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3章 人間四月芳菲盡

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

捉錢令史這個東西好多人在反對,但牽扯到的既得利益者太多,所以這幾年反反覆覆。

當然,最主要的也還是有理不清的財政問題。

雖然捉錢令史捉的公廨錢放貸,本質就是在放高利貸,甚至是強行配貸,還涉及到花錢買官這樣的事實,可卻也解決了很麻煩的一些財政問題。

武懷玉一連多日,讓吏部的官員們給他收集整理相關資料,他還親自到民部諸司和東宮諸司做了深入走訪調查,

最後寫了一篇詳細的調查報告,最後給皇帝上了一道《請廢在官諸司捉錢表》。

李世民愣了一下。

但公廨錢放貸,不僅是高利貸問題,還有就是捉錢令史的問題,朝廷爲了能夠讓公廨錢放貸能夠放的出去,還能收到利息,所以對這些捉錢令史特別優待,完成僑務一兩年就可以獲得授官資格。

至於說能不能找到需要貸款的人,能不能按時拿到足夠的利息,這都不重要,大不了自己交這筆利息,或是自己補貼一點,等於是變相的花錢買官了。

關中雖富庶,但因京師長安軍民衆多,導致關中無法完全糧食自給,每年需從關外輸送大量糧食進來,

今年關中會減產,所以需要外輸的糧食更多,都能預見糧食會漲價,所以現在糧食行情就看漲也是正常。

這篇奏章比起魏徵、馬周、褚遂良等一些大臣們反對公廨錢捉錢令史放貸的奏章,數據更詳實,剖析的更深刻。

可這並不是就真的完美,

最後從諫如流,決定正式徹底的罷除捉錢令史,罷廢公廨錢放貸等。

經歷這次大寒災,長安的糧價漲了也很正常,今年春耕受到影響,夏收也肯定受影響,

李世民早朝結束,看着武懷玉這道奏章,眉頭緊皺。

李世民也想明白了,確實如此。

“關於公廨錢放貸,和捉錢令史這事,這些年朝廷也確實是反反覆覆,朕也很頭痛,你指出的這些問題都是確實存在的,也一直有很多大臣指出,但朕需要的是一個解決的辦法,而不僅僅是指出問題。”

利息肯定沒有放公廨貸那麼倍利,但如果這錢週轉的快,獲利也是不錯的。

“是時候掀開新篇章了。”

但這事當初那是一時權宜之策,如今都開國二十年了,一切步入正軌,哪還能一直這樣呢。

還有其它地方等衙門有司,同樣有捉錢令史。

而且朝廷說是天下選七千富戶徵一筆錢,可問題是這筆錢也只是給京司七十餘衙的,

那其它原來也置捉錢令史也放公廨錢的怎麼辦,他們當然也有樣學樣,同樣在自己轄下給那些富戶們派這筆錢,

於是乎,很快天下各地,那些富戶都被迫交了這麼一筆富人稅。

就算僅僅是給個大額存款的利息,也還不錯。

“陛下一道詔書罷停公廨錢放貸,罷撤所有捉錢令史,罷停向富戶徵收這筆特別的錢糧,

朝廷國庫有錢,京城諸司衙門也有錢,地方州縣衙門也有錢,

因爲這辦法太過簡單粗暴,也顯得很不要臉,這不就是直接公然搶劫富戶?

“召武懷玉來。”

這下品子們都爭當捉錢令史,視做終南捷徑。

這個數量太驚人了。

因爲許多富人並不需要這筆本錢,可卻還得支付高利,仍然讓許多人怨聲載道。

還有一個危害就是如今這些捉錢令史放貸,因爲利息相對較高,所以一般百姓商人並不願意借貸他們的錢,於是他們就會強行借給富人,甚至在這個過程中把自己的私錢做本,也拿來當公廨錢放貸,

所以有的衙門明面上是有四五百貫公廨錢放貸,但實際上卻是有數倍甚至十幾倍的錢在放貸,還由官府信用背書。

而青苗貸等借款,纔是真正的自願的借貸,是百姓真正需要的借貸,也是百姓承受的起,能夠幫到大家的,比起民間的借貸利息都要低不少,更別說一倍利的公廨錢放貸了。

而武懷玉告訴皇帝,長安七十餘司六百多捉錢令史,其實只是明面上的,事實上諸衙每司並不止九個捉錢令史,而是更多。

因此,後來又取消捉錢令史,朝廷直接又找到原來那些富戶,現在不是要他們直接交一筆錢,而是直接把本錢給他們,然後不管他們是去放貸出去,還是自己用,

按時上交利息就行。

李世民點頭,“一會朕也去你家坐坐,看看小兕子。”

