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伯母

要問《史記》是什麼,作者是誰,天朝人十個裡頭有八個能答出來。這得感謝應試教育,填空題必考。

可要問有誰通讀過《史記》,一千個人裡面也難有一個。林若拙重新投胎,經過古代系統的蒙學教育,對於繁體字和文言文敘述方式打下了良好的基礎,這時再來看《史記》,除有不少生僻字不認得外,內容通讀卻是沒有任何障礙。

《五帝本紀》,說的是從黃帝開始,公孫家族的五位天子。不能說皇帝,這個稱呼是秦始皇發明的,在他之前甭管三皇還是五帝,夏商還是周,中原大地最高統治者統稱‘天子’。

公孫家的第六位天子‘禹’,不算在五帝之中,作爲夏朝的開國之君,《五帝本紀》中雖不可避免的提及,但司馬遷還是將他歸納在了《夏本紀》裡面。

要說文言文介紹家譜,缺點多多。羅裡囉嗦一大堆,看完了依舊雲山霧罩。林若拙怕自己記了前面忘後面,特意給《五帝本紀》做了個家譜表,凡當上天子的,就在名字旁畫顆星。表格作完後整體一觀,一股說不出的感覺從心底漫起。

這份家譜表以它獨有的直觀和數據,無情的撕開了隱藏在溫和華美語言下,一場場血淋淋的帝位廝殺戰。

黃帝先生一共有二十五個兒子,能姓‘公孫’的,只有十四個。不能繼承父親的姓氏意味着什麼?林若拙不瞭解上古時代,但她知道,至少在她現在生活的時代,一個不被允許姓父親姓氏的孩子,沒有人會瞧得起。

好吧,廢話少說,言歸正傳。五帝的後面四位,都是黃帝先生的嫡系後代。確切的說,是黃帝正妃嫘祖所生的兩個嫡子的後代。

正妃給力(鼓掌,必須鼓掌)!別看黃帝先生繁殖了二十五個男丁,人嫘祖女士不屑一顧,帝位必須傳給我生的兒子,沒得商量!嫡長子,或者嫡次子都行。其他人休想染指!

不過到世事難料,在黃帝先生歸西后,登上第二個天子之位的,既不是嫘祖女士的大兒子,也不是她的小兒子。但絕對是嫡系一脈,是嫘祖女士小兒子的兒子。黃帝先生嫡次子的長子。這位就是帝顓頊。

嫡長子一脈甘心嗎?沒有人知道。但歷史明明白白記載,顓頊之後,帝位又回到了嫡長房一脈,黃帝的嫡長子玄囂同學,雖然兒子在和堂弟爭奪帝位中失敗了,但人家的孫子奮起了,這位高辛同學,他老爹在史書上連個名字都沒留,但本人很給力,告訴我們,拼爹不是絕對的!他鬥敗了顓頊的兒子窮蟬,搶過帝位,成爲第三位天子:帝嚳

帝嚳同學估計是接受了二房一脈子孫後繼無力的教訓,養兒子很上心,到他老了的時候,有兩個能幹的兒子。其中一個叫摯的,搶先登位。但是他很快被他的弟弟放勳給趕下了臺,史書上漂漂亮亮的寫着:摯,代立,不善。

放勳同學很強悍,他使得帝位繼續在嫡長房一脈保存。放勳同學的帝號爲:堯。

堯同學很能幹,有多能幹?能幹到天朝人都知道他將從老爹那裡繼承來的帝位給禪讓了。所以說再能幹的人也不能事事都順心那!帝堯晚年,天子之位面臨着又一次從嫡長房一脈,換到嫡次房一脈的危機。

黃帝先生的嫡次子一脈,除了帝顓頊搶贏了長房,顓頊的兒子、孫子,都沒有強過長房一脈。然後人家就換了個方向努力,拼命繁殖後代。兒子一成年就生孫子,孫子剛成年再生重孫子。生啊生,終於生出個叫重華的好孩子。

重華同學的輩分很低,他的爺爺的爺爺,和帝堯是同輩。重華同學又很能幹。能幹到‘修身’之名遠播。堯不得不將自己的兩個女兒嫁給他,以便找茬。重華同學將娥皇、女英姐妹安撫的服服帖帖,‘齊家’之名又開始遠播。

堯依舊不甘心,想了很多辦法刁難,啊不對,是‘考察’他。其中包括在雷雨交加時節將他一個人丟進深山老林,重華同學強悍的憑藉個人力量,於暴風雷雨、深山迷障、危機四伏中走了出來。堯只能感嘆他有神靈庇佑,將其定爲繼承人。堯死後,重華同學繼位,爲帝舜。

