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天劍揚威

左少白略一沉吟,道:“在下江湖上無名小卒,報上姓名。諸位也是不知,不說也罷。”

只聽另一個冷肅的聲音,說道:“這回雁峰上,滿布了高手,你既然闖入了龍潭虎穴,就只有束手就縛一途,還不快些棄去手中兵刃,難道還要我們動手麼?”

左少白道:“在下既然來了,自然不怕,要我棄劍,那是妄想。”

但聞另一個沙啞的聲音,說道:“你回頭瞧瞧,再作決定不遲。”

左少白依言回頭一望,只見身後七八尺外。站了七個人。兩個手橫禪杖的和尚,三個中年道人,手中各握着一柄長劍。除了二僧、三道之外,還有兩個份家裝束的人,手中都橫着兵刃。這幾人,藉着左少白和帳內人說話之際,悄然而上,分三面把左少白包圍起來。

左少白掃掠七人一眼,冷冷說道:“在下瞧到了。”

篷帳內又傳出那沙啞的聲音,道:“瞧你還不棄劍。難道想死不成?”

左少白突然仰天長嘯一聲。說道:“如若哪一位自信有能力奪得在下手中之劍,只管出手,如想在下自行棄劍,那是枉費心機和口舌了!”

那冷肅的聲音說道:“好倔強的性格!”

左少白心中忖道:“既然被他們發覺,那就索性一試兩位恩師傳授的劍術、刀法的威力如何?”當下接道:“在下既然敢來,自然已把生死置諸度外了……”

但聞那沉重的聲音接道:“阿彌陀佛,我等雖有好生之德,但也不赦手握屠刀之人,施主不肯放下兵刃,老衲也難使頑石點頭。”

左少白冷冷喝道:“你是什麼人?”

那沉重的聲音道:“老衲少林一癡。”

左少白道:“你可是少林派當代掌門和尚?”

少林派在江湖上的聲望一向崇高,凡是少林僧侶、在江湖上走動,任何狂傲的人物,都要尊一聲大師,左少白竟然直呼和尚,對少林派可算是大爲不敬。

那左面手橫排杖的和尚,怒聲喝道:“好一個狂傲之徒。竟然輕侮本派掌門!”“呼”

的一杖,掃了過去。

左少白手中長劍推出,妙巧的一撥,竟把重如山嶽的一杖輕巧絕倫的撥了開去,說道:

“在下話還未曾說完,想打也等我說完了再打不遲。”

但聽一癡大師說道:“不錯,貧僧正是少林掌理門戶的人。“只聽那冷肅的聲音說道:“這人狂傲自負,不知天高地厚,道兄不用和他多費口舌了。”

左少白冷然接道:“不論你們在這回雁峰頂,埋伏了多少高手,在下都將奉陪,不過,我在未出手之前,先要問明諸位的身份……”

語聲微微一頓,道:“你是什麼人?”

那冷肅的聲音答道:“貧道武當派掌門人悟因子,夠了麼?”

左少白道:“不知峨嵋派掌門人是否在此,法號又如何稱呼?”

但聞一個沙啞的聲音答道:“貧僧法正。”

篷帳內傳出另一個聲音道:“老夫崆峒派掌門人時尚興。”

一癡大師道:“我等都在此地,施主也該報上名來了。”

左少白略一沉吟,道:“在下的姓名,此刻還不能奉告。”

一癡大師道:“小施主倒會故作神秘,但此等手法,在我等跟前施展出來,那不覺得很可笑麼?”

左少白冷笑一聲,道:“昔年一段武林中秘事,使幾位一直在提心吊擔,過了這樣一段終日裡逃避報應的生活,不知其間的滋味如何?”

帳篷中沉吟了良久,才傳出悟因子的聲音,道:“你究竟是何許人物。如再不肯以姓名見示,故作神秘,可別怪我等手段毒辣了。”

帳篷內沉吟了很久時,傳出了這幾句話,顯然是經過一番磋商、思慮。

左少白只覺仇恨的怒火,在胸中燃燒,仰天長嘯一聲,道:“你們有什麼惡毒的手段,儘管施出來!”

但聞帳篷內冷哼一聲,道:“好!你們出手吧!”

