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述一下官職問題。

俸祿:

1)萬石:三公等(豹子的車騎大將軍應該在此),月谷350斛(注:1斛=1石),一年4200石;

2)中二千石:九卿等,月谷180斛,一年2160石;

3)真二千石:諸侯相等,月谷150斛,一年1800石;

4)二千石:郡太守等,月谷120斛,一年1440石;

5)比二千石:光祿大夫等,月谷100斛,一年1200石;

6)千石:丞相長史等,月谷90斛,一年1080石;

7)比千石:太中大夫等,月谷80斛,一年960石;

8)八百石:漢成帝時除,就六百石;

9)比八百石:諫大夫,俸祿不詳,後除;

10)六百石:州刺史等,月谷70斛,一年840石;

11)比六百石:博士等,月谷60斛,一年720石;

щщщ•t tkan•¢ ○

12)五百石:縣長,後除。

13)四百石:大縣縣丞、縣尉,月谷50斛,一年600石;

14)比四百石:五官侍郎等,月谷45斛,一年540石;

15)三百石:次縣長,月谷40,一年480石;

16)比三百石:五官郎中等,月谷37斛,一年444石;

17)二百石:縣丞、縣尉等,月谷30斛,一年360石;

18)比二百石:月谷27斛,一年324石;

19)百石:御史屬等,月谷16斛,一年192石;

20)比百石:不詳,後除;

21)斗食:月谷11斛,一說每日1鬥2升;

22)佐史:月谷8斛,另一說佐史也併入斗食中。

東漢時祿秩變化不大,從萬石到斗食佐史共17級(或16級),但給付方式改成半錢半谷,東漢延平中定製,中二千石月錢9000,谷72斛;真二千石月錢6500,谷36斛;比二千石月錢5000,谷34斛;千石月錢4000,谷30斛;六百石月錢3500,谷21斛;四百石月錢2500,谷15斛;三百石月錢2000,谷12斛;二百石月錢1000,谷9斛;百石月錢800,谷4斛8鬥。另外,兩漢的節日賞賜實際上成爲常俸外的加薪,如《漢官儀》中記載僅“臘賜”一項爲:大將軍、三公各錢20萬、牛肉200斤、粳米200斛,特進、侯15萬,卿10萬,校尉5萬,尚書3萬,侍中、將、大夫各2萬,千石、六百石各7千,虎賁郎、羽林郎3千。《通典》記載在立春之日賜文官司徒、司空帛30匹,九卿15匹,武官太尉、大將軍各60匹,執金吾、諸校尉各30匹。

一品大將軍(以上爲三公級將軍)

二品驃騎將軍,車騎將軍,衛將軍(以上爲三公級將軍)

撫軍大將軍,中軍大將軍,上軍大將軍,鎮軍大將軍,國大將軍,

南中大將軍(以上爲二品大將軍)

徵東將軍,徵南將軍,徵西將軍,徵北將軍(四徵資深者皆爲大

將軍.以上爲四徵將軍)

鎮東將軍,鎮南將軍,鎮西將軍,鎮北將軍(以上爲四鎮將軍)

三品中領軍(資深者爲領軍將軍.以上爲禁衛軍)

安東將軍,安南將軍,安西將軍,安北將軍(以上爲四安將軍)

平東將軍,平南將軍,平西將軍,平北將軍(以上爲四平將軍)

徵蜀將軍,徵虜將軍,鎮軍將軍,鎮護將軍,安衆將軍,安夷

將軍,安遠將軍,平寇將軍,平虜將軍,平狄將軍,平難將軍,

輔國將軍,虎牙將軍,輕車將軍,冠軍將軍,度遼將軍,橫海

將軍(以上爲三品雜號將軍)

四品中護軍,武衛將軍(中護軍資深者爲護軍將軍.以上爲禁衛軍)

屯騎校尉,越騎校尉,步兵校尉,長水校尉,射聲校尉(以上

野戰軍五校尉)

中堅將軍,驍騎遊擊將軍,左軍將軍(以上爲四品常設將軍)

建威將軍,建武將軍,振威將軍,振武將軍,奮威將軍,

奮武將軍,揚威將軍,揚武將軍,廣威將軍,廣武將軍,

寧朔將軍,

左積射將軍,右積射將軍,強弩將軍(以上爲四品雜號將軍)

