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2.第219章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懼之

在大唐,如果馬匹丟了,將其尋回,到底是一件困難的事情,還是一件簡單的事情呢?

這得看馬在哪裡丟了,又是誰丟的馬,以及這匹馬的所屬如何。

如果是私人的馬匹,丟了就丟了,官府本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原則,給你留個檔就算是盡責了。

而府衙的馬,在本州境內丟了,那麼一般都是可以找回來的,甚至可以很快就找回來。因爲馬匹身上都有烙鐵打上了州府獨有的馬印。

而且馬匹又不是老鼠那樣不起眼的小動物,還是屬於“軍備”的一種,尤其的敏感。

在本地,誰家若是多出來一匹馬,在本地人眼中那是一目瞭然的事情。

即使要銷贓也肯定得找馬販子,而不管是哪裡的馬販子,在當地官府那邊都是掛了號的,按圖索驥不是什麼難事。

事實上此事的嚴重性遠遠超過方重勇的想象。

當高尚來到三水縣縣衙報案的時候,這件事就瞬間就上升到了“有歹徒企圖行刺中樞要員”的政治高度,讓三水縣縣令楊遺名緊張得要爆炸!

中樞來邠州公幹的監察御史,他使用的,州府所屬的馬匹,居然在三水縣管轄範圍內被人偷盜!

往小了說,這是三水縣治理不利,民風惡劣,盜匪成羣。

往大了說,這是行刺天子寵臣的前奏,只是後續陰謀還未被揭發而已!

有鑑於此,那必須要查啊,而且狠狠的查!

楊遺名可不是一個普通的縣令,他的官雖然很小,但那是因爲他一路被貶,才擔任這麼小的官!

而事實上,哪怕他出道的官職,也比三水縣令這個中州的縣令要大。

從縣令到縣令,多年來一直在流轉,多年來未得升遷,其間酸楚,只有楊遺名自己知道。

楊遺名是弘農楊氏出身,開元五年,憑藉門蔭,補崇文館學生。崇文館哦,那可不是普通人可以進去上課的,什麼國子監之流跟崇文館比都是弟中弟。

他起家門檻很高,擔任右監門率府胄曹,專門負責保衛前太子……李瑛。

所以顯而易見的是,基哥當年一日殺三子,楊遺名也倒了大黴,從政壇的明日之星,變成了過街老鼠。

先是降職爲右驍衛府胄曹,在右驍衛這個南衙禁軍“無編制”部門裡幹活,楊遺名的任務就是看管府庫,權力連一個長安負責收稅的普通小吏都不如。

很快他又被外放爲盩厔縣丞,一擼到底。然後又平遷新平縣令,再平遷三水縣令至今,可謂是官路坎坷。

如無意外,他的下一站,應該還是擔任某個縣的縣令,然後再換一個地方當縣令,最後死於任上。

楊遺名當年也是闊過的,如果不是李瑛被廢被殺,他大概率在對方繼位後,擔任六部尚書之類的職務,這就是“一朝天子一朝臣”的規矩。

深知政治鬥爭殘酷性的楊遺名,在得知方重勇馬匹被盜後,第一時間就派出縣衙所有可以活動的人,在各村各里張貼告示,兩個縣尉挨家挨戶的敲門查問,各里的里長都被召集起來下達搜捕令,務必要抓到竊賊,還楊縣令的清白。

沒錯,如果找不到竊賊,楊遺名就是惹了大禍!嗯,用攤上大事來形容更加貼切一些。因爲他本來就是前任太子李瑛的親信,一直得不到升遷也是因爲這個。

失勢官員的抗風險能力,比一個毫無背景的官員還要低!

一天之後,三水縣的縣衙大堂內,跪着三個衣衫襤褸的中年漢子,被人打得鼻青臉腫。就是他們順手牽羊,在涇水邊“順走”了方重勇和高尚的馬匹。

在三水縣官府全體總動員“找馬”的情況下,“偷馬賊”很快就被找到,隸屬於府衙的馬匹也被找到……不過已經變成煮熟的馬肉在鍋裡煮着了!

這個案子的案情簡單得不能再簡單。

三水縣某個村落,具體說來,就是方重勇在煤礦坑勘探的那個村落裡,有三個遊手好閒的退伍丘八,說得好聽點叫“遊俠兒”,說得不好聽就是地痞流氓,他們去涇水邊準備鑿冰捕魚的時候,看到了有兩匹“無主”的馬。

既然是無主的,那牽回去再找馬販子賣掉,也是可以理解的吧?

