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七八章 較量開始

開元二十六年,在一片歌功頌德和歌舞昇平中到來,大唐帝國看上去似乎更加的繁榮昌盛,國富民強。

新上任的中書令兼兵部尚書李林甫爲了鞏固自己的相位,甫一上任便擺出了大幹一場的準備,在涉及國家大政的許多方面都有了新的動作。

首先,李林甫加強了諸道採訪處置使的權力,准許他們在巡視本道之內所轄各州縣時對一些事務可以先處置、後奏報。

比如,當採訪處置使在巡視途中發現某州遇到天災之時,可以當即與該州刺史商議開倉賑糧,而不需要先向朝廷請示。

又比如,在巡視之中發現了貪贓枉法的官吏之後,甚至包括諸州刺史在內,採訪處置使有權立即停止其職務,並選擇合適的人選進行代理,然後向朝廷上奏具體的情形。

採訪處置使是在開元二十二年的時候設立的,當時大唐共有十道,所以就有十位採訪處置使。當初設立這樣一個職務,目的是要加強朝廷與諸道的聯絡。這些採訪處置使平時在道內諸州巡視,然後將巡察情況書面呈報中書省,使朝廷能夠知道諸州內的情形,在設立之初時並沒有任何處置當地政事的權力。

如今李林甫加強了採訪處置使的權力,特別是准許他們有權停止刺史以下官員的職務,另外選人代理這一項,不僅變相地奪了吏部的權力,同時也奪了御史臺一部分權力,卻實打實地增加了中書省的權力。

因爲按照以往的慣例,刺史這種地方大員,就算犯了錯誤和律法,那也該由御史臺派往各地的監察御史查辦,等到御史臺調查清楚之後,再由吏部下文免除犯事官員的職務,然後另行任用其他官員或是接任或是暫代。

舉個最簡單的例子,就可以說明李林甫這一手的厲害。

假若如今被貶到洺州擔任刺史的嚴挺之不知“悔改”,犯了類似於王元琰當初那種經濟案件,而李林甫派去河北道進行採訪的處置使又暗中得了李的授意,要特意對洺州刺史多加“照顧”,那麼嚴挺之恐怕連着刺史之位都要坐不穩當了。

如果按照以往的做法,就算嚴挺之有問題,那麼首先知道的應該是御史臺的負責人周子諒。而以周子諒與嚴挺之私下裡的關係,不論嚴挺之是否真的犯事,周子諒都會做到秉公處理,認真仔細地調查與嚴挺之相關的事情,這樣就能防止有人在背後搞一些栽贓陷害之類的手段。

而若是按照李林甫現在這個搞法,只要十道採訪處置使被他控制,那麼大唐各州官員今後都會噤若寒蟬,老老實實地聽從李林甫的吩咐。大家都是混跡官場多年的老油條,心裡都十分清楚雞蛋裡面挑骨頭是怎麼回事情,想要官位穩當,不被人停職,那就只能聽李林甫的話。

當然了,李林甫這一手釜底抽薪的做法雖然陰險,但也不可能立即就搞出大動作,還需要小火慢燉着來。估計一開始這些採訪處置使還不敢對刺史級別的官員動手,而是對縣令以下的地方官員進行敲打,等到他們發現手中權力確實好用,而李林甫也真的替他們撐腰時,他們纔會跋扈起來。

李林甫搞的第二個動作就是同意了鄯州都督郭英義和各軍主將向兵部的提議,停止了鎮兵戍邊的做法,今後准許各軍自行招募長征兵(也就是職業軍人)。

皇帝對於停止鎮兵戍邊的做法也很贊同,覺得各鎮之兵每年來回調動不僅浪費人力、財力和物力,而且鎮兵的戰鬥力不高,並不利於戰事。

趁着停止鎮兵戍邊這股東風,大唐皇帝陛下下令將原來的羽林軍分爲左右羽林軍,並且新組建了一支龍武軍,隸屬於萬騎營。

前文裡面就曾經說過,大唐的軍隊如今分爲兩種,其中大部分是由兵部下令進行調動,小部分最精銳的則拱衛在長安內外,由皇帝直接下令進行調動。

按理說,在家天下的封建舊社會,大唐的所有軍隊其實都是皇帝的,但實際運作起來卻不是那麼一回事!

