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甘於平凡 (3)

你無法用一個強烈的去融合,因爲那個將使你保持分離。誰是這個正在的人呢?這個強烈的屬於誰呢?一個強烈的創造一個強烈的自我和一個壓抑的自我。是誰告訴你,你是分離的,你需要融合?你從來沒有分離過,所以你爲什麼要追逐自己呢?你是融合的。

注意看這個觀點的不同。老子說,你是融入存在的,你不是分離的。你從來沒有分離過,你也永遠無法分離。這怎麼可能呢?你存在於神的海洋裡,或者道的海洋裡,不管你把它叫做什麼。

你怎麼可能是分離的呢?所以,首先是一個錯誤的觀念,我是分離的,然後從第一個觀念中產生另一個錯誤的觀念:我必須融合。如果你試圖融合的話,你就會保持分離。只要看着,觀照着,你是你嗎?誰在你的裡面誕生?你有一點概念了嗎?那個在你裡面誕生的,那個在你裡面生活的,那個在你裡面呼吸的,就是整體。而這些只是思考——怎麼融合?有了這些思想,你就永遠不可能融合。只要看着事情的狀態。你已經在它裡面了。

據說當臨濟去拜訪他的師父的時候,他淚流滿面地哭着,問師父怎麼才能成佛,他的師父狠狠地打了他一記耳光。

他非常震驚,他說:“你在幹什麼?我問錯什麼了嗎?”

師父說:“是的。這是一個人所能問出的最錯誤的問題。你要是再問的話,我就會打得更重。太愚蠢了!你本來就是一個佛……而你卻在問怎麼成佛?”一旦你掉進怎麼成佛的陷阱裡,你就會千方百計地錯過整個要點。你一直就是一個佛。

這件事情發生在佛陀自己的生活中。在他的過去生活中,他聽說有一個人已經成佛了。所以他就過去向他頂禮,但是他完全驚呆了,因爲當他頂禮那個佛陀的時候,那個佛陀也馬上向他頂禮。

所以他說:“這是怎麼回事?我向您頂禮,因爲我是一個無知的人,我還在探索,還在尋求,但是您爲什麼要向我頂禮呢?您已經開悟了。”

佛陀笑着說:“你可能不知道。我看得出你還不知道你是誰,但是我對你很清楚。一旦我明白我是誰了,我就明白了整個存在是什麼。不過你可能還沒有覺知到。你可能還需要一些時間來覺知你是誰。”

佛陀不是一種成就。它只是認出來你是誰,它只是一種回想(remembrance)。所以不要問我怎麼融合。如果你有一個強烈的融合的,那麼你的越強烈,融合就越困難。就是障礙,請你放下這個,只要環顧四周。你是誰?上帝存在,而不是你。你是一個虛假的概念,是一個想法,是頭腦裡面的一個氣泡——一個氣泡,如此而已。如果強烈的太多了,不會發生別的——只有空氣變熱了,一片沸騰的熱氣,如此而已。稍微冷靜一點。只要環顧四周:你一直在海洋裡,你從來沒有去過任何別的地方。你不可能去,因爲沒有別的東西存在。除了上帝,沒有別的空間——或者是道。所以,你越早明白的愚蠢、融合的愚蠢,越好。你早就是你所尋求的東西了。

這是所有覺醒者的啓示:你早就是你所尋求的東西了。你早就是那個目標了。你從來沒有離開過家。

有一個美麗的故事——它看上去有一點褻瀆,但是隻有學禪的佛教徒才能這麼做。他們非常熱愛他們的師父,他們非常熱愛佛陀,以至於他們甚至承擔得起褻瀆。

故事是說,有一個猴子來到佛陀面前。

猴子代表人,猴子意味着頭腦。頭腦是一隻猴子,達爾文知道得太遲了,但是我們一直髮覺人肯定是從猴子那裡來的,因爲他還有猴子的味道。你只要看看頭腦,看看它的不斷的嘮叨,然後再看看樹上的猴子,你就會感覺出這種相似了。

一隻猴子來到佛陀面前,他不是一隻普通的猴子。他是一個國王,一個猴王——那意味着他絕對是一隻猴子。

那隻猴子對佛陀說:“我想成佛。”

佛陀說:“我從來沒有聽說過有誰在做猴子的時候就能成佛的。”

猴子說:“你不知道我的法力。我不是一隻普通的猴子。”沒有哪隻猴子認爲自己是普通的,所有的猴子都認爲自己是不普通的,這是他們猴性的一部分。他說:“我不是一隻普通的猴子。你在說什麼?我是一隻猴王。”

於是佛陀問:“你有什麼特別的或者非凡的法力嗎?你能向我展示一下嗎?”

