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3章 聖旨又來

四月底,陳丫兒已經懷了足足十月多了,還沒個動靜,也不見說叫肚子疼之類的話,讓王況感覺很是怪異,雖然說早在過完年後就把如花和秋香打發了去專門服伺陳丫兒了,尤自是不放心,和林穎芝商量了下,還是把郎中請了過來瞧瞧。

接生婆子是早在四月裡就接了進府裡住着,防備着萬一要是半夜臨盆,臨時去叫耽誤了時間,這年代生產可是非常危險的,稍有不慎,就是兩條人命,嬰兒的死亡率居高不下也是制約人口發展的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大體上,懷孕的十個裡面,有那麼三四個的嬰兒都是因不能及時的施救,難產而憋死在腹中的,出身後的嬰兒能長到兩歲的,十個裡面也就只有可憐的五六個。

總的來說,這個時代,十個懷孕的裡面,也就那麼三四個的孩子能夠成年,幾乎每個城外都有個亂葬崗,埋的幾乎都是死嬰。

這一個多月裡,王家的廚房得了王況的吩咐,保證每天的十二個時辰裡,隨時都有熱水可用,王況後世沒結婚,也沒有過這些個經驗,但後世的報道太多了,那就是孕婦如果在水中生產,會更加順利,出生的嬰兒也更加的聰明,而且,是一出生就會游泳,不是那種簡單的狗刨,而是潛泳。

王凌呢,自己也是沒得經驗,渾然不覺得奇怪,孫韓氏是知道的,但也只能是和王況暗地裡着急,不敢在王凌面前顯露出半分來,倒是陳氏老太淡定得很,說她當初在懷陳丫兒的時候,也是過足了十個月,都快十一個月了,這才生產下來。

就在王況一天比一天擔心的時候,林荃淼卻是來到了建安,隨着他來的還有一名郎中,王況看了覺得很是面熟的樣子。

“見過宣德郎。”那郎中見了王況第一面,就趕快的打揖行禮。

“您是?”王況對人的記憶力並不強,只是覺得有點面熟,摸不着頭腦。

“這是太醫署醫正,幹太醫,是贏太醫的弟子。”林荃淼當那麼多人的面,一聲“姑父”不好意思叫出口來,好在他和王況早就是嘻嘻哈哈慣了的,也不覺得有多大生份,王況也不在意這些個稱尉,倒是林穎芝狠狠的瞪了林荃淼一眼,瞪得林荃淼一縮脖子。

太醫署醫正也是個從九品下的官,王況就覺得納悶,怎麼這年頭,太醫也能亂跑了?

還有林荃淼,不好好的在他的太原呆着,跑建安來做什麼?

原來卻是李世民思來想去的,對建安是不是真有畝產翻番的可能好奇心實在是太大,每天就像是總有個人拿了棵草,在他心頭上撩來撥去的,好不安生,還是房老頭給他出了個主意,既然於御史無功而返,那莫不如將在太原的林家小子調了過去,讓他在建安呆個一年半載的,再許給他一個下關去治理。

下關令也是從九品下,和林荃淼現在的品級是相當的,大唐的每一個主要關卡,除了駐兵外,還得有負責管理民生的關令關丞這一整套的班子,班子的格局和縣是一樣的,但品級要低許多。這些關卡,並不一定都是在邊界上,比如說唐興和饒州的交界處,就有個分水關,只不過是這分水關現在只有一火的兵士在看守,住家也就那麼三兩家的獵戶,就沒必要設關令了。

房老頭這算盤是撥得噼叭響,在他看來,林荃淼若是去了,你王二郎還不得傾囊相授?這就是屬於陽謀,即便被王況知道了,也是沒得奈何,捏着鼻子認了的。

於是乎,在太原屁股還沒坐熱的林荃淼就被派到了建安,名曰是給他半年的探親假,然後去嶺南小梅關上任。這倒是給了林荃淼一個驚喜,本來麼,太原那裡只是因爲是龍興之地,其實物產並不豐,生活也不是那麼好,從小就在建安長大的林荃淼哪裡過得習慣,這派到嶺南去,離建安就近了許多,吃的用的也都差不多能符合自己的習慣。