從古至今,只要涉及軍隊調動的事情,多經過一道手續或者多經過一個人,姓質那就完全不同。

比如李隆基若是看吐蕃國不順眼,準備教訓一下赤德祖贊,那他就不能直接給駐守在青海湖西的周承業下令,讓神威軍立馬進兵吐蕃,而是要先與內閣宰相們進行商議,達成了一致出兵的決議後,由兵部尚書李林甫下令給鄯州都督府,然後再由鄯州都督府下令給週二。

雖然絕大多數時候宰相們和兵部尚書不會也不敢違逆皇帝的命令,但因爲多了這一道程序,作戰命令下達到具體實施的部隊時,畢竟還是要晚上幾天。

對於那些駐守在邊關塞外的大唐軍隊而言,就算接到命令的時間晚了幾天,於整個戰局而言並無什麼損害。可若是長安附近發生叛亂時,又或者宰相和兵部尚書有了二心時,皇帝不能立即調動兵馬進行平叛或者護駕,情形豈不危險萬分?

事實上,就算李隆基這麼睿智的皇帝,在他任內更是不斷地擴大直屬於皇帝指揮的部隊數量,到了安史之亂爆發時,卻依然是被親兒子逼迫着交出了皇權,十分鬱悶地做了太上皇。

兵部雖然同意了各地停止鎮兵戍邊的做法,但兵部和戶部接下來的一些做法卻讓週二感覺到了陰謀的味道。

大唐兵部和戶部給予神威軍和白水軍的待遇完全不同,而且是冠冕堂皇。

對於白水軍,戶部足額地下撥了整整兩萬編制的軍費用度和糧草,可對於神威軍,戶部卻只下撥了三分之一的軍費和糧草。戶部和兵部的理由是神威軍控制了青海湖以西很大的疆域,今後自力更生可以來錢的路子很多,而白水軍卻是明顯不足。

鑑於神威軍主將周承業善於經營,以往曾經多次自掏腰包地慰問安撫部隊,所以這次只好讓神威軍吃點小虧,替朝廷分擔一部分財政壓力。

週二接到兵部和戶部的批文時,一眼便看出來這是有人想要明目張膽地離間神威軍與白水軍的關係,他冷笑幾聲,對軍中主管後勤的常建、張巡和許遠三人說道:“區區百十萬貫的軍費還入不了我的眼睛,今後軍中開支用度但有欠缺,你們只需去找甘總管支取,切莫讓軍中將士們覺得我們的伙食待遇要比白水軍差!”

對於兵部和戶部合起夥來擺自己的這一道,週二早有心理準備,他暫時還不想跟李林甫和蕭炅正面叫板,所以便嚥下了這口氣。別人不知道神威軍佔據伏俟城後會有多大的經濟效益,可週二心裡清楚的很,只要讓神威軍把持着青海湖以西的疆域,莫說是被剋扣了三分之二的軍費,就算一分不給,他也會吃的滿嘴流油!

除了上面兩個方面的大動作,李林甫在其他方面也是多有舉措。

比如,他向皇帝建議進一步擴大教育範圍,在各州縣之下再設置鄉學和裡學。

大唐開國之初,在京城長安設有國學和大學,隨後諸州縣也設置了州學和縣學。這種層層設置教育機構的做法,極大地促進了民衆受教育的程度和範圍,使得一些寒門士子也有機會通過科舉之道進入朝堂。

開元二十六年正月十九曰,皇帝敕曰:“古者鄉有序,黨有塾,將以宏長儒教,誘進學徒;化民成俗,率由於是。其天下州縣,每鄉之內,各里置一學。仍擇師資,令其教授。”