猴子說:“我能跳到世界的盡頭。”他一直在樹上跳來跳去。

他知道怎麼跳。

於是佛陀說:“好吧。你到我的手掌上來,然後跳到世界的另一頭去。”

猴子試了又試,他確實是一隻神通廣大的猴子,是一隻非常厲害的猴子。他像箭一樣地衝過去,他衝啊衝啊……他衝啊。幾個月——故事說——幾年過去了。最後,猴子來到了世界的盡頭。

他笑了。他說:“看!世界的盡頭。”當他往下看,下面是一片深淵:有五根柱子立那裡標明邊界。現在他必須回來了,但是怎麼證明他來過這裡呢?所以他在一根柱子的旁邊撤了一泡尿。

一隻猴子!——在上面做了記號!

又過了幾年,他回來了。當他回到佛陀身邊的時候,他說:

“我已經去過世界的盡頭了,我在那裡留了一個記號。”

而佛陀卻說:“你往周圍看一看。”

頭腦是一隻閉着眼晴的、做夢的猴子。你哪裡也沒有去過,你一直在此時此地——因爲沒有別的東西存在,只要睜開眼睛。

只要睜開眼睛往周圍看一看,你就會突然笑出來。你一直紮根在終極的存在裡,你不需要融合。只需要變得警覺,知道你在什麼地方,你是誰。

放下強烈的愚蠢。是一種障礙,強烈的當然是一種更大的障礙。像烏雲一樣矇蔽了你的頭腦。在你的周圍形成一道煙幕,使你看不清楚事情的真相。

第四個問題:

你談論對立面的和諧。我卻覺得恨殺死了愛,憤怒殺死了慈悲。那些極端在我的裡面爭鬥。我怎麼才能找到和諧呢?

你完全錯了。如果恨殺死了愛、憤怒殺死了慈悲的話,那麼就沒有可能了——沒有可能存在愛、存在慈悲了。那麼你就被抓住了,你沒有辦法脫離它。你已經用恨生活了千百萬生——它肯定早就殺死愛了。你已經用憤怒生活了千百萬生——它肯定早就殺死慈悲了。“然而你看……愛依然在那裡。恨來了又去了,愛依然存活。憤怒來了又去了,慈悲依然存活。恨沒有殺死過愛;夜晚沒有能夠殺死過白天;黑暗沒有能夠殺死過光明。沒有,它們依然存活。

所以,首先需要理解的是,它們沒有被殺死。這是一件事情。

第二件事情是:只有當你真正愛了以後纔有可能。你沒有真正地愛過;這纔是麻煩,而不是恨。恨不是麻煩——你沒有真正地愛過。黑暗不是麻煩——你沒有光明。如果光明存在,黑暗就會消失。你沒有真正地愛過。你在幻想,你在想象,你在做夢——但是你沒有愛過。

要愛。然而我不是說,只要通過愛,恨就會馬上消失——不是的,恨會反抗的。每一個人都想存活。恨會戰鬥的。你愛得越多,恨就變得越強烈,但是你會感到很驚訝:恨來了又去了。它沒有殺死愛,相反,它使愛更加強烈了。愛同樣也能吸收恨。如果你愛一個人,有時候你可以恨,但是那種恨並沒有破壞愛;相反,它給愛帶來一種豐富。

恨究竟是什麼呢?

它是一種離開的傾向。

愛是什麼呢?

它是一種靠近的傾向。

恨是一種離開的傾向、一種離婚的傾向。

愛是一種結婚的傾向、靠近的傾向、親密的傾向、合一的傾向。恨要變成兩個,變成獨立的。愛要變成一個,變成相互依存的。每當你恨的時候,你就離開你的愛人,但是在普通的日常生活中,爲了再回來,離開是需要的。這就是當你吃東西的時候:你因爲餓了才吃,然後飢餓過去了,因爲你吃好了。當你愛一個人的時候,它就像食物一樣。愛是食物——十分微妙,十分精神,但它的確是食物,它滋養你。當你愛一個人的時候,飢餓平息了;你感到滿足,然後突然有了離開的傾向,你又分離了,但是以後你又會感到飢餓;你又想靠近了,你又想親密,你又想去愛,你又想要彼此投入了。你開始吃,4個、5個、6個小時以後,你開始忘記食物;你不會繼續坐在廚房裡,你不會繼續坐在食物堆裡。你離開了,6個小時以後,你突然回來——飢餓又來了。