東中郎將,南中郎將,西中郎將,北中郎將(以上爲四中郎將)

振威中郎將,建義中郎將,奉義中郎將,平虜中郎將,

典軍中郎將,撫軍中郎將,武衛中郎將,司金中郎將,

司律中郎將,

護匈奴中郎將,率善中郎將(以上爲四品雜號中郎將)

戊己校尉,平虜校尉,討寇校尉,建忠校尉,護羌校尉,

護東羌校尉,護烏丸校尉,護鮮卑校尉,西域校尉,西

戎校尉,東夷校尉(以上爲派遣軍),監軍(以上爲監

軍或護軍)

五品偏將軍,裨將軍(以上爲五品常設將軍)

鷹揚將軍,折衝將軍,虎烈將軍,宣威將軍,威遠將軍,

寧遠將軍,

伏波將軍,虎威將軍,凌江將軍,蕩寇將軍,昭武將軍,昭烈將軍,

昭德將軍,討逆將軍,破虜將軍,討寇將軍,宣德將軍,威虜將軍,

捕虜將軍,殄吳將軍,殄夷將軍,揚烈將軍,建忠將軍,立義將軍,

懷集將軍,橫野將軍,樓船將軍,復土將軍,忠義將軍,建節將軍,

翼衛將軍,討夷將軍,懷遠將軍,綏邊將軍(以上爲五品雜號將軍)

安夷護軍,撫夷護軍(以上爲監軍或護軍)

六品和戎護軍,殄虜護軍

(以上爲雜號護軍)

一,三公制度,

三公是指丞相,御史大夫,太尉.共同行使宰相的職權,協助皇帝處理全國的政務,參與中央政府的行政決策,並負責具體的執行.

1,丞相

丞相居百官之首,俸祿最高,掌佐天子,助理萬機.西漢初期,丞相具有選用官吏之權,有彈劾百官和執行誅罰的權力,有主管郡國上計和考課之權,有總領百官朝議和奏事之權,有封駁皇帝詔令和諫諍之權,凡有重要的政事,如立新君,立儲,封贈,賞功,罰罪等事,以及財政,選舉,民政,法律,禮制,邊事等方面的重大的事,往往是由皇帝委託丞相主持,召集百官集議,集議的結果由丞相領銜上奏於天子,再由皇帝和丞相共同決策定議.

丞相府的官員和掌職及俸祿如下:

丞相,金印紫綬,秩俸萬石.

丞相司直,輔佐丞相,檢舉不法,秩俸千石.

丞相長史,輔佐丞相,督率諸吏,處理各種政務,秩俸比千石.

丞相徵事,秩俸比六百石.

丞相史,秩俸四百石.

丞相少史,秩俸三百石.

東曹掾,領郡國事,主長史的任命,外出督州郡,秩俸比四百石.

西曹掾,領百官奏事,主府中吏之進退,秩俸比四百石.

議曹,主謀議事.

辭曹,主評訟事.

奏曹,主章奏事.

賊曹,主盜賊事.

決曹,主罪法事.

集曹,主簿計事,秩俸比三百石.

戶曹,主民戶祭祀農桑事.

法曹,主郵驛科程事.

尉曹,主卒徒轉運事.

倉曹,主倉谷事.

兵曹,主兵事.

金曹,主錢幣鹽鐵事.

計相,主郡國上計事.

主簿,省錄衆事.

侍曹,主通報事.

2,太尉

太尉是朝中僅次於丞相的官職,專掌武事,地位和丞相相同,爲最高的武官職位,秩俸萬石,金印紫綬.官吏主要有長史和主簿.

3,御史大夫

御史大夫主要行使副丞相的職權,是丞相的助理,對包括丞相在內的百官公卿的一切行政活動進行監察,三公中地位最低,秩俸是中二千石,銀印青綬.

二,九卿制度

九卿是指太常,光祿勳,衛尉,太僕,廷尉,大鴻臚,宗正,大司農,少府九個機構.同時執金吾,大長秋,將作大匠的地位和秩俸都與九卿相同,因此把他們和九卿統稱爲諸卿.京北尹,右扶風,左馮翊是三輔即京師地區的地方行政長官,有資格參加朝議,具有高與一般郡國長官的特殊地位,因此也得以列於諸卿.