林若拙合上書本。良久無語。

原來,這纔是帝位禪讓制的真相。

風雨交加,電閃雷鳴。蒼茫的原始森林中,一個年輕強壯的身影獨步前行,身上的麻布衣被枝條劃破,披散的亂髮被大雨淋溼。勁瘦的腰間拴着繩索,衣衫半裸,肌肉勃發,雨水順着緊緻油亮的皮膚滾落。忽而,前方一道黑影竄過,年輕人抽出身後的長矛,用力投擲,瑟瑟發抖的小動物被釘死。年輕人用石刀割開小獸的咽喉,大口大口的吞嚥着汩汩的熱血,溫熱的血液補充了他消耗的體力。擡頭遠望,年輕人黝黑的眼眸重影瞳瞳,視線穿透茫茫雨線、深山密林,趟過黃水,水域之畔是部落的夯土牆。樹木削成的銳刺插滿土牆的外圍。只要走進那道牆,就再也沒有誰能動搖他的地位。只要走進那道牆……

林若拙奮筆疾書,全身的熱血在這一刻沸騰。她穿越了時空、穿越了文明。用五千年後的眼睛注視着五千年前的遠古、五千年前的英雄。

隨着最後一個筆畫收尾,傾瀉的情感充盈她的心臟,空虛沉悶的心靈在這一刻被填的滿滿。

這,纔是歷史。這,纔是寫同人的意義。

一個內心世界豐滿精彩的人,於外界的怠慢不公,只要不太過分一般都不會去計較。

林若拙圓滿了,對二房三房姐妹間的爭風掐架就更視若無睹了。獨來獨往、飄然脫俗。細心的林若菡觀察了這位嫡姐很久,發覺她是真的一點兒不在意,奇怪之餘不禁有些納悶,這位六姐到底是怎麼想的,她怎麼就能什麼都不在乎?

林若菡弄不懂林若拙爲什麼不在乎,林若拙也搞不懂她動不動就一副苦大仇深的表情是幹什麼。

這天上午,學中休假。林家姑娘們都聚在榮瑞堂請安說話,童氏照例蒐羅些話題打趣,林老太太半眯着眼睛頷首。一片祥和。

黃氏步履匆匆的進來,打破了這片祥和:“老太太,大嫂的信送來了。”

林若拙注意到,黃氏一進來就直奔祖母,連半個眼神都沒有給童氏,顯然不符合她平日從容的舉止。

林老太太一目十行的看完信,臉色瞬間鐵青:“胡鬧!”狠狠的一拍桌子,手中的紙張震的發顫。她調整了片刻呼吸,壓着聲音對童氏道:“帶姑娘們下去。”

童氏屏聲息氣,對衆姑娘招手,同時不滿的瞥了一眼黃氏,又是將她拒之門外獨自商量,好像她就不是這家的兒媳似的。

到得偏間,她對衆女道:“你們姐妹在這兒歇着,我去看看老太太那裡有什麼要招呼的。”說罷,自顧自去了正堂。

童氏一走,林家姐妹哪裡坐得住,林若靜看看幾個妹妹,招手叫過貼身丫鬟青螺,命她去正堂打探一下消息。

青螺去得不多時,回來稟報:“大太太信裡說的是大姑娘的婚事,老太太發了好大的脾氣。其它的,奴婢也不知道。”

姑娘們一聽,各自感覺不一。林老太太發如此脾氣,估計大伯母給林若萱找的親事很不怎麼樣。由人推己,兩房姑娘們各自沉思。

林若拙卻覺得,事情沒那麼簡單,黃氏顯然不會因爲一個庶出侄女的婚事,失去了平日的從容。

事情果然很嚴重,下晚的時候,從下人間的傳話可以得知,老太太派了心腹去前院,老太爺一下衙就被請去了後院說話。

緊接着又有消息,二老爺二太太、三老爺三太太,一齊被叫到了榮瑞堂。

林家的主腦人物們聚在正堂說了什麼,沒人知道。林老太太和黃氏對內宅的掌控還是很到位的,無傷大雅的閒話可以傳,真正想保密的,一絲縫也透不出去。

第二日一早請安,黃氏和渣爹的表情很平靜,沒就昨天的事多說什麼。三姐妹一如既往的吃了早飯去上學。走在路上,林若蕪就問林若菡:“七姐姐,可知昨天祖母爲什麼生氣?”