左首手執禪杖的和尚,早已等得不耐,躍躍欲試,篷帳中傳出的聲音甫落,他手中禪杖,早已疾掃而出。

他適才吃左少白輕輕一劍,撥開了手中重如山嶽的一杖,這一杖攻勢,更見猛惡,掃出杖勢,帶着一股輕微的嘯風之聲。

只見左少白手中長劍迎杖一推,輕妙異常的又把一杖撥開。這正是“乾坤一劍”姬侗“大悲劍法”的神奇招數,四兩撥千斤的手法,已然到爐火純青之境了。

左少白一劍撥開杖勢,隨手還攻一劍。他出手的劍勢,輕鬆異常,但攻敵的部位,卻使人有着無法封架之感,迫的那和尚橫裡閃開一步。

三個橫劍的中年道人,突然向後退開五步,讓出了一個空隙。另一個手橫禪杖的和尚,突然橫跨一步,一杖點了過來。

左少白冷笑一聲,道:“九大門派中人,就只會倚多爲勝。”喝聲中,長劍疾出,側身而進,巧妙的避過禪杖,長劍找上那和尚的右腕。

他的劍招,輕靈奇奧,出手一擊,都是從攻勢的空隙中反擊過去,迫得敵人非避不可。

但左首那和尚,卻已回身反擊,一杖攻到。

二僧對面而立,布成了夾擊之勢,舞開手中禪杖,彼上此退,配合的天衣無縫。

左少白一意運氣,依照那姬侗相授的劍法,施展開來。這套曠絕武林的劍法,確有着神妙無方的變化,二僧前後夾攻,本該是必勝之局,但數合之後,卻反被左少白那輕靈的劍勢,搶去先機,控制了局勢。

二僧的禪杖,在他閃轉流利的劍光中,已然失去了自制之能,完全被迫的章法大亂,隨着他的劍勢轉動,想發出的招術,竟是一招也施不出來,全受着閃轉的劍光擺佈。

左少白一心運劍,只知一招一招的施展出來,還不覺得怎樣,但那一側觀戰的三個中年道人和兩個俗裝大漢,卻是看的心中震駭不已。只覺搏鬥中的二僧,已然迷失去自己,兩條禪杖的變化,全在敵人劍勢操縱之下。

在觀戰之人心目中,對方實有着無數次的機會殺死二僧,不知何故卻又輕輕放過。

左少白初動手時,出手劍招還有着生澀之感,愈戰愈是靈活,前後的招式,亦可顛倒運用。

雙方又鬥了十幾個回合,二僧突然一收禪杖,躍退數尺,臉上一片嚴肅,緩緩說道:

“貧僧等不是敵手,多謝施主手下留情。”

左少白心中暗暗奇怪,忖道:“我幾時手下留情了?但他們這般對我恭維,分明不似虛言,這倒使人有些不解了。但此情此景之下,左少白不能推託謙辭,只好默默不語。

那三個中年道人相互望了一眼,齊聲說道:“我等領教高招。”

左少白長劍一橫,道:“三位儘管出手。”

三個中年道人迅速的散佈開去,分佔了三個方位,靠東首的那位道人,似是三人中的首腦,長劍一揮,一首先攻出一劍。

“乾坤一劍”姬侗的“王道九劍”,雖然是惡中寓善,毒中含慈,但卻是無出招虛浮不實之學,劍不遞出則罷,長劍只要出手,必將是凌厲快速,攻守兼具,靜如山嶽,動如雷奔。

那道人適才觀戰,眼見左少白的奇奧劍招,心中早已生出了極高的警惕之心,是以遞出長劍,攻中寓守,去勢甚緩。

閃閃劍芒,遞到左少白前胸尺許時,仍不見左少白揮劍還擊,不禁心中一喜,忖道:

“這小子恃技而驕,大意至斯。”長劍陡然加快,刺向前胸。

但見左少白右手一翻,長劍迅疾絕倫的翻了過來,寒光一閃,幻起了一片冷芒,“當”

的一聲,金鐵交鳴,那道人手中長劍,被震的直盪開去。

這時,分佔南、西兩個方位上的道人,驀然揮劍出手,兩道劍芒閃動,有如兩條銀蛇,疾竄而上,抵隙攻入。

左少白一劍封開正東方位那道人攻來的劍招,本是自自然然,劍勢反向那道人還擊過去,但由於西、南兩個方位上兩個道人驀然出劍攻擊,他不得不臨時改變劍路,長劍迥旋,閃起了一片劍芒,寒光如幕,鏘鏘兩聲,封架開兩柄長劍。

