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背景

何府因爲在蘇州根基深厚,何子安與此事關聯甚密,三奶奶劉氏和那位惹事的劉瑾善又有親戚關係,已有好幾家人來何府打聽事情原委問這蘇州城是不是會大亂了。

這日一早,何蘇沉和永嬌在玩九連環,忽唐母房中的小丫頭過來了,說是有要客來訪,老太太讓二位姑娘去請安。

永嬌哦了聲,又問還有誰去,大姐姐她們在不在,那小丫頭回道:“老太太只讓叫兩位姑娘過去,連大奶奶和三奶奶都沒叫,大姑娘和三姑娘也沒讓過去。”

何蘇沉與永嬌狐疑的對視一眼,沒道理有重要的客人來兩個媳婦都不讓去,卻找孫女出去請安啊,而且只找兩個,另兩個孫女又不找,實在是奇怪。

二人無法,跟着小丫頭去了主房。等進了門,坐在主位上的是唐母和一個六七十歲的老太太,永嬌和蘇沉請了安,唐母指着那老婦人道:“這是隔壁的崔奶奶。”蘇沉暗想這就是隔壁那個傳說中三歲能作詩,五歲能寫文,十三歲讓著名畫師都拜服的崔文崎的奶奶吧,託你的福,我倒是看了好一場煙花盛宴,於是等永嬌叫了之後,也含笑叫了聲“崔奶奶好”。

崔母一一笑着應了,她見永嬌圓圓的臉蛋,大大的眼睛,看起來可愛無比,便讚道:“好個菩薩身邊的龍女。”說畢從身後站立的人手中托盤上取了一個繡活精細的香包,掛在永嬌脖子上,又託着香包裡的一塊翠玉彌勒道:“這玉是家中留了好些年的,不方便給男的戴,我家又沒女娃子,越性給了你家這孩子。”

那翠玉光華暗蘊,絕對不是凡品,唐母忙道太過了,崔母也不管,她只好讓永嬌道謝。

崔母笑道不用,又拉着蘇沉的手細看長相,只見這孩子面目只是清秀,雖比之江南許多粉雕玉琢的孩子來不算什麼,就連與剛剛的永嬌相比也差了不只一點,但整個人卻透着一股子說不清道不明的味道,讓人好生喜歡。

她仔細看了,嘴裡問道:“這卻是哪一房的?”唐母道:“見笑了,是子遠家的。”崔母聽了嘆道:“怨不得和其他的小孩不同,自有一番氣度在裡面。”說完又對身後一箇中年婦人道:“你瞅瞅,這氣質,便是許多飽讀詩書的女子都不一定有。”

何蘇沉給她誇得一頭冷汗——我天天照鏡子,怎麼就沒看出來有什麼氣質?!難道有氣質這詞和現代的“可愛”一樣?當實在找不出其他匹配的褒義形容詞時用來代替的?她無奈,只好紅着臉說道崔奶奶過獎了。

崔母拉着她的手看了半晌,弄得何蘇沉在這春寒猶凍的二月都有些背後汗溼。終於,崔母嘆了口氣,取下自己手上戴的一個白玉鐲遞給唐母,道:“這鐲子是我打小就戴的,雖不是什麼好東西,也給了這孩子,怪可憐見的。”

唐母有些給驚住了。她忙遞了回來。道:“姐姐這是什麼意思?這東西小丫頭如何有福氣要?”

崔母微笑:“我不過是給個鐲子給這孩子。你心裡有數就好。收下罷。又沒要你什麼承諾。以後地事。以後再說。”

她見唐母猶自猶豫。於是蓋住唐母地手:“好妹妹。不過是和你打聲招呼而已。何必這樣?我送個鐲子給這孩子。難道以後這事不行。我還怪你不成?”

她笑道:“我們崔家雖然不是什麼大戶。但也不至於讓人瞧不起吧?”唐母只好收下。道:“這孩子有福氣。我代她謝過了。”

蘇沉在一旁聽着。似乎猜到幾分。又似乎不甚明白。見唐母雖然爲難。但到底收下了。又有幾分忐忑。這時崔母對着剛剛那個婦人道:“去把小少爺叫出來。主人都來了他還跑去哪裡?”

婦人應了。沒多久帶了一個十多歲地少年進來。

只見那少年眉毛極濃,五官單獨看起來不出奇,但和在一起卻是協調得很。很有味道。嗯,只能用很有味道來形容。他頭戴白玉冠,身着棗紅色小褂,腳踏一雙說不出材料的鞋子,身上飾品俱無,越發襯得一股子英挺之氣。

蘇沉覺得自己有些發傻,不過是個少年而已,還“英挺”呢。

他給二位老人請了安,又對兩個小孩見禮,蘇沉和永嬌忙福了一福。唐母點頭微笑,眼睛裡有些驚喜:“這是你家小孫子吧?幾年沒見,長得這般好了。”

她說完,又問了他幾句功課上的,那小孩對答如流,唐母更是歡喜,也把手上一圈開過光的佛珠褪下來給他戴上了。崔母笑道:“我這孫子別的不說,對你家的園子倒是想了很久,要不讓這兩個孩子帶着去玩玩?”唐母也笑着應了,讓孫女們帶着這個新哥哥去逛園子。

唐母交代田嬤嬤歸置東西,管理下人,崔母也打發了家中伺候的人出去,廳裡登時只剩下兩個老人。

唐母正了臉道:“老姐姐,我們兩家也不說場面話了,那皇后一派,莫不是想我們兵部老人都死絕了?就這般欺壓?”