說到底還是那些官本位思想所致,不管當初爲何設的公廨錢放貸,這些年有這麼一筆放貸利息收入,哪怕如今財政好轉,可也沒有誰願意放棄這筆收入。

公廨錢放貸,說白了,就是強行借貸給富戶地主們,相當於是割中產韭菜,收富人稅。

“對了,寒災也算是過去了,但朕發現長安的糧價,雖有所回落,可比起先前仍高了許多,現在長安鬥米十二錢,”

細細思量一番,好像真是如此,之前有些陷入思維誤區了,現在經武懷玉點透,對啊,既然不缺錢,那爲何非要拿公廨錢放貸?

那麼所有問題都迎刃而解了。”

皇帝在武德殿見他,

朝廷這些年的稅賦收入,是以前的很多倍,國庫裡現在還堆着許多錢帛,甚至在兩稅三分這個新稅制下,地方衙門留存的財政也很充裕,

武家也早涉及相關的行業,也希望能夠有更正規的管理,而不是野蠻生長,那樣泥沙俱下,時間長了只會把整個行業給搞壞。

如今各司衙門把着這公廨錢放貸不放,說到底不還是想多撈點錢,尤其是弄的錢還是進衙門小金庫,使起來也方便。

“朝廷根本不需要設立捉錢令史,也不用拿公廨錢放貸,更不需要向富人發放本錢收息,

武懷玉知道肯定會有許多人罵他,

貞觀三四年時大豐,鬥米二三錢,現在這鬥米十二錢,相當於翻了好幾倍,當然,相比起貞觀一二年時,或是武德年間,如今的糧價,其實仍是相對比較低的,

開國初,天下未定,糧價居高不下,甚至匹絹易鬥米。

皇帝放下諫表,召來內侍。

“其實這一切都是因爲陛下當初採納了兩稅法改革,經過多年新稅制,朝廷府庫充實,這纔是現在罷廢公廨錢放貸的底氣所在,否則巧婦也難爲無米之炊。”武懷玉笑道。

武懷玉在皇城的民部接到旨意,立馬趕去宮城。

“就這麼簡單?”“就是這麼簡單,諸司都不缺錢,那爲何還要置捉錢令史,拿公廨錢去放貸?而富戶商賈百姓也不願意借這高利貸。”

正事談完,李世民問起小兕子在武家住的如何。

如此一來,不僅是長安七十餘司七百捉錢令史丟了差事,天下各州縣的捉錢令史上萬人亦一起丟了肥差,而諸司各衙也因此少了個小金庫進項,

“陛下,其實臣經過此番詳細調查後,得到一個結論,”

現在這個捉錢之制,十分擾民害民,那朝廷就當直接廢止。”

現在朝廷若繼續自己公廨錢放貸,一年利息是本錢一倍,那是妥妥的高利貸了,尤其是強行借給那些不需要的富戶商賈,這完全就是害民。”

奏章先經政事堂,宰相們看過後也是直接呈送皇帝。

若是能夠順便出臺些相關的正式法規條令,規範一下大唐如今的金融行來,諸如典當鋪、金銀鋪、錢莊銀行這些從事放貸、典當等等相關行業,還是有很大好處的。

李世民開門見山,

之前也取消過公廨錢放貸,取消了捉錢令史,但公廨的辦公經費,官員的補貼福利,甚至是官吏的免費午餐怎麼辦?

有官員給出的辦法是從天下選七千富戶,讓他們每人出一筆錢,這筆錢就取代原來的公廨錢放貸收的利息,發放給各衙門做公廨錢。

而到如今,其實並不缺這筆錢了。

“現在朝廷兩稅新法,有折錢代役法,有攤丁入畝法,也還有火耗歸公重新分配法,再有就是稅賦三分法,

這樣一來,就減少了捉錢令史這個中間環節,避免了一些私錢當公錢放貸的問題,也解決了朝廷每年得給大量捉錢令史授官的問題。

李世民起身,揹着手在殿中踱步,

地方上比以往任何時候都要富裕的多,就是京司諸衙,現在也比以前寬裕許多,

所以朝廷有司衙門,根本就沒必要自己再置捉錢令史去放高利貸了,這於朝廷於陛下,都名聲不好。”