於是三人牽着馬就走,也沒看這馬到底是誰的,能不能偷。反正他們做這樣的事情,也不是第一次了。

結果三人還沒走到家,其中一個夯貨就發現馬屁股附近,好像有個模糊不清的官印!

看仔細之後,發現兩匹馬都是隸屬於邠州府衙的!這下可把他們三人給嚇壞了!

這三個夯貨本來還想賣了馬去換點酒錢,到縣城裡的酒肆去瀟灑一番,沒想到這馬居然是邠州府衙的馬。那沒辦法了,只能一不做二不休把馬給宰了,吃點馬肉回本了。

要不然,可不就白忙活了麼?就算他們現在把馬匹送回去,也是犯了罪,沒吃到肉還惹一身騷。還不如把馬肉吃了,馬骨找個不起眼的地方埋了。時間一長,誰還會去查這些破事呢?

結果等縣尉找到他們三人的時候,馬肉正在家中的大鍋裡煮着呢。他們三個都是退伍的老兵,都找不到媳婦,一人吃飽全家不餓,除了不會輕易殺人,其他的事情,沒有不敢做的,也沒什麼顧忌。

這三人本身就是在三水縣衙門裡掛了號的人物,平日裡偷雞摸狗也不是第一次了。

這件事把方重勇鬧得有點騎虎難下,他本來是低調來邠州辦事,沒想到居然被三個毫無權勢與身份的地痞給飛龍騎臉了!

唐代的官制很魔幻,同一種官職,用在不同的人身上,會根據那個人身上其他官職的搭配,而有所變化,甚至效果大相徑庭。

比如說“御史大夫”這個職務,本來朝廷中樞御史臺的大佬是御史大夫,但是在很多節度使身上,也帶着“御史大夫”這個官職。

這並不是說他們就可以行使御史大夫的職權,而是說無品級的節度使,身份權重等同於中樞的“御史大夫”。

同一個官職,不同的職權,非常的典型。

監察御史也是同樣的道理。

所以方重勇身上有監察御史這個職務,但實際上能不能用,具體要看他的“差使”是要去“監察”誰,這裡頭有一個“神器”到底拿在手上沒有的問題。

具體到現在這件事上,就是說方重勇到邠州“公幹”,他到底是爲了什麼而來的。同時地方官員,需要對此有一個基本判斷。

而這個官場潛規則,就是看方重勇身邊,有沒有朝廷給監察御史配置的“僚屬官”。

一個監察御史,起碼有二十多個僚屬官!真正動起來,那就不是一個人而是一羣人!

如果方重勇帶着浩浩蕩蕩一羣人來到邠州府衙找刺史公幹,那麼他的立場,就是糾察邠州官場不法。

說白了,就是到這裡來搞事情的!彈劾官員的!

如此一來,非但邠州府衙不會配合他的工作,反而會“公事公辦”,處處給他穿小鞋。

那個時候,方重勇別說是勘探煤礦了,就是出門都要擔心脖子安全不安全。

但是方重勇如果孤身前來,那麼就明擺着不是爲了糾察地方官員不法。

所以邠州刺史李齊物見了方重勇就好像老友相見一般熱情接待,給予了最大程度的配合,還推薦親信高尚給方重勇打下手,就是因爲:對方來這裡沒有惡意,反而是一個跟中樞方面溝通聯絡拉靠山的好機會。

這是屬於對雙方都有利,而且彼此都默契的雙贏。沒想到幾個盜馬賊,打破了邠州官場的平靜。

“方御史,人已經抓到了,馬匹是邠州府衙那邊的,您看這件事怎麼處理比較好呢?”

縣衙後堂,四十多歲的三水縣令楊遺名,小心翼翼的叉手行禮,對年齡當他兒子都嫌小的方重勇詢問道。官場之上,年齡越大,利用價值和潛力就越小。快五十歲的楊遺名對十多歲的方重勇謙卑,只是官場常態而已。

莫欺少年窮,如果少年已經不窮了,你要更客氣纔是,因爲他將來不僅繼續富有,甚至還可能有權!

“那盜馬是什麼罪名呢?”方重勇佯作不知,有些迷惑的詢問道。

楊遺名乾笑一聲說道:“盜馬者死,唐律明明白白寫着呢。”

其實這句話並不完全正確,因爲唐代的刑律判罰,實際上也要分情況。比如說犯人是因爲什麼盜馬,是因爲公事,還是見財起意?