林若菡搖搖頭:“昨晚爹爹歇在正房。”

林若蕪也不失望,打算待會兒去問三房的姐姐們。

wωω¸ тTk ān¸ ℃o

三房姐妹果然沒讓人失望。不,應該說是童氏一如既往的沒讓人失望,林若貞吊足了林若蕪的胃口,才神秘兮兮的漏下口風:“是大伯母給大姐姐定的親事不好,祖母發了脾氣,連祖父都驚動了。”

林若菡追問關鍵點:“大姐姐定的是哪家,如何不妥?”

林若貞搖頭:“不曾說聽說,總之是很不妥的人家。”

就這消息?說了和沒說有什麼區別?林若拙深深鄙視。

林家姐妹的看法卻不一樣,她們很興奮,嘰嘰喳喳的說着各自的猜想。

“會不會是門第低?”這是林若菡問的。估計這丫頭對自己婚事最擔心的就是這點。

“是庶子?”這是林若貞的猜測。好吧,姑娘,雖然你爹是庶出,但你放心,你是嫡女,將來自也要嫁嫡子。

“大姐姐本來就是庶出。”這是頭腦靈光的林若容,這一位比較務實,猜道:“許是家境艱難?”

林若蕪也喳喳的發表自己意見:“或是被逼婚了?”姑娘,你的想象力太豐富了。

比較來比較去,林若靜的猜測最具可能性:“怕是人品不好,或家風不正?”

林若拙要嘆氣了。二姐,你放心,你是三叔三嬸親生的,他們絕不會把你說給人品不好,家風不正的人家。

小姑娘們說的熱火朝天,不滿意於有人置身事外,林若貞不知是出於什麼心理,提高了聲音問:“六妹妹,你說說,會是什麼?”

林若拙慢吞吞的看了她一眼,慢吞吞的道:“我不知道。”但總歸不會是你們猜的那些,因爲那些理由都不值得驚動祖父大人。

林若貞既滿意又失望的嘆了口氣:“六妹妹,你一點都猜不出來麼?”

無聊。林若拙心底翻了個白眼,抽出一張紙開始寫大字。她想她能理解黃恬的孤獨感了。

林若靜笑着道:“不管怎麼說,祖父已經過問了這件事,大姐姐不會被許配給不妥的人家。”

這句話說到了衆人心裡,物傷其類,林若萱是林家姐妹中第一個出嫁的,她嫁的不好,姐妹們心裡也不好受。林若貞慶幸的感慨:“幸好有祖父。”

林若菡和林若蕪也鬆了一口氣,是啊,只要祖父還在,她們就算是庶女,婚事總不會說的太差。

這件事的後續發展很快,五天之後,林老太太在一次女眷聚集時宣佈,她們的大伯母很快就要帶着兩位姐姐回京了。

黃氏忙着收拾屋子,將大房臨走時封閉的住處重新整理出來,屋子要打掃,被褥要洗曬,花園要休整,每一處都不能遺漏。

二房三房的姑娘們也在課餘時間議論着兩位姐姐的到來,大房離京的時候林若蕪才一歲,沒半點映像。三房的姑娘好歹年紀大些,就給她們說叨。

“大姐姐人最是和善的。三妹妹很聰明。”林若靜嘴裡就聽不見什麼不好的話。

林若貞笑嘻嘻的給林若蕪咬耳朵:“大伯母生的不好看,有些土氣。”

“四姐!”林若容喝止她,“胡說什麼呢!”

林若拙算了一下時間,林大太太馮氏嫁進來的時候,祖父官職不大,大伯尚未中舉。可挑選的範圍有限,大伯母的出身不但比不上黃氏,就連童氏也是比不上的。然而宗婦就是宗婦。馮氏出身再低,也是林府除了林老太太以外地位最高的女性。哪裡容得林若貞一個小輩指三道四。

更何況,馮氏生了嫡長子林若愚。三代當中第一人,祖父大人最看重的孫子。就憑這一點,馮氏在內宅的地位穩如泰山。

晚上的時候,林若謹突然來了融雪院,屏退丫鬟,對她私語:“大伯母快來了,你到時小心些,不要和她多說什麼。”

林若拙一愣,迅速反應:“你知道那天的事?”

林若謹點點頭,嘆了口氣:“祖父見我最近時常和黃家表哥通信,今天去黃家拜訪,就領了我一塊兒去的。我才知道,大伯母給大姐姐定的那戶人家,去年剛升了官,說是走的聞國公府的門路。”

“聞國公府?”林若拙一驚,“王貴妃的孃家,四皇子的舅家?”

林若謹苦笑一聲:“可不就是他家。祖父發了好大的怒氣,和黃大人、黃舅舅關上門說了好一會子話。我和耀表哥在外頭守着,沒聽見。”

“沒聽見也不打緊。”林若拙安慰他,“咱們知道出了什麼事就行,解決之道自是由長輩們去操心。只是這事,也不是大伯母一人就能做主的,大伯不知道麼?”

