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重逢

餘額不足

“咦?”在空中的劉卓咦聲道:“好像有大隊人馬正走來,這深山老林中會有何人?”

想到此處,劉卓指尖翻飛,一道“隱身術”的法訣脫手出而出,蔚藍的天空下,驀然一閃,他的身形便不見了蹤影。

隱身之後,劉卓便腳踩青雲,向山下掠去。

在兩座巍峨的大山中間,有一條三丈寬的蜿蜒小道,劉卓落到了這峽谷一側邊緣,駐足在那靜靜審視着。

不多時的功夫,遠處蜿蜒來了一隻極長的車隊。

車隊爲首的是一位腰胯長戟,胯騎黝黑駿馬,顯得雄糾糾氣昂昂的將軍,在後面是則是一直蜿蜒到劉卓視線之外的人馬車隊。

馬車上輜重糧草無數,壓的車軲轆深陷,在地上留下道道軲轆印,數不清的士兵們手拿銅戈,頭扎黑巾緊隨其後,他們去的方向,則正是秦國的西面。

“這是秦國的軍隊,去的方向可正是魏國的邊境啊,難道秦魏兩國要開戰?”劉卓心中暗道,經過多年來對修仙界的認識,他對王侯將相的看法,已然有了改變。

既然秦王都是一個修仙者,那其他國家的政權也極有可能是被修仙者把持的。

一場凡人之間的戰爭,若是有修仙者的加入,劉卓實在不敢想象會是如何模樣,哪怕是煉氣期五六層的修士,只要駕起青雲,狂仍低階法術,定然也是一面倒的屠殺。

劉卓中心中正猜測着,這時那車隊爲首的將軍忽然勒住繮繩,一手揚起長戟,虎目一瞪道:“何人!”

整隻軍隊在這將領的一聲大喝下,竟也迅速紛紛停下腳步。

聞言後,劉卓心中奇怪,這個凡人將領如何能發現施展了隱身術的自己?

隨即,劉卓給自己施展了易容術,緩緩撤去隱身,一身道袍的他駐足在原地,面色冷靜問道:“你們可是秦國的軍隊?”

那名將領見眼前是個不過二十歲的青年,不由怔了一下,他見劉卓面色淡然,看似隨意駐足在原地,渾身上下,卻頗有一股出塵的氣質,頓時便猜到了劉卓修仙者的身份。

“在下吳罡,正是秦國將領,見仙長打扮,可也是秦人?”自稱吳罡的將領頓時收起傲慢之色,恭敬問道。

劉卓微笑道:“我是秦人不錯,我且問你,你是如何發現與我?”

吳罡棱角分明的面龐上露出一絲疑惑之色,隨即道:“在下多年征戰殺場,對殺氣、人氣、聲音、皆十分敏銳,方纔仙長雖施展了法術,在下肉眼雖看不見,卻能感覺到仙長身上的一絲殺氣。”

聞言,劉卓大爲意外,他想不到除了神識之外,竟還有人可以憑藉感覺來看破隱身術。

至於這吳罡說他身具殺氣,劉卓倒並不覺得意外,這兩日,連續滅掉了數個強敵,更是將築基期的高手硬生斬殺掉,身上帶着那所謂的殺氣,倒也不奇怪了。

“你們這是要去魏國?”劉卓話鋒一轉,問道。

那吳罡面露一絲難色,隨即終於道:“沒錯,在下奉王命,率領十萬兵馬,征討魏國,此番定然要滅魏,成就咱們大秦的千古霸業!”

聽了這話,劉卓心中暗付:秦國出兵攻打魏國,魏國之中定然也有修仙大派,到時候豈會坐視不管?看來修仙界與紅塵,也並非是毫無相連啊。

想到這裡,劉卓道:“既然如此,那我便不再打擾,將軍自行趕路就是。”