可從京師到地方,各個衙門卻還是不肯放手,這裡面牽涉到許多人的利益。

所以最後李世民親自叫停了這個辦法,又重新讓衙門設捉錢令史去放貸,等於是讓各衙門自己解決自己的辦公經費以及官吏們的福利補貼的問題。

“就說放貸這事,朝廷近些年也一直強調禁止放高利貸,對以往寺廟質鋪借貸也是全面取締,民間高利借貸也是嚴厲打擊,

而武懷玉藉着這次機會,想要再次擴大戶部錢莊的規模,把青苗貸等的本錢增加,

他還想要請旨成立一家新的工商錢莊,以面向大唐工商羣體,提供一些借款等支持,助力工商發展。

當初朝廷設立戶部錢莊、常平倉,發行青苗貸等,還是武懷玉爲計相時發起的,經過多年下來,也已經相對成熟,現在本錢越來越多,分號也越來越多,

但這個辦法也僅用了三年,最後不得不停止。

“哦。”

武懷玉說近三年來,朝廷每年科舉,退取的進士科甲乙兩等進士,每年數量都沒有超過十人,少者六個,多的九個,三年下來,進士只錄取了二十幾個。

每年因此獲利也越來越多,

武懷玉看過歷年的報表,發現這些項目,雖然放的貸款利息比公廨錢低太多,可數量較大,累積下來,其實獲利不少,甚至是超過公廨錢放貸的。

因爲如今不比武德和貞觀之初了,

皇帝一道旨意,實行了二十年的捉錢令史捉公廨錢向富人放貸政策,也就壽終正寢了,

“朕茅塞頓開啊,”

一旦捅破,就完全清晰明瞭。

李世民很認真的聽了一節課。

李世民撫須,“這兩稅新法朕也是納你之諫實行的。”

其中有一條寫的李世民很受震驚。

有些東西就是一層窗戶紙,

而且還愈演愈烈,各種加徵攤派,誰也受不了。

不說有多富裕,但維持衙門辦公經費開支,官吏的一些食料補貼等,是足夠的。”

“朝廷這些年也是有許多善法良政,比如說常平倉和戶部錢莊以及青苗貸等,給予真正有需要的百姓提供借款等支持,利息也相對較低,這纔是良政善政。”

“公主與臣的兒女們相處的很好,每天都玩的很開心。”

武懷玉告訴皇帝,這些捉錢令史雖然大多是品官、勳官子弟,可畢竟並非正途出身,長期這樣下去,以後大唐官場就要全被他們佔據了。

而鬥米十二錢,也還好,百姓是還能承受的。

朝廷還不如把原本各衙門放貸的這個公廨本錢,投到朝廷的戶部錢莊、常平倉等項目裡去做個本錢,然後協定利息。

而朝廷設立的捉錢令史,通過捉錢,許多捉錢令史因放貸收息表現好,一二載就獲得授官,僅這三年,就長安七十餘司,每年就有大約六百多捉錢令史因輸錢授職,

三年下來,有一千多捉錢令史獲得選人資格,其中就算半數最後通過銓選授官,也有八九百人。

“陛下,等到夏收之後,糧價肯定能再有所回落的。”

但也肯定會有無數天下富戶商賈感激他,終於不用再被一茬茬的割了。

以前朝廷搞公廨錢、公廨田,那都是一時權宜之計,當時國家草創,到處缺錢,國庫沒法供給,所以纔想了這麼個辦法讓各衙自己經營創收,選了放高利貸這麼個最簡單有效的賺錢方法。

“有司正在從關東山南等地調運糧食入京,很快就會有大批糧食陸續抵京,到時只要常平倉開倉平價放糧,那麼糧價自然就能恢復正常,”