要知姬侗這“大悲劍法”、“王道九劍”,兼具了應付四面八方的突變,任何一方的突攻、急襲,都在他劍勢預計的變化之中。

那正東方位的道人,長劍急迥,再攻一劍,同時帶動了劍陣的變化。剎那間,冷芒電旋,三支長劍,分由三個方位上急攻而至。

左少白眼看三人合擊的劍勢,有如怒泉急瀑,暴瀉而下,心中暗暗驚駭,但他技不務雜,雖覺對方攻勢凌厲,但又想不出破解之法,只好一招一式的施出“大悲劍法”。

曠絕一時的“大悲劍法”,變化中自寓玄妙,不到五合,三個道人配合猛攻的劍陣,已爲左少白劍招控制。

三個中年道人,有如陷在網中之魚,逐漸的施展不開,只覺在少白那出手的劍招,有如事先算計好了一般,劍劍都搶了先機,三人愈打愈是泄氣,劍勢也愈來變化愈少。

十合之後,形勢大變,三個道人不但劍勢爲左少白的劍勢控制,實有動輒得咎之感,而且感覺生死也全陷對方掌握之中,以對方攻來劍招而言,隨時可以取去自己性命。但卻不知何故?對方總是手下留情,點到爲止。

三個道人心中同時感覺這一場鬥劍之戰,已然徹頭徹尾的敗了,而且輸的是心服口服,再打下去。縱然對方仍肯劍下留情,也是無昧的很。

那正東方位上的道人,突然一收劍,當先而退,沉聲喝道:“兩位師弟,不用再打了,咱們再習十年,只怕也不是人家敵手。”

事實上,不用他再喝叫,另外兩個中年道人早已收劍而退。三人還劍入鞘,齊齊合掌當胸,說道:“施主武功高強,貧道等不是敵手。”

左少白心頭有些茫然,暗自忖道:“奇怪呀,每個人和我打上一陣,就自甘認敗服輸,這又是什麼道理呢?”(真笨,學了五年劍法,就只會照葫蘆畫瓢。)

心中在想,口裡卻應道:“三位道長,承讓了!”

靠東首那道人說道:“貧道兄弟這三人合搏之劍陣,會過了無數的高人強敵,但卻從未見過一人劍招精奇有如施主一般,我等是敗的心口俱服。”

左少白看三人言詞謙讓,大有英雄風度,忍不住問道:“三位道長,可是武當門下麼?”

三個道人互相看了一眼,仍由正東方位道人答話,道:“不錯,就是我等不說,施主亦可從貧道等劍招之上,看得出來。”

左少白心中暗道:“這就不是了,你們如說是崑崙門下,我也是一樣的相信。”

原來左少白追隨姬侗時日,只有五年光陰,在這五年之中,他把全副的精神,都集中在苦習“王道九劍”和“環宇一刀”之上,學無旁鶩,對天下武功的辨識,卻是一竊不通。

只聽站在左道那年齡較輕的俗裝大漢,輕輕嘆息了一聲,道:“少林寺兩位大師,武當派三位道兄,都已敗在施主的劍下,我們兄弟,本是不該再逞強挑戰,但如不戰認輸,心中實有未甘。”

左少白接道:“很好,兩位如是不服,不妨出手一試。”

那大漢道:“咱們也許不是閣下之敵,但如閣下這等高手,咱們兄弟不領教兩招,豈不是有虛此生了?”一揮手中雁翎刀,縱身而上。

左少白疾退了兩步,道:“且慢出手,在下還有話說。”

那大漢刀勢已然攻出,卻又硬生生的收了回來,道:“閣下有何指教?在下洗耳恭聽。”

兩人雖在敵對之中,但那大漢言詞之間,卻對左少白十分敬重。

左少白道:“閣下可是九大門派中人?”

那大漢點點頭,舉刀指着對面一個俗裝大漢說道:“在下和那位寧兄,都是崆峒門下的弟子。”

左少白回顧了那篷帳一眼,道:“在下因心中一點疑問,特地趕來回雁峰上,想問問少林、武當、峨嵋、崆峒四派掌門人,不知貴派掌門人是否在那篷帳之中?”

那俗裝大漢沉吟了一陣,道:“不錯,敝派掌門人,就在那篷帳之中。”

左少自心中暗道:此地有少林、武當和崆峒的門下,想來這三派掌門人定然是在篷帳中了,但卻不見峨嵋弟子……

心中念轉,口中卻說道:“幾位想必是奉派守護這篷帳之人,在下如若不能盡敗各位,只怕諸位也不許我闖入那篷帳中去,兩位請出手吧!”

