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朝堂爭議,寧玖獲賞

端王目光朝薛珩的所在之處掃過時,發現對方正和他旁邊的兩位臣子談話。似是有所覺,薛珩嘴邊的話突然頓住,正正好迎上端王的視線。

見狀,端王連忙移開視線,唯恐被楚王覺察出他的情緒。

薛珩忽道:“怎麼?我觀諸位神情,似乎對此很是詫異啊。”

端王總覺得有一道冷凝的目光落在他的身上,當他下意識去尋找的時候那目光卻又消失了。莫非是楚王?他以眼角餘光暗自觀察楚王,卻發現對方的視線壓根不在自己身上。

難道是他的……錯覺麼?

寧濮聽聞這得了虜瘡的人竟是寧瑾,十分驚訝。怎麼會是他東陽侯府的娘子?寧瑾得了虜瘡,那他自己……還有他們二房……

他不由得將手往自己的衣袖內摸了摸,察覺身上沒什麼異樣之後,心緒這才緩和幾分。

不行,等下了朝必然要請郎中好好的去府上瞧一瞧,如今他正值升遷的關鍵之際,怎能染上虜瘡?隨後,寧濮不由得小心翼翼的瞧了以聖上一眼,生怕聖上一個不如意便怪罪他們東陽侯府,更恐聖上這怒氣遷到他們二房的身上。

原本有些心不在焉的鄭雍聽了這個名字彷彿被針刺了一般,立時變得精神起來。什麼?得了虜瘡的人……竟是寧七娘?

薛珩脣畔勾起一個散漫的笑意,“說來此事也甚是可笑,這個寧七娘明知自己得了虜瘡,還和她母親盧氏串通起來,竟意圖假借去洛陽看診爲由,逃避隔離。”

宣德帝眉眼一凝。

他雖知曉寧瑾得了虜瘡,馮聞也前去拿人了,卻不知寧瑾母女二人竟然意圖逃避隔離。

南秦有律,身患傳染病症者需到當地官府報備,若是有隱瞞不報者,一經查明一律杖三十,罰款百貫。若有人知情不報,需與當事者連坐,受同樣的懲罰。

宣德帝忽然變得有些冷,這個盧氏還真是不知好歹,先前他看在東陽侯和寧晟的份上饒了她一命。眼下她倒是好,自己的女兒得了虜瘡,竟還要妄想將那寧七娘弄出去,就不怕虜瘡傳染起來,殃及永安城的其他百姓嗎?

其餘人聞言也是一驚,身患虜瘡因而不報,這罪可就大了啊……

尤其是鄭雍,急得冷汗都冒出來了。

這……安平怎會如此糊塗……出了這麼大的事情,居然也不與他商量。眼下這事兒已經捅到了聖上跟前,這叫他便是想出手,也不知該從何着手啊!

薛珩又道:“還好東陽侯府還有個曉事的,今日一大早那寧六娘便去京兆尹公衙將此事告知了馮聞,若非那寧六娘,現在那寧七娘怕是不知藏身於永安何處了吧。”

言罷,薛珩對着宣德帝一禮,“陛下,似這等明知自己身患傳染重疾,卻因而不報的行爲實在要不得。今日有盧氏母女二人意圖逃避隔離,日後這永安城中難保沒有他人效仿。若人人如此,這還了得?”

衆人聽了楚王這番話,不由得對今日的他有些側目。

尤其是其中的一些老臣,心道這楚王是終於開竅了麼?今日他做的這些事情倒還算是像樣。

誰知,楚王口中的下一句話便讓他們立時改了觀。心中哼道:楚王果真是楚王,當真是爛泥巴扶不上牆。

只聽楚王笑着道:“本王還想再在這永安城的街道上遛遛狗,跑跑馬呢,若是這等疾病蔓延起來,屆時豈不是要讓本王日日帶在府中?這怎麼要得?”

宣德帝冷聲道:“按照《南秦律》身患傳染重症,意圖逃避隔離者,一律杖三十,罰款百貫,若有幫兇,則實行連坐。傳令下去,盧氏母女二人意圖逃避隔離,即刻按照南秦律法執行。諸愛卿以爲,除此之外,可還需其他重罰?”

鄭雍一聽,臉色大變。

現在寧瑾得了虜瘡,身子本就虛弱至極,而盧氏不過是一個從小教養的弱質女流,那三十杖打下去,莫說是她們兩個,便是個結實的漢子,怕是也會因此喪命。

陛下竟還不滿足,還想要其他重罰?

