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一七章 哥倆一起去當兵

與父親一番長談,周承業大概瞭解到安祿山和史思明現在的情況,他在心中盤算着要不要趁安祿山被押解到長安時,尋找一個合適的機會將此賊做掉,以此爲大唐除掉一個大禍害。

按照正史的記載,張守在向朝廷上表請斬安祿山之後不久,便會將安祿山押解到長安,聽候皇帝的發落。而張守之所以要費這麼一番功夫,卻是真心不想讓安祿山死,但又害怕被人攻擊自己護短,所以才搗鼓出這麼一場肉戲給長安城內的君臣觀看。

以張守對李隆基的瞭解,雖然安祿山作戰失利,但皇帝不會真的忍心殺掉一位作戰勇猛的邊關將領。李隆基只對一種人心狠手辣,絕不留情,那就是可能危及到自己皇權的人。像安祿山這種替大唐戍邊守土的胡人,皇帝不僅不會真的殺害,而且還會青眼有加。

想到這裡,周承業於是說道:“這個張守,倒是一頭老狐狸,自己不想殺乾兒子,又不願意承擔護短的壞名聲,所以便將裁決權交給朝廷。”

周子諒很看重兒子的態度,所以問道:“那麼二郎以爲安祿山該不該殺?” шшш_ ttκΛ n_ ¢ ○

周承業毫不猶豫地回答:“當然該殺!這個安祿山就是一個投機的傢伙,我覺得他心術不正,並非真的忠於大唐,只是覺得在軍中能夠撈到好處,所以才表現的勇猛一些。如果留着他繼續坐大,只怕將來尾大不掉,會成爲邊關一患!”

聽兒子說的這麼堅決,倒是讓周子諒吃了一驚。他有些不解地問道:“二郎對於這個安祿山如此關注,此前你與他似乎從未有過什麼交往啊?爲何對此人的觀感如此之差?”

週二被老爹這話問的一滯,他總不能告訴周子諒說自己是穿越者,知道安祿山是個國賊,將來肯定要造反吧?

琢磨了一下措辭,周承業說道:“孩兒以爲,我大唐邊關的守將,還是任用血統純正的漢人可靠。其餘各族的將領雖然可以爲輔,但絕對不可讓他們成爲一方主將。那張守是個老糊塗,不僅收了安祿山做義子,看樣子等他退下來後,還有意讓安祿山接替於他。非我族類,其心必異。我覺得安祿山和史乾等人不可靠,所以覺得應該趁着這次機會除掉安祿山。”

周子諒聞言擺手說道:“你這話千萬不可出去說,不然定會被御史們逮住作爲攻擊你的證據!我大唐邊關軍中可是有不少的非漢人血統的將領,像高仙芝這樣身居高位的將領不止一個,他們爲大唐開疆拓土,立下許多戰功,深受皇帝的信任和重用。這次張守之所以上表請奏,何嘗不是看準了皇帝輕易不會下旨斬殺異族武將的這一點。”

“孩兒也就是提醒父親一下,輕易不要表明自己對於安祿山一事的態度。如果皇帝說赦免安祿山,父親不要勸諫阻攔;如果皇帝說應該殺掉安祿山,父親便堅決擁護支持。總之,切莫因爲安祿山一事,給父親的聲譽留下污點。”

“你的話我記住了。安祿山這件事情跟我關係不大,最後還是由張相拿出一個意見再上報皇帝的。也不知張相會是一個什麼態度?”

“我覺得張相肯定是贊同斬殺安祿山的。”周承業再次毫不猶豫地回答說道。

實際上,張九齡此人還真的就有識人之明,據正史記載,他在安祿山造反之前二十年,便強烈建議皇帝殺掉犯事的安祿山,並且向皇帝明言安祿山不可靠,說安祿山長的是一臉的反相,將來必然爲禍大唐。

“呵呵,二郎既然這麼篤定,那我便等候一段時曰,看看是否像你說的這樣。不過,你現在一天也不能在長安多呆了,還是趕緊尋個合適的理由和機會,躲開這邊的一些是非吧。”

“孩兒已經有了主意,這幾曰就想辦法躲出去。”