那俗裝大漢心中明知這一戰必敗無疑,但格於森嚴的門規,非得出手不可,單刀平舉,目光卻投注到對面那俗裝大漢臉上,微一點頭,沉聲說道:“咱們也是師兄弟兩個人一齊出手,閣下要小心了。”揮手一招“橫掃千軍”,攻了出去。

左少白連勝兩陣,信心大增,同時亦隱隱感覺出“王道九劍”招式中,潛蘊無與倫比的威勢,才能以泰山壓頂般的威力,迫使對手認敗服輸。當下劍勢斜裡推出,封開雁翎刀。

驀覺身後金刃劈風,另一柄雁翎刀,疾由身後攻來。左少白挫腕收劍,人卻疾退兩步,回手一圈,劍光如山,竟然硬生生的把背後那執刀大漢,逼的橫移兩步。緊連着“唰唰”兩劍,把兩人迫到一個方位,劍招連變,氣勢如虹,交手不到兩招,已把兩人圈入了一片劍光之中。

兩個執刀大漢,雖然力圖振作,雁翎刀連出奇招、全力反擊,但覺對方劍光如幕,四面八方的涌了上來,反擊刀勢,有如投石入海,吃那劍氣迫逼的施展不開。五合之後,兩人已然完全陷入了被動之中,雁翎刀有如大海狂濤中的一葉扁舟,已然失去了控制,刀法變化,全在左少白劍勢的迫逼之下遞出。

兩人心中已知難再逞強,相互望了一眼,齊齊收刀而退,說道:“閣下劍法,果然高明,我們兄弟認敗了。”

左少白長劍平舉,肅然說道:“諸位既是自承敗在在下的劍下,那是已無再戰之意了?”

二僧、三道和兩個俗裝大漢,一時之間,想不出左少白言中之意,齊齊應道:“依照江湖規矩,我等已自知不敵,自然不會再戰。”

左少白道:“好!那就請諸位後退幾步,在下要找貴派的掌門人說話。”

二僧、三道和那兩個俗裝大漢呆了呆,茫然無措,竟然想不出回答之言。

左少白霍然轉過身去,長劍護住前胸,對着那篷帳高聲說道:“在下有事,求見四位掌門,如是不肯接見,那就不要怪在下要打進來了!”

只聽篷帳中又傳出沉重的聲音,道:“你能連敗我們護法弟子,那是足見高明瞭,如此武功,江湖間極是罕見,令師定然是大有名望的人,先報上你師承姓名,我們自會破例接見。”

左少白對這四派掌門人,恨之入骨,當下冷冷說道:“你們見也得見!不見也得見!在下的師承卻暫時不便奉告。”

但聞篷帳中又傳出一個冷肅的聲音,道:“你這般放肆無禮,貧道日後非得找你傳技師長,好好的教訓他一頓不可!”

左少白怒道:“你可是那悟因子麼?”

那冷肅的聲音應道:“你的記性不壞,正是貧道。”

左少白冷說道:“就憑你也配說這種大話麼?”

只聽那沙啞的聲音,傳了出來,道:“施主說話如此狂傲,江湖上倒是少見。”

左少白緩緩向那篷帳走去,一面運功戒備,一面高聲說道:“在下要進篷帳了,諸位有什麼惡毒手段,儘管施出來。

篷帳中又傳出那沙啞的聲音。道:“施主這般頑強,那就不能怪我等手下無情了。”

左少白聽聲辮音,已想出這說話之人,正是峨嵋派的法正大師。這時,他已接近那篷帳垂簾,伸手可及,才停下腳步,慢慢的伸出長劍。

他心中知道,這四大門派掌門人的武功,個個非同凡響,至於篷帳內是否還有埋伏?亦是無從料斷,何況,身後還有七個手執兵刃的人,虎視眈眈,隨時準備出手。

只見那伸出的劍尖,慢慢的觸及了垂簾。篷帳內的燈光,突然熄卻。

左少白暗裡一咬牙,忖道:“不入虎穴,焉得虎子?”長劍一振,挑開垂簾,身子一側,疾向篷帳內衝了過來。左少白本待推出掌力,硬接一擊,但卻感覺到那涌來的力道。重於山嶽,一時猶豫難決。就這一緩之下,那力道已然涌身上來,不禁心頭駭然,赴忙運氣行功,護住經脈要穴。但覺前胸小腹間吃一股強力一撞,身不由已的給撞了出來。

只聽篷帳內傳出一聲冷笑,道:“這不過略施薄懲,如再不知進退,那是自尋死路了。”

左少白只覺胸腹間隱隱作痛,眼睛裡直冒金星,退後了四五步,纔拿穩站好,長長吁一口氣,道:“不過如此而已,在下領教了。”

原來那“乾坤一劍”姬侗,在傳授主少白武功時,已想到他藝成之後,離開“無憂谷”