1,太常

太常原名爲奉常,漢朝景帝時改名爲太常.掌宗廟事,一般不參加具體的行政事務,是九卿之首.

屬官主要有太史,太樂,太祝,太宰,太卜,太醫六令丞,博士祭酒以及諸廟寢陵園,機構複雜,編制龐大.

太常機構的官吏,俸祿,印件及其掌職如下:

官名秩俸印件掌職

太常卿,秩俸中二千石,銀印青綬,掌宗廟禮儀.

太常丞,秩俸千石,銅印黑綬,掌凡祭祀及行禮之事,總署曹事,典諸陵邑.

贊饗,秩俸六百石,銅印黑綬,掌贊天子.

禮官大夫,千石至六百石,散職無印,是太常禮儀顧問.

太常掾,秩俸四百石,銅印黑綬,助太常丞.

掌故,秩俸六百石,銅印黑綬,主政事.

均都長丞,主山陵上槁輸入.

都水長丞,主宗廟陵園治水堤.

曲臺署長,主典臺殿事.

太史屬官:

太史令,秩俸六百石,銅印黑綬,掌天時,星曆.

太史丞,秩俸四百石,銅印黑綬,輔佐太史令.

侍詔,秩俸二百石,分掌星曆,龜卜,請雨事.

治歷,主曆法.

太常掾,秩俸四百石,銅印黑綬,助太常丞.

掌故,秩俸二百石,主故事,掌歷史上國家祭祀,喪娶事.

大典星,掌星曆.

望氣佐,主望氣.

明堂丞,秩俸二百石,銅印黃綬,掌守明堂.

靈臺丞,秩俸二百石,銅印黃綬,掌守靈臺.

靈臺侍詔,分掌星,日,天象,鐘律之事.

太樂屬官:

太樂令,秩俸六百石,銅印黑綬,凡國祭祀,掌請奏樂及大饗用樂之事.

太樂丞,秩俸四百石,銅印黑綬,太樂令助手.

員吏,秩俸百石,太樂丞手下的具體辦事者.

樂人八佾舞,凡祭祀時爲之樂舞.

太祝屬官:

太祝令,秩俸六百石,銅印黑綬,凡國祭祀時掌讀祝詞及迎送諸神.

太祝丞,秩俸四百石,銅印黑綬,掌祝小神事.

員吏,秩俸百石至斗食,協助令,丞.

祝人,祭祀時司告鬼神的人.

宰人,主廚.

太宰屬官:

太宰令,秩俸六百石,銅印黑綬,凡國祭祀時掌陳饌具.

太宰丞,秩俸四百石,銅印黑綬,掌宰工鼎俎饌具之物.

明堂丞,秩俸二百石,銅印黑綬,凡國祭祀掌明堂饌具.

員吏,百石至斗食,太宰丞下具體辦事者.

宰人,主廚.

屠者,主屠牲.

衛士,主警衛.

太卜屬官:

太卜令,秩俸六百石,銅印黑綬,國有大事時主卜問.

太卜丞,秩俸三百石,銅印黃綬,助佐太卜令.

員吏,具體辦事者.

太醫屬官:

太醫令,秩俸六百石,銅印黑綬,掌醫藥.

太醫丞,秩俸四百石,銅印黑綬,掌醫藥.

太醫掌醫藥.

諸宗廟寢屬官:

令,秩俸六百石,銅印黑綬,守宗廟,掌案行掃除.

食監,秩俸六百石,銅印黑綬,主食官令號.

丞,秩俸四百石,銅印黑綬,助令守廟.

校長,秩俸四百石,銅印黑綬,主宗廟寢兵戎盜賊事.

監丞,秩俸三百石,銅印黃綬,食監助手.

中黃門,食監助手.

寢陵園食官屬官:

廟郎,主宗廟.

寢郎,主守寢.

園郎,主守園.

員吏,

衛士,主諸廟陵園警衛.

博士屬官:

祭酒,秩俸六百石,銅印黑綬,主教育.

博士,秩俸比六百石,掌教育弟子,國有疑問,掌承問對.