林若謹搖搖頭:“大伯給祖父寫了封信。信上說什麼不知道。”

林若拙嘆了口氣:“咱們也做不了什麼,等着吧。終歸會有結果的。”

林若謹沉默了一會兒,出聲道:“若拙,做官不是將民生做好就行了麼,爲什麼要攙和這些亂七八糟的事?”

林若拙也沉默了,良久後嘆氣,丟過一本書砸上他的手:“好好看看吧。”

“這是什麼?《史記》。你在看這個?”林若謹飛快的縮手接過,順手翻開,夾了書籤的書頁上,最右邊赫然寫了一行粗體隸書:《五帝本紀第一》。

第12章 黃家第29章 商議第137章 齊王第57章 各有計劃第10章 若謹第35章 教育家人第16章 後臺第98章 女人的手段第100章 誘餌第61章 射獵第57章 各有計劃第30章 告之第38章 銀錢的使用第101章 後續第40章 夫子第67章 小舅家第42章 課題第32章 一碗湯第120章 你的問題第31章 大型玩具第95章 對招第89章 對持第88章 問話第108章 發展第89章 對持第17章 段如錦第106章 多變第45章 出路第35章 教育家人第11章 若靜第119章 撥亂反正第47章 各有思量第101章 後續第64章 桑園第90章 相處第4章 兄長第134章 黑歷史第32章 一碗湯第115章 攻城第123章 笨人的應對第118章 舊怨第37章 宅鬥之妯娌篇第20章 祖父第81章 賜婚第94章 見面第122章 寡人有疾第50章 哥兒們第53章 娶妻第28章 恆大人第30章 告之第105章 時間第107章 重陽第117章 部分內幕第84章 婚禮前(三)第91章 揭露(一)第2章 祖母第117章 部分內幕第69章 不一樣第31章 大型玩具第112章 不同第34章 後續第70章 出城第6章 繼母第119章 撥亂反正第76章 管家第84章 婚禮前(三)第118章 舊怨第46章 匪夷所思第27章 小九第8章 三嬸第31章 大型玩具第116章 慘烈第89章 對持第10章 若謹第34章 後續第85章 婚禮前(完)第59章 遊園第77章 心事第7章 三叔第102章 爭取第94章 見面第65章 司徒九第76章 管家第30章 告之第51章 聚衆燒烤第137章 齊王第104章 百花閣主第102章 爭取第55章 提議第120章 你的問題第128章 解釋第118章 舊怨第43章 權威第120章 你的問題第125章 我是靖王妃第43章 權威第66章 抵達第12章 黃家第9章 祖父第30章 告之
第12章 黃家第29章 商議第137章 齊王第57章 各有計劃第10章 若謹第35章 教育家人第16章 後臺第98章 女人的手段第100章 誘餌第61章 射獵第57章 各有計劃第30章 告之第38章 銀錢的使用第101章 後續第40章 夫子第67章 小舅家第42章 課題第32章 一碗湯第120章 你的問題第31章 大型玩具第95章 對招第89章 對持第88章 問話第108章 發展第89章 對持第17章 段如錦第106章 多變第45章 出路第35章 教育家人第11章 若靜第119章 撥亂反正第47章 各有思量第101章 後續第64章 桑園第90章 相處第4章 兄長第134章 黑歷史第32章 一碗湯第115章 攻城第123章 笨人的應對第118章 舊怨第37章 宅鬥之妯娌篇第20章 祖父第81章 賜婚第94章 見面第122章 寡人有疾第50章 哥兒們第53章 娶妻第28章 恆大人第30章 告之第105章 時間第107章 重陽第117章 部分內幕第84章 婚禮前(三)第91章 揭露(一)第2章 祖母第117章 部分內幕第69章 不一樣第31章 大型玩具第112章 不同第34章 後續第70章 出城第6章 繼母第119章 撥亂反正第76章 管家第84章 婚禮前(三)第118章 舊怨第46章 匪夷所思第27章 小九第8章 三嬸第31章 大型玩具第116章 慘烈第89章 對持第10章 若謹第34章 後續第85章 婚禮前(完)第59章 遊園第77章 心事第7章 三叔第102章 爭取第94章 見面第65章 司徒九第76章 管家第30章 告之第51章 聚衆燒烤第137章 齊王第104章 百花閣主第102章 爭取第55章 提議第120章 你的問題第128章 解釋第118章 舊怨第43章 權威第120章 你的問題第125章 我是靖王妃第43章 權威第66章 抵達第12章 黃家第9章 祖父第30章 告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