請朝廷早作準備。

因爲蒙古帝國一直沒承認大夏的華夏正統地位,兩國關係一直比較僵,或許李靖也有點擔心,怕日後真要借道,卻被蒙古大軍攔下。

這個難題自然只有上報朝廷,才能得到解決。

吐蕃之戰是大夏這段時間最大之事,無論大小事,都會第一時間報到歐陽朔這。歐陽朔看罷李靖的奏疏,說了一句:“也該探一探蒙古的底了。”

“來人!”

“在!”

“請鴻臚寺卿張儀來一趟。”

“諾!”

稍傾,張儀就趕到御書房,行了一禮:“微臣參見陛下!”

“賜坐!”

待張儀坐下,歐陽朔說道:“愛卿,你派人出使一趟哈拉和林。”

“敢問陛下,可有使命?”

歐陽朔點了點頭,伸出食指,“其一,跟成吉思汗重申一點,蒙古西征期間,帝國不會對蒙古用兵。此承諾,一直有效。”

此話既是承諾,也可看作是威懾。

說起來,蒙古跟波斯兩大帝國之間的戰爭,已經打了小半年,至今還沒分出勝負。根據黑蛇衛亞洲司傳來的情報,蒙古帝國已經打下十二座城池,再往西,就越大莫大阻力,有點難以爲繼。

不出意外的話,蒙古應該會於近日撤兵,結束第一次西征。

如果蒙古西征歸來,可就必須要直面大夏威脅。雖然纔過去半年時間,中原形勢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大夏一統中原,東起遼金行省,西至西海行省,構築起一條完整的北方防線,陳兵何止百萬之巨,是眼下之蒙古帝國所不能抗衡的存在。

怎麼處理跟蒙古的關係,實則也早已擺上歐陽朔案頭。

有大臣就建議,待吐蕃戰事一結束,朝廷立即兵發矇古,攻而滅之。如果朝廷全力一戰的話,這並沒有太大困難,當能一戰而勝之。

經過西夏之戰、十月天災以及西征,蒙古大軍從一開始的一百八十萬,銳減到不足一百三十萬,疆域雖然擴大了,實力卻在衰退。

兼且蒙古帝國橫貫東西,幅員遼闊,首尾不能兼顧,就算以蒙古騎兵之速度,也無法在短時間內從西面趕到東面支援。

這樣的蒙古,拿什麼跟大夏鬥?

打下蒙古不難,難的是打下之後,該如何治理?

蒙古帝國是典型的遊牧文明,兼且幅員遼闊,想要治理好,就必須依仗蒙古人,給予其一定的自治區。

歷史上,但凡能降服遊牧民族的王朝,也僅做到使其稱臣納貢。

在遊戲世界,大夏不可能推翻重來,大肆開墾耕地,硬生生將蒙古扭轉爲一個農耕文明。從帝國的需求來看,保留這樣一個大牧場也非常有必要。

如此也就意味着,對蒙古帝國,不好太過用強,如果大夏真的掀起兵鋒,在蒙古草原殺個血流成河,不定哪天才能讓草原緩過氣來。

可不打吧,成吉思汗又是個不願低頭的主。

這就給歐陽朔造成很大的困惑,一時想不到什麼兩全之策,包括張良這些謀士,也沒想到一個穩妥的方案。

故而才拖到現在。

歐陽朔對成吉思汗做出不主動對蒙古出兵的承諾,也有這樣的考量在。

“其二,跟成吉思汗提個要求,讓蒙古帝國在吐蕃之戰期間,無條件向我軍開放窩闊臺汗國,隨時可以借道。”

這第二點,就有點盛氣凌人了,張儀眼神就是一凝。

WWW⊙ⓣⓣⓚⓐⓝ⊙¢○

作爲使節,如何完美轉達帝國要求,又能在激怒對方的情況下,隨機應變,以巧言令辭,適當給予安撫,達成目的,就非常考驗外交水平了。

歐陽朔本可以說的委婉點,之所以沒有委婉,就是想好好試探一下成吉思汗,看一看這位草原霸主是準備一根筋跟大夏剛到底呢,還是能認清現實,給彼此一個緩衝、協商的餘地。

可以說,成吉思汗在此事上的態度,某種程度而言,決定了大夏未來對蒙古帝國將採取何種策略。

正是如此,派去的時節要求就更高,必須能察言觀色,洞察成吉思汗這位蓋世梟雄的真正心思,不要被對方給矇蔽了。

如果成吉思汗已是非常不滿,只是表達的很隱晦,甚至還面帶笑容,使節被其糊弄的話,可是會給帝國帶來巨大災難。

張儀聽罷,沒有猶豫,當即說道:“既如此,微臣就親自跑一趟。”

“那就辛苦愛卿了。”歐陽朔也正是這個意思,笑道:“愛卿此去,給成吉思汗帶點禮物去,豐厚一點也沒關係,以示友好。另外,愛卿也可藉着出使的機會,好好觀察一下哈拉和林。朕的意思,愛卿可明白?”

“微臣明白!”