自此,大唐的教育制度更加深入和完備,也算是李林甫乾的一件好事。

又比如,李林甫向皇帝建議,在河曲一帶設立新州,用來安置以前生活在河曲六州一帶的零散胡人。這些胡人是在開元十年前後,在大唐與突厥的戰爭結束之後,戰敗被俘或者投降過來的突厥人。他們此前是被遷移到南方中原江淮一帶居住,因爲不適應那裡的水土,是以常常跟當地的漢人鬧出矛盾和糾紛。

李林甫的這個建議,正視了胡漢之間的差異,讓這些胡人返回河曲之地,倒也順應了民心民意。只可惜,他卻忽視了突厥胡人狗改不了吃屎的劣根姓,一旦讓這些胡人從江淮之地返回北方,若干年後便又成了大唐邊疆的隱患!

除了這些動作之後,李林甫還幹了一件很討皇帝歡心的事情,那就是抓緊時間組織人力《六典》和《大唐開元禮》兩本典籍修著成功。

當初,張九齡在千秋節上向皇帝獻了一份《千秋興盛語錄》,結果讓好大喜功的李隆基十分受用,當時可是大大地搶了風頭。李林甫當時沒有吭聲,回過頭來卻是學會了一招,因此在這著書立說方面格外重視起來。

《六典》和《大唐開元禮》主要講述的是各種典章制度的歷史沿革以及有唐以來相關制度的集成之書,如果能在李隆基爲帝期間修成,更加彰顯了“盛世修書”的功績,也等於是宣揚了皇帝的治世功業。

實際上,這《六典》和《大唐開元禮》是在張九齡擔任集賢院判時便開始編著了,只因爲工程浩大,所以後來張九齡當了中書令,又讓陳希烈代替自己繼續主持此事,前後已經持續了十幾年!

如今,《六典》和《大唐開元禮》同時編著成功,卻白白地讓沒什麼文化的李林甫搶了頭功!

(未完待續)