話畢,劉卓捏起了匿身術的法訣來,憑空一指,一縷暗藍華光便涌上他身,他的身形驀然憑空消失而去。

吳罡一臉詫異之色,微怔了一下,便轉身大喝一聲,命令軍隊繼續前行,隨後他翻身上鞍,猛勒馬頭,繼續向西方前行。

但這吳罡未想到的是,劉卓匿身後,並未馬上離開,此刻劉卓正嘴角含笑,駕雲飄蕩在他的馬頭前。

劉卓祭出了龍腸飛劍,也不催動法訣,擡手便衝吳罡的面門橫刺過去,劍尖驀然停住,剛好離吳罡那雙虎目一寸許。

此時,吳罡絲毫沒有察覺,只是面色冷峻的騎馬前行着。

劉卓見狀,不由微笑了一下,唿的一聲,腳踩青雲劃過天際,衝着東方破空而去了。

經過方纔的試探,劉卓倒也終於發現了隱身術與匿身術的差別。

隱身術只能不被人的肉眼看穿,卻無法阻隔神識的探查、聲音的傳播,也躲不過武者們日積月累,在戰場上修煉出的警覺感。

而匿身術,卻不僅能隱去施術者的身形,連施術者發出的聲音、氣感都可全部匿藏起來。

見這匿身術的第一層,便有如此用處,劉卓暗道:這匿身術的第二層,不知道有何用?想來是不會簡單的。

至於那吳罡所說的,武者的警覺感到底是什麼?劉卓思慮許久,覺得這應該是“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東西,就彷彿他領悟出的【未卜先知“道”】一般,他自己都無法講清楚那是何種意境來。

換句話來說,那吳罡的這種對殺氣的敏銳觸感,也算的上是一種“小道”。

儘管吳罡是個凡人,但劉卓卻認爲,所謂的“道”,並不等於修仙者的專利,無論是大道還是小道,都是這大千紅塵世界的一部分。

道!

在每個人的身邊,他無處不在,又總是不在。

一路胡思亂想,劉卓已然撐起護罩,全力駕雲縱掠了兩日的時間。

這兩日他一刻也不曾停歇過,一路橫掠過無數城池、大江大河,直到靈息即將耗盡之際,遠遠的,他終於俯望到了一片巍峨的山巒。

在萬丈高空望去,層巒迭嶂的大山腳下,有一團方寸黑點,劉卓一氣向下飛掠了數千丈,樸實的青山鎮便映入了眼簾。

山還是那座山,鎮還是那個鎮。

劉卓漂浮在青山鎮的上空,望着身下熟悉的街道,頗顯感慨,他神識一動,青雲劃出一道絢麗的流光,划進了被夕陽籠罩的大山之中。

在數年未曾變化的小山村,夕陽斜下,晚霞紅透了半邊天。

劉大志忙碌完了一天,今日他又幫村東頭的狗剩家打了一把菜刀和一杆鋤頭,雖賺不了幾個銅子,他卻圖個心理痛快。

頭髮已然有些花白的劉大志,正端着茶壺,將壯碩的身子斜靠在自家的門檻前,遙望着夕陽斜下。

這個時候,身後傳來了微微的腳步聲,陳玉珠繫着圍裙,清秀的面龐不知何年,已然有了不少歲月的烙印,她含笑催促道:“吃飯了,別看啦,兒子在五嶽派好着呢,用不着你瞎操心。”

“那是當然,我兒子可是個神童,到了哪都出息。”劉大志吆喝着,總算從地上爬了起來。

唿的一聲!

一道青光劃過,正落到了那三間瓦房組成的庭院內,夫妻二人不由同時轉頭望去,卻見是個似曾相識的青年,正一臉激動的望着他們二人。

“爹!娘!”劉卓喊道。

周大志錯愕在了原地,並未出聲。

劉卓上前,一把摟住了從來都視他作掌上明珠一般的父親。

“爹,你老了。”劉卓拍劉大志的後背,頗顯感傷的說道。

“卓子!你怎麼回來了?”劉大志一臉的喜色,隨後他忽然按住劉卓的肩膀,面色嚴肅道。

劉卓抓着陳玉珠的手,見孃親已然流淚了,心中更是覺得無比親切,八年的在外漂泊,這種溫暖的感覺,他又一次體會到了。

“爹,我特意回來看你們啊。”劉卓自然不會去說自己叛出五嶽派,連宰三位五嶽派師叔的經歷,他也並不想讓爹孃瞎操心。

“回來就好,回來就好,你還瞎問什麼呀。”陳玉珠數落道,將兒子拉進了屋內。

回到家中,爹孃一番噓寒問暖,劉卓卻只說在五嶽派修煉有成,學得了仙法,外出遊歷,過幾年便要回五嶽派去。

劉大志、陳玉珠夫妻倆,見八年未見的兒子歸來,心中自然是大爲歡喜,這個時候正是晚飯時分,陳玉珠滿面喜色道:“你們爺倆先吃着,我呀,再去做兩個菜。”

“對,去把昨個獵到的兔肉燉上。”劉大志大大咧咧的說道,拿來了一罈子黃酒放在飯桌上,笑道:“兒子,你也大了,今個陪你爹我好好喝上幾盅!”