父子二人這夜聊過之後不久,朝廷下達了一道命令,讓隴右節度使治下秦州都督郭英義接替鄯州都督一職,而原鄯州都督因爲身體健康的緣故,被調回長安附近,做了一名上州都督,也算是功德圓滿,欣然赴任。

郭英義的這道任命看似與周承業毫無關係,但沒過多久,兵部又不動聲色地給鄯州都督府下達一道命令,委任左千牛衛府司錄參軍周承業檢校鄯州都督府錄事參軍一職。

“檢校”一詞,在大唐軍中是在正式任命以前而暫時代理某職的意思。

自李隆基登基之後,由於各種使職,特別是諸道使府立功的將校,大多帶中央臺省的官銜,上自三公、僕射、尚書,下至郎中、員外郎、校書郎。這些官銜均稱爲檢校官。但是這些檢校官並不在該部門任職,只是掛銜表示其地位之尊崇和升遷之經歷而已。

例如杜甫,後世人們多稱其爲杜工部,其實他並未在工部擔任過任何官職,只是在西川節度使嚴武幕府裡當參謀時曾經掛過檢校工部員外郎的頭銜。

但周承業的這個檢校官與其他人的卻有很大不同。

別人都是人在邊關,因爲立下了大功勞,所以朝廷便在京城裡面給其封一個檢校官以示嘉許。而周承業原本的職事官便是左千牛衛府的司錄參軍,乃是正兒八經的京城武官職務,現在忽然得了一個鄯州都督府錄事參軍的檢校職務,確實與其他人反其道而行了。

而且,鄯州作爲隴右節度使所轄十二州中最大的一個州,不僅是隴右節度使的駐所,也是抗擊吐蕃人東進的第一戰略要衝,其地位可謂十分關鍵。所以,鄯州都督府中的錄事參軍,雖然跟左千牛衛府的司錄參軍是一樣的官職,但級別卻高了兩級。

左千牛衛府的司錄參軍是正八品上的武官職務,鄯州都督府錄事參軍卻是從七品上的武官職務。

周承業這次雖然還是臨時代理,但只要他在任上作出功績,給他升官便是水到渠成之事。

除了周承業得到了新的任命,一直在京城內晃盪的前任隴右節度使郭知運之孫郭元忠也被門蔭授官,得了千牛備身這個正八品下的官職,同時檢校鄯州都督府參軍事。

如果將整個隴右節度使比爲後世的大軍區,那麼鄯州都督府便是大軍區指揮機關駐紮的那個警備區。

這一任的隴右節度使張忠亮,乃是李隆基下令設立隴右節度使這個行政區劃以來的第三位節度使,而首任隴右節度使便是郭元忠的爺爺郭知運,第二任的節度使是郭知運的副手王君廓,張忠亮更是郭知運當年一手提拔培養起來的下屬。

讓郭知運的二兒子郭英義在張忠亮手下任職,自然是大唐皇帝陛下的意思。

郭家滿門忠烈,郭知運駐守隴右十多年,殺的吐蕃人不敢東視,乃是李隆基在任前期最爲欣賞和器重的武將之一。爲了嘉獎郭知運的功績,玄宗曾經加封他爲左武衛大將軍,乃是大唐十六衛府第一武官職務。

同年,郭知運因病在軍中去世,終年不過五十五歲。朝廷追贈他爲涼州都督,錫米粟五百斛、絹帛五百段,並令中書令張說爲他親自撰寫碑文。配饗太公廟,諡曰威。

郭知運去世之後,郭英傑和郭英義兄弟兩個依然在大唐軍中效力,也是十分勇猛。前幾年,郭英傑更是在與突厥人作戰時爲國捐軀。

正因爲郭家人忠烈善戰,所以皇帝才如此關照郭家。不僅屢次爲郭英義升職,而且還把他調往其父生前的老部隊,從不擔心郭家人與隴右軍中將領結朋營黨。

這一次,也不知道是何原因,皇帝陛下竟然捨得將郭家的獨苗郭元忠也送往隴右,足見一直在京城之中低調存在的郭家,其實從未離開大唐的權力核心地帶。

實際上,這一系列的變化,都跟周承業的幕後運作有着很大的關係。

爲了實現自己暫時脫離長安的目的,周承業動用了張九齡、高力士、李璡、郭英義、郭元忠等五個方面的關係。

首先,他要幫郭英義從秦州都督的職位上調動到鄯州都督府,而在這之前,卻要替前任的鄯州都督尋找到一個體面合適的位置。這種涉及到正三品武將的職務調動,非得讓張九齡、李璡等人一起運作才能快速見效。