博士弟子,

歌吹諸生.

2,光祿勳

光祿勳,由秦郎中令演化而來,主管宮廷內的警衛事務,但是實際的權力不止於此.

皇帝的智囊班子集中在這裡,同時這裡又是候補官員集中訓練的地方.

光祿勳官吏:

光祿卿,秩俸中二千石,銀印青綬,

光祿丞,秩俸千石,

車郎將,秩俸比千石,

戶郎將,秩俸比千石,

騎郎將,秩俸比千石,此三郎將統稱郎中三將,主宿衛護從.

做中郎將,秩俸比二千石,

五官中郎將,秩俸比二千石,

右中郎將,秩俸比二千石,此三郎將統稱中郎將,主宿衛護從.

虎賁中郎將,秩俸比二千石,

羽林中郎將,秩俸比二千石,此二將統稱爲虎賁羽林,主宿衛護從.

光祿大夫,秩俸比二千石,

太中大夫,秩俸比一千石,

中散大夫,秩俸六百石,

諫議大夫,秩俸六百石,此四大夫掌故問應對,爲皇帝謀事.

議郎,秩俸六百石,爲皇帝謀事.

僕射,秩俸比千石,主賓贊受事.

謁者,秩俸比六百石,主賓贊受事.

常侍謁者,秩俸六百石,主賓贊受事.

給事謁者,秩俸四百石,主賓贊受事.

主事,

員吏,

掾.

3,衛尉

衛尉職掌宮門衛屯兵,是一個武職,是皇帝的禁衛司令,西漢兵制在京師有南北兩軍,北軍由執金吾領,掌京師的徼巡,南軍由衛尉統領,掌官門內屯兵.

衛尉官吏:

衛尉卿,秩俸中二千石,銀印青綬.

衛尉丞,秩俸千石,衛尉卿助手.

公車司令,秩俸六百石,掌殿司馬門,夜繳宮中.

南宮衛士令,秩俸六百石,

南宮衛士丞,

南宮衛士員吏,

南宮衛士,

北宮衛士令,秩俸六百石

北宮衛士丞,

北宮衛士員吏,

北宮衛士,

衛尉員吏,

衛尉衛士,

左都侯,秩俸六百石,掌劍戟,繳巡宮.

右都侯,秩俸六百石,

宮殿掖門司馬,秩俸比千石.

4,太僕

太僕掌管宮廷車馬及牲畜事務.

太僕官吏:

太僕卿,秩俸中二千石,銀印青綬,掌車馬,天子每出,負責安排前後的禮儀隊伍.

太僕丞,

太廄令,

太廄丞,

太廄尉;

未央令,

未央丞,

未央尉;

家馬令,

家馬丞,

家馬尉;

邊郡六牧師苑令,

邊郡六牧師苑丞;

考工令,秩俸六百石,製作兵器,弓弩刀鎧.

考工左丞,協助考工令.

考工右丞,協助考工令.

5,廷尉

廷尉主管刑法和監獄以及審判案件.

廷尉官吏:

廷尉,秩俸中二千石.銀印青綬.

廷尉丞,

廷尉左監,

廷尉右監,

廷尉左平,

廷尉右平,

廷尉正.

6,大鴻臚

大鴻臚,原稱爲典客,景帝中六年更名爲大行令,漢武帝太初元年更名爲大鴻臚.

大鴻臚分管邊區少數民族事務和諸王列侯朝聘事務.

大鴻臚官吏:

大鴻臚,秩俸中二千石,銀印青綬.

鴻臚文學,

大行治禮丞,

大行卒史,

行人,

翻譯,

主客.

7,宗正

宗正主管皇室的宗室事務,皇帝,諸侯王,外戚男女的姻親嫡庶等關係都由宗正來記錄.

宗正官吏:

宗正卿,秩俸中二千石,銀印青綬.

宗正丞,秩俸比千石,

宗正員吏,

公主家令,

公主丞.

8,大司農

大司農主管全國的賦稅錢財,是漢朝的中央政府財政部,凡國家財政開支,軍國的用度,諸如田租,口賦,鹽鐵專賣,均輸漕運,貨幣管理等都由大司農管理.

大司農官吏:

大司農,秩俸中二千石,銀印青綬.