而且重要的一點是,雖然說派到小梅關去,和高層的官員接觸少了,在其他人看來會少了許多的機會,但是卻是一個能自己做決定的一地父母,手中的權力也大了許多,能夠有機會施展了自己心中抱負,這是每個剛上任的小年青都有的心態。

李世民把林荃淼派到嶺南也是有他自己的道理的,建安種的是水稻,他擔心王況所知道的也只是水稻的畝產提高辦法,要想讓林荃淼能學到,就只能是派到水稻產區去,而且還不能離建安太遠,以方便林荃淼隨時可以找王況求援。

只要林荃淼能在任上搞出成績來,那麼就證明了王二郎的確是有辦法的,而且這辦法也不是隻有建州一地才能用上的,到時候就可以大力推廣了。

而離建安近的關,挑來找去的,現在只剩了個嶺南小梅關的關令是空缺的,而且是一直空缺的,許多人一被任命去那,直接掛印走了,不幹了。因爲那地方實在是太窮,去了那裡,那幾乎就是一輩子也別想有升遷的機會,既然如此,還不如不幹,回家去呢。

林荃淼卻是不擔心,有王況呢,這兩年建安的巨大變化,他都能從家書中看到,所以他是信心滿滿的,接到吏部行文後,回了趟長安就到建安來了。

至於說這個幹太醫,卻是贏老頭有點假公濟私了,說是要派人來找宣德郎研究研究下那個三七製成的散劑有什麼需要改進的地方,就派了自己的徒弟來。其實他也是從孫藥王那聽說了王況的嫂嫂臨盆日近,感念到王況曾經給他的幫助,擔心建安一地的郎中水平不夠,所以派了徒弟過來,跟着過來的,還有個對接生很有一套經驗的女醫工。

太醫署裡不光有男的,還有女的,就是爲的一些個宮中女眷萬一有個小病小災,又是難以啓齒的,好方便醫治,也能在太醫和患者之間搭個溝通的橋樑。

醫工是流外三等的小吏,這倒不必上報,贏老頭直接就可以派了來,連個名目都不用的,太醫署裡會婦科的女醫工不少,不缺這一個。

只是這些話是不好明面說的,但王況一見來的人裡還有個懂接生的女醫工,也就明白了是怎麼回事,笑着對幹太醫道:“有勞贏太醫費心了。”

幹太醫這一聽,好麼,沒白來,人家宣德郎一下就知道了師父的意思,總算沒有將熱臉貼到冷屁股上。

林荃淼這次來建安還有個任務的,那就是送節,本來這送節的差使,是要孃家兄弟來的(每年的端午,七月半和中秋這些個大節,孃家沒分家的兄弟就要給已經出嫁了的姐妹送節日的糕點,名曰送節,以示孃家人沒忘掉對出嫁女兒的關切,閩北現在還一直保留着這個習俗),但林翰最近忙着要在洛陽再開個分店,給外人造成一個和山外山競爭的假象,沒時間來,就派了林荃淼做代表。

以往的送節,都是林明直接送了來王況家裡,無非就是個意思,一個禮節而已,但真正意義上的送節,卻必須是從孃家來,不是從兄弟家來,只是因爲長安離建安實在太遠,就從權由林明代替了。現在林荃淼要來建安,正好將以前的一併都給補上。

九個大木箱,除了在建安買不到的上好絲綢和其他一些物品外,還有許多的糕點,以及林家女眷做的給初生的嬰兒的衣服,玩物之類的。看來林老太爺也是急了,想抱外孫了。

只是林穎芝的肚皮還是沒個動靜,這個王況也沒得把握,雖然是勤耕不綴的,有時候夫妻三個要折騰一個晚上,到凌晨才睡下。現在正好乾太醫來了,讓他幫着參謀參謀也好,說不定就能有宮裡的方子,能讓女方容易受孕呢。

對於李老二的算盤,王況也是明白,不過,他本來就沒打算隱瞞,只不過是想推遲一兩年上報而已,現在好麼,派林荃淼去小梅關,說明李老二對畝產的事情很是看重的,也不是那種頭腦發熱型的,知道找個試點。

要等到林荃淼在小梅關幹出點成績,那至少是到明年的秋收了,然後再上報上去,要等到全國推廣開看到效果,就是後年的秋收,這等於就是無形中爲建州多吸納流民定居創造了兩三年的時間。