盜了馬以後,最後是歸還了,還是販賣或者殺馬吃肉了?

這裡頭不同的情況,判罰的尺度也不同。罪犯的“主觀性”,佔了很大比例。

最輕的只是笞五十,然後重一點的還有流放三千里、砍雙手等刑罰套餐,最重的就是斬立決了。

楊遺名之所以要說盜馬者死,那是因爲,這些人本來就該死啊!按正常的唐律來判,這些人就是死罪!更何況他們還是不事生產的遊俠兒!

“兵募或府兵退役的士卒,到了鄉里之後無法務農,只能成爲遊俠兒,整日偷雞摸狗。這種事情,三水縣多不多?”

方重勇笑着問道,只是臉上的笑容,看上去有些意味深長。

楊遺名把他當初入官場的愣頭青,卻不知道方衙內有事沒事就研究大唐官場的明規則和潛規則,現在已經是一個十分熟練的“老官僚”了。

楊遺名心中一驚,但看這句話,就知道方重勇絕非浪得虛名之輩,跟丘八們打交道的經驗很豐富啊!

事實上,從前府兵退伍歸鄉,本身就會在當地引起極大的社會問題,這已經不是什麼江湖傳說,而是當年實實在在發生過的事情。基哥下令廢除府兵制,有這樣一部分原因在裡頭。

不僅是因爲服役番上的時間經常是五六年爲限,長期脫離耕種生產,已經失去了農耕技能;更是因爲這些人習慣了軍中刀口舔血的生活,已經不願意再歸於平凡,任人宰割命運了。

所以這些退役的府兵乃至兵募,在鄉里聚衆鬧事都不是什麼新聞,更不要說只是偷雞摸狗了!

“不瞞方御史,這種事情……其實還挺多的。”

楊遺名訕訕說道,被方重勇壓制得擡不起頭來,他也只能這麼說。

“那麼現在以盜馬的罪名將他們三人殺了,就能震懾住那些因爲肚子餓,從而鋌而走險犯事的人麼?”

方重勇無奈嘆息反問道。

楊遺名想了想,壓低聲音說道:

“聖人下令關中和糴,關中各州縣百姓們的糧秣都送到長安了,家家沒有餘糧。這些遊俠兒不盜官倉,就已經算是安分守己了。平日裡偷雞摸狗,實在是禁無可禁,縣衙本來就沒有多少人去緝捕盜匪啊。”

聽到這話,方重勇頓時明白,長安的“通脹輸出”,果然是影響到了關中周邊。

和糴法,是“取糧於本地”,歸根到底還是“輕貨換重貨”,用江南的布匹換糧食。長安的糧食便宜了,長安周邊的糧價就會漲,那些無家可歸的遊俠兒們,日子也會更難過。

一路走來,方重勇發現邠州百姓,從驛卒到那三個盜馬賊,明顯都是營養不良的樣子。比起長安百姓來說,差了可不是一點半點!

這些人沒有行路的文書,不能隨意去長安,在本地苦熬日子過得如何,那就只能靠個人想象了。

飽暖思淫慾,飢寒起盜心,偷馬的人不是生來就偷馬的,之所以如此,是因爲現實“教育”了他們。

邠州缺糧不奇怪,因爲長安不缺糧,並不代表關中不缺糧。

和糴之法,方重勇理解深刻,甚至是在沙州當做“金融信貸”使用。“糴”字即爲民間糧秣入官倉,這個字前面的定語,纔是政策的關鍵所在。

官府是怎麼從民間弄糧食的,目的又是什麼,這是必須要回答的關鍵問題。

是爲了抑平物價,還是爲了戰備,又或者是爲了支援首都,這裡面有大學問,差之毫釐謬以千里。目前而言,長安的“和糴使”應該是從民間強買糧食,把份額分攤到每個縣。

至於分攤的份額到底公平與否,縣衙又是用什麼樣的手段在徵收糧食,實際上,參考封建時代中樞與地方官僚們的素質與機構配置就知道,必定有很多不公平的事情發生。

不能對這些人有着過高的期望。

盜馬的盜匪固然該死,但更大的“盜匪”,卻是在長安,在朝堂上,在皇宮裡啊!

盜馬賊該殺,那這些更大的“盜匪”們該不該殺?

方重勇心中無聲嘆息,決定放那三個盜馬賊一馬。

“既然他們盜馬吃馬,那麼流放到河西那邊去養馬,應該也是符合唐律的吧?