大司農丞,秩俸千石,掌財政收支的統計財會事.

大司農部丞,共有是三人,負責十三州事務.

治粟都尉,

太倉令,

太倉丞;

均輸令,

均輸丞;

平淮令,

平淮丞;

都內令,

都內丞;

籍田令,

籍田丞;

斡官令,

斡官丞;

鹽市令,

鹽市丞;

郡國鹽鐵官,

常平倉官,

大司農史,

稻田使者,

郡國農官,

榷沽官.

9,少府

少府主管皇室的財錢和皇帝的衣食住行等各項事務以及山海池澤之稅.

少府機構官吏:

官名俸祿職掌

少府卿,秩俸中二千石,銀印青綬掌山河池澤之稅,以供皇室之用.

少府丞,秩俸比一千石,輔佐少府卿治事.

符節令,秩俸六百石,率符節臺,主符節事.

蘭臺屬官:

御史中丞,秩俸一千石,領殿中蘭臺,掌圖書秘籍,受公卿奏事,糾舉不法.

侍御史,秩俸六百石,分五曹辦事.

御史員,秩俸六百石,留臺治百官.

尚書屬官:

尚書令,秩俸一千石,掌皇上的奏章及出納.

尚書僕射,秩俸六百石,主章奏文書,尚書令不在時,可代行時.

尚書丞,秩俸四百石,佐尚書僕射.

侍曹尚書,主丞相御史事.

二千石曹尚書,主刺史二千石事.

戶曹尚書,主吏民上書事.

客曹尚書,主外國四夷事.

三公尚書,主斷獄事.

太醫令,秩俸六百石,掌諸醫.

協律都尉,掌校正樂律.

供皇帝服御諸令丞屬官:

織室令,主織.

東園匠令,做陵內器物,有十六丞.

鉤盾令,主近苑囿.

尚方令,主作器物.

尚書待治,尚書令的屬官.

御府令,主天子衣服.

採珍寶金玉令,主才珠寶金玉.

太官令,主膳食,屬官有尚食,尚席,食監三丞.

湯官令,主餅餌.

導官令,主擇米.

若盧令,主藏兵器.

水衡都尉,掌上林苑,有五丞.

水衡都尉丞,協助水衡都尉.

上林令,主上林,有八丞,十二尉.

均輸令,有四丞.

均輸丞,協助均輸令.

御羞令,

禁圃令,

輯濯令,

鍾官令,主鑄錢.

技巧令,

六廄令,掌天子六廄.

辯銅令,主分辨銅之種類.

黃門令丞屬官:

黃門令,掌侍左右,通報內外.

中黃門,掌侍左右,通報內外.

黃門駙馬,掌侍左右,通報內外.

中謁者,掌侍左右,通報內外.

黃門署長,掌侍左右,通報內外.

三,除九卿外的其他諸卿

1,執金吾

執金吾領京師北軍,掌京師徼循.

執金吾的官吏:

執金吾,秩俸二千石.

中壘令,

中壘丞;

寺令,

寺丞;

武庫令,

武庫丞;

都般令,

都般丞;

式道左中侯,

式道左中丞;

式道右中侯,

式道右中丞;

左京輔都尉,

左京輔都尉丞;

右京輔都尉,

右京輔都尉丞.

2,將作大匠

將作大匠,原爲將作少府,本是從少府中分離出來,主要是掌治宮室.

將作大匠的官員:

將作大匠,秩俸二千石,銀印青綬.

石庫,

東園主章,

六章長丞,

左右前後中校七令丞.

3,大長秋

大長秋是後宮皇后的官署,秩俸二千石.

4,右扶風

右扶風,原名爲都尉,是京師三輔地區的行政長官.

5,京兆尹

京兆尹,原名爲內史或是右內史.是京師三輔地區的行政長官.

6,左馮翊.

左馮翊,京師三輔地區的行政長官.

四,郡國

漢朝在地方實行郡國並行的制度,郡國同級.

郡國的編制:

郡守,秩俸二千石,掌一郡大小事.

國相,秩俸二千石,掌一國大小事.

都尉,比二千石,

郡丞,秩俸六百石,

長史,秩俸六百石,

功曹史,

五官掾,

督郵,

郡府屬官:

主記事掾史,主錄記事.