崔母冷哼,原本慈眉善目的臉變得有些嚇人:“借她個膽也不敢,太后還在呢,她估計也沒料到自己弟弟德行成這樣。蘇州城哪裡是她動得的!那笨蛋倒也想得好,調兵來壓場,事了之後順便就接管了蘇州兵權吧。”

唐母臉色也是鐵青:“姐姐也莫氣了,想必她要是知道那笨蛋走出這步臭棋也後悔吧。局面現在成了這樣,皇上想必是要拿她弟弟來開刀平兵憤了。”她拿起茶杯,喝了口茶,“腦子都不長,軍匠在皇上心中是何等地位,軍匠營裡不知道潛着多少聖上的釘子呢,居然跑去動那一塊,嫌自己家還不夠招聖上厭麼?!”

她嘴上說着讓崔母彆氣,自己卻越說越激動:“那一派也欺人太甚了!我家老爺當年說府內榮寵太過,幾個孩子入仕的時候還特地避嫌,不許他們往好的職位上走,子遠也就罷了,可子安在兵部如果不是他老子頑固,壓着不肯讓往上走,至今怎麼可能還是個四品?!現在居然把髒水潑到子安身上,真以爲何家的人都死絕了嗎?!”

番外一一篇生病假條第54章 探查第59章 賦詩第45章 漸漸第4章 記憶第47章 小道第30章 隱事第16章 仿製第39章 調職第17章 外派第14章 救火第32章 曾經第24章 十八番外那個孩子第26章 花農第2章 鬧市第23章 一一第21章 行令第59章 相親第58章 期盼第33章 棋子第10章 徽宗生病假條第39章 鬥茗第25章 如此第3章 子遠第43章 小波第29章 聯姻第33章 棋子第60章 首飾第56章 想法第46章 日日第54章 微悟第1章 入城第12章 配藥第13章 混亂第44章 養傷第3章 子遠第12章 配藥第27章 初眉第22章 酒令第21章 雅好第14章 救火第5章 耐心第33章 棋子第40章 探春第53章 談天第60章 命格第42章 遇襲第48章 惜惜第39章 鬥茗第13章 混亂第26章 遇見番外一一篇第53章 偶見第5章 吳氏第19章 軍匠第54章 探查第5章 吳氏番外小孩篇第10章 徽宗第34章 小閣第8章 赴宴第3章 喝藥第57章 勸告第36章 內幕第18章 王府第55章 閒說第44章 伊兆第16章 仿製第2章 原委第36章 內幕第56章 想法第24章 十八第48章 惜惜第9章 爭執第32章 曾經第32章 酒歌第1章 入城第43章 重傷第1章 發燒第35章 趙柯第14章 救火第58章 婚姻第44章 養傷第13章 走水第14章 救火第8章 兄妹第22章 酒令第4章 記憶第13章 混亂第58章 婚姻第13章 走水第54章 微悟第42章 遇襲第39章 調職第49章 回家第49章 回家
番外一一篇生病假條第54章 探查第59章 賦詩第45章 漸漸第4章 記憶第47章 小道第30章 隱事第16章 仿製第39章 調職第17章 外派第14章 救火第32章 曾經第24章 十八番外那個孩子第26章 花農第2章 鬧市第23章 一一第21章 行令第59章 相親第58章 期盼第33章 棋子第10章 徽宗生病假條第39章 鬥茗第25章 如此第3章 子遠第43章 小波第29章 聯姻第33章 棋子第60章 首飾第56章 想法第46章 日日第54章 微悟第1章 入城第12章 配藥第13章 混亂第44章 養傷第3章 子遠第12章 配藥第27章 初眉第22章 酒令第21章 雅好第14章 救火第5章 耐心第33章 棋子第40章 探春第53章 談天第60章 命格第42章 遇襲第48章 惜惜第39章 鬥茗第13章 混亂第26章 遇見番外一一篇第53章 偶見第5章 吳氏第19章 軍匠第54章 探查第5章 吳氏番外小孩篇第10章 徽宗第34章 小閣第8章 赴宴第3章 喝藥第57章 勸告第36章 內幕第18章 王府第55章 閒說第44章 伊兆第16章 仿製第2章 原委第36章 內幕第56章 想法第24章 十八第48章 惜惜第9章 爭執第32章 曾經第32章 酒歌第1章 入城第43章 重傷第1章 發燒第35章 趙柯第14章 救火第58章 婚姻第44章 養傷第13章 走水第14章 救火第8章 兄妹第22章 酒令第4章 記憶第13章 混亂第58章 婚姻第13章 走水第54章 微悟第42章 遇襲第39章 調職第49章 回家第49章 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