小梅關下轄的住戶只有百戶不到,基本都集中在關隘四周,大多都是那些守關兵士的家眷親友,人口比較集中,又不受當地縣令的節制,倒是個作爲試點的好所在。反正王況的法子,林明大多都知道,而林荃淼在小梅關也不會呆多少年,王況還是想讓林荃淼在正常的體制內升級的。

關隘,軍,場,府這些和軍事相關的行政區,並不在正常的體制內,是屬於半軍事區,在戰時是很容易升官,但在承平年代,就基本只能是靠熬資格。下關令是從九品下,中關令是正九品下,上關令是從八品下,但是,小梅關並不是在邊界,不管怎麼升格,受到軍事管制區不接納流民的政策規定,那裡的人口數量是直接和守軍數量相關的,小梅關的守軍,不大可能會增加,小梅關也不可能升格到和玉門關虎牢關一樣的上關地位。

這兩者一結合起來,林荃淼在小梅關最多隻能做到正九品下,還不如等他做出點成績來了,放到其他下縣裡去折騰的空間更大。

所以,林荃淼只要將糧食產量搞上去,就可以了,沒必要搞那麼大,從而給李老二更大的希望,所謂希望越大,失望也就越大,要是林荃淼搞得太過轟轟烈烈,李老二對他的期望值也就會越高,林荃淼想升官的難度就更大。

因此,當晚王況給林荃淼父子倆分析了自己的猜測後,林荃淼當即就決定,這半年的時間,好好的在建安享受享受,只要在上任後,讓慎家派那麼三兩個種田好手跟了去就行,沒必要那麼費心費力的,治安又不用他管,有守軍呢,再說,就是他想管,那也是沒處着手,住家哪個不是和守軍的兵士有親的?權力再大,那也不如兵權在握啊。

不過說到小梅關的時候,王況倒是想起了一道名菜,梅菜扣肉,小梅關就在梅州境內,梅州就是梅菜的發源地。所以王況給了林荃淼一個任務,就是等到去了小梅關後,把梅菜籽給倒騰些到建安來。

梅菜,也是芥菜的一個品種,像是我們吃的大頭菜,雪裡紅等都是屬於芥菜的一個品種,本來做梅菜乾,用雪裡紅來做是最好吃的,用建安本地的大葉芥菜也可以做,但是既然是叫梅菜乾,就是由梅菜做成,王況還是想還原其原來的面目,沒想到去改,而且雪裡紅這兩年裡他也沒見到在建州有種的。

其實梅菜乾並不是說用來做梅菜扣肉好吃,王況個人覺得,梅菜乾和臘肉一起蒸那味道比梅菜扣肉要好上許多倍,只不過是臘肉並不常見,而且和臘肉一起蒸的時間要更長,比較費時而已(大家可以試試,不過最好是用自己家做的臘肉來蒸,不要買超市裡的那些個速成的臘肉,那些臘肉雖然香,但並不是其本身的真正臘肉香,而是添加劑的作用,而且,那些臘肉用的肉,都是飼料豬肉,並不是農家土豬肉,差別巨大)。

好的梅菜乾,費時費力,其色黝黑髮亮,工序繁瑣,有的要歷時一個多月曆經數蒸數曬才能做得,甚至有些非常講究的人家,要反覆蒸曬十幾次甚至幾十次,王況記得以前在豬肉價格還是一元多的情況下,一斤好的梅菜乾就要十幾元了,可見其成本之高。

(梅菜乾是越黑就越香,但許多商家爲了節約成本,快速出廠,不是採用曬的,而是採用烤的,爲了快乾,不惜用大火力,把梅菜都烤糊了,這就讓梅菜乾有了苦味,雖然其色也是發黑。真正好的梅菜乾,是因爲反覆蒸曬後,反覆發酵的過程中,顏色越來越黑,若是顏色淺的,那就是偷工減料,蒸曬次數不夠所致)

終於幾天之後,陳丫兒的肚子有了動靜,這些天幾乎每天都把陳丫兒疼得死去活來的,總算是等到端午節前這一天早上,產婆來報說是產門開了,大家這才慌亂起來,趕忙準備。

或許是臨行前得了贏老頭的叮囑,那個女醫工對王況提出的讓陳丫兒在水中生產沒有提出任何的反對意見,在王況說出嬰兒產前也是呆在羊水中的,在水中,有人在旁邊看護着,不會有問題後,猶豫都沒猶豫的就點頭同意了。