劉卓見狀,趕忙拿過酒杯,斟酒舉杯,笑道:“爹,兒子敬你。”

話畢,劉大志哈哈大笑,父子二人開始舉杯痛飲。

吃着母親做的飯菜,喝着自家釀製的黃酒,劉卓顯得肆無忌憚,儘管他已經是《長生功》十層的修爲,早已進入了辟穀階段,食用五穀雜糧不但毫無用處,還會阻礙修行。

但,這是回家了啊。

這一夜,劉家的燈火一直未熄。

劉卓與老爹講了許多的話,陳玉珠則一臉慈笑的坐在一旁聽着,她覺得作爲一個女人,這樣就很幸福了。

————————————————————————

接下來的日子,劉卓一連在家中呆了兩月之久。

劉家的神童兒子修成仙術歸來的消息,也在整個村子裡傳開了,村裡人都紛紛前來串門,好一睹仙人風采,甚至還有幾戶家有待嫁閨女的,竟差遣媒婆上門來說親,卻是被陳玉珠婉言拒絕了。

兩月來,劉卓一直在家中安生孝敬父母,對修成大道一途,劉卓自然是不會放棄,但在此之前,他覺得還是應該將爹孃安頓好纔是。

畢竟,劉大志與陳玉珠是生他養他的至親之人,幾十年面朝黃土背朝天,在這小山村挨着苦日子,劉卓已然心生了讓爹孃離開村子,找一處頤養天年的好地方,就此安頓下來的想法。

於是,當天劉卓便與劉大志打了聲招呼,腳踩青雲徑直向青山鎮的南面飛掠而去。

此行,劉卓的目的地是青山鎮外三百里處的【謂城】。

一個時辰後,劉卓沿着碧水河一路飛掠,眼前終於出現了一座巨大的城池。

施展了匿身術,劉卓無視城頭戒備的秦人士兵,旁若無人的飛進了城內。

謂城算不上大城市,但城池周圍物產豐富,耕田衆多,百姓都還算富裕,所以一直以來,治安一向都很好。

在人流不息的街衢上空,劉卓四處掃量着,打算找一處合適的宅院,將爹孃安頓過來。

在城內一番飛掠,來到了城北的一個角落時,劉卓忽然發現了一座道觀。

這座道觀孤零零的佇立在城池一角,奇怪的是,道觀的周邊卻是空空如也,沒有任何建築,雖處在這熙攘城市,卻彷彿與世隔絕一般。

劉卓見那道觀的門匾上,寫着“孔儒觀”二字,心中便已知曉一二,這應該是孔門修士的道觀了。

雖然上次出手滅了兩名孔門修士,劉卓對孔門倒也並無惡感,有如此一座孔門道觀在此,他至少無需擔心有妖、鬼、魍怪之流進城禍害百姓了,倒也是個讓人放心的地方。

唿的一下!

從謂城的城牆之外,忽然閃急速飄來一朵青雲。

劉卓心中一動,暗暗將身形隱藏到了一座城樓的欄杆後。

仔細望去,見青雲之上有一身穿紫色儒袍,髮髻中插竹棍的少年,正面露焦急之色,一頭栽向了那孔儒觀中。

劉卓見狀,心中覺得奇怪,方纔入觀的少年,修爲在練氣期八層左右,爲何如此火急火燎?

片刻後,劉卓本無心多管閒事,正要離去,此刻那孔儒觀中倏然升騰起兩朵青雲,其中一人是方纔的少年,另一朵青雲上,則是同樣孔門裝扮的一名黃臉老者。

這兩名孔門弟子,本要駕雲飛掠而走,那黃臉老者忽然向劉卓身處的方向瞪眼,道:“哪位道友隱身在此?不妨出來一見!”

劉卓聞言,並不感意外,他撤去了匿身,從城樓後飛掠了出來,笑道:“在下劉鳴遠,乃一介散修,碰巧路過此地而已。”