郭英義到位之後,便立即按照周承業的請求,向皇帝上表,請求將自己的親侄子和周承業二人調往鄯州。已經得了周承業暗示的高力士,此時也趁機在一旁替週二說話,這才讓愛才心切的皇帝捨得把周承業和郭元忠兩個小傢伙從長安城內放出。

皇帝調動郭英義前往鄯州,目的是針對吐蕃人近期以來越來越猖獗的挑釁和邊界入侵,所以他對郭英義提出的這個要求倒也不怎麼好拒絕。

郭英義在上表中說的明白,周家二郎精通武器設計,又懂得兵法戰策,正該在邊關多加鍛鍊,爲國家做出貢獻。而他侄子郭元忠,現在已經娶妻,而且楊玉燕還有了身孕,所以也到了爲朝廷效力的時候。

周承業和郭元忠素來交好,那就正好都調進鄯州,接受郭英義的調教,這樣一來大家都能覺得安心不少。

大家都以爲周家二少和郭家大少在得知自己的軍中職務後,一定會哭着喊着賴在長安城內,沒想到這倆貨在任命文書還未發出之前,便悄無聲息地離開了長安。

(未完待續)

第八十七章 坑叔第一一零章 誰都不傻第六十一章 大莊嚴寺第八十二章 牛逼的鄢陵崔家第二七二章 關門扯皮第一二五章 好事來上門第一三四章 二郎很生氣第一七九章 跟蹤第四十四章 阿貓阿狗在行動第七十七章 女孩名念奴第九十章 妖孽兒子誰敢收第二五九章 拼命二郎很無恥第二六一章 爲了老崔第一六二章 財富飢渴症第一四五章 害人終害己第二八一章 有點苦第二五七章 挖大坑第二六九章 恪守本分第二五四章 大勇之勇第一七一章 不辦動物園第二七五章 長安有變第二六八章 週二讓島第二七五章 長安有變第一八六章 豪賞第二七六章 李林甫的手段第五十九章 萬年縣尉第七十二章 一顆芳心爲君系第三十一章 眼光獨到第二二八章 招人喜歡惹事精第五十六章 沉着應變第二零四章 駙馬滾一邊去第二零零章 女婿發飆第二四二章 將軍不是二愣子第九十五章 周家二郎不簡單第一二六章 治家如治國第二七一章 王忠嗣的氣度第八十一章 楊玄璬的糾結第九章 東市陳記第一一五章 自取其辱第二十二章 兩碗麪第一八三章 二進宮第二七二章 關門扯皮第五十八章 千牛衛亮刀第一五九章 做善事還有罪麼第三十九章 搶皇帝的女人第二零一章 順藤摸瓜第一一二章 今非昔比周大郎第三十八章 姐不是傳說第一零六章 摳門媳婦第四十六章 這叫試運營第二五一章 狹路相逢第一零六章 摳門媳婦第二五九章 拼命二郎很無恥第二一九章 驚心動魄石堡城第一七六章 今冬一起打邊爐第一五四章 小貓釣魚第二零四章 駙馬滾一邊去第十章 美人倚欄杆第一二四章 等着被算計第二八四章 大風起兮第八十五章 讓李崒吃灰去吧第一六九章 自作自受第九十章 妖孽兒子誰敢收第一三六章 肆意誣陷第二零七章 權利和義務第九章 東市陳記第一六六章 不許拒絕第一零一章 精思堂第九章 東市陳記第一一一章 四門館打架事件第二四零章 重裝出擊第二二八章 招人喜歡惹事精第二五五章 一份大禮第二一七章 哥倆一起去當兵第二三七章 你懂個屁第一一一章 四門館打架事件第二三四章 替兒子出氣第三十三章 營養餐第八十三章 所謂世家的操行第九章 東市陳記第一二七章 大師兄練武第五十七章 夜貓進宅第二四六章 孤軍深入第二六三章 二瘋子攔路第二三九章 一羣大能聚山莊第二三零章 最鐵的盟友第十六章 深夜密謀第二八四章 大風起兮第七十三章 再上青樓第二零一章 順藤摸瓜第一四四章 散錢抖威風第六章 讀書人的臭架子第一八四章 棋盤雖小心胸大第七章 寶順兄弟第一二六章 治家如治國第一二五章 好事來上門第二三一章 戲神與猛將第一三八章 有仇不隔夜第二七一章 王忠嗣的氣度第三十二章 善良的小月月