午時,一聲嘹亮的啼哭把守在產房外衆人懸着的心給撫平了下來,不多時,產婆子就抱了裹得嚴嚴實實的嬰兒出來,對着王凌連聲道喜,說是生了個小郎君下來,母子平安。把個王凌高興的是合不攏嘴,轉而又是淚水漣漣,衝着北方王村的方向喃喃自語。

這就算是王家有了新的一代接班人了,王況能理解王凌的心情,也不去打攪他,由着他去發癲。

女醫工神色複雜的出來,給王況行了一禮:“宣德郎的法子果真管用,這小郎君一出來,便能游水了,甚至都不用拍其腳心,就能出聲,陳娘子在水中,也不似那些個在牀上生產的婦人那般的痛苦。”

王況嘿嘿一笑不語,這可是後世的經驗,其中的道理他也說不上來,只知道這水中生產最早是由蘇聯人發明的,據說生產出來的嬰兒後來個個都是智商奇高,生來不用訓練就會游泳。

孩子出生,母子平安,這是值得慶賀的大事,這一天,富來客棧所有的酒菜全部五折,建安人人奔走相告,說是大小東家生了個小郎,有許多的人都撫胸舒了一口氣。這也是王家添丁,纔有那麼多人關心和留意,要是平常人家,最多也就是鄰里親友間知道而已。

今年的端午節和往年不同,以前的端午節,整個建安只有一條龍舟在建溪裡劃個來回,再往江裡丟幾個糉子意思意思一下就算是結束了。

早在王況安排引水工程的時候,評考局就已經貼了招貼出來,說是要在端午節辦個龍舟大賽,頭名的龍舟隊可以吃到在流水大席裡獲得名次的廚師聯合烹飪的酒席,還有富來總廚孫郎君親手做的各色糉子一擔(一擔糉子二十隻)。

黃良也湊起了熱鬧,補充了一個佈告,說是頭名的龍舟隊,州上給隊員每人一貫錢的獎勵,他現在也是財大氣粗,州中庫裡的銅錢是堆積如山,有幾個放錢的木架子都被壓垮了,既然有錢了,花起來也就不像以前那麼心疼。

而且這龍舟賽,也是吸引人的一個好辦法,若是能年年舉辦,建州也能通過龍舟賽擴大一些對周邊州縣的影響力,對建州今後的發展是有助力的,所以他纔不會心疼那十幾貫錢。

不說每人一貫的獎勵,就是衝着那孫嘉英親自做的一擔糉子,許多人就已經是口水直流,誰個不知道,現在富來客棧裡的糉子花色口味能有十多種?像是什麼香菇肉糉了,蛋黃糉了,豆沙糉了等等,甜的鹹的都有,甚至你想吃辣的,只要提出來,也能幫你做得。不要說吃,光聞着就能讓人垂涎欲滴,尤其又是孫郎君親手做的。

因此到了端午節這一天的下午,建溪兩邊就已經是人山人海,個個都死命的衝着建溪裡拼了命的划着的龍舟叫喊着,震天響的鼓點,每敲擊一下,人們的心臟也隨着“砰”的一下跳躍着,將人的氣血直逼腦門,整個人都沸騰了起來,恨不得一下衝到龍舟上去,幫那些個漿手一把子。

由於是第一次的龍舟比賽,而且是評考局自己組織的,沒和王況商量過,所以和王況想象中的差距還是很大。評考局他們倒是想和王況商量來着,但王況這些天一直沒得空,哪裡有時間去理會他們,孫銘前幾次來找王況的時候,他都不在家裡,等到晚上來,王況又沒那心思,只是讓他們評考局自己商量着來。

王況不是不想管,後世龍舟大賽那麼多,不用主持過他也知道一些流程,不過他也是考慮到不可能事事都要自己來謀劃,養成評考局對自己的依賴性,如此以後怎麼發展?