鄭雍咬了咬牙,猶豫半天出列道:“陛下,臣以爲此事不妥。盧氏母女二人所犯之罪的確可惡,但懷化將軍寧晟不日便要歸京,這些年來他在邊關歷下了汗馬功勞,若回京面見妻女,知曉此事後,怕是會寒心啊。且那盧氏母女二人皆爲弱質女流,這刑法若落到他們的身上,怕是會要了她們的性命,還望陛下三思。”

薛珩有些詫異,這鄭雍竟是吃錯了東西麼,竟然出面給寧瑾母女二人求情?

依附於與鄭氏的一些官員雖不知鄭雍爲何要替這盧氏母女二人求情,但鄭雍既然開了口,他們自然需要附和纔是。

“陛下,鄭公所言沒錯,切莫寒了懷化將軍的心啊。”

“雖然此事律法有言,但法理之下還是需要講一講人情的,陛下請三思。”

不得不說,鄭雍這一說辭實在是完美至極,將懷化將軍的大帽子扣下,果然讓宣德有些猶豫了。

宣德帝微皺着眉,面上顯出幾分難辦的神色。

正在此時,身着正二品武官朝服的輔國大將軍孟善出列了,他雖已年近七十,但因常年習武,身子骨很是康健,一頭略顯渾濁的眼睛甚是矍鑠。

孟善道:“陛下,國有國法,家有家規,這盧氏母女二人犯了大過,自然是需要重罰的,否則日後還如何服衆?今日她們膽敢逃脫隔離,難保他日沒有人效仿。若日後身患虜瘡,鼠疫之人,全都效仿此母女二人的行爲,那一旦有什麼災害,我南秦豈不是亂了套了?”

頓了頓,又道:“陛下,老臣南征北戰這麼多年,對於這種病可以說是最發言權的。要攻一座城池,十萬大軍攻上三五個月都不一定攻得下來。但若是這些傳染疾病,別說是三五個月,便是一個月,就可輕易要了大半座城的人命。”

“陛下還記得宣德三年,邊關爆發的那場疫病麼?整個涼城的人死了三分之二,周邊幾個城池全受牽連!事後,朝廷用了五年,又是遷移百姓,又是鼓勵婦女生產,纔將涼城恢復到以往的十之五六。所以以涼城之亂爲鑑——”

“今日這事,該怎麼罰就怎麼罰,且必須重罰!”

最後一句,一字一頓,擲地有聲。

鄭庸握緊拳頭,心中對於孟善這番話恨極了。

但孟善的話已經說到了這個份兒上,接下來若他繼續爲盧氏母女求情,必然會引起旁人懷疑。

宣德帝皺眉。

孟善早在四年前便已將虎符上交給了宣德帝,這三年來孟家行事低調,並無出格之處。孟善有兩個兄長,都是跟隨高祖打江山的時候折在戰場的。孟氏一門以軍功起家,雖不是什麼底蘊深厚的門閥貴族,但也深受宣德帝的器重。

孟善平時也是個寬和的人,似這種事情,以他的脾氣原則上是壓根不會參與的。

宣德帝知曉,他之所以出來要求嚴懲盧氏母女,到底還是因爲孟家人那護短的牛脾氣。

畢竟當年那事情鬧得沸沸揚揚的,這麼多年過去,雖已有好多人遺忘了,但身爲孟婉的父親,孟善是決計不會忘得。

當初孟善的獨女孟婉因難產而死,屍骨未寒之際寧晟便和盧氏搞到了一起。此事實在是讓孟家的人意難平,這麼多年一直耿耿於懷。

但方纔鄭雍的話說得對,三十板子下去,盧氏和寧七娘兩個弱質女流十之**是撐不過去的。

如今因爲他的五十壽辰,寧晟已經在回京的路上,若是到了後到了永安,發現妻女都死了,這……

宣德帝遲疑着,陳德見他如此爲難,隨後眼睛一亮,在他耳畔低語幾句。

宣德帝的眉頭舒展開來,讚賞了看了陳德一眼。

清了清嗓子,宣德帝道:“諸位愛卿所言皆有理,依朕看不如這樣,盧氏母女二人的確有罪,但念在其二人爲懷化將軍寧晟妻女的份上,刑罰減半,罰金加至五百貫一人。至於東陽侯府寧氏六娘,心懷蒼生,胸有大局,檢舉有功,朕特意賞越綾一十匹、茜緋紗一十匹,劍南交織羅十匹,西域琉璃一盞,南海珠珍珠十斛……孟卿以爲如何?”