張儀何等聰明,自然是一點就透。

…………

大夏跟蒙古帝國並未建交,自然也沒有開通傳送陣。

張儀此番出使,要先傳送至邯鄲城,再經邯鄲,由北疆軍派出護衛,一路北上,順利的話,至少也要五六天才能抵達哈拉和林。

在此期間,吐蕃戰場並未停戰,甚至廝殺得更加慘烈。

大夏四路大軍在各自攻下一城之後,終於有了一個穩固的前進基地,越來越多的將士適應了高原反應,可以正常作戰。

如此,就給了四路大軍統帥以更大的自信跟勇氣。

四路大軍第一輪競技,秦軍風光無二,唐軍集體蒙羞,巨大的反差,越發刺激了彼此的競爭,互相較勁,要爭着拿下第二座,乃至第三座城池。

尤其是唐軍,此番由程咬金跟尉遲敬德各率一部,同時攻打兩城,就是要一雪前恥,奪回失去的榮耀。

唐軍拼命,其他三路自然也無鬆懈之理。

在這樣一種情況下,整個戰場呈現出一副八方來戰,烽火四起的熱鬧景象,每時每刻,大夏軍不是在行軍途中,就是在攻城。

如此激烈的大戰,也對後勤保障提出了更大的挑戰。

如果不是有曾國藩跟杜如晦親自督導各方,糧草怕是就要無以爲繼了。就算如此,前線的瘋狂,也讓兩位大臣叫苦不迭。

但就算再辛苦,他們也不敢有絲毫抱怨。

前線將士用力,捨命一戰,爭着打頭陣,這是多少帝王夢寐以求的場面啊,誰敢在這種時候,拖了大軍的後腿?