第一零四章 一算嚇一跳第一二二章 實力大增第四十一章 崑崙奴逞威第一二一章 祥叔歸來第二十八章 兇殘週二郎第一八一章 大義滅親第一五六章 大圖謀第三十四章 人多成患第一零四章 一算嚇一跳第二四九章 周屠夫第三十章 西市買人第一二九章 鬣狗羅希奭第一二七章 大師兄練武第一三二章 同行是冤家第七章 寶順兄弟第九十一章 蘿莉姑嫂第七十五章 人怕出名豬怕壯第十八章 再遇楊玉瑤第二六三章 二瘋子攔路第一八一章 大義滅親第四十二章 父子同心第一五一章 就這點尿水第二一九章 驚心動魄石堡城第八十一章 楊玄璬的糾結第一九零章 拜碼頭第五十三章 蓬蓽生輝第三十一章 眼光獨到第二四一章 下馬威第六十四章 這個女子不簡單第一五八章 吃相很難看第二三四章 替兒子出氣第三十七章 匕首第一零八章 替聖上分憂第二八四章 大風起兮第二十章 兩個亡命徒第一四六章 週二的過人之處第二一七章 哥倆一起去當兵第一四五章 害人終害己第七十一章 郭元忠被人盯上了第一四六章 週二的過人之處第二五四章 大勇之勇第二三五章 走着瞧第九章 東市陳記第十八章 再遇楊玉瑤第二三三章 陰人向來玩陰謀第六十六章 輿論壓力第三十四章 人多成患第二七零章 養戰三策第二三九章 一羣大能聚山莊第二十七章 專業抓賊第三十四章 人多成患第七十四章 還好不叫胡漢三二九零章 求你別衝老子笑第三十九章 搶皇帝的女人第一七二章 言傳身教第一章 末流紈絝第二八八章 李林甫要來啦第一八六章 豪賞第二二九章 力士身世第一六七章 壞了規矩第一七五章 混跡官場從來難第一四一章 這下麻爪了第二一四章 躲不過的是與非第二零一章 順藤摸瓜第二六一章 爲了老崔第二二一章 支招第一九七章 絕世妖嬈小姨子第一六七章 壞了規矩第二八四章 大風起兮第二零七章 權利和義務第七十三章 再上青樓第二二八章 招人喜歡惹事精第八十章 阿祥的傳奇身世第一七五章 混跡官場從來難第二二五章 回長安第二二九章 力士身世第一九七章 絕世妖嬈小姨子第二三二章 又是一年送禮時第一五八章 吃相很難看第一七一章 不辦動物園第二十章 兩個亡命徒第九十七章 賊頭賊腦的小子第一七一章 不辦動物園第二十五章 十年不晚第二三四章 替兒子出氣第二十二章 兩碗麪第九十四章 實用主義第一七一章 不辦動物園第二二六章 打的就是你第三章 要見偶像啦第二零一章 順藤摸瓜第二四八章 自困孤城第二二九章 力士身世第二零三章 繁華背後第一零五章 四季緣開張第四十二章 父子同心第七十九章 下有對策第四章 且做文賊第一八七章 各種心思一頓飯第二八七章 絕對震撼
第一零四章 一算嚇一跳第一二二章 實力大增第四十一章 崑崙奴逞威第一二一章 祥叔歸來第二十八章 兇殘週二郎第一八一章 大義滅親第一五六章 大圖謀第三十四章 人多成患第一零四章 一算嚇一跳第二四九章 周屠夫第三十章 西市買人第一二九章 鬣狗羅希奭第一二七章 大師兄練武第一三二章 同行是冤家第七章 寶順兄弟第九十一章 蘿莉姑嫂第七十五章 人怕出名豬怕壯第十八章 再遇楊玉瑤第二六三章 二瘋子攔路第一八一章 大義滅親第四十二章 父子同心第一五一章 就這點尿水第二一九章 驚心動魄石堡城第八十一章 楊玄璬的糾結第一九零章 拜碼頭第五十三章 蓬蓽生輝第三十一章 眼光獨到第二四一章 下馬威第六十四章 這個女子不簡單第一五八章 吃相很難看第二三四章 替兒子出氣第三十七章 匕首第一零八章 替聖上分憂第二八四章 大風起兮第二十章 兩個亡命徒第一四六章 週二的過人之處第二一七章 哥倆一起去當兵第一四五章 害人終害己第七十一章 郭元忠被人盯上了第一四六章 週二的過人之處第二五四章 大勇之勇第二三五章 走着瞧第九章 東市陳記第十八章 再遇楊玉瑤第二三三章 陰人向來玩陰謀第六十六章 輿論壓力第三十四章 人多成患第二七零章 養戰三策第二三九章 一羣大能聚山莊第二十七章 專業抓賊第三十四章 人多成患第七十四章 還好不叫胡漢三二九零章 求你別衝老子笑第三十九章 搶皇帝的女人第一七二章 言傳身教第一章 末流紈絝第二八八章 李林甫要來啦第一八六章 豪賞第二二九章 力士身世第一六七章 壞了規矩第一七五章 混跡官場從來難第一四一章 這下麻爪了第二一四章 躲不過的是與非第二零一章 順藤摸瓜第二六一章 爲了老崔第二二一章 支招第一九七章 絕世妖嬈小姨子第一六七章 壞了規矩第二八四章 大風起兮第二零七章 權利和義務第七十三章 再上青樓第二二八章 招人喜歡惹事精第八十章 阿祥的傳奇身世第一七五章 混跡官場從來難第二二五章 回長安第二二九章 力士身世第一九七章 絕世妖嬈小姨子第二三二章 又是一年送禮時第一五八章 吃相很難看第一七一章 不辦動物園第二十章 兩個亡命徒第九十七章 賊頭賊腦的小子第一七一章 不辦動物園第二十五章 十年不晚第二三四章 替兒子出氣第二十二章 兩碗麪第九十四章 實用主義第一七一章 不辦動物園第二二六章 打的就是你第三章 要見偶像啦第二零一章 順藤摸瓜第二四八章 自困孤城第二二九章 力士身世第二零三章 繁華背後第一零五章 四季緣開張第四十二章 父子同心第七十九章 下有對策第四章 且做文賊第一八七章 各種心思一頓飯第二八七章 絕對震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