錄事掾史,主記.

奏事掾史,主奏議事.

少府史,總典守相私家財務出納.

門下督賊曹,主兵衛,巡查侍從.

門下賊曹,主侍衛.

府門亭長,主守衛.

門下議曹史,主謀議.

門下掾,雜務人員.

門下史,雜務人員.

門下書佐,雜務人員.

門下小吏,雜務人員.

民政官員:

戶曹掾史,主民戶,祭祀,農桑.

田曹掾史,主墾埴畜養.

水曹掾史,郡國水利人員.

時曹掾史,主時節祭祀.

比曹掾史,主郡內財物,尾數之檢核.

財政官員:

倉曹掾史,主倉谷事.

金曹掾史,主貨幣鹽鐵事.

計曹掾史,主上計之事.

市掾,主市政.

兵政官員:

兵曹掾史,主兵事.

尉曹掾史,主徒卒轉運事.

政法官員:

賊曹掾史,主盜賊事.

塞曹掾史,掌邊塞之職.

賊捕掾,主捕盜賊.

決曹掾史,斷罪決獄.

辭曹掾史,主闢訟事.

交通官員:

督郵掾,主奉詔系捕,錄送囚徒,催租點兵.

法曹掾史,主郵驛.

漕曹掾史,主漕運糧草事.

教育衛生官員:

學官掾史,主郡學校事.

郡掾祭酒,主教育.

學經師,主教育.

文學史,主教育.

醫曹掾史,主醫藥事.

六,縣制

縣一級的地方行政機構:

東漢在郡以下設縣,大縣(萬戶以上)設縣令,小縣(萬戶以下)設縣長,都是一縣的最高長官.與縣同一個級別的地方行政機構還有道,國,邑.國是侯國;邑是皇后,皇太后,公主的封地;境內有少數民族居住的稱爲道.

縣官員:

縣令,秩俸爲一千石至六百石,管轄縣內的所有政務.

縣長,秩俸五百石至三百石,管轄縣內的所有政務.

功曹史,總揆衆事.

縣尉,秩俸四百石至二百石,掌縣軍事.

縣丞,秩俸四百石至二百石,

主簿,縣府門長,官衆事.

廷掾,督鄉事.

主記室,管文書.

少府,主財用.

門下游繳,

門下賊曹,主兵衛.

門下議曹,參議諸事.

門下掾史,

閭師.

縣佐,

縣史,秩俸百石以下.

七,縣以下的機構

縣以下的基層機構是鄉,裡,亭.

漢制是十里一亭,十亭一鄉.

鄉官主要有三老.薔夫,遊繳.三老掌教化,薔夫掌一鄉之行政,兼收賦稅,遊繳捕盜賊,官治安.

鄉下有裡,什,伍.裡設里長,什設什長,伍設伍長,亭設亭長,秩俸百石以下.

後宮:

東漢光武帝建國,去繁爲簡,妃嬪稱號共有四等:貴人、美人、宮人、采女。

貴人授予金印紫綬,俸祿爲粟數十斛。美人、宮人、采女則沒有爵位和俸祿。

值得一提的是,西漢時期諸侯王正妻稱王后,母稱王太后。東漢時,隨着諸侯王封地日漸縮減,王后被改稱爲王妃,王太后改稱王太妃。

...

這是慕寒在網上找到了一片講述官職的文章。不過,漢朝時期是沒有品階的,只有俸祿的多少。

中郎將職位在黃巾起義時期,的確屬於漢朝高級將領,秩比兩千石。而前文中徵南蠻所出現的將軍職位多是雜號將軍,這篇文章裡有四品和五品。但雜號將軍,屬於非常置,要看俸祿的多少來決定官職高低。