再說了,王況還想早點從評考局裡脫身呢,當旁觀者,哪裡有自己親自去參與比賽爽?以後天下大比規模大了,王況也是準備上去露一手的。

所以,只能說,和往年相比,今年的端午節熱鬧了許多,也多了個好去處,但這已經足夠了,飯要一口一口吃,王況相信,往後的端午節龍舟賽,肯定會成熟起來。

三七能入藥,王況只知道這一點,也知道一點藥效,但是要讓他去評論那散劑,他就沒這個能耐了,幹太醫聽了後不免有些失望,不過也是暗中舒一口氣,這要是宣德郎什麼都懂,那簡直沒得天理嘛,那還需要咱們這些郎中做什麼?太醫署裡有宣德郎坐鎮不就好了嘛。還好,還好,自己等人的飯碗算是不會被砸了。

既然王況沒法給散劑下論,陳丫兒也順利生產,在給林穎芝和小芣苢開出一副方子後,幹太醫就帶了那女醫工和隨從告辭回長安了。臨行前,王況讓他帶了封信去,無非就是花瓣烹食的一些法子,給宮裡的御廚看看,給長孫皇后調理調理。

王況只是羅列了一些注意事項,並沒給出具體的菜譜,御廚個個都是好手,用不着王況去指點,再說,長安能有的花和建安的也不同,就是相同的,花期也是不同,能與之搭配的其他東西也就不同了,還不如讓人家自己去自由發揮更好。

王凌的兒子還沒滿月,沒有起名,也只能是偶爾的抱出來曬曬日頭,這還是王況要求的,要按了建安本地的習慣,孩子沒滿月前,是不能見日頭的,估計就是和這年頭孩子的夭折率高有關,都擔心出了房門沾了邪氣。

不過既然王況要求,也就沒人阻攔,誰讓人家是星君下凡呢,神仙說的話,那還有假?

醜醜最近很是興奮,每次小孩子一抱出來,他就要湊上前去,“吧唧”就是一口親上,完了後就咯咯的開心笑,也不知道怎麼回事,那孩子每次被醜醜一親,就會咧開小嘴吧笑,而王凌親他,則沒有笑得這麼開心。

三白對這小傢伙也是格外的喜歡,以前,它要麼是吊在王況胸前,要麼是吊在王冼腳背上,要麼是蹲在林穎芝的肩膀上,地面是碰都不碰一下的。但只要這孩子一被抱了出來放在搖椅上,三白就會三蹦兩蹦的跳到搖椅邊,不時的伸了爪子去碰碰孩子的臉蛋,要是日頭刺眼了,它還會用自己的身子,擋住照到孩子眼睛上的日頭。

這讓林荃淼很是鬱悶,自打他來了之後,有許多次見到三白那胖乎乎的可愛模樣,就想去抱,結果換來的卻是三白的怒目相向,就連那兩個三白的小跟班—兩隻黃花貓也是不肯讓林荃淼碰一碰的,林荃淼手才一伸出去,兩隻貓就弓了身子,渾身的毛都炸開,頭貼着地,衝着林荃淼“嗚嗚”的嘶着。

這天,王況又像往常一樣,逗着搖椅裡的小侄兒,三白則蹲在地上,無聊的翻弄着王況的袍子,因爲王況將它往日站在小傢伙邊上的位置給佔了,所以,它是有些小鬱悶的。只能是用這種方法來提出它的無聲抗議。