的辦法,再從“生死橋”上渡回彼岸,已是絕無生機,唯一的辦法,就是由那山谷急流中,冒險而下,是以在五年中,一直傳授他固元護脈的捱打功夫,全身真氣,分佈在幾處要害所在,不使內腑要害受傷。

左少白學會了天下第一等捱打的功夫,自己卻不知道,但這門功夫他早已練得十分熟悉,只要一提真氣,就不知不覺的護住了全身要害,是故雖受重擊,但卻未受內傷。

篷帳中的人,對左少白中掌之後,立時可以說話之事,大感意外,半晌不聞聲息。

左少白內腑雖未受傷,但苦頭卻是吃的不小,口中雖是說的滿不在乎,人卻在暗中運氣調息。

足足過了一盞熱茶工夫,才聽篷帳中傳出一癡大師的聲音道:“你能承受我一記‘小天星劈空’掌力,那是足見高明瞭,想來必非常人,可是和‘仇恨之劍’有關麼?”

左少白暗中運氣調息一試,覺出了胸腹間雖然隱隱作痛,但人卻並未受傷,心中寬慰不少,當下答道:“在下麼?和那‘仇恨之劍’毫無關連。”

篷帳內傳出悟因子的聲音,道:“既和‘仇恨之劍’無關,閣下今夜登上這回雁峰來,用心何在?”

左少白冷冷說道:“找四位掌門人,求證一段武林公案。”

篷帳內又是一陣沉默,想是四人正以傳音之術,暗中相商。良久之後,篷帳內又傳出悟因子的聲音,道:“閣下怎知我們聚首回雁峰上?”

左少白道:“世間不知有多少自認機密的事,曾不知不覺間泄露出來,何況四位的行蹤了?”

篷帳內傳出法正大師的聲音,道:“你要查證武林中哪一段公案?”

左少白道:“在未見四位廬山真面目以前,在下不願說出。”

久久未發一言的時尚興,突然接口說道:“爲什麼?”

左少白道:“在未證實四位身份之前,在下說出來,豈不徒泄機密,無補於事?”

一癡大師道:“這麼說來,施主是定要和我等見面了?”

左少白道:“不錯,其實就是四位不肯和在下相見,我也要再試行衝入蓬帳中去。”

悟因子道:“好!我們破例接見,但如你說了虛言,這回雁峰就是你葬身之地。”

左少白將埋在心中的一股悲怨之氣,直泛上來,長笑一聲,說道:“如是四位真是少林等四大門派的掌門人,今宵也將有一場生死之鬥。就算在下不殺四位,四位亦必不放過我!”

但見篷帳中人光一閃,點起一了支燭火,傳出一癡大師的聲音,道:“施主請進!”

左少白還劍入鞘,伸手一掀垂簾,大步走了進去。只見二僧一道和一位俗裝中年,並肩而坐,在四個人身側,橫躺着幾個黑衣勁裝的大漢。左少白目光一轉,已瞧出全是黑衣劍主的屬下。在四人前面一張平整的石塊上,放着一枝紅色粗大的火燭,燭光熊熊,照得篷帳內一片通明。

只見左首一個方瞼、濃眉,身披黃色袈婆的和尚,一合掌,道:“老袖少林一癡。”

緊接一癡大師身側而坐的中年道人,接道:“貧道悟因子。”

第三個灰袍和尚道:“老衲峨嵋掌門法正。”

第四個青袍長髯大漢,接道:“在下崆峒時尚興。”

左少白目光掠了四人一眼,道:“恕在下不見禮了。”

悟因子一皺眉頭,道:“閣下可以通上姓名來了?”

左少白緩緩說道:“不用問我的姓名,片刻之後,四位就自然知道了。”

一癡大師道:“施主請說吧,要求證哪一段公案?”

左少白強自忍耐激動之情,答非所問的道:“四位可是接掌門戶不久?”

時尚興道:“這也和你求證的一段公案有關麼?”

左少白道:“自然是有關了……”

輕輕咳了聲,接道:“在下想查明十三年前,白鶴堡一夜間被屠殺數百口的一件公案。”

四人料不到他會突然提到這上面來,不禁全都爲之一怔。

悟因子緩緩說道:“你是左家的什麼人?求證這公案的目的何在?”

正法大師道:“你既敢打上回雁峰,單獨闖入這篷帳中來,想必是早已有了準備,這姓名、出身,也不用保守機密了。”

左少白道:“告訴你亦無不可,在下叫左少白。”

一癡大師道:“左少白,那是左家之後了?”

左少白道:“不錯,你們九大門派,和四門、三會、兩大幫中人,都參與了屠戮左家之事,在下總歸要找他們償命。”

悟因子道:“那左鑑白是你的什麼人?”