在這一方面慕寒有些失誤,設計的不合理。但黃巾之後,中郎將一職地位就會下降,那個時候多的是雜號將軍和重號將軍。

第410章 長治久安第817章 借道第97章 涼州現狀第476章 訂盟第236章 蓄勢待發第841章 劫道之徒第503章 趙大大的第一次獨自作戰(中)第42章 服喪第50章 求解黨錮第303章 兩難第187章 局勢突變第919章 抵關第413章 宋斌歸長安第49章 論兵第847章 圖謀王事第43章 板盾蠻受降第623章 奇兵第580章 謀劃第681章 南中大族第736章第708章 犍爲之戰(16)第534章 兩軍徐聚第277章 望風而降第313章 欲出關第719章 犍爲之戰(28)第728章 狀元城第633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第778章 冬季攻勢(4)第32章 鳴金退兵第331章 逐師孟津第215章 祭奠第715章 犍爲之戰(24)第646章 兩軍雲集第308章 困虎之掙第478章 初平四年末第875章 湖中閣第86章 回府第470章 無題第583章 邊將權重第520章 封駁之制第464章 長大了自然會認字了第101章 低配版具裝甲騎第453章 起居注第637章 河西第635章 舉城大慶第459章 休養生息第198章 三駟而決第690章 雨第245章 破衆第15章 殺俘第688章 馬超第428章 授學第652章 絕地第14章 銜尾追擊第646章 兩軍雲集第768章 借卒第565章 兵敗城破第681章 南中大族第103章 圍城第292章 天子!崩!第55章 波纔將兵第37章 只要首級第132章 受困第220章 生恨第331章 逐師孟津第76章 蒯良之策第629章 谷口寨破第355章 籌謀第206章 廖化第638章 同赴死節第358章 大徵兵第770章 千里楚地第320章 虢亭會戰(6)第16章 陣戰黃穰第543章 並國第380章 危局第858章 大漢風骨第815章 晉陽蒼首第135章 朱儁喪母第560章 臨洛第532章 飛熊破營第253章 殤第96章 出兵第531章 拔安邑城第483章 離石議兵第507章 易水之戰(3)第241章 撤離第646章 兩軍雲集第203章 豐鎬大捷第616章 無題第835章 臨陣第249章 逃!第912章 破勢(終)第345章 紙第583章 邊將權重第379章 杜畿第406章 瞻之舊事第247章 李相如歸降第52章 大將軍府
第410章 長治久安第817章 借道第97章 涼州現狀第476章 訂盟第236章 蓄勢待發第841章 劫道之徒第503章 趙大大的第一次獨自作戰(中)第42章 服喪第50章 求解黨錮第303章 兩難第187章 局勢突變第919章 抵關第413章 宋斌歸長安第49章 論兵第847章 圖謀王事第43章 板盾蠻受降第623章 奇兵第580章 謀劃第681章 南中大族第736章第708章 犍爲之戰(16)第534章 兩軍徐聚第277章 望風而降第313章 欲出關第719章 犍爲之戰(28)第728章 狀元城第633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第778章 冬季攻勢(4)第32章 鳴金退兵第331章 逐師孟津第215章 祭奠第715章 犍爲之戰(24)第646章 兩軍雲集第308章 困虎之掙第478章 初平四年末第875章 湖中閣第86章 回府第470章 無題第583章 邊將權重第520章 封駁之制第464章 長大了自然會認字了第101章 低配版具裝甲騎第453章 起居注第637章 河西第635章 舉城大慶第459章 休養生息第198章 三駟而決第690章 雨第245章 破衆第15章 殺俘第688章 馬超第428章 授學第652章 絕地第14章 銜尾追擊第646章 兩軍雲集第768章 借卒第565章 兵敗城破第681章 南中大族第103章 圍城第292章 天子!崩!第55章 波纔將兵第37章 只要首級第132章 受困第220章 生恨第331章 逐師孟津第76章 蒯良之策第629章 谷口寨破第355章 籌謀第206章 廖化第638章 同赴死節第358章 大徵兵第770章 千里楚地第320章 虢亭會戰(6)第16章 陣戰黃穰第543章 並國第380章 危局第858章 大漢風骨第815章 晉陽蒼首第135章 朱儁喪母第560章 臨洛第532章 飛熊破營第253章 殤第96章 出兵第531章 拔安邑城第483章 離石議兵第507章 易水之戰(3)第241章 撤離第646章 兩軍雲集第203章 豐鎬大捷第616章 無題第835章 臨陣第249章 逃!第912章 破勢(終)第345章 紙第583章 邊將權重第379章 杜畿第406章 瞻之舊事第247章 李相如歸降第52章 大將軍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