愛有兩面:飢餓和滿足。你把愛誤解成飢餓了。一旦你理解這一點,就不存在恨,只存在一種創造飢餓的狀態,這樣恨就變成愛的一部分。它豐富了愛。這樣憤怒就變成慈悲的一部分,它豐富了慈悲。一種沒有任何憤怒的慈悲是無力的,它的裡面沒有能量。一種有憤怒可能的慈悲是有力的。一種不可能有恨的愛會變得陳腐。它的婚姻看上去就像一種囚禁,你無法離開。有恨的愛有一種自由——它永遠不會變得陳腐。

在我的生命數學裡,離婚之所以發生,是因爲你每天都在推遲它們。於是離婚不斷地積累,終有一天你的婚姻將完全被它殺死,被它毀滅。如果你理解我的話,我會建議你不要等待:每天都應該離婚再結婚。它應該是一種韻律,就像白天和黑夜、飢餓和滿足、夏天和冬天、生命和死亡一樣。它應該是這樣。早晨你愛,下午你恨。當你愛的時候,你真正地愛,你全然地愛;當你恨的時候,你真正地恨,你全然地恨。你會突然發現它的美:那個美在全然之中。

全然的恨也是美的,跟全然的愛一樣美;全然的憤怒也是美的,跟全然的慈悲一樣美。那個美在全然之中。單獨的憤怒會變得醜陋,單獨的恨會變得醜陋——它只是沒有山峰的山谷,但是有了山峰,山谷就變成一道美麗的風景——從山峰來看,山谷變得可愛;從山谷來看,山峰變得可愛。

你是運動的;你的生命之河在兩岸之間。漸漸地,你越來越理解生命的數學,你不會認爲恨是反對愛的,它是愛的補充。你不會認爲憤怒是反對慈悲的,它是慈悲的補充。這樣你也不會認爲休息是反對工作的,它是工作的補充——或者認爲黑夜是反對白天的,它是白天的補充。它們形成一個完美的整體。

因爲你沒有愛過,所以你害怕恨——你之所以害怕恨,是因爲你的愛還不夠強大:恨可以毀滅它。你沒有真正確信自己是否在愛,那就是你害怕恨和憤怒的原因。你知道它可能徹底粉碎整座房子。你不能確信房子是否真的存在,或者只是一個幻想,只是一座幻想的房子。如果它是幻想的話,恨就能毀滅它;如果它是真實的話,恨只能使它更加強大。風暴過後是一片寧靜。恨過以後,愛人再次新鮮地投入對方——完全新鮮的,好像他們第一次相遇。他們一次又一次地相遇,一次又一次地第一次。