真要那樣做了,陛下斥責是小,甚至可能降罪。

兩位大臣無奈,只能將壓力層層傳導,由他們二人,傳遞到總督跟集團軍統領一級,再一一往下傳導,一直到最底層的運糧隊。

這一下,可苦了數百萬的勞役跟軍士。

從高空俯瞰,整個大夏的西部,由無數官道織就的脈絡上,到處可見一眼望不到盡頭的運糧車,絡繹不絕,向吐蕃匯聚而去。

那個場面,着實狀況,怕是千年都難得一見。

大夏軍拼命,阿育王可也不服氣呢。在得知一週之內,邊境接連淪陷四座城池之後,心高氣傲的阿育王沒有猶豫,直接將預備的五十萬禁軍派進吐蕃。

於此同時,跟大夏一樣,阿育王也下達了全國動員令,徵集數百萬勞役,爲大軍運送糧草,送到吐蕃地界。

兩大王朝都在卯足力氣,誰也不服誰。

就在此時,阿育王朝的瘋狂行徑,終於讓同處天竺的孔雀王朝跟笈多王朝坐不住了,開始秘密會面。

第六百一十章 特殊兵種第五百九十八章 四海錢莊的逆襲第三百九十四章 降服第三百九十六章 雷州易主第六百四十四章 陰謀揭穿第十三章 機構調整第七十章 暗戀第五百八十一章 下三濫第一千零四十九章 大軍出征第七百四十九章 P1型火炮第七百五十七章 桂林郡守第一千一百二十五章 大戰將起第二百六十八章 天降神兵第七百二十五章 長史第一千一百五十二章 湛藍徽章第九百一十二章 征討索馬里第四百七十章 白起敗走蒼城第一千一百零六章 百口莫辯第七百八十六章 後院起火第八百八十一 帝塵認慫第一千零九十九章 重製大道第三百七十三章 驕橫跋扈第一千三百三十四章 前進基地第一百八十章 閃電行動第一千兩百七十章 吐蕃之戰結束第四百零七章 白起掌兵第五百八十九章 千里追蹤霍去病第一千一百四十六章 聯邦瓦解 17/18第三百七十五章 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第一百四十七章 三弓八牛牀子弩 800訂閱第三十一章 排行榜第五百六十六章 如期而至的拍賣會第二百八十六章 浴火重生第一百六十七章 武器專家第一千零七十五章 揚州失陷第一百九十五章 撤離第八百五十三章 前哨基地第九百九十二章 老了的皇帝與上不了檯面的宰相第一千兩百三十七章 驚天大案第四百二十二章 帝塵的風度第八百四十五章 登基大典 上第九十四章 三級鄉鎮第二百六十章 兵不血刃第六百六十八章 地中海艦隊第九十八章 書記官第三百六十四章 黑蛇衛第二百八十五章 白起整軍第一百七十六章 二級縣城第五百章 魔神血脈的秘密第六百四十四章 陰謀揭穿第一千一百二十七章 一真一假第一千三百二十章 楚王第七百四十七章 伐交第五百八十三章 沙盜來襲第九十八章 書記官第一千三百五十二章 拓荒團隊的雛形第九百章 淝水決戰第三百九十九章 黃巾末路第四百二十五章 霸王絕唱第七百八十四章 吉祥獸“奇一”第九百九十九章 貴圈真亂第四百四十二章 目標天霜縣第九百四十章 急功冒進第一千零七十七章 雷霆手段第七百八十五章 推你一把第九百九十章 鬥一番第四百六十六章 一個瞭望手的日常第二百四十三章 奪取鎮南關 中第二百七十三章 圍點打援第四百三十三章 秦始皇驅儒第一千零二十六章 主少國疑第七百五十三章 韓信VS李牧第一百一十九章 戰役系統第一千兩百四十四章 朝廷特使第四百三十九章 鐵甲獸軍團第一千零五十一章 圍攻第四百四十二章 目標天霜縣第五百八十四章 陰冷的毒蛇第一千零三十六章 賭上一切第四百一十七章 韓信獻計第四百五十三章 殺道之劍第一千零七十二章 氣節第一千三百二十八章 風起天竺,誰是垂釣之人第八百六十九章 國王逃了第五百一十七章 胡蘿蔔加大棒第六百一十章 特殊兵種第七百九十六章 奸商的貪婪第七百七十一章 多一個也沒關係第六百三十三章 國戰餘波第一千一百五十八章 張良死諫第六百四十八章 海賊王崛起第一千零七十八章 李靖用兵第五百八十二章 進入大漠第三百七十九章 雄主第二十二章 流寇營 下第七百八十章 海瑞海青天第一千一百四十八章 第一批具現名單第九百七十一章 是騾子是馬,拉出來遛一遛第七百九十五章 來自行政總署的阻力第八百三十七章 搬遷與重組
第六百一十章 特殊兵種第五百九十八章 四海錢莊的逆襲第三百九十四章 降服第三百九十六章 雷州易主第六百四十四章 陰謀揭穿第十三章 機構調整第七十章 暗戀第五百八十一章 下三濫第一千零四十九章 大軍出征第七百四十九章 P1型火炮第七百五十七章 桂林郡守第一千一百二十五章 大戰將起第二百六十八章 天降神兵第七百二十五章 長史第一千一百五十二章 湛藍徽章第九百一十二章 征討索馬里第四百七十章 白起敗走蒼城第一千一百零六章 百口莫辯第七百八十六章 後院起火第八百八十一 帝塵認慫第一千零九十九章 重製大道第三百七十三章 驕橫跋扈第一千三百三十四章 前進基地第一百八十章 閃電行動第一千兩百七十章 吐蕃之戰結束第四百零七章 白起掌兵第五百八十九章 千里追蹤霍去病第一千一百四十六章 聯邦瓦解 17/18第三百七十五章 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第一百四十七章 三弓八牛牀子弩 800訂閱第三十一章 排行榜第五百六十六章 如期而至的拍賣會第二百八十六章 浴火重生第一百六十七章 武器專家第一千零七十五章 揚州失陷第一百九十五章 撤離第八百五十三章 前哨基地第九百九十二章 老了的皇帝與上不了檯面的宰相第一千兩百三十七章 驚天大案第四百二十二章 帝塵的風度第八百四十五章 登基大典 上第九十四章 三級鄉鎮第二百六十章 兵不血刃第六百六十八章 地中海艦隊第九十八章 書記官第三百六十四章 黑蛇衛第二百八十五章 白起整軍第一百七十六章 二級縣城第五百章 魔神血脈的秘密第六百四十四章 陰謀揭穿第一千一百二十七章 一真一假第一千三百二十章 楚王第七百四十七章 伐交第五百八十三章 沙盜來襲第九十八章 書記官第一千三百五十二章 拓荒團隊的雛形第九百章 淝水決戰第三百九十九章 黃巾末路第四百二十五章 霸王絕唱第七百八十四章 吉祥獸“奇一”第九百九十九章 貴圈真亂第四百四十二章 目標天霜縣第九百四十章 急功冒進第一千零七十七章 雷霆手段第七百八十五章 推你一把第九百九十章 鬥一番第四百六十六章 一個瞭望手的日常第二百四十三章 奪取鎮南關 中第二百七十三章 圍點打援第四百三十三章 秦始皇驅儒第一千零二十六章 主少國疑第七百五十三章 韓信VS李牧第一百一十九章 戰役系統第一千兩百四十四章 朝廷特使第四百三十九章 鐵甲獸軍團第一千零五十一章 圍攻第四百四十二章 目標天霜縣第五百八十四章 陰冷的毒蛇第一千零三十六章 賭上一切第四百一十七章 韓信獻計第四百五十三章 殺道之劍第一千零七十二章 氣節第一千三百二十八章 風起天竺,誰是垂釣之人第八百六十九章 國王逃了第五百一十七章 胡蘿蔔加大棒第六百一十章 特殊兵種第七百九十六章 奸商的貪婪第七百七十一章 多一個也沒關係第六百三十三章 國戰餘波第一千一百五十八章 張良死諫第六百四十八章 海賊王崛起第一千零七十八章 李靖用兵第五百八十二章 進入大漠第三百七十九章 雄主第二十二章 流寇營 下第七百八十章 海瑞海青天第一千一百四十八章 第一批具現名單第九百七十一章 是騾子是馬,拉出來遛一遛第七百九十五章 來自行政總署的阻力第八百三十七章 搬遷與重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