本官認爲,讓吃馬的人養馬贖罪服刑,這比簡單粗暴的殺掉他們,要好一些。

楊縣令以爲如何?”

方重勇不動聲色的詢問道。

楊遺名想了想說道:“確實如此。”

大唐刑律的彈性,方重勇掌握得很熟練,典型的官字兩個口,是死是活就靠這張嘴操控。對方官更大權更重還如此的熟練使用,楊遺名真的已經無言以對了。

“哈哈哈哈,那就這麼辦吧。本官來三水縣,是爲了勘探石炭坑,將來,還有很多地方需要楊縣令配合的。”

方重勇拍了拍楊遺名的肩膀大笑道,顯然已經不再計較馬匹被盜的事情。

“方御史真是寬宏大量,有宰相的肚量啊。”

楊遺名忍不住叉手行禮恭維道,心裡鬆了口氣。

之前高尚來縣衙的時候,藉着虎皮扯大旗,弄得縣裡雞飛狗跳的,好像他這個縣令辦不好事情就會被罷官一樣。

沒想到方重勇的板子高高舉起,就這麼輕輕放下,就連盜馬賊都從輕發落了。果然,年紀輕輕能成爲天子身邊的紅人確實有其過人之處。

“行了,本官現在返回長安。關於馬匹賠償的事情,你跟李刺史交接吧。

犯人的刑罰已經判了,如何賠償損失,那也要定一個章程出來,讓這些人服徭役還債之後,再去邊疆養馬服刑吧。”

方重勇擺了擺手說道。

小案子就往小了處理,不要節外生枝,這是方重勇在沙州當刺史的時候磨練出來的經驗,現在剛好用得上。

“誒,好好,某送送方御史。”

楊遺名殷勤說道。

“不必了,某自去便是。”