第33章 聰明的老人 (3)第38章 智慧和了解 (4)第30章 達到絕對的漠不關心 (3)第32章 聰明的老人 (2)第33章 聰明的老人 (3)第26章 “不存在”的效用 (2)第29章 達到絕對的漠不關心 (2)第30章 達到絕對的漠不關心 (3)第13章 道的特性 (4)第14章 空的境界 (1)第22章 沒有意義 (1)第16章 空的境界 (3)第28章 達到絕對的漠不關心 (1)第25章 “不存在”的效用 (1)第17章 空的境界 (4)第37章 智慧和了解 (3)第32章 聰明的老人 (2)第38章 智慧和了解 (4)第18章 自負的危險 (1)第36章 智慧和了解 (2)第18章 自負的危險 (1)第10章 道的特性 (1)第13章 道的特性 (4)第13章 道的特性 (4)第8章 甘於平凡 (3)第22章 沒有意義 (1)第10章 道的特性 (1)第36章 智慧和了解 (2)第38章 智慧和了解 (4)第33章 聰明的老人 (3)第30章 達到絕對的漠不關心 (3)第29章 達到絕對的漠不關心 (2)第31章 聰明的老人 (1)第20章 自負的危險 (3)第1章 代序:大道之源:老子《道德經》第4章 絕對的道 (3)第31章 聰明的老人 (1)第13章 道的特性 (4)第31章 聰明的老人 (1)第24章 沒有意義 (3)第37章 智慧和了解 (3)第19章 自負的危險 (2)第4章 絕對的道 (3)第23章 沒有意義 (2)第18章 自負的危險 (1)第4章 絕對的道 (3)第30章 達到絕對的漠不關心 (3)第16章 空的境界 (3)第22章 沒有意義 (1)第33章 聰明的老人 (3)第1章 代序:大道之源:老子《道德經》第18章 自負的危險 (1)第15章 空的境界 (2)第33章 聰明的老人 (3)第2章 絕對的道 (1)第7章 甘於平凡 (2)第1章 代序:大道之源:老子《道德經》第13章 道的特性 (4)第38章 智慧和了解 (4)第29章 達到絕對的漠不關心 (2)第32章 聰明的老人 (2)第21章 自負的危險 (4)第17章 空的境界 (4)第17章 空的境界 (4)第3章 絕對的道 (2)第16章 空的境界 (3)第6章 甘於平凡 (1)第33章 聰明的老人 (3)第3章 絕對的道 (2)第21章 自負的危險 (4)第33章 聰明的老人 (3)第15章 空的境界 (2)第13章 道的特性 (4)第31章 聰明的老人 (1)第3章 絕對的道 (2)第10章 道的特性 (1)第17章 空的境界 (4)第17章 空的境界 (4)第10章 道的特性 (1)第18章 自負的危險 (1)第16章 空的境界 (3)第30章 達到絕對的漠不關心 (3)第1章 代序:大道之源:老子《道德經》第5章 絕對的道 (4)第33章 聰明的老人 (3)第36章 智慧和了解 (2)第33章 聰明的老人 (3)第17章 空的境界 (4)第32章 聰明的老人 (2)第18章 自負的危險 (1)第17章 空的境界 (4)第31章 聰明的老人 (1)第33章 聰明的老人 (3)第6章 甘於平凡 (1)第25章 “不存在”的效用 (1)第34章 聰明的老人 (4)第22章 沒有意義 (1)第26章 “不存在”的效用 (2)
第33章 聰明的老人 (3)第38章 智慧和了解 (4)第30章 達到絕對的漠不關心 (3)第32章 聰明的老人 (2)第33章 聰明的老人 (3)第26章 “不存在”的效用 (2)第29章 達到絕對的漠不關心 (2)第30章 達到絕對的漠不關心 (3)第13章 道的特性 (4)第14章 空的境界 (1)第22章 沒有意義 (1)第16章 空的境界 (3)第28章 達到絕對的漠不關心 (1)第25章 “不存在”的效用 (1)第17章 空的境界 (4)第37章 智慧和了解 (3)第32章 聰明的老人 (2)第38章 智慧和了解 (4)第18章 自負的危險 (1)第36章 智慧和了解 (2)第18章 自負的危險 (1)第10章 道的特性 (1)第13章 道的特性 (4)第13章 道的特性 (4)第8章 甘於平凡 (3)第22章 沒有意義 (1)第10章 道的特性 (1)第36章 智慧和了解 (2)第38章 智慧和了解 (4)第33章 聰明的老人 (3)第30章 達到絕對的漠不關心 (3)第29章 達到絕對的漠不關心 (2)第31章 聰明的老人 (1)第20章 自負的危險 (3)第1章 代序:大道之源:老子《道德經》第4章 絕對的道 (3)第31章 聰明的老人 (1)第13章 道的特性 (4)第31章 聰明的老人 (1)第24章 沒有意義 (3)第37章 智慧和了解 (3)第19章 自負的危險 (2)第4章 絕對的道 (3)第23章 沒有意義 (2)第18章 自負的危險 (1)第4章 絕對的道 (3)第30章 達到絕對的漠不關心 (3)第16章 空的境界 (3)第22章 沒有意義 (1)第33章 聰明的老人 (3)第1章 代序:大道之源:老子《道德經》第18章 自負的危險 (1)第15章 空的境界 (2)第33章 聰明的老人 (3)第2章 絕對的道 (1)第7章 甘於平凡 (2)第1章 代序:大道之源:老子《道德經》第13章 道的特性 (4)第38章 智慧和了解 (4)第29章 達到絕對的漠不關心 (2)第32章 聰明的老人 (2)第21章 自負的危險 (4)第17章 空的境界 (4)第17章 空的境界 (4)第3章 絕對的道 (2)第16章 空的境界 (3)第6章 甘於平凡 (1)第33章 聰明的老人 (3)第3章 絕對的道 (2)第21章 自負的危險 (4)第33章 聰明的老人 (3)第15章 空的境界 (2)第13章 道的特性 (4)第31章 聰明的老人 (1)第3章 絕對的道 (2)第10章 道的特性 (1)第17章 空的境界 (4)第17章 空的境界 (4)第10章 道的特性 (1)第18章 自負的危險 (1)第16章 空的境界 (3)第30章 達到絕對的漠不關心 (3)第1章 代序:大道之源:老子《道德經》第5章 絕對的道 (4)第33章 聰明的老人 (3)第36章 智慧和了解 (2)第33章 聰明的老人 (3)第17章 空的境界 (4)第32章 聰明的老人 (2)第18章 自負的危險 (1)第17章 空的境界 (4)第31章 聰明的老人 (1)第33章 聰明的老人 (3)第6章 甘於平凡 (1)第25章 “不存在”的效用 (1)第34章 聰明的老人 (4)第22章 沒有意義 (1)第26章 “不存在”的效用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