第八十七章 坑叔第一一零章 誰都不傻第六十一章 大莊嚴寺第八十二章 牛逼的鄢陵崔家第二七二章 關門扯皮第一二五章 好事來上門第一三四章 二郎很生氣第一七九章 跟蹤第四十四章 阿貓阿狗在行動第七十七章 女孩名念奴第九十章 妖孽兒子誰敢收第二五九章 拼命二郎很無恥第二六一章 爲了老崔第一六二章 財富飢渴症第一四五章 害人終害己第二八一章 有點苦第二五七章 挖大坑第二六九章 恪守本分第二五四章 大勇之勇第一七一章 不辦動物園第二七五章 長安有變第二六八章 週二讓島第二七五章 長安有變第一八六章 豪賞第二七六章 李林甫的手段第五十九章 萬年縣尉第七十二章 一顆芳心爲君系第三十一章 眼光獨到第二二八章 招人喜歡惹事精第五十六章 沉着應變第二零四章 駙馬滾一邊去第二零零章 女婿發飆第二四二章 將軍不是二愣子第九十五章 周家二郎不簡單第一二六章 治家如治國第二七一章 王忠嗣的氣度第八十一章 楊玄璬的糾結第九章 東市陳記第一一五章 自取其辱第二十二章 兩碗麪第一八三章 二進宮第二七二章 關門扯皮第五十八章 千牛衛亮刀第一五九章 做善事還有罪麼第三十九章 搶皇帝的女人第二零一章 順藤摸瓜第一一二章 今非昔比周大郎第三十八章 姐不是傳說第一零六章 摳門媳婦第四十六章 這叫試運營第二五一章 狹路相逢第一零六章 摳門媳婦第二五九章 拼命二郎很無恥第二一九章 驚心動魄石堡城第一七六章 今冬一起打邊爐第一五四章 小貓釣魚第二零四章 駙馬滾一邊去第十章 美人倚欄杆第一二四章 等着被算計第二八四章 大風起兮第八十五章 讓李崒吃灰去吧第一六九章 自作自受第九十章 妖孽兒子誰敢收第一三六章 肆意誣陷第二零七章 權利和義務第九章 東市陳記第一六六章 不許拒絕第一零一章 精思堂第九章 東市陳記第一一一章 四門館打架事件第二四零章 重裝出擊第二二八章 招人喜歡惹事精第二五五章 一份大禮第二一七章 哥倆一起去當兵第二三七章 你懂個屁第一一一章 四門館打架事件第二三四章 替兒子出氣第三十三章 營養餐第八十三章 所謂世家的操行第九章 東市陳記第一二七章 大師兄練武第五十七章 夜貓進宅第二四六章 孤軍深入第二六三章 二瘋子攔路第二三九章 一羣大能聚山莊第二三零章 最鐵的盟友第十六章 深夜密謀第二八四章 大風起兮第七十三章 再上青樓第二零一章 順藤摸瓜第一四四章 散錢抖威風第六章 讀書人的臭架子第一八四章 棋盤雖小心胸大第七章 寶順兄弟第一二六章 治家如治國第一二五章 好事來上門第二三一章 戲神與猛將第一三八章 有仇不隔夜第二七一章 王忠嗣的氣度第三十二章 善良的小月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