“這事你全權負責,認真抓緊,儘快把糧食價格打下來。”李世民再三交待。

第775章 刺面第17章 三娘夜奔第783章 惑亂東宮第159章 碧眼胡姬第418章 天選之子七千胥第848章 欲拔貧詣徐聞第772章 向死而生第578章 不羨鴛鴦不羨仙第780章 殘陽如血第615章 幽州軍第645章 三拜宰相第688章 賣地三千頃第839章 防禦守捉營第169章 圍獵青狼第273章 邀約第705章 神聖散阿莫西林第518章 縱橫捭闔第1007章 日落東沙第823章 武氏真是人丁興旺第518章 縱橫捭闔第67章 東宮報道第113章 封爵拜將第547章 祿山謝義父恩賞第48章 名達天聽第133章 金殿請婚第1045章 皇后的兩個請求第1057章 姬夫人第103章 幹就完了第775章 刺面第205章 鬥米二三錢第67章 東宮報道第559章 奚馬奚琴奚公主第153章 開業大吉第108章 留鎮渭州第215章 洞房花燭第843章 繼續晾着第119章 只欠東風第212章 訂婚五姓女第118章 煉金術士第529章 天子坐議凌煙閣第450章 捉錢宰相崇佛公第743章 勢不可擋的少帥第184章 一摞借條第54章 分紅犒賞第849章 元勳病死回朝路第947章 將死第1065章 天譴第928章 奢侈一回第673章 立政殿中第1059章 放蕩不羈浪公主第582章 美好的清晨第633章 天可汗第571章 不好,中計了第650章 祖孫三第413章 長安第1081章 非份之想第388章 王中之王弒君者第83章 白袍總管第421章 順風車第964章 賜名忠烈第408章 殺雞焉用牛刀第654章 百媼第698章 太子救駕第206章 衣錦還鄉第642章 以身飼狼第207章 武氏塢堡第300章 武師弟第688章 賣地三千頃第954章 賞黃金千兩第182章 戰神吐血第232章 大嫂第1045章 皇后的兩個請求第660章 秉筆相公第731章 宋平郡公第1005章 暗渡陳倉第388章 王中之王弒君者第715章 嶺南王第422章 黃金冊第377章 太白晝現女主昌第791章 李靖的選擇第869章 同是天涯淪落人第302章 不信謠不傳謠第1008章 因爲值得第1082章 握手言和第275章 女刺客第666章 交個朋友第123章 奉旨進京第951章 來來去去第914章 武公東渡第795章 父慈子孝第1091章 檢校庫第442章 一朝天子一朝臣第744章 談條件第231章 家族未來 武二孃第789章 武氏之敵第1066章 長風破浪會有時第59章 天王補心第520章 武都督地圖開疆第443章 穿着袈裟的門閥第390章 好勇鬥狠小舅子
第775章 刺面第17章 三娘夜奔第783章 惑亂東宮第159章 碧眼胡姬第418章 天選之子七千胥第848章 欲拔貧詣徐聞第772章 向死而生第578章 不羨鴛鴦不羨仙第780章 殘陽如血第615章 幽州軍第645章 三拜宰相第688章 賣地三千頃第839章 防禦守捉營第169章 圍獵青狼第273章 邀約第705章 神聖散阿莫西林第518章 縱橫捭闔第1007章 日落東沙第823章 武氏真是人丁興旺第518章 縱橫捭闔第67章 東宮報道第113章 封爵拜將第547章 祿山謝義父恩賞第48章 名達天聽第133章 金殿請婚第1045章 皇后的兩個請求第1057章 姬夫人第103章 幹就完了第775章 刺面第205章 鬥米二三錢第67章 東宮報道第559章 奚馬奚琴奚公主第153章 開業大吉第108章 留鎮渭州第215章 洞房花燭第843章 繼續晾着第119章 只欠東風第212章 訂婚五姓女第118章 煉金術士第529章 天子坐議凌煙閣第450章 捉錢宰相崇佛公第743章 勢不可擋的少帥第184章 一摞借條第54章 分紅犒賞第849章 元勳病死回朝路第947章 將死第1065章 天譴第928章 奢侈一回第673章 立政殿中第1059章 放蕩不羈浪公主第582章 美好的清晨第633章 天可汗第571章 不好,中計了第650章 祖孫三第413章 長安第1081章 非份之想第388章 王中之王弒君者第83章 白袍總管第421章 順風車第964章 賜名忠烈第408章 殺雞焉用牛刀第654章 百媼第698章 太子救駕第206章 衣錦還鄉第642章 以身飼狼第207章 武氏塢堡第300章 武師弟第688章 賣地三千頃第954章 賞黃金千兩第182章 戰神吐血第232章 大嫂第1045章 皇后的兩個請求第660章 秉筆相公第731章 宋平郡公第1005章 暗渡陳倉第388章 王中之王弒君者第715章 嶺南王第422章 黃金冊第377章 太白晝現女主昌第791章 李靖的選擇第869章 同是天涯淪落人第302章 不信謠不傳謠第1008章 因爲值得第1082章 握手言和第275章 女刺客第666章 交個朋友第123章 奉旨進京第951章 來來去去第914章 武公東渡第795章 父慈子孝第1091章 檢校庫第442章 一朝天子一朝臣第744章 談條件第231章 家族未來 武二孃第789章 武氏之敵第1066章 長風破浪會有時第59章 天王補心第520章 武都督地圖開疆第443章 穿着袈裟的門閥第390章 好勇鬥狠小舅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