左少白道:“先父。”

悟因子點點頭,道:“我們問的夠了,閣下還有什麼話說?”

左少白道:“白鶴門慘遭屠殺,起因就是你們四大門派的掌門人,突然被殺,對麼?”

一癡大師道:“不錯,不過,此乃天下人人皆知之事。”

左少白道:“四位上一代掌門人被殺,不知何以會懷疑到我們白鶴門的身上?”

法正大師道:“那時,因爲令尊在敝派等掌門人被害之前,突然出現在煙雲峰上,此事早已傳遍天下,想你定是知道了。”

左少白道:“我不信如此簡單。”

一癡大師臉色一整,說道:“就是告訴你整個詳情,你也無法挽救令尊、令堂之命。”

目光一掠悟因子等,接道:“你是放下兵刃就縛呢?還是要我等動手?”

十三年來蘊藏在他心中的仇恨、疑團,即將揭開,左少白的心情,反而平靜了下來,淡淡一笑,說道:“來日方長,大師又何必急在一時呢?在下既然找上門來,縱然是四位有意逐我離開,在下還不願走呢!”說着話,緩緩走了過去。

他年紀不大,但卻有着凌霄幹雲的豪氣,面對四大門派的掌門人,神態鎮靜,侃侃而言。也許是他的豪情,震住了四大門派的掌門人,一時間,竟然使四人暫時打消了動手的念頭。

法正大師輕輕嘆息一聲,道:“你還有什麼話?儘管說吧!就憑你這份膽氣,也該讓你死得明明白白,無恨無怨。”

左少白長長吁一口氣,道:“也許在今宵之中,白鶴門唯一生存的人,埋骨在這回雁峰上,那隻怪我學藝不精,死而無憾。但存在我心中的疑團,不能解開,死難瞑目!”

悟因子道:“好!你說吧!”

左少白道:“四位掌門人,都是名重江湖的名門大派,左少白相信你們,都不致虛言相欺,如是四位能夠提出確證,十三年前貴派的掌門人,確爲先父所害。也不需四位動手,在下即當四位之面,自作了斷。”

悟因子接道:“諾不輕許,施主未免立誓太重了。”

左少白肅然說道:“左少白言出必踐,道長但請放心,但如四位提不出確證,不知四位要何以自處?”

時尚興道:“小娃兒,茲事體大,以我等身份,也不便對你許下諾言,不過老夫當盡力使你盡解心中疑團,瞑目受死就是,但在我和諸位道兄解去心中疑團之間,倒是先有幾句話,要得問個明白。”

左少白道:“這約法雖不公平,但就目下情勢而論,在下是隻好接受了。”

時尚興輕輕咳了一聲道:“五年前渡過那‘生死橋’的,可就是你呢?”

左少白道:“不錯。正是在下。”

悟因子接道:“江湖上傳說,數十年前,名馳武林的王劍、霸刀,全都歸隱於‘生死橋’後,不知是否還健在人間?”

左少白略一沉吟,道:“兩位老人家,都還健在。”

傲視武林的四大門派掌門人,似都突然被人在前胸打上了一拳,心中震駭不已,沉吟半晌,才由法正大師接口問道:“你可都見過了?”

左少白心中暗道:“兩位恩師,雖已數十年未履江湖,但他們的威名,似是仍然震懾着武林人心。縱然據實而言,也是有益無害。”當下接道:“見過了。”

悟因子道:“王劍、霸刀,已成武林絕響,想不到數十年後,卻有人繼承了他們的絕技,重現江湖。”

一癡大師接道:“屈指算來,小施主留在那‘生死橋’彼岸,已該有五年時光了。”

左少白道:“不錯,在下在那‘無憂谷’中,居留五易寒暑。”

時尚興輕輕咳了一聲,道:“五年時光,就一個學武之人而言,不算長,但也不算很短,不知閣下是否已得兩位老前輩的衣鉢傳授?”

左少白心中暗道:“這倒不能給他們說的太明白了。”含含糊糊的說道:“兩位老前輩武功深博,浩瀚如海,在下幸得垂青,也只是盡我心力,至於學得好多,那就很難說了。”

一癡大師等相對默然,久久不言,篷帳中一片沉寂。

左少自重重咳了一聲,打破沉寂,接道:“諸位所間,在下已據實奉告,諸位也該依約以釋在下悶在心中的疑團了。”

悟因子道:“敝派等邀約天下九大門派,以及四門、三會、兩幫中的首腦,聚會於煙雲峰上,想一舉解決武林中所有的紛爭、仇恨,此等慈悲胸懷,是何等的博大,令尊卻爲了一點私情,暗下毒手。”

左少白接道:“天下英雄皆知其事,何以見得是先父暗下的毒手?”