孟善有些不滿,正欲反駁,寧玖的大舅孟遠忽然站出來,“臣以爲,陛下此舉甚好。”

孟善看了孟遠一眼。

孟遠壓低聲音道:“盧氏母女二人就算捱了這麼多板子,也不一定能要到她們的命。用那些省下的板子給六娘換個好名聲也是值得的,父親你別忘了,六娘明年就要及笄了。”

是了,寧玖馬上就要及笄了。對於即將及笄的貴女而言,名聲自然是越響亮越好,他這個做外祖父的巴不得全永安城都曉得他家的六娘有多好。

孟善對於自己唯一的幺女孟婉心中是有一些虧欠的。

當初南秦初立,周圍的胡人蠻夷很是不安分,他大多時間都不在永安,是以陪自己這個女兒的時間也不多。後來她的寶貝女兒留下寧玖兄妹便去了,孟善更是將對女幺女的一腔愛意轉到了寧玖兄妹的身上。

孟善有兩子,長子孟遠,次子孟行。這二人的妻室所出的都是小子,直到前些年,寧玖的二舅母才生了一個小娘子。

在孟家,小娘子的待遇明顯比郎君要高,寧玖的兩位舅舅舅母,都是極疼她的。

孟善思索一番,覺得長子所言有理,便點了點頭,“陛下聖明。”

鄭雍不由得鬆了口氣。

今日這事,讓宣德帝和朝中衆臣引起了重視,衆人提議徹查永安一番,看看京中是否還有得了傳染之症的人暗藏着,以免生出禍害。

宣德帝下令,立時就有人去執行此事。

於是此後的幾日永安城的守衛格外森嚴,但凡有什麼異常,都會被官府的人盯上,看看身上是不是得了什麼不該得的病。

此後的一段時間,永安城的治安是出奇的好,平時裡小偷小摸的蟊賊都不敢出來活動了,唯恐被抓個正着。

*

明文堂。

衆人正專心地聽着林瑤講授琴藝,忽然聽到外頭傳來一道尖利的嗓音:“聖旨到。”

明文堂行課紀律極嚴,其中尤其以林瑤爲甚,但天大的事又豈能大的得過聖旨?

很快,宣旨的太監被明文堂的人請到了臺上。

林瑤側身讓出位置,於旁邊跪下,諸位貴女也連忙起身到旁邊的空地上齊齊跪下。

貴女們不由暗自思索,這是誰的聖旨?怎麼傳到明文堂來了?

“南秦皇帝令:今有東陽侯府寧氏六娘,賢良淑德,心懷寬廣,胸有溝壑,檢舉有功……特賞越綾一十匹、茜緋紗一十匹,劍南交織羅十匹……欽此。”

隨後陳德將聖旨合攏,對着寧玖笑眯眯的道:“六娘子,接旨吧。”

寧玖雙手接過聖旨,而後道:“多謝陳內侍。”

陳德有些驚訝,“六娘子記得奴婢?”

陳內侍?諸位貴女聞言,眸光從陳德的面上掃過,隨即一怔,這個內侍竟是陳德?!

此時此刻,震驚已不足以形容諸位貴女的心情了,這給寧六孃的聖旨故意送到明文堂來便罷了,而今這個宣旨的內侍竟是還聖上跟前的內侍總管陳德。

天哪,這份殊榮,實在是……

一時間,落在寧玖身上的目光羨慕有之,不屑有之……

寧玖笑着答道:“上次甘泉行宮陳內侍時刻伴於陛下左右,風儀不凡,與旁人不同,六娘自是一眼便記住了,豈敢相忘?”

漂亮話誰不愛聽?陳德亦不能免俗,且寧玖氣質和婉,他瞧着也舒服,面上的笑意也就愈甚了。

陳德心中暗想:這個寧六娘可真是個妙人兒,難怪陛下有意將她指給東宮,若她日後在這明文堂能一直表現出色,此事怕是板上釘釘的事情了……

思及此,陳德便不免提點幾句,“六娘子心懷大義,不拘私情,此次可是立了大功。由此可見,六娘子是個心胸坦蕩的,若是六娘子繼續努力在這明文堂好生學習,前途必不可限量。”

寧玖面上帶笑,彷彿一點兒都沒聽出陳德的弦外之音,“多謝誇獎,六娘愚鈍,萬不敢當。”

寧玖心底對於她得賞,其實是有些意外的。

就算是她檢舉有功吧,也不可能得到這麼多賞賜吧?