“聖旨來了,聖旨來了。”王凌急衝衝的匆忙門外進來,衝着王況喊,他是衙門裡得到消息後趕回來的,說是天使現在在須江境內,後日即可到建安。

李老二又在搞什麼名堂?這是王況的第一反應。

第354章 討賊和定商第669章 打和撫(續)第296章 巧克力的替代品第263章 聖旨又來第32章 林主簿召見第284章 長安故事第402章 東瀛設州第563章 破桎梏第416章 年關忙第361章 再逛東市第129章 奢華的豪門宴會第349章 各有心思第502章 溯源而上第696章 動工第360章 新發現第260章 以花烹食第390章 三疊第290章 田螺也是絕頂美味第368章 “六啊”第435章 奇才第550章 做保第570章 有好消息第176章 椒鹽第234章 家和萬事興第113章 有人惦記上辣椒第622章 不足第300章 林老太爺發威第664章 徐吃貨的堅守第66章 王凌的親事(下)第33章 應對第374章 縣伯府第175章 澇第543章 出海去第544章 不光是爲了玩第136章 收線第517章 齧鐵獸的希望第394章 綠豆澱粉第141章 笨瓜第179章 王況忙填坑第287章 要找咖啡第321章 土法流水線(下)第74章 出發第335章 風雨欲來第45章 副產品麪筋第623章 東平第398章 分某一杯羹第532章 徐吃貨要寵物第593章 歸航第237章 緣由第530章 事出新羅第679章 鞠智利第633章 生意第140章 將威脅扼殺在搖籃中第475章 見猴起意第289章 大比之日第86章 水中精靈第16章 培芽(下)第423章 還是比較大方的第14章 意外之喜第692章 錕鋙石第152章 李世民玩震撼(下)第212章 嫌疑人第90章 提前登上舞臺第377章 果然是大魚第67章 無意中的新吃食第582章 該來的終究還是會來第88章 清明時節雨第327章 王況的陽謀第169章 岑餘子來訪第709章 心灰意冷第699章 神速的安息使團第627章 路遇第161章 本年度長安最大奇聞第350章 爲王況請功第624章 放下第165章 有病還是沒病?-第583章 不是神仙第435章 奇才第337章 大案第393章 祖師爺第210章 婚禮第116章 “好人吶!”第5章 我來應聘掌勺第442章 拓魚第236章 你要幾塊?第148章 王家二郎不貪心第638章 比試第692章 錕鋙石第136章 收線第193章 活字第633章 生意第282章 組建大唐第一個股份公司第284章 長安故事第597章 誰的刀好?第243章 讓人守寡是很殘忍的第395章 天下大比的前途第236章 你要幾塊?第597章 誰的刀好?第164章 端倪第696章 動工
第354章 討賊和定商第669章 打和撫(續)第296章 巧克力的替代品第263章 聖旨又來第32章 林主簿召見第284章 長安故事第402章 東瀛設州第563章 破桎梏第416章 年關忙第361章 再逛東市第129章 奢華的豪門宴會第349章 各有心思第502章 溯源而上第696章 動工第360章 新發現第260章 以花烹食第390章 三疊第290章 田螺也是絕頂美味第368章 “六啊”第435章 奇才第550章 做保第570章 有好消息第176章 椒鹽第234章 家和萬事興第113章 有人惦記上辣椒第622章 不足第300章 林老太爺發威第664章 徐吃貨的堅守第66章 王凌的親事(下)第33章 應對第374章 縣伯府第175章 澇第543章 出海去第544章 不光是爲了玩第136章 收線第517章 齧鐵獸的希望第394章 綠豆澱粉第141章 笨瓜第179章 王況忙填坑第287章 要找咖啡第321章 土法流水線(下)第74章 出發第335章 風雨欲來第45章 副產品麪筋第623章 東平第398章 分某一杯羹第532章 徐吃貨要寵物第593章 歸航第237章 緣由第530章 事出新羅第679章 鞠智利第633章 生意第140章 將威脅扼殺在搖籃中第475章 見猴起意第289章 大比之日第86章 水中精靈第16章 培芽(下)第423章 還是比較大方的第14章 意外之喜第692章 錕鋙石第152章 李世民玩震撼(下)第212章 嫌疑人第90章 提前登上舞臺第377章 果然是大魚第67章 無意中的新吃食第582章 該來的終究還是會來第88章 清明時節雨第327章 王況的陽謀第169章 岑餘子來訪第709章 心灰意冷第699章 神速的安息使團第627章 路遇第161章 本年度長安最大奇聞第350章 爲王況請功第624章 放下第165章 有病還是沒病?-第583章 不是神仙第435章 奇才第337章 大案第393章 祖師爺第210章 婚禮第116章 “好人吶!”第5章 我來應聘掌勺第442章 拓魚第236章 你要幾塊?第148章 王家二郎不貪心第638章 比試第692章 錕鋙石第136章 收線第193章 活字第633章 生意第282章 組建大唐第一個股份公司第284章 長安故事第597章 誰的刀好?第243章 讓人守寡是很殘忍的第395章 天下大比的前途第236章 你要幾塊?第597章 誰的刀好?第164章 端倪第696章 動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