方重勇說完轉身便走,一刻也不想停留。這次邠州之行,看到的林林總總亂象,讓他大失所望。

關中州縣都是如此,關中之外,就更不敢想了。

263.第230章 再別長安(本卷完)第339章 無組織無紀律320.第276章 高端紙張的防僞技術第312章 以攻代守152.第138章 滿嘴跑火車第357章 當愛已成往事242.第213章 多少也貪一點吧第323章 滑稽荒唐事,竟出大唐朝第287章 無利不早起267.第233章 大唐的榮耀第83章 宰相之才第281章 西域尋親之旅第77章 犯強漢者,雖遠必誅第292章 計策背後的計策第18章 賣的不是酒,是面子300.第260章 太白山祥瑞251.1號羣已經滿員了222.第195章 夢醒時分第22章 不會搞錢的宰相就是廢物269.第235章 今日開始造神第314章 國家養兵百五十年第95章 尷尬的方衙內175.第158章 驚天弊案(1)第28章 簡單任務第82章 上架感言178.第161章 驚天弊案(完)第324章 給個機會讓他們做大唐的狗第8章 我就說我是神童吧267.第233章 大唐的榮耀226.第198章 撲朔迷離第362章 豪門夜宴(下)第95章 尷尬的方衙內第71章 驚變!187.第168章 卡bug第368章 目中無人第354章 英雄本色這本書寫得要抑鬱了第79章 節帥的陰影107.第104章 離譜的大唐官場第294章 今日之辱,我安祿山他日必有厚報272.第238章 run away第9章 朝堂風雲268.第234章 募兵一時爽,軍費火葬場第101章 君臣佐使(下)237.第209章 銀槍孝節(下)第81章 連續高燒了兩天第64章 求跟讀第47章 五如六十一東岱第17章 不求最好,但求最貴!第281章 西域尋親之旅第14章 一隻腳上岸(上)第328章 百無一用是天子138.第128章 槽點滿滿的下一站228.第200章 甘露寺之變第50章 豬隊友在行動第300章 請客,斬首,收下當狗269.第235章 今日開始造神第283章 利刃下的權威110.第107章 白亭軍副軍使的悠閒生活第29章 《賣炭翁》中隱藏的長安能源危機第86章 一寸山河一寸險215.關於基哥到底喝不喝酒,轉載一篇文章以114.第110章 “皇恩浩蕩”227.第199章 勇氣傳說207.第183章 京畿治安大作戰(上)233.第205章 斬草要除根第367章 走不完的套路108.第105章 成長的秘訣在於學習290.第251章 聖人讓我給你帶個話第80章 看不見的困境第55章 盛唐小學生第31章 王忠嗣!還我老婆!第91章 以點破面第291章 沒那麼簡單第59章 國事如兒戲256.第223章 神策十二都120.第115章 一個個說話都蠻好聽的第325章 明明可以直接搶158.第144章 永不妥協122.第117章 貓眼三姐妹182.第164章 滅門鄭府尹第305章 卑微得讓人心疼第58章 我的公公是李隆基第84章 回望長安繡成堆(本卷完)第22章 不會搞錢的宰相就是廢物第52章 不喜歡按套路出牌的方節帥267.第233章 大唐的榮耀第72章 王者之風第343章 你想做什麼?144.今天是基哥的生辰299.第259章 以戰止戰144.今天是基哥的生辰第101章 君臣佐使(下)第282章 開閘放水321.第277章 核動力印鈔機準備開啓211.第186章 誰說沒槍頭就捅不死人第16章 兩條鹹魚曬江灘第310章 丘!八!之!魂!312.第270章 不要慌,只是技術性調整第101章 君臣佐使(下)
263.第230章 再別長安(本卷完)第339章 無組織無紀律320.第276章 高端紙張的防僞技術第312章 以攻代守152.第138章 滿嘴跑火車第357章 當愛已成往事242.第213章 多少也貪一點吧第323章 滑稽荒唐事,竟出大唐朝第287章 無利不早起267.第233章 大唐的榮耀第83章 宰相之才第281章 西域尋親之旅第77章 犯強漢者,雖遠必誅第292章 計策背後的計策第18章 賣的不是酒,是面子300.第260章 太白山祥瑞251.1號羣已經滿員了222.第195章 夢醒時分第22章 不會搞錢的宰相就是廢物269.第235章 今日開始造神第314章 國家養兵百五十年第95章 尷尬的方衙內175.第158章 驚天弊案(1)第28章 簡單任務第82章 上架感言178.第161章 驚天弊案(完)第324章 給個機會讓他們做大唐的狗第8章 我就說我是神童吧267.第233章 大唐的榮耀226.第198章 撲朔迷離第362章 豪門夜宴(下)第95章 尷尬的方衙內第71章 驚變!187.第168章 卡bug第368章 目中無人第354章 英雄本色這本書寫得要抑鬱了第79章 節帥的陰影107.第104章 離譜的大唐官場第294章 今日之辱,我安祿山他日必有厚報272.第238章 run away第9章 朝堂風雲268.第234章 募兵一時爽,軍費火葬場第101章 君臣佐使(下)237.第209章 銀槍孝節(下)第81章 連續高燒了兩天第64章 求跟讀第47章 五如六十一東岱第17章 不求最好,但求最貴!第281章 西域尋親之旅第14章 一隻腳上岸(上)第328章 百無一用是天子138.第128章 槽點滿滿的下一站228.第200章 甘露寺之變第50章 豬隊友在行動第300章 請客,斬首,收下當狗269.第235章 今日開始造神第283章 利刃下的權威110.第107章 白亭軍副軍使的悠閒生活第29章 《賣炭翁》中隱藏的長安能源危機第86章 一寸山河一寸險215.關於基哥到底喝不喝酒,轉載一篇文章以114.第110章 “皇恩浩蕩”227.第199章 勇氣傳說207.第183章 京畿治安大作戰(上)233.第205章 斬草要除根第367章 走不完的套路108.第105章 成長的秘訣在於學習290.第251章 聖人讓我給你帶個話第80章 看不見的困境第55章 盛唐小學生第31章 王忠嗣!還我老婆!第91章 以點破面第291章 沒那麼簡單第59章 國事如兒戲256.第223章 神策十二都120.第115章 一個個說話都蠻好聽的第325章 明明可以直接搶158.第144章 永不妥協122.第117章 貓眼三姐妹182.第164章 滅門鄭府尹第305章 卑微得讓人心疼第58章 我的公公是李隆基第84章 回望長安繡成堆(本卷完)第22章 不會搞錢的宰相就是廢物第52章 不喜歡按套路出牌的方節帥267.第233章 大唐的榮耀第72章 王者之風第343章 你想做什麼?144.今天是基哥的生辰299.第259章 以戰止戰144.今天是基哥的生辰第101章 君臣佐使(下)第282章 開閘放水321.第277章 核動力印鈔機準備開啓211.第186章 誰說沒槍頭就捅不死人第16章 兩條鹹魚曬江灘第310章 丘!八!之!魂!312.第270章 不要慌,只是技術性調整第101章 君臣佐使(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