法正大師道:“老衲等近曾查勘此事,除了令尊夫婦之外,再無去過煙雲峰之人。”

左少白道:“就算先父趕巧出現在煙雲峰上,那也不足證明就是先父下的毒手。”

時尚興道:“既非令尊夫婦下的毒手,小兄弟可能指出那真兇是誰麼?”

左少白呆了一呆,道:“你以一派掌門身份,竟這般強詞奪理!在下如若知真兇是誰,也不用到回雁峰來質問四位了。”

悟因子道:“小施主的話說完了麼?”

左少白怒道:“尚未說完!”

悟因子道:“好!貧道等再忍耐盞茶時光,小施主有什麼話,還望刪繁就簡,於一盞熱茶之間說完。”

左少白強忍着心頭的激忿,道:“少林、武當,向以武林中泰山北斗自居,一代掌門人的武功,自然非同小可,先父母武功再強,也難一舉間搏殺你們四派掌門,其間疑竇,一望即知,但幾位卻不思追查真兇,糾合其他五大門派,和四門、三會、兩幫中人,夜襲白鶴堡,婦孺老幼,一概不留,用心是何等惡毒?手段是何等殘忍!”

只聽幾聲厲呼怒喝,傳了進來,打斷了左少白未完之言。

悟因子一皺頭,道:“小施主一人前來,還是有同伴隨行?”

左少白答非所問的冷然接道:“四位既然是無法提出證據,那就休怪在下放肆了!”

時尚興冷然一笑接道:“這回雁峰上,只怕沒有你放肆的餘地。”

只聽那厲呼怒喝之聲,陣陣傳了進來,打斷了時尚興未完之言。

左少白心頭一動,暗道:“聽這聲音,似是有人正在激鬥,莫不是‘生死判’萬良泄露了行藏,與四大門派弟子們衝突起來了?”心念一轉,打算走出篷帳查看一下。

四派掌門人疾快的交換了一瞥眼色。突然一齊離座,瞬時之間,四人分站四方,將左少白圍在中央。

左少白劍眉聳動,怒道:“你們四人都是一派宗主,羣打羣毆,須防天下英雄恥笑!”

悟因子冷然道:“我等四人中任挑一個。諒你也不是敵手,何須羣打羣毆?只是爲江湖除害,人人有責,誰也無法後人,說不上倚多爲勝。”

左少白冷笑一聲,道:“父母血債,不共戴天。早晚要有一戰。”長劍一振,欺身而上。

但他身形甫動,長劍猶未遞出,悟因子等四人那寬大的袍袖一擺,倏地齊齊指了出來。

左少白突然感到,一陣奇異莫名的壓力,涌上身來,全身陡地一緊,不禁大駭,情急中,不由自主的凝立不動,運功抗拒那奇異莫名的壓力。

這一陣奇異的壓力,與一般內家真力所化的潛力、暗勁截然不同,那壓力迫到,使人如在水中,四面八方,無一處不感到緊迫,然而,左少白一直站着不動,猶未運功抗拒之時,那壓力已霍然消逝,絲毫也感覺不出。