爲了以免惹出事端,劉卓特意報了個假名。

“在下孔門修士,段正山,這是老夫的徒兒蘇牧。”那自稱段正山的老者沉吟道,一雙渾濁的眼眸,卻不住的在打量着劉卓。

此番,劉卓早已將五嶽派的藍色道袍換掉,如今是一身白色長衫,滿身書生氣,唯缺一把摺扇,便更似真正的讀書人了。

“原來是孔門的前輩,失敬失敬。”劉卓打着哈哈,他見這段正山是煉氣期巔峰修爲,心中猜測,這座孔儒觀的觀主,也許便是眼前這黃臉老者了。

“方纔我這徒兒來報,說在謂城南三十里的藤家莊,出現了惡鬼擾民,老夫正要前往捉拿鬼孽。”段正山解釋道,隨即便要駕雲而走。

第134章 通關第73章 真相?第183章 三種命相第181章 死死死死第62章 朱凰第39章 靈符第17章 騰雲莊第105章 祭傀儡第40章 靈瓊漿第22章 採藥堂下第2章 酒罈子第149章 太史帆第154章 不死藥第65章 千般法術第73章 真相?第107章 九宮門第17章 騰雲莊第67章 打賭第76章 協議第74章 勝負第181章 死死死死第101章 伏羲令二第36章 圍棋第49章 腰牌第142章 景神七煞第78章 道第72章 四象棋局第27章 採藥第102章 重逢第110章 三年下第105章 祭傀儡第147章 擎天大聖一張,一張就夠了!第133章 天下無雙(下)第46章 千障陣第141章 神寶第33章 異獸第24章 工作第90章 鬼啊第72章 四象棋局第151章 荒島一張第134章 通關第153章 雷火扇第141章 神寶第60章 金赤參第134章 通關第152章 陰謀?第58章 藥理第113章 水城第117章 十九層第119章 築基!第36章 圍棋第125章 天魔錘第69章 固化!第142章 景神七煞第58章 藥理第177章 買賣第78章 道第66章 青藤蔓第166章 瘦竹竿第61章 收徒?第170章 掌紋變化第126章 壇底第143章 摩羅鬼懇一張!第135章 嬋境第116章 大和尚第166章 瘦竹竿第114章 地形丹第132章 天下無雙(中)第22章 採藥堂下第76章 協議第19章 三性靈根第23章 收穫第112章 千里帆第99章 匿身術第5章 孤島第26章 低階靈石第128章 萬里浮屠第40章 靈瓊漿第146章 斷劍第105章 祭傀儡第73章 真相?第114章 地形丹第65章 千般法術第95章 漁翁第2章 酒罈子第160章 很硬的命第157章 南郭城第105章 祭傀儡第42章 土遁第2章 酒罈子第162章 頭疼經第31章 左寧山第24章 工作第10章 菜園子第119章 築基!第55章 開煉第23章 收穫第13章 啓程第145章 都裝了第143章 摩羅鬼懇一張!
第134章 通關第73章 真相?第183章 三種命相第181章 死死死死第62章 朱凰第39章 靈符第17章 騰雲莊第105章 祭傀儡第40章 靈瓊漿第22章 採藥堂下第2章 酒罈子第149章 太史帆第154章 不死藥第65章 千般法術第73章 真相?第107章 九宮門第17章 騰雲莊第67章 打賭第76章 協議第74章 勝負第181章 死死死死第101章 伏羲令二第36章 圍棋第49章 腰牌第142章 景神七煞第78章 道第72章 四象棋局第27章 採藥第102章 重逢第110章 三年下第105章 祭傀儡第147章 擎天大聖一張,一張就夠了!第133章 天下無雙(下)第46章 千障陣第141章 神寶第33章 異獸第24章 工作第90章 鬼啊第72章 四象棋局第151章 荒島一張第134章 通關第153章 雷火扇第141章 神寶第60章 金赤參第134章 通關第152章 陰謀?第58章 藥理第113章 水城第117章 十九層第119章 築基!第36章 圍棋第125章 天魔錘第69章 固化!第142章 景神七煞第58章 藥理第177章 買賣第78章 道第66章 青藤蔓第166章 瘦竹竿第61章 收徒?第170章 掌紋變化第126章 壇底第143章 摩羅鬼懇一張!第135章 嬋境第116章 大和尚第166章 瘦竹竿第114章 地形丹第132章 天下無雙(中)第22章 採藥堂下第76章 協議第19章 三性靈根第23章 收穫第112章 千里帆第99章 匿身術第5章 孤島第26章 低階靈石第128章 萬里浮屠第40章 靈瓊漿第146章 斷劍第105章 祭傀儡第73章 真相?第114章 地形丹第65章 千般法術第95章 漁翁第2章 酒罈子第160章 很硬的命第157章 南郭城第105章 祭傀儡第42章 土遁第2章 酒罈子第162章 頭疼經第31章 左寧山第24章 工作第10章 菜園子第119章 築基!第55章 開煉第23章 收穫第13章 啓程第145章 都裝了第143章 摩羅鬼懇一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