陳德又道:“奴婢是特意來此宣旨的,六娘子的賞賜已有人擡去了東陽侯府。”

寧玖道:“有勞陳內侍。”

寧玖裝作沒有聽陳德的弦外之音,不代表在場的其他貴女也能裝作沒有聽見,繼續維持臉上的平靜。

見陳德對寧玖如此態度,崔婉鄭嫺等人面上早就繃不住了。

尤其是崔婉,她感受到了一種極大的威脅。這個陳德這番話是什麼意思?這是在暗示寧玖不久之後便要飛上枝頭變鳳凰了嗎?

崔婉暗自咬牙,不由得握了握拳頭

就憑她寧玖,也想越過她崔婉做鳳凰?真是癡人說夢!

第206章:端王出逃,西北生亂第199章:端王大婚,崔婉示威第180章:美人使計,揭開面具第185章:聖上親封,永樂真人第158章:帝王壽辰,獻禮風波第171章:心緒難明,審問齊王第095章:會見鴇母,上門自薦第179章:疾風驟過,花敗可惜第182章:寧珍生亂,薛九出手第051章:水落石出,到此爲止第011章:危機解除,添柴加火第011章:危機解除,添柴加火第041章:芝蘭玉樹,王氏四郎(二更)第188章:寧玖入觀,聲名被污第115章:綁了宣陽,密道入口第206章:端王出逃,西北生亂第071章證物俱在,局勢陡轉第018章:狗如其主,貪花好色第042章:驚才豔絕,蟬聯詩魁(求收)第092章:佛緣深厚,削髮爲尼第193章:無恥之徒,二房生亂第037章:春蒐準備,前往行宮第154章:初識心意,夜探香閨(二)第065章自投羅網,主動上鉤求收第148章:束手無策,無藥可治(二)第073章朗朗如月,皎皎如玉第108章:校考爲賭,敢不敢接第012章:欲速不達,來日方長第117章:通敵叛國,該當何罪東陽侯道:“《中庸》第一章裡言,天命之謂性,其下爲何?”第021章:激怒李氏,被逼下跪第197章:端王受賞,突厥生變第154章:初識心意,夜探香閨(二)第027章:寧五娘歸,再見端王第117章:通敵叛國,該當何罪第131章:王氏生疑,疑有姦情第168章:內力逆行,形勢不妙第037章:春蒐準備,前往行宮第162章:賣入娼館,一文不值第200章:太廟失竊,朝會見血第015章:再遇故人,崔氏四娘第163章:生不如死,備受折磨第148章:束手無策,無藥可治(二)第065章自投羅網,主動上鉤求收第013章:鮮衣怒馬,薛氏九郎第101章:漏算一步,半路截胡第033章:未雨綢繆,討要一物第136章:帝王試探,太子頂罪第063章真假難辨,噩夢忽臨(二更第007章:事急從權,破門而入第082章:侯府做法,孽障現形第061章日行一善,算是積德福利第028章:心比天高,不甘人下第005章:巧妙應對,禍水東引第006章:出手試探,好戲登場第138章:車內旖旎,荒唐夢境(二)第012章:欲速不達,來日方長第115章:綁了宣陽,密道入口第206章:端王出逃,西北生亂第008章:茲事體大,累及聲譽第050章:替罪羔羊,寧氏二孃第110章:公佈成績,雙雙奪魁第119章:永嘉之死,端王現身第040章:夜半相商,逍遙門徒(求收)第168章:內力逆行,形勢不妙第110章:公佈成績,雙雙奪魁第016章:盛情相邀,豈敢不從第131章:王氏生疑,疑有姦情第169章:苟且醜聞,太子失蹤(二)第145章:薛貞獻計,串通鄭氏第122章:身患虜瘡,意欲出逃第181章:撕掉假面,出人意料第032章:不怕一萬,就怕萬一第044章:詩會開始,以詩入畫(三更)第132章:寧玖生疑,端王出手第097章:吾之卿卿,誰人敢動第101章:漏算一步,半路截胡第031章:今日之賬,暫且記下第146章: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二)第162章:賣入娼館,一文不值第042章:驚才豔絕,蟬聯詩魁(求收)第056章:靜觀其變,引蛇出洞第033章:未雨綢繆,討要一物第061章日行一善,算是積德福利第016章:盛情相邀,豈敢不從第213章:番外三第148章:束手無策,無藥可治(二)第014章:半途攔截,一睹風姿第010章:心焦難耐,初次交鋒第133章:盧氏遇害,寧玖被疑第060章剛出狼穴,又入虎口求收第165章:秋狩圍獵,神秘白霧第018章:狗如其主,貪花好色第021章:激怒李氏,被逼下跪第035章:成事不足,另謀一計第027章:寧五娘歸,再見端王第192章:二房困境,太子賠罪第069章虎狼之藥,包藏禍心二更第049章:灑金之筆,局勢反轉