第三十一章 莫測高深第六十三章 青龍堂主第五十四章 會九長老第十二章 岳陽風雲會第二十七章 生死知己第十六章 紫花金線鯉第三十二章 似曾相識第三十二章 似曾相識第十九章 義動生死判第六十一章 羅漢大陣第二十七章 生死知己第六十二章 智闖聖宮第六十六章 直搗聖宮第十六章 紫花金線鯉第三十五章 荒原之宮第四十二章 地窯怪人第五十四章 會九長老第二十一章 天劍揚威第四十一章 聖宮花相第二十一章 天劍揚威第三十四章 初出茅廬第十二章 岳陽風雲會第六章 同盟共三人第二十二章 僧道逞兇第四十五章 投柬拜山第二十一章 天劍揚威第三十四章 初出茅廬第五十九章 南下牧馬第三十二章 似曾相識第六十三章 青龍堂主第六十七章 直搗聖宮第三章 王者有九劍第二章 魂斷生死橋第五十章 悍不畏死第三十二章 似曾相識第二十九章 拒敵三策第六十三章 青龍堂主第六十二章 智闖聖宮第十二章 岳陽風雲會第六十章 手刃親仇第六十七章 直搗聖宮第十三章 智闖福壽堡第四十二章 地窯怪人第二十四章 茅舍夜吟詩第二十二章 僧道逞兇第四十五章 投柬拜山第三十九章 還我自由第二十章 暗探回雁峰第五十七章 代師傳藝第三十六章 六甲奇陣第四十一章 聖宮花相第三十八章 翠竹妙用第十八章 神秘女劍主第二十八章 盲啞二女第三十一章 莫測高深第三十七章 千里追蹤第六十章 手刃親仇第十五章 陰風透骨掌第三十三章 大顯身手第十五章 陰風透骨掌第四章 霸道只一刀第二章 魂斷生死橋第五十一章 轉移陣地第二十章 暗探回雁峰第三十七章 千里追蹤第二十六章 無意殺人第四十七章 不敢相認第五十三章 擄掌門人第二十七章 生死知己第二十九章 拒敵三策第三十一章 莫測高深第十六章 紫花金線鯉第一章 仇敵滿天下第三十六章 六甲奇陣第五十四章 會九長老第六十一章 羅漢大陣第十六章 紫花金線鯉第六十一章 羅漢大陣第五十章 悍不畏死第四十九章 天劍神威第二十五章 大膽假設第二十九章 拒敵三策第五十六章 委屈求全第四章 霸道只一刀第三十二章 似曾相識第六十六章 直搗聖宮第四十章 棄暗投明第六十四章 姊弟重逢第三十六章 六甲奇陣第五十四章 會九長老第二十章 暗探回雁峰第二十七章 生死知己第十六章 紫花金線鯉第二十八章 盲啞二女第六十二章 智闖聖宮第二十五章 大膽假設第六十六章 直搗聖宮第六章 同盟共三人第一章 仇敵滿天下
第三十一章 莫測高深第六十三章 青龍堂主第五十四章 會九長老第十二章 岳陽風雲會第二十七章 生死知己第十六章 紫花金線鯉第三十二章 似曾相識第三十二章 似曾相識第十九章 義動生死判第六十一章 羅漢大陣第二十七章 生死知己第六十二章 智闖聖宮第六十六章 直搗聖宮第十六章 紫花金線鯉第三十五章 荒原之宮第四十二章 地窯怪人第五十四章 會九長老第二十一章 天劍揚威第四十一章 聖宮花相第二十一章 天劍揚威第三十四章 初出茅廬第十二章 岳陽風雲會第六章 同盟共三人第二十二章 僧道逞兇第四十五章 投柬拜山第二十一章 天劍揚威第三十四章 初出茅廬第五十九章 南下牧馬第三十二章 似曾相識第六十三章 青龍堂主第六十七章 直搗聖宮第三章 王者有九劍第二章 魂斷生死橋第五十章 悍不畏死第三十二章 似曾相識第二十九章 拒敵三策第六十三章 青龍堂主第六十二章 智闖聖宮第十二章 岳陽風雲會第六十章 手刃親仇第六十七章 直搗聖宮第十三章 智闖福壽堡第四十二章 地窯怪人第二十四章 茅舍夜吟詩第二十二章 僧道逞兇第四十五章 投柬拜山第三十九章 還我自由第二十章 暗探回雁峰第五十七章 代師傳藝第三十六章 六甲奇陣第四十一章 聖宮花相第三十八章 翠竹妙用第十八章 神秘女劍主第二十八章 盲啞二女第三十一章 莫測高深第三十七章 千里追蹤第六十章 手刃親仇第十五章 陰風透骨掌第三十三章 大顯身手第十五章 陰風透骨掌第四章 霸道只一刀第二章 魂斷生死橋第五十一章 轉移陣地第二十章 暗探回雁峰第三十七章 千里追蹤第二十六章 無意殺人第四十七章 不敢相認第五十三章 擄掌門人第二十七章 生死知己第二十九章 拒敵三策第三十一章 莫測高深第十六章 紫花金線鯉第一章 仇敵滿天下第三十六章 六甲奇陣第五十四章 會九長老第六十一章 羅漢大陣第十六章 紫花金線鯉第六十一章 羅漢大陣第五十章 悍不畏死第四十九章 天劍神威第二十五章 大膽假設第二十九章 拒敵三策第五十六章 委屈求全第四章 霸道只一刀第三十二章 似曾相識第六十六章 直搗聖宮第四十章 棄暗投明第六十四章 姊弟重逢第三十六章 六甲奇陣第五十四章 會九長老第二十章 暗探回雁峰第二十七章 生死知己第十六章 紫花金線鯉第二十八章 盲啞二女第六十二章 智闖聖宮第二十五章 大膽假設第六十六章 直搗聖宮第六章 同盟共三人第一章 仇敵滿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