第206章:端王出逃,西北生亂第199章:端王大婚,崔婉示威第180章:美人使計,揭開面具第185章:聖上親封,永樂真人第158章:帝王壽辰,獻禮風波第171章:心緒難明,審問齊王第095章:會見鴇母,上門自薦第179章:疾風驟過,花敗可惜第182章:寧珍生亂,薛九出手第051章:水落石出,到此爲止第011章:危機解除,添柴加火第011章:危機解除,添柴加火第041章:芝蘭玉樹,王氏四郎(二更)第188章:寧玖入觀,聲名被污第115章:綁了宣陽,密道入口第206章:端王出逃,西北生亂第071章證物俱在,局勢陡轉第018章:狗如其主,貪花好色第042章:驚才豔絕,蟬聯詩魁(求收)第092章:佛緣深厚,削髮爲尼第193章:無恥之徒,二房生亂第037章:春蒐準備,前往行宮第154章:初識心意,夜探香閨(二)第065章自投羅網,主動上鉤求收第148章:束手無策,無藥可治(二)第073章朗朗如月,皎皎如玉第108章:校考爲賭,敢不敢接第012章:欲速不達,來日方長第117章:通敵叛國,該當何罪東陽侯道:“《中庸》第一章裡言,天命之謂性,其下爲何?”第021章:激怒李氏,被逼下跪第197章:端王受賞,突厥生變第154章:初識心意,夜探香閨(二)第027章:寧五娘歸,再見端王第117章:通敵叛國,該當何罪第131章:王氏生疑,疑有姦情第168章:內力逆行,形勢不妙第037章:春蒐準備,前往行宮第162章:賣入娼館,一文不值第200章:太廟失竊,朝會見血第015章:再遇故人,崔氏四娘第163章:生不如死,備受折磨第148章:束手無策,無藥可治(二)第065章自投羅網,主動上鉤求收第013章:鮮衣怒馬,薛氏九郎第101章:漏算一步,半路截胡第033章:未雨綢繆,討要一物第136章:帝王試探,太子頂罪第063章真假難辨,噩夢忽臨(二更第007章:事急從權,破門而入第082章:侯府做法,孽障現形第061章日行一善,算是積德福利第028章:心比天高,不甘人下第005章:巧妙應對,禍水東引第006章:出手試探,好戲登場第138章:車內旖旎,荒唐夢境(二)第012章:欲速不達,來日方長第115章:綁了宣陽,密道入口第206章:端王出逃,西北生亂第008章:茲事體大,累及聲譽第050章:替罪羔羊,寧氏二孃第110章:公佈成績,雙雙奪魁第119章:永嘉之死,端王現身第040章:夜半相商,逍遙門徒(求收)第168章:內力逆行,形勢不妙第110章:公佈成績,雙雙奪魁第016章:盛情相邀,豈敢不從第131章:王氏生疑,疑有姦情第169章:苟且醜聞,太子失蹤(二)第145章:薛貞獻計,串通鄭氏第122章:身患虜瘡,意欲出逃第181章:撕掉假面,出人意料第032章:不怕一萬,就怕萬一第044章:詩會開始,以詩入畫(三更)第132章:寧玖生疑,端王出手第097章:吾之卿卿,誰人敢動第101章:漏算一步,半路截胡第031章:今日之賬,暫且記下第146章: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二)第162章:賣入娼館,一文不值第042章:驚才豔絕,蟬聯詩魁(求收)第056章:靜觀其變,引蛇出洞第033章:未雨綢繆,討要一物第061章日行一善,算是積德福利第016章:盛情相邀,豈敢不從第213章:番外三第148章:束手無策,無藥可治(二)第014章:半途攔截,一睹風姿第010章:心焦難耐,初次交鋒第133章:盧氏遇害,寧玖被疑第060章剛出狼穴,又入虎口求收第165章:秋狩圍獵,神秘白霧第018章:狗如其主,貪花好色第021章:激怒李氏,被逼下跪第035章:成事不足,另謀一計第027章:寧五娘歸,再見端王第192章:二房困境,太子賠罪第069章虎狼之藥,包藏禍心二更第049章:灑金之筆,局勢反轉